① 法國的國土面積有多大
法蘭西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France,La Republique Francaise)
國慶日:7月14日(1880年議會立法確認攻克巴士底獄日為國慶節以紀念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
遺產日:9月的第三個周六和周日(1984年正式開始,最初的活動在9月的第三個周日舉辦,在當時的文化部長雅克·朗的推動下,諸多深宮中的歷史文化遺產敞開大門向公眾開放,目的是讓更多的人了解熱愛進而保護人類歷史和文化遺產,最初名稱為「國家文物開放日」,到1992年,開放時間延長為周六和周日兩天。)>>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三個平行且相等的豎長方形構成,從左至右分別為藍、白、紅三色。法國國旗的來歷有多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巴黎國民自衛隊就以藍、白、紅三色旗為隊旗。白色居中,代表國王,象徵國王的神聖地位;紅、藍兩色分列兩邊,代表巴黎市民;同時這三色又象徵法國王室和巴黎資產階級聯盟。三色旗曾是法國大革命的象徵,據說三色分別代表自由、平等、博愛。
國徽:法國沒有正式國徽,但傳統上採用大革命時期的紋章作為國家的標志。紋章為橢圓形,上繪有大革命時期流行的標志之一——束棒,這是古羅馬高級執法官用的權標,是權威的象徵。束棒兩側飾有橄欖枝和橡樹枝葉,其間纏繞的飾帶上用法文寫著「自由、平等、博愛」。整個圖案由帶有古羅馬軍團勛章的綬帶環飾。
國歌:《馬賽曲》。這首歌作於1792年奧、普武裝干涉法國革命的危急時刻,表達了法國人民爭取民主、反對暴政的堅強信心和大無畏精神。1792年12月,《馬賽曲》被革命政府宣布為「共和國之歌」。到1795年,被國會正式通過定為國歌。
國花:鳶尾花
國鳥:公雞
國石:珍珠
國家元首:總統尼古拉·薩科齊(Nicolas Sarkozy) ,2007年5月當選;國民議會議長貝爾納·阿克耶,2007年6月當選;總理 弗朗索瓦·菲永 (Francois Fillon) ,2007年5月任職;法國憲法委員會主席讓-路易·德勃雷 (Jean-Louis Debre),2007年2月任職。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6位總統
自然地理:面積為551602平方公里。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峽與英國相望,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原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脈有阿爾卑斯山脈、比利牛斯山脈、汝拉山脈等。法意邊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為歐洲最高峰。河流主要有盧瓦爾河(1010公里)、羅訥河(812公里)、塞納河(776公里)。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邊境線總長度為5695公里,其中海岸線為2700公里,陸地線為2800公里,內河線為195公里。西部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南部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中部和東部屬大陸性氣候。平均降水量從西北往東南由600毫米遞增至1000毫米以上。
人口: 6430萬 (截至2009年1月1日),在歐盟各國中人口數量排名第二,僅次於德國。移民人口達到490萬,佔全國總人口的8.1%。通用法語。居民中90%的人信奉天主教,另有約400萬穆斯林及少數新教、猶太教、佛教、東正教徒。 法國逾半數中老年人超重法國人休假天數連續8年居主要歐美國家之首 調查顯示:法國貧富差距呈擴大趨勢
首都:巴黎(Paris) ,人口為220.1578萬人 (截至2009年1月1日)。 新發現將巴黎歷史提早3000多年 奧塞博物館——歐洲最美的博物館
行政區劃:分為大區、省和市鎮。省下設專區和縣,但不是行政區域。縣是司法和選舉單位。法本土共劃為22個大區、96個省、4個海外省、4個海外領地、1個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區。全國共有36679個市鎮。
② 日本,法國,德國和英國的國土面積分別是多大
日本(37.8萬平方公里),法國(672834平方公里),德國(357167平方公里),英國(24.41萬平方公里)。
1、日本
日本國(日語:にっぽんこく、にほんこく;英語:Japan),簡稱「日本」,位於東亞、國名意為「日出之國」。
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6800多個小島組成,總面積37.8萬平方公里。主體民族為大和族,通用日語,總人口約1.26億(2017年)。
2、法國
法蘭西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française,英語:French Republic),簡稱「法國」(France)。
是一個本土位於西歐的半總統共和制國家,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總面積672834平方公里(本土面積553965平方公里)。
3、德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語: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簡稱德國(兩德統一前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
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267萬人(2017年),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4、英國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簡稱「英國」(United Kingdom)。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英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領土面積24.41萬平方公里。
(2)什麼是法國國土面積擴展閱讀:
區域位置:
1、日本
截至2019年1月,日本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北部,陸地面積約37.8萬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其它6800多個小島嶼,因此也被稱為「千島之國」。
日本東部和南部為太平洋,西臨日本海、東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別和朝鮮、韓國、中國、俄羅斯、菲律賓等國相望。
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漁場之一——北海道漁場,其成因是千島寒流與日本暖流交匯。
2、法國
法國本土面積為543965平方公里,包括海外領土面積為632834平方公里。 邊境線總長度為5695公里,其中海岸線為2700公里,陸地線為2800公里,內河線為195公里。
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峽與英國相望,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3、德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
4、英國
英國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東臨北海,面對比利時、荷蘭、德國、丹麥和挪威等國;西鄰愛爾蘭,橫隔大西洋與美國、加拿大遙遙相對;
北過大西洋可達冰島;南穿英吉利海峽行33公里即為法國。國土面積24.41萬平方公里(包括內陸水域)。
其中英格蘭地區13.04萬平方公里,蘇格蘭7.88萬平方公里,威爾士2.08萬平方公里,北愛爾蘭1.41萬平方公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日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德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英國
③ 法國領土面積
法國面積:
672834平方千米
法蘭西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française,英語:French Republic,France),簡稱「法國」,是一個本土位於西歐的半總統共和制國家,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
法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接壤,南與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本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邊形,三面臨水,南臨地中海,西瀕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望,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法國從中世紀末期開始成為歐洲大國之一,在17-18世紀路易十四統治時達到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1789年爆發法國大革命之後,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先後經歷兩次帝國和三次共和國,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到巔峰, [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法國是當時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殖民地面積等於本土的20倍。二戰後,建立法蘭西第四共和國,1958年被夏爾·戴高樂建立的第五共和國所取代。在漫長的歷史中,該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文學家和思想家,此外還具有全球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國民擁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創始會員國、申根公約和八國集團成員國,和歐洲大陸主要的政治實體之一。
④ 法國屬於什麼地區、是歐洲還是
法國是一個本土位於西歐的半總統共和制國家,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
法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接壤,南與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
本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邊形,三面臨水,南臨地中海,西瀕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望,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4)什麼是法國國土面積擴展閱讀:
1、區域位置
法國本土面積為543965平方公里,包括海外領土面積為632834平方公里。邊境線總長度為5695公里,其中海岸線為2700公里,陸地線為2800公里,內河線為195公里。
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峽與英國相望,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2、地形地貌
法國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原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脈有阿爾卑斯山脈、比利牛斯山脈、汝拉山脈等。法意邊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為歐洲第二高峰;主要河流有盧瓦爾河(1010公里)、羅訥河(812公里)、塞納河(776公里)。
3、氣候特徵
法國本土西部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南部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中部和東部屬大陸性氣候。
平均降水量從西北往東南由600毫米遞增至1000毫米以上。1月平均氣溫北部1-7°C,南部6-8°C;7月北部16-18°C,南部21-24°C。[
⑤ 法國國土面積和人口數
法國(France),全稱為法蘭西共和國,現在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是一個位於歐洲西部的半議會制半總統制國家,人口數量: 6535萬(2012年)(含海外屬地) ,國土面積: 674,843平方公里(含海外屬地)。
⑥ 法國面積
法國面積為55.1602平方公里
法國
國名: (現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France)
國名由法蘭克部落之名演變而來,意為「勇敢的」「自由的」
參考資料:http://www.world68.com/sort.asp?bid=11(法國網站導航)
國慶日:7月14日(1880年議會立法確認攻克巴士底獄日為國慶節以紀念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
國旗:法國國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旗之一,對後世界各國國旗的發展都有重要影響。
形狀與圖案:
法國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三個平行且相等的豎長方形構成,從左至右分別為藍、白、紅三色。最早的三色旗色彩的排列與今天不同,紅色在左。藍色代表(自由)聖馬丁長袍的顏色。白色代表(平等)紀念民族英雄聖女貞德。紅色代表(博愛)聖但尼軍旗的顏色。
藍色是聖馬丁長袍的顏色,象徵自由。白色紀念民族英雄聖女貞德,象徵平等。紅色則是聖但尼軍旗的顏色,象徵博愛。
來源和歷史:
法國的國旗以三色旗著稱,最早出現在1789年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法國大革命時期),巴黎國民自衛隊就以藍、白、紅三色旗為隊旗。白色居中,代表國王,象徵國王的神聖地位;紅、藍兩色分列兩邊,代表巴黎市民;同時這三色又象徵法國王室和巴黎資產階級聯盟,三色旗也曾是法國大革命的象徵。1794年2月15日,旗幟最終被確定為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國旗。
波旁王朝復辟時,三色旗曾經被廢除,而用王室的鳶尾花旗(fleur-de-lis)。然而1830年7月革命後,三色旗再度成為法國的國旗,並延續至今。
稱呼:
法國國旗被法國人稱呼為:
le drapeau tricolore
le drapeau bleu-blanc-rouge
le drapeau de la France
有時也叫le tricolore,口頭稱作les couleurs。
法國國旗也被使用英文的人叫做French tricolor(美式英語),或French tricolour(英式英語)。
國徽:法國沒有正式國徽,但傳統上採用大革命時期的紋章作為國家的標志。紋章為橢圓形,上繪有大革命時期流行的標志之一——束棒,這是古羅馬高級執法官用的權標,是權威的象徵。束棒兩側飾有橄欖枝和橡樹枝葉,其間纏繞的飾帶上用法文寫著「自由、平等、博愛」。整個圖案由帶有古羅馬軍團勛章的綬帶環飾。
國歌:《馬賽曲》
國花:鳶尾花
國鳥:公雞
國石:珍珠
國家元首:總統希拉克(Chirac),1995年5月當選,2002年5月連選連任;總理德維爾潘(Dominique)。
自然地理:面積為55.16萬平方公里(包括科西嘉島)。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峽與英國相望,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原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脈有阿爾卑斯山脈、比利牛斯山脈、汝拉山脈等。法意邊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為歐洲最高峰。河流主要有盧瓦爾河(1010公里)、羅訥河(812公里)、塞納河(776公里)。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邊境線總長度為5695公里,其中海岸線為2700公里,陸地線為2800公里,內河線為195公里。西部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南部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中部和東部屬大陸性氣候。平均降水量從西北往東南由600毫米遞增至1000毫米以上。
人口: 6062.8萬(2000年),包括350萬外國僑民,其中140萬人來自歐盟各國。通用法語。居民中81.4%的人信奉天主教,6.89%的人信奉穆斯林教,其他人信新教、猶太教、佛教等其它宗教。
首都:巴黎(Paris) ,人口1060萬(1999年)。
行政區劃:分為大區、省和市鎮。省下設專區和縣,但不是行政區域。縣是司法和選舉單位。法本土共劃為22個大區、96個省、4個海外省、4個海外領地、2個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區。全國共有36565個市鎮,其中人口不足3500人的有3.4萬個,人口超過3萬人市有231個,人口超過10萬的市有37個。22個大區是:阿爾薩斯、阿基坦、奧維爾涅、布爾高涅、布列塔尼、中部地區、香檳-阿登、科西嘉、弗朗什-貢岱、巴黎大區、朗克多克-魯西翁、利姆贊、洛林、南比利牛斯、北加萊海峽、下諾曼底、上諾曼底、盧瓦爾地區、皮卡爾迪、布瓦圖-夏朗德、普洛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羅訥-阿爾貝斯。4個海外省是:瓜德魯普、馬提尼克、法屬蓋亞那、留尼旺。4個海外領地是:法屬波利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法屬南半球和南極領地。2個地方行政區是:馬約特島、聖皮埃爾島和密克隆島。
簡史: 公元前高盧人在此定居。公元前1世紀,羅馬的高盧人總督愷撒佔領了全部高盧,從此受羅馬統治達500年之久。公元5世紀法蘭克人征服高盧,建立法蘭克王國。10世紀後,封建社會迅速發展。1337年英王覬覦法國王位,爆發「百年戰爭」。初期,法大片土地被英侵佔,法王被俘,後法國人民進行反侵略戰爭,於1453年結束百年戰爭。
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形成中央集權國家。17世紀中葉,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頂峰。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發展,1789年7月14日,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正在進攻巴士底監獄。監獄里當時只關押著7個人,但是市民們卻為此激戰了一天,犧牲了98個人。1789年8月26日,法國大革命的綱領《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正式通過。 1789年,伏爾泰和盧梭去世11年後,法國大革命爆發。1789年法國爆發大革命,廢除君主制,並於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國。1799年11月9日(霧月18日),拿破崙·波拿巴奪取政權, 1804年稱帝,建立第一帝國。1804年12月2日,巴黎聖母院舉行了一個盛大的加冕典禮,拿破崙·波拿巴成為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舉行武裝起義,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國軍隊殘酷鎮壓。1848年2月爆發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國。1851年路易·波拿巴總統發動政變,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國。
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戰敗後,於1871年9月成立第三共和國直到1940年6月法國貝當政府投降德國,至此第三共和國覆滅。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遭德國侵略。1944年,象徵勝利的法國凱旋門,終於迎來了一次真正的凱旋。
在戴高樂的帶領下,為了自由而戰的法蘭西民族不僅為戰勝法西斯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而且為戰後法國的復興鋪就了道路。
1944年6月宣布成立臨時政府,戴高樂擔任首腦,1946年通過憲法,成立第四共和國。1958年9月通過新憲法,第五共和國成立,同年12月戴高樂當選總統。1959年,法國宣布接受殖民地阿爾及利亞的民族自決,由此開始告別殖民主義;
1963年,法國和聯邦德國簽訂《法德友好條約》,從此與宿敵德國和解;
1964年,法國與新中國建交,成為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大國;
1966年,法國宣布退出北約,並限令美國在一年內撤除在法國領土上的駐軍和基地。
堅持獨立外交政策的法國,成為世界格局的制衡力量。 正是在這一追尋理想的過程中,法國以它卓爾不群的氣質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⑦ 法國領土面積多大,謝謝,朋友們
法國面積672834平方公里,人口數量66,987,244人,法國位於歐洲,是歐洲面積第三的國家。
⑧ 法國全部面積
法國國土面積:551 602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23。
法國的行政區劃分為大區、省和市鎮。省下設專區和縣,但不是行政區域。縣是司法和選舉單位。法本土共劃為21個大區和科西嘉地方行政區,其下又分為96省,36568個市鎮。法國海外擁有5個具有與歐洲本土同等地位的海外大區,同時又是5個海外省(即1個海外大區轄有1個海外省)。
中國陸地領土世界第三比美國大。但加上領海中國就沒美國大了。中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 在世界各國中,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中國海陸總面積約1260萬平方公里。美國國土包括包括阿拉斯加、夏威夷、關島一共9,372,614平方公里。世界第4。太平洋百分之25是屬於美國的。大西洋百分之20是屬於美國的。其餘美國在海外駐軍和管轄的地區不計其數。
⑨ 法國總人口多少,土地面積多大
法國人口數量: 6535萬(2012年)(含海外屬地) ,國土面積: 674,843平方公里(含海外屬地)。
法國(France)的介紹:
全稱為法蘭西共和國,現在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是一個位於歐洲西部的半議會制半總統制國家,國土面積: 674,843平方公里(含海外屬地)。
法國三面鄰海,是歐洲西部面積最大的國家。分為大區、省和市鎮。省下設專區和縣,但不是行政區域。縣是司法和選舉單位。法本土共劃為22個大區、96個省、4個海外省、4個海外領地、2個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區。
全國共有36565個市鎮,其中人口不足3500人的有3.4萬個,人口超過3萬人市有231個,人口超過10萬的市有37個。
人口數量: 6535萬(2012年)(含海外屬地),包括350萬外國僑民,其中140萬人來自歐盟各國,邊境有阿爾薩斯人、布勒通人、科西嘉人、巴斯克人、佛蘭芒人等。通用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