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誰知道包子需要蒸多久最好嗎,推薦哪個牌子的
按照包子大小和火候,速凍包子一般蒸10大米15分鍾夠了,自己做的包子如果是蔬菜,17.8分鍾夠了,肉餡久一點,20來分鍾。
速凍包子品牌很多,推薦廣州酒家利口福手制叉燒包,古龍真傳港式肉夾包,五亭鮮肉包,五亭三丁包,清美梅乾菜肉包,樂餚居梅乾菜肉包等等。
(我感覺連鎖早餐店的包子也都挺好吃的,我們寧波這邊有巴比饅頭,三橫王生煎,御珍軒等等)
原貼鏈接:一口氣夯了56個速凍包子,居然有那麼多好吃的! - 吃貨組長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hu.com/p/36384378
2. 什麼包子好吃
1.狗不理包子:
據說狗不理包子是用:肥瘦鮮豬肉3:7的比例加適量的水,佐以排骨湯或肚湯,加上小磨香油、特製醬油、薑末、蔥末、味精等,精心調拌成包子餡料。
包子皮用半發面,在搓條、放劑之後,擀成直徑為8.5厘米左右、薄厚均勻的圓形皮。包入餡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時用力將褶捻開,每個包子有固定的15個褶,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後上爐用硬氣蒸制而成「狗不理」包子配方及做法之一:
主料:麵粉600克
配料:酵面375克,豬肉(肥3瘦7)425克
調料:蔥末55克,薑末5克,醬油85克,味精5克,芝麻油60克,鹼面5克,骨頭湯適量
用料:
豬肉300克、切碎的皮凍150克、水面150克、發面150克、鹽5克、嫩姜絲100克、蔥姜水45毫升、淡色醬油30毫升、麻油15毫升、豬油15毫升、酒30毫升、醋30毫升、醬油15毫升
做法:
1)在豬肉中加蔥、姜水、淡色醬油、鹽、麻油、豬油、酒用力攪拌均勻,再將皮凍切成小粒放入,仔細調勻,放並行冷凍1小時。
2)將水面和發面混合揉好,分成50粒(份),每個擀成薄皮,包進肉餡少許,擺在小籠屜內,上過大火開蒸
「狗不理」包子配方及做法之二:
主料配方:
麵粉750克 凈豬肉500克 生薑5克 醬油125克 水422毫升 凈蔥62.5克 香油60克製作方法:
1.豬肉肥瘦按3∶7匹配。將肉軟骨及骨渣剔凈,用大眼篦子攪碎或剁碎,使肉成大小不等的肉丁。在攪肉過程中要加適量生薑水,然後上醬油。上醬油的目的是找口(調節鹹淡),醬油用量要靈活掌握。上醬油時要分次少許添進,以使醬油完全摻到肉里,上完醬油稍停一會,如在冰箱內放一會更好。如有拌餡機攪餡,上完醬油的肉不用停,緊接著上水即可。上水也要分次少許添進,否則餡易出湯。最後放入味精,香油和蔥末攪拌均勻。
2.和面時面與水的比例是2∶1,用老肥和鹼的比例成正比。一般說麵粉25公斤,冬季用老肥20公斤左右,鹼面190克,春秋兩季用老肥10公斤左右,鹼面135克。夏季用老肥7.5公斤左右,鹼面130克。和面後要揉均勻,避免出現花鹼現象。放劑子時要揉出光面,750克水面出劑子40個,每個劑子重18.75克。
3.把劑子用面滾勻、滾圓,雙手按擀麵棍平推平拉,推到頭、拉到尾,用力均勻,擀成薄厚均勻,大小適當,直徑為8.5厘米的圓皮。
4.左手托皮,右手撥入餡15克,掐褶15~16個。掐包時拇指往前走,拇指與食指同時將褶捻開,收口時要按好,不開口,不擁頂,包子口上沒有麵疙瘩。
5.包子上屜蒸。用鍋爐硬氣一般需4~5分鍾;用煙煤蒸灶需5分鍾;用家庭煤球火,上屜時火旺、水開,汽足需6分鍾,如蒸過火,飽了癟,流油,不好看,不好吃;欠火則發粘,不能吃。
2、靖江蟹黃湯包的做法:
靖江蟹黃湯包,歷史悠久,創於何時已無法考證,但據民間傳說,至少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是全國六大名包之一。因其「皮薄光潔,湯足如泉,濃而不膩,味厚鮮美」
而被譽為靖江一絕。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7》第七集《我們的田野》介紹了湯包這種小吃,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靖江蟹黃湯包這道美味。
?蒸熟的湯包雪白晶瑩,皮薄如紙,幾近透明,稍一動彈,便可看見裡面的湯汁在輕輕晃動,使人感到一 種吹彈即破的柔嫩。
工具/原料:
蟹肉,蟹黃,豬肉,雞肉,姜,蔥,酒。
方法/步驟:
1、選用高筋麵粉,用冷水和成水調面,反復搓揉,使面團光滑有勁,餳面1小時左右,搓成條,放小劑,用雙手杖擀成四邊薄,中間略厚的湯包皮。
2、制餡。先刮盡豬皮肥膘,焯水,再刮洗直至手摸上去無油膩的感覺待用;將老母雞、豬膀骨焯水洗凈,下鍋加水、姜、蔥、酒一起熬湯至肉爛用漏勺撈出,再將洗凈後的肉皮放入雞湯鍋中煮至八成熟撈起絞碎,再放入雞湯中熬制沸騰後去凈浮沫,熬至粘稠,盛入干凈的容器中冷卻,凝固成皮凍,攪碎待用;將新鮮豬腿肉絞碎用調味品攪勻,同雞肉、蟹肉、蟹黃和皮凍一起拌勻,製成湯包餡。
3、 包湯包。首先,餡不能包得太多或太少。餡太多,則易破;餡太少,達不到「湯足如泉」。其次,每個湯包折皺要有30個以上,且要求細巧均勻。封口劑頭小,收口緊,不能有一絲裂口。做好後放在抹過油的籠墊上,在上足氣的鍋上蒸5分鍾即成。
注意事項:
蟹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微量元素,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蟹肉性寒,味咸,有清熱解毒、補骨添髓、養筋活血,利肢節,滋肝陰,充胃液之功效。
特色:靖江蟹黃湯包有「兩絕」:一是製作絕,二是吃法絕。品嘗湯包務必遵循,輕輕提、快快移、先開窗、後吮湯的吃法。
3、開封灌湯包:
特點:
外形美觀,小巧玲瓏,皮薄餡多,灌湯流油,味道鮮美,清香利口。
革新:
小籠包子最初是由黃繼善主持經營的。他博採各家之長、製成的包子色白筋柔,獨具風味,很受食客贊譽。小籠包子原為大籠蒸制,後經黃繼善師傅的改革,成了小籠包子。並對包子的面和餡,進行了大膽的革新。如原來的面是由三分之一的發面和三分之二的死面,後改為只用死面,不用發面,使皮更薄,且不掉底。活面工藝要求頗嚴,要經過搓、甩、拉、拽,幾次貼水,幾次貼面的「三軟三硬」的過程,才能達到要求。包子餡原摻有肉皮凍,吃多了膩口,後去掉。又以白糖、味精調餡,去掉了甜醬,餡內只放薑末,不放蔥。打餡很下工夫,一直把餡打得扯長絲而不斷。
灌湯包做法一:
?主料:麵粉1000克、溫水600克、豬五花肉700克、肉皮凍280克、蟹肉160克、蟹黃、醬油各40克、豬油100克.辣椒自配
?輔料:料酒6克、香油8克、白糖、蔥花、薑末各5克、精鹽15克、胡椒粉、味精各1克
?製作:
1)將麵粉加水和勻揉透,放置片刻;
2)豬肉剁成肉茸,蟹肉剁碎,鍋內加豬油燒熱,放入蟹肉、蟹黃、薑末煸出蟹油,與肉茸、皮凍、醬油、料酒等調拌成餡;
3)將面團搓成長條,揪成每50克4個的面坯,擀成圓皮,加餡捏成提褶包,上蒸籠用旺火蒸10分鍾即可。
3. 想買點速凍包子、速凍鍋貼早上蒸著吃,哪個牌子的速凍包子比較好吃
考慮到光鹹味包子全部下出來也挺長的,
這次我換了個模式。
只寫最好吃的5款,
和最難吃的5款!
看看你們更喜歡哪種測評的形式,
留言告訴我!
按照牌子分類了下,
鹹味的我一共吃了這40款!
揚州富春:
1.三丁包 2.蘿卜絲包 3.肉包 4.菜肉包 5.乾菜包 6.薺菜包 7.筍肉包 8.香菇菜包
9.金針菇包 10.蟹黃包
揚州富字:
11.三丁包 12.薺菜包
13.豬肉包 14.蘿卜絲包
三全:
15.叉燒包 16.豬肉包 17.香菇素菜包
中綠:
18.粗糧有益秋葵包
安井:
19.豬肉包 20.叉燒包 21.香菇素菜包
五豐:
22.香菇菜包 23.豬肉包 24.牛肉咖喱包 25.肉鬆蛋黃蘑菇包
龍鳳:
26.豬肉包 27.香菇菜包 28.叉燒包
避風塘:
29.醬肉包 30.香菇菜包 31.叉燒包
佑康:
32.香菇菜包 33.鮮肉包 34.薺菜肉包
灣仔碼頭
35.香菇素菜大包 36.鮮美大肉包
37.薺菜鮮肉大包 38.蟹黃包 39.叉燒包
桂冠:
40.鮮肉包
下面就直接來揭曉答案了!!!
本測評完全是我的個人口味,
不含任何商業合作!
歡迎理性討論,拒絕撕x!
(之前湯圓那次我真的是怕了怕了。。。)
chi bao zi
最好吃
TOP 5
揚州富春蟹黃包
去了超市才知道,
現在好多牌子都出了蟹黃包!
但是大多都是很假的調味,
其實裡面完全沒有蟹黃的。。。
雖然圖上這款也不是純蟹黃的,
是蟹黃和豬肉的混合,
但是味道相當不錯,
而且內餡能看見實打實的蟹黃,
有一點吃蟹黃小籠的feel~
愛蟹黃的一定要試試!
五豐肉鬆蛋黃蘑菇包
包子是香菇的造型!
超級可愛!
肉鬆蛋黃也是看起來就好吃的搭配,
讓我想起了網紅青團和粽子們~
內餡偏甜口,很合南方人的口味。
甜甜的肉鬆和沙沙的蛋黃也是絕配,
就是希望餡料能更多更濕潤一些,
那就更好啦!
避風塘醬肉包
總體來說避風塘的包子味道都不錯,
主要是他家的面發的好!
比較蓬鬆,
不是那種咬下去就硬硬的死面,
而且餡料也充足,
吃下來我特別喜歡這款醬肉的,
鹹淡調味正好,蒸的時候就能聞到香味,
還可以吃到肉的一絲絲纖維感~
大滿足!
避風塘香菇菜包
又有一款避風塘上榜了,
沒辦法,我實在喜歡他家的包子皮!
這次買了很多素包子,
我發現加熱完,
好多素菜包裡面的蔬菜都會變色縮水,
完全沒有了清爽的感覺。
唯獨圖上這一款,
內餡很新鮮,菜量也很足,
尤其是香菇特別大塊,
是我目前吃到最好的速凍素包了!
祐康鮮肉包
鮮肉包也是每個牌子都會出的口味,
在我吃了這么多品種的肉包之後,
感覺最好的就是這一款!
肉很多汁,還帶一點甜,
而且咬下去肉質鮮嫩,
雖然是速凍包,
但可以媲美好多外面新鮮賣的肉包了!
chi bao zi
最差評
TOP 5
瑟瑟發抖。。。
千萬不要追殺我。。。
揚州富春薺菜包
這個真的口感太奇怪了!
完全不是薺菜該有的味道,
不光餡料很少,
也完全沒有蔬菜鮮嫩的感覺。
揚州富春菜肉包
這個牌子我買了很多款,
口味分的挺細。
比如有分菜包和菜肉包,
結果我咬開一看,
這哪裡是菜肉包哦,
根本沒肉啊!!就連菜也不多!
揚州富春乾菜包
我超喜歡乾菜包的,
本來對這款期待值很高,
結果真的。。。接受無能。
包子一點乾菜味沒有不說,
包皮還軟趴趴的,完全吃不下去。。。
因為我是不愛浪費的人,
一般咬過一口,
不是太難吃的我都會吃完,
但是這款真的我都沒法吃第二口
4. 可頌是哪個國家的可頌麵包的特點有哪些
可頌麵包屬於法國,它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法國平民美食之一,和中國的包子有異曲同工之妙,並且它還有一個別名叫牛角麵包,不僅外皮酥脆,內部更是充滿著濃濃的奶香。如果在法國的早晨,你會發現基本上人手一個可頌再加上一杯咖啡,這是他們的早餐標配,就像中國人喜歡吃小籠包加豆漿一樣。可頌麵包不論是從形狀還是大小,又或者是層次和顏色上都有它的特點所在。
雖然從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上來說天天吃麵包也不太現實,但是偶爾吃一下可頌,還是可以改變口味的,同時一定要選擇正規製作出來的可頌,雖然有些麵包外形做的很像,但是口味上卻大打折扣。
5. 哪個地方的小籠包最好吃
上海南翔小籠包已經有100多年歷史,因其形態小巧,皮薄呈半透明狀,以特製的小竹籠蒸熟,故稱「小籠包」。以皮薄、餡多、鹵重、味鮮而聞名,深受國內外顧客喜愛的風味小吃。嵊州小籠包,也就是杭州小籠包,全國有名,味道一絕,皮薄餡足,回味無窮,小籠包邊蒸邊吃味道最美,配上白粥鹹菜是早餐一絕,小籠包分生粉小籠,不發酵,皮比較硬湯水足,要乘熱吃,第一家是在鄭州,在鄭大一附院西邊的一個店裡,位置在稍偏辟的一個小街道上,第二家在廈門湖濱南汽車站邊上,上次去看已經搬走了。
取意「源於無錫、盛於無錫」的熙盛源,雖非百年老店,但因其獨到的傳統口味,常年占據著無錫食客的口碑榜單。要說小籠饅頭(小籠饅頭才是無錫小籠包的正確叫法)正不正宗,先不說味道怎麼樣,單看外形,正宗的無錫小籠饅頭應該是臍眼收口,就是說在小籠饅頭的正中央應該有一個凹陷的窩窩。
6. 哪種餡的包子好吃
1,叉燒包:流行於廣東與香港的一種在餡里放入叉燒醬的包子,味甜而獨特。
2,奶皇包:廣東特有的一種甜味包子,以蛋黃做餡,是廣東甜包子里最負盛名的一種。
3,狗不理:天津著名包子,以豬肉餡為主,現在各種餡都有了,有一百多年歷史了。
4,小籠包:用小籠屜做的包子,很多地方都有小籠包,上海南翔小籠包與四川小籠包比較有名氣。
5,韓包子:成都一種比較有名的包子,由韓映斗創制於1914年。皮薄松泡、餡心飽滿、入口化渣,被稱之為「成都小吃之上品」。
6,灌湯包:開封特產的一種包子,因餡里有湯水兒而命名。
7,水煎包:山東一種用鍋煎的類似餃子的包子。
8,一品包子:河南開封的著名包子。
9,發麵包子:泛指發面做的包子。
10,豆沙包:也叫澄沙包,是用去皮小豆做餡包的包子。
11,豬肉包子:豬肉餡的包子。
12,肉包子:泛指用肉做餡的包子。
13,人肉包子:傳說中用人肉做餡的包子,肥而不膩。
14,素包子:泛指素餡的包子。
15,糖包子:用糖做餡的包子。
16,糖三角:做成三角型的糖包子。
17,豆包:用小豆做餡的包子,個頭比較小。
18,粘豆包:用黏米面做的豆餡包子,東北特產。
19,舍利包子:佛家的一種素餡包子。
20,鹽菜水晶包:湖南的一種特色包子。
21,九園包子:四川一種特色包子。
22,龍眼包子:四川一種特色包子。
23,蚝油叉燒包:廣東一種加入蚝油的叉燒包。
24,燒賣:包子的一種,捏口處放大量的澱粉而使形成一種開口狀。
25,火燒包:做成火燒外狀的包子,肉餡居多
7. 什麼包子好吃
1,叉燒包:流行於廣東與香港的一種在餡里放入叉燒醬的包子,味甜而獨特。
2,奶皇包:廣東特有的一種甜味包子,以蛋黃做餡,是廣東甜包子里最負盛名的一種。
3,狗不理:天津著名包子,以豬肉餡為主,現在各種餡都有了,有一百多年歷史了。
4,小籠包:用小籠屜做的包子,很多地方都有小籠包,上海南翔小籠包與四川小籠包比較有名氣。
5,韓包子:成都一種比較有名的包子,由韓映斗創制於1914年。皮薄松泡、餡心飽滿、入口化渣,被稱之為「成都小吃之上品」。
6,灌湯包:開封特產的一種包子,因餡里有湯水兒而命名。
7,水煎包:山東一種用鍋煎的類似餃子的包子。
8,一品包子:河南開封的著名包子。
9,發麵包子:泛指發面做的包子。
10,豆沙包:也叫澄沙包,是用去皮小豆做餡包的包子。
11,豬肉包子:豬肉餡的包子。
12,肉包子:泛指用肉做餡的包子。
13,人肉包子:傳說中用人肉做餡的包子,肥而不膩。
8. 什麼牌子的速凍包子比較好吃
灣仔碼頭
9. 什麼包子好吃
我感覺灌湯包很好吃!灌湯包形狀好看美觀,小巧玲瓏,主要是灌湯包皮薄餡多,灌湯流油,味道鮮美,清香利口,湯汁醇正濃郁、入口油而不膩。吃灌湯包時,裡面有肉餡,底層有鮮湯。真的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