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法國有哪些橋
巴黎最古老的橋有三座:瑪力橋、王橋和新橋。這三座橋都是17世紀前建的,距今300多年了。瑪力橋建於17世紀初路易十三時代,橋的名字來自建橋者———建築師瑪力。
他將每個橋墩都塑了凹刻洞。橋南是聖路易島,島上的房子看去和橋一樣古老,建築物已經傾斜,著名雕塑家羅丹的女弟子卡彌兒·克羅黛工作室牆皮都脫落了,可隱約看見裂縫。王橋建於路易十四時代,17世紀後期,路易十四自己掏錢建了這座橋,以後成為巴黎人舉辦慶典的地方。
② 法國米約大橋
這就是結構上所說的「懸索」結構。「很長的柱子」是起到支撐作用,你所說的「鋼管」就是所謂「懸索」,就是這些「鋼管」將橋面與「很長的柱子」連接在一起,使橋上的負荷通過「鋼管」(懸索)傳遞到那根很長的柱子上,就是說橋是被這些鋼管(懸索)拉著的。
③ 法國的那座橋上全是鎖
法國的心鎖橋位於巴黎聖母院附近的塞納河上,名為Passerelle Solferino,是個金屬橋。中法合拍的浪漫愛情電影《巴黎寶貝》,就選取了心鎖橋、凱旋門等法國經典場景來展現法蘭西浪漫的一面,將中式溫馨和法式風情結合起來。關於心鎖橋的故事:相傳,相愛的戀人,只要在一個充滿靈氣的地方結一把刻有雙方姓名的同心鎖,就能心心相犀,相愛到老。這是一個美麗的寓言,一個虔誠的祈禱,更是一個永恆的承諾。相愛的人將同心鎖鎖在鎖橋上,期盼的是鎖上自己一生一世的愛戀。同心鎖將他們的名字刻於鎖上,將兩顆心緊緊的「鎖」在鎖橋上,期盼他們的愛情永恆不變,用這把同心鎖見證他們最忠貞、最真誠的愛情。
④ 美國德國法國最長的大橋分別是哪座
美國, 金門橋(Golden Gate Brige).
德國, the Ruegen bridge, 4.1 km
法國, Viact de Millau
The Millau Viact is currently the longest cable-stayed bridge in the world.
⑤ 法國巴黎有什麼橋
巴黎最古老的橋有三座:瑪力橋、王橋和新橋。這三座橋都是17世紀前建的,距今300多年了。瑪力橋建於17世紀初路易十三時代,橋的名字來自建橋者———建築師瑪力。他將每個橋墩都塑了凹刻洞。橋南是聖路易島,島上的房子看去和橋一樣古老,建築物已經傾斜,著名雕塑家羅丹的女弟子卡彌兒·克羅黛工作室牆皮都脫落了,可隱約看見裂縫。王橋建於路易十四時代,17世紀後期,路易十四自己掏錢建了這座橋,以後成為巴黎人舉辦慶典的地方。歷史上法國伊麗莎白公主和西班牙菲利普王子的結婚慶典以這座橋為中心,當時吸引了50萬人前往觀賞。它的南岸是思想家伏爾泰工作過的樓,他1778年5月30日在這個小樓辭世。旁邊還有作家阿那多爾法蘭西寫作10年的地方。
新橋則是最有名的橋,它名叫新橋,實際最古老。1578年由亨利三世奠基,工程因內戰中斷,到1606年建成已是亨利四世時代了。此橋長238米,寬20米,是巴黎塞納河上最長的橋。橋有12個拱,每個拱上塑了不知名壯士的頭顱,有的怒目圓睜,有的閉目靜思。新橋橫跨西岱島,橋下的島像尖刀似的伸向塞納河,將河一劈為二。新橋建成後整整兩個世紀,一直是巴黎的商業中心,橋上熱熱鬧鬧,有書商、自編自演的藝術家、流動攤販,甚至拔牙者。直到今天,新橋仍激發著藝術家的創作熱情。從橋上走過,見橋兩邊的人行道還建有半圓形石椅,椅面凹凸不平,記載著歲月滄桑。
這座巴黎最古老的橋卻叫新橋,已近400年歷史
水天一色
距新橋不遠處,是專為行人而建的金屬為主體的藝術橋。橋上種植著花木,有塞納河上花園之稱。站在藝術橋上,只見橋北是盧浮宮,橋南是法蘭西研究院,橋東是大法院,曾關押過路易十六王後,橋西就是王橋了,視野開闊,水天一色。
塞納河上最金碧輝煌的是亞歷山大三世橋。這座橋以其獨一無二的鋼結構橋拱,將香榭麗舍大街和榮軍院廣場連接起來。建此橋為慶祝俄國與法國的結盟,當時是1900年前後,俄法兩國在百年前還是世仇,拿破崙曾揮師攻打俄國,使莫斯科烈火屠城。100年後兩國一笑泯恩仇,而且意味深長地將橋通向拿破崙墓。大橋兩端四隻橋頭柱上鍍金的雕像,由長著翅膀的小愛神托著,它的華麗造型和色彩在巴黎特別顯眼。
最招致批評的是1996年建成的戴高樂橋。它外觀像迪斯尼樂園的單軌列車,建橋費用2·4億法郎,是預算的10倍。重要的是,建橋初衷是改善奧斯特利茲火車站附近擁擠的交通狀況,可1996年8月啟用以來,塞車未見改善,橋上車輛卻稀稀落落,甚至高峰時間也不見多少車輛通過。花了那麼多納稅人的錢,卻沒有實用價值,法國人說把錢扔水裡了。
說到花都之橋不能不提巴黎塞納河遊船。30多座橋白天顯得莊重朴實,晚上則嫵媚動人,這景色只有從遊船上才能看到。遊船都自備發電機,船舷兩側成排的大探照燈,航行時將燈光撒在兩岸,照得如同白晝。
這種船上設有露天座位,下部有帶暖氣的玻璃罩艙,冬暖夏涼,四季咸花都之橋巴黎塞納河上的步行橋,它啟發了多少畫家的靈感,所以名叫「藝術橋」
宜。從船上望見巴黎聖母院後半部哥特式造型,你會感到人類建築藝術的偉大,還會聯想到維克多·雨果筆下面貌醜陋,但心地善良的敲鍾人;經過巴黎大法院的古堡,使你為紅顏薄命的路易十六王後惋惜;南岸老得變形的樓讓你想到伏爾泰在窗前時而瞑思,時而奮筆疾書;仰望夜空,似乎看見音樂家肖邦與女作家喬治桑在談情說愛,竊竊私語;也可能體會到大文豪海明威窮逛巴黎時自得其樂的悠閑。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啊。不過在遊船上,不會只沉浸在對歷史的追思中,周圍興奮的遊客會將你拉回現實生活。兩只遊船擦肩而過時,大家都親切地招手致意。遊船駛過橋下,橋上常停留一群一群的遊客,熱情地向船上招呼「你好嗎」,然後他們隨手將手中瓶子里的水灑下來,有時灑的可不是白水,沒喝完的可樂都灑下來了。橋上人開心大笑,船上挨灑的人對惡作劇者也不在意,同伴不僅不為他擦拭,反而繼續捉弄他。河兩岸一些遊客席地而坐,有人彈琴,有人聊天,看遊船駛來,手舞足蹈,有的小夥子甚至在遊船明晃晃的燈光下順勢脫下褲子,光屁股沖著遊客跳現代舞,引得船上女士大聲尖叫。 塞納河邊還住了一些船上人家,他們與住在樓里的人家無異,船上客廳、卧室、廚房、衛生間、電視、電話一應俱全,他們是喜歡住在水邊,不住樓里罷了。不過這條船隻能停泊,沒有航行的權利。盡管如此,這條老舊的船比市區相當面積的房子要貴。有些水上人家將桌子搬到河邊,幾人圍坐桌前正兒八經地開燭光晚會,看得船上遊人直咽口水
⑥ 目前歐洲上最高的大橋是什麼橋
法國米約大橋是目前歐洲上最高的大橋。如果擔心高度過高,你可能不會選擇穿越法國南部的米約大橋,這座大橋跨越塔恩河谷至米約地區,是當今歐洲最高的車載交通大橋,其最高點距離地面342.9米。法國米約大橋建造難度與其高度一樣在當時刷新了世界紀錄。
⑦ 誰知道國外著名的橋的名稱
英國泰晤士河倫敦橋、義大利威尼斯里阿爾托橋、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大橋、英國倫敦塔橋、加拿大魁北克橋、澳大利亞悉尼海港大橋、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土耳其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英國恆比爾大吊橋、西班牙盧納巴里奧斯橋。
⑧ 法國巴黎塞納河上的橋有哪些,名字是什麼
塞納河流經巴黎市區13公里,河上橫亘著36座橋,陸續建於不同時期。比較知名的橋如下:
新橋,新橋則是最有名的橋,它名叫新橋,實際最古老,已有近400多年歷史了。1578年由亨利三世奠基,工程因內戰中斷,到1606年建成。此橋長238米,寬20米,是巴黎塞納河上最長的橋。
瑪力橋,建於17世紀初路易十三時代。瑪力橋建於17世紀初路易十三時代,橋的名字來自建橋者———建築師瑪力。
皇家橋,建於路易十四時代,17世紀後期,路易十四自己掏錢建了這座橋,以後成為巴黎人舉辦慶典的地方。歷史上法國伊麗莎白公主和西班牙菲利普王子的結婚慶典以這座橋為中心,當時吸引了50萬人前往觀賞。
路易菲利普橋,始建於1833年,1848年革命期間被焚毀,現在看到的橋是1860年建成的。
亞歷山大三世橋,它是塞納河上最寬、最漂亮也是最富麗堂皇的一座橋。大橋為全金屬結構,全長109米,寬40米。1896年修建,是一座獨一無二的鋼結構橋拱。是為了滿足即將舉行的世博會的需要,並最終於1900年世博會開幕時正式落成。
阿爾高勒橋,該橋為巴黎最窄的橋,始建於1828年,是一座單跨拱橋形式步行橋,1854年改建為可供車輛通過的新橋。
塞納河藝術橋,是專為行人而建的金屬為主體的藝術橋,沒有汽車通行,是一座墨綠色的小橋,由纖細的鋼架支撐著,用一塊一塊的杉木鋪成。
列奧波得-謝達爾-申高橋,該橋原名使用拿破崙三世1861年定下的名字,索爾菲雷諾橋, 2006年為了紀念一位名人誕辰100周年而更名列奧波得-謝達爾-申高橋。該橋為一座單拱型鋼結構步行橋。
阿爾瑪橋,讓它成名的原因是原英國黛安娜王妃殞命於此。這朵「英倫玖瑰」的猝然凋謝。讓阿爾瑪橋也由此一夜成名。「這就是黛安娜王妃出車禍的地方,左邊第十一根柱子,現在那裡塑了她的小金像。」
比哈坎穆橋,1900年為了世博會的需要在此處建設一座公路鐵路雙層橋,1902年完工。目前橋的上層是地鐵6號線的軌道,下層通汽車、自行車和行人。20世紀70年代此橋因影片《巴黎最後的探戈》而盛名遠播。
⑨ 法國的那個愛情橋叫什麼
是一個橋
法國巴黎,藝術橋橋掛滿愛情鎖。巴黎藝術橋位於塞納河畔,始建於1804年,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到德軍轟炸被毀,最終在上個世紀80年代得以重建。來到這里的遊客,在把鎖固定在橋上後,會將鑰匙扔河裡表示「忠心」。歐洲人在橋上拴鎖的傳統始於20世紀初,以紀念在戰爭中陣亡的情人,人們將這個傳統保持至今。所以該橋也稱:愛情鎖橋。現在,很多橋梁因此不堪重負,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由於掛鎖的人太多,而橋上空間有限,為了能把自己的鎖放上去,很多人開始變得異常瘋狂,他們往往要冒著危險爬到更高的地方,或者探身到水面上才能完成「任務」。2014年6月,愛情鎖橋部分橋段因不堪重負倒塌。
⑩ 巴黎塞納河上的十座名橋是
巴黎塞納河上的十座名橋是米拉波橋、比阿蓋姆橋、阿爾瑪橋、聖母院橋、雙倍橋、新橋、藝術橋、卡盧索橋、亞歷山大橋、伊阿納橋。
米拉波橋
橋身用青色的鋼鐵鑄成,滿是舊工業時代特有的羅紋、鉚釘,增添了許多滄桑的味道,兩邊的橋墩各有青銅雕刻的海之女神像;米拉波橋附近的河岸最寧靜,沒有喧囂的市井聲音,就像那首依然刻在橋側的短詩《米拉波橋》一樣。
比阿蓋姆橋
離開米拉波橋向東,是一條橫跨在塞納河上的雙層橋——比阿蓋姆橋,橋的上層是地鐵6號線的軌道,下層通汽車、自行車和行人。沿著人行道在河的中央處伸出了一個平台,上面是一尊青銅像,策馬賓士、手執長予,前進的方向正是埃菲爾鐵塔的方向。也許比阿蓋姆橋不是塞納河上最美麗的橋,但是卻能在這里看到巴黎最美的風景。
阿爾瑪橋
阿爾瑪橋墩上有4座法國士兵雕像,其中一座名叫「如阿夫」的雕像,它是由著名雕像家迪鮑爾製作,現在成為了塞納河水位的標記。阿爾瑪橋是塞納河上最「新」的橋,其設計非常簡潔。而真正讓它成名的原因是黛安娜王妃殞命於此,就是阿爾瑪橋右岸的隧道內的第13根柱子,讓這朵「英倫玖瑰」猝然凋謝。阿爾瑪橋也由此一夜成名。
聖母院橋
聖母院橋由兩岸分別向河中伸出一段石頭墩柱,中間是一段優美的金屬弧度,正是這並不被太多人注意的聖母院橋,連接著巴黎的兩個中心:巴黎聖母院和市政廳。
雙倍橋
雙倍橋有非常特別的木頭顏色,在永遠灰色的或者青銅色的塞納河橋中,顯得格外與眾不同,它建成的時候專門供當時在旁邊的教會醫院里的修女使用。如今橋中央寬闊的「雙倍」空間,成了玩滑板車的少年和手鼓藝術家們的天地。
新橋
新橋或許是塞納河上最出名的橋了,它曾經是無數電影和照片中美麗的取景地,雖然被稱為「新橋「,卻是巴黎最古老的一座橋,它建於1578年,是巴黎建橋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是塞納河上第一座橋面上沒有建房屋的石橋。新橋還是巴黎的商業中心,橋上很熱鬧,有書商,自編自演的藝術家、流動攤販,甚至還有拔牙的。
藝術橋
藝術橋是座步行橋,沒有汽車通行,是一座墨綠色的小橋,由纖細的鋼架支撐著,用一塊一塊的杉木鋪成,橋中間種著鮮花和灌木盆栽,配上長條木椅,色調古樸,十分懷舊。在這里觀賞盧浮宮和西岱島最愜意不過了。
卡盧索橋
卡盧索橋建於1831年,原名「聖佩爾橋「,因橋頭正對塞納河左岸的聖佩爾街而得名。1834年,國王路易.菲得浦把它改成現在的名字。卡盧索橋初看雖然並不起眼,但這灰色的建築,沉重的石頭質地,褪去了花哨的修飾與後天的雕琢,是真正從中世紀流傳到今天的巴黎的感覺。而今,橋的兩端各保留了兩座17世紀的雕刻。這座橋連接起巴黎最重要的兩大博物館,盧浮宮和奧塞美術館。
亞歷山大橋
亞歷山大三世橋於1900年落成,有「世界最美的大橋「的美稱,全長107米,橋身由一個拱橋組成,橋身較低是為 不影響香榭里舍和榮軍院的視野。作為當時法俄友誼的象徵,橋以奠基人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父親亞歷山大三世的名字命名。橋的兩側各有一個巨大的石柱,石柱上是鍍銅騎士群雕像,橋身是一群水生動植物圖案與一組花環圖案,橋上做工精緻的金屬路燈在夜間更添魅力。
伊阿納橋
伊阿納橋的左岸是埃菲爾鐵塔,右岸是夏樂宮。它本身沒有太多醒目的雕塑、花樣。但每天有無數人走過它,走向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