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進口禁止進口商品
禁止進口商品修訂清單 1、 活的或死的鳥類包括家禽(H.S.編碼0105.1100至0105.9900,0106.0000,0207.1000至0207.3900,和0210.9000) 2、 豬肉和豬肉製品,牛肉和牛肉製品,羊肉、羔羊肉和山羊肉(H.S.編碼0201,0203,0204,0206,0210,0504,0511,1601和1602) 3、 鳥蛋(H.S.編碼0407.0000) 4、 花類(包括塑料花和鮮花)(H.S.編碼0603.1000至0603.9000,6702.1000至6702.9000) 5、 木薯/木薯製品(H.S.編碼0714.1000,1106.2000,1108.1400和1903.0000) 6、 新鮮水果和乾果(H.S.編碼0801.1100至0814.0000) 7、 玉米(H.S.編碼1005.1000至1005.9000),高粱(H.S.1007.0000),穀子(H.S.1008.2000) 8、 小麥粉(H.S.編碼1101.0000) 9、 植物油和脂肪(H.S.編碼1507.1000至1516.2000(不包括用作工業原材料的亞麻子、調味油和氫化植物油,H.S.編碼1515.1100至1515.1900,1515.3000,1515.9000和1516.2000)) 10、 糖果(不包括尼國內不能生產的巧克力)(H.S.編碼1704.1000至1704.9000) 11、 可可油、可可粉及可可餅(H.S.編碼1802至1803.2000,1805.0000,1806.1000至1806.2000和1804.0000) 12、 通心粉/面條(H.S.編碼1902.1100至1902.3000)(不包括烤寬面條、湯團、餛鈍和烤碎肉卷子) 13、 餅干(H.S.編碼1905.3000至1905.9000) 14、 零售包裝果汁(H.S.編碼2009.1100至2009.9000) 15、 加味、加糖或其他甜物質的水,包括礦泉水及汽水,和其他無酒精飲料(H.S.編碼2202.1000至2202.9000) 16、 礦泉水和汽水,不加味、加糖或其他甜物質(H.S.編碼2201.1000至2201.9000) 17、 啤酒(瓶裝、聽裝或其他)(H.S.編碼2203.0000和2206.0000) 18、 斑脫土和重晶石(H.S.編碼2508.1100至2508.1900和2511.1100至2511.1900) 19、 袋裝水泥(H.S.編碼2523.2990)(不包括白水泥) 20、 歸於標題3003和3004的葯物,具體如下: [a] 撲熱息痛片和撲熱息痛糖漿 [b] 復方新諾明片和復方新諾明糖漿 [c] 甲硝噠唑片和甲硝噠唑糖漿 [d] Chroloroquine [e] 補血葯配方 [ⅰ] 鐵硫酸鹽片和鐵葡萄糖酸鹽片 [ⅱ] 維生素B片 [ⅲ] 復合維生素B片(不包括改進的釋放配方) [f] 多種維生素片、維生素囊和維生素糖漿(不包括特殊配方) [g] 阿斯匹林片(不包括改進的釋放配方和可溶性阿斯匹林) [h] 鎂三硅酸鹽片和懸浮液 [i] 對二氮己環片和對二氮己環糖漿 [j] 左咪唑片和左咪唑糖漿 [k] 克霉唑乳膏 [l] 氨比西林/氯灑西林復合囊 [m] 葯膏-青黴素/正大黴素 [n] 雙羥萘酸噻嘧啶 [o] 靜脈注射液(葡萄糖,生理鹽水等) 21、禁止從所有的陸路口岸和某些空港及海港進口醫葯品、葯物/管制類產品(H.S.編碼3001.1000至3006.6000),以下除外: [ⅰ] 拉各斯Apapa 港 [ⅱ] Calabar港 [ⅲ] 哈爾科特港 [ⅳ] 拉各斯Murtala Mohammed 國際機場 [ⅴ] 卡諾Mallam Aminu 國際機場 [ⅵ] 哈爾科特港機場 [ⅶ] 阿布賈Nnamdi Azikiwe 機場 22、 各種牙膏(H.S.編碼3306.1000) 23、 肥皂製成品和清潔劑(H.S.編碼3401.1100至3402.9000)(不包括所有製造肥皂和清潔劑的原材料,但需徵收20%的關稅) 24、 蚊香(H.S.編碼3808.1100),消毒劑和殺菌劑(H.S.編碼3808.4000至3808.9000) 25、 塑料衛生器具(H.S.編碼3922.1000至3922.9000),家用物品和塑料製品(H.S.編碼3924.1000至3924.9000) 26、 牙簽(H.S.編碼3926.9000和4421.9000) 27、 翻新及二手輪胎(H.S.編碼4012.1000至4012.9000) 28、 皺紋紙和紙板(H.S.編碼4808.1000),各種類型的紙盒和紙箱(H.S.編碼4819.1000至4819.2000) 29、 信封(H.S.編碼4817.1000),日記本(H.S.編碼4820.1000),賀年片(H.S.編碼4909.0000)和日歷(H.S.編碼4910.0000) 30、 廁紙、去污或擦面紙、毛巾和相似的清潔物品(H.S.編碼4818.1000至4818.9000和5601.1000至5601.3000) 31、 練習本(H.S.編碼4820.2000) 32、 海關稅則第50章至第63章中所有種類的紡織面料和紡織製品及紗,但以下除外: [a] 尼龍輪胎簾子線(H.S.編碼5902.1000至5902.9000) [b] 復合尼龍防磨擦織物及復製品(H.S.編碼5111.2000,5112.2000和5901.9000) [c] 工業用上膠織物、浸透織物和膠合織物(H.S.編碼5903.1000至5903.9000) [d] 狹幅機織物(H.S.編碼5806.1000至5806.4000) [e] 裝飾帶(H.S.編碼5808.1000至5808.9000,6002.1000至6002.9900)和襯料(H.S.編碼5909.0000,6117.9000和6217.9000) [f] 魚網製成品(H.S.編碼5608.1100)(暫定1年) [g] 蚊帳(H.S.編碼5608.1900和6304.9100至6304.9900);紡織網織物(H.S.編碼5804.1000)(暫定1年) [h] 工業用手套(H.S.編碼6116.1000至6116.9900) [i] 生產風扇皮帶用的帆布織物(H.S.編碼5907.0000) [j] 杯子套織物(H.S.編碼6212.9000) [k] 彈力帶(H.S.編碼5604.1000至5604.9000) [l] 花紋圖案織物(H.S.編碼5810.1000至5810.9900) [m] 技術用紡織製品,包括油氈(H.S.編碼5904.1000,5911.1000至5911.9000) [n] 紡織材料制的傳送帶或輸送帶(H.S.編碼5910.0000) [o] 聚丙烯初級和次級地毯襯背材料(H.S.編碼5407.2000和5803.9000)(暫定1年) [p] 纖維繩、纖維索、纖維纜等(H.S.編碼5607.1000至5607.9000) [q] 碎布(H.S.編碼6310.1100) [r] 黃麻包(H.S.編碼6305.1000) [s] 纖維/非機織物(H.S.編碼5001.1000至5003.9000;5101.1100至5105.4000;5201.0000至5203.0000;5301.1000至5305.9000;5501.1000至5507.0000和5602.1000至5603.9400) [t] 醋酸纖維素制纖維繩(H.S.編碼5403.3300和5403.4200) [u] 兩年內飾帶和刺綉製造商可以進口歸於下列H.S.編碼的專門的紗、棉基礎織物及合成和人造短纖維的基礎織物(基礎布): [ⅰ] 紗(H.S.編碼5401.2000,5402.3300,5402.6200) [ⅱ] 基礎織物(H.S.編碼5208.1100,5208.2100,5208.3100,5512.1100至5512.1900) [v] 一年內地毯製造商可以進口專門地毯紗,此後,地毯製造商需在國內解決紗需求 [ⅰ] 黃麻紗(H.S.編碼5307.1000至2000) [ⅱ] 丙烯酸紗(H.S.編碼5509.3100至3200) [ⅲ] 聚丙烯紗和尼龍高強力紗線(H.S.編碼5402.1000,5402.3100,5402.3200,5402.3900,5402.4100,5402.4900,5402.5100,5402.5900,5402.6100和5402.6900) [ⅳ] 金屬線(H.S.編碼5605.0000) [ⅴ] 粘膠紗線(人造纖維和長絲)(H.S.編碼5403.3100,5403.3200和5403.4100) 33、 所有的鞋類和包類,包括皮革和塑料包(H.S.編碼6401.1000至6406.9900和4202.1100至4202.9900)(不包括運動鞋和用於石油工業的安全鞋) 34、 彎刀、斧、掘、鐵鍬、鏟及類似工具(H.S.編碼8201.1000至8201.9000) 35、 二手壓縮機(H.S.編碼8414.3000),二手空調(H.S.編碼8415.1000至8415.9000)和二手冰箱/冷凍箱(H.S.編碼8418.1000至8418.6900) 36、 自生產之日起車齡8年以上的二手機動車輛(H.S.編碼8703.1000至8703.9000) 37、 自行車整車和散件,包括車架、車叉、輪緣和泥板(H.S.編碼8712.0000,8714.9100,8714.9200和8714.9900)。裝配商可以進口其他未被禁止的散件,但車架、車叉、輪緣和泥板需是本國製造。 38、 手推車(H.S.編碼8716.8000) 39、 傢具(H.S.編碼9401.1000至9401.9000和9403.1000至9404.9000)(不包括體育場館座椅和所有用於傢具製造的零附件,列於命名法中的其他章節,如83章) 40、 發電機消音器(H.S.編碼9406.0000)(不包括其他預制安裝建築) 41、 游戲機(H.S.編碼9504.3000) 42、 圓珠筆(H.S.編碼9608.1000) 43、 釀酒廠和其他飲料公司用於包裝飲料的容量在150毫升以上的空心玻璃瓶(H.S.編碼7010.9100至7010.9300)
記得採納啊
『貳』 誰能介紹一下法國的「海外省」,或者「關島」的情況
關島(The Territory of Guahan)是位於西太平洋的島嶼,美國海外屬地,是美國的非憲轄管制領土,本島原住民是查莫羅人,約在3500年前在此定居。首府是阿加尼亞(Hagatn~a,舊名Agan~a)。美軍基地佔地約全島的1/4。關島現仍被聯合國列為非自治領土。位於馬里亞納群島最南端,是通向密克羅尼西亞的門戶。
中文名稱: 關島
外文名稱: The Territory of Guahan
行政區類別: 屬地/非憲轄管制領土
所屬地區: 美國
政府駐地: 阿加尼亞
地理位置: 西太平洋馬里亞納群島
面積: 549平方公里
人口: 175877人(2008年)
方言: 查莫羅語
氣候條件: 熱帶季風氣候
機場: 關島AB機場
自然資源
太平洋馬里亞納群島南端的島嶼,在北緯13°30′、東經144°45′。面積549平方公里。人口15.8萬(2002年),夏莫羅人占絕大多數。首府阿加尼亞,在島嶼西部。地勢南高北低,西南部的蘭蘭山是最高峰,海拔407米。西部沿海有肥沃平原, 關島位置
該島明顯地分為兩部分北部為石灰岩高地,海拔約150公尺(500呎);南部為較高的火山山脈。高地為叢密的灌木林所覆蓋,火山山脈上主要生長菖蒲。較高的山有拉姆拉姆山(Mount Lamlam),海拔406公尺(1,332呎),博拉諾斯山(Mount Bolanos,高372公尺〔1220呎〕)和薩薩拉關山(Mount Sasalaguan,高338公尺〔1,109呎〕)。 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6—27℃,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8—9月有台風。從21~32℃(70~90℉)。平均年降雨量為2,400公釐(95吋)左右,3/4的降雨量在雨季,通常在5月或6月開始,持續到11月。有時發生破壞性台風,間隔不規律。
歷史沿革
1521年,關島的土著查莫羅人在海邊發現了只剩下一口氣的大航海家麥哲倫。麥哲倫在這個具有美男子形狀的島上「經營」了數月後返回了西班牙,接踵而至的是他對救過他的命、給了他給養的關島查莫落人的回報——300年的西班牙佔領與統治。1565年起被西班牙佔領。在此後100年的歲月中,美國人、日本人都曾經為奪這一方領土而戰斗,美國在1898年的美西戰爭中從西班牙手中奪取了關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關島曾是美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於1941年12月11日被日軍佔領,1944年7月21日又被美軍奪回。1950年,美國通過法案,宣布該島為美國「未合並的領土」,並給予關島自治政府以地方權力,劃歸美內政部管轄。冷戰期間,關島基地在西太平洋軍事基地體系中始終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在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期間,關島作為重要的海、空戰略基地,曾在集結兵力、運送彈葯物資、支援遠程轟炸等方面發揮過重要的作用。冷戰結束後,由於國際戰略格局的重大變化,美軍有幾年時間沒有投資修整關島的基地設施。前任的美太平洋總部司令布萊爾曾多次批評關島的基地設施過於老化,貯油設施已經使用了50多年,必須進行改造。 關島居民有美國公民權,但不能在全美選舉中投票。1976年的一項公民投票支持關島維持與美國密切聯系的地位,目前關島正與美國政府就關島獲得美國聯邦領土地位問題進行談判,並要求美國軍方將軍事用地歸還民用。1994年,美軍將3200英畝土地歸還民用,1995年又將位於中央位置的布里菲爾德空軍基地交還民用。2001年9月,在美國新出台的《四年防務審查報告》中決定擴大美國在關島基地的軍事力量,將其作為西太平洋美軍基地的中樞要地。
政府機構
1969年美國眾議院通過選舉關島總督的法令,1970年第一任民選總督產生。1972年美國會通過法案,同意關島派遣一名常駐美國會眾院代表,在眾院委員會有表決權,但在眾院全院大會無表決權。現任代表為瑪德琳·博爾達約(Madeleine Bordallo)。政黨有民主黨和共和黨,分屬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有一個由21人組成的一院制議會,普選產生,任期兩年。1996年11 月的選舉使共和黨人再次獲得議會多數。從1998年11月起,議會由21人縮減至15人。法院法官由美國總統任命,任期8年。政府下設48個行政部門。
軍事
概述
關島上的軍事基地位置
美重要軍事基地。1996年9月,美軍飛機從該島起飛對伊拉克南部進行空襲。美軍在關島的軍事用地約27000英畝(包括已歸還民用的部分),約占關島陸地總面積的20%。關島的安德遜空軍基地是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一個重要戰略空軍基地。美海軍在阿加尼亞設有航空站,在阿卜拉港有潛艇基地。美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在島上有駐軍。1996年,島上有美國空軍人員2100人,海軍人員4600人。2000年8月28日,五角大樓證實已於月初從本土調防60多枚AGM-86型空射巡航導彈至關島,這是美國首次在其大陸以外部署這種先進導彈。美海軍也開始就在關島部署攻擊核潛艇進行研究。關島海軍軍事基地和設施主要有:阿普拉軍港、阿加尼亞海軍設施和阿加尼亞海軍航空站。2000年以來,美軍大力加強在關島的軍事部署,將其作為戰略轟炸機、攻擊核潛艇的前沿作戰基地和彈葯、航空燃油儲存站。目前,美已在關島部署了63枚AGM—86C型空射巡航導彈,建成了美空軍第二大航空燃油儲庫(容量2.16億升);組建了第15潛艇中隊,並已部署3艘「洛杉磯」級核動力攻擊潛艇;投資5340萬美元加強阿普拉軍港建設,使該港具備駐泊航母編隊及常駐3-5艘核動力攻擊潛艇的能力。
阿普拉海軍基地
阿普拉港位於關島西海岸中部,是美海軍在西太平洋最大的海軍基地之一,也是重要的後勤、維修和偵察基地以及核潛艇基地。 阿普拉港水深10米,港內有碼頭近40座、水鼓50個,可同時停泊80餘艘艦艇。目前該港是美駐馬里亞納海軍部隊司令部和太平洋總部前進預備指揮所駐地,駐有海軍潛艇部隊和第3預置艦中隊的8艘預置艦。2000年10月,美海軍在關島正式組建了第15潛艇中隊。該中隊隸屬於美海軍太平洋艦隊第7潛艇大隊。計劃下轄核動力攻擊潛艇3至 5艘(第 1艘潛艇已於2002年部署到位)。目前,該中隊主要負責潛艇正式部署前的准備工作,全部部署就緒後,該中隊將成為美海軍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唯—一支常駐核動力攻擊潛艇部隊。美海軍還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在關島部署3艘包括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在內的兩棲艦船。
阿加尼亞海軍支援與維修設施
阿加尼亞海軍支援與維修設施是主要後勤保養站和艦隊支援基地,有干船塢2座、浮船塢4座,可修理包括航母在內的各型艦船。
阿加尼亞海軍航空站
位於關島中部,飛機最大容量為180架,飛機作戰范圍可覆蓋台灣及其附近海域、朝鮮半島等地區,是西太平洋美國海軍實施空中偵察和反潛巡邏(P—3C和EP—3E等飛機)的主要出發地,以及駐阿普拉港的航母艦載機及岸基飛機的主要後勤補給和維修中心。
關島空軍基地
安德森空軍基地位於關島東北部帕提角和阿牆角之間(北緯13度35分、東經144度55分),佔地面積約82平方公里。 該基地於1945年啟用,1947年改名為北關島空軍基地。為了紀念駕駛B-24轟炸機橫跨太平洋而喪生的詹姆斯•R•安德森准將,1949年,又將基地重新命名,這就是人們今天常在新聞中看到的美軍安德森空軍基地。從1956至 1990年,一直駐有B—52轟炸機,是美戰略轟炸機在亞太地區的最主要的前進基地,曾有進駐155架B—52的紀錄。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機期間,該基地是美國向中東地區派遣戰略轟炸機的主要中轉站。近年來,美軍B—52H、B-2、B—1B戰略轟炸機也相繼由美國本土飛來,進行頻繁的軍事演習。1998年3月,美空軍B-2A型隱形轟炸機進行的首次海外駐訓演習也在此舉行。1990年3月26日,美戰略空軍第43聯隊撤編後,該基地轉隸美太平洋空軍司令部管轄。 該基地是美空軍第13航空隊司令部駐地,是太平洋地區的力量投送中心和訓練中心,美軍仍將其作為戰略轟炸機亞太地區的主要前進基地和太平洋、印度洋地區美軍的重要後勤支援基地。從關島地區出發的美戰略轟炸機可在12小時內抵亞太地區任何目標。2000年以來,美軍大力加強在關島的軍事部署,也將其作為戰略轟炸機的前沿作戰基地和彈葯、航空燃油儲存站。目前,美已把關島建成了美空軍第二大航空燃油儲庫(容量2.16億升)。 美空軍正在安德森基地進行作戰保障設施的工程改造,以便將關島作為4個籌建中的海外戰略轟炸機的前沿基地之一。美軍認為,安德森戰略空軍基地在支援空軍進行全球作戰時有3個優勢:一是安德森是美國的領土,亞太地區一旦發生突發事件,美空軍可立即做出反應而無需事先獲得其他國家的同意;二是安德森空軍基地所處的戰略位置可保證由此起飛的美戰略轟炸機在12小時內打擊亞太地區的任何目標;三是安德森空軍基地的支援設施十分完善,只需稍加改進就能支援戰略轟炸機的作戰行動。 另外,關島的誇賈林設有美軍洲際導彈與反導彈試驗場。
經濟
貨幣使用美元。島內收入主要依靠旅遊業和美軍在該島海空基地的開支。每年僅旅遊一項就創收約1590萬美元。1995年外國遊客達136萬人次。遊客主要來自日本。服務業是當地的主要產業。1988年國內生產總值為10億美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7675美元,1994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上升為11800美元,近年有所下降。主要工業有建築、輕工、食品加工、煉油等。主要農作物有煙草、水果等。1994年漁獲量650噸。1993年,對外貿易出口額為0.86億美元,進口額為1.12億美元。主要貿易對象為亞太地區國家。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為25億美元,人均15000美元。近年來,由於外來移民大量湧入,威脅到當地查莫羅人地位,限制移民的呼聲日高。近來,關島政府提出要將關島建成「離岸金融中心」的規劃,但其實現與否,同關島能否取得美國聯邦領土地位有很大關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關島發展成一個重要的美國軍事基地,使該島的農業模式發生深刻變化。食品進口數量日益增加,影響了許多以前很重要的供給市場的蔬菜的種植。關島目前大部分食物依賴進口。 美國武裝部隊的各個兵種均在關島的軍事設施中派駐人員。關島北端的安德生空軍基地是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的一部分。在軍事設施就業的機會使許多島民擺脫了他們以前靠農業和捕魚為生的生活方式。 觀光業是經濟中僅次於軍事的最重要的成分。沿圖蒙灣(Tumon Bay)有幾個豪華的飯店。哈迦納附近有一個現代化國際機場。關島是一個免關稅的港口,這一地位吸引了亞洲國家的一些小製造商公司。在1970年代,建立了家禽飼養場、服裝加工廠和一個煉油廠。大宗的輸入品為石油產品、機械、汽車、運輸工具、工業產品和食品。
文化教育
1993年,島上共有各類公立中小學36所,若干所私立學校,在校學生約32000人。有兩所公立大學和兩所私立大學,以公立關島大學規模最大,有學生2000多人。有五家電台和三家電視台,並有《太平洋每日新聞》、《關島商業周報》及《關島論壇報》等七家主要報紙。
編輯本段民俗
關島在文化方面是多種多樣的,除了本地人和美國大陸居民外,還有相當多的華人、日本人、菲律賓人、朝鮮人和其他亞洲人。還有許多來自密克羅尼西亞各地的島民,如帛琉(Palau)、雅浦(Yap)、特魯克(Truk)、波納佩(Pohnpei)、科斯拉伊(Kosrae)和馬紹爾群島。大家庭是關島大多數民族的主要社會單位。近年來,由於眾多社會和私人團體為了當地群眾的利益及觀光客的需要而發揚音樂、舞蹈和其他傳統文化藝術,關島的民間藝術和手工藝得以復興。 島上慶祝美國的全國性節日,也慶祝當地的一些節日,如紀念麥哲倫(Ferdinand Magellan)1521年到達該島的3月6日「發現日」。關島的博物館和圖書館為群眾提供活躍的節目,大學也促進地區藝術和文化。關島出版一些報紙和雜志,還有廣播電台和電視台。
旅遊提示
關島馬路的紅綠燈行人自行按鍵啟動,而且速度很快,往往走不到一半,就變成紅燈了,不過沒有汽車敢和你搶。 關島兩家最大的購物中心為:麥克羅尼西亞廣場(Micronesia Mall)及DFS免稅商店,用不著擔心交通問題,有專車甚至計程車到旅館來回接送,而且免費。關島真是為了鼓勵觀光客消費而用心良苦。以往消費主力是日本人,因此店員可能說日文。 免稅商店裡面屬化妝品最劃算,經過比較後,確認商品不會比機場的免稅商店貴,而且貨色較齊全。一樓就設有航空公司櫃台,讓遊客可以先辦理登機、寄行李等手續後,再放心去「血拚」一番,真是無所不用其極,設想周到。 若是人生地不熟的觀光客,一定難以忍受關島餐廳的高貴價格;只因為關島本身就沒有什麼農林漁牧產品,不要懷疑,導游告訴我們甚至連海鮮都是進口的。 關島「三少」:人少,警察少,垃圾少;「三多」:綠色植物多,日本人多,雨多。隨身攜帶雨具很必要,防曬工具也必不可少。 一定要記得戴上防水照相機或是潛水相機。
居民
當地的關島人稱作查莫羅人(Chamorro),基本上屬於混雜了大量西班牙、菲律賓、墨西哥及其他歐洲和亞洲血緣的馬來亞-印度尼西亞血統。英語和查莫羅語為正式語言,雖然許多家庭中仍使用查莫羅語,但英語是教育和商業的語言。主要宗教是天主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村莊是主要的社會和經濟單位,保留了同19世紀西班牙相似的習俗和傳統。每個村莊一年中最大的社會和宗教慶典是紀念一位主保聖人的節日,來自其他村莊的人也一起慶祝。關島現仍遵守節日習俗。
編輯本段行政與社會狀況
關島是美國的非憲轄管制領土,根據美國國會通過的、總統於1950年8月1日批準的《關島組織法》進行管理。組織法規定所有查莫羅人都是美國公民,但是他們沒有在全國選舉中投票的權利。 組織法在1968年進行修改,規定由民選產生民政長官和副長官,任期4年。所有18歲或18歲以上的人都可以投票。議會為一院制,由全體投票人直接選舉21名參議員,任期兩年。關島沒有憲法。關島居民為了爭取改進與美國的政治關系,在1982年投票支持實行一種聯邦關系,與在北馬里亞納群島建立的關系相類似。在1987年批准了聯邦法草案,開始和美國國會談判。 司法機構有關島聯邦區法院,法官由美國總統指定,任期8年。有兩級地方審判法院;關島高級法院,和交通法庭、少年法庭和小權利索賠法庭。 島上每個村莊由一個民選的委員領導。委員們選出一位首席委員作為民政長官和各區之間的聯系人。 實施從6~16歲的義務教育。關島大學成立於1952年。保健設施包括公立、私立和軍隊醫院,以及一些地方診所。
科學部分
美國的GPS系統在關島設有監測站和注入站
『叄』 19世紀的歐洲有哪些食物
食材
麵包師傅若然騙秤,在中世紀是嚴重罪行,麵包師寧願向客人送上比實際購買量再多一點的麵包,以求自保
谷類
谷類是歐洲人最重要的主食,穀物多數會製成麵包,一些估計指當時歐洲人一天會吃1至1.5公斤的麵包,但谷類有時也會煮成稀粥、乳粥(Frumenty西班牙及英文)和面條,其中裸麥、大麥、蕎麥、粟麥、燕麥最為盛行。當時義大利北部有種植大米,但中世紀時期大米價格仍偏高。鬧飢荒時,他們會用粟子、干豆莢、橡樹果和蕨類植物代替穀物。
在芸芸縠物中,中世紀人認為小麥是眾麥之首,營養最高,售價亦最貴。貴族吃的麵包是用精製麵粉製作,而下等人只能吃一些粗糙、干黑和滿布面糠的麵包。不分貧賤和大小場合,他們經常會把麵包放到酒、湯和醬汁之內,混和食用,這種濕吃麵包在英語和西班牙文中均稱為Sop。
當時麵包已是家家戶戶必備的食品,這幅日歷也畫上造麵包的圖案。而乳粥的做法是把麥片壓碎、煮滾,加入牛奶、蛋或肉湯烹調,亦可放入杏仁、葡萄乾、糖、橙味水等調味,這做法在今天的歐洲仍頗為流行。[13]這類乳粥當時也會供給病人食用。
焗批是另一種廣受歡迎的谷類產品,早期焗批的底皮是不會食用,直至14世紀才出現現代焗批的樣式,常混以肉、蛋、菜、以至水果。而一些油炸面團如多拿滋(donut,甜甜圈,冬甩)、炸粉團(Fritter)亦相當普遍。中世紀後期,餅干亦開始出現。
麵包在社會上舉足輕重的地位,也連帶周邊行業出現附帶規管。其中,中世紀的行會最初就是由麵包師傅組成,而各地亦有連串法令,穩定麵包價格。1266年,英國就曾訂立《麵包和麥酒法令》(Assize of Bread and Ale)指定每便士必須購得多少麵包、其重量和小麥與麵包的關系[14]。麵包師傅的利潤同樣有保證,當時英國麵包行會為了提高價值限制,於是展開游說,成功把燈油火蠟、妻子家用、住房和家犬的開銷,都列入麵包的成本之內,直到19世紀這類法令才在倫敦廢止。
若有人借麵包行騙,在當時更屬嚴重罪行。麵包師傅要是騙秤,又或用次級材料製作上等麵包,會被重重罰款。業者為求自保,每當有人買一打12個的麵包,他們寧可給予一打13個,稱之為"麵包師傅的一打"(Baker's dozen)。
麵包的用途不止在食用,他們用餐時由於共享一張刀,當把刀具傳給另一人使用前,往往會把麵包當作抹布,把刀具清潔干凈,有時更會把麵包當成隔熱布,而以舊麵包當作餐碟的做法亦相當普遍。這些另類麵包用途,今天仍見諸於歐洲餐桌上。
海鮮
每逢齋戒,中世紀人都會以海鮮代替紅肉中世紀的齋戒時,家家戶戶都不得吃紅肉,海鮮由此成為最受常見的替代品,而在沿海地區,海鮮更是每日必備,但由於運費昂貴,魚類在中歐等內陸地帶亦相當昂貴。
鯡魚和鱈魚是最主要的魚獲,常見於大西洋和波羅的海,其中鯡魚更曾對北歐經濟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亦是德國北部行會漢薩同盟中極為重要的商品,一些腌鯡魚更會由北海運到遙遠的君士坦丁堡出售。這些魚鑊除了新鮮烹調外,也會被鹽腌、風干,有時也會煙醺。其他常見魚類有梭子魚、鯉魚、鱸魚、七鰓鰻和鮭魚等。[17]而當時魚類泛指所有海上生物,包括鯨魚、海豚、海狸,有些地方還會把白額黑雁也包括進來。
不少軟體食物也頗為常見,其中生蚝、青口、帶子是沿河或沿海居民經常的普遍食糧,小龍蝦則是禁食節日中深受喜歡的食物。
肉類
豬容易飼養,是當時最常見的肉類,它的耳、舌、尾、嘴和子宮都會被吃掉今天歐洲人對動物內臟較為抗拒,但中世紀人幾乎會吃盡動物每一部分。耳、舌、尾、嘴巴以至子宮,全部會入饌;而腸、膀胱、胃會用來做腸衣,又或復活節時的人造巨蛋。
芸芸肉類中,豬肉最為流行,因為飼料相宜,而且養豬毋須太多打理。當時家豬會放到戶外四處走動,即使城鎮的道路上亦常有家豬的縱跡,它們吃的是飯菜渣,乳豬更是非常受歡迎的美食。
羊肉是另一種常見肉類,在織毛業盛行的城鎮,羊肉尤為普遍。但牛隻能夠提供牛乳、而且飼養牛隻需要牧場和大量食物,當時只有一些年老或不事生產的牛才會被宰殺食用。除了這些現代人常見的肉類外,刺蝟(Hedgehog)和箭豬(porcupine),在中世紀末期的食譜中亦偶有提及。這兩種動物的英文名字都帶有"豬"的意思,反映當時人對它們的看法。
在禽鳥方面,中世紀人會幾乎會吃所有狩獵而得的雀鳥,當中有天鵝、孔雀、鵪鶉、山鶁、鸛鳥、丹頂鶴、百靈鳥。其中,天鵝和孔雀會被馴養,供上層社會所食,吃禽鳥也不一定是為了肉質,有時只為了看它們漂湸的外貌,並用它們做成伴菜。鵝和鴨也被當時的人飼養,但雞只才是所有家禽中最多人食用,其角色猶如家畜中的豬肉。
一如不少古代國家,肉類遠遠比植物昂貴,有些研究認為肉類大致較麵包貴4倍,而魚類更可以貴上16倍。直至14世紀歐洲爆發大規模的黑死病,估計約2500萬歐洲人死亡,令大量農地荒廢,可以種更多飼料供家畜食用,而薪金不斷上揚,也推高了購買力,結果肉類、蛋和奶也開始在民間流行起來,不論貧富都可以享用。
蔬果
15世紀歐洲人種植捲心菜的情況中世紀視蔬菜為低下食菜,雖然不少人以此為生,甚至是人類生命中不可或缺,但食譜卻很少記載純蔬菜製作的菜式,多數只用來當作伴菜。較例外是法國北部興起的菜肉濃湯(法文:Pottage),這種湯以蔬菜和肉類餚成,質感相當厚,但濃湯在當時也不能算作主菜。
常見蔬菜有捲心菜、甜菜、洋蔥、蒜、蘿卜。以蘿卜為列,一種是紅紫色、一種是較次等的黃綠色品種。至於今人常吃的橙色蘿卜要到17世紀才出現。不少人亦會吃豆莢吸取蛋白質,德國酸菜也頗為流行,當時的農民一天可以吃上三至四次。
水果是另一種廣為採用的食材,中世紀人秉承古羅馬和古希臘的體液學說,認為水果有濕氣,不宜生吃,但生吃、風乾和腌制同樣普遍。由於白糖和蜜糖售價不菲,生果也會用作調味,點綴肉類菜式,其中南歐較多用檸檬、柚子、苦枳(bitter Orange)、石榴、葡萄,北歐多會用蘋果、梨子、洋梅和草莓。棗椰樹果實和無花果在歐洲各地流行,但在北歐因運費緣故,售價會較高。
不過,不少現在歐洲菜常見的蔬菜,中世紀時並不存在。其中馬鈴薯、紅豆、可可、香莢蘭、蕃茄、辣椒、玉米都是在15世紀發現新大陸後,才開始從美洲引入歐洲,並且經歷一段漫長時間和爭議,才慢慢融入歐洲菜系中。
香料
法文版馬可波羅游記曾加入一幅插圖,描述收割黑椒的情況歐洲原生的香料,包括鼠尾草、芥末、香芹、香菜、薄荷、蒔蘿和茴香。這些原生香料味道始終不夠豐足,多數的效果較接近色素。
到了大航海時代,進口香料一直是奢昂的材料,比方黑椒、藏紅花、肉桂、桂皮、孜然、肉豆蔻、姜和丁香都要從外地進口,令它們價格居高不下。有估計指出該時期,西歐每年進口多達1000噸黑椒和1000噸不同香料,其貨值足以為150萬人購買日常穀物,其中又以黑椒和藏紅花最為矜貴。
當時也會用一種叫非洲豆蔻(aframomum melegueta)的香料代替黑椒,在法國北部尤其常見,此外,長椒(Piper longum)、肉豆蔻種子中的核仁、甘松香、高良姜、蓽澄茄也常會入饌。當時因為白糖也被視為香料之一,而且售價高昂。
飲料
葡萄酒的滋味,連修士也偷喝中世紀人認為酒精比清水更有營養,亦有助消化,而且酒精較難腐壞,而潔凈食水在古歐洲亦非必然可得,這令酒精在當時大為流行,其中地中海北部和大部分法國等盛產葡萄的地方,更視酒精為每日必備飲料。而在北歐以麥酒和啤酒較常見。
當時歐洲也有蜂蜜酒和用駱駝奶或馬奶製成的酸奶(稱為Kumis),但各地飲用習慣有所不同。有些地方視它們為葯水,由古時醫生處方[22]。但斯拉夫人卻視蜂蜜酒為精品,在簽定一些重要條約時,還會互贈蜜酒,以示友好。在波蘭等地,蜜酒與外來進口的香料和葡酒同樣珍貴。[23]
葡萄
14世紀的釀酒方法與現代已非常近似葡萄酒在中世紀廣為接納,既是高級飲料,也被視為有營養價值。古希臘名醫伽林認為葡萄酒本性干、熱,但酒被喝飲後,其性會轉趨溫和,並斷定葡萄酒有別於濕寒的啤酒和清水,對腸胃更為有益、可幫助製造良好血液、改善心情。
當時的人認為葡萄酒的品質除了因應葡萄品種和釀造年期外,更重要是葡萄被擠壓的次數。所謂擠壓是指把果皮里的汁放在釀酒桶內,加上壓力,令果皮和果汁都失去糖份,釋放果中的丹寧酸。
頭一次擠壓出來的酒是為上品,專供上流社會享用;第二及第三次擠壓的酒,質素已大為下降,會留給農民和工人飲用。社會中最窮的人,又或最虔誠的神職人員,甚至會用稀和了的黑醋代替酒類。
上等紅酒還需要經年發酵,這又需要更多昂貴設備。不少中世紀文獻中都廣泛教人如何避免釀酒時令酒質變壞,其中14世紀的食譜Le Viandier就教人酒桶要時刻向上放,又或把干白葡萄種子混入酒糟灰,再倒入酒桶內,在現代醫學中,這方法有如天然的殺菌劑,減慢酒精發酵過程。
中世紀人也認為,溫熱的酒對身體最有益。這些熱酒常會加入香料飲用,幾乎歐洲各地都有相關詞彙形容此一酒類,其中英文會叫成Mulled Wine、德文叫Glühwein、法文稱為vin chaud、波蘭語稱為Grzane Wino,俄羅斯叫作глинтвейн(glintwein)、瑞典則稱為Gl?gg,其製法大同小異,部分歐洲國家今天仍視為禦寒飲品。
此外,葡萄酒中也可以加入姜、小豆蔻、丁香或糖等,變成香料酒。14世紀時,這些調酒香料包已會在香料商店出售。
啤酒
圖中是16世紀啤酒廠的一隅,這種酒廠在中世紀時已相當普遍,酒中還會加入各式香料甚至微毒植物,增加醉意雖然大部分歐洲地區都飲用葡萄酒,但歐洲北部沒有葡萄出產,即使貴族也會飲用啤酒和麥酒,這在今日英國、荷蘭、德國、波蘭和北歐一帶最為常見。當地人不論階層,幾乎每天都會飲啤酒,但受到阿拉伯和地中海的醫學影響,這種酒往往被視為有害身體。
相比南部出產的葡萄酒,啤酒是次級的酒類替代品,而且附帶連串負面評價。1256年,義大利鍚耶納醫生阿杜班羅甸奴這樣形容啤酒:"不論是用燕麥、大麥或小麥釀制,這些酒有損頭腦和胃部,令人口臭、蛀牙、令胃部充斥臭味......"但他亦指啤酒有利尿作用,而且會令人的皮膚看來更白更滑。當時的人亦相信,喝啤酒會宿醉得更長時間。
雖然啤酒的負面評價不少,但法國北部和義大利中部也有喝啤酒的習慣,估計是諾曼人入侵英國後,把當地的啤酒帶回歐洲,加上英法兩地互相通婚,也令啤酒得以在法國流行。14世紀法國食譜《Le Menagier de Paris》就曾指一種叫godale的酒,估計正是英語Good ale(好麥酒)一字。
中世紀初期,啤酒會在修道院和一些家庭中釀造,但到了中期,一些中世紀公社開始取代發展出私人釀酒工業,每間商店往往聘請8至10人協助釀酒,而為了應付競爭,他們會購入新式設備,發明不同秘方,加入特別調味,令酒味更為出眾,並以自家品牌出售啤酒。14世紀時,這些釀酒業傳入荷蘭、佛蘭德和布拉班特,15世紀時輾轉傳入英國。
在今日英國和荷蘭等地,每人一年就可飲用275至300升的啤酒,幾乎每餐都會飲用,其中早上會飲酒精較少的啤酒,晚上酒精濃度也相應提升。[25]
蒸餾
雖然古希臘和羅馬也懂得這種方法,但直到12世紀,阿拉伯人發明琉璃水冷蒸餾器後,歐洲才開始大規模以此法製造飲料。中世紀的學者相信蒸餾法能把液體精華提鏈出來,一律把蒸餾液體稱為"aqua vitae"(生命之水)。
早期的蒸餾液體會當作葯品或調味料。例如蒸餾而成的葡萄糖漿混合砂糖和香料後,會拿來治療不同疾病;玫瑰香味水可以當成香水、調味料又或典雅的洗手水。蒸餾酒更是中世紀醫學備受推崇的葯品。1309年,西班牙煉金術師路化就指常飲可延年益壽、鼓舞人心、常保青春。
從13世紀起,一種叫Hausbrand(德文:家中燒制之意)的蒸餾酒開始流行,成為日後白蘭地的雛型,但蒸餾酒的酒精濃度相當高,到了15世紀時,各地政府開始規管其銷售和生產。1496年德國紐倫堡就禁止在假日和周日出售烈性白蘭地。
乳類
中世紀未有消毒技術處理牛奶,一般人只能敬而遠之19世紀前,鮮奶消毒技術仍未發明,直接擠出的奶常常被細菌污染,而在炎夏中,乳類可能會在數小時內腐壞。受種種限制,中世紀雖然已知奶品的營養價值,但成年人只會在生病或太貧窮時,才會飲用,這類飲料多留給小孩和老年人,當中又以乳酪或乳清較為普遍。[27]
當時中國人認為食酪漿是蠻族的特徵,而歐洲富人也對乳類敬而遠之。歐洲一些地方更鬧過傳說,認為牛奶與生蚝、菠菜、番茄或黃瓜混在一起,會使它帶有劇毒。這可能源於乳類變壞或乳蛋白過敏,但亦反映時人對乳類的態度。
直到中世紀末期,西方航海家出海時,為了解決營養問題,開始把奶牛帶上船。1493年,哥倫布第二次探索美洲時,就開始帶有奶牛。而新教徒大舉移居美洲時,英國更規定每5名乘客,必須備有一頭奶牛。
『肆』 法國一鄰居控鴨叫擾民,為何法院卻判鴨子「勝訴」可以繼續嘎嘎叫
法國這個農戶所在的地區幾乎家家戶戶都養鴨、鵝、雞這類的家禽,這些家禽是當地居民的主要經濟來源,法院認為不可能因為這種程度的噪音就逼迫這位農戶去屠宰掉他的鴨子,因此法院判定這位居民可以繼續養鴨子。
同時法院還認為,這些家畜是當地居民的主要經濟來源,尤其是鵝肝更是供不應求,因此任何居民都要對當地的家畜產業報以一份支持的態度。
『伍』 為什麼美國一邊支持日本排核污水,一邊禁止多種日本食品進口
「美國禁止日本食品進入」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將核污水排海,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內德·普賴斯和美國務卿布林肯隨後相繼發推對日本這一決定表示「贊賞」和「感謝」。然而,據美國食品葯品管理局(FDA)此前更新的第99-33進口警示,一系列日本食品仍被禁止進入美國。
美國禁止多種日本食品進口日本政府4月13日正式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廢水排放入海,遭到中韓等周邊國家的強烈反對,中國外交部連續三個工作日發表聲明,明確要求日本「在同各利益攸關國家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充分協商並達成一致前,不得擅自啟動排海」。韓國外交部13日召見日本駐韓大使表示嚴正抗議。韓國總統文在寅14日還就日本決定以海洋排放方式處置福島核廢水一事向日本駐韓大使相星孝一表示憂慮。
『陸』 美國隊關稅貿易壁壘高低的觀點
簡析美國貿易壁壘報告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於4月初發表了每年一次的《國別貿易評估報告》。報告評估了58個貿易夥伴存在的貿易與投資壁壘,列出了美國工業品、服務和農產品出口所遇到的壁壘問題和不公平貿易行為。報告總結了布希政府在削減外國貿易壁壘方面的努力,並特別提及在自由貿易談判以及知識產權保護和動植物檢疫等美方重點關心問題所取得的進展。這次報告突出強調了全球為降低或取消這些壁壘所作的努力和美國對自由貿易談判所產生的影響。
報告涉及中國的部分包括進口政策、貿易經營權、關稅減讓、海關估價、原產地規則、邊境貿易、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以及非關稅壁壘措施中的檢驗檢疫、技術標准、出口補貼,還有知識產權保護、服務貿易等所有與中國入世承諾相關的諸多內容。報告對中國入世後的工作給予充分的肯定,但有些方面還存在嚴重問題,現將部分內容摘譯如下:
根據美方統計,2003年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逆差為1240億美元,比2002年的1031億美元增加了20.3%。其中,美國對中國的貨物出口增加28.4%,是美國貨物出口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2003年美國從中國的進口較上年上升21.7%,達到了1524億美元。過去三年,美國對中
國出口的增長率為76%,高於美國從中國進口增長率24個百分點。
報告認為,中美貿易在農業,知識產權(IPR)和服務等三個領域存在的問題較多。農業是美國與中國之間尤具爭議的問題之一。雖然有關美國農產品的市場准入問題並不僅限於中國,但在中國成為WTO成員後的頭兩年,在農業的許多方面還是遇到了非常嚴重的問題,尤其是關於中國對轉基因農產品的限制,對大額農產品實行的關稅配額管理制度,以及衛生與植物檢疫措施的應用和檢驗要求等。中國在知識產權法規制定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仍缺乏有效地知識產權保護的強制執行制度。服務領域引起關注的主要原因是透明度問題。雖然中國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中國的決策與管理程序大部分仍然是不透明的。盡管一些部門和機關逐步擴大公眾就法規草案表達建議的機會,並逐步提供適當的WTO咨詢機制,但所有這些都常常因其不確定性和缺少統一性而倍受干擾。
一、農業
l.進口替代
在中國入世議定書中,中方承諾不會根據是否對國內供應商構成競爭而對進口或投資設限,或強加其他要求。在此之前,中國已於2000年和2001年進行了法律修改,取消了有關外國投資的當地含量要求。但實際上中國仍然「鼓勵」投資者延續過去的做法。如從2001年以來,中國對國產的化肥實行了增值稅(VAT)的減免政策,而這一政策並不適用來自美國廠商同類產品進口。美國行業代表認為中國是在積極鼓勵消費國產化肥,而對進口化肥則產生不公平待遇。
2.農產品關稅及增值稅
2004年1月1日,中國將其冷凍牛肉的關稅降到12%。冷凍馬鈴薯產品和葡萄的關稅降到13%,豬、牛下水及乾酪、柑橘的關稅降到12%,冷凍家禽、蘋果、梨、杏和阿月渾子的關稅降到10%。但中國對那些與美國國內敏感產業構成競爭的一些產品仍保持高關稅。比如,葡萄乾的關稅就高達35%。
增值稅是中國重要的國家收入來源之一,在實施中則存在不平衡現象。產品不同稅率從13%到17%不等。通常進口產品的稅收是在海關進行徵收,比較透明和可靠。但至於增值稅,有時就會遇到外商交增值稅、而中國國內生產者不交的情況。其它減輕農民稅收負擔的免稅計劃,也使美國農業商處於不利的競爭地位。
3.關稅配額
作為入世承諾的一部分,中國計劃為小麥、玉米、稻米、棉花、羊毛、糖、植物油和化肥等農產品的進口建立一個大的且不斷增加的TRQ制度,其大部分配額內關稅為1%至9%。每年都有一部分關稅配額分配給非國有貿易實體進行進口。在入世議定書中,中方還為TRQ的管理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包括提高透明度、對那些有興趣從事進口業務的最終用戶實行未用配額的再分配等。
但是,中國入世以來,在執行TRQ制度方面卻一直存在問題。一是沒有提高必要的透明度,二是配額分配時增加了一些新的負擔。美國政府對2002年那些最影響美國產業的TRQ商品的執行率非常低表示擔心。如小麥、玉米、和棉花的配額執行率分別只有7%、0.1%和22%。
2003年,關稅配額產品缺乏透明度、TRQ的再分配、較小的分配額度及取得許可證過程中的負擔等問題依然存在。
中國的檢查檢疫機構(AQSIQ),2002年頒布措施,要求一些農產品在進入中國之前,進口商要取得進口檢驗許可或檢疫許可,像家畜、家禽、穀物、油籽、植物種子、園藝品、皮革與皮毛之類的。美國出口商一直擔心AQSIQ利用規定的程序來控制這些產品進口的速度和數量,同時認為這些措施與中國市場准入和進口特許承諾相悖。
4.衛生和植物衛生檢疫措施
根據中美1999年4月簽署的美中農業合作協定(ACA),中國承諾取消美國穀物、柑橘、肉類和家禽進口的禁令,中國還同意承認美國的肉類認證體系。但中國在執行ACA時卻產生了許多問題。
(1)由於進口的未煮肉類和家禽中存在某些病原體,中國實行「零容忍」標准。美國四家處理廠被除名,而且已經有情況表明這幾家工廠不可能再次被列入名單。
(2)中國仍不予批准來自佛羅里達州四縣郡柑橘的進口。
(3)中方檢疫官員要求對從太平洋西北部地區進口的小麥進行特殊處理,這實際上抑制了進口。
(4)植物檢疫壁壘繼續阻礙著美國其它幾種產品的進口,如有核果、多種蘋果、梨、新鮮馬鈴薯和含有一定食品添加劑的加工食品。
(5)AQSIQ對進口海產品認證要求頒布了一項新法令,這一認證要求似乎超過了保護消費者健康所必需的要求,並對進口海產品產生了歧視。美國產業依然擔心已執行的認證要求。美國政府會繼續同中國當局進行技術討論,同時就AQSIQ頒布的一個有關活水生物認證的類似的法令也將同中國當局進行技術討論。
(6)自從加WTO以來,中國已頒布了100多項新食品標准。雖然這些標准有些已按照WTO衛生和植物檢疫措施協定規定,向WTO進行了通告,但還有很多沒進行通告,尤其是那些由衛生部頒發的標准。
5.出口補貼
美國農業出口商擔心,中國繼續對玉米出口給予補貼。2002年和2003年中國玉米出口超過了1200萬公噸,而2001年是600萬噸。並且玉米是以比中國國內價格低20%至30%的水平出口。結果美國玉米出口商喪失了在亞洲的市場份額,而中國的玉米出口量則創了最高紀錄。中國方面稱在2002年3月就停止使用補貼了,而是採用各種與WTO相一致的措施支持出口的,比如運輸補貼和增值稅退稅。但是美方認為某些出口環節不是透明的,要判斷這些措施是否對出口價格有影響比較困難。
二、知識產權(IPR)保護
報告肯定了中國在知識產權法律建設、規則制定所取得的成果,在執行WTO的規則方面也是令人滿意的。特別是吳儀副總理擔任新成立的知識產權問題領導小組的領導,顯示出中國對解決知識產權問題的重視。但報告依然認為中國在執行知識產權規則方面存在嚴重的問題。
由於現在規章和實施條例中存在漏洞,互聯網上侵權的現象在中國愈演愈烈。中國仍沒有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互聯網條約。這些條約於2002年已經實施,並得到許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認可。美國認為中國需要加入WIPO條約,這對於美國和許多其他國家都很重要,因為中國已擁有世界第二大數量的互聯網用戶。
1.執行
中國政府積極努力全面修改IPR法規,並將把這些法規與中國入世承諾統一起來。但是IPR的執行力度仍然嚴重不足。2003年,中國知識產權侵害事件繼續影響著眾多行業的產品、商標和技術,有電影業、音樂界、出版業、軟體業、醫葯界、化學葯品業、信息技術產業、消費品業、電子設備產業、汽車配件和工業品業等。根據中方的一份報告中國假冒偽劣產品的市值達190-240億美元。美國報告顯示,由於執行力度不夠所造成的侵權比例超過90%。對注冊版權資料的盜版行為給美國造成的損失,估計每年超過18億美元。
中國有三種不同的機制執行知識產權法規。一是行政主管部門;二是通過刑事起訴執行;三是對造成金錢損失的通過民事訴訟執行。由於中國政府各部門與各機構間缺乏協作、以及地方保護主義和腐敗的存在、發起調查起訴的門檻較高、以及培訓缺乏和行政處罰不足的存在,使中國在知識產權執行力度方面,受到牽制。
2.行政執行
中國對於違反知識產權者採取行政措施。但是這些措施在阻止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效果不明顯。
中央政府定期進行的反假冒偽劣和反盜版活動,查封沒收大量的侵權資料。但是,由於行政處理事件的罰金常常很低,假冒偽劣和盜版行為依然很猖獗。因為許多行政主管部門在確定罰金數額時,不將庫存貨物計入侵權產品的價值中。
3.刑事強制
根據TRIPS協議規定,如果出現商標假冒偽造或盜版行為,應用刑事程序和強制措施解決。但實際上,由於在量刑時缺乏透明度,目前的刑事強制對侵權人並沒產生威懾影響。因此,中國必須修改法規,使侵權案(尤其是那些商業化的假冒偽劣或盜版案和慣犯案)的起訴更容易些。
另一重要問題是目前法律規定侵權刑事處罰的起點過高,一般的侵權行為很難滿足。比如,對侵犯版權的人採取刑事措施,必須要有證據證明企業的銷售額達到20萬元人民幣(即24100美元),個人的要達到5萬人民幣(即6030美元)。這種銷售證明已被證實是很難行得通的,因為倉庫中還未出售的假冒偽劣或盜版產品並不計算在內,而且侵權者通常不會給收據或進行詳細的銷售記錄。在中國入世協議中,中國承諾其行政主管機關將與最高人民法院共同努力解決這些問題,但這項工作目前還沒完成。
在刑事強制領域,如果中國的法規也適用於故意製造、存儲、銷售和使用假冒偽劣及盜版產品,那中國的法規將會更有效。同樣,中國沒有把商業化的假冒偽劣或盜版產品的出口看作是一項犯罪活動,這也是個問題。
中國也必須提高其法規中規定的刑事處罰。尤其是規定的監禁期太短,起不到阻止那些侵權人從事商業化假冒偽劣或盜版活動的作用。
美國企業抱怨說,中國的多數地區,警察或者不關心追查假冒偽劣或盜版案件,或者缺乏有效調查這類案件所必需的資源和培訓。另外,在有些情況下,一項侵權行為是歸屬行政、民事還是刑事執行也並不清楚。而且,即使當IPR侵權事件送交刑事執行時,實際的IPR罪的起訴也常常需要相當多國家與地方機構的協調配合。但是由於不同機構間顯然不願或不能在一起共同工作,所以仍存在協調合作問題。
4.民事執行
由於中國行政和刑事執行機制效率低,民事訴訟越來越多了。過去多數訴訟是由中國的知識產權持有者提出的,而最近更多的是外國人進行民事訴訟了。但是美國公司都抱怨,法庭上中國IPR法規的執行仍缺乏一致性和公平性。絕大多數法官缺少必要的技術培訓,而且有關證據、專家證詞、機密信息保護的法庭規則還很含糊或無效的。另外,在專利權領域,一個案子可能需要花4年至7年的時間才完成,其結果已經變得沒什麼意義了。
三、服務貿易壁壘
報告認為,中國服務行業是最受國家管制和保護的行業之一。外國服務提供商的業務活動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但中國又是一個有巨大的增長潛力的市場。在入世協議中,中國承諾取消各級政府的許多市場准入限制,大規模開放服務行業,尤其是開放那些對美國有重要影響的行業,比如銀行業、保險業、電信和專業服務業。入世前,中國許多行業的外國企業申請在華經營許可證方面,並不具有絕對的權利。只有當他們先收到來自中國相關管理當局的邀請時,他們才可以申請許可證。入世後,中國承諾改進許可程序,使之更透明、更有預見性。
然而在許多服務行業,雖然中國同意逐步取消限制,並將許可程序非政治化,但中國卻對企業的新設及建立分支機構實行非常高的資本要求,成為了市場准入的一種障礙。許多外國企業反映,中國的規章很含糊,許多時候不能充分體現中國的承諾。另外,中國各部門通常不與外國企業就新提議的或修改的規章進行充分的商談,常常沒給出足夠的時間進行有意義的評論。
1.保險服務
在入世協議中,中國承諾逐步開放壽險和非壽險行業。加入WTO後不久,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CIRC)頒布了幾項新的保險條例,包括有關外國保險公司管理的指導條例等。這些條例實現了許多中國承諾,但也在三個重要領域產生了問題,如謹慎性要求、透明度和設分支機構的問題。
(1)中國保險公司的資本要求非常高,許多外國公司抱怨說,這成為了市場准入,或尋找合適合資夥伴的一種障礙。如申請辦理國家許可證,則要有一個主要辦事處和三個分辦事處才行,需要輸入的資本金則達5億元人民幣(即6000萬美元),一個地方性許可證則包括一個主要辦事處、兩個分辦事處,需要的資本輸入額為2億元人民幣(即2400萬美元)。一家公司一旦擁有了一個國家許可證,如果再設另外的分支機構,就還再需要5000萬元人民幣(即600萬美元)的資本。CIRC承諾修改草案,但至今還沒有下文。
(2)外資保險商反映,中國保險業准入方面的有關規定仍然存有相當多的政治因素,且缺乏透明度。這給外國保險商在中國市場開展經營業務帶來了不確定性。在許可證發放過程中,透明度缺乏問題表現得尤為突出。外國企業抱怨,保險許可的要求過度地復雜。如多個分支機構和次級分支機構的擴展申請是同時遞交,還是只可以分階段性的遞交,規則非常不明確。
2.銀行和證券服務
2001年12月,中國政府頒布了修改後的規則,允許外國銀行只要滿足一定的標准,就可以在中國任何地方設立分支機構,標准其中包括要有200億美元的總資產。根據新規則,雖然說與國內外任何顧客進行的外幣業務也是被自由許可的,但作為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的中國銀行,仍繼續享有進行外匯交易的壟斷權。外國銀行分支機構也必須將其30%的營運資金設為中國人民銀行指定的付息資產。外國銀行分支機構的流動資產(現金、當地銀行需求儲備和中國人民銀行儲備)必須持續高於消費者存款25%的比例。另外,消費者外幣存款與國內外幣貸款的比例不能超過70%(這已比先前規定的40%有了提高)。中國根據外國銀行分支機構的本地資本來計算審慎比例和限度,而不是根據該行的全球資本基數來計算。
中國仍然存在嚴格的限制,尤其是對於外國銀行對本幣業務參與的限制。外國銀行在銀行間市場籌集人民幣的權力限制,是由中國央行,即中國人民銀行來計劃的。這一限制使外國銀行提供人民幣貸款組合的能力受到約束,而進行這樣的組合是其在中國進行盈利業務所必需的。另外,雖然2003年12月中國降低了設立外國銀行分支機構的資本金要求,但其資本金要求仍然非常高,這就提高了外國銀行的當地籌資成本。
依照中國的入世協議,中國加入WTO後,外國證券公司可獲得成立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的權利。但是進行證券承銷的合資企業必須在入世後三年才可允許。中國加入WTO後不久,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就頒布了新的規章,對成立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和由中外合資企業進行證券承銷業務進行了規定。但是中國依然將外國合夥者持股比例限制在33%,這將繼續限制外國企業。
3.批發銷售服務
中國承諾在其入世三年內(即到2004年12月11日),對於那些尋求提供批發、委託代理服務和相關服務(比如修理和維護服務)的外國企業,取消其面臨的國民待遇和市場准入限制(受限產品除外)。同時,中國同意依照既定的時間表對這些業務逐步實現自由化。但是,中國的執行力度存在問題。外國經營者繼續受到有關貿易量、注冊資本金和前期經驗的限制。售後服務的許可,經營范圍改變的許可等也都不明確。另外,是否允許外商通過中國業務網點進行銷售活動也不清楚。
4.零售服務
1999年,中國政府擴大了零售行業的外國投資范圍。新規則鼓勵大型國際零售(比如高級百貨商店和倉儲式店鋪)進入中國。
中國加入WTO後,進一步擴大了外國零售商以更多形式進入中國市場的能力。但某些大型零售業務仍面臨所有權的限制。
到目前為止,中國已授權合資企業可以提供零售業服務,但它仍極大的限制這些服務的提供。繁重的入門要求(有關最低批發總量、最低進出口額、最低資產、最低注冊資本和前期經驗)極大的減少了有資格提供零售服務權利的企業數量。另外,中國要求合資企業還要遵守城市商業發展計劃。目前中國也正在起草管理外國零售商某些活動的規章。這些要求有可能引發國民待遇問題方面的爭論。
5.快遞服務
2001年12月開始,國家郵政局(與MOFTEC和MII一起)頒發了新的、限制性措施,對外國快遞公司(這些公司必須是有中國合作夥伴的合資企業)在中國入世前就享受到的市場准入權造成了損害。這些措施迫使那些中國入世前就已得到經營許可的外國快遞公司要縮減經營范圍。
2003年7月,中國實行的郵政服務法修訂草案,立即在美國公司內部產生出兩個問題。首先,這一修訂草案使中國郵政擁有500克以下信件投遞業務的壟繼權,這將限制現存外國投資快遞公司的活動范圍,與中國對「已獲權利」所作的水平承諾相悖。其次,這次修訂草案並沒提出設立一個獨立監管者的需要。2003年9、10和11月,中國實行了部分新修訂草案。雖然每次修訂草案中對中國郵政的壟繼權有不同的解釋,但最近一次的修訂草案使中國郵政擁有了重量不超過500克信件郵遞的壟繼權。
6.運輸和物流服務
過去中國的運輸和物流行業受到嚴格管制,造成高成本、政府壟繼等問題。多家政府部門負責管理這一行業:交通部、鐵道部、商務部(MOFCOM)、NDRC和中國國家航空管理局。許可權重疊、多套批准要求,及不透明的規則阻礙了市場的進入。國內企業利用政府關系和投資壟斷了這一行業。外國船運公司不可能在內地港口開設分支機構。
中國在加入WTO中承諾,廣泛地向外國服務提供商開放運輸和物流行業。2002年11月,中國頒布法令,允許公路交通公司可由外資持大股,允許外商持大股的合資企業進入包裝服務、存儲和倉儲,及運輸行業;中國適時頒發了法令,允許75%外商持股的合資企業進入這些領域。
2002年7月,中國商務部MOFTEC(MOFCOM)的前身)頒布了一項《關於在實驗區建立外國投資物流公司的通知》。這一通知允許外國投資物流公司(外國股權不超過50%,注冊資本500萬美元)在幾個指定城市進行開設。美國公司對這么高的資本要求和外資股權50%的上限,已提出關注。並指出這可能與中國入世時對物流服務的承諾相沖突。
7.電信
中國在入世協議中,對電信服務領域做出了重要承諾。同意外國供應商通過與中國公司建立合資企業的方式 ,提供大范圍的服務,包括國內和國際的有線服務、移動語音和數據服務、增值服務,如電子郵件、語音郵件和即時信息與數據的修復,及傳呼服務。合資企業中外商允許的持股比例隨著時間的推移提高了,對於多數服務最高比例達到49%。另外所有的地域性限制也將在中國入世兩至六年內取消。中國加入WTO時,簽署了WTO基礎電信服務協議。其結果是中國有義務在一入世就將MII(一直就是中國電信的管理部門和中國電信公司的運營商)的管理和運營商的職能分開。自入世後,MII已將中國電信公司分拆開來,現在的中國電信公司與其他幾家電信運營商共同在市場上競爭。中國也有義務採用競爭的管理原則,比如成本計價原則和相互聯絡的權力原則。這些都是外商投資的合資企業在與國內運營商進行競爭時所必要的。
中國電信法的修訂草案正在進行中。但中國還沒有為電信行業設立一個獨立的監管者。現有的監管者,即MII,由於它仍肩負著幫助發展中國IT業和電信製造業的職責,所以在結構上還不是一個獨立實體。
中國利用監管權力使外國企業處於不利地位了。比如,MII提高了向中國撥打國際電話的電話費結算比例,這在損傷外國企業利益的情況下,人為地推高了中國電信運營商的收入。MII也多次在沒有通知和沒有透明度的情況下改變所應用的准則。如2003年2月21日,MII宣布重新劃分某些基礎和增值電信服務的通知(這一通知是存在問題的),並指出該通知將於2003年4月1日生效。但沒提供該通知用以進行公眾評論的時間。
在開放增值服務市場方面,如互聯網服務和內容提供商方面,幾乎沒取得什麼進展。MII宣布2000年向語音、視頻和數據服務集中方向邁進。但由於中國認為信息內容是敏感領域,所以外國企業在互聯網服務業方面面臨著巨大的障礙。雖然越來越多的外國企業在中國注冊了「.com..cn」的網站,但這些網站仍然經常被封,這就阻礙了這些企業保持一個穩定的互聯網存在的能力。有一項要求:互聯網服務提供商(ISPs)一經要求,就必須向主管部門提供用戶注冊信息和交易記錄,但批准這一行動所需要的環境和條件,要求中卻沒有明確的指導方針。這一要求也產生了有關消費者隱私和防止數據錯用問題的關注。
對ISPs和互聯網內容提供商(ICPs)的外商股權投資比例的限制,反映出中國在WTO協議中對有關增值服務所作的時間表(一入世,就可擁有30%的股份,入世後一年允許擁有49%,入世後兩年可以擁有50%的股份)。但是ICPs仍必須得到MII的批准同意,而是否要取得當地電信管理部門的批准,則取決於他們在獲得外國資本、與外商合作、嘗試國內或海外股票上市之前的服務地理覆蓋范圍。
『柒』 農業部如何談家禽H7N9防治
3月9日據農業部網站消息,近日,農業部印發了《全國家禽H7N9流感防治指導意見(2018—2020年)》(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農業部獸醫局負責人表示,《指導意見》分析了當前家禽H7N9流感的防治形勢,明確了防治目標、防治思路,闡明了主要防治措施和保障措施。《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國總體達到穩定控制標准,父母代以上種禽場、具備條件的地區及規模化養禽場(小區)達到免疫無疫或非免疫無疫標准。
三是強化應急處置。經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或省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檢測為H7N9流感病原學陽性的,應對病原學陽性禽群進行撲殺和無害化處理;確診為高致病性H7N9流感的,應對病原學陽性場點的所有禽只進行撲殺和無害化處理,並根據評估結果確定撲殺范圍。通俗地講,就是「檢出病原學陽性,撲殺全群;檢出高致病性病原,至少撲殺全場,根據評估結果還可擴大范圍」。此外,轄區內出現人感染病例的,各地獸醫部門要配合衛生計生部門,開展禽間流行病學調查等工作。
四是提升養禽場所動物防疫水平。家禽養殖場(戶)要按照要求主動報告跨省調入活禽情況,積極改進養殖方式,完善生物安全防護措施,做好風險防範。鼓勵具備條件的地區和養殖場開展區域化管理和凈化工作。
而作為消費者應該注意什麼?對此,農業部獸醫局負責人稱,所有流感病毒普遍對熱敏感,高溫可殺滅病毒,食用煮熟煮透的禽肉產品不會導致感染。消費者要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科學理性消費禽類產品。從正規市場、超市、商店購買經檢疫合格的禽類和禽類產品,可放心食用。同時,建議消費者養成科學的消費習慣,活禽市場的禽類來源廣泛、人禽流動頻繁、不同品種禽類混籠銷售,呼籲消費者支持配合做好活禽市場規范管理,防範人感染風險。
『捌』 韓國緊急撲殺家禽發生什麼大事了
韓國緊急撲殺家禽。一名官員說,韓國當局今年冬天已經撲殺了超過2250萬家禽,這是為遏制該國近年來最嚴重的禽流感疫情所作努力的一部分。這一疫情已影響到全國各地的農場。
自11月18日以來,屠宰總量約占韓國家禽存量的15%。據報首例疫情發生在首都首爾以南大約420公裏海南郡的一個養雞場。
韓國議會農業委員會委員Jeong In-hwa表示,隨著前總統朴槿惠的彈劾問題成為焦點,媒體未能突顯禽流感疫情。
他說:「由於彈劾成為最重要的國家問題,示威者點蠟燭抗議占據了頭條新聞。」 「因此,禽流感沒有得到多少關注」。
日本和中國
日本和中國也採取了嚴厲措施控制遍布東北亞的禽流感疫情。
日本在南部島嶼上發起了一場捕殺雞的新活動,幾天後,在北方約2400公里的地方毒殺了數十萬只鳥。
為了解決日本自11月底以來的第六次爆發,九州當局表示,在農場發現H5病毒後,他們將會毒殺12萬多隻雞。
日本宮崎縣的爆發是在上周末在北海道北部島嶼的一個農場毒殺20多萬只雞,促使日本這一季撲殺近一百萬只雞鴨。
日本宮崎縣爆發的病例全部被確認為H5N6型禽流感病毒,是近兩年來第一個出現禽流感病毒的國家,也六年來撲殺家禽最多的國家。
在中國,雞群正在喂養更多的維生素和疫苗,而農民也加大了雞舍消毒力度,以保護雞群。
作為保護措施的一部分,中國現在已經禁止從60多個國家(包括韓國和日本)進口家禽,也有歐洲部分地區也正在經歷禽流感疫情。
2013年中國大陸最後一次大規模爆發造成36人死亡,給農業造成約65億美元的損失。
據中國農業部網站介紹,日本、韓國和中國代表團上周聚首北京,召開了東亞地區防控禽流感等疾病座談會。
禽流感總是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