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革命是由哪個階級領導的

法國革命是由哪個階級領導的

發布時間:2022-04-30 10:42:12

㈠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領袖與領導階級是什麼

領袖:羅伯斯庇爾等。階級:資產階級。
恐怖統治,最終失敗。領袖:拿破崙。階級:資產階級。

㈡ 法國大革命是誰領導的

法國大革命(French Revolution) 18世紀資本主義在法國部分地區已相當發達,出現許多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廠,個別企業僱傭數千名工人並擁有先進設備。金融資本雄厚。資產階級已成為經濟上最富有的階級,但在政治上仍處於無權地位。農村絕大部分地區保留著封建土地所有制,並實行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由天主教教士組成的第一等級(1st Estate)和貴族組成的第二等級(2nd Estate),是居於統治地位的特權階級。資產階級、農民和城市平民組成第三等級(3rd Estate),處於被統治地位。特權階級的最高代表是波旁王朝國王路易十六(Louis XVI)。18世紀末第三等級同特權階級的矛盾日益加劇。特權階級頑固維護其特權地位。在第三等級中,農民和城市平民是基本群眾,是後來革命中的主力。資產階級則憑借其經濟實力、政治才能和文化知識處於領導地位。 1789年5月國王被迫召集三級會議,繼而改為國民議會和制憲議會。7月14日巴黎人民起義,攻佔巴士底獄(The Storming of the Bastille),革命爆發。8月26日制憲會議通過《人權與公民權宣言》(簡稱《人權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Man and the Citizen),確立人權、法制、公民自由和私有財產權等資本主義的基本原則。宣布人與人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的,在權利方面是平等的,財產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議會還頒布法令廢除貴族制度,取消行會制度,沒收並拍賣教會財產。革命初期,代表大資產階級和自由派貴族利益的君主立憲派(斐揚派)取得政權。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喬裝出逃(參見路易十六齣逃事件),企圖勾結外國力量撲滅革命,中途被識破押回巴黎。廣大群眾要求廢除王政,實行共和,但君主立憲派則主張維持現狀,保留王政。君主立憲派制定了《一七九一年憲法》,召開立法會議,維護君主立憲制,反對革命繼續發展。 第一、二等級和大資產階級的取得了妥協,但和佔法國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和城市平民的矛盾依然沒有緩和,相反,人民在斗爭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義,推翻君主立憲派統治,逮捕路易十六國王。9月21日召開國民公會,次日宣布成立法蘭西共和國。 8月10日巴黎人民起義後,吉倫特派取得政權。9月20日法國軍隊在瓦爾密戰役中打敗外國干涉軍。由普選產生的國民公會於9月21日開幕,9月22日成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吉倫特派執政期間頒布法令,強迫貴族退還非法佔有的公有土地,將沒收的教會土地分小塊出租或出售給農民,嚴厲打擊拒絕對憲法宣誓的教士和逃亡貴族。1793年1月21日,國民公會經過審判以叛國罪處死路易十六。 吉倫特派把主要力量用於反對以羅伯斯比爾(Robespierre)為首的雅各賓派(The Jacobins)、巴黎公社和巴黎無套褲漢。從1792年秋季起,要求打擊投機商人和限制物價的群眾運動高漲起來。以忿激派為代表的平民革命家要求嚴懲投機商,全面限定生活必需品價格,以恐怖手段打擊敵人。吉倫特派卻頒布法令鎮壓運動。1793年2~3月,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各國組成反法聯盟,加強武裝干涉;國內也發生大規模保王黨叛亂。4月,前線的主要指揮、吉倫特派將領迪穆里埃叛變投敵。在革命處於危急的時刻,巴黎人民於5月31日~6月2日發動第三次起義,推翻吉倫特派的統治,建立起雅各賓派專政。 雅各賓派頒布《雅各賓憲法》,廢除封建所有制,平定吉倫特派叛亂,粉碎歐洲君主國家的武裝干涉;但仍保持反勞工的《列·霞飛法》和《農業工人強迫勞動法》,並鎮壓忿激派和埃貝爾派。 [1] [2] 但不幸的是,雅各賓派過激 和恐怖的政策,也使它走向分裂和內訌,陷於孤立的羅伯斯比爾也末能完全守護住法國革命的成果,而反法同盟一而再地被各歐洲封建君主拼湊起來,它們一輪輪地圍剿法國革命,企圖恢復法國波旁王朝的封建政治。1794年7月27日,雅各賓中被羅鎮壓的右派勢力發動熱月政變,逮捕了羅伯斯比爾和聖鞠斯特,建立熱月黨人統治。這時革命最危急的關頭已過去,熱月黨人成立了新的革命政府--督政府,他們清除了羅伯斯比爾時期的革命恐怖政策和激進措施,建立了資產階級的正常統治,維護了共和政體,在法國國內維護了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 但國外圍剿革命的勢力仍是濁浪滔天,此時,督政府中又一個新的政治明星應運而生,他就是拿破崙,歷史又淘汰了熱月黨人,在「霧月政變」中,年輕的拿破崙(General Napoleon Bonaparle)執政,擔負起了掃盪歐洲封建勢力、最後鞏固大革命成果的重任。 法國的革命力量就是這樣一波一波地行進,一批人完成了特定階段的歷史使命,就被歷史無情地淘汰,如此行進直到革命的成功。這次革命摧毀了法國封建專制制度,促進了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也震撼了歐洲封建體系,推動了歐洲各國革命。 法國革命時間表(1789.5.5~1870.9.4) 一、波旁王朝(843~1791.9){封建君主專制} 1789.5.5; 三級會議召開,後改名「制憲會議」{第三等級:} 7.14 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爆發】 8月 《人權宣言》{君主立憲派:大資、自由派貴族} 1791.9 《1791年憲法》—君主立憲制確立(~1792.9) 1792.8.10 「八月起義」{吉倫特派:工商業資產階級} 9月 瓦爾密村擊退普軍,國民工會宣布成立第一共和國 二、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2.9~1804.12.2) 1793.1 處死路易十六 6.2 雅各賓派掌權{中小資} 秋 羅伯斯比爾為首的公安委員會推行「恐怖政策」 1794.7.27 「熱月革命」{熱月黨人}【法國大革命高潮階段的結束】 1799.11.9 「霧月政變」,拿破崙任第一執政,頒新憲法,建立獨裁統治 1804.3 《法蘭西民法典》(=《拿破崙法典》) 三、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12.2~1814.6.22){資產階級帝制} 1804.12.2 拿破崙加冕,稱拿破崙一世 1812. 兵敗俄國【開始崩潰】 1813.10 兵敗萊比錫【開始瓦解】 1814.3 反法盟軍、路易十八進入巴黎,拿破崙後被放逐厄爾巴島 1815.3.1. 拿破崙登陸法國 3.20. 拿破崙重登皇位 6.18. 滑鐵盧兵敗 6.22. 拿破崙退位,不久被流放聖赫勒拿島【第一帝國最終覆滅、波旁王朝復辟】 四、波旁王朝復辟(1815.6.22~1830.7.29){封建統治} 路易十八世頒《大憲章》 1824. 查理十世繼位 1830.7 查理十世簽《七月赦令》【導火線】 7.27 「七月革命」(~7.29「光榮的三日」){大資} 五、七月王朝(1830.7.29~1848.2.24){君主立憲制,大資政權 } 1830.7.29. 路易·菲利浦被推上王位,三色旗為國旗 1831.&1834. 里昂工人起義 1847. 歐洲農業歉收 1848.2.22~24.「二月革命」{中小資+工人} 六、法蘭西第二共和國(1848.2.24~1852.11){小資} 1848.6. 「六月革命」失敗{工人} 12月 路易·拿破崙·波拿巴成為第一位普選產生的總統 1849. 秩序黨在議會選舉中大勝 1851. 波拿巴發動軍事政變,解散議會,開始獨裁 1852 初 頒布新憲法 七、法蘭西第二帝國(1852.11~1870.9.4){資本主義專制統治} 1852.11路易·拿破崙· 波拿巴登基稱帝,稱「拿破崙三世」。經濟繁榮,政治脆弱 1870.7. 普法戰爭爆發 9.2. 法降於色當 八、法蘭西第三共和國(1870.9.4~1940.) 1870.9.4. 共和派在市政大廳宣布廢黜波拿巴家族,建立共和國 1875. 憲法修正案確認共和制【法國共和政體最終確立】 1877. 共和派在議會選舉中獲勝 1878. 國歌《馬賽曲》,國慶7.14.

㈢ 法國大革命的領導階級是什麼這一革命有何重大意義

資產階級
歷史影響
折疊對國內
法國大革命是一次廣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從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到熱月政變,法國大革命經歷了五年的歷程,其勢如暴風驟雨,迅猛異常。在三次起義中,人民群眾都顯示出偉大的力量,一再把革命從危機中挽救過來,並推動它進一步向前發展,它結束了法國一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
折疊對世界
法國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規模最大,最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它摧毀了法國的封建專制制度,震撼了整個歐洲大陸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傳播了資本主義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期間所頒布的《人權宣言》和拿破崙帝國時期頒布的《民法典》(後改名《拿破崙法典》)被稱為新社會的出生證書。在世界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次革命也為此後的各國革命樹立了榜樣,因此具有世界意義。

㈣ 法國大革命主要領導人有哪些

法國大革命的主要領導人是 羅伯斯庇爾。

㈤ 法國大革命的導火線和標志及革命的領導階級

導火線:三級會議的召開
爆發標志: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
領導階級:資產階級

㈥ 法國大革命的主力軍是誰領導人呢最終確立了什麼政治體制

18世紀資本主義在法國部分地區已相當發達,出現許多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廠,個別企業僱傭數千名工人並擁有先進設備。金融資本雄厚。資產階級已成為經濟上最富有的階級,但在政治上仍處於無權地位。農村絕大部分地區保留著封建土地所有制,並實行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由天主教教士組成的第一等級和貴族組成的第二等級,是居於統治地位的特權階級。資產階級、農民和城市平民組成第三等級,處於被統治地位。特權階級的最高代表是波旁王朝國王路易十六。18世紀末第三等級同特權階級的矛盾日益加劇。特權階級頑固維護其特權地位。在第三等級中,農民和城市平民是基本群眾,是後來革命中的主力。資產階級則憑借其經濟實力、政治才能和文化知識處於領導地位。
1791年6月君主立憲派制定了《一七九一年憲法》,召開立法會議,維護君主立憲制,反對革命繼續發展。
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義,推翻君主立憲派統治,逮捕路易十六國王。9月21日召開國民公會,次日宣布成立法蘭西共和國。

㈦ 法國大革命任務和性質,領導階級

1789年法國大革命是一次資產階級革命。
務:是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政府,發展資本主義;建立資本主義民主制度。
法國大革命時期,資產階級作為領導階級。

閱讀全文

與法國革命是由哪個階級領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3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8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4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4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91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3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3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