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為什麼中國人出國選擇法國

為什麼中國人出國選擇法國

發布時間:2022-04-30 10:50:59

❶ 為什麼選擇法國留學

因為法國留學選擇公立大學有很大的優勢:
1、留學費用相對偏低
在法國留學一般只需要支付語言學習的費用,在進入法國公立大學後就只需要支付生活費用,法國留學生與本土學生享受著同等的待遇。申請者只需提供6萬元錢以上的銀行存款證明,如政府的住房、交通及就餐補貼。公立大學通常只收注冊費100-300歐元左右,不收學費;言語強化課程一年學費在1200-4000歐元左右;住宿費及生活費每年約5000歐元,法國政府提供住宿補貼150-200歐元/月。

2、留學生群中的學生較易取得居留

到法國留學學習碩士課程並持有長期學習簽證的外國學生,第一年將自動取得暫時居留證,第二年取得多年居留證。外國學生在法國學習完畢並取得文憑後,將被允許在法國居留六個月,以尋覓與所學專業有關的帶薪工作。六個月完畢後,如學生已取得一份工作或受聘將被允許在法國寓居工作同時,法國還設立了「優秀人才居留證」。持有優秀人才居留證者在法國和學生來源國之間出入無需再辦特別手續。外國學生在本國或法國完畢高層次學習後,如果想在法國尋覓第一份職業,且能證明本人具有高技術才幹,就能夠向法國遞交「優秀人才居留證」申請。

❷ 為什麼中國人留學法國與法國人在中國辦學堂

除隨耶穌會士赴法學習大主教和個別被派出國求學的少數人外,最早一批留學法國的中國人,當是光緒三年(1877年)由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沈葆楨(公元1820~1879年)派去的福建船政學堂的學生。1876年,沈葆楨獲准選派學生26名、藝徒4名赴法學習船舶製造及駕駛技術。第二年,學生們在法國人日意格(Prosper Marie)帶領下成行,日意格任洋監督,福州船政局總考工李鳳苞任中方監督。這是中國官費生成批留法的開始。

中國早期資產階級思想家、著名語言學家馬建忠,年青時即開始研究西學,光緒二年(1876年)被派往法國留學兼任清朝駐法公使郭嵩燾的翻譯。他在巴黎大學學習法律,1879年獲博士學位後歸國,隨李鴻章辦洋務。他主張發展新式工業和學校。發展對外貿易,爭回關稅自主權;認為對外通商是「求富之源」。其參照西方語法著成的《馬氏文通》是中國第一部系統的語法著作。《馬氏文通》原名《文通》(文:文字語言;通:通則、通例。文通即語法),出版時馬建忠已辭世,為紀念其著述的功績,也為了區別於其他同類著作,故在原書名前加上了作者姓氏。

辛亥革命後,留法學生逐漸增多。1912年,李石曾等發起組織留法儉學會,並設立留法預備學校。1912年至1913年間,留法儉學會共派遣4批150多人到法國,後因歐戰而終止。1915年,蔡元培(公元1868~1940年)、吳玉章(公元1878~1966年)等組織勤工儉學會,以「勤於作工,儉以求學」為目的,號召有志青年去法國半工半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中國國內掀起了留法勤工儉學的高潮。1919年至1921年間,在中法兩國知名人士共同發起的華法教育會的組織下,先後有1600多名中國學子赴法求學。其中不少人後來都成了無產階級革命家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物,如湖南的蔡和森、向警予、蔡暢、李富春、徐特立、羅學瓚李維漢、何長工、肖三;四川的趙世炎。陳毅、鄧小平、聶榮臻;貴州的王若飛等。

華法教育會發起於巴黎,並在中國上海、廣州設立分會,由蔡元培任會長,發起之日,蔡元培發表題為《華法教育會之意趣》的講話,他說:「現今世界各國之教育,能完全脫離君政及教會障礙者,以法國為最……法國自革命時代,既根本自由平等博愛三大義,以為道德教育之中心點,至於今日益擴張之范圍……法國科學之發達,不獨在科學固有之領域,乃又奪哲學之席,而有所謂科學的哲學。法國美術之發達,即在巴黎一市,觀其博物院之宏富,劇院與音樂會之昌盛,美術家之繁多,已足證明之而有餘。至中國古代之教育,禮樂並重,亦有兼用科學與美術之意義。」在談到中國人為什麼要留學法國並引進法國文化時,蔡元培在1916年3月29日華法教育會發起會上作了這樣的解釋:「法國文化有特宜於我國計五:一日道德之觀念,二日文學藝術之臭味(xùiwèi,氣味),三日自由之精神,四日習慣之類似,五日儉學之機會。」

通過興辦教育傳播福音,是19世紀西方傳教士普遍採用的傳播方式。傳教士或其他外國僑民所辦的學校,是晚清中國新式學校的一類,新式學校比較集中地體現了西方近代科學和文化精神,體現了西方的教育風格。它們在中國的出現和存在,成了西學傳播的重要渠道。一批又一批的學生進入這樣的學校接受西學熏陶,然後又帶著西學分散到各地去。

從19世紀中葉起,法國大主教也積極在中國辦學,其中在上海創辦的學校就有:1849年創辦的徐匯公學(後改為徐匯中學)、1851年創辦的石室小學(初為讀經班)、1852年創辦的仿德小學(後改為董家渡路第二小學)、1853年創辦的明德小學(後改為上海市蓬萊中學)1855年創辦的徐匯女校(後改為上海市第四中學)和經言小學1874年設立的聖芳濟學校(後改為聖芳濟中學)1886年設立的中法學校(後改為光明中學)、1894年設立的善導學堂(後改為善導中學)等。

1903年,震旦大學院在上海成立,這是法國天主教會在中國創辦的教會大學。震旦大學第一任校長馬相伯(公元1840~1939年),少年時曾在上海徐匯公學學習拉丁文和法文。1870年得神學博士學位,經教會授職為神甫,成為耶穌會教士。1872年任上海徐匯公學校長。1905年,因不滿於震旦大學天主教當局的考核,又與嚴復、袁希濤等在上海創辦復旦公學(即後來的復旦大學)。

1920年,中法大學在北京正式成立,蔡元培任第一任校長。經過若干年的經營發展,大學逐步成立了以法國學者命名的四個學院,即:拉馬克(Jear~Baptiste Lamarck)學院,講授生物學科;居里(curie)學院,講授理化科;孔德(AugllsteComte)學院,講授哲學科;伏爾泰學院,講授文科。1921年,在中法兩國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中法大學又在法國里昂成立了海外部,所接受的多是北京中法大學和廣州中山大學的優秀畢業生。

❸ 既然德國和法國的留學費用都很低,那麼為什麼多數留學生選擇法國而不選德國

德國人對中國人沒什麼好感。

說真的,德國確實沒有什麼吸引力。德國人給人的感覺就很嚴肅,記得上大學時我們學校請了幾個外教來參加一場學生辯論會。有個評委就是個德國老頭,從頭到尾板著個臉。嚴肅的嚇人。

法國就不一樣了,主要是法國在中國的認知度比德國高。所以選擇的人會多一點。當然了學藝術的,比如音樂什麼的去德國的會多點。

❹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選擇出國旅遊

中國人之所以喜歡出國旅遊,一是因為出國游相對國內游來說性價比更高。二是因為國內游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國外游體驗更好。三是因為他們要出國買買買。

去國外購買奢侈品,也是很多人出國的目的之一。因為在國外購買大牌,本身就會比較便宜,加上還有退稅,可以說是非常劃算了。

綜合上面三個原因,所以現在大家都會選擇出國遊了。

(如果您喜歡我的回答,請順手點個贊哦~我是熱愛思考、喜歡分享的思思。公眾號:思思說育兒)

❺ 許多中國遊客都會前往法國旅遊,為什麼法國美女卻很少

為什麼較少看到法國人來中國旅遊?說出來都不一定會相信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國人在閑下來的時間里都會選擇出國旅遊,法國作為浪漫之都,無疑是很多文藝青年和度蜜月的情侶們的不二之選。可是,來中國旅遊的法國人卻很少,是中國吸引不了他們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再加上法國人的官方語言主要是法語和英語,去周邊國家不用擔心溝通問題,而他們來中國的話,在語言溝通就會有很大困難。中國人懂法語的並不多,英文雖然懂但是熟練的也沒有幾個,來中國的話這些問題都是需要面對的,所以他們也就不會選擇來中國旅遊了。

❻ 中國人有多愛去法國

這些年中國年輕人的收入越來越高,已經不再滿足再國內拍攝那千篇一律的婚紗照,更多年輕人把目光投向了法國!

當然,很多人都接受不了這樣的旅行方式!

❼ 為什麼中國人這么喜歡去法國巴黎旅遊

我認為如果你一周都是呆在巴黎的話,跟團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很少有安排一周都在巴黎的團組的。自己一個人游覽這樣的時間安排還是不錯的,可以慢慢看看整個巴黎。如果想避開旺季的話,基本上11月底到2月底人會比較少一點,但是這時候巴黎的天氣很冷哦,不過天氣一熱人也就多了。當然巴黎很多景觀都是人文景觀,倒是不會太多的受到天氣的影響。一月左右過來的話,除了游覽,還可以趕上巴黎的打折季節,能買些便宜的大牌回去呢。花費方面,計算如下:(你說的不用太節省這個標准不好界定,先把至少需要的價格寫給你,你自己在上面根據你都不要太節省的標准加就行了)簽證:如果自己去使館遞簽證,簽證費60歐,如果通過代理機構辦,一般都要收手續費,然後還要加上簽證材料所需的旅遊保險的錢,一般一共需要人民幣1000左右機票:如果提前預定,能訂到很便宜的,現在國航在做一個促銷:春節期間北京往返巴黎的價格是3970元起,一般的往返機票價格在7000-8000左右,如果臨時訂的話,會上萬。住宿:巴黎的住宿在法國乃至整個歐洲(北歐除外)都算是貴的,一般青年旅社在20-30歐的樣子,低價旅店單人間的價格在30-50歐的樣子,如果要住比較好的酒店(三星),就做好100歐/晚以上的預算吧。交通:單次的地鐵票是1.6歐一張,如果一次買10張就是11.6歐的樣子,僅限於在小巴黎(也就是巴黎的2圈以內的地方)使用。好在巴黎的主要景點都是在小巴黎。如果你在巴黎停留一周左右,可以考慮買那種5天的paris
visite的車票(這種票只有1、2、3、5天的選項,沒有7天的,你如果呆7天,可以買一個5天的,將加1個2天的,或者5天的加上10張地鐵票),5天的價格28.5歐,2天的價格14.7歐,可以在巴黎地鐵的1-3圈使用,也可以坐公交,不限次數。往返機場如果乘坐地鐵,單程為8.5歐,做機場的roissy
bus的話是十幾歐的樣子。這樣你一周的交通費大約為60歐。吃飯:巴黎有很多中式快餐店,一般7歐左右一頓,吃麥當勞也差不多價格。如果去路邊一般的法國餐館或者義大利餐館吃飯,一頓飯在18歐左右,包含頭盤、主菜或者主菜和甜點。早餐可以在旅店解決。這樣如果按照你每天一頓正餐一頓快餐來算,一天的餐費是25歐,7天175歐。景點:一般一個景點的價格在7歐左右。盧浮宮和埃菲爾鐵塔會貴一點,在11歐的樣子,如果趕上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天,博物館是免費的。如果你不到26歲,有些博物館的價格會低一點。你在巴黎7天的話,應該會看大約十來個景點吧(盧浮宮、奧賽博物館、蓬皮杜中心、巴黎聖母院、埃菲爾鐵塔、聖心大教堂、凱旋門等等是必看的),這樣算來景點的費用大約在80歐左右(有些景點是免費的,如聖心大教堂)。現在做一下加法:簽證:1000,機票6000(提前預定淡季機票,這個價格一般都能拿下來),住宿:按照比較便宜的30歐一晚算,7天210歐,就是2100人民幣的樣子,交通:60歐,600人民幣,吃飯:175歐,1750人民幣,景點:80歐,800人民幣,總的就是12250人民幣的樣子。購物的花費不算在內,如果要住好的酒店就往上加錢吧。

❽ 不知道中國人 去哪個國家留學是 理想的選擇呢理由

法國
法國不僅是個以其燦爛的文化和藝術而聞名於世的國度,她還是世界第四大工業強國,其貿易出口業績也名列世界前茅。
-作為世界一流的科學與技術創新軸心之一,法國在空間、交通、電子、通信、化學、生物技術和醫療衛生等眾多領域擁有雄厚的研究實力並且成果輝煌,具有舉世公認的競爭優勢。法國在這些領域所獲得的諾貝爾獎和菲爾茨(FIELD)獎的數量便是一個很好的明證。
-法國面向世界開放,同時又是堅定的歐洲一體化的追隨者,積極參與具有人文與社會理念的經濟歐洲的建設。
-法國的高等教育不僅擁有自己的悠久傳統,而且不斷適應現代化演變,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具多樣化和性能卓越的高等教育體制之一;尤其是它保持了一種公立教育體制的獨創性,可為由國家部分投資的教學和培訓的質量提供最可靠的保證。
-法國的高等教育文憑名聲卓越,其質量藉由一個具有國際聲望的高等教育機構和研究中心網路得到保證(全法國共有3000多個高等教育機構,其中包括90所綜合大學、240所工程師學院、230所高等商學院,此外還有眾多的藝術學院、建築設計學院、輔助醫學院,等等)。
-法國政府極為重視教育,每年用於教育的經費占國家預算的23%以上。同時,國家嚴格關注所提供課程教學及國家文憑的質量。在公立學校,如綜合大學中,國家直接承擔每一個大學生的大部分學費(約每年7000歐元); 使大學生應繳納的注冊費用保持在全世界最低水平。

-赴法蘭西留學,也即:
- 享受包括從創辦於1179年的最古老的巴黎大學至尼斯(NICE)最現代化的高科技園區在內的設於法國各地的眾多大學和高等教育機構的傳統和現代化優勢;
- 能夠攻讀根據傳統一貫向外國留學生開放的研究專業:法國大學有三分之一的高等深入研究文憑(DEA)系由外國留學生獲得;
- 得益於法國文憑的豐富性與多樣化,保證所修專業課程的質量;
- 體驗高品質的法國生活藝術和歐洲大陸人文風情;因為:
- 法國的文化歷史遺產全球聞名,日常文化生活豐富多姿,各類電影、藝術、戲劇、時裝、美食等節慶應有盡有;
- 從地中海、大西洋海濱到高原山脈,法國的自然景觀瑰麗多奇,美不勝收;
- 法國的醫療保障制度先進完善,價格低廉;
- 法國的公共交通網路四通八達,舒適方便。
- 此外,法語是一種被世界上兩億多人口使用的官方語言,掌握這一門語言,也即意味著擁有了一張通向包括瑞士、比利時、加拿大等在內的五大洲47個不同國家的特殊"派司"。

❾ 我們為什麼要出國

一、人生經歷
出國無疑第一是一種人生經歷,這種經歷是一直呆在國內無法經歷的。出國不僅僅是學知識學技術,也是了解、融入西方社會的一條基本上通道。學習之外的物品,對於生個人形成完整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是極為重要的。 現代社會的信息已經非常發達,可能以為在媒體、因特互聯網上能夠了解到發達國家的一切,完全能夠想像得到在海外是如何生活的。但是這種想像絕對和事實上在國外生活是兩碼事。呼吸清新的空氣,了解人文的關懷,這將為在國內無法效仿、無法品味的一種經歷。就象看過無數次電視劇場景中的戀愛故事,然而只有事實上經歷了愛情,自己才能體會到其中的精彩與無奈。
二、語言
這一點無需多講。駐華學習英語,也許對付一些考試(包括雅思,托福等)分數可能很高,但是運用語言的能力在國內的環境下較為難以進步。當然,這樣說是合理假如在海外是與當地的老師、同學和社會有充分的溝通與交流,而不是整天與中國同學呆在一起的。
三、攻讀世界性著名學校的機會
上海交大最近有一個全球500強大學的排名,大家去交大的網站上能夠查到。以澳洲為例,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排名第53位,墨爾本大學排名第82位;清華大學排在201-250位,而復旦大學則排在301-350之間。北京大學出版社曾經出版過一本《世界性著名學校鑒》,書中列舉了各個國家的名校,比方說,美國列舉的是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等,英國列舉的是牛津、劍橋,澳洲則列舉了澳洲國立、墨爾本。很遺憾,書中沒有關於到中國的學校,看來作者認為中國還沒有一所稱得上世界性著名學校的大學。因此出國也提供這樣一個機會,一個讓攻讀世界性著名學校的機會。
四、專業抉擇的機會
這有兩層含義,一是異國他鄉大學開設的專業非常廣泛,很多專業在國內還是空白,又或者國內同以及其他專業不被國外一般肯定,典型的包括臨床醫學和法律專業。如果你想在國外執業,既然如此你只有選擇拿異國他鄉的學位。二是駐華,報考研究生時大多仍然要求有本科同專業的背景,而到海外讀碩士則更為靈活,不需學術考試,而且改變專業比較方便。就像,英文專業的畢業生可申請會計學、教育、傳媒甚至it專業——這在國內大概是不可能的。
五、資源利用與讀書效率
以全球標准來看中國,教學資源仍然更加貧乏。即使大學一再擴招,但是師資力量、教學設備等要一齊跟上則需要非常長的時間。而國外豐富的教學資源剛好能夠為我所用,而且發達國家在教育方式、想法、教學設備上又較之國內高級,如果有條件,我們當然應出國留學。其它一個優勢是時間,我們知道國內大學的標准讀書時間是本科四年碩士三年,而在澳洲、英國、紐西蘭等國,本科只需三年,碩士僅需一年,這就大大減少了留學的機會成本,因為你能夠較之國內的同齡人早三年碩士畢業開始職業生涯!
因為讀書的時間較短,有人結果懷疑其教學質量。這基本上是多餘的擔心,異國他鄉較國內的教學方式更為有效,平常學業的強度相當大,寬進嚴出反映得十分明顯,而國內大學則是嚴進寬出,很多人來咨詢的時候肯定自己念大學念研究生是在「混」日子,一個原因也是因為「好混」。從大學的國際聲望上來說,名校之因此是名校,靠的恰恰是教學與研究質量而並不是靠學制的長短。
六、改變現狀的夢想
有不少這樣的人,他們已經在國內擁有非常好的工作,就像工作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匯豐銀行、微軟、英特、惠普、西門子等知名企業,但是他們渴望一份在職業發展上的超越。即使收入頗豐,但是他們因為公司里的競爭壓力,認識到要保持持久的競爭力需要不斷地充電和學習;或他們已經達到了一定的職位高度,覺得再難以向上突破了(職場中一般提到的「玻璃天花板」),這時候選擇留學深造可謂是恰逢其時。 還有若干希望改變現狀的人,是對自己目前的工作不滿意,希望通過留學獲得一個相關的海外學位後轉行到自己喜歡的產業去發展,這也是可行的。
七、移民和國外發展的機會 很多人希望移民、未來去國外發展,留學拿一個海外學位無疑是一個極佳的跳板。以澳洲為例,它在技術移民打分標准限定上,極為有利於有澳洲學歷的外國學生。此外,在國外發展,手中有一張本國的學位證書也是很重要的,因為中國的學位一般較難獲得本地公司或跨國企業的肯定。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中國人出國選擇法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3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8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4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4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91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3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3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