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稱美英澳小圈子盎格魯撒克遜
摘要 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稱呼由來已久,它是指五世紀初到1061年諾曼征服期間,生活在大不列顛島東部和南部地區的文化習俗上相近的一些民族,簡單來說就是老一輩的純種英國白人。
『貳』 美英加澳哪個國家留學好
具體還是要看各個學校的programme,比較課程安排和實習機會,尤其是實習機會很重要。英國本科不太清楚有沒有實習安排,研究生階段是沒有實習安排的而且課程安排還是比較緊的,畢竟時間短,想實習的話得看自己有沒有經歷去外面找,本科估計也差不太多,偏重教學理論,主要還是因為學制短,教學內容多,沒有時間安排實習。如果只想要文憑,去英國沒問題,感覺畢業也沒有那麼難,但是如果想要個人提升多一些,建議選擇有實習安排的programme。而且這幾年去英國讀教育的中國人越來越多,介意這一點的還是慎重選擇英國。同學在加拿大讀的教育學,也是研究生,中國人特別少,不太容易讀,但是讀下來了的確很厲害,還有整整一年的實習,雖然學制長但是感覺很值,確實個人提升很多。美國和澳洲不太了解了。最後一句,教學經驗真的真的很重要,無論看了多少文獻寫了多少論文,如果不實習,書上學的東西很快都會忘,和沒學沒什麼區別,而且實習會幫助你進行角色轉換、找到上課的感覺,這也很重要。
『叄』 法國大學免費但為什麼那麼多的留學生卻選擇英國,澳大利亞和美國
如果要說人數,這個就簡單多了,英語國家,高中畢業背3個月機經考雅思托福輕松過關。如果是法國,要先讀500學時法語,然後考TEF/TCF,到了法國還要學一年或半年語言。就憑這些折騰事,就嚇跑一大堆懶學生。
如果要說學術實力,的確美國很強。但是其它國家,就不見得比法國強。在工業體繫上,法國是獨立於美國體系的(英國都是買美國的)。核工業,環境治理,汽車,化工,醫葯,高鐵這些都是世界前茅。就算工商管理,法國幾個學校在這些領域也是非常前面的。
但是教育體系,法國和德國是大眾教育,英美是精英教育。所以在整體實力上,肯定比不上英美,但是英美也是良莠不齊,能讀上好學校的有多少呢
『肆』 澳大利亞為什麼那麼針對中國
1、看看澳大利亞的地圖,四周上千公里無險可守,海面突擊可以一次就到澳洲。最可怕的是,澳大利亞的所有經濟,人口,繁榮區域,全部在沿海,連防守都沒法防守,退回內陸更加不可能,中國抗日戰爭可以回到四川,澳大利亞退回去就是沙漠,死無葬身之地。
北邊相對距離其他大陸近一些,但是澳大利亞的北邊人口稀少,澳洲以北卻全部是人口密集區域,印尼,馬來都是伊斯蘭國家,再往北邊就是東亞文化圈,而且隨便一個國家都比澳洲人多太多,只要這樣的國家武裝起來,就可以進攻澳洲。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不一樣,國家體量差很多的,紐西蘭面對入侵沒辦法抵得住,但是澳大利亞還是想檔一下的。
澳大利亞最有可能被入侵的北部,基本上是無人區,對手登錄很容易,澳大利亞人口基本上全部在東南角,到北部防衛,將付出很大很大的代價。
有空看看澳大利亞地圖,高原基本上在內陸,四周全部低地,很容易登陸,東南角的澳大利亞黃金海岸,四十幾公里的沙灘,旅遊的時候是絕好資源,打仗就是再好不過的登陸場。這環境可比諾曼底條件還好,澳大利亞扛得住五分之一個諾曼底登陸么?
尤其是現在中國和東帝汶關系很好,印尼也和澳洲不和,看看東帝汶距離澳大利亞多遠,哪裡駐扎一個南海艦隊分隊,澳大利亞就要投降了。從東帝汶出發,一個歐洲野牛一次突擊就可以過去,澳大利亞北邊最大的城市達爾文,一共才八萬人,戰爭全動員,也湊不夠一萬精兵。現在知道一個美軍過去四千五百陸戰隊多大作用了吧。
什麼能夠保衛澳大利亞,空軍陸軍都不行,必須有一個強大的海軍。都知道海軍是最花錢的,百年海軍啊,澳大利亞的經濟體量,根本支持不起一個龐大的海軍。
所以說,澳大利亞是一個無法保護自己的國家。要保護澳大利亞,就必須有全球最強的海軍,而且要這支海軍願意為了澳大利亞戰斗。所以,澳大利亞必須時時刻刻緊跟最強大海軍的過來,平時多交投名狀,多交保護費,辦事多出力,做好打手當好槍,所以就必須在涉及保護國利益的問題上比保護國更加積極,否則誰保護你。
所以,你看到布爾戰爭二戰一戰不關澳大利亞事,但是參加了,因為那時候英國海軍天下第一。再看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南海事件,各種事情都和澳大利亞沒關系,澳大利亞比美國還積極,因為那時候美國海軍天下第一。這么看,是不是很多事情清楚了?
但為啥日本海軍強,澳大利亞沒有巴結日本?一個方面是日本的海軍強大的時間太短,另一個原因就是第二點了。
2、維護盎格魯撒克遜新教徒的世界統治地位,就是維護澳大利亞的核心利益。
兩百年來,世界統治權一直在英國人及其後裔的手中,這部分群體包括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加拿大的一部分。無論世界怎麼變換,維持統治權在自己人手中,比什麼都重要。
五百年來西方世界一直是世界核心,在這個核心裏面,也有很多不同的人的,盎格魯撒克遜人,斯拉夫人,法蘭西人,日耳曼人,新教徒,天主教,東正教,各種各樣。大多數時間中,統治權一直在盎格魯撒克遜人手中,別的族群為了獲得統治權,也發生了很多斗爭。信東正教的斯拉夫人為了統治權,成為蘇聯的大國沙文主義的一部分原因。信新教的日耳曼人為了統治權,成為一戰二戰的一部分原因。
西方,從來都不是鐵板一塊的。別的族群想要獲得統治權而產生的斗爭歷歷在目,如果統治權一旦丟失,後果怎麼樣真的不難想想的。而澳大利亞是目前掌權的群體中的一部分,所以必須拚命維護現在的體系,否則,你指望世界在德國人,法國人,俄羅斯人,中國人,日本人的統治下,澳大利亞還能有現在的生活標准?
如果中國成了老大,我們鋼鐵產業全球一半以上,鐵礦石基本全進口,那時候澳大利亞的鐵礦石還能這么貴?肯定是白菜價的。日本成了老大,一樣的。法國成了老大,澳大利亞羊毛不要降價啊?德國成了老大,誰還顧得上十萬八千里外的澳洲?
只要英美澳加新喪失世界主導權,就是澳大利亞苦日子的開啟。澳洲坐在礦車上的,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有可能就是下一個阿根廷。所以,澳大利亞才會在這么多看著沒關系的事情上出頭,尤其是對待中國。
『伍』 澳大利亞一直對英國忠心耿耿,二戰後為何傍上了新老大美國
我們常說人要講良心,要知恩圖報,無愧於自己。那麼國家之間呢,有點類似,但又不盡相同,雖然國家利益第一,但最起碼應該說得過去。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國家是如何行事的。這個國家就是澳大利亞,雖然是個新國家,但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表現卻讓人刮目相看,驕橫自大的德軍統帥稱澳軍是“粉碎機”,二戰新幾內亞戰役不可一世的日軍被澳軍殺得人仰馬翻,被消滅近20萬。難得的是兩次世界大戰它與宗主國同甘共苦,忠心一片。而戰後又崇拜強大新勢力拜美國為大哥,對新主公馬首是瞻!
澳大利亞建國時間雖短,只有100多年,軍事歷史倒是很豐富,但它終究是個中等國家,歷史大潮中選擇傍老大也是國家利益使然,沒准什麼時候也會叫我們中國一聲大哥。
『陸』 留學英美澳之間的區別有哪些
英國,美國和澳大利亞大概是中國的熱門國家了,大家在選擇這些國家進行留學的時候都會猶豫是不是到底去哪個國家,不僅這些國家的院校排名是大家操心的一個原因,有的時候教育風格,就業狀況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下面就從美國大學,英國大學,澳大利亞大學這三所大學談談他們之間的教育區別,看看大家留學應該選擇哪個。
1、聲望和質量
美國: 美國是世界上大學數量最多的國家,全部由獨立的州法律管轄。從常春藤學校——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到聖芭芭拉城市學院這樣的優良社區學院,各個學校的費用天差地別。由於私立大學的比例較高,學校的經費充足,美國相比其他國家而言,更容易獲得最新的教育資源、技術、設備和世界上最優秀的教師。
英國:在英國,許多大學由於歷史厚重感十足顯得格外聲譽卓越,例如牛津、劍橋、LSE等,他們與布魯內爾大學等高科技現代大學相映生輝。除此之外,英國在研究領域的聲望極高,吸引著世界各地的研究者慕名而來。
澳洲: 相比英美,澳洲是個僅有2000多萬人口的大洲,但一流大學卻也不少。清晰的大學教育框架,高效的教學和科研,澳洲文憑在世界各地得到高度的認可。
2、教育風格
美國:美國的專業選擇較寬泛,其專業設置面之廣堪稱世界之最。在這里,幾乎可以找到任何想學或能想到的專業。不僅如此,美國的科研形式尤為靈活,這就使得學生可以隨心所欲的選課、調課甚至轉校。
英國:英國傾向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性。羅麗,一個英國的文科類學生,在加州大學度過一年後,這樣說:美國大學要求學生廣泛學習各個領域,然後找到自己的方向;英國恰恰相反,老師會引導學生找到正確的方向,然後學生尋找此領域的相關內容,最後得出自己的分析見解。
澳洲:澳洲則中和了這兩種極端,學習以及測試模式比較多樣,講座、小組合作、考試、論文等都是較常見的形式。澳洲的教育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創新性和實踐性。
3、就業機會
美國:美國的教育被世界各地的僱主備受推崇,但這並不意味著留美生畢業就可以在美國找到一份工作。各種的限制條件導致一般人絕對拿不到工作簽證的,這不光是學渣的痛,也是學霸的噩夢。美國不是你想留,想留就能留。留美不光要考慮畢業後工作方面,專業限制條件也不可忽略。例如醫學OR法律等專業,可能存在限制實習地點實習內容等問題。
英國:相比美國,腐國的工作簽證相對容易一點。但也僅僅是「相對」而已!留學期間,每周也20個小時的法定打工時間,有些課程會將實習作為學分計入課程,這意味著學校會為你提供許多機會讓你接觸工作,一般MSC畢業可以申請過度簽證在英國找工作。如果有公司接收,那麼該公司就會幫你辦理工作簽證,讓你長時間留在英國為該公司工作。在英國平均年薪起薪大概2萬5左右一年,好點的投行有4萬以上甚至根據職位不同會更高。
澳洲: 在澳大利亞,留學期間也有每周20小時的法定兼職時間,畢業後便可以申請工作簽證。到底能不能拿到簽證,基本取決於你在大學的表現及所學。相比美英,澳洲的失業率低很多,無論是兼職,還是畢業後找工作,都簡單的多。
一般公司很少幫你辦理工作簽證,相反,他們會要求有澳洲居民身份(PR或者CITIZEN)才可以申請他們公司的工作。眾所周知,澳洲辦理移民相對容易,所以在澳洲讀書的同學基本是辦理了移民再找工作的。澳洲平均工資起薪大概4萬左右澳幣,好點的可以有6萬甚至8萬。
4、英語水平
三個國家均用英語授課,但是三種英語還是有些區別的。課堂問答都用英語,除某個別澳洲的班級偶爾爆出的由於中國留學生佔到90%以上大家開始在課堂說中文的新聞。美國大學英語測試要求托福,英國、澳大利亞傾向於雅思。
5、申請難易程度
首先要明確,世界上的好大學都是非常難進的,不管它們身處何方。但是美國的好大學似乎格外難進,有很多的頂尖大學設置了個各項門檻,留學生入學率特別低。其次,學生簽證辦理較為繁瑣,也影響很多中國生拿到學生簽證。
英國、澳洲的留學政策相對比較好。不斷簡化學校申請和學生簽證辦理過程,使得留學幾率大大提高。
6、生活方式
在生活方式上,三個國家各有各的不同。陽光沙灘、神奇的自然景觀、野生動物,要說在哪個國家生活的更加愜意,澳大利亞似乎更勝一籌。你想探尋歷史和文化的秘密,喜歡綠油油的草坪,田園風光,英國就是你的首選。美國崇尚自由,氣候多樣性,滑雪、沖浪、日光浴、繁華的大都市,如果你想要這樣的生活,可以試著了解美國。
7、安全性
澳洲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安全最友好的留學國家,其國家安全程度絕不是美國和英國能夠比肩的。但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是完全安全的,只是說澳洲的犯罪率等要遠遠小於美國,安全還是留學生自己應該尤為重視的問題。
8、性價比
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到底選擇哪個國家,最終還得看成本。
留學總是很昂貴的,但相比之下,美國的教育要稍微便宜一點(通常在學院花費較少,之後轉到大學就會昂貴一點),但有限的兼職幾乎和激烈的獎學金競爭讓生活也變得很艱難。在英國,生活成本(尤其在倫敦)比美國要高,但是學費相對較低。此外,英國碩士大多為一年制,而且學生的醫療通常是免費的。
澳洲的生活成本和學費均要低於英美,而且每周有20個小時的兼職時間。但成本只是說最低生活標准,旅遊很貴,機票很貴,還需額外支付海外學生健康保險。
以上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柒』 為什麼英美加澳這些國家是中國留學生在選擇上比較熱門的國家 而日本 德國 法國這些國家在留學上比較冷門
在選擇上當然熱門,首先英語國家是第一條,因為英語是世界共同語言,不管我們怎麼有偏見,學好英語是進入絕大多數高端企業的入門標准,如果你曾在英語國家留學就更好了,至於為什麼會選擇英美澳加,因為很明顯世界上只有這四個國家是無論經濟實力教育實力都很強大的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的國家。不過話是這樣,如樓上所說在日留學生的數量一小點也不少,在「熱門」上去日本「留學」的人真的是名列前茅,不過呢,自90年代偷渡日本打工潮開始,去日本留學的中國人至少有一半是看重打工賺錢而去,另外1/4則是家裡不富裕靠打工維持自己學習生活,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因為喜歡日本想在日本留學並完全是在學習而非賺錢的。某種程度上說日本應該排除在留學熱門國家之外,並且日本留學費用是這幾個國家裡最低的。歐洲其他國家的留學生基本則更多是因為當地有親信或喜歡那個國家文化而去留學的,因為喜歡某國文化而去留學可以說是現在留學最不被看重的一個理由。
『捌』 法國留學的疑問
和英美澳加等留學國家相比,歐洲大陸各國一直以低花費卻維持高水平的教學而著名。部分歐盟國家——比如法國、德國——政府基本不區分法國學生和國際學生,大部分教學成本都已經由政府承擔。其中,法國政府對於高等教育的平均投入是14000歐元/人/年。
在國外生活,日常花費無非分為衣食住行和娛樂這五個大類。而這其中,住房成本無疑佔了大頭。
A
對國際學生來說,找到一處安全舒適、交通方便又負擔得起的住所並不容易。通常都會選擇下面幾種渠道。
1. 學生公寓
在法國,專門為大學生提供住宿、餐飲等校園服務的機構叫做Crous (Centre régional des œuvres universitaires et scolaires),直譯過來就是大學事物管理中心。大部分的大學食堂和學生公寓都由這個機構經營和管理。Crous提供的住房形式比較單一,大部分是9平方米的單人間,加上一部分14-20平方米的STUDIO一居室,還有極少數的28平方米及以上的二居室和三居室。因為Crous是公立機構,政府補貼比較充足,所以在房租這一方面是占絕對優勢的。
小編整理了一下法國主要城市的Crous房租。不管是在巴黎還是外省,一居室的租金接近每個月300歐元。兩居室在巴黎接近700歐元,在外省則是500歐元左右。
而如果只想在Crous租一個最低標準的9平方米單人間(在法國,9平方米是可租賃房間的最小面積。房東無權給租客提供更小的房間),外省的價格可以低至150歐每個月,當然很大概率會需要跟鄰居們共享衛生間和廚房。
Crous的房子大部分是水電暖全包的,有的地區需要你自己去辦無線網路,網費價格大概在每個月10-20歐左右。此外,Crous提供的住房的另一個便利就是:公寓通常離resto-U,也就是大學食堂很近。如果你並不喜歡自己下廚的話,每天在食堂解決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學生公寓理論上一般都靠近學校,可以大幅度節省時間,而不是天天被水電網等雜事纏身。除此以外,國際學生住Crous的話一般無需擔保人,而擔保人這一關是很多人在外租房的時候碰到的一個難題。
Crous宿舍也有幾個明顯的不足:首先便是數量不足,政府會對申請者資料進行篩選,優先把宿舍分配給有獎學金的學生、家庭困難的學生或行動不便的學生。
『玖』 法國為什麼總和美國對著干
1、法國種族跟美國不一樣,民族跟美國不一樣,宗教不一樣,所以想法就不一樣。
法國是古拉丁人的後代。
美國按人口來算,德國後裔佔15%、愛爾蘭後裔佔10%,英國後裔佔8.7%,法國後裔佔3%。
而德裔、愛爾蘭裔、英裔,都是古代日耳曼人的後裔。而法國人不是。
2、法國是天主教國家,英國和美國都是新教國家。
3、另外,法國也曾闊過,世界上有50個國家是說法語的,也就是世界三大語音中,法語排在中文、英語之後,名列第三位,它自然在文化上對美國不屑一顧。
法國是歐盟大陸上唯一一個五常,歐盟核心,所以對美國經常不屑一顧!
『拾』 既然德國和法國的留學費用都很低,那麼為什麼多數留學生選擇法國而不選德國
德國人對中國人沒什麼好感。
說真的,德國確實沒有什麼吸引力。德國人給人的感覺就很嚴肅,記得上大學時我們學校請了幾個外教來參加一場學生辯論會。有個評委就是個德國老頭,從頭到尾板著個臉。嚴肅的嚇人。
法國就不一樣了,主要是法國在中國的認知度比德國高。所以選擇的人會多一點。當然了學藝術的,比如音樂什麼的去德國的會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