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如何推動法語

法國如何推動法語

發布時間:2022-05-01 01:36:16

A. 法國人是如何學習法語的

每一個人學習母語都是類似的,由於是母語,所以在以日常的事物作為素材學習,但是單個詞的學習,也是要從字母開始。

B. 了解法國歷史和法語的~!幫忙!

從今天開始,我們來談談法語、文學和法國文化。
一談到學習外語,專家們就建議連同文化一起學習。其間的必要和好處,我想大家都聽過看過不少。我是

一名法語愛好者,不是專業法語生。在這里,談論法語方面的有關知識,在眾多法語高手和專業者面前,

簡直是班門弄斧。但是,出於對法語和法國文化的熱愛,並曾選修過《法國文學簡史》。加之平時看過《

法語簡史》和《法國簡史》。所以,才開設了這樣一個專欄(恐怖,我居然成專欄作家了。嘎嘎!)。學

習討論法語和法國文學,兼文化。
文化是一個泛泛的概念,需要文學、歷史、地理、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給予體現。所以,本專欄准備花20

周(Vingts semaines)時間,每周討論一個話題。主要資料來源有2處:一是湖南教育出版署出版的《法

語與法國文化》;一是外研社出版的《法國文學簡史》。故手頭上有這2本參考書的同學、朋友,大可不

必瀏覽本專欄內容,參加討論就可以了。
Ben! 言歸正傳。
今天,我們所要討論的主題是:法蘭西民族、語言和文化的形成(史前——8世紀)
法國位於歐洲大路西部,境內土地肥沃,氣候適宜,資源豐富。從遠古時代起就有人類在這片土地上繁衍

、生息,留下了許多遺跡和文物。古代的腓尼基人(les Phéniciens)、迦太基人(les Carthaginois)

、希臘人(les Grecs)和羅馬人(les Romains)都曾來這里活動。有些部落,如凱爾特人(les Celtes

)、西哥特人(les Visgothes)、法蘭克人(les Francs)、諾曼人(les Normands)等,與當地的居

民一起,勞動生息,改造自然,創造處燦爛的法蘭西文化,融合成勤勞勇敢的法蘭西民族。
為什麼古代法國被人稱之為高盧(la Gaule)呢?大約公元前8世紀左右,源於德國西南的凱爾特人經萊

茵河進入法國,後又來到塞納河和盧瓦爾河,於公元前5世紀抵達大西洋沿岸和法國南部,他們征服了西

南部的伊比利亞人(les Ibères)、中央高原的阿奎丹人(les Aquitains)和東南部的利古利亞人(les

Ligures),並與他們雜居融合。古羅馬人把凱爾特人稱為高盧人(les Gaulois),把高盧人居住的地方

稱為高盧。古代的法國成為高盧,就由此而來。這些凱爾特人在公元前6世紀的時候,還創造了被後人稱

之為拉登文化(la Têne Culture)的鐵器時代。
在羅馬征服高盧之前,高盧約有60個小民族。被稱為「邦」。法國現在有些城市就源於高盧時期,是以高

盧當時的一些部落的名字命名的。例如巴黎(Paris)、亞眠(Amiens)、南特(Nantes)、普瓦提愛(P

oitiers)、圖爾(Tours)的名字就分別來自Parisii, Ambiani, Namnetes, Pictavi, Turones。
從公元前約1000年起,高盧社會的階級分化就逐漸明顯。自由民由貴族、特洛依德僧侶(les Druides)

和平民組成。特洛依德(le Druidisme)是高盧人的宗教(即古老的凱爾特人所尊奉的宗教。如果大家玩

過暗黑這個游戲就應該知道),它在高路人的社會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公元前58年,羅馬元老院派遣政治家和軍事統帥愷撒(Julius César)率軍遠征高盧。(這個愷撒,就是

那個野心勃勃,當上皇帝之後被暗殺的獨裁者。能文能武。有一句很有名的句子,特別顯示出其簡明而有

有力的文筆。那麼,這句話是什麼呢?)【問題1】
愷撒在高盧征戰近10年,「約100萬人被殺,近100萬人淪為奴隸。」從此,高盧納入羅馬的國家版圖,淪

為羅馬的一個省,揭開了高盧歷史新的一頁——羅馬時代。這是法國文化發展史上很重要的一個轉折點。
公元前44年,愷撒被共和派貴族暗殺身亡,他在政治上的繼承人奧古斯(Auguste)都任國家元首。繼續

維護羅馬奴隸主階級的利益,保障羅馬帝國各行省的奴隸制經濟的發展。
後來到了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在奴隸社會的廢墟上,高盧地區由日耳曼任先後建立了西哥特王

國、勃艮第王國和法蘭克王國。(如果玩過帝國時代的朋友,應該不會陌生哦。)
從此,法國開始了它的封建社會的歷史。
高盧人原來只信奉原始的特洛依德教。羅馬吞並高盧後,慢慢的將基督教推廣到各個地方。到了公元4世

紀末,羅馬政府命令關閉一切非基督教神廟,從此,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其實,基督教原來也

是收羅馬帝國的排斥的。後來,由於基督教所推崇的奉獻精神被羅馬統治者利用。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

tin Ier le grand)於公元313年宣布自己為基督徒並頒布米蘭赦令,由此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在教

會工作的人員被稱為「教士」:missionaire(傳教士)——pasteur(牧師)。即人民是「羊群」,羊群

只能聽從牧羊人的管制。
剛才曾經提到羅馬帝國是奴隸制社會,後來為什麼會說是日耳曼人建立了封建制社會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法國這片土地上所經歷過的幾次民族大融合。
第一次:公元前1000年前,凱爾特人與當地人融合,形成前面所說的拉登鐵器文化。語言是部落語言。
第二次:高盧劃入羅馬板塊。融合的過程當中,高盧人的原始文化與羅馬奴隸文化互相吸引,逐漸出現了

講拉丁語的高盧—羅馬人,最後拉丁語以其優勢逐漸取代了高盧語。
第三次:4至5世紀,西北歐的日耳曼人大舉入侵,引起了高盧境內的又一次民族大融合。隨著羅馬帝國的

瓦解,高盧地區出現了上面提到的3大王國。最有影響力的就是法蘭克王國。最終由丕平(Pépin)家族中

的查理?馬特(Charles Martel),在墨洛溫王朝(la dynastie mérovingienne)末期征服了其他一些王

國。
這個馬特,有2個兒子。小兒由於個子矮小,有個綽號叫矮子丕平。他也有2個兒子,其中有個叫查理曼(

Charlemagne Ier,768-814),其統治期間,歷史學家稱為查理曼帝國。
查理曼這個人眼見卓越,不僅是一位置身於馬背的軍事統帥,而且還是一位封建地主階級的政治家。下周

要講到的法國獨有的武功歌(一種文學體裁),就有很多是稱頌查理曼大帝的。在查理曼的治理下,社會

獲得進一步發展。民間語言使用的是一種通俗拉丁語。當然,在修道院里。修道士還學習古典希臘文(le

grec classique)和古典拉丁文(le latin classique)。
一般而言,這些是法國古代史。
下面,我們來看看,高盧人們一起生活時所使用的語言——古法語(l』ancien fran?ais)是如何起源和

發展起來的。

C. 法國留學如何學好法語

您好!關於法國留學如何學好法語這個問題要注意把握下面幾點:

學好語音語音學習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防止用說英語的腔調來讀法語;法語發音以優雅、莊重見長,沒有雙母音,捲舌音也不像英語那樣「輕浮」。避免方言的影響。比如n;l不分等。

語音學習中建議採用的方法:最好有老師帶一下,便於糾音,當然前提是找個好老師。可以看幾部法語電影、聽聽法語歌曲、法語廣播,不懂沒有關系,關鍵是營造一種氛圍,讓你潛意識里對法語語音、語調有「感覺」,不至於語音發的太離譜。

中外教材

教材選擇與使用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①盡量用權威、流行的教材。這樣既便於你學到純正法語,也便於你在網上與他人交流,學得教材太偏,很難找到「知音」了。

②求優不求多的原則。好的教材,中文的、法語原版的各一套就夠,其餘的充其量只能作為一種參考,不宜平均用力。

培養興趣

持之以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語言是一種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她很容易讓人有成就感,尤其在網路時代。從對法語的一竅不通,到網上能用法語進行簡單的問候,慢慢發展到社區里發幾篇法語的帖子,看電影時逐漸能聽懂一些短句,聽法語歌時所感受的也不僅限於那優美的旋律。新學的東西可以馬上到網上找個地方用出來,疑問的地方可以立即找個網上社區貼出來商討。既感受到了自己的進步,又交了朋友,何樂而不為之!

常聽常背常誦

出口成章學語言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去聽去背了,很多東西都是固定的,拿來就用,背一些常用的句子、實用的短文,學唱優美的法語歌曲都是好辦法。

D. 過完暑假就要到法國留學了,怎樣才能快速有效地提高法語能力急啊。。。

找個比較權威的培訓機構,兩個月的時間,應該就可以和法國人做些簡單的交流。聽說AAA國際語言中心20天就可以教你說一口流利的法語,哥們可以去試試。

E. 法國是如何保護語言文化的

為了維護法語的地位,法國人一直在堅持不懈地努力對法語進行保護和推廣。在教育方面,法國要求教學語言必須是法語。在科技領域,法國大力支持用法語發表科研成果,增加學術交流中法語的使用率。在文化傳播方面,規定各電台的音樂節目必須播送40%的法語歌曲,各電視台每年播放法語電影也不得少於40%,違者處以罰款用於資助民族文化。在體育方面,國際奧委會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和法語,但國際奧委會的文件包括奧林匹克憲章在內的重要文件里,如果遇到英語文本和法語文本有出入之處,則以法語文本為准。在日常生活方面,法國規定公共場所的所有標語、公告牌必須用法語書寫,原文是其他語種的也要翻譯成法語,而且法語字母不能小於原文。在對外傳播方面,法國於1883年在巴黎成立了「法語聯盟(AllianceFran觭aise)」———一個不以營利為目的,旨在傳播法國語言和文化的半官方組織。為了保證法語聯盟的良好運作,法國政府每年投資高達4500萬歐元。在法國政府的財政和政策的支持下,目前「法語聯盟」已成立了1000多個,遍布世界五大洲的130多個國家的大城市。「法語聯盟」不僅是一個教學機構,而且是促進文化外交和政治交往的平台。不僅如此,法國政府還專門打造了兩個國際電視頻道。其中,法國電視五台通過59個衛星向世界各國的115億家庭傳送法語節目。法國語言文化機構還編寫專門教材,以供全世界以法語為外語的人學習使用。為了傳播和弘揚法語,法國於1997年11月在越南首都河內舉行峰會,通過了《法語國家憲章》,在政治上確定了法語國家共同體的存在。3月20日還被定為世界法語日。法國希望通過共同體這個合作圈,確保法語在這些老殖民國家的地位。在對抗英語方面,1996年政府建立專門術語和新詞審訂委員會,配合法蘭西學院的四十名德高望重的語言工作者,所有法語新詞及其解釋都必須經過法蘭西學院通過,並且在政府公報上發表後才能算數。新詞一經正式公布,所有政府機關必須以身作則,在公文中使用這些標准法語新詞。原來在民間流行的一些英文詞彙已經成功地被標准法語詞彙所取代。有些詞語實在替代不了,專家會引用英語詞彙的原形,但重新用法語的發音方式來規定其發音,他們認為不應該直接照抄照搬英語詞彙,而應該創造出自己的新詞,以防止英語的侵入,保護法語的純潔性。

F. 來法國後怎樣快速提高法語

有沒有機會在國外生存、發展下去,關鍵是要看有沒有機會去表達自己,和別人交流。如果你學的是啞巴法語,到了國外你將十分困難。而目前我們的大學法語教育是有缺陷的。學一種語言,交流是目的,而不是語言本身。我們往往把法語僅僅當做一門知識在學,從小學到大,到最後,還是不會說法語。
語言的交流與掌握大量的詞彙、句型、語法是兩回事。就語言本身的知識來說,我們已經過關了。我們缺少的就是在交流中來運用法語,只有在交流中我們才能與對方進行思維密碼的相互破譯。同樣的話在不同的語言交流環境中所表達的意思是不一樣的。
我建議要把我們學習的目標收縮,把追求大而廣的法語知識轉化為追求一種定量性的技巧,我認為有6種技巧,是法語國家的人和法語國家的人之間交流的關鍵性東西,如果我們能掌握這6種技巧,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國人的思維,從而學好口語。

更多法語口語學習資料【在線咨詢】或致電400-618-0272
第一,如何用法文簡單界定一個東西的技巧。法國人和法國人交談80%是想告訴對方這個事物是什麼。我們的課本盡管詞彙難度不斷加深,但思維邏輯結構卻只停留在一個水平上。因為中國傳統教學模式沒有教會學生表達思想的技巧。
第二,如果已經學會界定,但理解還有偏差,那就要訓練用不同的方式解釋同一事物。一種表達式對方不懂,講法語國家人會尋找另一種表達式最終讓對方明白。因為事物就一個,但表達它的語言符號可能會很多。這就要多做替換練習。傳統的教學方法也做替換練習,但這種替換不是真替換,只是語言層面的替換,而不是思維層面的替換。也就是說用一種不同的方式表達同一個意思,或者一個表達式對方聽不清楚,舉一個簡單易懂的例子來表達,直到對方明白。
第三,我們必須學會法國人怎樣描述東西。從描述上來講,由於中西的文化不同會產生很大的差異。我們描述東西無法乎把它放在時間和空間兩個坐標上去描述。法國人對空間的描述總是由內及法,由里及表。而中國人正好相反。從時間上來說,中國人是按自然的時間順序來描述。我們描述一個東西突然停住時,往往最後說的那個地方是最重要的。法國人在時間的描述上先把最重要的東西說出來,然後再說陪襯的東西。只有發生悲劇性的事件,法國人才在前面加上鋪墊。這就是中國人和法國人在時間
描述上的巨大差別。
第四,要學會使用重要的法國習語。不容易學、易造成理解困惑的東西就是"習語"。比如北京人說蓋了帽兒了,法國人很難理解,這就是習語。所以和法國人交流時,能適當地運用法國習語,他馬上就會覺得很親切,也很愛和你交流。那麼什麼是習語?就是每個單詞你都認識,但把它們組合在一起,你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第五,學會兩種語言的傳譯能力。這是衡量口語水平的一個最重要標准。因為法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我們天生就有自己的母語。很多人都認為學好法語必須丟掉自己的母語,這是不對的。
第六,要有猜測能力。為什麼法國人和法國人、中國人和中國人之間交流很少產生歧義?就是因為他們之間能"猜測"。我們的教學不提倡"猜測"。但我覺得猜測對學好法國口語很重要。在交流中,有一個詞你沒有聽懂,你不可能馬上去查字典,這時候就需要猜測來架起一座橋梁來彌補這個缺口,否則交流就會中斷。
中國人學習口語講究背誦,背句型、背語調,結果就是很多人講口語的時候講著講著眼就開始向上翻,實際上是在記憶中尋找曾經背過的東西。如果他要是能猜測的話,我想也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
以上就是我所說的學會用法國人思維方式的6個技巧。中國學生如果能做到這6點,用較短的時間肯定能學好口語。
再說說法語語音的問題。我們中國人不需要鑽牛角尖,一定追求發音像一個本地人,只要我們的發音不至於讓對方產生誤解就可以了。我們在平時,不需要迷信什麼科學方法,只需要記住一點:模仿。但一定要模仿標準的法語或法語。在模仿的基礎上,每天保持1個小時的自我口語練習,這個練習必須假想一個雙向交流的場合,即彷彿有人與你交流一樣。
最後,講講法語的用氣問題。我們在發音時,盡量氣運丹田,而避免用肺發音,這可以使法語發音洪亮圓潤。
咨詢齊進法語課程、了解法語考試資訊、獲取學習資料【在線咨詢】或致電400-618-0272

G. 怎樣讓法語念起來更有法國味道呢

學習語言 最重要的融入這門語言
以前也是一直在聽磁帶 讀書
但是因為畢竟沒融入它
所以再怎麼讀怎麼聽 也感覺很生硬
找到個小方法與朋友分享O(∩_∩)O--看法語電影 最好是中法字幕的 第一遍看時不要看字幕 只是聽他們說,觀察人物對話時的表情,場景。。第二遍看時 就配合著字幕看 久而久之,你會感覺到,再讀書的時候 你的語氣和抑揚頓挫會有很大的進步 呵呵 ↖(^ω^)↗加油

H. 怎麼在法國用法語跟法國人用流利法語交流法國問題

其實我覺得我之前去法國時候的法語水平和現在差不太多。之前就完全沒法和法國人交流,現在大概好了不少。
其實如果你的法語水平已經還不錯的話,有一部分是心理原因,你要有「即使我說得不標准、詞彙比較簡單,他們也能理解我的意思,我想自我表達」的想法。那說起法語就沒那麼害怕,自然也就在同樣的法語水平下流利很多。
當然,我也不否認多說多聽的必要性,多多練習肯定是提高語言水平的必經之路。我所說的只針對感覺自己法語還可以卻說不順暢的情況。

I. 想去法國留學 但如何學好法語呢 有什麼好的學習意見

你在哪個培訓班報的500課時呢? 這要看你所在的培訓班側重點在哪裡。我現在是在法盟學習法語, 500課時已經快完了, 法盟是比較注重聽力和口語,所以平時我會多看寫語法書,補充額外的知識,推薦一本蠻好的語法書《法語現代語法》,然後就是要把書中出現的詞彙都記住, 還有本書是《reflet》 據說考tef,tcf時,這本書裡面的詞彙還是頗為重要的。 然後如果你是在求精 之類的培訓班呢,就是比較注重語法了,這樣平時要多聽法語聽力,多上法語網站,比如咪咪學法語 等等,等聽力有所提高時,可以做下dictee, 這個對法語聽力很有幫。
聽力和口語是學習法語的重中之重,因為你的目的不是為了應付國內的考試,而是要去法國留學,要在那邊生活,聽力和口語就尤為重要,很多人語法很好,但是口語也就不見得了,法國人說話普遍都很快,很難聽懂,所以要多加強法語的聽力了,不然面簽的時候一緊張,加上聽力也不是很好,聽不懂問題就悲劇了,其次了就是詞彙量了,法語很多單詞和英語很像,就是換個讀法就成了,如果你英語詞彙量很大的話,法語就不在話下了。然後是語法和動詞變位了,要把每個動詞變為的規律記住,本身就是很復雜的一項工程, 推薦你一本書《法語動詞變位漸進》 好好做的話,還是很有幫助的,沒說一句法語,裡面就會有動詞的變位,所以要想說好法語,說對法語,動詞變位是很重要的。
啰嗦這么多了,也算是我學習這么長時間的心得吧,我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聽力,正在努力學習中。希望對你有幫助羅~~~~

J. 關於法語以及法國的知識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法文(又稱法語)屬於印歐語系羅曼語族,羅曼語族包括中部羅曼語(法語、義大利語、薩丁島(Sardinia)方言、加泰羅尼亞(Catalunya)語等)、西部羅曼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與東部羅曼語(羅馬尼亞語等)。是繼西班牙文之後,使用者人數最多的羅曼語言之一。現時全世界有87,000,000人把它作為母語,以及其他190,000,000人使用它(包括把它作為第二語言的人)。法文是很多地區或組織的官方語言(例如聯合國、歐洲聯盟)。 法語是一種表音的文字,單詞的含義大多是通過詞根和詞綴的組合來表達的。這一點就和我們的中文有著明顯的不同。 另外,「法語」一詞也用於佛教中,意為佛陀宣講的法,以及菩薩、祖師大德們的開示機語。 高盧是法國古稱。高盧雄雞是法國第一共和國時代國旗上的標志,是當時法國人民的革命意識的象徵。 法國是個經濟強國,國內生產總值為81370億法郎(1997年),位於美、日、德之後,居世界第四位。主要優勢領域:交通運輸,電信,農產食品工業,制葯,銀行,保險,旅遊及傳統的高檔消費品(皮件,服裝,香水,酒類等)。 國慶日:7月14日(1880年議會立法確認攻克巴士底獄日為國慶節以紀念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 遺產日:9月的第三個周六和周日(1984年正式開始,最初的活動在9月的第三個周日舉辦,在當時的文化部長雅克·朗的推動下,諸多深宮中的歷史文化遺產敞開大門向公眾開放,目的是讓更多的人了解熱愛進而保護人類歷史和文化遺產,最初名稱為「國家文物開放日」,到1992年,開放時間延長為周六和周日兩天。) 國旗:法國國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旗之一,對後世界各國國旗的發展都有重要影響。 形狀與圖案: 法國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三個平行且相等的豎長方形構成,從左至右分別為藍、白、紅三色。最早的三色旗色彩的排列與今天不同,紅色在左。藍色是聖馬丁長袍的顏色,象徵自由。白色紀念民族英雄聖女貞德,象徵平等。紅色則是聖但尼軍旗的顏色,象徵博愛。 來源和歷史: 法國的國旗以三色旗著稱,最早出現在1789年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法國大革命時期),巴黎國民自衛隊就以藍、白、紅三色旗為隊旗。白色居中,代表國王,象徵國王的神聖地位;紅、藍兩色分列兩邊,代表巴黎市民;同時這三色又象徵法國王室和巴黎資產階級聯盟,三色旗也曾是法國大革命的象徵。1794年2月15日,旗幟最終被確定為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國旗。 波旁王朝復辟時,三色旗曾經被廢除,而用王室的鳶尾花旗(fleur-de-lis)。然而1830年7月革命後,三色旗再度成為法國的國旗,並延續至今。 法國國旗被法國人稱呼為: le drapeau tricolore le drapeau bleu-blanc-rouge le drapeau de la France 有時也叫le tricolore,口頭稱作les couleurs。 法國國旗也被使用英文的人叫做French tricolor(美式英語),或French tricolour(英式英語)。 國徽:法國沒有正式國徽,但傳統上採用大革命時期的紋章作為國家的標志。紋章為橢圓形,上繪有大革命時期流行的標志之一——束棒,這是古羅馬高級執法官用的權標,是權威的象徵。束棒兩側飾有橄欖枝和橡樹枝葉,其間纏繞的飾帶上用法文寫著「自由、平等、博愛」。整個圖案由帶有古羅馬軍團勛章的綬帶環飾。 國歌:《馬賽曲》 國花:鳶尾花 國鳥:公雞 國石:珍珠 高盧雄雞(La Coq gaulois) The French Cockerel 高盧雄雞(La Coq gaulois):羅馬帝國把今天法國這個地方叫做高盧(Gallia), 把高盧人叫做Gallus,而它在拉丁語裏的另一個意思是公雞。中世紀前期無人作如此聯系。大約14世紀後這種聯系才普遍。盡管雄雞被法國人賦予警惕勇敢的品質,但是與代表英國的獅子和代表德國的雄鷹相比,雄雞不免給法國人帶來一些尷尬。 高盧是法國古稱。高盧雄雞是法國第一共和國時代國旗上的標志,是當時法國人民的革命意識的象徵。

閱讀全文

與法國如何推動法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3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8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4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3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9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3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3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