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各國的老年人都在干什麼呢你都了解多少
在我國地區寬闊,人口非常多。在中國各大城鎮城市廣場、住宅小區空閑地、路面兩側,一直可以見到成群結隊的老年人在廣場舞,不論是多麼的繁華的城市,或是偏遠城鎮。只需有充足的場所,就會有老年人的演出舞台。她們通常在黃昏接連不斷趕到舞台中央,逐漸進到舞蹈情況,一般從吃過晚飯後跳至9點多。
韓國和日本有一些共同點,韓國人口老齡化也特別的比較嚴重。70歲本應該是安度晚年的情況下,但韓國老年人卻並不是,韓國老人在暮年會挑選下崗再就業,有很多70幾歲的老年人還繁忙在崗位上。
因為人口老齡化比較嚴重,許多職位缺口沒有人,老年人迫不得已去填充那些缺口。她們一般從業在駕駛員、保安人員、服務生、咖啡師等領域。據統計,在韓國,有420萬老年人並不是在工作中,便是在工作中的道路上,這一數據乃至比打工賺錢的年青人還多。
見到這兒,比照這一三個國家,老年人的生活差別,或是十分明顯的。相較為拼搏半輩子的中國老人,晚年時期生活或是十分幸福快樂的。
中國老人愛廣場舞,那日本、韓國、美國老人都干什麼?差別很顯著。看過此篇,大夥兒如何看?熱烈歡迎評論評價、關注點贊並共享,有興趣的可以加上關心,謝謝。
㈡ 日本65歲以上就業人數創歷史新高,都在從事什麼工作
日本65歲以上就業人數創歷史新高,日本總務省數據顯示,從事批發和零售業的最多,有126萬人;從事農業和林業的則有108萬人。
從各年齡段看,65~69歲仍在工作的日本老年人佔到整體的48.4%,70歲以上為17.2%。另外,日本多數老年人為非正式員工,每4人中的3人為小時工、合同工或個體戶打工等。
日本媒體指出,日本正在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預計到2040年老年人佔比將進一步上升至35.3%。由於日本社會少子化傾向將持續,屆時日本政府將面臨修改社會保障制度等問題。
(2)日本美國法國中國70歲的人都在干什麼擴展閱讀
日本打造「終身不退休」的社會:
在去年5月,日本政府發布了旨在確保有意願的老年人能工作到70歲的《高年齡者僱用安定法》修正案概要,以打造「終身不退休」的社會。今年2月,日本國會通過修訂案,要求各企業自2021年4月起,將員工的退休年限延長至70歲,或是廢除退休年限。
在今年7月,日本家電零售集團野島電器(Nojima)宣布,正式將員工的退休年限從65歲放寬至80歲,如果員工有意留任並且健康狀況無恙,那麼公司最長將持續聘任至80歲。該公司還表示,如果有超過80歲的員工仍有繼續工作的意願,那麼公司也將研討80歲以上的僱用方案。
㈢ 靠父母遺產活70歲的日本「啃老族」真的存在嗎
隨著近些年來旅遊業的發展,中國遊客也慢慢的走上了國際舞台,在眾多的旅遊國家之中,日本也受到了大眾的喜愛。並且有很多人對日本的印象是非常好的,他們認為日本不僅僅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同時他們的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檔次也因為經濟的發展會比較高,國民素質也非常好。人們也安居樂業,可是現實生活中日本真的有那麼好嗎?
而且問的如果說把這些錢都花光之後,那該怎麼辦?他說那就賣土地,其實這也是一個非常令人擔憂的問題,已經當他們的父母離世之後,這些人就需要政府來救濟,而對於這一片之,日本政府表示也有很大的壓力,所以說啃老現象現在已經成了日本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不知道你們對此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㈣ 為什麼日本人很大年紀了還在工作
我覺得這種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日本的社會老齡化實在太嚴重了
日本政府最近發布的數據顯示,年齡超過80歲的日本老人數量已經突破一千萬大關,而據估算到2060年,日本年齡超過65歲的人口將達到總人口的40%。老齡化問題已經成為日本社會無法迴避的現代危機,而由於勞動力短缺,不少日本僱主將老年人視為寶貴的勞動力資源。
二、日本的養老金實在很低
目前,日本大多數大中型企業職工原則上在60歲退休,但根據職工本人意願,可以返聘到65歲。不過,返聘薪水幾乎減少一半。由於日本的養老金原則上從65歲開始領取,如果想從60周歲就開始領,就需要提前支取。因此,大多數職工退休後還是選擇了再就業方式來賺取生活費用,直至65歲開始領取退休金。
三、物價和生活成本高
近年來,由於日本經濟持續低迷,養老金多年來幾乎沒有增長,很多退休老人的實際生活質量受到明顯影響。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2014年,普通日本中產階級家庭,夫婦兩人每月領取的養老金為21.8萬-23萬日元(約合1809-1909美元)。按照目前的物價水平,僅憑這些養老金,很難維持夫婦兩人舒適而體面的生活。
㈤ 《時局圖》中的人都在干什麼
虎踞朔方的北極熊, 俄國
橫撲在長江流域的猛虎,英國
蹲坐在西南邊陲的毒蛙,法國
曲盤在山東半島的一圈肥腸似的怪物,德國
以及升自東瀛列島的太陽, 日本
來自太平洋的禿鷹,美國
左上角的兩個人,我看像是和帝國主義勾結的買辦和打手,一個人坐著看賬本,一個人身後插著一把大刀,人光著膀子手裡抱著一個箱子。
關於代表德國的東西是什麼,有「蛇」、「旗」的說法。可參考下文。
關於《時局圖》的說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室 馬執斌
《時局圖》是中國近代時事漫畫的傑作。它把19世紀末中國面臨的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豆剖的嚴重危機,及時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們面前,起到了警世鍾的作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中國歷史教科書採用了《時局圖》,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深受師生們歡迎。
2000年第7期《中學歷史教學參考》上刊登出耿孟輝和朱惠康兩位老師的文章,對人教版中國歷史教科書《時局圖》下面的說明文字「腸代表德國」提出了意見。
耿盂輝老師說:「課本第73頁的《時局圖》,是根據興中會會員謝贊泰1898年發表在香港報紙上的漫畫改繪的。在圖的注釋中……提到『腸代表德國』。我認為這是由廣東方言而造成的誤解。謝贊泰是廣東人,而『腸』按廣東方言是『長蟲』的發音,長蟲又是蛇的俗稱,故『腸代表德國』應理解為『蛇代表德國』」 。「『蛇』變成了『腸』」,是「因不諳方言致錯之例」。(見《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0年第7期第56頁)
朱惠康老師說:「《時局圖》上代表德國的是『旗』,而不是『腸』」。他提出了兩個理由:第一,「何以別的帝國主義國家都用富含特徵的動物來表示,而偏偏用不倫不類的『腸』來代表德國呢?」第二,「近得劉德臣先生按原圖清繪,並省略了原圖中英文字母且印成對開大張的《時局圖》時,始得『一目瞭然』。盡管該圖下方的說明文字也說 『腸子代表德國』,但我卻分明地看出了原作者的真意。……《時局圖》上山東半島及膠州灣處,清楚地插著一面德國三色橫條旗,意為德國強租膠州灣,以山東為勢力范圍。而所說的『腸子』,實為代表英國的老虎尾巴,尾巴套在山東半島上,意為英國還強租了山東半島上的威海衛。圖上方以太陽代表日本,恰似用三色條旗代表國家,都是用國旗圖案來表示國家。」朱惠康老師還建議:「對開張的《時局圖》再版時,老虎的尾梢,只需畫到山東半島北部的威海衛處即可。」(見《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0年第7期第15-16頁)
我們慎重地研究了兩位老師的意見,覺得難以採納。下面,我們就《時局圖》中「腸代表德國」的問題作些說明。
記得十年前,我編寫九年義務教育初級中學教科書《中國歷史》第三冊的時候,決定採用《時局圖》。從《時局圖》的照片看,德國的標志物模糊不清,而說明文字卻寫得明明白白:「腸子代表德國」。我在北京市大興縣教師進修學校工作期間,有一位同事是廣東肇慶人,我們倆人還住同一個宿舍。他管蛇叫「長蟲」,發音近似「腸」。我因此懷疑《時局圖》上德國的標志物可能是蛇。我還特地跑到中國歷史博物館,在近代史的展廳里,找到放大的《時局圖》,德國的標志物還是看不清,但留下的說明文字分明寫著:「腸子代表德國」。我想,目前「懷疑」還只能是懷疑,還沒有充足的理由推翻原始資料的說明文字。另外,這種懷疑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現在見到的《時局圖》不是謝瓚泰(筆者註:本人見到的材料,「瓚」字不寫作「贊」。)的原作,是別人改繪的。改繪者難道也是廣東人嗎?他也管蛇叫「長蟲」,發音近似「腸」嗎?如果不是的話,就另當別論了。所以,我在編寫教科書的時候,採取了尊重原始材料的作法。當年,這本教科書在實驗和推廣期間,我到不少地方作過介紹。介紹時,我總是把自己的懷疑告訴給聽課的老師們,希望得到大家的幫助,尋找更充足的理由去證實自己的想法。那時候,幫助我們搞實驗的北京市東城區歷史教研員王富友老師聽了我的介紹,不以為然。他說:「德國人愛吃麵包夾香腸。德國把山東作為自己的勢力范圍,認為香腸供應有保證了。用腸來代表德國,也合乎情理。」現在,耿盂輝老師提出的意見與我當年的懷疑非常相似,但他並沒有提出什麼新東西,所以,我們暫時無法採納這種意見。我還想提醒同志們注意, 1991年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圖冊《圖說近代中國》和1994年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圖冊《圖片中國百年史》都選用了《時局圖》的照片,圖下的說明文字都是「腸子代表德國」。看來,尊重原始資料是學術界共同堅持的原則,中學歷史教科書自然不能例外。
至於朱惠康老師以為 「《時局圖》上代表德國的是『旗』,而不是『腸」』,就更難說服人。因為他所列舉的兩個理由根本不成立。首先說「何以別的帝國主義國家都用富含特徵的動物表示」,就與事實不符合。《時局圖》上用太陽表示日本,「太陽」怎麼會是動物?「太陽」和「腸子」,都不是動物,何以稱「偏偏用不倫不類的『腸』來代表德國」?其次,「近得劉德臣先生按原圖清繪……的《時局圖》……我卻分明地看出了原作者的真意」,朱老師太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實際上,朱老師的眼睛是有誤差的,而且誤差還不算小。朱老師看到了「圖上方以太陽代表日本」,接下去又說:「恰似用三色條旗代表德國,都是用國旗圖案來表示國家」。日本的國旗上是有太陽圖案,但「太陽」跟日本的「國旗圖案」畢竟不能完全等同。尤其是朱老師建議:「對開張的《時局圖》再版時,老虎的尾梢,只需畫到山東半島北部的威海衛處即可」,不必「尾巴套在山東半島上」。這無異於削足適履。其實,《時局圖》作者把老虎尾巴「套在山東半島上」是有用意的。原作《時局圖》下面還有一首「題詞」,題詞寫道:「……又見膠州入了德國箍圍,故此伸尾搭埋威海衛,預備俄人南下,佢就發起雄威。」這里道出了老虎「尾巴套在山東半島上」的原因。尊重史實,不能隨意歪曲,不能篡改歷史資料,這是每一個史學工作者必須堅持的職業道德。如果說領會錯了史料的含意是可以理解和原諒的,但是為了適合自己的意見,就公然故意篡改原始資料,這是史學工作者的大忌。當然,中學教師忽視了這一點,可以原諒,可是《中學歷史教學參考》編輯部的編輯們起碼是大學歷史本科畢業,甚至有教授、副教授的頭銜,不應當不明白這個道理呀!「追求真實」是掛在《中學歷史教學參考》編輯部編輯們嘴邊上的口頭禪,可偏偏在他們組織、刊登的文章中公然主張篡改歷史資料,而這樣的文章又被他們捧為「最為精當」的意見,這其中的奧妙確實令人難解!
㈥ 日本要求企業為70歲老人提供就業機會,70歲還具備勞動能力嗎
在日本法定規定的退休年齡依然是60歲,大多數員工和企業都會選擇延長這樣的年齡,比如工作到65歲再選擇退休,而如今政府希望健康的老人可以工作到70歲,但這也是出於自由選擇。日本本來就是亞洲較早步入老齡化的國家,由於多年的少子化以及老年人的增多,日本政府的養老金儲備早就已經岌岌可危了,很多員工在年滿60歲之後,公司會選擇返聘的機制來僱傭他們繼續工作,但收入則要比之前銳減很多。
也並不是老年人並不想要退休,有些老人會覺得工作會讓自己有一份被需要的感覺,只要自己的身體還允許的話,最起碼是願意工作到老的。
對於並不寬裕的老年人來說,也許需要出門打工來補貼家用,這其實也是不爭的社會現象。有些人的退休金並不多,所以他們也願意繼續工作下去,即使身上帶著各種疾病,一切都是為了生存。
㈦ 日本進入70歲退休時代,中國會面臨同樣的情況嗎
簡單說就是由於 人口老齡化 導致日本勞動力嚴重不足,現在延遲退休,把原來應該退出勞動力大軍的人強制拉回來勞動。這種法案如果通過,理論上在一定時間內會減緩勞動力不足的沖擊,但是考慮人口結構,日本要根本解決問題,當然是提高生育率或者強化移民。當然,還有一種方式就是 加快 機器人的使用。
接下來說一下對中國的影響,由於勞動力的短缺,國外的打工者會越來越重要,10年期間去日本打工人的工資沒有很大的改變但是,隨著日本老齡化的嚴重化會越來越依賴國外的勞動力,但是目前為止中國已經不是日本勞動力的第一選擇。因為中國的發展,現在拿到3-4k的人基本很普遍了,去日本也就是在中國的2-3倍工資。日本如果不提高工資,國人很難繼續選擇日本。
㈧ 100年前,移民美國的中國人大部分來自哪裡來美國後他們大部分都做什麼工作
美國華人歷史
■在1840年鴉片戰爭之前,有少量中國人因貿易原因前往美國,用瓷器、絲綢等運抵美國換取墨西哥白銀。
■1849年美國西部發現「金山」後,始有大量的中國人僑居舊金山淘金。其後,美國開發西部修築中央太平洋鐵路,華工又成為築路的主力,許多人在艱險繁重的勞動中犧牲了寶貴的生命。到19世紀七八十年代時,全美已有華僑10萬之眾,其中絕大多數來自廣東。
■1882年,美國國會首次通過內容包括停止華工入境、不準華僑入籍等15條條款的排華法案(該法案在1904年成為永久法案)。獲准移居美國的中國人為數極少。
■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參加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上萬旅美華僑入伍作戰,華僑婦女也進入工廠工作。鑒於華僑的傑出表現以及戰時中美關系的重要性,羅斯福總統任上廢除了排華法案,並象徵性地允許每年全世界華人有105名移民美國的名額。
■1965年以後美國頒布新的移民政策,給予各國包括中國每年2萬個移民配額。至1979年中美建交後及1997年香港回歸前,美國華僑華人數量大增,至 2002年時已達到250萬,其中70%以上為第一代。文化知識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觀。據統計,美國約300萬華僑華人中,擁有大專以上學歷者目前已佔三分之一強。在有些地區,華僑華人中具有高學歷者的比例甚至已經超過了其他族裔。
西海岸著名城市舊金山,是華人影響力最大的城市。
㈨ 中國16歲的孩子都在干什麼 美國、日本、法國、德國、俄羅斯的孩子都在干什麼
一樣都是周而復始的去學校,差別在於他們的老師會說「好了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我們的老師會說「好了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是……你們預習了嗎?」還有就是中國、日本、德國的課堂比較嚴肅、美國,法國,俄羅斯的課堂比較輕松。但德國除了教你課本還會教你一些生存的技能
,日本除了教你課本還要教你秩序,法國偏重於藝術教育,美國則注重實用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中國在乎考試成績。
直白一點就是除去中國以外,其他國家的教育更注重於「孩子,你會什麼?你有什麼理想?你要捍衛你的理想」
中國的教育是「你考多少?是重點學校嗎?考哪個大學了?」
㈩ 日本進入70歲退休時代,70歲還可以勝任工作嗎
“根據有關報道表明,日本將進入70歲退休的時代。在小編看來,70歲其實並不可以勝任很多工作。因為在70歲這個年齡,老年人的身體素質是特別差的,很容易突發一些緊急事件,所以說最好不要在70歲的年齡讓他們外出工作。對於老年人來說,如果70歲還在工作,這將是特別累的。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選擇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是非要待在工作崗位上。
其實,如果適當的延緩人們的退休年齡是一項非常好的舉措。因為這樣不僅可以減輕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壓力,也可以讓他們繼續的為祖國進行奉獻。但是如果到了70歲還不能退休,對於國家來說這並不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因為70歲的時候。根本就無力承擔國家所需要完成的目標。每個年齡階段都有每個年齡階段應該做的事情,希望每個人在70歲的時候都可以安度自己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