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戰的凱旋給法國帶來什麼影響
一、從國民思想和精神面貌方面看。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法國打得太苦,青壯年男子四分之一戰死,三分之一傷殘,經濟遭受重創。可以說沒有英美的幫助是萬難贏得一戰的勝利的,即使勝利也是慘勝如敗。在戰爭後期,軍隊接連嘩變,工人不斷罷工革命。整個法國處於革命的邊緣。所以戰後,法國從上到下都充斥著對戰爭殘酷的恐懼,對和平生活的迷戀。所以法國自一戰後整個國家社會都非常地厭戰。這直接導致後來二戰前法國追隨英國對德國實行妥協退讓的綏靖政策,一切以避戰保和為目的。最後在戰爭爆發遭受嚴重挫折時,再也沒有堅持戰斗的勇氣和膽略,迅速投降認輸,苟且地接受被佔領的局面。
二、從法軍的指導戰略和國防方針看。由於對第一次世界西線的塹壕陣地戰的防守作用過於高估,使得法國從此徹底放棄了法軍自拿破崙以來所推崇的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的重視機動性,富於進攻精神的戰略指導方針。無論是福煦,貝當還是甘末林,魏剛等法軍高層都盲目迷信並極力鼓吹陣地防禦。所以法國在一戰後不惜投入重金大肆建設馬奇諾防線。這也導致了後來法國在德國西線攻勢,特別面對繞過馬其諾防線而從阿登山區迂迴穿插德國裝甲部隊的閃電攻勢下迅速瓦解。
所以說,法國雖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僥幸取勝,但它從此被嚇破了膽,變得意志薄弱,苟且偷安,總結了錯誤的戰爭經驗,這都直接埋下了它後來戰敗的禍根。
㈡ 巴黎凱旋門象徵著什麼
凱旋門:與盧浮宮遙相呼應,是拿破崙為了讓人記住自己的輝煌戰績下令修建的。拱門的頂端和內側都雕刻著波拿巴獲得的大大小小戰役的勝利,內牆上還有他手下588名將軍的名字。每年的重大節日或是特殊慶典,法國民眾都會在凱旋門下狂歡。凱旋門已經成了法國的標志。凱旋門下是為了紀念兩次世界大戰陣亡將士的無名烈士墓。每年7月14日法國國慶,法國總統都要到這里來獻上花圈。
㈢ 法國的凱旋門是為紀念誰建造的最後他結局怎樣
法國巴黎的凱旋門,即雄獅凱旋門,是巴黎有名的地標性建築,也是巴黎四大建築之一。位於戴高樂廣場的中央,著名的香榭麗舍大街的盡頭。
巴黎市區12條大街都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四周放射,氣勢磅礴,為歐洲大城市的設計典範。
不過波旁王朝也沒有待多久,就被推翻了,這個工程才得以繼續。斷斷續續經過了30年,凱旋門終於在1836年修建完成了。
門上刻有拿破崙時代曾經大國的將近上百場的勝仗,同時刻著曾經跟隨拿破崙征戰的三百多位將軍的名字。
㈣ 法國巴黎凱旋門為什麼而建以及建造中有趣的故事是什麼
凱旋門是歐洲人紀念戰爭勝利的建築形式。巴黎凱旋門上的《馬賽曲》浮雕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法國大革命。
㈤ 法國的凱旋門有什麼歷史
法國巴黎凱旋門是歐洲的一個著名建築物,歐洲最大的凱旋門——法國巴黎凱旋門。巴黎凱旋門坐落在巴黎市中心夏爾;戴高樂廣場(又稱星形廣場)中央,是拿破崙為紀念他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打敗奧俄聯軍的功績,它是歐洲100多座凱旋門中最大的一座。
凱旋門最奇特之處,據說是每當拿破崙周年忌日的黃昏,從香榭里舍大道向西望去,一團落日恰好映在凱旋門的拱形圈裡。
1836年7月29日,法國巴黎凱旋門建成。
巴黎凱旋門高約50米,寬約45米,厚約22米。四面各有一門,中心拱門寬14.6米。門上有許多精美的雕刻。內壁刻的是曾經跟隨拿破崙東征西討的數百名將軍的名字和宣揚拿破崙赫赫戰功的上百個勝利戰役的浮雕。外牆上刻有取材於1792~1815年間法國戰史的巨幅雕像。所有雕像各具特色,同門楣上花飾浮雕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儼然是一件精美動人的藝術品。這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刻在右側(面向田園大街)石柱上的「1792年志願軍出發遠征」,即著名的《馬賽曲》的浮雕,是世界美術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的不朽藝術傑作。
1920年11月,在凱旋門的下方建造了一座無名烈士墓。墓是平的,裡面埋葬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一位無名戰士,他代表著在大戰中死難的150萬法國官兵。
凱旋門內設有電梯,可直達50米高的拱門。人們亦可沿著273級螺旋形石梯拾級而上。上去後可以看到一座小型的歷史博物館。館內陳列著許多有關凱旋門建築史的圖片和歷史文件,以及介紹法國歷史上偉大人物拿破崙生平事跡的圖片和558位隨拿破崙征戰的將軍的名字。另外設有兩間配有英法兩種語言解說的電影放映室,專門放映一些反映巴黎歷史變遷的資料片。在博物館的頂部是一個平台,遊人們從這里可以遠眺巴黎,鳥瞰巴黎聖母院、協和廣場的盧克索方尖碑、雄偉的埃菲爾鐵塔和聖心教堂等巴黎名勝。俯視凱旋門下由環形大街向四面八方伸展出的十二條放射狀的林蔭大道。這些大道就象一顆明星放射出的燦爛光芒,因而,凱旋門又稱「星門」。十二條大道中,最著名的為香榭里舍大道、格蘭德大道、阿爾美大道、福熙大道等。
現在,每逢節日,就有一面10多米長的法國國旗從拱門頂端垂下來,在無名烈士墓上空迎空飄揚。逢重大節日時,則有一名身著拿破崙時代戎裝的戰士,手持劈刀,守衛在《馬賽曲》雕像前。每年的7月14日,法國舉國歡度國慶時,法國總統都要從凱旋門通過;每位總統在其卸職的最後一天也要來此,向無名烈士墓獻上一束鮮花。而凱旋門最奇特之處,據說是每當拿破崙周年忌日的黃昏,從香榭里舍大道向西望去,一團落日恰好映在凱旋門的拱形圈裡。
㈥ 凱旋門作為巴黎的標志性建築之一,凱旋門到底是為何而建
拿破崙建造凱旋門是為了在日後迎接凱旋而歸的法國將領。當時的拿破崙名聲大噪,在1805年拿破崙在三皇會戰中以少勝多拿下了戰役的勝利。當時的拿破崙在軍中的威嚴非同一般,打敗了俄國沙皇與奧地利皇帝的聯盟軍。在此好機會便提出建造凱旋門,象徵此後出戰的將士都會帶著勝利凱旋而歸。
最值得一提就是凱旋門的四幅雕像,按照雕像內容的時間:馬賽曲是1792年法國大革命,1810年拿破崙粉碎了第五次反法聯盟,雕像也是象徵為「勝利」。第三幅是法國自拿破崙戰敗之後陷入了混亂之中的場景。最後一幅是法國最後的和平之景,沒有了戰火。
㈦ 巴黎凱旋門建造風格的政治影響有哪些
拿破崙為紀念1805年打敗俄奧聯軍的勝利,於1806年下令修建「一道偉大的雕塑」,迎接日後凱旋的法軍將士。同年8月15日,按照著名建築師讓·夏格倫的設計開始動土興建,但後來拿破崙被推翻後,凱旋門工程中途輟止。1830年波旁王朝被推翻後,工程才得以繼續。斷斷續續經過了30年,凱旋門終於在1836年7月29日舉行了落成典禮。
㈧ 凱旋門、《馬賽曲》這些法國標志與法國大革命有哪些深淵呢
凱旋門,也叫雄獅凱旋門,也被稱為「星門」,是拿破崙時期為紀念1805年12月法軍以少勝多,戰勝俄奧聯軍的奧斯特里茨戰役,1806年下令修建的偉大雕塑,以迎接日後凱旋的法軍將士,由於後來拿破崙政權被推翻,凱旋門工程中途暫停。1830年復辟的波旁王朝被推翻,工程得以繼續,最後在1836年7月29日落成。
《馬賽曲》(馬賽進行曲),原名是「萊茵軍團戰歌」。幾經波折後,1879年正式定為法國國歌。
由詞曲作者魯熱·德·利爾(法國大革命時斯特拉斯堡市衛兵部隊上尉)在市長家裡做客時創作。歌曲飽含愛國熱情與戰斗意志,原名叫《萊茵軍進行曲》,1792年4月首次在斯特拉斯堡市演奏,獲得強烈反響。3個月後,馬賽市的工人革命隊伍高唱此歌,浩浩盪盪開進巴黎,馬賽的俱樂部每次召開會議,每次開始和結束時都約定俗成的演奏該歌曲,馬賽人在行軍路上也高唱此歌。《馬賽曲》因此而得名。1795年7月14日,法國督政府宣布定《馬賽曲》為法國國歌,其後1879年、1946年、1958年3次通過共和國憲法規定馬賽曲為法蘭西共和國國歌。
㈨ 法國巴黎有名的凱旋門是為了紀念哪位名人建造的
法國巴黎有名的凱旋門是拿破崙為了紀念在奧斯特里茨戰役中他自己的軍功建造的。
凱旋門在巴黎市中心屹立又稱雄獅凱旋門,凱旋門是巴黎的整個市中心,香榭麗舍大道也是以凱旋門為頭。正如其名,凱旋門是一座迎接外出征戰的軍隊凱旋的大門,它是現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圓拱門,位於巴黎市中心戴高樂廣場中央的環島上面。這座廣場也是為了配合雄獅凱旋門而修建的。
巴黎的凱旋門高近50米,17層樓高,寬度45米,厚度是25米,一個方方正正的方塊的大門,中測開了一個大拱門,兩側開了兩個小拱門,所以這個方塊本身就打破了自己的沉悶。現在順著273節台階,就是大拱門上面是兩層樓,放著拿破崙的電影,最上一層是觀望平台。
建造這座凱旋門的時候整個巴黎的建築最高的才五六層樓高,層樓稍微高點也就二十來米,在50米的建築上其他的建築就盡收眼底了.
(9)凱旋對法國有什麼影響擴展閱讀:
凱旋門的歷史:
1805年12月2日,拿破崙率領的法國軍隊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擊敗了俄奧聯軍,法國的國威達到史無前例的頂峰。為了炫耀國力,並慶祝戰爭的勝利,在1806年2月12日拿破崙宣布在星形廣場興建「一道偉大的雕塑」,迎接日後凱旋而歸的法軍將士。
同年8月15日,按照著名建築師夏爾格蘭的設計開始破土動工。但後來拿破崙被推翻後,凱旋門工程中途輟止。1830年波旁王朝被推翻後,工程才得以繼續。斷斷續續經過了30年,凱旋門終於在1836年7月29日舉行了落成典禮。
1840年12月15日, 法國七月王朝儒安維爾親王率軍艦前去聖赫勒拿島,將拿破崙的遺體接回祖國。90萬巴黎市民冒著嚴寒,滿懷深情地參加了隆重的葬禮。拿破崙的遺體由儀仗隊護送,穿過這個他生前曾經無數次經過的凱旋門,最後被重新安葬在巴黎老殘軍人退休院的園頂大堂。
1885年,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逝世,法國人民為了緬懷這位偉大的作家決定為他舉行隆重的國葬。他的遺體於5月22日在凱旋門下停靈一夜,隨後被安葬在專門安葬偉人的先賢祠。1919年7月14日,由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法國官兵組成的隊伍穿過凱旋門以慶祝他們的勝利,這個日子同時也是法國的國慶節。
1920年11月11日,一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無名烈士的遺體在凱旋門下被安葬。隨後的1923年,一團紀念所有為他們的祖國捐軀的法國士兵的焰火在這位無名烈士的墓旁燃起,從此這團火焰每晚都在18點30分被點燃,徹夜長明,經夜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