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為什麼法國如此不堪一擊

為什麼法國如此不堪一擊

發布時間:2022-05-02 07:40:47

Ⅰ 在二戰前期,法國坦克比德國先進,為何在戰場表現卻那麼不堪一擊

因為法國的坦克並沒用發揮相對於的作用,才會沒什麼戰績。法國的坦克都是散兵游勇,但是德國的坦克都是按編制來的,所以打不過德國的坦克。

法國一直是的歐洲強國,一直都在德國之上。在一戰時,德國就已經元氣大傷了,所以坦克的發展遠比不上法國,但是耐不住德國人聰明,會用計謀。

Ⅱ 二戰時法國號稱擁有歐洲第一陸軍,為什麼會那麼不堪一擊

相信學過中學歷史的人都知道,德國和法國是百年宿敵。在二戰中,僅僅一個多月法國就亡國了,作為德國宿敵的法國為什麼也在德國的戰車下如此不堪一擊呢?其中兩個原因非常重要:一個是法國人過於迷信,過於幻想。所謂過於迷信,是說他們太迷信那條馬奇諾防線了。馬奇諾防線是法國為防備德國進攻而建築的一條防禦體系,位於法國邊境從瑞士到比利時之間的東部國境上,1929年開始修建,以當時主持修建這條防線的法國陸軍部長馬奇諾的名字命名。裡面有5600個防禦工事,防線內堡壘林立,地下築有堅固工程,還修建有地下鐵道、隧道公路以及各種生活設施。法國上下一致認為,有了馬奇諾防線,從此就可以高枕無憂。當時法國總理勃伯魯姆說:「這個工事雖然不是進攻的,但是防禦是絕對沒問題的。」法軍統帥甘末林也說:「馬奇諾防線是法國的英吉利海峽。」

法國方面的部署也有問題,例如大量老舊的坦克和裝備,新式的坦克沒有得到合理是運用,而最要命的就是法國空軍完全招架不住德國空軍的攻勢,最後的結果就是法國軍隊變得不堪一擊,而且法國政府在巴黎被威脅到的時候就決定投降了,政府的態度讓士兵們無法堅定保衛國家的念頭,失去了信念的軍隊,戰鬥力還能怎麼樣呢。

Ⅲ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為什麼那麼強而英國和法國如此不堪一擊

我個人的觀點是,1,由於綏靖政治的腐敗和沒落,所以導致了英法兩國軍隊戰鬥力不強,指揮不統一,領導者對於是否抵抗抱有消極和僥幸心理,所以導致了戰爭的進一步擴大和戰果的惡化。2,德國法西斯因為全國最大的,人數最多的,就是納粹,納粹親衛隊具有很強的戰鬥力,當時的實力完全凌駕於英法聯軍之上,而且德國國內形勢統一,以納粹核心為骨乾的軍隊具有極強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3,歷史總是要有一個由勝轉衰的過程,在極度膨脹之後的德國,自然會面臨實力回落,同時由於戰爭形勢的變化,二戰接近尾聲的時候,已經形成了多個國家聯合對抗法西斯的局面,所以英法聯軍的反撲也就成了必然。

Ⅳ 二戰時期,法國實力比日本還強,為何僅38天就全國淪陷故意的

其實是法國人不想打了,一戰在法國領土上打的太慘了,法國人覺得沒必要,並且好多法國人其實也仇視猶太人,同情希特勒。日本是島國,它優先發展的是海軍,其次才是陸軍,而它的空軍也大量配給海軍。

日本陸軍裝備其實並不是太強,坦克都是造的豆丁型的,如果日本是陸上國家那它的戰略資源會大量裝備陸軍。日本戰略思路雖然跟不上德國,但它的士兵素質還是比較高,武士道精神,讓它和德國打雖然最後會被德國打敗但也會讓德國付出慘痛代價。

要說沒有判斷出德軍會以阿登森林為主攻方向還可以原諒,畢竟德軍選擇主攻還是有很大隨機性的。但是沒有準備戰略預備隊,就不可理解了,以致出現後來搞清楚德軍主攻方向也無兵可用的窘境,只能眼睜睜看著,一點辦法都沒有。

Ⅳ 法國在一戰表現不錯」到了二戰為什麼會不堪一擊

法軍在二戰中的表現雖然還算不上是「不堪一擊」,但至少在二戰初期很糟糕卻也是事實~
個人認為這主要是由以下幾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是一戰後,法國認為德國是戰敗國,且其受到多國(各種條約的)制裁和限制,很難再較短時間內「東山再起」,所以放鬆了警惕;二是法國也跟其他西方列強一樣,在二戰爆發前,試圖將「禍水東引」(讓德國先去對付蘇聯),所以在戰爭准備上並不充分;三是法國的軍事思想在一戰後一直停滯不前,幾乎沒有什麼發展。而德國卻「痛定思痛」,在戰略、戰術上敢於標新立異,比如將裝甲部隊集中使用、創造出了「閃電戰」等全新的戰法。這些「新玩法」一旦付諸實施,可謂是令法國措手不及、瞠目結舌!~四是法國斥巨資打造的(主要用來防範德國的)「馬奇諾防線」在實戰中形同虛設。德軍繞過「馬線」,直驅法國心腹之地,導致法軍瞬間崩潰!~

Ⅵ 二戰中的法軍為什麼如此不堪一擊

用RTS游戲的話說就是,沒縱深被一波給打掉資源/出兵點了……
一方面是戰備狀態,軍備方面法國人的編制類似於現在的架子師,在開始動員之後,法國人抽調了原有的軍官士官以及老兵組建新的師,然後將新兵給補充進入老的部隊里。這也是為什麼在波蘭戰役期間法國人遲遲不願意進攻的原因,那個時候法國人自身的部隊磨合並沒有完成,一些部隊里頭士兵和軍官都不認識,哪怕是法國戰役開始後,法軍的戰備狀態都遠遠不如德軍。
然後就是戰略問題了,5月10號德軍發動進攻,A集團軍走阿登森林,B集團軍則正面進攻荷蘭/比利時。這兩個集團軍事實上是同一天出發的,只不過A集團軍之前一直都沒有被盟軍重視而已(法國人判斷這支德軍打算進攻第二集團軍側翼以在馬奇諾防線上打開一個缺口,所以吧預備隊扔給第二集團軍,蹲在馬奇諾防線後面去了……)。同日,法軍進入比利時/荷蘭境內。5月12號傍晚,A集團軍突破阿登森林抵達默茲河,而這個時候法軍還在往荷蘭趕路,僅僅一天前,這里還有法國人的第一集團軍一整個集團軍……
然後就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劇本了,德國人鑽出阿登山區之後發現自個兒對面居然只有兩個剛剛趕到不到一天時間的二級預備役師,還他喵的不是全部。唯一可能及時趕到的第一預備役裝甲師正一臉懵逼的在原地等燃料……然後德軍在13日早晨開始發動了進攻,兩個預備役師中的一個(第五十五師)當天晚上就被打崩了,另一個(第七十一師)稍微堅挺一點兒,一直到14號白天還在嘗試進行反擊,不過這場反攻沒有什麼好結果,被德國人抓住機會一波反擊給徹底打垮了。在徹底擊潰兩個擋路的師之後,德國人開始擴大登陸場,並於15號集中兵力擊潰了終於等到燃料,開始嘗試控制突破口的第一預備役裝甲師(這一波德軍事實上很丟人,在占據了突襲優勢的情況下,近500打150,最後戰損比還高出對方一大截……),徹底鞏固了登陸場。
至於法國人的坦克,事實上德國人還真沒法和法國人比,法國人雖然還在吧一戰的雷諾改了改繼續用,但那畢竟不是主力,更何況德國人的一號二號38t什麼的也沒啥資格說人家。三號四號遇上了法國人的索瑪、夏爾什麼的也沒啥辦法,步兵的37反坦克炮也正是在這期間獲得了敲門磚的稱呼——只能聽個響。
雙方坦克質量對比事實上看一看他們之間的戰斗就知道了,12號發生在比利時漢努特的坦克戰中,176輛索瑪S35、106輛哈奇開斯H35、129輛哈奇開斯H39對上了258輛一號、240輛二號、82輛三號、50輛四號、44輛38t。最後德國人損失了160輛坦克,法國人損失了105輛坦克。擊潰第一預備役裝甲師的弗拉維永坦克戰中德國人91輛38t、131輛一號、188輛二號、52輛三號、56輛四號、34輛指揮坦克打法國人B1帶哈奇開斯的144輛坦克,最後雙方戰損打了個100:65。這還是建立在德軍戰備優勢,軍事訓練更為充分的情況下。
法國戰役雖然持續時間短暫,但是戰斗強度並不算低,尤其是5月份這一段時間。德軍在整個法國戰役中14萬傷亡有10萬是來自於這短短半個多月的時間里頭。而在這之後,失去了赴荷蘭/比利時的主力,駐守馬奇諾防線的第二集團軍又被包圍的情況下,剩下那些剛剛動員起來,軍官連自己手下的士兵都還不認識的預備役根本沒有任何作用,法國人最後選擇了投降。

Ⅶ 為什麼法國在一戰和二戰期間的表現截然不同呢

在上個世紀上半頁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之中,法國給人的印象的確有雲泥之別,幾乎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法國。

一戰中,法國軍隊表現出了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風格與特點,讓強大的德軍陷入了戰爭的泥沼。同時法國民眾也對德軍的侵略表現出了空前的抵抗決心,給予了前線足夠的後勤支持。尤其是在凡爾登戰役與索姆河戰役中,法德兩軍的對撞是相當慘烈,被後世稱為「絞肉機」;然而在二戰中,法國卻表現得如同一隻待宰的羔羊,法軍躲在馬其諾防線中一籌莫展,僅一個多月就宣布投降。

其實總結起來,一戰和二戰的法國差距那麼大的原因很簡單,在國家上他們從矢志復仇的戰士變成了安於現狀的政客。在軍事上他們出現嚴重的誤判,任為德軍是在延續一戰時期的戰術,但他們並不知道德國已經把機動性極強的坦克集團化,他們還在把坦克打散配合步兵,坦克質量和數量的優勢根本沒發揮出來,就這樣步步落後,步步下風,被曼不群同志打了凄涼落魄。

Ⅷ 為什麼二戰的法國會如此不堪一擊

不能說法國弱,當時的法軍實力仍是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只不過它運氣不好,因為當時的德國正處於它整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期,所謂鋒芒畢露,德國不但是科學文化軍事成指數倍上升,還在心中埋藏著對英法,尤其是法國的憎恨,原因你懂的,一戰還有那戰後榨乾德國的條約,這些都讓當時的德國處於巔峰時期,再加上軍事理念發展的錯誤,讓法軍不怎麼重視裝甲的發展,它只是視裝甲為步兵的支援,而德國正好相反,另一方面法國的軍事思想完全停留在一戰的陣地戰水平,從他們花費重金修建的馬其諾防線就可以看出來了,他們的思維完全與千年前的中國人一樣了,妄圖考這條堅不可摧的防線抵擋住德國人,結果你也知道了,德國人的強項是運動戰,直接從比利時饒了過來,斷了馬奇諾的後勤,然後,就成了戰利品,諷刺的是比利時當時也修建了號稱小馬其諾防線的工事,結果讓德國六架滑翔機,一個連的兵力就給奪走了,可見那個時代的德國軍事思想絕對傲視群雄,外加當時法國的另一邊,弗朗哥的西班牙,又是希特勒的盟友,雖然沒有明地里的開戰,但是這種天不是地不利人不和,你讓法國怎麼擋得住,所以法國輸了也是很正常的,順便提一句,法國的下面又是義大利,基本就是包圍,所以跑的時候都只能走海路,要不是希特勒太輕敵了讓格林用純空軍消滅英法聯軍最後的那部分,而如果是派陸軍的話,英法聯軍基本不可能跑的掉,那二戰歐洲戰場就基本結束了,哪裡還來的抵抗力量,可惜,天意弄人

Ⅸ 法國軍隊的戰鬥力很差嘛為何我不了解法軍歷史卻有法軍不堪一擊的想法

法國是歐洲傳統的陸軍強國,從法皇時代開始,一直到拿破崙,可以說法國陸軍在歐洲大陸上一直是首屈一指。而且法國人對於現代的軍事技術貢獻頗多,包括刺刀、棱堡、無煙火葯、管退火炮、現代坦克的雛形等先進軍事技術都有法國人的貢獻。但是,從二戰開始,法國人的戰績有一點令人難堪,所以法軍在聯合國五常中有點成了笑柄。

在一戰和二戰之間,法國人沒有找准未來戰爭的主要模式,把有限的經費分到了海軍、建設馬其諾防線、維持海外殖民地方面,這三樣沒有一個是省錢的,一個國家再有錢也花不起這么多錢。

而二戰中,一個月內戰敗投降,這是法軍歷史上最大的恥辱,這也是為什麼總是認為法軍戰鬥力很差的最主要原因。

而在二戰以後,法軍的戰績不算是很好,無論是在越南、阿爾巴尼亞法軍都是鎩羽而歸,特別是在越南,奠邊府使法軍徹底的顏面掃地。但是,在蘇伊士運河戰爭中,法軍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

Ⅹ 二戰中,老牌強國法國為什麼這么不堪一擊

作為歐洲第一軍事強國的法國,在二戰對德戰爭中三個月都沒頂住就被滅國,其速度不可思議,作為當時歐洲第一陸軍強國德法國,為何如此不堪一擊呢?
面對希特勒的納粹德軍,法國與英國在這樣短的時間,為什麼敗得如此慘?是他們的兵力不足嗎?並不是!在西歐作戰中,在法國的英法聯軍和德國軍力之比是這樣的:英法聯軍147個師,3700輛坦克,3800架作戰飛機,14500門火炮;德軍有141個師,2445輛坦克,3100架飛機,還有7558門火炮。

陸軍作戰師來講,英法聯軍有優勢,但並不大。然而,如果加進了進攻與防禦的兵力比,法軍的優勢就大了,不是多6個師的問題了。因為按照作戰理論,如果是進攻一方的話,必須兵力要大於防禦方三倍,就是3∶1的比例。
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損失慘重,國民經濟一路下滑,政府和老百姓不願意再打仗,他們希望容忍一點,退讓一點來換取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各國都傷亡慘重。英國和其他戰勝國一樣堅決要裁減軍備,因為他們以為再也不會有敵人出現了,發展經濟才是當前的第一要事。
而綏靖政策就是這一思潮在外交上的反映。「綏靖政策」的英文為:AppeasementPolicy。它最初出現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西方政治家和作家的嘴裡。據《牛津英語詞典》解釋,這個詞的第一個含義是「講和、調解等等」,最後一個含義是「用滿足要求的方法息事寧人」。

綜合上述原因,英法聯軍德盲目自信,加上德國先進德戰術,使得英法聯軍節節敗退。被趕到了英吉利海峽。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法國如此不堪一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8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3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4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7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4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4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3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9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3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