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我國不接受法國贈送的「福煦號「航母
按照當年法國的意思,法國是打算將福熙號免費贈送給中國的,但是前提是中國必須接受法國的一個「小小的」條件,那就是航母的艦載機必須從法國購買,並且航母此後的改裝工作也必須由法國船廠進行。
我國認為,如果我國接受了法國的條件,那麼用於購買法國艦載機以及此後航母的改造費用將超過10億美元,但是當時的福熙號航母已經在法軍中退役,也就是說航母已經接近退役年限,一旦接受法國的「好意」,那福熙號在我軍中服役時間也並不長。
Ⅱ 為什麼免費的航母沒人要
不論是自主建造還是選擇進口一艘航母,所花費的資金都是巨額的,如果沒有自主建造的能力,就只能選擇從其他國家進口,航母對一個部分領土為海的國家來說具有極大的重要性,可以更好的保護領土完整,因此即使花再多的錢也要擁有一艘航母。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Ⅲ 請問法國海軍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最後是給了中國嗎
沒有,據說推銷的是福熙號,不要現在賣給了巴西。
11月15日,停靠在法國西部布雷斯特港內的「福熙」號航空母艦上,法國國 旗和法國海軍的旗幟緩緩降下,巴西國旗和巴西海軍的旗幟迎風飄揚。從這一天 起,法國海軍的驕傲———「福熙」號航母,隱入了歷史的深處。但是,這個鋼 鐵的龐然大物卻並未從大洋上消失———更名為「聖保羅」號的它,經過改裝後 ,將加入巴西海軍現役,繼續在大洋上馳騁。
此時此刻,留在「福熙」號上進行最後的交接的那50名法軍官兵,並不十分 傷感。一來他們早有思想准備,與「福熙」號告別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事情。去 年上半年,法國就和巴西就出售「福熙」號一事展開了高級別官員的會談;經過 一年多的談判,雙方於今年8月中旬達成了將「福熙」號以「不到3億法郎」(約 合42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巴西的協議,並定於11月中旬正式進行移交。二來他 們又有了一艘嶄新的「夏爾·戴高樂」號航空母艦,而且還是核動力的,已經服 役37年的「福熙」號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都顯得相形見絀了……大概這也就是 為什麼在最終交接時,「福熙」號的價碼又降到了1049萬美元的緣故吧———「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法國人也沒多大心思非要賣個好價錢了。
航母重又成為「時尚」
航空母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一直處於試驗階段,直到日本海軍首先使用 航母艦載機對英國、荷蘭駐東南亞和美國駐西太平洋的海軍部隊進行了災難性的 打擊後,航母才走入戰爭舞台的追光燈下。到1942年,航空母艦以其強大的火力 、靈活的機動性和無與倫比的攻擊速度,已經取代戰列艦成為一支現代艦隊的核 心部分。二戰期間,航空母艦在遂行攻擊海上或近岸目標任務時已變得不可或缺 ,其中有兩場大海戰(珊瑚海海戰和中途島海戰)完全是彼此的航母艦載機在交 戰,雙方艦隊都未進入對方艦炮的射程之內。在與日軍的逐島爭奪戰中,美國海 軍的「艾塞克斯」級航母每每都充當了打頭陣的角色。
1960年,隨著美國海軍核動力航空母艦「企業」號的下水,航母設計製造的 新時代開始了。核動力航母由於具有長途航行而無需補充燃料的優點,備受各海 軍大國的青睞。1972年下水的美國海軍「尼米茲」號核動力航空母艦,是迄今為 止仍在服役的最大的水面艦艇。
冷戰期間,面對導彈核武器的迅猛發展,目標過於明顯的航母是否具有存在 的必要性,一度頗為世人所懷疑。如今,冷戰期間兩個超級大國對峙的局面不復 存在了,國際事務的矛盾與沖突更加具有多元化的特徵,航母又不可否認地成為 了一種「時尚」———在海灣戰爭以來歷次有軍事大國捲入的武裝沖突,特別是 所謂的「維持和平」、「恢復和平」行動中,都少不了航母這一「浮動的空軍基 地」的身影。
航母之所以重新成為「時尚」,一方面是因為西方大國越來越多地依靠游弋 在公海的航母戰斗群,來對「危機事件」作出迅速反應,航母繼續扮演著「炮艦 政策」圖騰的角色。未來10年間,美國海軍將依然保留12艘航母,以便隨時開赴 世界各地「處理危機事件」。「福熙」號航母所參加過的多種類型的行動,其中 不乏1991年海灣戰爭以及1999年科索沃戰爭那樣的例子。
另一方面,21世紀是海洋世紀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海洋意識的增強使得世 界上幾乎所有的瀕海國家,不僅僅是英國、法國、西班牙這樣的發達國家,包括 印度、巴西、泰國、韓國以及馬來西亞這樣的發展中國家,都在加強自身的海空 實力,捍衛自己的海洋權益,保衛自己的海洋資源。而航母戰斗群作為海空力量 的完美結合,自然成為海洋世紀的首選裝備。
航母也講規模效應
正是在這樣一種大背景下,法國要淘汰掉老舊的「福熙」號,裝備現代化的 「夏爾·戴高樂」號,而巴西在多次改裝購自英國的「米納斯吉拉斯」號輕型航 母的同時,積極尋求購買像「福熙」號這樣的中型航母,並計劃對其進行現代化 改裝,以適應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的需要。
法國和巴西在發展航母問題上,代表著兩種思路:自研與外購。這兩種思路 各有利弊,但多多少少都會讓你遭遇尷尬。究其原由,無外乎航母「不是一盞省 油的燈」。除非你像美國那樣財大氣粗,而且有著遍及全球的所謂「國家利益」 要依靠航母去照顧,「成本核算」一下尚可接受。否則的話,自行研製航母有點 「買得起馬配不起鞍」的味道;而外購航母不但只能買些別人不要的貨色,改裝 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自1986年建造「夏爾·戴高樂」號航空母艦的第一塊鋼板切割成形開始算起 ,迄今法國已為此花費了800億法郎(約合112億美元)。但是,這只不過是航母 本身,艦載機乃至組成戰斗群的護衛艦艇的費用還沒算在裡面呢。此外,隨著「 克萊孟梭」號和「福熙」號相繼退出現役,法國海軍只剩下了「夏爾·戴高樂」 號這唯一的一艘航空母艦,法國國內對是否應建造一艘「夏爾·戴高樂」號的「 姊妹艦」的爭論又激烈起來。由於航母經常要處於保養維護狀態,每4年大約最 少也要有8個月不能出海,因此,盡管目前的「六年軍事規劃」要到2002年才執行 完畢,法國軍界已經開始對建造「夏爾·戴高樂」號「姊妹艦」的可行性進行論 證與研究。
外購航母的巴西所遇到的尷尬與無奈,可能要更多一些。剛剛談妥購買「福 熙」號的合同,法國人就將「福熙」號開回土倫港,開始拆卸艦上的特種設備。 這一工作完成後,巴西海軍才能派人登上「福熙」號,與法國海軍進行交接。巴 西買來的「福熙」號,只是一個船殼子,自己還得花錢進行改裝。可以肯定的一 點是,「聖保羅」號上搭載的飛機不會是「超級軍旗」,也不會是在「福熙」號 上成功地進行過起降試驗的海軍型「陣風」戰斗機,巴西人選用的是在阿根廷制 造的美式A—4「天鷹」戰斗機。這是一種50年代就有的飛機,其性能與目前的主 力戰斗機的差距可想而知。
巴西50年代購自英國的「米納斯吉拉斯」號航母,更是經過了多次現代化改 裝,增加了斜向飛行甲板,裝備了新的升降機、新的艦島、全新的飛行作戰支援 系統和電子設備,1994年又用「米斯特拉」防空導彈替代了40毫米口徑高射炮, 幾乎是全換了一遍。由於沒有合適的艦載固定翼飛機,該航母一直只能搭載直升 機,目前計劃與「聖保羅」號一起進行改裝,搭載A—4「天鷹」攻擊機。
Ⅳ 他花1億贈送祖國航母,成中國第一艘航母,隨後宣布破產,後來怎樣
銀鈴如夢,也許這一輩子再也聽不到這樣的聲音了。真的太久了,我已經忘了有這么一個人了,他曾花費1億豪購一艘航母送給祖國。為什麼他要花費怎麼多資金來去購買航母,而不去投資祖國其他軍事方面呢?
「瓦良格號」航母是有很深的淵源,在二戰時期,美方和蘇方進行了秘密的軍事競賽,「瓦良格號」航母的建造就是蘇聯為了和美方抗衡而製造的,但因為自身國家的問題,蘇聯被迫解體,而「瓦良格號」航母的建造也就耽擱了,半成品的航母就這樣來到烏克蘭,由於烏克蘭技術方面有限,不得已把航母賣出去了。當聽到這樣一個消息的時候,他知道未來一定要在航海上面爭一爭,所以他幾經波折,終於使用高額的資金買下航母,也造就了現在的遼寧號。
在公司宣布破產後,他自己重新撿起了生意,而且做得很好,還很成功,生活各個方面都挺好的。
歡迎大家留言區評論」。
Ⅳ 美披露中國航母決策內幕:曾拒絕法國白送航母
因為當時 法國提出贈送一艘航母給中國 但要求是
要購買法國的電子設備 武器系統 雷達==
國家出自對技術保障 戰時零配件 武器供應和武器性能
保密的目的 拒絕了法國
萬一在戰時法國把航母的性能參數武器性能給你的對手,不賣配套武器了怎麼辦?
法國人不是沒有干過這樣的事
英國當年遠征阿根廷,打到一半 法國從調停人一面
倒向英國把法國賣給阿根廷的反艦導彈 飛機==
性數全部告訴了英國
Ⅵ 航母對一個國家很重要,為何俄國會選擇把航母賣給印度
俄羅斯選擇版航母賣給印度,其實是為了爭奪在印度的控制權,還有與印度的交流上面。因為印度一直以來都是以一個軍事武器的進口大國。並且印度的戰略位置非常重要,俄羅斯選擇把航母賣給印度其實就是綜合考量過後的考慮。並且他也並不是賣給印度的,可以算是送給印度的。
印度這種付款的大手筆一下引起了世界的注目:美國,法國,以色列甚至韓國,都覺得印度是塊肥肉。所以,美國曾想把「小鷹號」航母賣給印度,法國也成功地讓印度買了陣風戰斗機,以色烈看到了好處,積極向印度推銷軍品,居然超過俄羅斯成為對印軍售第一大戶。
Ⅶ 自由女神像是美國的標志之一,法國人為何要把它送給美國
這主要是因為法國人把自由女神像作為禮物送給的美國,這主要是為了促進兩個國家的外交友情。並且自由女神像他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他是為了紀念美國南北戰爭中的美法同盟關系。所以法國的政府才會選擇把他送給美國人,而且現在這也成為了美國標志性的建築。可以說自由女神像也代表著美國曾經的歷史發展。
但是我們看到現在兩個國家都同屬於北約國家,所以他們之間的關系可能會變得非常的緊密。雖然可能在一些小問題上產生過很大的沖突,但是這種沖突和他們合作可以幾乎不能相提並論。
Ⅷ 法軍艦載機為什麼要去「蹭」美國航母
法國海軍的「陣風」M戰斗機和E-2C預警機到「布希」號上去蹭航母用,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它只擁有一艘航母「戴高樂」號,如果長時間不進行艦上起降作業,那麼就沒辦法保持機隊的戰鬥力。因此,僅擁有一艘航母僅僅是象徵性的存在,要確保持續的戰鬥力,至少得擁有3艘航母。
Ⅸ 法國當年白送中國航母被拒,法國現在一共有幾艘航母
一個戴高樂號,核動力 有蒸汽彈射也有預警機。電子戰飛機。小了一點但五臟俱全。
Ⅹ 為什麼法國的核動力航母作用這么大
沒有可比性!!!
第一點:核動力航母和常規動力航母的區別!
簡單的說:
核動力航母的就是用核能驅動的航母。
常規動力的航母就是用燃油驅動。
相對來說核動力航母要比常規航母的續航能力強的多!
(這一般是看國家的戰略需要)
第二點:這是最重要的。
法國的核動力航母「戴高樂」
它的噸位是4萬多噸。也就是個中型航母吧!!能載40多架艦載機。法國的航母用的是大甲板設計,也就說它和美國航母一樣用的是蒸汽彈射器。蒸汽彈射器也是美國幫助法國完成的。蒸汽彈射器的專利只有美國有。
而美國的「尼米茲」級航母。它的噸位可是10噸啊。
艦載機達到80至100架呢!!
電子和武器裝備美國都要領先法國。
第三點:航母的作戰能力。
因為戰場上誰的電子、後勤、航空、導航等等支援工作做的好,誰的人員素質高,誰才是贏家。
這點對美國這個好戰國家不成問題。因為美國他們經歷的戰爭數不勝數。實戰配合也應該非常到位。
而法國他們現代的戰爭卻屈指可數。實戰的經驗也並不多。(演戲和實戰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