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法郎是什麼
法郎是2002年前法國的法定貨幣單位。
1法國法郎=1.1633人民幣元。1法郎等於100生丁(centimes)。流通的紙幣面額有10、20、50、100、200、500法郎,銀幣面額有5、10、50法郎,鑄幣面額有0.5、1、5、10法郎和1、5、10、20生丁。法國法郎由法國中央銀行法蘭西銀行發行。該行從1848年開始發行鈔票。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法蘭西銀行發行了多種版式的鈔票,但絕大部分都已停止流通,流通大多是七十年代以後發行的,鈔票上的年號不是發行年版面而是印刷時間。
Ⅱ 瑞士 法郎 法國 法郎 都是一個意思嗎 一樣價值為什麼
不是一個意思。兩種不同的貨幣。
以前瑞士、法國以及各個歐洲都流行使用「法郎」。後來歐洲成立「歐盟組織」,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都用「歐元」,法國自此以後不再使用「法郎」,而瑞士屬於中立國,所以不參加歐盟,並把法郎,改成瑞士專屬「瑞士法郎」。
不一樣價值。歐元更值錢。
Ⅲ 法郎標志是什麼
法郎的標准符號是FRF。
在國際上,使用國際標准化組織(ISO)的國際標准即ISO 4217「貨幣及基金代碼表示法」(表示貨幣和資金的代碼)作為貨幣標識制定標准,以區別相像的外幣符號是什麼國家或地區的貨幣。
常見貨幣國際標准如下:
1、人民幣 CNY(RMB)
2、美元 USD
3、日元JPY
4、歐元EUR
5、英鎊 GBP
6、德國馬克 DEM
7、瑞士法郎CHF
8、法國法郎FRF
9、加拿大元CAD
10、澳大利亞元AUD
11、港幣 HKD
12、 比利時法郎BEF
(3)法國法郎是什麼材質擴展閱讀:
法郎紙張印製特徵
法國法郎的紙張極薄、只有普通紙張的二分之一。紙張呈布紋狀,纖維長,密度高,挺括度好、不易斷裂、經長時間使用不起毛,不松軟。
法國法郎的人像是兩面一次對印,正、背面人像相同,透視完全重合。另外,鈔票的外眶、水印窗及部分面額數字都成對印。我們知道,對印技術是鈔票防假的重要手段之一,無疑法郎的這種對印方法,對鈔票防假是非常有效的。
法郎是以彩色套印成圖案後,再通過黑色凹印,突出了圖案的主題、使圖案色彩豐富、清晰、更富有立體感,有油畫的效果。
Ⅳ 法國的紙幣是什麼,
1360-1795年之前,里弗爾與法郎共存
1795後,法郎
2002年後,歐元
最早在1360年法國國王約翰二世鑄造叫法郎的硬幣,法國大革命後推行公制,1795年,法郎開始作為標准貨幣在法國流通,取代原有的里弗爾。
2002年1月1日歐元發行之後,法郎已逐漸的停止流通。
除了在法國使用,法國法郎也曾是摩納哥和安道爾的流通貨幣。現在,這兩個國家也都已轉用歐元。
里弗爾(法語:Livre tournois),法國的古代貨幣單位名稱之一。又譯作「鋰」、「圖爾鋰」或「法鎊」。
里弗爾最初作為貨幣的重量單位,相當於一磅白銀。該名稱來自於拉丁語「libra」,約等於12盎司。里弗爾作為貨幣名稱最早出現於查理曼大帝時代。法國加洛林王朝國王矮子丕平(查理曼之父)宣布1磅重的白銀鑄造為240便士(dinarius)的硬幣。這一貨幣體系隨後擴散到大多數西歐國家,以及後來演變為英格蘭的幾個盎格魯-撒克遜王國。由於當時在歐洲流通的拜占廷帝國金幣「蘇德勒斯」的價值大約是新硬幣的12倍,因此又出現了後來被稱為「索爾」(sol,又稱「蘇」,sous)的硬幣。
自10世紀起,到拿破崙時代,歐洲各地以磅為重量標準的貨幣單位都是1:20:240進制。索爾在英國稱先令,在德意志和義大利稱馬克或銀便士。
在法國,因圖爾地區的聖馬丁修道院最先鑄造名稱為「里弗爾」的銀幣,因此該貨幣又被冠以「圖爾里弗爾」或「圖爾鋰」的名稱。1203年法國國王腓力二世從安茹伯爵手中奪取圖爾後將該貨幣推行到自己的領地內。1里弗爾等於12索爾;1索爾等於20但尼爾(deniers)。
需要注意的是,同中國的紋銀一樣,里弗爾只是貨幣計量單位,在實際流通中沒有與其同值的硬幣。實際流通的貨幣為索爾,屬於銀幣。實際流通中的法國金幣,早期為弗羅林(florin)和杜卡特 (cat),後來出現了金埃居(écu d'or)和金路易(Louis)。
盡管「里弗爾」的名稱經久不變,但是其實際價值一直在發生變化,以平均每年0.88%的速度貶值。其原因一是由於貨幣所含貴金屬減少(最初1磅白銀鑄造20索爾,後來演變為鑄造66索爾),二是由於十字軍時代以來貨幣購買力發生變化。1726年,路易十五的財政大臣制訂了新的貨幣標准:1馬克(8盎司)純金摺合為740里弗爾9索爾,1馬克純銀摺合51里弗爾2蘇3但尼爾。按照這一標准,1個金路易等於24里弗爾,1個金埃居等於6里弗爾。
1795年,法國正式將另一個源於13世紀的十進制貨幣單位——法郎定為標准貨幣,停止里弗爾的使用。新舊貨幣之間按照1法郎等於1里弗爾3但尼爾的比率兌換。在海峽群島,里弗爾作為貨幣名稱一直使用到1837年才被英鎊取代。
Ⅳ 法郎是哪個國家的貨幣
法郎是法國的貨幣。但法郎是2002年前法國的法定貨幣單位。法國法郎由法國中央銀行法蘭西銀行發行。該行從1848年開始發行鈔票。法蘭西銀行發行了多種版式的鈔票,但絕大部分都已停止流通,流通大多是七十年代後發行的,鈔票上年號不是發行年版面而是印刷時間。
歷史:
1795年法郎正式代替利佛爾(livre)成為法國的本位貨幣單位,1834年其他貨幣全部退出流通領域,法郎成為法國唯一的貨幣。1803年法國實行金銀復本位制,規定1法郎含金量為0.2903225克,含銀量為4.5克。但由於金銀比價在19世紀後期不斷跳動,導致金銀復本位制度的崩潰。1876年實行金本位制。廢止5法郎銀幣的流通,並規定法郎含金量為0.2903225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郎幣值與黃金脫鉤。1928年6月法國制訂新貨幣法,正式實行金塊本位制,規定1法郎含金量為0.05895克,比1803年貶值79.69%。1936年被迫放棄金塊本位制。次年6月取消法郎含金量,法郎成為不能兌現的紙幣。
Ⅵ 1961年1法郎硬幣兌換人民幣
這個時間跨度也太長了,只能告訴你
1995年1月1日的匯率為:1法國法郎(FRF)=1.5817元人民幣(CNY)
2009年12月29日匯率為:1法國法郎(FRF)=1.4959元人民幣(CNY)
除了法國法郎,有很多國家的貨幣名稱也是法郎,就像中國的元一樣,如比利時法郎,盧森堡法郎,瑞士法郎,非洲法郎等,不知你說的是否為法國法郎
2002年1月1日歐元發行之後,法郎已逐漸的停止流通,法國的國家銀行,法蘭西銀行在2002年已停止兌換某些法郎舊鈔,而2005年後,舊鈔中的高乃依(Corneille)系列(有5法郎、100法郎)或10法郎白遼士(Berlioz)系列的鈔票也不能再換歐元。屆時在法國流通的法郎將只剩下幾種(可用到2012年2月17日),分別是:
500法郎的「居里夫婦」(Pierre et Marie Curie,1995年3月發行),
200法郎的「居斯塔夫·埃菲爾」(Gustave Eiffel,1996年10月發行)
100法郎的「塞尚」(Paul Cezanne,1997年12月發行),
50法郎的「聖·埃克蘇佩里」(Saint-Exupery,1993年10月發行)
20法郎的「阿希爾·克勞德·德彪西」 (Debussy,1981年10月發行)。
下列舊鈔則可用到2009年
500法郎的「帕斯卡」(Pascal,1969年1月發行),
200法郎的「孟德斯鳩」 (Montesquieu,1982年7月發行),
100法郎的「德拉克羅瓦」(Delacroix,1979年8月發行)
50法郎的「康坦·德·拉圖爾」 (Quentin de La Tour,1977年4月發行)
除了在法國使用,法國法郎也曾是摩納哥和安道爾的流通貨幣。現在,這兩個國家也都已轉用歐元。
Ⅶ 法國的法郎是什麼樣的
法國法郎紙幣面值分別為20/50/100/200/500,幣樣如圖:
Ⅷ 法國錢幣叫什麼
歐元。
歐元(Euro)是歐盟中19個國家的貨幣。歐元的19會員國是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芬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希臘、馬爾他、塞普勒斯。
歐元是自羅馬帝國以來歐洲貨幣改革最為重大的結果。歐元不僅僅使歐洲單一市場得以完善,歐元區國家間自由貿易更加方便,而且更是歐盟一體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歐洲貨幣局發布的歐元草樣有7張,面值分別為5歐元(灰色)、10歐元(紅色)、20歐元(藍色)、50歐元(桔黃色)、100歐元(綠色)、200歐元(黃色)和500歐元(紫紅色)。票面由窗戶、大門和橋梁三個基本建築要素構成,分別代表歐盟之間的開放、合作與溝通精神。
(8)法國法郎是什麼材質擴展閱讀:
歐元的誕生標志著歐洲自羅馬帝國滅亡以後又一次實現貨幣統一,其間經歷了漫長的19個世紀。但兩者的本質區別在於羅馬帝國是用武力征服異邦,強行實施單一貨幣,而今天的歐洲聯盟則以經濟的、政治的,即和平的漸進手段逐步邁向統一,各成員國主動、自願地讓渡自己的部份主權,包括貨幣主權,歐元的問世便是這一進程的必然結果。
網路-歐元
Ⅸ 法國法郎的介紹
「法郎」最早出現在1360年,當時法國國王約翰二世鑄造叫法郎的硬幣,法國大革命後推行公制,1795年,法郎開始作為標准貨幣在法國流通,取代原有的里弗爾。1法郎等於100生丁(centimes),含5克成色90%的白銀。此外還鑄造了含6.45克黃金、價值20法郎的拿破崙金幣。
Ⅹ 法郎是用什麼材質做的
紙張,法國法郎的紙張極薄、只有普通紙張的二分之一。紙張呈布紋狀,纖維長,密度高,挺括度好、不易斷裂、經長時間使用不起毛,不松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