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歷史 美國國慶節 法國國慶節 日期以及來源
美國國慶節,日期為7月4日,以紀念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 《獨立宣言》由托馬斯·傑佛遜起草,1776年7月4日由大陸會議主席約翰·漢寇克簽字生效。《獨立宣言》提出了一切人生而平等,具有追求幸福與自由的天賦權利,政府的權力來自人民;歷數了英國對北美13州進行殖民統治的罪行;最後庄嚴宣告美利堅合眾國脫離英國而獨立。從此,通過《獨立宣言》的這一天成為美國人民永遠紀念的節日。 早期獨立日的慶祝活動主要是遊行和演講,後來又增加了戶外活動、體育比賽等項目。燃放爆竹、煙花的活動曾一度十分流行,20世紀後為防止發生火災等危險而取消。
法國國慶節,每年的7月14日是法國國慶節。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了象徵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推翻了君主政權。1880年6月,法國議會正式通過法令,將7月14日定為法國的國慶節。法國人每年都要隆重紀念這個象徵自由和革命的日子。這一天的夜晚成為歡樂的海洋,法國的標志埃菲爾鐵塔為火樹銀花所映襯。
B. 法國國慶日是因為哪一個歷史事件而被定在7月14日
1789年7月14日,巴黎平民武裝起義攻打象徵絕對主義王權的巴士底獄,具有重大象徵意義,也被設立為公民節日。
除了7月14日外,宣布廢除封建制度和貴族特權的8月10日,革命軍隊在瓦爾密戰役擊敗普奧干涉軍的9月22日,末代國王路易十六被處死的1月21日,以及熱月政變紀念日(「第二個暴君」羅伯斯庇爾的倒台)也先後成為公民節日。
閱兵式
為慶祝國慶節,法國每年都要在香榭麗舍大街上舉行大規模的閱兵儀式。7月14日上午,大街戒嚴。空軍機群飛抵凱旋門上空,閱兵開始。編成隊列的飛機掠過香榭麗舍大街,機尾噴出紅、白、藍三色煙幕,宛如一面巨大的法國國旗在空中舒展開來。
當飛機通過協和廣場的總統閱兵台上空後,陸海軍分列式開始向總統敬禮。入夜,凱旋門上空,明亮的紅、白、藍三色探照燈光柱交叉搖曳,映照著門洞的巨大國旗;地面上節日的燈火與天空中繽紛的焰火交相輝映;爆竹聲與狂歡的樂曲聲、歡呼聲響成一片,使節日慶祝達到最高潮。
C. 法國國慶怎麼來的
7月14日是法國國慶日。1789年的這一天,巴黎人民攻佔了象徵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推翻了君主政權。1880年,7月14日被正式確立為法國的國慶日,法國人每年都要隆重紀念這個象徵自由和革命的日子。這一天的夜晚成為歡樂的海洋,法國的標志埃菲爾鐵塔為火樹銀花所映襯。
人們通常認為,法國國慶日的正式確定是1789年,其實不然。雖然為紀念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獄這一光輝的日子,曾一度將1789年的7月14日作為國慶日。但1814年封建王朝復辟後,宣布7月14日為「國恥日」和「殺人犯的節日」。1870年,共和國恢復,1879年,共和黨人成立了政府,議會由凡爾賽遷到了巴黎。翌年6月,法國議會正式通過法令,將1880年7月14日定為法國的國慶節,直至今日。
D. 法國是怎樣慶祝國慶節的
每年的7月14日是法國國慶日。1789年的這一天,巴黎人民攻佔了象徵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推翻了君主政權。1880年,7月14日被正式確立為法國的國慶日,法國人每年都要隆重紀念這個象徵自由和革命的日子。
每年的7月14日,法國全國放假一天。節日前夕,到處都掛起彩旗,所有建築物和公共場所都飾以彩燈和花環,街頭路口架起一座座飾有法國國旗顏色——紅、白、藍色布帷的露天舞台,管弦樂隊在台上演奏流行樂曲。
國慶日前後的晚上,狂歡的人群紛紛湧向街頭,脖子上圍著紅、白、藍三色綵帶,隨著音樂跳起歡快的卡馬尼奧舞及其他民間舞蹈。
另外,法國每年都要在香榭麗舍大街上舉行大規模的閱兵儀式,還要燃放煙火。入夜,明亮的紅、白、藍三色探照燈光柱交叉搖曳在凱旋門上空,節日的燈火與天空中繽紛的焰火交相輝映,爆竹聲與狂歡的樂曲聲、歡呼聲響成一片,使節日慶祝達到高潮。
在農村,國慶日之際,人們往往舉行穿袋子賽跑、小車推青蛙比賽等一些十分有特色的活動,同樣熱鬧非凡。
E. 法國國慶日有何來歷
每年的7月14日是法國國慶日。1789年的這一天,巴黎人民攻佔了象徵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推翻了君主政權。1880年,7月14日被正式確立為法國的國慶日,法國人每年都要隆重紀念這個象徵自由和革命的日子。
F. 為什麼法國國慶日定於7月14日
革命前的法國是歐洲典型的封建專制國家。國王路易十六在1774年繼承王位時,國內矛盾十分尖銳,政治、經濟都發生了嚴重危機。可路易十六是個庸碌無為、優柔寡斷的國王,他整天沉緬於吃喝玩樂,不理朝政,甚至在國會上也打瞌睡。
王室和貴族在凡爾賽宮經常通宵達旦地舉行盛大宴會、舞會。王後瑪麗·安東奈特是奧地利皇帝的妹妹,她不但揮霍無度、窮奢極欲,而且好乾預朝政。但她氣量狹窄,為人狂傲,財政總監內克因為在一次報告中提到宮廷奢華,得罪了她,結果被罷了官。封建統治階層的腐敗,造成了嚴重的後果,路易十六當政15年,國債增加了3倍,加上連年天災人禍,國庫空虛,市場物價飛漲,人民生活極端困苦。
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標志著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始。此後,法國人民以極大的革命熱情多次起義,把法國大革命一步步推向前進。19世紀末,法蘭西第8共和國決定把7月14日這一天作為法國國慶日,一直相延至今。
G. 法國國慶日是因為哪一個歷史事件
法國國慶日是因為巴黎人民起義,攻佔巴士底獄歷史事件。
1789年的這一天,巴黎人民攻佔了象徵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推翻了君主政權。1880年,7月14日被正式確立為法國的國慶日,法國人每年都要隆重紀念這個象徵自由和革命的日子。這一天的夜晚成為歡樂的海洋,法國的標志埃菲爾鐵塔為火樹銀花所映襯。
全民慶祝活動
7月14日是全體法國人歡慶的日子,這一天,從城市到鄉村,全國各地都舉行舞會(尤其是非常著名、深受贊賞的消防隊員舞會)。巴黎著名建築物燈火通明,還有埃菲爾鐵塔上空的焰火。
法國官方每年都要隆重紀念這個象徵自由和革命的日子。這一天的夜晚成為歡樂的海洋,法國的標志建築埃菲爾鐵塔被火樹銀花所映襯。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法國國慶日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絕對驚艷!看看法國國慶不一樣的狂歡日
H. 各國國慶節來歷
各國國慶節由來。世界各國確定國慶節的依據千奇百怪。據統計,全世界以國家建立的時間為國慶節的國家有35個。以佔領首都那天為國慶節的有古巴、柬埔寨等。有些國家以國家獨立日為國慶節。1804年1月1日,海地人民殲滅了拿破崙的6萬遠征軍,在太子港宣布獨立,從此就把每年的1月1日定為國慶節。墨西哥、迦納等國也是如此。
還有些國家以武裝起義紀念日作為國慶節。7月14日是法國國慶日。1789年的這一天,巴黎人民攻佔了象徵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推翻了君主政權。另有一些國家以重大會議日為國慶節。美國以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的日子為國慶日。加拿大以英國議會1867年7月1日通過《大不列顛北美法案》這一天為國慶節。
還有以國家元首的生日為國慶節的,如尼泊爾、泰國、瑞典、荷蘭、丹麥、比利時等國家。 國慶節歷史由來 : 10月1日是我們偉大祖國的生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里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
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那麼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麼回事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
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了。 世界各國確定國慶節的依據千奇百怪。據統計,全世界以國家建立的時間為國慶節的國家有35個。
以佔領首都那天為國慶節的有古巴、柬埔寨等。有些國家以國家獨立日為國慶節。1804年1月1日,海地人民殲滅了拿破崙的6萬遠征軍,在太子港宣布獨立,從此就把每年的1月1日定為國慶節。墨西哥、迦納等國也是如此。還有些國家以武裝起義紀念日作為國慶節。
7月14日是法國國慶日。1789年的這一天,巴黎人民攻佔了象徵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推翻了君主政權。另有一些國家以重大會議日為國慶節。美國以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的日子為國慶日。
加拿大以英國議會1867年7月1日通過《大不列顛北美法案》這一天為國慶節。還有以國家元首的生日為國慶節的,如尼泊爾、泰國、瑞典、荷蘭、丹麥、比利時等國家。 1949年十月一日下午3時,北京30萬人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典禮,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毛澤東主席庄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並親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毛主席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願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願與之...
I. 國慶節的由來
國慶節的由來:1949年12月2日,我國通過一次重要會議決定:自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那一天,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這就是把"10月1日"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日",這就是"國慶節"的由來。
J. 國慶節的由來和習俗
中國國慶節其實在西晉時期就有記載,我國古代把皇帝登基、誕辰稱之為國慶,而如今稱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節。
1949年10月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許廣平委員發言:「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
林伯渠委員也發言附議,要求討論決定。當天會議通過《請政府明定十月一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舊國慶日》的建議案,送請中央人民政府采擇施行。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決議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
這就是把「10月1日」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日」,即「國慶日」的來歷。
從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成為了中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