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有幻影了為什麼還搞陣風

法國有幻影了為什麼還搞陣風

發布時間:2022-05-03 15:19:36

① 法國為什麼不加入f35反而發展陣風,看完就知道了

1、法國航空長期在歐洲獨樹一幟,例如幻影、陣風等,所以法國自行研發戰斗機也是可以理解的
2、在歐洲各國中,德國是航空被閹割的很厲害,無法研發戰斗機;英國是跟美國聯系緊密,連洲際導彈都是用美國的,更別說戰斗機了;西班牙等根本沒能力 研發飛機;所以只有法國能自行研發。
3、第4代戰機,價格貴,歐洲不可能一個國家自行研發;而現在英國脫歐,加上F35的侵襲,還有俄羅斯虛弱不堪,歐洲各國沒了敵人;所以法國研發四代機可能性不大!只能用三代半的陣風了。

② 法國和德意英西四國為什麼研製台風和陣風這樣的三代半戰機而不直接研製四代機呢 他們不都有三代機嗎


樓主我可以告訴你就是,現在歐洲各國連四代戰機的研究計劃都沒有。不是說歐洲各國沒有能力研製,但是歐洲各國沒有獨立研究的計劃,頂多有聯合研究的計劃,比如美國的F35聯合研製,歐洲像英意荷等等參加。為什麼歐洲各國沒有研究四代,看看歐洲各國的軍費削減就知道了,人家把重點放在搞民生了,看看歐洲各國每年福利投入多少吧。
不得不說下金融危機,對歐洲的沖擊是很大的,肯定對歐洲的經濟造成嚴重影響,但因為金融危機使歐洲有些國家改革,歐元區和歐盟也影響,可能就使一些歐洲國家改變戰略。
因為北約,也因為美國,歐洲各國不研究四代機在國防並不是很重要,而中國和俄羅斯必須要研製出四代機,甚至五代。
對了,歐洲主流國家老齡化了,比如德國已經老齡化,不得不開放一些移民政策,英法等發達國家也一樣。發達國家不太喜歡生孩子,比例的失衡也導致國力衰弱。其實維持一定生育率對一國是重中之重。美國就看到這點,在發達國家中美國人口是增長的,美國是移民國家,生育率卻在2. 0左右,要保持活力,就要新血液。
如果歐各國想獨立研製,那麼第一要民意支持。第二軍費經費要加大,不能像現在減少國防開支。第三歐洲各國合作的同時,也要競賽以提高競爭力。

③ 法國為什麼選擇了陣風而沒有選擇幻影4000

幻影4000戰斗機,法國達索公司獨立開發的雙發重型制空戰斗機,1979年3月9日首飛,在試飛期間,幻影4000顯示出來的性能完全能與F-15匹敵。但是,由於采購單價太高、政府訂購不足、出口不利等原因,使得幻影4000戰斗機計劃破滅。

因為一種新型飛機要想把單價降下來就得量產,當時法國出口很火的是幻影F1和幻影III戰斗,都屬於輕型戰斗機,在中東戰爭和印巴戰爭中表現很出色,再加上價格便宜很受歡迎。
相反幻影4000隻有法國一家裝備,如果出口價格很高很難有國家買得起。

幻影4000是作為核打擊來使用的,所以航程遠可以搭載核彈,所以裝備了少數。

最後,1970年代中期,法國空軍開始考慮即將在未來20年之內需要取代現役機種,提出戰術法國陣風戰斗機(20張)作戰飛機(Avion de Combat Tactique - ACT / Tactical Combat Aircraft)計劃,同時法國海軍也提出他們的海軍作戰飛機(Avion de Combat Marine - ACM / Naval Combat Aircraft)計劃來取代當時的F-8艦載戰斗機。由於這兩個計劃有許多相同的需求,法國海空軍同意將兩個計劃合並為試驗作戰飛機(Avion de Combat Experimental - ACX / Experimental Combat Aircraft)計劃,研發下一代的接班人。

所以幻影4000生不逢時啊!

④ 法國現在還有戰略轟炸機嗎沒有幻影IV戰略轟炸機之後,法國的綜合國防實力會下降嗎用什麼替代的它

1996年幻影IV退役後,當時法國核武器由空軍60架「幻影」2000N和海軍24架「超級軍旗」飛機組成。2018年6月21日,在伊斯特爾125空軍基地舉行的空中演習和靜態飛機展示的軍事儀式上,空軍少將奧利維爾·塔普雷斯特將軍發表演說,幻影2000N在在服役30多年後正式停止服役。幻影2000N將被同為達索公司生產的陣風F3所取代,後者將替代它成為攜帶法國核威懾力量的空軍部隊,被法國人稱為Force de Dissuasion。根據法國空軍的說法,2000N的退役標志著「全陣列」作戰艦隊的改變。本次替換,法國空軍將升級至「F3標准」:擁有三維地形跟蹤雷達並俱有投放核武器的能力,這個升級計劃從2010年初就開始實行了。

⑤ 狂風戰機 陣風戰機和台風戰機有什麼不同

狂風是一款戰斗轟炸機,採用後可變掠翼,80%的任務是對地攻擊,是歐洲戰斗機公司針對蘇聯的蘇24戰斗轟炸機而設計製造的,狂風八十年代就已經服役,是三代戰轟中的典型,戰鬥力排在當時的F111,蘇24之後。基本上相當於現在的飛豹改進型。陣風戰斗機是法國達索公司上世界八十年代開始研製的戰斗機,固定後掠翼,沿用了幻影2000的三角翼,但加了鴨翼,且是靜不穩定性飛機,機動性能強,氣動布局與殲十類似,但是雙發。陣風是一款兼具對空對地攻擊能力的三代半戰斗機,隱身性能有了很大提高,還加了電子干擾設備。同時擁有艦載型號。台風戰斗機是歐洲戰斗機公司研製的雙發,單垂尾,雙發三代斗戰斗機,法國就是曾退出這個項目而搞陣風的。台風氣動布局與陣風極像,除了發動機優於陣風之外,其他方面略弱於陣風。台風沒有艦載型。台風與陣風的區別主要有幾點:台風進氣道在機腹,且是接近方形的,兩個進氣道並排在一起,而陣風的進氣道是橢圓形的,在機身兩側。台風的鴨翼是遠距耦合,也就是離主翼相對較遠,位置靠前,而陣風則是鴨翼靠近主翼的位置。台風戰斗機有可移動的空中加油對接裝置,不很明顯,而陣風則在機頭側方有固定的輸油介面。

⑥ 法國幻影2000戰機和現在的陣風有何性能上差異和總體的技術水平

陣風可以說是3.5代戰機中比較強的,幻影2000屬於三代機里比較弱

幻影2000受制於動力較弱,只能採用三角翼布局,優點在於加速性好,便於執行快速攔截任務
但缺陷在於持續機動能力弱,尤其是持續瞬間盤旋能力弱,只要你不被它的第一下晃開,它很快就沒有足夠的能量,被你吊打了

而且幻影2000的超音速機動能力較強,但跨音速和高亞音速機動能力一般(三角翼的先天弱點)

陣風受益於發動機的進步,兩條M88發動機的推力更大。盤旋能力和瞬間機動能力非常強(這次印度中型軍機競標中的數據)
而且陣風採用了不少的隱身技術,比如機頭部位採用了棱形設計,還有主動電子對消技術,很難對付

⑦ 法國為什麼不買美國的F35戰斗機

軍用戰斗機集合了一個國家的材料、機械、發動機、電子等多項高尖端工業,所以現代一架戰斗機動輒幾千萬美元。製造戰斗機本身也成為軍工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這些軍工企業為國家提供了大量的科技研製工作,如果不生產不買戰斗機,軍工企業就會破產,整個國家的軍事技術實力就會大大降低。所以國家、軍隊、軍工企業成為一個利益鏈條,而現代的軍工企業又為國家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本身就在拉動經濟增長。所以各國如果能夠自己研製戰斗機,就必須確保建立自己的軍事研製體系,必須使用自己的戰斗機來保持軍事研製的持續發展。
法國在二戰後,面臨著和英國一樣的情況,國家經濟崩潰,一片廢墟。但是法國人在戴高樂的領導下,具有獨立的思考方式,決定徹底走一條有自己特色的道路。英國經過二戰之後徹底廢了,很多武器研製都不搞了,很多都從外國直接進口,原因就是為了省錢。法國則開始了全面的、系統的國防工業、軍事工業建設,從步槍到戰斗機、到航母到核潛艇彈道導彈,法國基本都在自己研發,自己裝備使用自己的武器。這樣,在戰爭來到的時候,能夠自己提供武器,不用看人家的眼色行事。在國際社會上也因為有了自己的武器才有發言權。
另外,一個國家裝備一種武器,主要看是否符合國家的軍事戰略思想,是否符合國家的裝備軍事體系。F35屬於一種具有垂直起降、短距滑跑能力的攻擊性戰斗機,主要目的是在21世紀進行精確的對敵打擊任務,兼具一定的空戰能力,可以看出是一種取代鷂式戰斗機的攻擊性戰斗機。美國應該主要用來裝備在兩棲突擊艦上,部分裝備在航母上,與F18E/F一起服役。而且,研製一種新型戰斗機耗資巨大,所以美國人像拉了幾個兄弟入伙,讓幾個兄弟一起花錢進行研製,然後這些兄弟還要以後必須買多少架,來保證美國軍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可以說好事都讓美國幹了,美國准備把F35像過去的F4,F104,F16一樣成為一種外援戰斗機,既拉攏了國際朋友,又拉動國內的軍工企業發展。
所以,精明的法國人是絕不會上這個當的。法國人有個特點,就是有著強大的愛國主義思想,和俄國人一樣。事實證明,幻影2000系列基本上能夠滿足現在一般性的防務,而陣風戰斗機的水平也很高,幻影2000退役了還有陣風來接替主力戰斗機的任務。陣風也能夠提供精確對敵攻擊能力,無需再花大價錢購買美國的F35。而且,美式戰斗機的維護、保養和法國的不是一個體系,如果買美式飛機,必須和法國自己的維護、保養、通訊體系進行融合,代價也比較大。
最後,一個國家要買外國飛機,需要國會批准。而國會中必定會有大財團支撐,大財團看見不買自己的飛機而買外國飛機,肯定會遙控國會不通過,這樣就無法制定國家預算,所以就會讓議案不通過。

⑧ 陣風戰斗機的出現是否意味著法國空軍不需要研發或采購一款輕型戰機與其高低搭配

陣風本身就不屬於高檔機,其重量屬於中型。另外法國空軍規模比較小,沒必要搞兩套飛機。陣風本身屬於多用途戰斗機,不僅擔負對空作戰,還要兼顧對地打擊。
高低搭配是空軍規模大的、裝備重型戰斗機為主力的國家採取的降低成本的策略,法國歷史上就沒有重型戰斗機,空軍規模也不大。實在是沒有必要(也缺乏足夠的財力)。

以色列空軍擔負兩個任務:制空和對地打擊。這個和美國的戰術要求基本一致。而以色列的空軍規模大大超過了按照他的人口和面積的需要,屬於相對大規模的空軍。自然採用美國的策略。以色列的F-16基本是作為戰斗轟炸機使用的,空戰完全由F-15負責。

⑨ 幻影2000戰斗機,陣風戰斗機,狂風戰斗機這些戰斗機先進嗎怎麼聽著挺老的

1 F-22 猛禽戰斗機
F-22,世界上第一種也是目前唯一一種投產的第四代超音速戰斗機,它所具備的「超音速巡航、超機動性、隱身、可維護性」成為第四代超音速戰斗機事實上的劃代標准。 雷達反射面=兩張A4紙 F-22是美國空軍委託洛克希德、波音以及通用動力公司合作研製的新一代戰斗機。該計劃首次要求將五個特點集中在一架飛機上,即低可探測性、高度機動性和敏捷性(隱身性)、可作超音速巡航(而不是短時間超音速沖刺)、有效載重高且具有足夠遠的航程。下面就以F-22為例,看看第四代戰斗機的「先進」之處。 F-22翼展13.56米;機身長18.92米;機高5米;機翼面積78.80平方米。F-22採用雙垂直尾翼雙發動機單座布局。垂直尾翼向外傾斜27度,恰好處於一般隱身設計的邊緣。其兩側進氣口在機翼下方,並具有抑制紅外輻射的隱身設計,主翼和平尾採用一致的後掠角和後緣前掠角,水泡形座艙蓋凸出於機身前上部。 特別的外形和能吸收電波的塗料使戰斗機的有效雷達反射面積僅為0?郾1平方米左右,與2張A4紙的面積相當。 超音速巡航快攻快跑 動力裝置採用兩台F119-PW-100帶加力的渦輪風扇發動機。最高飛行速度每小時1950千米,近地最高飛行速度每小時1480千米,實際最大飛行高度18000米,作戰半徑約1500千米。F-22可不用發動機開加力在1.58馬赫的速度下連續飛行30分鍾(1馬赫相當於1倍音速)。 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的戰斗機在作戰時將有很大的優勢。它可以迅速接近目標,攻擊後迅速脫離,可以把敵機攔截在更遠的空域,還可以對敵實施多次攻擊。F-22的短距起落能力也很高,可在500米長的跑道上起降。這種性能使其可以在短跑道小型機場上起飛作戰,或在機場破壞後的殘存跑道上起飛。 超視距戰斗先發制人 現代戰爭中,超視距空戰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現,所以F-22的超視距戰斗能力在設計階段就極受重視。F-22戰斗機使用的中程空空導彈主要是AIM-120C,這種號稱「發射後不管」的新一代空空導彈具有主動雷達尋的、自動引導的能力。可以在視距外進行精確打擊,配合飛機隱身能力,使F-22能先敵發現目標,先敵發射武器,掌握戰場主動權。 F-22有三個內部武器艙:其中兩個武器艙沿進氣道安排,可容納AIM-9導彈;另一個武器艙在機身下部,可容納6枚AIM-120C中程空空導彈。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時,機身下部武器艙也可以按454公斤重量配備2枚AIM-120C導彈和2枚JDAM-1000制導炸彈和副油箱。當然,外掛武器會使飛行大大喪失隱身能力。F-2還裝備了一門內裝機關炮M61A2。對空對地一機多用 作為「第四代戰斗機」,F-22也是一種多用途戰斗機,既可用於空中格鬥,又有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多用途飛機有以下一些優越性:一是有利於縮短研製周期,二是可節省研製經費,三是利於提高作戰靈活性和整體作戰能力。 F-22可以掛載的JDAM-1000就是一種先進的對地攻擊武器。JDAM又叫「聯合制導攻擊武器」,這種炸彈利用衛星定位系統(GPS)引導,是一種全天候、自動尋的常規炸彈。炸彈尾部安裝了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裝置,能夠不受雲、霧以及其他惡劣天氣的限制。一般攻擊誤差在13米之內,並可達到95%的系統可靠性。

2-3 蘇-37戰斗機 /蘇-35戰斗機
俄羅斯蘇霍伊公司在蘇-35基礎上研製的單座雙發多用途戰斗機。1996年4月首飛。該機採用三翼面氣動布局和推力矢量控制技術,裝有兩台AL-37UF推力矢量發動機,單台最大加力推力180千牛,推重比8.7。機長22.2米,機高6.4米,翼展14.7米,最大起飛重量34噸,最大平飛速度2.35馬赫,實用升限18800米,最大航程3300公里(一次空中加油6500公里),作戰半徑1400公里。機首裝有一部N011M相控陣火控雷達,最大探測距離150公里,可以同時跟蹤15個目標,並可同時攻擊其中6個目標;機尾裝有一部後視雷達,可以對尾追目標進行攻擊。機載武器有1門30毫米機炮,17個外掛架,可掛14枚空空導彈,其中包括R-73近距格鬥空空導彈導彈、R27/77中距空空導彈,還可攜帶Kh/29/31/41/59空地導彈、各種炸彈和火箭彈,最大載彈量8500公斤。 蘇-35新型制空戰斗機是蘇-27戰斗型的直接後繼機,它和美國的F-22、歐洲的EF2000屬於同一個等級。蘇霍伊設計局總設計師西蒙諾夫稱:蘇-35飛機具有與歐洲下一代先進戰斗機以及美國F-22A戰斗機相匹敵的能力。 蘇-35飛機採用翼身融合氣動布局和放寬靜穩定度技術,有一對小的全動鴨式前翼,是一種現代化三翼布局(正常布局加上前翼)飛機。飛機前翼採用全電傳操縱系統,偏轉范圍-15°到+10°。前翼除能改善飛機在大迎角條件下的安定性和操縱性外,還能降低機身和機翼根部所承受的空氣動力載荷,有助於使穩定過載達10g。 蘇-35的動力裝置為兩台帶控制推力矢量系統的L—35渦輪風扇發動機,提高了飛機的機動性起降性能。新型機載電子設備,加多功能多普勒雷達,具有空空、空地雙重功能及抗干擾能力。蘇—35的雷達對戰斗機這類目標的發現距離為165~245千米,對轟炸機、預警機或大型運輸機的發現距離可達400千米。它同時可跟蹤15個空中目標,用導彈可同時攻擊6個目標。 蘇-35飛機還首次採用了後視火控雷達技術,可引導俄專門研製的後射型近距空空導彈。蘇-35戰斗機的機翼下裝有能水平轉動180度的轉動發射裝置,它可自動轉動,也可按飛行員的指令轉動。也就是說,蘇-35發射的導彈可以向後半球發射,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越肩發射」,這是蘇—35最為獨特的設計。 蘇—35除裝一門30毫米航炮外,還有12個外掛點,可攜帶12枚遠距、中距導彈和近距格鬥空空導彈(裝有主動、半主動和被動雷達自導頭和紅外自導頭)。如R—77中距導彈,能摧毀70千米處的敵機。另一種增大射程的導彈,能摧毀110千米處的空中目標。空地武器有包括射程150千米的戰術巡航導彈、反雷達導彈、反艦導彈,以及激光或電視制導炸彈。 蘇-35飛機武器系統的另一個特點是能在完成「尾溝」、「眼鏡蛇」、「超眼鏡蛇」等特技飛行。蘇-35可進行短時間的「眼鏡蛇」和「超眼鏡蛇」機動,使飛行豎起90~120度,這時雷達和光電瞄準系統就能自動截獲目標,同時系統發出指令,可發射出兩枚導彈。蘇—35飛機不僅用於奪取制空優勢,而且還可用於對地面、海上目標實施遠距離、高精度的有效打擊。 美中不足的是,蘇—35飛機的隱身能力差,也不能作超音速巡航飛行,這對於最新一代的戰斗機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

4 F—18 戰斗機
F—18是一種艦載戰斗機,A—18是一種艦載攻擊機.由於二者是在同一原型機的基礎發展起來的,即一機兩型,機體完全—樣,只是在武器裝備上有所差別,所以統稱F/A—1B,綽號也一樣叫「大黃蜂」.1974年正當美國空軍提出「輕型戰斗機」計劃,並開始研製原型機的時候,美國海軍也提出了研製多用途戰斗機的要求.當時稱之為VFAX計劃,後來改稱海軍空戰戰斗機計劃.1974年諾斯羅普公司的YF一17在YF一16的原型機競爭中失敗,幸運的是諾斯羅普的工作沒有白做,1975年他們的YF—17被海軍選中,這就是F/A—18的原型機. 1976年1月美國海軍又與麥道公司簽定合同並以麥道公司(現已並入波音公司,稱波麥公司)為主與諾斯羅普公司一起聯合研製F/A—18「大黃蜂」。後經過進一步的原型機試飛,生產型製造、試飛,到1983年1月初步形成作戰能力.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共訂購1366架,此外,加拿大訂購138架,澳大利亞訂購75架,西班牙訂購84架,均已部分交付使用. F-18A大黃蜂是單座、雙發艦載戰斗攻擊機。有YF/A-18A/B、F/A-18A、RF-18A、F/A-18B、F/A-18C和F/A-18D等6種型別,共生產了1137架,其中150架是雙座教練型,112架是偵察型。 F-18A大黃蜂是第1種生產型,主要用於艦隊防空和艦載攻擊機的護艦,有些飛機也用於執行空對面攻擊任務。 主要的火力控制設備包括AN/AVQ-28平視顯示器、AN/AYK-14中央任務計算機(2台)、AN/APG-65脈沖多普勒雷達、多功能顯示器、外掛物管理裝置、AN/AWG-21反輻射導彈(AGM-78)控制器等。執行空對地攻擊的機型座艙中的顯示器有些變化,並裝備有前視紅外(FLIR)和激光光點跟蹤器(LST)。 F/A-18E/F是最新改型,其主要特點是增大了航程、每側機翼處增加1個外掛架,而且機翼內側掛架的最大掛載能力提高到2400kg,增加了載彈量和提高了作戰能力。其電子系統中約有90%與F/A-18C/D通用,雷達選用了AN/APG-73(AN/APG-65的改型)。 F-18A大黃蜂戰斗機的武器控制系統包括攻擊顯示分系統、數據處理分系統、參數測量(感測器)分系統和外掛物管理/控制分系統等4個主要部分。 攻擊顯示分系統包括AN/AVQ-28平視顯示器和3個完全一樣的陰極射線管下視顯示器-多功能顯示器(MFD)、主監控顯示器(Master Monitor Display-MMD)和水平情況顯示器(Horizontal Situation Display-HSD)。主監控顯示器顯示所有飛機系統的告警信息和資詢信息。它也是多功能顯示器的備用設備,能顯示前視紅外信息。水平情況顯示器是主要的導航顯示器。數據處理分系統包括大小30餘個計算機,如AN/AYK-14中央任務計算機(2台並行工作)、雷達信號處理機、雷達數據處理機、外掛物管理計算機、顯示計算機、飛行控制計算機和大氣數據計算機等,全部程序大約有779K。表3.1列出了主要幾種可編程和ROM計算機的CPU和存儲容量。 參數測量分系統包括AN/APG-65雷達、AN/ASN-130慣導裝置、AN/AAS-38前視紅外裝置、AN/ASQ-173激光照射/測距器和大氣數據感測器等。 外掛物管理和控制分系統包括AN/AYQ-9外掛物管理系統和AN/AWG-21導彈控制器等。 在海灣戰爭中,F/A—18是美國艦隊的主力作戰飛機.F/A—1B採用單座雙發後掠翼和雙立尾的總體布局.機翼為懸臂式的中單翼,後掠角不大,前緣裝有全翼展機動襟翼,後緣有襟翼和副冀,前後緣襟翼的偏轉均由計算機控制.停降在艦上時,外翼段可以折疊(副翼位於外冀後緣).翼根前緣是一對大邊條,一直前伸到座艙兩側,據說因此可使飛機能在60度的迎角下飛行.機身採用半硬殼結構,後機身下部裝有著艦用的攔阻鉤。尾翼也採用懸臂式結構,平後和垂尾均有後掠角,平尾低於機翼,使飛機大迎角飛行時具有良好的縱向穩定性;略向外傾的雙立尾位於全動平尾和機冀之間的機身兩側.起落架為前三點式,前起落架上有供彈射起飛用的牽引把.座艙採用氣密、空調,內裝馬丁?貝克公司的彈射座椅,風擋和座艙蓋分別向前、後開啟.F/A—18裝兩台通用電氣公司研製的F404—OE—400低涵比渦輪風扇發動機,單台加力推力71.2千牛.進氣道位於翼根下的機身兩側.機內可帶4990千克燃油,機頭右側上方還裝有可收藏的空中加油管。 F/A—18是一種超音速的多用途戰斗/攻擊機,主要特點是可靠性和維護性好,生存能力強,大迎角飛行性能好以及武器投射精度高.據介紹,該機的機體是按6000飛行小時的使用壽命設計的,機載電於設備的平均故障間隔為30飛行小時,雷達的平均故障間隔時間為100小時,電子設備和消耗器材中有98%有自檢能力.到目前為止,F/A—18共有9個型別,有單座的,也有雙座的.出口加拿大的編號為CF—18A,澳大利亞的有F/A一18A/B,西班牙的編號為EF一18,還有一種供出口用的多用途岸基型為F/A—18L型.F/A—18A為基本型,是一種單座戰斗/攻擊機,主要用於護航和艦隊防空;如果換裝部分武器後即為攻擊機,可執行對地攻擊任務. 該機翼展11.43米,機長17.07米,機高4.66米;起飛重量15740千克(空戰),22328千克(對地攻擊);最大平飛速度1910公里/小時(高空),實用升限15240米,作戰半徑740公里(空戰)、1065公里(對地攻擊),轉場航程3700公里(不空中加油).機載設備有休斯公司的AN/AGP—65多功能數字式空對空和空對地跟蹤雷達,在空對空工作狀態時可跟蹤10個目標、向飛行員顯示8個目標.另有ALR—67雷達警戒接收機,四餘度飛行控制系統和兩台AYK—14數字式計算機,以及利頓公司的慣性導航系統,兩台凱撒公司的多功能顯示器和費倫第/本迪克斯公司的中心式屏幕顯示與乎視顯示器等. 主要武器有1門20毫米機炮,備彈570發.共有9個外掛架,兩個翼尖掛架各可接1枚.AIM—9L「響尾蛇」空對空導彈;兩個外翼掛架可帶空對地或空對空武器,包括AIM—7「麻雀」和AIM一9「響尾蛇」導彈;兩個內翼掛架可帶副油箱或空對地武器;位於發動機短艙下的兩個接架可帶「麻雀」導彈或馬丁?馬麗埃塔公司的AN/ASQ一173激光跟蹤器、攻擊效果照相機和紅外探測系統吊艙等;位於機身中心線的掛架可技副油箱或武器.F/A一1BC和D型還可帶先進中距空對空導彈和「幼畜」(又稱小牛)空對地導彈.最新的改型是F/A—18E/F"超級大黃蜂"

5 幻影2000戰斗機
「幻影」2000是很有特色的一種第三代戰斗機,它是目前已服投的第三代戰斗機中唯一採用不帶前Il的三角翼飛機。可以說,這是一種獨樹一幟的第三代飛機。法國在戰斗機研製方面獨樹一田的做法不僅體現在「幻影」2000飛機上,而且體現在整個「幻影」系列飛機的形成和發展之中。 從法國的經濟實力和技術水平來看,與美國是有相當差距的;與西歐一些國家相比,法國也並不佔優勢。法國就是仗憑其「獨樹一織」的精神,堅持其獨立性,才取得了在戰斗機研究領域中重要的位置。法國在戰斗機發展過程中,獨立性主要體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堅持適合國情的發展思想。法國是個第二世界國家,在經濟和技術上與美國有差距,因而不能象美國那樣強調「全新設計」和研製各種用途比較單一曲戰斗機,而是堅持「漸改」發展和注重「一機多型」、「一機多用」。法國空軍的主力戰斗機從「幻影」III、「幻影」2000系列,直到它前正在研製中的「陣風」戰斗機,都堅持了「漸改」發展的途徑。這種研製途徑的優點是研製周期短、經費節省,既能繼承上一階段設計的長處,又能在一、兩項關鍵性能上有重大突破。從「幻影」飛機系列的研製進展和使用結果來看,這種做法是成功的。 一機多型和多用,是「幻影」飛機的「傳家寶」,「幻影」2000飛機也不例外。它的基本型是空中優勢戰斗機2000C,可遂行全天候、全高度/全方位、遠程攔截任務;不久又發展了2000B雙座教練型和2000N對地攻擊型,最近又研製了空戰能力明顯提高的2000—5型。此外,還發展其它的一些改型機。對一個經濟實力不十分雄厚、要求裝備數量不太多的國家來說,這種「多用途」飛機是比較合用的,而且也有利於出口和爭奪國外用戶。 二是堅持自己的技術特點。無尾三角翼氣動布局,是「幻影」飛機的一個重要技術特點。這種布局有一些固有的缺點,所以達索公司曾在60年代末研製了中等後擦翼布局的「幻影」F.1戰斗機。但是,使用結果並不理想,特別是在荷蘭等四個國家決定購置F—16而不是F.1後,達索公司更痛感放棄三角翼方案是不明智的。 他們看到只有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才能獲得優勢。於是,「幻影」2000飛機重新起用三角翼布局。同時依靠達索公司堅持進行預研,採用了電傳操縱、主動控制技術、新型動力裝置和復合材料,終於研製出一種作戰效能大有提高的「幻影」2000戰斗機。它採用的M53發動機的性能水平並不很高,其推重比比F—16用的Fl00發動機幾乎要差一個等級,這是「幻影」200O飛機最大的不足之處。但達索公司通過採用其它措施彌補了這個不足,使其總體性能滿足了要求。而且由於M53發動機結構簡單、可靠性高和維護方便,反而成為招睞第三世界國家用戶的的一個最主要的特點。 三是堅持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法國的戰斗機發展一直面臨著眾多難題:經濟實力有限,基礎工業和基礎技術比較薄弱,一些關鍵技術的水平明顯落後干美國等。應該說,其自行研製戰斗機是有相當困難的,但法國長期來一直堅持「以我為主」的獨立自主發展戰斗機的道路。它曾櫃絕購置美國A—7飛機,發展自行研製的「超軍旗」;沒有購置效費比較高的F—16飛機,而自行研製了「幻影」2000;在與英國等聯合研製下一代戰斗機時,困難以在一些關鍵項目中取得主導地位,而毅然退出合作,自行發展「陣風」戰斗機。如果光從技術水平、作戰效能和經濟性來分析,法國未必一定要進行「陣風」飛機的研製工作,因為F—16籌飛機的新改型很有可能能取代「陣風」。法國堅持研製「陣風」的關鍵原因,是要在航空工業和戰斗機發展上堅持獨立自主的道路和保持在西歐的領先地位的決心。對法國來說,這種政策是正確的、是有效的。

6 台風戰斗機
"台風"的誕生幾經波折。20世紀80年代中期,歐洲的幾個主要國家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等醞釀共同研製一種"未來歐洲戰機",用來替代各國上一代的"狂風"等戰斗機,預計90年代中期服役。因對飛機的設計意見不統一,法國中途退出,單獨研製了"陣風"戰機。"未來歐洲戰機』計劃也一拖再拖,並幾易其名,先是改名為 "歐洲戰機2000"(EF2O00),後叫做"歐洲戰機"(EurofIghter),最終起名 "台風"(Typhoon)。 "台風"戰斗機長14·96米,翼展10·95米,高5·28米,動力裝置是兩台渦輪風扇發動機,最大起重量約為21噸,最大速度2125千米/小時。屬於一種以空戰並奪取制空權為主,兼具對地、對海攻擊能力的中型戰斗機。 作為幾個發達國家共同研製的新一代戰機,"台風"當然是集各家所長,飛機的各部分由各國分別研製,並盡可能採用最先進的技術。如大量採用先進材料和生產工藝,大大減輕了機體重量,減少雷達反射截面,縮短研製周期。"台風"的動力裝置EJ2O0發動機推力大、推重比高,可逆行超音速巡航,並保證了"台風"的高機動性。機載設備更是先進,簡單說就是盡可能減輕飛行員的負擔,如音頻控制系統,飛行員只需通過語音發出指令,就可以進行某些操作。當然,"台風"也並非盡善盡美,與美國F-22戰斗機相比,"台風"在隱身性能方面就大為遜色,設計者認為不能因考慮隱身而犧牲飛機的機動性。即便如此,"台風"還是採用了不少隱身措施,雷達反射截面最小可減少到2-3平方米』。"台風"的主要任務是空戰並奪取制空權,也可進行對地攻擊和戰術偵察,飛機按空對空、空對地、空對海攻擊有多種武器配置模式,可掛載多種先進的常規和制導武器。機載設備和武器可使"台風"進行超視距空戰。 多國聯合研製戰斗機有利有弊,弊端是有時"眾口難調";但風險共擔、各展所長、采購最大、利於出口並主導市場的優點已經顯現出來。盡管還未服役,但幾個研製國已經訂購了148架飛機,英國還准備增購232架,最近,希臘也表示將至少購買60-80架"台風",並對"台風"項目進行投資。負責生產"台風"的歐洲戰斗機財團更樂觀,估計"台風"今後至少還有800架的市場購買潛力。隨著采購數量的增加,單機價格也會降下來,這與法國"陣風"高昂的價格和少得可憐的采購數量形成鮮明對比。在21世紀初的30-40年內,"台風"必將與F-22等第四代戰斗機並駕齊驅,並獨霸歐洲大部分的主力戰斗機市場。

7 F-15戰斗機
F-15是美國麥·道公司研製的重型制空戰斗機。主要用於奪取制空權,也可用於對地攻擊。美國空軍1969年選定麥·道公司的設計方案並讓其研製了20架原型機,1972年7月首次試飛,於1974年11月開始交付部隊使用。除了美國之外,以色列、日本、沙特也裝備了F-15。

8 殲-10戰斗機
殲-10,按西方劃分戰斗機的方法,屬於典型的第三代戰斗機。殲-10將是我國第一種自行設計的、裝備部隊使用的第三代戰斗機,第一種自行設計的、真正兼有空優/對地雙重作戰能力的作戰飛機。遺憾的是,自1984年殲-10正式啟動,至今仍未正式服役。 殲-10可以算作是中國空軍歷史上最具神秘色彩的一種戰斗機了。自從外界第一次發現它的存在起,各種關於它的傳聞就一直沒有中斷。有的說它技術先進,無可匹敵,又有的說它發展困難重重。那麼,它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飛機呢? 要說殲-10,就不能不提到以色列的「獅」式戰斗機計劃。早在八十年代,以色列空軍提出了下一代戰斗機的發展計劃。該計劃要求發展一種輕型單座單發戰斗機,既能夠用於空中格鬥,又具有較強的對地攻擊能力,用以取代以色列空軍陳舊的A-4「天鷹」攻擊機,配合從美國購買的F-15和F-16戰斗機作戰。這種戰斗機被命名為「獅」(LAVI)。 機長: 14.57米 機高: 4.78米 翼展: 8.78米 最大起飛重量: 19,277千克 發動機: 1台AL-31FN渦扇發動機或渦扇-10A渦扇發動機 最大推力:112.6千牛(AL-31FN) 最大飛行速度: Mach 2+ 轉場航程:大於3000千米 最大過載: 7g(持續)/10G(瞬時)

9 印度LCA戰斗機
LCA是世界上最小的戰斗機,自重5.5噸,機身的40%由復合材料構成。它有雙三角無尾機翼和一個垂直的水平尾翼。總體來看,LCA的設計非常樸素。它由一台Kaveri發動機提供動力。三角機翼的設計使LCA非常靈活,能夠為它提供極好的機動性。LCA是一款設計相當現代化的戰斗機,它看起來象是法國的陣風和歐洲聯合戰斗機。

10 米格-25
米格-25在70、80年代的局部戰場頻頻上鏡,尤其是其偵察型。1971年秋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前夕,4架蘇聯米格-25R偵察型進駐埃及,不時前往以色列上空偵察。以色列空軍派出了當時西方最好的戰斗機——美國研製的F-4「鬼怪」攔截。

⑩ 法國陣風戰斗機和幻影2000戰機情況,詳細點……!

陣風戰斗機(法語:Dassault
Rafale)[1]是法國達梭(Dassault)飛機公司設計開發和建造的雙引擎、三角翼、高靈活性多重功能戰斗機,預計成為法國海空軍下一代的作戰主力。達梭使用「全形色」這個詞來描述這架飛機來顯示它與其它多功能戰斗機之間的區別。其它多功能戰斗機有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的區分。達梭還使用這個詞來顯示陣風可以在作戰中從一個功能轉換到另一個功能的能力。陣風戰斗機計劃用來取代七種不同專門化的飛機。
陣風戰斗機被基於陸地機場的法國空軍以及基於航空母艦的法國海軍力量使用。法國也出口陣風戰斗機,雖然至今為止還沒有外國軍隊購買這種戰斗機,但是一些國家表示對它感興
技術數據
機長15.30米
機高5.34米
翼展10.90米
機翼面積46.0平方米
空重9060kg(陣風D)
9670kg(陣風M)
外掛重量6000kg(正常)8000kg(最大)
最大重量21500kg
最大平飛速度M2.0
起飛著陸距離400米(對空作戰)600米(對地作戰)
作戰半徑1093千米(低空突防,12枚250kg炸彈,4枚米卡空空導彈,總容量4300升的三個副油箱)
1852千米(遠程空中截擊,8枚米卡空空導彈,總容量6600升的四個副油箱,12200米高度)
限制過載+9.0/-3.6g
http://ke.soso.com/v52846.htm?syn=%E9%98%B5%E9%A3%8E%E6%88%98%E6%96%97%E6%9C%BA

閱讀全文

與法國有幻影了為什麼還搞陣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8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3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4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7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4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4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3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9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3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