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法國人吃什麼主食
1、法式煎鴨胸 (Magret de canard)
這道最為法國人所鍾愛的菜餚的歷史並不很長久,傳統上法國人把鴨子烹飪成油封鴨或是全烤鴨,直至米其林星級大廚André Daguin 於上世紀60年代發明了把鴨胸肉單獨切割下來烹飪方法,之後這種料理方法漸漸普及到餐廳和家庭。
2、淡菜炸薯條(Moules-frites)
這是一道比利時名菜,也盛行於法國北部。最早記載淡菜炸薯條的食譜是在1781年。
3、古斯米蓋澆飯(Couscous)
從考古挖掘出的炊具看,古斯米起源於九世紀的北非。古斯米一般蒸熟後會比較鬆散,可做成蓋澆飯,搭配羊肉、牛肉、雞肉、雞蛋、西葫蘆、胡蘿卜、鷹嘴豆、洋蔥、土豆、番茄、香芹、白蘿卜、青椒、茴香、辣醬等食用。
⑵ 介紹一下法國的飲食文化
1、法國的飲食往往與藝術相關:法國人通常將美食和藝術結合起來,飲食和藝術相輔相成,互相滲透。國主廚一般都經過專業的訓練,他們不僅具備一般廚師的技術,也具有藝術家的天賦。例如在顏色上追求美感,要求百汁百色,給人以藝術美的享受,在滿足人們味覺的同時,也給人心靈的觸動,使客人流連忘返。
2、法國的飲食追求浪漫情調:法國人天性具有浪漫的情懷。法國人特別講求用餐時的環境,比如幽幽的燭光、精美的餐具、典雅的環境等等。無論是高檔的,還是低檔的餐廳,都是經過精心准備的,大都能滿足用餐者的心理需求。餐廳本身也講究空間的效果,服務非常到位。
3、飲食的烹調方式:法國有其獨特的烹調方法,以其美味可口出名,且菜餚種類繁多。義大利對法國烹飪發展所做的歷史貢獻是不可替代的,義大利元素對法國具有強大而持久的影響。
4、法國飲食文化的特點:每一道菜和飲料,與「藝術」是分不開的。晚餐前的開胃酒是不可缺少的。在吃飯時候,酒的類型,甚至顏色都非常講究。點肉類食品時候用紅酒。吃魚和海鮮喝白葡萄酒,飯後喝一點白蘭地酒。不同的酒用的酒杯也是不同的。
5、講究調料:法國菜十分講究調料,常用的香料有:百里香、迷迭香、月桂(香葉)、歐芹、龍蒿、肉豆蔻、藏紅花、丁香花蕾等十多種。法國菜中胡椒最為常見,幾乎每菜必用,但不用味精,極少用芫荽。
調味汁多達百種以上,既講究味道的細微差別,還考慮色澤的不同,百汁百味百色,使食用者回味無窮,並給人以美的享受。法國菜具有選料廣泛、用料新鮮、裝盤美觀、品種繁多的特點。菜餚一般較生,還有吃生菜的習慣。
法國料理,即法國菜,是西餐中最知名的菜系,講究憑借其對材料的認知及靈活運用,創造出許多膾炙人口的佳餚美食,這就是法國菜引以自豪的地方。
法國菜精益求精,將以往的古典菜餚推向新菜烹調法,並相互借鑒運用,調制的方式講究風味、天然性、技巧性、裝飾和顏色的配合。
法國料理的精神在於突出食物的原味,所以當法國師傅在做料理時,他所加進的任何調味料、配菜,甚至於搭配的酒,都只有一個目的:把主要食材的原味給襯托出來。
法國是世界上盛產葡萄酒、香檳和白蘭地的國家之一,法國人對於酒在餐飲上的搭配使用非常講究。如在飯前應飲用較淡的開胃酒。
食用沙拉、湯及海鮮時,飲用白葡萄酒;食用肉類時飲用紅酒;而在飯後飲用少許白蘭地或甜酒等。據說法國人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在歐洲國家中最低,就歸功於葡萄酒。
法國菜源自於義大利菜,而義大利文化傳承於古羅馬帝國,因此義大利人對於食的文化與烹調技藝,是累積了數千年的經驗,才居於主流的地位,而文藝復興時期,烹調技藝更達到了尖峰期。
而法國的烹調技術會如此的精進,甚至取代義大利菜的主流地位,那是因為法國有了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還有一張好吃的嘴、一個挑剔的胃、一雙精巧的手、一個聰明的頭腦,才能從義大利菜的精隨中創造出自己的風格,享譽國際。
⑶ 歐洲人一日三餐吃什麼
歐洲人較為重視早餐,因而,無論從早餐的豐富程度上,還是在種類的搭配上,都是十分講究的。比如,在歐洲人的早餐桌上,常見的食物有牛奶、玉米燕麥等穀物的膨化片、新鮮水果、麵包、咖啡、香腸、火腿、吐司等。穀物膨化片有灰色的麥片、黃色的玉米片,泡入牛奶之中,色澤鮮艷,令人食慾大增不說,穀物甜氣與牛奶的香氣合而為一,一勺入口,松軟可口,使人慾罷不能。而在烤麵包片里,夾入新鮮蔬菜、香腸與火腿薄片,再抹上果醬或黃油,配以一杯咖啡,味道簡直無與倫比。早餐之後,再以兩片新鮮的水果收尾,美好的一天,便在美味的早餐之餘開始了。當然,對於生活節奏略快的歐洲上班族而言,早餐就相對簡單了,一個三明治加一杯咖啡便可以;不過,不管這三明治是從便利店裡購得,還是在自家做好,裡面的夾心也基本上都會包括蔬菜、肉、蛋以及黃油和起司。
歐洲人的中餐相對簡單,因為歐洲人通常吃中餐都是十分匆忙的,完全是為了滿足下午所需的熱量,熱量高和省時是歐洲人選擇中餐的基本原則。因而,牛排是歐洲人午餐上必會出現的食物。當然,不同的國家也會有所不同,比如說德國人的午餐中,永遠少不了土豆,義大利人會吃義大利面或通心粉之類。此外,歐洲人以麵包作為主食,就像中國人常常以饅頭或米飯作為主食一樣,十分普遍。
晚餐是歐洲人最重視的,也是吃得最從容的一餐。不管是上班族四五點下班後,還是居家之人在與朋友小聚之後,都會全心全意地期待一頓豐盛的晚餐。歐洲人的晚餐餐桌上花樣繁多,燒的、烤的、蒸的、葷的、素的、開胃的、實在的、一年四季百吃不厭的、嘗鮮的,應有盡有,但其實也無非還是歐洲人常吃的禽蛋肉乳類。
⑷ 法國人一般吃什麼
早餐:大約在7點到9點之間,主食
牛角包
或麵包(也許二者兼備)、奶油、果醬,飲料通常是咖啡、茶或
熱巧克力
。
法國的午餐會選擇一份沙拉或者是
冷盤
作為
前菜
,緊緊接著是主菜,法國的午餐主菜都是肉食,雞肉、羊肉、牛排、魚肉都可以,總之要有一份肉菜作為主菜,緊接著是一份乳酪。
法國人晚餐大多會在晚上八點左右才吃,先會到某個咖啡館裡面喝上
一杯咖啡
,等到回家之後會吃一些麵包類的主食,菜會是一些肉類和
新鮮的蔬菜
,再配上少量的薯條,一份乳酪或者甜點,這樣一頓晚餐
就結束了
。
(4)去法國中午吃什麼好擴展閱讀:
法國的
用餐禮儀
:
吃
法國菜
,就如同吃西餐一樣。用
刀叉
時,記住由最外邊的餐具開始,由外到內。完成一道菜後侍奉收去該份餐具,按需要或會補上另一套刀叉。
不要見到美食就撲上去,失禮。
不管凳子多舒服,坐姿都應保持正直,不要靠在椅背上面。進食時身體可略向前靠,兩臂應緊貼身體,以免撞到隔壁。
吃完
抹手
、抹嘴,切忌別用
餐巾
用力的擦。要注意儀態,用餐巾的一角輕輕印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漬便可。吃完每碟菜之後,將刀叉四圍放或打交叉
亂放
非常難看。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
-
法國禮儀
⑸ 法國人喜歡吃什麼作為午餐
喜歡糖炒栗子飲食喝生水法國
法國是世界三大烹飪王國的特色之一。法國人講究吃,而且捨得花錢。法國人不無鱗的魚食,不要吃刺激性食物。他們一般喜歡吃嘴角微微原料,新鮮的美味佳餚。法國人一般都願意喝生水(自來水),用來喝水。
在法國的飲食習慣有以下特點:1
,要注意烹調熱量,強調新鮮的菜餚,強調的菜品質量。
2,味道:一般喜肥,濃,鮮,嫩,偏好酸,甜,咸。
3,食物:主食是米飯或麵粉,吃零食;副食吃多汁的豬肉,羊肉,牛肉,吃了魚,蝦,雞肉,蛋類和各種腸道和新鮮蔬菜,偶爾願意品嘗新食物,如蝸牛,蚯蚓等馬蘭;喜丁香,胡椒,香菜,大蒜,番茄汁調味。
4,製法:煎,燒,烤,煎,生產的食品偏好等烹調方法。
5,食譜:紅燒欣賞鱖魚,宮保肉丁,香酥雞,油爆蝦,豆芽雞,菠蘿火雞,蜜餞蘋果等菜餚。
6,水樣酒:酒的嗜好,特別喜歡喝葡萄酒,桃紅葡萄酒,香檳等,一般不能飲或不飲些啤酒醉酒的人;通常有自己平時喝礦泉水,蘇打水,橙汁,茶或咖啡。
7,水果:多吃法國水果,尤其是菠蘿特別的偏好,蘋果,葡萄,獼猴桃等是他們最喜歡的品種有:乾果喜歡葡萄乾等糖炒栗子。
答案很簡單,我們希望能幫助你!
⑹ 去法國一定要嘗的美食有哪些
法式薄餅。這種薄薄的法國面餅幾乎可以用任何其他食品來點綴,比如,葡萄,藍莓,乳酪,黃油,巧克力.....然在法國以外地區的一些商業城也能夠找到這種食物,但最正宗的法國薄餅,就一定要去法國當地品嘗。正宗的東西才是最有魅力的。
巧克力麵包。也可以理解為羊角包,加了黃油和巧克力的羊角包,也被叫做「Pain au chocolat」。這種麵包幾乎可以在法國任何一家麵包店買到,雖然普遍但一點也不影響他獨特的味道。
⑺ 在法國吃什麼
在法國吃什麼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國內,大家都不必擔心:在家有父母的做的最合口味的家常菜;出門有數不清的高中低檔的食肆茶鋪咖啡廳。時間來不及有快餐盒飯甚至三明治,閑來無事還可以開著車奔赴城市邊沿常常地道農家小菜……
可是出了國呢?大家都吃什麼?
法國是舉世聞名的美食之都。法國大餐也是法國人引以為傲的一個民族標志。但是留學在法國,並不是每頓都可以吃法國大餐的——就是法國人,也不會這么干。
法國人其實蠻懶的,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他們離開父母,他鄉求學,基本都是自己租的房子。就算住在大學城,也有設備齊全的公用廚房可供使用,可是,他們很少會做飯。
早上麵包黃油牛奶咖啡,中午一個長棍三明治,晚上誰家有PARTY就去蹭一蹭,沒有的話就買點速食品微波爐或者烤箱一熱就OK了。
當然,法國也有大學食堂,一餐二十多塊人民幣,配比好的營養餐,但是我不大愛吃,一是不合胃口,二是人太多,很多時候排半天隊都排不上,位子也不好找。我寧可自己帶個三明治坐在長椅上啃啃解決。
一天兩天還行,長此以往的這么下去,身體恐怕就要受不了了。尤其是咱們中國人,打小都是八大菜系湯羹菜點的養起來的,乍一這么晾著,擱誰肯定都受不了。所以,留學生解決吃飯為題,最好還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在國外,要想吃的舒服,吃的營養,還要經濟,自己動手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自己都能做什麼呢?
別把國外想得荒蕪一片,其實很多東西在國外都能買得到,但是法國人不吃鹽、糖、醋等任何調味料。——哈哈,開個玩笑。怎麼可能嘛~!
法國人那麼愛吃,不但最基本的調味料都能找得到,還能找到 cinq parfums (五香粉)、sauce de soja (醬油),huile de sesame (香油,也叫麻油)……除去這些,還有多得數不清的香草和醬汁,總之,你完全不用為最基本的餐飲發愁。
法國飲食中最出名的是葡萄酒、松露以及鵝肝。可是很多人不知道,法國的煎餅——crêpe,也是法國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買一袋法式煎餅(不到2歐,6-8張,味略甜)。取一張,鋪上火腿片,撒上乳酪絲(在超市都是現成的,很便宜)乳酪都化了,肉肉和煎餅也熱了,可以開吃啦~就這樣,製作過程2分鍾,造價大概1歐元2個的煎餅就做好啦。但是有些比較中國本土化的東西還是比較難找的,只有特定的中國超市才會找得到。比如木耳、銀耳之類的干貨,以及豆腐、松花蛋之類的中國特產。
⑻ 法國家庭日常的一日三餐吃什麼,和中國有什麼不同
一日三餐是很正常的事情了,有的人工作忙或者是因為其他的原因並沒有這樣的規律,一日三餐不只是中國才有的事情,整個世界都是遵循著這樣的規律,今天我就來講講法國人的一日三餐是怎麼樣子的。
最後就是晚餐了,大部分的選擇還是會吃一些麵食,不會選擇重油重鹽的食物,同樣是有麵包和蔬菜沙拉,也會有魚排或者是其他的肉排,對於卡路里的攝入還是有一定的自製力,雖然看上去沒有太大的吸引力,不過營養方面還是很均衡的。
現在很多人也是開始注重飲食上的營養搭配了,也不再單一的去選擇某種事物,而是更加全面的去選擇,不知道現在的你們對於這件事有什麼看法?
⑼ 法國人主食都吃什麼
蔬菜和肉類,比如土豆,青豆,牛肉羊肉雞肉,還有火腿,做成一道主菜,主菜之前是開胃菜,也是一小道菜,主菜之後是甜點,主要是乳酪和冰激凌。乳酪在法國人生活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有專門的乳酪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