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戰後,法國憑什麼也能成為聯合國五常之一
在二戰時期,法國作為反法西斯國家,也參加了二戰。當時的法國,作為世界第五大強國,應該是反法西斯國家裡面的中流砥柱。但是結果卻是,法國才和德國接觸一次,就被德國給打趴下了,國家也被德國給佔領了。雖然法國在二戰中沒有做出什麼貢獻,但是它依然成為了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因為法國的本身實力還是非常的強大。
所以在二戰中,法國的工業和經濟的發展並沒有受到戰爭帶來的巨大影響,法國仍然在繼續向前發展。二戰時期,其他國家為了領土打的頭破血流,而法國人卻發展經濟發展得不亦樂乎,所以當二戰結束時,各國基本上都面臨著經濟衰退的問題,反而法國人的實力得到了不小的提高。
『貳』 被德軍四十天攻陷的法國,是怎麼入選聯合國五常的
1940年,德軍繞過馬奇諾防線,入侵號稱擁有全世界最強大陸軍的法國。國際上認為這必將是一場龍爭虎鬥,但誰也沒想到,面對德軍的攻勢,法國人僅僅堅持了一個多月,就宣告投降,令人大跌眼鏡。
『叄』 法國只堅持了38天,那憑什麼可以在二戰後成為五常
這個世界是講究實力的,法國雖然在二戰初期只堅持了38天就跪了,但戰後法國的實力仍然很雄厚,再加上地緣政治平衡的需要,那法國的加入就是必然。
二戰後的法國依然維持了世界第二大的殖民體系,直接控制的領土達到了1289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了一個億。無論是控制的資源還是人口,亦或者是工業生產能力,法國在當時都是可以排到前五的,畢竟經過二戰的摧殘,剩下來的強國是真不多了。
美國雖然不想讓法國進來,但英國堅決要拉法國進來,並且表示如果中國能進五常,那法國也得進,否則誰也別進,而這時候斯大林為了分化拉攏西方勢力,也表態支持法國進入安理會五常。可以說這幾個國家經過多番的拉鋸,最後大家互相妥協,美國拉中國進來,英國拉法國進來,蘇聯可以另外再選兩個加盟國進入安理會,這樣才算解決。
說白了,法國實力還在,英國為了拉攏法國增加歐洲話語權,美國也為了圍堵蘇聯的擴張,而蘇聯也獲得了一定的利益,那自然就能讓法國成為五常了。
『肆』 在戰後,法國能進五常靠的是實力,還是運氣,還是關系
在二次大戰中,法國的表現實在是太過於糟糕。經過六周的戰事,法國就屈服於納粹腳下,而之後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在戰爭的貢獻實在是太小。戰後美蘇重組世界秩序,美國主導的聯合國本來是沒有法國的位置的,但是世界就是這么巧妙,最沒有入常實力的法國居然成功入常。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1943年10月,美、英、蘇、中四國通過《四國關於普遍安全的宣言》。宣言明確宣布,四國政府「承認有必要在盡速可行的日期,根據一切愛好和平國家主權平等的原則,建立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美國的目的性很強,戰後由美、英、蘇、中重組世界秩序。
美國的小心思小伎倆是躲不丘吉爾的眼睛的,美國戰後必將打響反殖民的第一槍,英國如果沒有盟友,那麼在外交上將獨木難支,所以在戰爭末期極力鼓吹歐洲聯盟,抱團取暖,意在美蘇之間組成第三極。所以他不僅力主讓法國重返大國舞台,一度還准備秘密再武裝德軍,幫半個德國也加入大國俱樂部。
但僅靠丘吉爾,還是無法讓法國上位。英國的小算盤打的越響,美蘇越要連算盤珠子一塊拆散。但這時又來了一位助位選手:常愷申。開羅會議上,羅斯福向蔣介石拋出戰後計劃,可惜蔣介石太過愚蠢,沒能心領神會。那美國只好與尋求蘇聯支持,而蘇聯則趁機敲竹杠,得寸進尺,步步緊逼。這令美國很頭疼,此時戴高樂抓住機會利用了大國矛盾,插入一腳。
1944年8月的敦巴頓橡樹園會議,美蘇中英四國初步達成接納法國為五常之一的共識。同年11月,戴高樂對蘇聯進行了半個月的訪問,期間曾與斯大林密談十五小時。最終雙方簽署了法蘇同盟條約。就這樣,法國終於在雅爾塔會議前夕爭得了蘇英的支持,中國的默許,孤立美國,確保了正式位列五常。
『伍』 二戰戰敗投降的法國,憑什麼在聯合國成立之際位列五常
然而,最終法國能成為五常之一,英國人是出了大力的。二戰讓英國人國力大大衰落,丘吉爾曾說:「我的一邊坐著把一條腿搭在另一條腿上的巨大的俄國熊,另一邊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間坐著的是一頭可憐的英國小毛驢。」兩次世界大戰已經讓英國人力不從心了,它迫切的需要在未來的世界中獲得足夠的發言權。
當時美蘇兩國實力強大,做事肯定不會順著英國來,中國和英國也是互相看不順眼,遠的鴉片戰爭不說,近的在二戰中英國和中國在遠東的配合就不是很默契,所以把法國拉起來就是一個實際的選項。而美國也需要歐洲大陸存在一個足夠強大的國家,來壓制德國和對抗蘇聯,因此法國幾乎是唯一選擇了。
『陸』 為啥二戰後的法國可以進聯合國五常
法國在二戰之後依然可以進入到聯合國五常,其實還是說明法國當時能力比較強。法國當時是非常有實力的,並且他也有資本可以進入到聯合國並且當時法國人非常注重機會,抓住了這個機會,作為戰勝國法國可以說有權力去為自己謀取利益。
除此之外,法國當時有非常多的海外殖民地,這些殖民地的面積也非常的廣闊並且這些殖民地能夠不斷的讓法國運行下去。可以說當時法國進入聯合國五常也是有一定資本的,因為法國本身有能力,所以也沒有國家反對。
『柒』 法國是憑什麼成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的
二戰時,法國作為軍事強國二戰做出了突出貢獻。此外,法國作為經濟發達國家,成為常任理事國有利於世界經濟的恢復。
隨著日本的無條件投降,籠罩在世界上空的二戰陰影終於散去。隨後,同一年聯合國正式成立。聯合國的成立是為了加強世界各國的緊密聯系,推動世界和平發展。此外,為了更好的處理國際事務,聯合國下設了以英、法、中、美、蘇五國為代表的常任理事國。在這其中法國格外引人注目,畢竟法國是二戰中唯一一個投降的國家。那麼它有什麼資格成為常任理事國。
隨後,在敦巴頓橡樹園會議中,英國為了自身利益考慮,決定讓法國擔任新的常任理事國。美國也為了權衡蘇聯,同意了這個提議。至此法國重新回到了世界舞台,也確定了二戰之後世界的政治格局。
『捌』 在二戰中貢獻不大,法國為何能成為五常之一
按照硬條件來說,法國是完全沒有資格成為常任理事國的。
當時美蘇英組建聯合國的一個前提就是“維護世界秩序”,找幾個國家充當世界警察的角色,銀子肯定要從反法西斯國家中選取,中英美蘇在反法西斯這件事情上都有著不可否定的貢獻。
比如中國在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之中拖住了日軍主要的軍事力量,牽制住了日軍在整個亞洲的軍事活動。為了對抗日本侵略我國犧牲了3500多萬的軍民,在第2次世界大戰之間我國反法西斯的功勞不可忽略。
法國剛成為常任理事國的時候,法國也非常清楚自己根本沒有做常任理事國的資本,因此在1945年召開的聯合國成立大會上,法國代表根本沒有去參加,因此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法國是“後加入”的常任理事國。
綜合的來說,法國之所以能夠進入聯合國完全是得益於英國的努力。當然英國也並不是平白無故做好事,只是為了在歐洲多一個小夥伴以後多一份發言權罷了。雖然英國曾經是一個老牌的資本主義大國,但在二戰之後提總體的實力還有影響力完全下降,英國為了增加一下自己在聯合國裡面的話語權,也就給自己拉了一個小跟班讓法國成為常任理事國之一。
『玖』 二戰中寸功未建的法國是怎麼進入五常的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世界強國唯獨法國的表現是最讓人大跌眼鏡的,當時的法國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強國」可是還不到40天就被「德國」全面攻陷,如此強大的「法國」為何會發生如此不堪的事實?其實並不是軍事上的弱小,而且題主所說在二戰中「寸功未建」這是不準確的,法國在北非戰場上還是擁有決定性地位的。法國在世界強盛了500年之久,不能因為「二戰閃擊」就忽視這個國家的存在。之所以「乳法」更多在於「德粉」的嘲笑而已。翻越世界歷史就能發現其的不攻自破。
『拾』 二戰時期,寸功未建的法國是憑借什麼擠進五常的
聯合國常任安理會是有五個國家組建的,分別為英國、中國、美國、俄國、法國。其中人們對於前四者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會的的意見是肯定的,而二戰時期,法國並未作出特大貢獻卻也名列其中,這與當時法國的位置、國際作用有一定關系。
美蘇在二戰後持續矛盾加重,美國在歐洲大陸需要拉攏法國作為盟友。以防止蘇聯在歐洲的擴張。對英國來說,法國是阻擋蘇聯鋼鐵洪流的最好緩沖區。也是兩個老牌殖民帝國抱團取暖的必要條件。蘇聯在當時也是看中了法國的地理位置,若是能夠將法國與自己結為同盟,順勢拿下英國,北上美國就容易的多。所以法國借著自己的地理優勢,一舉進入聯合國五常也是情理之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