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國梧桐是何時引進的為什麼叫法國梧桐
公元401年,印度高僧鳩摩羅什到中國傳播佛教,就攜帶這種樹,鳩摩羅什將它種植於西安附近的戶縣古廟前,至今尚存樹幹得有4人才能合抱,這是我國最早引種的懸鈴木了。
因為懸鈴木的樹木,葉子很像梧桐,所以被誤以為是梧桐。在歐洲廣泛栽培後,法國人把它帶到上海,栽在霞飛路(今淮海中路一帶作為行道樹)。人們就叫它「法國梧桐」,法國梧桐名稱也由此得來。
(1)法國的梧桐樹叫什麼樹擴展閱讀:
法國桐的園林價值:
懸鈴木樹形雄偉,枝葉茂密,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有「行道樹之王」之稱。 懸鈴木(在此是懸鈴木屬的統稱)是鄭州市的市樹。
適應性強,又耐修剪整形,是優良的行道樹種,廣泛應用於城市綠化,在園林中孤植於草坪或曠地,列植於甬道兩旁, 尤為雄偉壯觀,又因其對多種有毒氣體抗性較強,並能吸收有害氣體,作為街坊、廠礦綠化頗為合適。果可入葯 。
2. 法國梧桐樹是不是楮樹
不是的,楮樹是一種野生的樹木,一般來說植株較小,雌雄異株,也是一種較為粗糙的樹木。雄樹的葉片為掌狀,雌樹的葉則為心型。它們大多都生長在一起,根根相連,枝葉交錯。每年初夏,雄樹開花,淺綠色,長長的,很很像松毛蟲;盛夏七月,雌樹果實成熟,圓形的,紅色,質感較粗,俗名楮桃。
楮樹別名:構樹、谷漿樹
學名:Broussonetiapapyrifera(Linn.)L』Heft.exVent
楮樹為桑科構屬植物。木材淡黃褐色,紋理斜,結構中等,質松軟,可作器具、傢具及薪炭用材。樹皮纖維長、潔白,是做宣紙、鈔票用紙的優良原料。果實入葯,叫楮實子,乳汁、根皮、樹皮、葉也可人葯,補腎利尿,強筋骨明目。果實含皂甙、維生素B及油脂。種子含油約31.7%,油組成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總量達到90%以上,其中人體必需脂肪酸亞油酸的含量為85%以上,明顯高於花生油、菜籽油等常見食用油,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樹皮漿汁可做黏性很好的糨糊,外擦治患腳氣病、牛皮癬、神經性皮炎等。楮樹葉片肥大,葉的粗蛋白質是大米、玉米的3倍,小麥的2倍,僅次於大豆,用來喂養畜禽,優於配合飼料與混合飼料。抗煙性較強,可為工廠礦區及城市綠化樹種。
楮樹分布及栽培
楮樹分布於河北、山西、內蒙古、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及台灣等地,為各地低山地區常見樹種。楮樹在安徽各地均有分布,平原四旁尤為普遍,垂直分布於海拔500m以下。
楮樹在古籍中也叫做觳樹。《詩經》關於楮樹的記載有:「鶴嗚於九皋,聲聞於天;魚在於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觳。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朱熹注雲:「觳,一名楮,惡木也。」雖未免武斷。但證明了楮和轂是一物而異名。《山海經》中記載,我國到處都有轂或楮大量生長。漢代的《說文解字》說:「觳者楮也。」《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雲:「幽州人謂之觳桑,荊揚人謂之轂,中州人謂之楮。」明朝李時珍說:「楮轂乃一種也,不必分別,惟辨雌雄耳。雄者皮斑,而葉無椏權,三月開花成長,穗如柳花狀,不結實。歉年人採花食之。雌者皮白而葉有椏權,亦開碎花,結實如楊梅,半熟時水澡去子,蜜煎作果食。二種樹並易生,葉多澀毛。」可見楮樹是雌雄異株,雄株與雌株具有不同的特徵,所以有的人就把它們起了兩種名稱。同時,對葉、果、汁的作用都進行詳細敘述。樹葉能治「刺風身癢」。吃嫩葉可以「去四肢風痹、赤白下痢」;把葉子炒熟,研成細末,和面,作餅吃,「主治水痢」。果能「益氣、充飢、明目,久服不飢、不老、輕身」和「筋骨、助陽氣、補虛勞、健腰膝、益顏色。」「搗濃汁,飲半升,治小便不通。」此外,古人早已用楮樹皮作為制布,造紙的原料。據記載,東漢以來楮與麻一樣,既是制布原料,又是造紙原料。
楮樹的特徵和特性
楮樹為落葉喬木,高達16m,樹皮暗灰色,平滑,枝皮韌性纖維發達。葉互生,寬卵形至矩圓狀卵形,先端漸尖功短尖,基部心形或圓形,緣具粗鋸齒,不裂或不規則3~5深裂,上面密被長柔毛。托葉卵形。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呈圓筒狀柔荑花序,雌花為稠密的球形頭狀花序,腋生。5月開花,7~9月果成熟。復合果(椹果)球形,鮮橙紅色,同多數瘦果組成,瘦果很小,圓形或橢圓形,紅褐色,果皮革質,外被宿存的肉質花萼,子房柄伸長,各瘦果向外抽出。楮樹為強喜光樹種,適應性特強,能耐華北的乾冷,也耐華南的濕熱氣候,能耐乾旱瘠薄,又能生長於水邊,能生長於酸性土或中性土,特別適合於石灰質土中,為喜鈣樹種。
楮樹外貌雖較粗野,但枝葉茂密且有抗性強。根較淺,但側根分布很廣,生長快,萌芽力強,繁殖容易,少病蟲害。抗煙塵,抗污染,對二氧化硫、氯氣、硫化氫、二硫化碳、二氧化氮、氟化氫、乙炔、苯、氧化鋅等有較強的抗性,對氯氣、二氧化硫有一定的吸收能力,是城鄉綠化的重要樹種,尤其適合用作工礦區及荒山坡地綠化,亦可選作庭蔭樹及防護林用。
3. 法國梧桐樹的簡介
法國梧桐,中文名:三球懸鈴木(Platanus orientalisLinn.),又叫裂葉懸鈴木、鳩摩羅什樹,懸鈴木屬落葉大喬木,是二球懸鈴木的親本,高可達30米,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有「行道樹之王」之稱。
其樹冠闊鍾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狀剝落。幼枝、幼葉密生褐色星狀毛。葉掌狀5-7裂,深裂達中部,裂片長大於寬,葉基闊楔形或截形,葉緣有齒牙,掌狀脈;托葉圓領狀。花序頭狀,黃綠色。多數堅果聚全葉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長,呈刺毛狀,果柄長而下垂。
喜光,喜濕潤溫暖氣候,較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但適生於微酸性或中性、排水良好的土壤,微鹼性土壤雖能生長,但易發生黃化。根系分布較淺,台風時易受害而倒斜。抗空氣污染能力較強,葉片具吸收有毒氣體和滯積灰塵的作用。該種樹干高大,枝葉茂盛,生長迅速,適應性強,易成活,耐修剪,抗煙塵,所以廣泛栽植作行道綠化樹種,也為速生材用樹種;對二氧化琉、氯氣等有毒氣體有較強的抗性。
4. 梧桐樹枝繁葉茂是什麼時候,開花是什麼時候
梧桐樹開花大約在:5-7月,梧桐樹花期一般約:一個月左右。
梧桐樹,即「中國梧桐」是梧桐科梧桐屬的植物,英文名為Phoenix Tree、別名青桐、桐麻 ,也屬落葉大喬木,高達15m;樹干挺直,樹皮綠色,平滑。
原產中國,南北各省都有栽培,也為普通的行道樹及庭園綠化觀賞樹。我們所說的法國梧桐其實是懸鈴木中的一種,只是因為葉子似梧桐,而被大家誤以為是梧桐。
(4)法國的梧桐樹叫什麼樹擴展閱讀:
植物涵義
一、高潔品格
梧桐在古詩中有象徵高潔美好品格之意。如:「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詩經·大雅·卷阿》)。」詩人在這里用鳳凰和鳴,歌聲飄飛山崗;梧桐瘋長,身披燦爛朝陽來象徵品格的高潔美好。古代有「栽桐引鳳」之說。
二、忠貞愛情
古代傳說梧是雄樹,桐是雌樹,梧桐同長同老,同生同死,且梧桐枝幹挺拔,根深葉茂,在詩人的筆下,成了忠貞愛情的象徵。
三、孤獨憂愁
風吹落葉,雨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又成了文人筆下孤獨憂愁的意象。如「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極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這位亡國之君幽居在一座寂寞深院里的落魄相。
四、離情別緒
在唐宋詩詞中,梧桐作離情別恨的意象和寓意是最多的。如「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白居易《長恨歌》),詩人以昔日的盛況和眼前的凄涼作對比,描寫了唐明皇因安史之亂失去了楊貴妃後的凄涼境況。
參考資料:網路-梧桐
5. 梧桐樹又叫什麼樹除了法梧、鳳凰樹之外。
展開全部
梧桐樹又名法國梧桐、鳳凰樹、鳳凰木、火樹、紅花楹。
6. 法國梧桐樹是什麼
法國梧桐樹:
木腐型食用菌適生樹種之一。又名懸鈴木、二球懸鈴木。
學名:Platanusacerifolia(Aif.)Willd.落葉喬木,高達20米。枝條平展,樹冠廣闊。
樹皮灰綠色、不規則片狀脫落,剝落後呈粉綠色、光滑。
葉輪廓五角形,長9~15厘米,寬9~17厘米,3—7裂近中部,裂片頂端漸尖,邊緣疏生粗齒,幼時密生星狀短柔毛,成長葉近無毛,掌狀脈3~5條;葉柄長3~10厘米,基部鞘狀、包住側芽。
花序球形,通常兩個生一串上;花單性、雌雄同株,長約4毫米;萼片小、約4;花瓣較大、匙形,與萼片同數;雄蕊4枚,花絲極短;雌花約有6個心皮,花柱長,聚花果直徑2.5~3.5厘米,宿存花柱呈刺狀。堅果長約9毫米,有毛。
7. 梧桐樹又叫什麼
梧桐樹,「中國梧桐」是梧桐科梧桐屬的植物、別名青桐、桐麻 ,也屬落葉大喬木,高達15米;樹干挺直,樹皮綠色,平滑。原產中國,南北各省都有栽培。
梧桐生長快,木材適合製造樂器,樹皮可用於造紙和繩索,種子可以食用或榨油,由於其樹干光滑,葉大優美,是一種著名的觀賞樹種。中國古代傳說鳳凰「非梧桐不棲」。許多傳說中的古琴都是用梧桐木製造的,梧桐對於中國文化有重要的作用。作家豐子愷的同名文章《梧桐樹》堪稱佳篇。梧桐已經被引種到歐洲、美洲等許多國家作為觀賞樹種。
8. 這是法國梧桐樹嗎
是法國梧桐,又叫三球懸鈴木,裂葉懸鈴木、鳩摩羅什樹,懸鈴木屬落葉大喬木,是二球懸鈴木的親本,高可達30米,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有「行道樹之王」之稱。
其樹冠闊鍾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狀剝落。幼枝、幼葉密生褐色星狀毛。葉掌狀5-7裂,深裂達中部,裂片長大於寬,葉基闊楔形或截形,葉緣有齒牙,掌狀脈;托葉圓領狀。花序頭狀,黃綠色。多數堅果聚全葉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長,呈刺毛狀,果柄長而下垂。
9. 法國梧桐樹
有泡桐
常見的是懸鈴木
懸鈴木俗稱"法桐",在植物分類學上屬懸鈴木科,科下僅有一屬即懸鈴木屬,屬下約7種,原產東南歐、印度及美洲。但我國引入栽培的僅3種,即二球懸鈴木(Platanus ×acerifolia)也稱英桐和該雜交種的親本一球懸鈴木(Platanus occidentalis)又稱美桐、三球懸鈴木(Platanus orientalis)又稱法桐。現在我們通常把這三個種統稱"法桐"。
據文獻記載懸鈴木(三球)在我國晉代時即從陸路傳入我國,被稱為祛汗樹、凈土樹。相傳印度高僧鳩摩羅什入我國宣揚佛法時攜入栽植,西安市西南戶縣鳩摩羅什廟曾有兩株大樹,直徑達3米,上世紀50年代尚有一株成活,其壽命已達一千六、七百年(在原產地土耳其有四千年的古樹),雖然傳入我國較早,但長時間未能繼續傳播。近代懸鈴木(指一球即美桐和二球即英桐)大量傳入我國約在上世紀一、二十年代,主要由法國人種植於上海的法租界內,故稱之為"法國梧桐",簡稱"法桐"或"法梧",其實即非法國原產亦非梧桐。我國目前普遍種植的以雜種「英桐(即二球)」最多。
三球懸鈴木高達30米,樹皮深灰色,薄片剝落,內皮綠白色。嫩枝被黃褐色星狀絨毛。葉長8至16厘米,寬9至18厘米,5至7深裂至中部或中部以下,裂片窄長,幼時被灰黃色星狀絨毛,後脫落。總柄具球形果序,果序徑2至2.5厘米,花柱刺尖,長3至4毫米。花期5月,果期9至10月。二球懸鈴木為三球懸鈴木與一球懸鈴木的雜交種,在英國倫敦育成。高達35米,樹皮薄片剝落,內皮淡綠白色。嫩枝葉密被淡褐黃色星狀絨毛。葉長10至24厘米,寬12至25厘米,基部平截或微心形,3至5深裂,中裂片長寬近相等,全緣或疏生粗缺齒。果序徑約2.5厘米,花柱長2至3毫米,刺狀。花期4至5月,果期9至10月。一球懸鈴木樹高40米,葉3-5淺裂,寬度大於長度,裂片呈廣三角形,球果多數單生,無刺毛。
懸鈴木是陽性速生樹種,抗逆性強,不擇土壤,萌芽力強,很耐重剪,抗煙塵,耐移植,大樹移植成活率極高。
懸鈴木可採用播種育苗和扦插育苗。
懸鈴木樹形雄偉端正,葉大蔭濃,樹冠擴展,生長迅速,具有極強的抗煙塵能力,少病蟲,對城市環境的適應能力極強,故世界各地廣為栽培,有「行道樹之王」的美稱。但是,由於其幼枝、幼葉上具有大量的星狀毛,如吸入呼吸道會引起疾病,故在幼兒園等處勿用。在夏季修剪時,園林工人應注意勞動保護,應戴風鏡、口罩、耳塞,以免進入口、眼、鼻、耳內。
不同品種星狀毛的多少具有差異:法桐毛最少,英桐毛量中等,美桐毛量最多。
不同品種樹干顏色具有差異:法桐皮色白,老皮易落;英桐干皮雖易落,但皮色較暗;美桐的皮色介於二者之間,而皮不易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