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法國與中國的飲食文化比較
飲食文化的存在與發展,主要取決於自然生態環境與文化生態環境兩大系統因素。就物質層面說,飲食文化主要取決自然因素;就民族性層面看,則主要由文化因素制約。文章認為,早在距今10000年——4000年前的時間里,中國便形成了以粟、菽、麥等「五穀」為主要食物原料的黃河流域飲食文化區、以稻為代表主食原料的長江流域飲食文化區、以肉酪為主要食料的中北草原地帶飲食文化區三大飲食文化不同風格的區域類型。又經過約四千年之久的演變,至19世紀末,在今天的中國版圖內,出現了東北、中北、京津、黃河下游、黃河中游、西北、長江下游、長江中游、西南、青藏高原、東南等11個子屬飲食文化區位。由於中國歷史上是以自給自足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封閉的小農社會,因此飲食文化是以「滯進」方式存在的,「惰性」是其變化特徵。文章認為在研究方法上,應當把握四點原則:一、通過文獻研究、田野與民俗考察、模擬重復等方法再現歷史真實;二、把飲食文化視為歷史上人們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動;三、生產力與科學技術水平是決定飲食文化民族性風格的主要因素;四、冷靜公正、實事求是是飲食文化研究必須恪守的原則。文章同時指出,菜餚品種只是飲食文化的物質構成之一,遠不是民族或區域飲食文化的主體。認為目前中國大陸的菜品文化研究,主要是以大中城市飯店餐館的經營品種為對象。而這些菜品,既不是農民等普通民眾的,也不是市民主體的,不屬於國民大眾日常飲食的范疇。
今日麵食在明以前基本籠統稱之為「餅」,此稱謂始自於漢,漢人劉熙《釋名·釋飲食》謂「餅者,並也。溲麵使合並也。」其他如面條、餃子等傳統性食品的稱謂和形態在既往的兩千多年歷史上均經歷了相類的演變。「混沌」一稱始於漢代,後作「餛飩」,至今仍延習使用。但在既往兩千餘年的歷史上,餛飩的形態、餡料構成,更深層的科技與文化內涵,均已是與日俱進,早非初始面目了。即便是今日最為人們熟悉的「炒」字,也經過了自漢以下至南朝時的形體異變和意義申延的變化,因為在可以自由攪翻的金屬「鐺」及變形後的「鑊」普遍使用之前,中國現代專業技能教育烹調專業教材中表述「炒」的概念——將精細改制過的原料快速加熱、翻拌均勻致熟的加工方法——還不可能出現。
B. 關於西方飲食文化與中國飲食文化的區別
1、飲食觀念的差異
中國人吃的是口味。「味」,是中國飲食的魅力所在。中國人飲食的目的,除了果腹充飢,同時還滿足對美味的渴望,帶來身心的愉悅。
西方是一種理性的,講求科學的飲食觀念。西方飲食用絕對的理性來規范人的行為,用「科學」、「營養」來排斥能給人帶來愉悅享受的美食,雖能滿足生理需要,但不能使人從中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可謂美中不足。西方人注重營養,以至他們大多數是高大強壯的。
2、烹飪方法的差異
在中國,烹調是一種藝術,它以極強烈的趣味性,甚至還帶有一定的游戲性,吸引著以飲食為人生之至樂的中國人。烹調之於中國,簡直與音樂、舞蹈、詩歌、繪畫一樣,擁有提高人生境界的偉大意義。中國烹飪方法奇多:溜、燜、燒、汆、蒸、炸、酥、燴、扒、燉、爆、炒、砂鍋、拔絲等無所不有,做出的菜餚更是讓人眼花繚亂。
西方的烹飪方法不像中國那樣復雜多變,西餐的裝盤立體感強,可食性強,所有進盤的食品絕大多數都能食用,點綴品就是主菜的配菜。西餐的原料多選擇新鮮、無污染、天然、操作工藝自然的,盡量發揮其本味,干貨原料用的不是太多,牛奶在西餐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
3、用餐禮儀的差異
在禮儀方面,中西之間更顯不同。在中國古代的用餐過程中,就有一套繁文縟節。《禮記·曲記》載:「共食不飽,共飯不擇手,毋放飯,毋固獲;毋揚飯,卒食,客自前跪,撒飯齊以授相者,主人辭於客,然後客坐。」
這段話大意主要是:大家共同吃飯時,不可以只顧自己吃飯。如果和別人一起吃飯,必須檢查手的清潔。不要把多餘的飯放回鍋里,不要專占著食物,也不要簸揚著熱飯。吃完飯後,客人應該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盤碟交給主人,主人跟著起身請客人不要勞動,然後客人再坐下。這些禮儀有的在現代也是必要的禮貌。
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給客人夾一次菜,其餘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就不再勸人家吃,也不按中國人的習慣頻頻給客人勸酒、夾菜。吃東西時不發出響聲,但客人要注意贊賞主人准備的飯菜。若與人談話,只能與鄰座交談,不要與距離遠的人交談。
4、用餐器具的差異
中國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輔之以匙,以及各種形狀的杯、盤、碗、碟。中國烹飪講究餐具的造型、大小、色彩與菜品的協調,講究「美器」,把飲食當作藝術活動來對待。不僅要一飽口福,還要從中得到一種美的藝術享受。
西方人多用金屬刀叉,主要有不銹鋼或鍍銀、純銀等餐具,以及各種杯、盤、盅、碟,也是各司其職,不能混用。但西餐在裝盤配器上不象中國人這樣強調藝術美,其餐具的種類、菜餚的造型,都較為單調。
由以上可以看到中西飲食文化存在各式各樣的差異,當然,這些差異都具有相對性的。飲食文化的交流正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並不斷充當全球經濟文化整合過程中不同文化之間的「傳遞帶」。
C. 中國和西方國家的飲食特點。
中國飲食特點:
1、風味多樣
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著差異,長期以來,在飲食上也就形成了許多風味。中國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說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東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
2、四季有別
一年四季,按季節而吃,是中國烹飪又一大特徵。自古以來,中國一直按季節變化來調味、配菜,冬天味醇濃厚,夏天清淡涼爽;冬天多燉燜煨,夏天多涼拌冷凍。
3、講究美感
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有講究菜餚美感的傳統,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卜,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4、注重情趣
中國烹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僅對飯菜點心的色、香、味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對它們的命名、品味的方式、進餐時的節奏、娛樂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西方飲食特點:
1、系統的飲食典籍主要包括:烹飪技術類、烹飪文化與藝術類、烹飪科學類、綜合類。
2、起伏的飲食歷史:義大利菜是西方飲食文化鼻祖,法國菜是西方飲食文化國王,美國菜是西方飲食文化新貴。
3、精湛的飲食製作技藝:製作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也重視美食與美名、美食與美器、美食與美境的配合。
4、眾多的飲食品種:著名菜點有義大利菜、法國菜、美國菜、德國菜、俄羅斯菜等。著名飲品有葡萄酒、咖啡、紅茶。
5、多彩的飲食民俗:日常食俗,以肉食為主、素食為輔;人生禮俗,以宗教成禮,祝願健康快樂;社交禮俗,推崇「女士優先」、尊重婦女。
D. 中國和西方的食物各有哪些
略談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 餐飲產品由於地域特徵、氣侯環境、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會出現在原料、口味、烹調方法、飲食習慣上的不同程度的差異。正是因為這些差異,餐飲產品具有了強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而這種差異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中國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為本」。 這里簡要從下面三個方面談談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 一、兩種不同的飲食觀念 對比注重「味」的中國飲食,西方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不論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營養一定要得到保證,講究一天要攝取多少熱量、維生素、蛋白質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為有營養。這一飲食觀念同西方整個哲學體系是相適應的。形而上學是西方哲學的主要特點。西方哲學所研究的對象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為形上學理,形上學理互相連貫,便結成形上哲學。這一哲學給西方文化帶來生機,使之在自然科學上、心理學上、方法論上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在另一些方面,這種哲學主張大大地起了阻礙作用,如飲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講究餐具,講究用料,講究服務,講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麼豪華高檔,從洛杉磯到紐約,牛排都只有一種味道,無藝術可言。作為菜餚,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一盤「法式羊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邊配煮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了。 中國人是很重視「吃」的,「民以食為天」這句諺語就說明我們把吃看得與天一樣重要。由於我們這個民族幾千年來都處於低下的生產力水平,人們總是吃不飽,所以才會有一種獨特的把吃看得重於一切的飲食文化,我想,這大概是出於一種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種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麼就會出現兩種現象:一方面會把這種吃的功能發揮到極致,不僅維持生存,也利用它維持健康,這也就是」葯補不如食補」的文化基礎;另一方面,對吃的過份重視,會使人推崇對美味的追求。 在中國的烹調術中,對美味追求幾乎達到極致,以至中國人到海外謀生,都以開餐館為業,成了我們在全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遺憾的是,當我們把追求美味作為第一要求時,我們卻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營養價值,我們的很多傳統食品都要經過熱油炸和長時間的文火飩煮,使菜餚的營養成分受到破壞,許多營養成分都損失在加工過程中了。因而一說到營養問題,實際上就觸及到了中國飲食文化的最大弱點。民間有句俗話:「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就是這種對美味的追求,倒使我們忽略了吃飯的真正意義。 中國人在品嘗菜餚時,往往會說這盤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進一步問一下什麼叫「好吃」,為什麼「好吃」,「好吃」在哪裡,恐怕就不容易說清楚了。這說明,中國人對飲食追求的是一種難以言傳的「意境」,即使用人們通常所說的「色、香、味、形、器」來把這種「境界」具體化,恐怕仍然是很難涵蓋得了的。 中國飲食之所以有其獨特的魅力,關鍵就在於它的味。而美味的產生,在於調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熱以後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輔料的味以及調料的調和之味,交織融合協調在一起,使之互相補充,互助滲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國烹飪講究的調和之美,是中國烹飪藝術的精要之處。菜點的形和色是外在的東西,而味卻是內在的東西,重內在而不刻意修飾外表,重菜餚的味而不過分展露菜餚的形和色,這正是中國美性飲食觀的最重要的表現。 在中國,飲食的美性追求顯然壓倒了理性,這種飲食觀與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也是吻合的。作為東方哲學代表的中國哲學,其顯著特點是宏觀、直觀、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國菜的製作方法是調和鼎鼐,最終是要調和出一種美好的滋味。這一講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體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國哲學豐富的辯證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諧調為度,度以內的千變萬化就決定了中國菜的豐富和富於變化,決定了中國菜菜系的特點乃至每位廚師的特點。 二、中西飲食對象的差異 西方人認為菜餚是充飢的,所以專吃大塊肉、整塊雞等「硬菜」。而中國的菜餚是「吃味」的,所以中國烹調在用料上也顯出極大的隨意性:許多西方人視為棄物的東西,在中國都是極好的原料,外國廚師無法處理的東西,一到中國廚師手裡,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足見中國飲食在用料方面的隨意性之廣博。 據西方的植物學者的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比西方多六倍。實際上,在中國人的菜餚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葷菜只有在節假日或生活水平較高時,才進入平常的飲食結構,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說,菜食在平常的飲食結構中佔主導地位。中國人的以植物為主菜,與佛教徒的鼓吹有著千縷萬絲的聯系。他們視動物為「生靈」,而植物則「無靈」,所以,主張素食主義。 西方人在介紹自己國家的飲食特點時,覺得比中國更重視營養的合理搭配,有較為發達的食品工業,如罐頭、快餐等,雖口味千篇一律,但節省時間,且營養良好,故他們國家的人身體普遍比中國人健壯:高個、長腿、寬大的肩、發達的肌肉;而中國人則顯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黃質弱。有人根據中西方飲食對象的明顯差異這一特點,把中國人稱為植物性格,西方人稱為動物性格。 三、飲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飲食方式有很大不同,這種差異對民族性格也有影響。在中國,任何一個宴席,不管是什麼目的,都只會有一種形式,就是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圓桌,這就從形式上造成了一種團結、禮貌、共趣的氣氛。美味佳餚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賞、品嘗的對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們相互敬酒、相互讓菜、勸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體現了人們之間相互尊重、禮讓的美德。雖然從衛生的角度看,這種飲食方式有明顯的不足之處,但它符合我們民族「大團圓」的普遍心態,反映了中國古典哲學中「和」這個范疇對後代思想的影響,便於集體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難以改革。 西式飲宴上,食品和酒盡管非常重要,但實際上那是作為陪襯。宴會的核心在於交誼,通過與鄰座客人之間的交談,達到交誼的目的。如果將宴會的交誼性與舞蹈相類比,那麼可以說,中式宴席好比是集體舞,而西式宴會好比是男女的交誼舞。由此可見,中式宴會和西式宴會交誼的目的都很明顯,只不過中式宴會更多地體現在全席的交誼,而西式宴會多體現於相鄰賓客之間的交誼。與中國飲食方式的差異更為明顯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將所有食物一一陳列出來,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動自由,這種方式便於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必將所有的話擺在桌面上,也表現了西方人對個性、對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擾,缺少了一些中國人聊歡共樂的情調。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感性與理性之間的差異。但是,這種差異似乎在隨著科學的發展而變的模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以不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更注重它的衛生與營養了。尤其是在經歷了非典以後。還有,人們因為越來越繁忙的工作,覺得中餐做起來太麻煩,不如來個漢堡方便等。這樣一來在飲食上差異也就不太分明了。 結構營養方面的差異中國人的飲食習俗 中國人的傳統飲食習俗是以植物性食料為主。主食是五穀,輔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形成這一習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區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的經濟生產萬式。但在不同階層中,食物的配置比例不盡相同。因此古代有稱在位者為"肉食者"。 以熱食、熟食為主,也是中國人飲食習俗的一大特點。這和中國文明開化較早和烹調技術的發達有關。中國古人認為:"水居者腥,肉腺,草食即檀。"熱食、熟食可以"滅腥去燥除檀"(《呂氏春秋·本味》)中國人的飲食歷來以食譜廣泛、烹調技術的精緻而聞名於世。 史書載,南北朝時,梁武帝蕭衍的廚師,一個瓜能變出十種式樣,一個菜能做出幾十種味道,烹調技術的高超,令人驚嘆。 在飲食方式上,中國人也有自己的特點,這就是聚食制。聚食制的起源很早,從許多地下文化遺存的民掘中可見,古代炊間和聚食的地方是統一的,炊間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煙,下有火,在火上做炊,就食者圍火聚食。這種聚食古俗,一直至後世。聚食制的長期流傳,是中國重視血緣親屬關系和家族家庭觀念在飲食方式上的反映。 在食具方面,中國人的飲食習俗的一大特點是使用筷子。筷子,古代叫著,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禮記》中曾說:"飯黍無以著。"可見至少在殷商時代,己經使用筷子進食。筷子一般以竹製成,一雙在手,運用自如,即簡單經濟,又很方便。許多歐美人看到東方人使用筷子,嘆為觀止,贊為一種藝術創造。實際上,東方各國使用筷子其源多出自中國。中國人的祖先發明筷子,確實是對人類文明的一大貢獻。 西式餐飲 法國,法國是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墟上逐漸建立起來的國家。在此以前它是古羅馬省,稱為外高盧。當時就有一些典雅和羅馬的有名廚師來到這里,奠定了法國菜的基礎。到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盛行的燴牛他核、煎嫩牛排及各種少司的製作方法等傳到了法國,使法國菜更加豐富起來。由於歷代法國國王崇尚美食,使得當時的法國名廚輩出,烹怔菱也很我,奠定了法式菜在西餐中的重要地位。但目前法餐卻趨於保守,發展較為緩慢。 義大利,義大利地處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優越的地理條件使義大利的受精和食品加工業都很發達,其以面條,乳酪,色拉米肉腸著稱於世。 公元前2世紀後期,古羅馬宮廷的膳房已形成龐大的隊伍,並有很細的分工。廚師總管的身份與貴族大臣相同,烹調方法日臻完善,並發明了數十種少目的製作方法。時至今日,義大利菜仍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英國,英國的農業有發達,糧食每年主要靠進口,英國人也不像法國人那樣崇尚美食,因此英式菜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英國人也常自嘲自己不善烹調。但英式菜的早餐卻很豐盛,受到西方各國的普遍歡迎。另外,在國人喜歡喝茶,刀慣在下午3點左右吃茶點,一般是一杯紅茶或咖啡再加一份點心。如遇朋友有傷心事,遞上一杯好茶,是對朋友最好的安慰。 美國,由於在美國的英國移民較多,所以美式菜基本上是在英式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另外,由於美國的歷史短,傳統、保守思想較少,在生活習慣上也不墨守成規,美國人得當地豐富的農牧產品,結合歐洲其他移民和當地印第安人的生活習慣,形成了獨特的美國飲食文化。" 俄羅斯,俄式菜受法式菜影響較大,奧地利、匈牙利等國菜式的一些特點,結合自己的飲食習慣,逐漸形成顧具特色的俄式菜。 德國,德國是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由日爾曼諸部落逐漸建立起來的國家,中世紀時期一直處於分裂狀態,直到1870年才真正統一。在生活上,德國人喜愛運動,所以食量較大,他們保留了以肉食為主的日爾曼遺風,德式菜看以豐盛實惠、朴實無華而著稱。 五、討論和建設。 通過以上的論述,大家應該對中西方飲食文化有著一定的了解,因此,在面對這些來自異國他鄉的飲食文化的時候,能夠根據自身的情況有所取捨,不可一味追求味覺上的享受,從而攝入過多高熱量的食品,對身體產生不良的影響,也不可對這些新鮮事物盲目排斥,西方的飲食的確值得一嘗,絕對會有一種全新的感覺。
E. 中國人和法國人在飲食文化方面有哪些巨大差異(注意補充說明)
飲食文化的存在與發展,主要取決於自然生態環境與文化生態環境兩大系統因素。就物質層面說,飲食文化主要取決自然因素;就民族性層面看,則主要由文化因素制約。文章認為,早在距今10000年——4000年前的時間里,中國便形成了以粟、菽、麥等「五穀」為主要食物原料的黃河流域飲食文化區、以稻為代表主食原料的長江流域飲食文化區、以肉酪為主要食料的中北草原地帶飲食文化區三大飲食文化不同風格的區域類型。又經過約四千年之久的演變,至19世紀末,在今天的中國版圖內,出現了東北、中北、京津、黃河下游、黃河中游、西北、長江下游、長江中游、西南、青藏高原、東南等11個子屬飲食文化區位。由於中國歷史上是以自給自足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封閉的小農社會,因此飲食文化是以「滯進」方式存在的,「惰性」是其變化特徵。文章認為在研究方法上,應當把握四點原則:一、通過文獻研究、田野與民俗考察、模擬重復等方法再現歷史真實;二、把飲食文化視為歷史上人們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動;三、生產力與科學技術水平是決定飲食文化民族性風格的主要因素;四、冷靜公正、實事求是是飲食文化研究必須恪守的原則。文章同時指出,菜餚品種只是飲食文化的物質構成之一,遠不是民族或區域飲食文化的主體。認為目前中國大陸的菜品文化研究,主要是以大中城市飯店餐館的經營品種為對象。而這些菜品,既不是農民等普通民眾的,也不是市民主體的,不屬於國民大眾日常飲食的范疇。
今日麵食在明以前基本籠統稱之為「餅」,此稱謂始自於漢,漢人劉熙《釋名·釋飲食》謂「餅者,並也。溲麵使合並也。」其他如面條、餃子等傳統性食品的稱謂和形態在既往的兩千多年歷史上均經歷了相類的演變。「混沌」一稱始於漢代,後作「餛飩」,至今仍延習使用。但在既往兩千餘年的歷史上,餛飩的形態、餡料構成,更深層的科技與文化內涵,均已是與日俱進,早非初始面目了。即便是今日最為人們熟悉的「炒」字,也經過了自漢以下至南朝時的形體異變和意義申延的變化,因為在可以自由攪翻的金屬「鐺」及變形後的「鑊」普遍使用之前,中國現代專業技能教育烹調專業教材中表述「炒」的概念——將精細改制過的原料快速加熱、翻拌均勻致熟的加工方法——還不可能出現。炒字原作「�」,《說文》謂之「熬也」,本意以「火干物也」。�字形的「鬲」字組合,表明當時「熬」的用具是陶器,而陶器是不可能幹燒,也耐不住高溫的。大約南北朝以後�變成了「�」,唐宋以後「炒」才流行,由�而成�,正與金屬烹飪具廣泛進入人們食生活領域的步驟相一致,也與商周鼎、秦漢釜的桶形立壁形制向球冠形凹腹形制演變的趨勢相一致。「炒」的技法,是以球冠內形凹且鑄面光滑的釜的形制為物質前提的。近現代和當代中國菜餚,以其富於形態與風味變化為世人所樂道。中國菜餚的這種藝術魅力主要是以「炒」為代表的中國傳統烹飪工藝的結果,而這種富於變化的炒工藝,則是以適合於該工藝發揮的加工器具――炒鍋、炒瓢、炒勺等為物質基礎的。不僅當代西方的煎鍋、平勺類烹調工具無法發揮中國炒的傳統工藝,就是在當代中國,新疆等許多少數民族地區也很少使用漢族慣用的這種勺、瓢、鍋之類的炒具。可以不誇張的說,在飲食文化研究這個以特定時空的具體內容為依據的領域,每一種事物和信息,都可以發掘出極為具體真實、豐富的歷史內涵,其背後都是一系列真實故事的隱藏。如同舞台幕布,表面似無聲無息、無形無物,而一旦徐徐拉起,耐人尋味、引人入勝的好戲便聯翩而至,曲雖終而餘音猶在,人已散而意仍未盡。
再次,飲食文化的民族性問題。如果說飲食文化的區域性更多取決於區域的自然生態環境因素的話,那麼民族性側面則更多是由文化生態環境因素決定的。而文化生態環境中的最主要因素,應當是生產力。一定的生產力水平與科技程度,是文化生態環境時代特徵的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詩經》時代黃河流域的漬菹,本來是出於保藏的目的,而後成為特別加工的風味食品。今日東北地區的酸菜、四川泡菜,應當都是其餘韻。今日東北朝鮮族的打糕和西南許多少數民族的粑粑、餌塊,是古時杵臼搗制糍餌的流風。蒙古族等草原文化帶上的一些少數民族的手扒肉,無疑是草原放牧生產與生活條件下最簡潔便易的方法,而今竟成草原情調的民族獨特食品。同樣,西南、華中、東南地區許多少數民族習尚的薰臘食品、酸酵食品等,也主要是貯存、保藏的需要而形成的風味食品。這也與東北地區人們冬天用雪埋、冰覆,或潑水掛臘(在肉等食料外潑水結成一層冰衣保護)的道理一樣。以至北方冬天吃的凍豆腐,竟成為一種風味獨特的食料。因為歷史上的人們沒有更好的保藏食品的方法。因此,可以說,飲食文化的民族性,既是地域自然生態環境因素決定的,也是文化生態因素決定的,因此也是一定生產力水平所決定的。
又次,端正研究心態,在當前中國飲食文化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冷靜公正、實事求是,是任何學科學術研究的絕對原則。學術與科學研究不同於男女談戀愛,它反對感情傾向,不要熱情,要冷靜;不要感情,要理智;反對偏私,堅持公正;「實事求是」是唯一可行的方法論原則。本著這一原則精神認識當代中國飲食文化研究的現狀,我們注意到,在積累許多成果和深入發展的同時,也有一些不能令人滿意的偏差,它們不能不引起嚴肅思考者的嚴重關注。其中之一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直停留在飯店經營的流行菜餚品種層面的「烹飪研究」,這種研究關注的只是菜餚,而且主要是流行大中城市飯店經營的菜餚品種。誠然,這種文化因是現實的和與廣大消費者直接相關的,因此應當予以足夠的關注。但問題出在方法上。事實是,這個當代餐飲業流行的菜品,被某些研究者擴大成了民族或區域飲食文化,即變成了菜品=飲食文化的思維模式。於是,在單純的菜品研究中,當代社會人民的食生產、食生活活動,他們的食事行為和思想,都被忽略了;民族歷史上飲食文化的豐富而真實的內容也同樣被簡略抽象成了菜品的記錄與表述。應當清醒注意到,這些菜品主要是引導餐飲業經營的流行品種,一般來說,它們既不代表地區廣闊的農村、山區,也不代表中國大多數的農民;不僅很少代表各少數民族,也只代表漢族人口的很少一部分;甚至主要代表城市中的少部分人;同時也是與庶民大眾三餐之食有相當距離的。這是由當代中國餐飲市場的發育程度和普通民眾消費水平的時代局限性所決定的。二十餘年前,有外國食文化研究者說過這樣的話:「要了解中國大眾的飲食生活,不能到飯店去。」今天的情況雖說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但這一看法仍不過時。「弘揚中國烹飪」或「弘揚中國飲食文化」的口號,已經被有些人喊了好些年了,筆者認為這是一個不可取的口號。它過分張揚熱情,過於強化感情,因而有淡化科學精神的傾向。它不是一個學術研究的口號,至少不宜在教育界和學術研究領域提倡。
法國一般餐館的營業時間是在正午12時至下午2時30分,而晚上則由7時至11時左右。其他時間則可到Cafe或Brasserie等咖啡茶座也可到Creperie薄餅店。大部分餐館都在門口張貼了當日的菜單及價錢。而午飯時大多有 Plat de jour(今日推薦菜單),價錢較為相宜。菜單一般是按下列順序寫的:Entree正餐前的頭道菜,通常有湯或沙拉等;Poissons魚類;Viandes肉類;Legumes蔬菜類;Dessert甜品。不必每樣都吃。
名菜多不勝數,包括鵝肝醬、海鮮、蝸牛、芝士等等。在法國吃東西花費並不很昂貴。菜單里有許多固定價格的在10歐元以下的簡單可口的食物。 稍微多花一點錢就能有更多的菜可選。一旦超過20歐元就能得到美食家的滿足, 有許多的不同國家的餐廳可選。有北非,南非,中國,日本,越南,希臘還有更多的。 素食餐廳的數量在增長,印度人,猶太人,義大利人的餐廳是提供素食菜的好地方。
幾乎所有餐廳都已將稅及15%的服務費包括在價格內。若某間餐廳的食物或服務特別好,一般客人會多付1-1.5歐元。
法國特色飲食:法國香檳(產自法國香檳地區)及各式紅白葡萄酒(Bordeaux 和 Burgundy 是著名產地)、各式乳酪、白酒煨雞、紅酒煮牛肉、法式龍蝦、大蒜蝸牛及大蒜田雞腿等。
法國是世界上生產乳酪品種最多的國家。法國乳酪有牛奶、綿羊奶、山羊奶或是混和奶所製成的不同品種。其各地都有道地的芝士產品,製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例如居產乳區首位的諾曼底(Normandie) 以含豐富奶脂的Camembert及Pont L'Eveque 芝士聞名;羅亞爾河河谷區(Loire) 和普阿圖(Poitou)則是氣味濃郁的山羊奶芝士;阿爾薩斯地區(ALSACE)以MUNSTER聞名; 阿爾薩斯山區(Alsace)以Munster聞名; 比里牛斯山區則是以硬而帶果仁味的Tourton著名。各乳酪產區為了維護道地品種的特色和專利,於1974年成立了乳酪原產地名稱標志制度Comite National Des Appellation D' Origine Des Fromages。這個標志不但是產地的證明,也是品質的保證。
F. 中國的飲食特點和西方國家相比有什麼不同
中國人用筷子 美國人用刀叉
G. 中國與外國的飲食差別。
對比注重「味」的中國飲食,外國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不論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營養一定要得到保證,講究一天要攝取多少熱量、維生素、蛋白質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為有營養。在宴席上,可以講究餐具,講究用料,講究服務,講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麼豪華高檔,從洛杉磯到紐約,牛排都只有一種味道,無藝術可言。作為菜餚,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一盤「法式羊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邊配煮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了。
中國人是很重視「吃」的,「民以食為天」這句諺語就說明把吃看得與天一樣重要。由於這個民族幾千年來都處於低下的生產力水平,人們總是吃不飽,所以才會有一種獨特的把吃看得重於一切的飲食文化,這大概是出於一種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種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麼就會出現兩種現象:一方面會把這種吃的功能發揮到極致,不僅維持生存,也利用它維持健康,這也就是」葯補不如食補」的文化基礎;另一方面,對吃的過份重視,會使人推崇對美味的追求。 中國人對飲食追求的是一種難以言傳的「意境」,即使用人們通常所說的「色、香、味、形、器」來把這種「境界」具體化,恐怕仍然是很難涵蓋得了的。
H. 中國的飲食和西方國家相比有什麼不同呢
1、高油高鹽。
例如韓國飲食較為清淡,而中餐往往又油又咸,讓他吃不習慣。很多韓國人剛開始吃中餐時覺得自己一定會長胖,因為不管在餐館還是學校食堂,很多菜上都漂著一層油,吃起來有點油膩。
2、環境吵鬧。
中餐館就餐環境大部分都很吵鬧,很多食客都在大吼大叫,簡直跟打架一樣。另外,很多中餐館沒有禁煙,煙霧繚繞,讓人呼吸困難。相比之下的韓國,大家雖喝酒暢聊,但不會大聲喧嘩,如打擾到他人用餐,店家就會過來警告。
3、中國食材更豐富
中國幅員遼闊,氣候復雜多樣,不像一些小國只有一種氣候,因此各地動植物類食材非常豐富。多種原因造就了我國菜餚的豐富口味。比如,各地氣候不同,導致南甜、北咸、東酸、西辣,基於這些飲食偏好,漸漸形成京菜、魯菜、川菜、粵菜等八大菜系。
4、口味多樣。
中餐最大的特點是口味多樣。即使是同樣的食材,在不同地域,味道一定不同。中國還擁有燉、燜、煨等28種烹飪方法,人們還會根據季節變化來調味、配菜,於是口味變得更豐富。
5、廚房形式不同。
相比國外常見的開放式廚房,國內大部分餐館都是封閉式廚房,操作不透明,就餐者無法看到後廚作業情況,少了大家的監督,在一定程度上為違規操作提供了空間。而街邊小餐館,人流量大,這桌客人吃完,下桌就接上了,來不及收拾,很難保證干凈的用餐環境。
I. 中國人和西方人飲食的差異
一說起這個事情,我自己就感覺特別的生氣,真的是無法理解。你說你來到我的國家,那你就入鄉隨俗,也就得了唄。沒事還對我嘲諷,真的是讓我特別的討厭。本來我也有一個外國的朋友,這人是個美國小哥兒,我們剛開始聊的特別有意思,這個小怪非常的幽默,總是不恥下問,但就是這個直腸子,讓我感覺到特別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