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可視圖文業務發展較好的是法國的什麼

可視圖文業務發展較好的是法國的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06 11:52:34

① 彩色電視是怎樣發展的

早在1904年,就已有人對彩色電視進行了探索性的試驗。1925年,前蘇聯工程師阿達緬開發出一種彩色電視系統,具備現代彩色電視幾乎所有的性能。

1928年,貝爾德在貝爾電話研究所進行彩色電視機的試驗。7月3日,他用帶有紅、藍、綠三色濾光器的3個有30個孔的尼普科夫掃描圓盤,進行公開演示,在電視機屏幕上出現了鮮紅色的草莓、藍色的領帶等圖像。

1929年,美國貝爾電話實驗室的格雷,提出用3個電路分別發射3種基色信號來播送彩色電視節目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原理成了現代彩色電視的基礎。同年,貝爾實驗室的艾夫斯,在紐約與華盛頓特區之間播送了50行的彩色電視圖像。

1938年,法國的瓦朗西獲得一項有關與黑白電視制式兼容的彩色電視的專利,為以後解決兼容問題開辟了道路。

1940年,英國的貝爾德與美國哥倫比亞廣播系統的匈牙利工程師戈德馬克,用類似的方法進行探索,他們都演示了一種與黑白電視不兼容的場序制彩色電視系統,這種系統通過攝像機與接收器的彩色濾色鏡的轉動來運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哥倫比亞廣播系統還用這種系統進行了某些試驗性的播出。1951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批准這一項業務重新開始,但不久就停辦了,因為這種系統很快被可與黑白電視兼容的全電子彩色系統取代。同年,美國發明家洛馬開始研製彩色顯像管。

1953年,美國國家電視制式委員會(NTSC)確定了與黑白電視兼容的一種彩色電視制式——NTSC制,成為世界彩色電視系統的基礎。

NTSC制的原理是:把圖像的兩種信號的傳輸組合在一起,一種傳輸與黑白電視機相應於輝度(包括電視景色精微細節在內)的信息,另一種傳輸紋理粗糙的色彩信息。

彩色電視機把兩種圖像信號傳輸組合在一起的原因,是彩色圖像的輝度成分具有高清晰度的視覺效果,附加的紋理粗糙的色彩信息又不改變所產生彩色圖像的清晰度,這樣,就可看到清晰的彩色圖像。

美國NTSC制的公眾電視於1954年開播。採用這一制式的還有日本。1960年,日本正式播放NTSC制的彩色電視。

1963年,德國德律風根公司的布呂克提議採用PAL制,這種制式對NTSC製做了細微而巧妙的改變。

另一種制式是與前兩種制式有根本區別的SECAM制,它是法國巴黎的亨利提出的。法國於1966年開始採用SECAM制,並於1967年正式播出。

1969年,英國及前聯邦德國開始採用PAL,制播出彩色電視。同一年,法國與前蘇聯決定採用SECAM制。20世紀60年代後期,大多數國家開始發展彩色電視廣播。20世紀70年代,世界各國分別採用了這三種制式。1973年,中國開始試播彩色電視,採用的是PAL制。

1950年,美國無線電公司研製出世界第一台彩色電視機。彩色電視機的銷售熱潮開始於1964年的美國。

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大部分彩色電視的攝像機有3~4個電視攝像管。在彩色電視機里,有一個陰罩障板、三個電子槍及陰極射線管。現在,彩色電視機已成為人們廣泛使用的家用電器,為人們提供絢麗多彩的活動圖像。

1984年,美國無線電公司(RCA)研製出利用集成電路晶元取代攝像管的彩色電視攝像機。

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微處理器和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電視機的功能與結構發生很大的變化。20世紀80年代新型彩色電視機增添了許多功能,如遙控選台;屏幕上顯示頻道號碼、音量響度;預編程序,在預定時間自動開機、關機、轉換頻道和播放節目;多畫面顯示;接收多伴音、立體聲等。隨著新型電視廣播業務的出現,電視接收機還向多功能化、數字化、智能化方面發展,以適應多方面的需要。具有衛星電視接收功能及收看圖文電視的接收機、高清晰度大屏幕電視、液晶投影電視、平板電視等紛紛問世。電視接收機還與可視圖文檢索系統和家用電腦合為一體,成為家用的信息顯示終端設備,適應信息社會的需要。

20世紀90年代,數字化彩電問世。1997年,西安開發出我國第一代准高清晰度數字化彩色電視機,它的清晰度從300線提高到700線,還可作為計算機或多媒體信息終端的顯示器使用。

② 什麼是ISDN,跟家裡電話有什麼關系

早期的一種互聯網接入方式。
ISDN基礎問答:

1. ISDN是什麼?
ISDN是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的縮寫即綜合業務數字網。

2. ISDN能滿足在上網的同時不誤電話進出 ?
ISDN線有兩個信道,利用一個信道上網時,另一個信道照常可以接聽電話。

3. ISDN基本業務有哪些?
ISDN基本業務有:
A) 承載業務包括電路交換、分組交換、幀方式三類
B) 用戶終端業務包括電話、撥號上網、傳真、可視圖文

4. ISDN 附加功能有哪些?
附加業務有:
A)多用戶號碼(MSN)
B)主叫號碼顯示(CLIP)
C)子地址(SUB)
D)遇忙前轉(CFB)
E)無應答前轉(CFNR)
F)呼叫等待(CW)
G)呼叫保持(HOLD)

5. 利用ISDN上網的最高速率可達多少?
ISDN上網速率最高可達128Kb/s

6. ISDN終端設備(CPE)有哪些?
CPE有: TE1--符合S/T介面標准ISDN設備 TE2--非S/T介面標准ISDN設備 TA--將TE2設備接入ISDN的S/T介面 NT1-- 一類網路終端 NT1+--集NT1 和 TA 功能

7. 目前ISDN國外發展形勢與國內發展概況?
目前ISDN用戶線居世界前三位為美國、德國、日本。 美國預測今後每年用戶增長率高達60%,德國65%以上企業用戶使用ISDN,法國是第一個提供全 國ISDN連接的國家,其ISDN用戶數占歐洲第二,日本98%電話用戶已具備使用ISDN條件。 國內ISDN應用極不平衡,沿海發達地區用戶遠遠超過內地,特別是上海,ISDN發展速度驚人,預計今年底ISDN用戶可達8萬。

8. ISDN 發展前景如何?
帶寬有限、不能實現上網與打電話同時進行,普通電話線傳輸損耗大等因素抑制著56K MODEM發展。而ATM寬頻業務的市場尚處於培育階段,所以ISDN以其網路建設快、投資省、開展業務靈活、的特點在將來的較長一段時間內會有較強競爭力。

9. ISDN與ADSL、DDN、 PSTN比較有哪些優勢?
DDN: 處理物理層功能,根據速率和距離固定租金,通常安裝一年,適合持續訪問。 PSTN:普通電話撥號上網,最高速率極限為56K/bps。 ISDN:ISDN撥號上網,速率可達128K/BPS,對於網路間經常進行文件傳輸、訪問INTERNET來說成本效益最好。 ADSL:目前技術尚未成熟,資費偏高,普及化有相當的難度。

10. 上海地區如何申請ISDN業務?
請撥打8666熱線咨詢電話。詳情請參見最新動態。

11.請問ISDN在銀行系統裡面有什麼應用?
金融機構一般都利用早先的DDN建立自己專用的通信網路。DDN線路有時會在線路或者設備方面出一些故障,而金融行業對通信連續性要求極為苛刻,因此,可考慮採用ISDN作為DDN線路的備份將通信中斷造成的影響減到最小。

12. 請問攜帶型電腦如何選配終端上ISDN網?
PCMIA 卡、外置式終端適配器(RS232口或USB介面)等均可將您的筆記本電腦接入ISDN網。

③ 去法國留學有什麼大學比較好的推薦

在這里,我給大家列舉一些比較受法國留學生歡迎的法國大學,主要有以下無所大學:
1.法國普瓦提埃大學
普瓦提埃大學Université de Poitiers,普瓦提埃大學始建於1431年,為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該校是一所公立大學,在校生二萬八千人,外國留學生兩千名,分別來自九十個不同的國家。
地處市中心的普瓦提埃大學企業行政管理學院,交通便利,設備完善,新址有4000平方米舒適的學習和工作環境。
2.法國蒙彼利埃二大
蒙彼利埃二大早在1964年以前已擁有146000平方米的校園面積,蒙彼利埃大學一分為三後,蒙彼利埃二大又不斷地擴建。目前蒙彼利埃二大技術學院佔地面積30700平方米,里姆技術院校佔地面積23700平方米,最近又在蒙彼利埃近郊貝濟耶和賽特新建了技術學院大樓,這是一個為工程師學院專用的校園。
作為在歐洲植物學研究領域享有盛名的蒙彼利埃二大至今保留著1889年成立的植物學院,它座落在蒙彼利埃市的植物園里。
蒙彼利埃第二大學大學現有1所工程師學院,2所大學技術學院,750名教育人員,350名研究人員和1000名工程師、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服務工人。它每年都吸收眾多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學者、科研人員和外國留學生,同時,該校與歐洲南部國家和地中海國家也有緊密的聯系,並且在許多研究領域都扮演著領導者的角色。
3.法國里昂第一大學
克洛德.貝納爾-里昂第一大學 ( 簡稱里昂第一大學 ) 自 1972年以來集中了以往大學理學院和醫學-葯學院所具備的所有專業學科技能;學校目前有在校生近 28 000 人,其中 60%修讀職業化專業課程。在校園工作的教輔人員總數達 6000 人左右。
4.法國雷恩第一大學
法國雷恩一大的淵源可追溯至中世紀(1461年)。1969年,學校定名為雷恩第一大學並制訂了新章。雷恩第一大學是一所多學科綜合大學,包括17個組成單位(教研單位[UFR]、專門學院和學院),學校實行國際合作開放(簽署了250項包括歐洲在內的國際合作協議),並接納外國留學生2000多名。
5.法國南錫第一大學
亨利·波安加樂-南錫第一大學(簡稱南錫第一大學)成立於1970年;它是一所以科學、技術及醫療健康為主要領域的多學科綜合大學,可提供以下各學科專業的200多種國家文憑課程:信息與傳播交流科學與技術、物質與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生物與環境、技術學、工學、生物與醫療健康-特別是醫學、葯學、牙醫外科以及各種附屬醫學專業課程等等。
大家可以多參考比較一下。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④ 法語專業的學生去法國留學,選擇什麼專業比較好

選擇商科比較好,法國高商現在國際排名很不錯!去法國是法語專業學生一次專業大的轉折,身邊的例子和個人都覺得是不錯的選擇!

⑤ 可視圖文的介紹

可視圖文(Visual pictures and literature)是利用資料庫存儲的信息向社會提供信息服務的一種交互型的電信新業務。利用可視圖文業務,人們可以毫不費力地把需要的資料「點」到家中觀看,這與給廣播電台打個電話便可以點播自己心愛的歌曲,有異曲同工之妙。 隨著計算機的迅速普及以及社會上建立的資料庫的日益增多,從們對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可視圖文業務得到迅速發展,成為信息資源共享的一種公用開放式的電信新業務。

⑥ 可視圖文的功能

可視圖文業務是在現有的公用電話網和公用數據分組交換網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由可視圖文的用戶終端、編輯終端、接入設備、資料庫以及可視圖文業務管理中心等設備組成可視圖文網。這些設備的功能分別是:
1.用戶終端:是裝設在用戶單位或家中,或是安裝在電信營業廳、賓館等公共場所的設備。有的是與電話機結合使用的專用終端;有的是在微機上附加硬體卡和相應軟體構成的微機終端;也有的是在家用電視機上加裝鍵盤和附加器組成的終端。用戶通過鍵盤輸入控制命令,就可以實現檢索可視圖文的目的。
2.編輯終端:是可視圖文信息提供者和資料庫之間的橋梁,可以實現對文字、圖形信息的編輯、刪除、拷貝、移動等,並且可實現文件的存入和讀取等。
3.接入設備:是可視圖文系統的管理和控制中心,是電話網上的用戶終端訪問公用數據分組交換網上資料庫的網間連接設備。它對電話網來說,好比是自動應答的服務台;對於用戶來說,能接續用戶呼叫、識別用戶終端,為用戶提供菜單提示以及對用戶的入網使用過程進行管理等;而對於分組交換網,接入設備則是一個接到分組交換機的分組終端。
4.資料庫:是存儲信息的設備,好像一個大圖書館,裡面存有大量的分類資料信息。資料庫有電信部門經常管理的公用資料庫和一些專業部門建立的向公眾開放專業信息的專用資料庫。
5.業務管理中心:是對全網接入設備點進行管理的設備,負責登記、更新、刪除和顯示入網資料庫的有關信息;各資料庫一旦有信息更新,就立即轉發給各接入設備點,使全網的數據信息一致。對用戶則有用戶登錄、資費計算、統計等多種管理功能。

⑦ 互聯網支付的互聯網支付發展簡史

准備期(~1992) 互聯網進入大規模商用之前,電子支付系統已經得到相當充分的發展,並為後來互聯網支付系統的開發奠定了基礎。這一階段的終點在1992年,以WWW獲得廣泛接受、全球IP伺服器數量超過100萬為標志。 自80年代起,以取代現金與紙票據為目的,多種電子化支付手段已得到發展。最初,人們期望發明一種象現金一樣的支付手段,價值可以通過電子網路或某種介質(如智能卡)流動。最重要的先鋒工作來自DavidChaum,1982年Chaum完成關於盲簽名用於不可追蹤支付的論文,之後開始進行匿名電子現金的研究與測試,並於1989年在荷蘭創辦DigiCash。公鑰密碼體系也早在1976年由WhitfieldDiffie與MartinHellman等共同開始研究。
儲值智能卡也在80年代開始發展,以取代70年代的磁條卡,起初面向單一用途,1983年法國首張預付電話IC卡推出。電子錢包的概念隨之出現,1991年英國NatWest銀行啟動Mondex項目;1992年丹麥推出全球第一個全國性儲值卡方案Danmønt。這類電子錢包方案期望在POS支付領域與現金以及信用卡/借記卡進行競爭。
可視圖文(Videotex)服務於80年代開始提供,如法國的Minitel、德國的BTX。家庭銀行的概念開始出現,並一度被視為可視圖文服務的關鍵應用,計費系統也作為服務的一部分開始得到發展。
當互聯網的商業前途開始被發現時,多種電子化支付系統已經出現,包括POS、軟/硬體電子現金、預付款機制、計費系統、電子錢包等。未來的挑戰是將這些系統移植至互聯網環境,即在開放的網路中調試以前在私有網路或封閉群體中運行的系統。
初創期(1993~1995) 信用卡是傳統環境最成熟的消費支付工具,無卡交易模式(如郵購、電話購物)早已存在,互聯網作為一種新型信息交換渠道出現時,信用卡支付便開始通過互聯網進行。起初的實現方法非常簡單而幾乎沒有任何防護,只是通過互聯網傳遞卡號碼從而實現交易。1994年Netscape開發SSL標准增強了信息交互的安全性,即使後來出現了更多的安全手段,這種由消費者向商家呈遞卡號碼的交易模式仍然沒有根本上的改變。 這個階段創造了多項互聯網支付的歷史。DigiCash開始發行電子化符號貨幣Cyberbucks,這種「私有互聯網現金」的出現使第一代互聯網用戶非常興奮。作為消費者、商家、信用卡網路之間交易中介的互聯網支付服務商開始出現,如FirstVirtual、CyberCash等,其角色類似於傳統環境的POS服務商。
初創階段對於銀行業來說是難以接受的。歐美出現了眾多不由銀行發行的電子錢包方案,互聯網現金的試驗開始為銀行敲響了警鍾。當驚慌與憤怒消退後,銀行開始接受挑戰,並主宰了下一個階段的發展。
回歸期(1995~1998) 初創期的領先者來自非銀行領域,下一階段的回歸期指銀行業奪回支付領域控制權的時期,最重要的一步是卡組織開發並推廣SET。SET是一個真正的金融支付標准,它按照現實環境中支付交易的要素構建出一個適用於互聯網的完美模型,交易過程中各方之間依賴數字證書相互進行身份驗證。SET的開發目的在於防止早期信用卡通過網路簡單呈遞這一模式中已出現的欺詐行為,期望對整個交易鏈條進行系統性控制。初期的SET方案依賴客戶端功能復雜的本地錢包,也稱為「富錢包」方案。第一筆SET交易於1996年12月完成。 政府與央行注意到電子貨幣的試驗與擴散,開始考慮電子貨幣與互聯網支付的法律問題。1997年德國的電子貨幣業務被明確視為銀行業務;1998年歐盟委員會開始起草電子貨幣法律。
一些初創期的先行方案被金融機構所接納,1995年馬克·吐溫銀行開始接受符號電子貨幣,但長遠來看並不成功。至1998年,FirstVirtual與DigiCash相繼停止服務。同時,各國銀行業開始嘗試將其他傳統支付工具(如直接借記、貸記轉帳)進行改造以適用於互聯網,網上銀行業務出現初步增長。
發展期(1999~) 2000年之前,大多數金融與非金融機構的創新行動並沒有取得商業上的成功,「電子現金」無論在現實與互聯網環境都相繼失敗,希望通過新技術創造出革命性新型貨幣的願望很快落空。互聯網支付系統並沒有沿著最初的設想發展,而是在多個方向、多個細分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信用卡占據了網上支付的統治地位,從全球范圍來看佔有70%至90%的份額。SET標准沒有取得商業上的成功,革新方案開始出現,卡組織各自開發自身的系統,如3D-SET。1999年第一個SET瘦錢包出現,客戶端越來越簡化,錢包系統朝著中央伺服器的方向發展。2002年,兩大卡組織回到合作的道路上來,以3D-Secure為基礎統一了信用卡在線認證標准。
2000年以後,電子商務出現飛躍,在線拍賣的盛行帶動了P2P支付的增長,以PayPal為代表的虛擬帳戶機制獲得了空前的機會,定位於以前未被開發的中小型商家與國際支付市場。
目前,互聯網支付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基於銀行帳戶的在線支付方案在多個市場取得初步成功,對信用卡支付形成重要的補充。EMV遷移在全球多數市場的進展擴展至互聯網環境,2003年英國Barclaycard開始測試EMV卡在線支付。音樂與視頻下載以及數字內容市場的興起使微支付機制獲得新生。結合移動通訊、智能卡、互聯網等多種技術的移動支付前景看好,2004年日本DoCoMo「錢包手機」計劃開始啟動。在現實環境,卡基電子貨幣並沒有很快成為廣泛接納的現金替代品,而是首先在移動、交通、政府等不同領域得到充分應用,目前這類系統正在向零售領域擴展。
法律領域,歐盟電子貨幣指令於2000年正式頒布,2002年開始生效並逐步在歐盟各國推行。

⑧ 可視圖文的簡介

可視圖文是一種雙向圖像、文字檢索的通信方式,通過公用電話網和公用分組交換數據網,實現用戶終端與資料庫之間的互動式會話,索取所需的各類信息。也稱交互型可視圖文。可視圖文系統根據用戶終端輸入的檢索要求,從資料庫中找出相應的信息,以數據的形式通過電信網路傳向用戶終端,經解碼後顯示在屏幕上。信息以字元、圖形或圖像的形式顯現,也有加聲音作輔助的。某些系統還允許特殊用戶按照規定的步驟,通過其終端增加或修改資料庫中的內容,以便向用戶提供訂票、購物、數據採集等服務。
70年代中期英國以「可視數據」(viewdata)的名稱開始開發可視圖文,商業名稱是「Prestel」。法國、西德、加拿大、日本等國也相繼開發這類系統,商業名稱分別是「Teletel」、「Bildschirmtext」、「Telidon」和「Captain」。這些系統的主要差別是採用了不同的表示層句法,即用數據表達字元、圖形和顯示屬性的方法不同。CCITT推薦的三種制式是歐洲的CEPT(字母-鑲嵌顯示方式)、北美的NAPLPS(字母-幾何顯示方式)和日本的CAPTAIN(字母-相片顯示方式)。不同制式的可視圖文系統不能互連。
可視圖文是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首先在英國電信部門出現的業務,當時稱作「可視數據」。以後法國、德國、加拿大、日本、美國等國也陸續開發這種系統。到90年代,世界上已經有三十多個國家開辦了這種業務。

⑨ 通信行業數據分析都使用什麼方法

一、我國數據通信的應用前景

1.有線數據通信的應用

(1)數字數據電路(DDN)的應用范圍有:

①組建公用數字數據通信網;

②可為公用數據交換網、各種專用網、無線尋呼系統、可視圖文系統、高速數崐據傳輸、會議電視、ISDN(2B+D信道或30B+D信道)、郵政儲匯計算崐機網路等提供中繼或數據信道;

③為幀中繼、虛擬專用網、LAN,以及不同類型的網路提供網間連接;

④利用DDN實現大用戶區域網聯網;如我區各專業銀行、教育、科研以及自崐治區公安廳與城市公安局的區域網互聯等;

⑤提供租用線,讓大用戶自己組建專用數字數據傳輸網;

⑥使用DDN作為集中操作維護的傳輸手段;或把全區城鎮110報警服務台崐互聯,實現全區公安機關的統一指揮。

(2)分組交換網的應用

分組交換網能提供永久虛電路(PVC)及交換虛電路(SVC)等多種業務。崐利用分組交換網的通信平台,還可以開發與提供一些增值數據業務:

①電子信箱業務

電子信箱系統又稱電子郵件。它是一種以存儲_轉發方式進行信息交換的通崐信方式。在分組交換網平台上用戶把需發送的信息以規定的格式送入電子信箱的崐存儲空間,由電子信箱系統處理和傳輸後,送到接收用戶的電子信箱並通知收信崐人。

②電子數據交換業務

電子數據交換(EDI)是計算機、通信和現代管理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又崐被稱為「無紙貿易」。EDI用電子單證代替了紙面單證,由傳統的多點對多點崐的聯系變為網路信息傳遞。EDI技術是未來商業發展的極其主要的工具。現在崐國內外都得到廣泛的應用。

③傳真存儲轉發業務

傳真存儲轉發是把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結合起來,建立智能化的傳真網。該網崐利用計算機的存儲_轉發技術實現廣大用戶所需的各種新的服務項目。存儲轉崐發技術的核心是傳真交換機。

④可視圖文業務

可視圖文業務是一種利用現有公用電信網路開發出來的新型、公用、開放式崐的信息服務系統。可視圖文的業務類型主要有公用資料庫業務和專用資料庫業務崐等。

(3)幀中繼技術的應用

幀中繼技術適用於對廣域網進行數據訪問和高速數據傳輸。幀中繼也是一種崐ISDN承載業務,主要用於區域網互聯和高速主機環境下作為寬頻網的數據入崐口,是向未來寬頻ATM交換過渡的手段之一。常用於:

① 組建幀中繼公用網,提供幀中繼業務。

② 在分組交換機上安裝幀中繼介面,提供業務。

③ 為用戶提供低成本的虛擬寬頻業務。

④ 在專用網中,採用復用的物理介面可以減少區域網互聯時的橋接器、路由崐器和控制器所需的埠數量,並減少互連設備所需通信設施的數量。幀中繼的數崐字鏈路連接鑒別(DLCI)定址功能可允許單個中繼接入設備與上千個接入設崐備通信。其本地管理介面(LMI)可大大簡化幀中繼網的配置和管理。

⑤ 區域網(LAN)與廣域網(WAN)的高速連接。

⑥ LAN與LAN的互聯。

⑦ 遠程計算機輔助設計/製造文件的傳送、圖像查詢以及圖像監視、會議電視崐等。

2.無線數據通信的應用

無線數據通信也稱為移動數據通信。它的業務范圍很廣,也有廣泛的應用前崐景。

(1)移動數據通信在業務上的應用

移動數據通信的業務,通常分為基本數據業務和專用數據業務兩種:基本數崐據業務的應用有電子信箱、傳真、信息廣播、區域網(LAN)接入等。專用業務崐的應用有個人移動數據通信、計算機輔助調
度、車、船、艦隊管理、GPS汽車崐衛星定位、遠程數據接入等。

(2)移動數據通信在工業及其它領域的應用

移動數據通信在這些領域的應用可分為固定式應用、移動式應用和個人應用崐三種類型。

①固定式應用是指通過無線接入公用數據網的固定式應用系統及網路。如邊遠崐山區的計算機入網、交警部門的交通監測與控制、收費停車場、加油站以及災害崐的遙測和告警系統等。

②移動式應用是指野外勘探、施工、設計部門及交通運輸部門的運輸車、船隊崐和快遞公司為發布指示或記錄實時事件,通過無線數據網路實現業務調度、遠程崐數據訪問、報告輸入、通知聯絡、數據收集等均需採用移動式數據終端。移動數崐據終端在公安部門的刑警、巡警、交警也開始應用。

③個人應用是指專業性很強的業務技術人員、公安外線偵察破案人員等需要在崐外辦公時,通過無線數據終端進行遠程列印、傳真、訪問主機、資料庫查詢、查崐證。股票交易商也可以通過無線數據終端隨時隨地跟蹤查詢股票信息,即使度假崐也可以從遠程參加股票交易。此外,電子信箱是國外應用很廣的數據業務,在我崐國也已經開始應用。無線接入Internet可隨時隨地收發電子郵件,因此無線數據崐通信也得到廣泛的應用。作為有線數據網的補充和延伸,在公安系統,移動數據崐通信將具有更廣泛的應用前景。相信不久的將來,移動數據通信也會在我區公安崐系統得到廣泛的應用。

二、我國數據通信的未來競爭分析

從發展的趨勢看,中國電信、聯通、中國移動、網通幾家大型國有企業作為主要的電信運營商將在未來國內通信市場占據主要的地位。隨著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以及WTO時代的臨近,會有更多的資金注入到這個行業中來。與此同時,基礎電信仍是受政府管制的行業,新加入者將會把目光放在管制相對寬松的數據通信領域。此外,由於業務方向不同和競爭策略的需要,運營商之間也可能結成鬆散的聯盟謀求共同發展。因此,未來的競爭市場將會呈現出多樣化的局面。

單純從數據通信的角度來分析,近期內的市場格局仍將以中國電信為龍頭,但是它所佔有的市場份額會逐步減少,這種減少的速度要視其他運營商在數據通信領域的投入而定。目前,網通和聯通都有自己的骨幹傳輸網路,並且它們所覆蓋的區域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潛在的收益無疑將會促使兩家公司進一步加大投入的力度。

另一方面,盡管中國電信、聯通、中國移動都強調數據業務將是它們未來業務的增長點,但是近期內不會出現多家運營商激烈競爭的局面。這是因為目前每個運營商都有各自不可替代的特色業務。與這些業務的收入相比,數據業務收入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因此,中國移動和聯通或許會更多地考慮在移動業務上加大競爭力度,而中國電信也會繼續努力,鞏固它在固定語音市場的主導地位。

與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聯通不同,網通是目前唯一隻運行純IP網路的運營商。現階段,IP業務將是它唯一的收入來源。因此,對中國電信而言,最直接的競爭挑戰可能來自網通。

⑩ 法國電信的簡介

法國電信的前任執行長為布雷頓(Thierry Breton),在2005年2月25日被任命為法國財經暨工業部長,目前接任之執行長為迪德耶爾·倫巴第,後者同時也擔任董事會主席。
目前法國電信已宣布,將在2006年停止使用「易寬特」及「萬那杜」這兩個品牌,並將兩者整合至「Orange」,希望藉由品牌重塑達到公司形象的整合與單一化。(見:Wanadoo is to make way for Orange)
阿根廷電信曾是法國電信最重要的子公司之一;然而法國電信已於2003年其出售 CTE Salvador 的同時拋出了對阿根廷電信的大部分持股。目前法國電信對阿根廷電信的持股約只有1%。
目前法國電信在美國的兩家公司為易寬特及 Innovacom,此外在波士頓及加州的南舊金山市也分別有兩座研發實驗室。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一百八十六。該企業在2007年度《財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八十二。
法國電信(Francetelecom)成立於1988,總部位於巴黎。在此之前,它是法國郵政和通訊局的一個分支機構。目前,法國電信是法國最大的企業,全球第四大電信運營商,擁有全球最大的3G網路Orange,雇員超過26萬名。
法國電信(France Télécom,在法國境外通常拼為 France Telecom)是法國主要的電信公司,目前在全世界擁有超過22萬名員工,法國電信於2005年第三季的總收益約為122億歐元(約149億美元)。
法國電信是全球電信跨國公司,是綜合全方位業務的電信運營商,它的行動電話在法國和英國是位居第一,在全球19個國家有6330萬用戶,互聯網接入服務在法國排第一,在歐洲第二,在十個國家有1100萬活躍的用戶。目前在全球總的用戶數有一億兩千五百萬,去年的總收入是472億歐元,年增長率達到了 4.1%。固定電話有五千萬用戶,主要是在法國和其它的八個國家。
法國電信底下擁有許多事業群,例如萬那杜(Wanadoo,法國第一大,亦為全歐洲第二大的網路服務供應商)、Orange SA(法國第一大手機服務公司)及負責數位通訊網路商業服務的易寬特公司(Equant)。目前法國電信已宣布,將在2006年停止使用「易寬特」及「萬那杜」這兩個品牌,並將兩者整合至「Orange」,希望藉由品牌重塑達到公司形象的整合與單一化。
公司業務:電信、移動通信、光纖通信和衛星通信等。
法國電信(France telecom)是法國最大的企業,全球第四大電信運營商。成立於1988,總部位於巴黎。法國電信擁有全球最大的3G網路Orange。 光纖衛星
法國電信不僅在電信基本業務領域有著長期的經驗,而且在移動通信、光纖通信和衛星通信等領域,亦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業務:
擁有Telecom1和Telecom2衛星的法國電信是國際衛星系統的主要參與者。此外,公司還持有Intelsat、Eutelsat和Inmarsat大量股份,這些公司全部在世界范圍內提供電信服務。
法國電信從設計、投資到安裝、運行和維護,全面參與海底光纖纜索工程。通過子公司FCR,法國電信在諸如SAT2、Ariane2、Tagide2和 SEA-ME-WE2等世界最大的光纜系統工程開發中起主要作用。另外,法國電信負責世界范圍80多個國家海底光纜系統的財務管理。
今天,法國電信繼續對包括Atlantis2、West African CableLink、Mayal、Americas2、TAT14、SAFE和SEA-ME-WE3在內的多個項目進行投資,這些工程全長40000公里,跨越北歐和西亞,連接34個國家。
國際合作
為支持其全球戰略,法國電信與德國電信及斯普林特加強合作,共建一個合資企業,囊括三方大部分的國際聲訊、數據業務。1996年1月,這一合資的國際公司Global One正式啟動,在其高科技支持下,為用戶提供全面、靈活、價格優惠的電信服務。
Global One遠期任務是:成為擁有大量國際業務需求的商業用戶,提供無縫、高質、全球性電信服務的最大供應商。取得規模效益的同時,Global One同樣服務於個人消費者和團體,為它們提供特殊市場中的價格實惠的電信服務。
股票上市
1997年10月20日,法國電信的股票首次在按月結算的巴黎交易所和紐約交易所上市。通過向外界提供25%的資本,法國電信吸引了390萬位預定者,雖然所提供的股票只有220億法郎,各個機構卻爭相購買,需求超過了4200億法郎。其中,有三分之二來自國外。從11月12日起,法國電信的股票在巴黎交易所投資市場索引中的40家公司股票中位居榜首。
中法合作
多年以來,法國電信一直關注著中國,准確地說是始於1971年,中國電信總局局長鍾夫翔先生對法國的訪問。1986年,法國電信正式在北京設立代表處。此後,雙方又在多個領域開展了合作,例如在教育和數據分組交換方面,為上海可視圖文查詢試驗網提供漢化終端在線服務,以及北京市電信管理局與巴黎大區電信局之間開展的友好合作。
中國電信和法國電信還建立了雙邊的業務聯系。比如開通GSM漫遊業務,實現中國三個最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與法國之間的ISDN業務的互聯。
另外,法國電信還參與了中國鐵道部門電信網路的長遠規劃的咨詢;與中國郵電部門就電信管理支持的咨詢進行合作。
1996年法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公司就廣州和佛山地區GSM網路的擴容結成了合作夥伴關系。該網路於1998年2月在廣州開通,3月在佛山開通。第一階段合作的實現預示著今後更大的合作。 作為全球領先的運營商,法國電信一直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它將自己定位於「大多數先進用法的市場先鋒」,通過不斷創新,持續提高綜合創新能力,為公司的持續增長提供力量源泉。本文通過對法國電信科技創新的基本情況、戰略舉措、基本運作機制等進行系統的介紹,以此為國內運營商提供參考和借鑒。
法電研發部是法國電信五個支撐事業部之一,也是世界第三大電信運營商研發中心。其前身是CNET,曾於1953年在世界上首次進行電視無線傳輸、於1960年在世界上第一次進行電視衛星傳輸,在創新工作上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法電研發部在過去兩年經過與Orange和Equant 研發部門的整合,目前共有4200名研究人員和工程師,分布在全世界15個城市。法電研發部是集團發展的強大支柱,在全世界共有17個研發基地,至今已創造了7600多項專利,憑借其先進技術和創新能力,被公認為世界三大電信研發中心之一。目前,為配合法電集團的「市場驅動」的戰略,研發部逐漸將重點轉移到應用型的創新和研究,一旦確定和證明一個市場機會,整個團隊就會快速地做出反應,形成具體的應用,從而縮短對市場的響應時長,為用戶提供一種「新型電信服務體驗」
法國電信一直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為此制定了長期的科技創新戰略,確定了具體的戰略措施,如注重整合內部資源,發揮整體優勢,面向客戶與注重創新等。同時,科技創新的基本運行機制主要體現在對科技創新的大量投入,建立嚴密有序的組織體系,先進的人才培養機制,對科技創新項目的過程管理機制、激勵機制、內部機構協調機制、外部合作機制與成果保護機制等諸多方面。 在跨事業部的層面上進行業務創新和整合,法電研發部通過業務創新和應用創新為集團所有運營單位(包括世界各地的分支機構)服務。在各研發中心(CRD)都有跨業務的研究項目,其目的是發揮 CRD的綜合技術優勢,使得研發成果尤其是新業務、新應用能夠在集團各個運營單位中獲得最大限度的應用和推廣,獲得最大投資收益比。例如,同樣是無線技術 WiFi,就可以開發出家庭用戶使用的Wanadoo eXtensive WiFi Package和移動用戶使用的Orange WiFi solution。研發部還建立了14個關鍵技術領域的Skill Center,保證整個集團尤其是各事業部能夠獲得相關的專業技術支持。
業務客戶
重新整合的法國電信由傳統的面向業務的組織架構(只有市場和銷售部門面對客戶)轉向面向客戶的組織架構。在集團內部,法電研發部也進行了類似的調整:在 「戰略」和「技術」方向,有分別與集團內各運營單位進行聯系的部門(「戰略」方向與「住宅通信服務」、「個人通信服務」、「國內銷售及服務」和「國際部」 聯系;「技術」方向與「企業通信服務」、「內容整合」等聯系),負責了解市場需求和確定研發方向。
創新
從用戶需求角度,法電研發部導出了6個視角的創新要求,如表1。法電研發部橫跨法國電信集團不同的戰略業務事業部,成為實現公司戰略的基石。同時研發部鼓勵各單位加強與集團所有單位的合作,使得創新成為集團增長的核心推動力。
研究
法電研發部的另一個著名的思想是:通過研發明天的服務,為集團創造價值。每年的研發投入中,長期的研究項目佔到15%~25%。法電研發部廣泛投入到 15個「世界級」的研究領域中,包括安全、人類工程、人機對話、視頻、語音、音頻、通信組件、知識管理、預測工具、分布式軟體架構、軟體工程、流量建模、網路優化、最優技術以及數字技術和天線等。
知識產權
法電研發部十分重視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將獲得專利作為項目開發過程中的一個子流程,並對各Lab提出申請專利的年度考核指標。在這種鼓勵下,研發部每年申請的發明專利都超過200項,2003年更是達到415項。而研發部從知識產權獲得的收益也開始迅速增加:2003年與Qualcomm公司簽訂的關於第三代移動通信手機Turbo Code專利使用權協議,就為公司帶來了可觀的收入。在國際通信協議和標准方面的出色工作,也將為公司贏得先機和巨大的經濟效益。
國際化
研發部的Lab分布在3個大洲,即使在國內,研發部也有一些其它國籍的研究人員。定期的交流使得研究人員能夠加入不同國家的研究團隊,共享工作方法、對應用和用戶期望的理解。在不同的、具有創新潛力地區的研究工作使得法電研發部能夠預測各事業部的需求、發現技術突破以及創新的應用。與集團的國際運作單位接近,使得法電研發部能夠更有效地支持其業務和應用開發工作,為集團及其下屬機構包括Orange,Wanadoo和Equant建立競爭優勢,有力地支持了集團的國際化戰略。法電研發部在北京也建立了一個新的地區研發中心。其研究方向包括移動和融合終端、開放源碼技術、IPV6、無線系統、語言和語音處理、創新應用和多媒體服務等。
廣泛合作
為了共擔研發和培育市場的成本、交流研究思路,法電研發部廣泛與運營商、製造商、大學和企業進行合作。與運營商合作的目的是,通過合作尋找獲得競爭能力和市場先機的最佳方法。與跨國大公司(如德國電信等)的合作,一般更關注於業務的通用性和易用性。通過交流在技術、策略和標准等問題上的觀點,盡可能早地獲得共識,影響ITU-T等標准組織的結果,以獲得技術和市場先機(如法電研發部與歐盟、西班牙電信在Home Service領域展開的合作)。積極推進國際化戰略和廣泛的合作策略。有助於集團成功地推出全球通行品牌的產品和服務。 科技投入
為了做好科技創新工作,法國電信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僅2001到2003年間,對研發部的投入就分別達到5.67億、5.76億和4.78億歐元,占當年集團總收入的1.32%、1.24%和1.03%,2004、2005年的研發投入占集團總收入的比重也達到了1.3%和1.5%(見圖1)。
組織體系
為了高效管理龐雜的研發部門,法電研發部建立了嚴密有序的組織體系,如圖2所示。法電研發部由3個高級協調單位、9個研發部功能部門(Direction)和6個CRD組成。此外,還有一個國際實驗室(International Lab),管理所有海外的地區中心(Site)或Lab。
人才培養
法電研發部目前共有研發人員4 200人,平均年齡約40歲。在招聘員工的過程中,研發部比較注意多樣性,如不同性別、國籍、教育背景和不同工作經歷等。同時,法電也非常重視對科技人才的培養,每年投入大量資金對科技人員進行培訓,組織科技人員學習等。在2004年10月5日~14日舉行的世界電信標准會議上,法電研發部的6名研究人員分別當選為7個ITU-T研究組的主席或副主席,目前仍有4人在ITU任職。
管理機制
在項目進行過程中,指導委員會(Steering Committee)負責把握項目方向,委員會可以由技術管理和項目組織負責人和CRD的相關人員組成。在項目到達關鍵里程碑時,指導委員會組織對項目進行檢查,完成關鍵決策。重要的項目可以由「技術」Direction或「戰略」Direction領導項目階段檢查。項目過程管理方法採用質量管理系統(SMQ),軟體開發過程採用SPICE,為歐洲的一種軟體開發過程標准,類似於CMM。
激勵機制
法電研發部的激勵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
(1)短期激勵方式
獎金,以個人工作績效為考核標准,以個人工作目標的實現程度和創造的市場價值為尺度,6個月一次。技術人員可獲得0%~20%年薪的獎金;中層經理可獲得0%~30%年薪的獎金;10名高層經理可獲得0%-40%年薪的獎金。
(2)較長期的激勵方式
工資,一年核定一次。年初制定策略,年底進行控制。此外,法電研發部還有公司業績獎,如果當年整個公司的業績好,那麼每個員工在年底可以得到一筆與自己所在崗位有關的獎金。但如果公司業績不好的話,所有人的業績獎就都是零。
鼓勵員工持股也是一種基本和自然的激勵手段。例如研發部設有一種五年期的存款計劃,加入計劃的員工,這部分收入可以免稅。事實上,大多數法電研發部的員工都購買了集團的股票。同時,為對創新團隊和個人進行表彰,法電集團每年舉行一次Innovation Prize頒獎,從獎項的設置就可以對法電的創新導向有所了解,6項大獎包括:「Scientific Advise」獎、「Growth」獎、「Performance」獎、「Integrated Operator」獎、「Patent and Valuation」獎與「Special R&D」獎。
協調機制
法國電信的各事業部在法國各地的戰略重點和機構分布各不相同,分散的結構使得研發部的各個Site能夠就近與相關的運營單位進行溝通合作。而研發部作為一個整體,則能夠充分了解各事業部、各個地區的總體市場需求和技術業務要求,從而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研發工作規劃。客觀來說,這種結構促進了法國電信市場策略和產品研發之間的協調。比如說,Equant的產品和客戶體驗部門在Sophia,而研發部在Sophia的Site則專注於企業通信服務的研發。該 Site的主要機構就是BIZZ的數據服務集成管理和機器-機器通信(DIAM)Lab。而BIZZ的350名研究人員則分布在5個Site,為企業用戶提供產品和服務。
合作機制
為了更好地做好創新工作,法國電信廣泛開展與外部機構的合作。如2004年,法電研發部對外合作項目就有98個,其中與歐盟信息社會技術(IST)組織合作的項目有57個,與「Research National Ministry」合作的項目有33個,與其他歐洲基金組織合作的項目有8個。這些項目多為長期研究項目,主要涉及6個方面:高速網路、網路管理、 Internet、移動通信、人工智慧與多媒體服務,平均每年研究經費超過400萬歐元。
成果保護
業務創新是法國電信始終關注的重點,而客戶需求是集團創新永不衰竭的動力。作為對創新、創意等成果的保護,法電集團非常重視專利申請和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注重項目過程和最終的成果保護,並在其他公司的license使用中獲利。法國電信還特別強調「提出標准並推動使之為國際組織所接受」方面的工作,因為一旦被採納成為行業標准,將為公司帶來巨大的收益和各方面的主動性。

閱讀全文

與可視圖文業務發展較好的是法國的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8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6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3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