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紅旗l5什麼級別的官坐
紅旗L5主要是國家主席級別的官坐,為外賓接待專用車,例如某國領導訪華,在接機或送行使用,有時也會用飛機空送到他國供自己國家領導人出行訪問使用,L5已經作為中國外交禮賓用車,曾多次出現在重大外交場合。
當然也有民用定製版紅旗L5,如國內紅旗L5第一位車主曹德旺(福耀集團玻璃大王)、第二位車主靳東(影視明星)、第三位車主河南某車主、第四位車主黃先生、第五位車主80後小伙(其父親是知名企業家)、第6位車主何先生(長春哈爾濱某集團CEO)、第7位車主王先生(南京某集團CEO)、第8位車主重慶某車主、第9位車主上海某車主、第10位車主掛黑AF1949車牌的車主。
2013年4月25日,法國總統奧朗德上任後首次來華訪問,他的座駕是中國的全新紅旗牌轎車,這就是中國一汽集團全新打造的紅旗L5的「首場秀」;2013年6月28日,時任韓國總統朴槿惠訪華期間的專用「座駕」是全新的紅旗L5。
2014年10月24日,紅旗轎車當仁不讓成為「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周官方指定用車」,紅旗L5、紅旗H7在APEC領導人會議周期間為21個國家首腦及與會領導人提供禮賓接待服務。
❷ 2011年3月30日,胡錦濤主席在會見來華出席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研討會的法國總統薩科齊時指出,中方支持一切
A |
❸ 法國總統戴高樂是屬於哪個時代的人物
1890年11月22日,戴高樂[1](Charles de Gaulle)誕生於里爾。1912年,畢業於聖西爾軍校,被授予少尉軍銜,赴貝當擔任團長的駐阿拉斯步兵第33團供職。1914年參加一戰,因作戰英勇受到表彰。1921年,與伊馮娜·旺德魯結婚。1940年,晉升為准將,並被保羅·雷諾總理任命為國防次長兼陸軍次長,兩度赴倫敦執行使命。雷諾內閣總辭後,拒絕簽署停戰要求,赴英國組織自由法國運動。8月,與丘吉爾首相簽定關於自由法國章程的議定書。在戴高樂的號召下,整個法屬赤道非洲支持自由法國。10月,在倫敦成立帝國防務委員會,任主席。1941年,法蘭西民族委員會成立,任主席。1943年6月,抵達法屬北非首府阿爾及爾,與美國支持的吉羅將軍共同擔任新成立的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主席。7月,迫使吉羅將軍專任法國部隊總司令,得以單獨主持法蘭西全國解放委員會工作。秋天,徹底清除吉羅。1944年6月3日,在阿爾及爾成立法國臨時政府。6日,盟軍登陸諾曼底,開辟歐洲第二戰場。8月19日,巴黎起義。戴高樂領導下的勒克萊爾師首批進入抵達巴黎市政府大廈,巴黎解放。25日,戴高樂將軍進入巴黎,並接受德國軍隊投降書。1945年9月,法國全民公決,屏棄第三共和國,第四共和國成立。11月,被議會選舉為臨時政府總理,組成新的臨時政府。1946年1月,辭去臨時政府總理職務。1947年4月,在斯特拉斯堡宣布成立「法蘭西人民聯盟」。1953年,退出政壇隱居。1958年, 阿爾及爾暴動。國民議會被迫授予戴高樂將軍全權,並委託其制定新憲法。戴高樂接管了議會、總統和政府的全部權力。9月,全民公決通過新憲法,第五共和國成立。12月,當選共和國總統。1959年9月,宣布阿爾及利亞人享有自決權。12月,宣布解散法蘭西共同體。1960年,法國在撒哈拉大沙漠爆 炸第一顆原 子 彈,成為核 國家。1964年,西方陣營中首個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1965年,發射人造衛星。1966年,宣布法國退出北約軍事組織,只保留政治組織資格。1969年4月,宣布停止執行共和國總統職權,隱居科龍貝。1970年11月9日,在科龍貝病逝。
❹ 法國總統薩科齊是什麼時候上任的
2007年5月6日當選總統,任期5年,2012年大選失敗
❺ 12月10日的重大事件
220年——東漢獻帝禪位,曹丕當上皇帝,改國號為魏。
346年——東晉大將桓溫伐蜀。
1508年——教皇國、法國、神聖羅馬帝國、阿拉貢王國組成康布雷同盟共同對抗威尼斯共和國。
1848年——路易·波拿巴被選為法國總統。
1868年——世界第一盞交通信號燈在英國誕生。
1896年——瑞典科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逝世。
1898年——美國和西班牙簽訂巴黎條約,西——美戰爭結束。古巴、波多黎各、關島和菲律賓割讓給美國,美國償付2000萬美元。
1901年——諾貝爾獎設立,瑞典首次頒發諾貝爾獎。
1903年——英軍再次侵入西藏。
1918年——普朗克因發現量子理論而獲諾貝爾獎。
1923年——葉芝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1931年——國聯決議組織調查團來華。
1936年——戲劇家奧尼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1936年——英國王愛德華八世發表廣播講話,宣布正式退位。
1937年——科學家發現爪哇人。
1941年——中國軍隊開始入緬對日作戰。
1944年——中日豫湘桂戰役結束。
1948年——毛澤東、朱德電賀何基灃、張克俠起義。
1948年——聯合國大會《世界人權宣言》通過並發表。
1949年——亞洲婦女代表會議在北京舉行。
1957年——世界首座地下煤氣電站試轉成功。
1963年——桑給巴爾在英聯邦內實行獨立。
1967年——美國在新墨西哥州進行世界首次商業性熱核爆炸,幫助回收地下蘊藏的天然氣。
1972年——毛澤東提出「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
1977年——中共中央任命胡耀邦為中央組織部部長。
1979年——特里薩修女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
1979年——台灣《美麗島》雜志社在高雄市發起遊行集會,警民發生沖突,警方鎮壓,美麗島事件爆發。
1982年——117個國家在牙買加的蒙特哥灣簽署海洋法條約,其目的在於組織一個國際海床機構,協調開發海底豐富礦藏事宜。
1984年——居里夫婦實驗筆記被拍賣。
1986年——中國首屆國際電視節在上海舉行,到16日結束。
1987年——京津塘高速公路開工。
1988年——聯合國維特和平部隊獲諾貝爾和平獎。
1990年——大田昌秀出任日本沖繩縣第四代知事。
1993年——工商銀行在日首發債券成功。
1993年——我國第一個與體委脫鉤、由企業自主管理的足球俱樂部——上海市申花足球俱樂部誕生,標志著我國足球運動開始邁向職業化。
1995年——「伽利略」號發回木星數據。
1996年——首屆國際青年消除貧困獎揭曉。
1996年——聯合國對伊拉克實施石油換食品協議。
1997年——哈薩克遷都,阿斯塔納取代阿拉木圖。
1999年——我國對日美德丙烯酸酯反傾銷調查立案。
2004年——NBA職業運動員特雷西·麥克格雷迪完成了35秒13分的壯舉。
2008年——美國NASA哈勃望遠鏡發現太陽系外行星大氣層含二氧化碳。
❻ 馬克龍 梅拉尼婭 年齡是多少,
馬克龍出生於1977年,2021是43周歲。梅拉尼婭是出生於1970年,2021年是51周歲。
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全名埃馬紐埃爾·讓-米歇爾·弗雷德里克·馬克龍(Emmanuel Jean-Michel Frédéric Macron)法國政治家,曾任法國經濟部長。法國現任總統。
介紹:
梅拉尼婭·特朗普出生在斯洛維尼亞,曾在斯洛維尼亞盧布爾雅那大學研讀設計和建築。
當地時間2021年1月18日,梅拉尼婭在社交網站上發布了一段近7分鍾的「告別」視頻。感謝一線人員在新冠疫情期間的努力,呼籲人們謹記「暴力永遠不是答案」,並稱擔任第一夫人是她「一生中最大的榮譽」。
❼ 薩科齊訪華,是什麼個意思具體點
中法之間一向有著特殊的友好關系。法國是最早與新中國建交的西方大國。2007年11月,薩科齊就任法國總統以來首次訪華;2008年8月8日,薩科齊以法國總統和歐盟輪值主席雙重身份來華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2008年10月24至25日,薩科齊以法國總統和歐盟輪值主席雙重身份來華出席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2010年4月,薩科齊再次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上海世博會開幕式。具體情況您可以上網搜索。
❽ 巴黎為什麼被稱為花都
世界花都——巴黎
巴黎,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最繁華的大都市之一,素有「世界花都」之稱。
巴黎位於法國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它橫跨塞納河兩岸,市區面積105平方公里,包括巴黎市及其周圍7個省的大巴黎區,總面積達1.2萬平方公里。巴黎市人口230多萬,大巴黎地區人口約1007多萬,是法國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都市之一。今天的巴黎不僅是法國,也是西歐的一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巴黎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作為法國的首都亦有800年之久,是一座古老的都城。最初它只是塞納河中的一座小島,島上只有高盧族巴黎西部落的村落,在此以捕魚為生,巴黎由此得名。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小村落不斷向塞納河兩岸發展。12世紀,卡佩王朝在此建都,從此巴黎逐漸發展成為一座大城市。歷史上,巴黎為法國歷代王朝的都城,是歷屆資產階級共和國的首都,也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發源地。1789年7月14日,巴黎百姓攻破巴士底監獄的大門,從而開始了法國資產階級民主大革命,後來,這一天便成了法國的國慶日。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階級舉行了震撼世界的武裝起義,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市區東部拉雪茲神父墓地的巴黎公社牆,就是公社社員們最後進行防衛戰而壯烈犧牲的地方。每年5月7日,法國的勞動人民紛紛到這里悼念巴黎公社的烈士們。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巴黎被德國法西斯佔領。1945年8月25日解放。今天,法國政府的許多行政機關、黨派團體,以及省級行政機構依然設在這里,一些重要的國際組織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婦女理事會、國際刑警組織、國際能源機構、巴黎統籌委員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際交流發展計劃、國際法制計量組織等都設在巴黎。
巴黎的工業生產總值約佔全國的1/4;巴黎的工人數量約佔全國的1/5。汽車工業居全國首位,全國最大的雷諾汽車公司,就位於巴黎西南郊塞納河河曲地區。雪鐵龍和西姆卡汽車製造公司也設在巴黎,這三大公司的職工人數佔全國汽車工業職工人數的3/5,產量佔全國汽車產量的2/3。電氣和電子工業的產量佔全國的60%。化學工業的產量佔全國的30%。在輕工業中巴黎有傳統的服裝、化妝品、裝飾品和時髦傢具等,這些產品都享有世界聲譽。巴黎香水馳譽全球,有「夢幻工業」之稱,被法國人視為國寶。在世界市場成千上萬種香水中,最受歡迎的非巴黎香水莫屬。
巴黎的金融、證券、保險業十分繁榮。法國最大的國營商業銀行——巴黎國民銀行即設在巴黎。這里還有法國的金融中心,世界重要金融市場之一的巴黎金融市場,包括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市場和黃金市場。每天有價值達天文數字的資金、證券在這里流動。
巴黎的商業興隆,商業總額約佔全國商業額數的1/3。各種大型市場、百貨商店、時裝店、飯店、餐館、咖啡館及其它服務機構遍布全城。歐洲最大的商場——四季商場就坐落在巴黎的拉德芳斯區。著名的巴黎國際博覽會創立於1904年,在愛麗舍田園大街上修建了漂亮的展覽館。1937年增建現代化的特羅卡德羅展覽館,形成一個可供常年開放的「博覽會城」。目前每年舉行時裝、機床、食品、化妝品等專業博覽會幾十次。另在布爾歇國際機場舉行國際航空展覽會,展出各型飛機200多架,成為世界最大飛機市場之一。由於博覽會終年不斷,每年額外吸引外國商人和遊客50多萬人,增加收入3億多美元。
巴黎是法國的交通樞紐,每天客流量達1300萬人次。全國的陸路交通都向巴黎集中,形成一個輻射式的交通網。巴黎市內現有7個火車站,既可以通往比利時、盧森堡、義大利和瑞士,也可以直達德國和西班牙。巴黎還是個國際航空中心,有5個機場,可飛往世界主要城市。巴黎還是歐洲最大的內河港,承擔農產品及建材、燃料等工業品的運輸。從東到西橫貫全市的深層高速地鐵與地面密如蛛網的公路、鐵路聯成一體,構成一個完整的交通體系。
長期以來,法國人民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法蘭西文化,巴黎成為法國文化、教育的中心。創建於17世紀中葉的法蘭西學士院以及其它四大科學院都設在巴黎,巴黎還有許多學術機構、博物館、劇院等。巴黎集中了全國43%的技術人員和60~70%研究人員。有建於1253年的巴黎大學等許多高等院校,文化影響波及全國各地。在巴黎,各種形式文化藝術活動常盛不衰,在市內許多廣場都能見到青年學生和市民自發組織的小型音樂會。
巴黎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留下了許多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足跡。馬克思、列寧曾經旅居巴黎。中國的許多老一輩革命家在20年代到巴黎勤工儉學,探求革命真理。巴黎南部義大利廣場附近的戈德弗魯瓦街,有一座三層樓房,20年代,周恩來曾經在這里居住過。1979年10月,法國政府為了紀念周恩來,在他的舊居掛上了大理石紀念脾,紀念牌上端鑲嵌著周恩來的半身銅像,銅像下面,鐫刻著6行金字,凡到巴黎的中國人,都渴望親眼看看周恩來的故居。
巴黎有街道6500條,總長1300多公里,其中最迷人的大街要算愛麗舍田園大街。該街貫穿市中心,與星形廣場相連,12條林蔭大道從廣場輻射出去,匯連巴黎的千街萬巷。廣場中央矗立著高48.8米、長45.5米、寬22米的凱旋門,牆面雕滿歷史名家圖畫,其中以「馬賽曲」組雕的場面最大。拱門內鐫刻著跟隨拿破崙征戰的386名將軍的名字,拱門下是無名烈士墓,長明燈終年不滅。
拉德芳斯區薈萃著各種造型、各種色彩的建築,行家認為,這里堪稱城市建築史上的一座豐碑,是現代化上乘建築的「露天博物館」。8座30層、20座40層的摩天大樓均為玻璃結構,無論在陽光下,還是在夜幕的燈光中,總是閃閃發光,燦爛奪目。名為「方舟」的辦公大樓是漢字的「回」字形,兩側及上部均為房間,中間透空,被稱作新「凱旋門」。
拉德芳斯衛星城在法國乃至世界經濟活動中都佔有一定地位,衛星城的200萬平方米的辦公樓租給了各行各業的600多家公司,10多萬職工在這里上班。法國20家大企業中的10家,世界前100家大企業中的11家在這里設有辦事機構。
塞納河右岸東部為工人、職員住宅區。西部是巴黎最繁華的商業和高級住宅區,環境優美,街道寬闊,許多大銀行、大公司、交易所、超級市場均設在這里。
塞納河左岸的拉丁區為著名的文化區,這里有建於中世紀的巴黎大學、國立圖書館等文化科學機構,也有近年來新建的高等院校。城北的蒙馬特區則為普通市民、勞動者的居住區,這里街道較狹窄,住房多半是舊式建築。
巴黎的標志——埃菲爾鐵塔,像一個鋼鐵巨人高高地聳立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畔,這座鐵塔是為慶祝法國大革命100周年而建造的,以其設計師居斯塔夫·埃菲爾命名。埃菲爾鐵塔同巴黎不可分割的聯系在一起,它是巴黎的象徵,是法國人民的驕傲。鐵塔周圍的市中心區為行政區,法國國家機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及外國使館均設於此,名勝古跡也十分密集。
位於凱旋門前寬敞的愛麗舍田園大街上的愛麗舍宮,歷來是法蘭西共和國總統府所在地,它正好是在這條大街圓形交叉路口的東北方,與「大宮」(巴黎的藝術展覽館)隔街相望。愛麗舍宮始建於18世紀初,1718年落成。原是舉行舞會的活動場所,後舉辦過幾次大型博覽會,也曾用作外國首腦訪法時的宮邸。自1873年起作為法國總統府,至今經歷了20位總統。
盧浮宮是一座藝術寶庫,集中了世界文化藝術之精華。它位於塞納河右岸,始建於1190年,原是菲利浦親王的城堡,18世紀被查爾斯五世改為王宮。1793年法國大革命中,正式改為國立藝術博物館。到目前為止,盧浮宮共珍藏繪畫、雕塑等各種藝術品20多萬件,它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盧浮宮原是規模宏大的宮殿建築群,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之一。
提起巴黎聖母院,許多人都不禁會聯想起雨果的同名小說。19世紀初,雨果小說的發表,引起了人們的興趣,並立即決定對當時已經頹敗的聖母院加以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