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男排沈瓊是1還是0
男排沈瓊被譽為亞洲第一主攻,是中國男排能夠拿到奧運會第五名的核心球員。
雖然很多球迷都說他的扣球和女排的李娟一樣軟,但沈瓊的一傳和防守可是中國男排隊中最為欠缺的。正是有了沈瓊在後排的保障,中國男排才會達到攻守平衡。如今的這支中國男排,如果有一位沈瓊一樣的主攻手,或許早已闖入奧運會了。
1981年9月出生,上海男排運動員,現任上海男排主教練,前中國排球隊男排主力主攻和隊長。從2003-2004賽季到2011-2012賽季,他幫助上海男排奪得聯賽歷史上史無前例的「九連冠」,為上海男排開創了一個時代,有「亞洲第一主攻」的美譽。
2013年全運會之後沈瓊退役,2014年5月出任上海男排主教練。2014-2015賽季全國男排聯賽,沈瓊第一次帶隊便獲得聯賽冠軍,成為聯賽歷史上以球員、主教練兩種身份均獲得冠軍的第一人。
介紹
2020年5月18日,在距離520還有兩天之際,中國排壇迎來好消息。前中國男排隊長、現上海男排主帥沈瓊終於脫單成功,在浦東新區婚姻登記處,和比自己小8歲的妻子領取了紅彤彤的結婚證。領完結婚證後,他開玩笑道:「40歲之前終於把自己『嫁』出去了。」
沈瓊的新婚妻子出生於體育世家,從小進行過專業的體育訓練,身材苗條,擁有一雙讓眾多女生羨慕的大長腿,退役後在外企工作。兩人從小就相識,而且沈瓊還暗戀過對方。
按照沈瓊的說法:「小時候情竇初開時就很喜歡她,只是沒有膽量上去表白。兜兜轉轉十多年後,又再次遇到,或許這就是緣分。」面對妻子,在賽場上很強勢的沈瓊顯露出了上海男人細膩的一面,他說:「我要一輩子好好照顧她,那是必須的。」
Ⅱ 排球的發明者 和規則
排球的起源和發展:排球運動開始於1895年,在美國馬薩諸洲霍利約克城,一位名叫威廉·G·摩根的天主教青年會體育教育督導在輔導人們進行各種體育鍛煉的實踐中感到當時流行起來的籃球運動固然很好,但運動劇烈,不太適合年紀大的人,因此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之後,他創造了一種新游戲:在網球場上用籃球內膽進行比賽,雙方人數不限但要相等,各據一方。將球膽在球網兩邊來回傳托,使其在空中飛來飛去,這就是排球最早的雛形。最初的排球運動只是一種消遣,比賽人數的多少,球的大小,比分的多少都由比賽雙方臨時協商決定。很快這個游戲就在基督教青年會中廣泛的傳播起來,最早被摩根和斯普林菲爾德市體育幹事弗蘭克·德博士及消防署林奇署長共同商定名位「小網」(Mitontte),1896年第一次表演賽之後,改名為「Volleyball」這個名稱一直被沿用至今。
排球運動的傳播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首先傳到美洲的加拿大、古巴、巴西等國家,後又傳入亞洲、歐洲等地。傳入的渠道多是通過教會。排球傳入亞洲是從1900年開始的,首先是印度,然後波及亞洲諸國。傳入亞洲是經過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最後發展到6人制。傳入歐洲的時間比亞洲稍晚一些。第一次世界大戰時(1914—1918),排球運動隨著美軍士兵的遠涉重洋,登上歐洲大陸,當時正是排球規則開始逐漸走向完善的階段,已採用運動員輪轉、15分和6人制。1917年進入義大利、法國和前蘇聯,1919、1921年先後在捷克和波蘭等地開展。1964年進入奧運會,成為深受世界人民喜歡的運動。
球網、網柱
(1)球網構造
球網寬1公尺,長9.50公尺,垂直張掛於中線軸的上方。網面由10公分見方的黑色網孔組成。網頂有7公分寬的水平帶子,系以自帆布對折,沿球網的全長縫住。帶子的兩端各有一個孔,孔中穿有繩索與網柱相系,使網頂呈拉緊狀態。帶子的中間有一可彎曲的鋼索,以利於將球網緊系於網住上。在網的下方(無水平帶),有一條繩子貫穿於網孔之中,以系緊兩網柱,使球網下半部呈拉緊狀態。
(2)球網高度
球網置於中線上方,男子網高2.43公尺,女於2.24公尺。
球網高度的測量,以測量竿自比賽球場的中央量起。球網兩端(邊線上方)距地面之高度必須相等,並且不得超過規定高度2公分以上。
(3)網柱
網柱為支撐球網,位於球場與邊線相距0.50至1.00公尺處,其高度為2.55公尺,且最好能夠調整。
網柱為圓形且平滑,不使用金屬鐵索以固定網柱於場地上,其裝置必須無妨礙和危險。
標志帶和標志竿
(1)標志帶
兩條寬5公分、長1公尺的白色帶子垂直緊系於兩邊線上方球網上。標志帶視為球網的一部份。
(2)標志竿
標志竿是一支具有彈性的竿子,長度為1.80公尺,直徑為10公釐。標志竿由玻璃纖維或類似的物質製成。兩支標志竿緊系於標志帶的外緣,兩邊各一支標志竿上部80公分的長度超出網頂,每10公分塗以對比鮮明的顏色,以紅白相間為佳。標志竿應視為球網的一部分且作為有效穿越空間的兩側界限。
排球由柔軟皮革製成外殼,內裝橡皮或類似質料製成的球膽,重量260~280克,圓周65~67厘米,氣壓0.30~0.325公斤/平方厘米。
場上裁判可以是5名也可以是7名,數量的差額主要集中在司線身上。一般的比賽或國際比賽採用兩名司線,而世界三大賽採用四名司線。但無論是5名或7名裁判,都是由第一裁判員、第二裁判員、司線員、記錄員組成。
第一裁判員的主要職責
1.位置
一般處於高於球網的裁判台上進行工作,他的視平線必須高出球網上沿約50cm。
2.賽前
第一裁判員主持場地、器材檢查工作;主持挑選發球權、場區工作;主持入場儀式;掌握准備活動時間。
3.賽中
第一裁判員的判定是最終判定,他有權更改其他裁判員的判斷;在比賽成死球時,允許比賽隊的暫停或換人請求;主持決勝局的挑邊工作,回答場上隊長所提解釋規則的請求和問題;負責決定賽場條件是否符合比賽要求。賽中,只有第一裁判員有權對不良行為和延誤比賽犯規進行判罰;對發球犯規和發球位置錯誤進行判罰;對比賽中擊球犯規(「四次擊球」、「藉助擊球」、「持球」、「連擊」)進行判罰;對高於球網上部的犯規進行判罰。
4.賽後
第一裁判員主持退場儀式,檢查記分表確定無誤後簽字。
第二裁判員的主要職責
1.位置第二裁判員的位置在第一裁判員對面,比賽場地外面,記錄台前面的5 m左右的地帶中工作。
2.賽前協助第一裁判員進行有關准備工作;分發和收回場上陣容位置表;每局比賽前,核對雙方隊員場上位置;將球交給本場比賽的第一個發球隊員。
3.賽中
第二裁判員必須對以下犯規鳴哨並做出手勢:接發球隊位置錯誤;隊員觸及球網和第二裁判員一側標志桿;網下穿越進入對方場區和空間;後排隊員進攻性擊球和攔網犯規;球觸及場外物體或觸及地面而第一裁判員處於難以觀察情況時。
第二裁判員可以允許比賽隊的暫停和換人請求,並具體進行操作。第二裁判員可以用手勢指出職權以外的犯規,但不得鳴哨,不得堅持。
4.比賽後
協助進行退場儀式,在記分表上簽字。
司線員的職責
1.位置:兩名司線員時,一名處於第一裁判員右側的邊線與端線交界處外2m左右位置上,另一名在另一場區的對角上。四名司線員時,各站在一條線後1~3m處。
2.司線員主要判斷界內、外球,並以旗示表明自己的判斷。
3.用旗示表明球觸手出界和球觸及標志桿犯規。
4.對發球隊員腳觸端線及越出發球短線犯規用旗示表明。
5.在觀察判斷時,因視線被擋住無法判斷時,出示無法判斷旗示。
記錄員的主要職責
1.比賽前
登記隊員姓名、號碼、取得雙方隊長、教練簽字;登記上場陣容,並有責任保密。
2.賽中
主要工作是記錄兩隊得分情況,登記發球輪次,並觀察發球次序是否錯誤;記錄並掌握換人和暫停次數並通知裁判員;當發現不合法請求時,應拒絕並通知裁判員;在每局結束和決勝局中交換場區時,應及時通知裁判員;記錄延誤比賽犯規和對不良行為判罰。
3.賽後
登記比賽最終結果一欄相關內容;自己首先簽字,然後依次取得雙方隊長、裁判員的簽字;如果賽中運動隊提出抗議申訴,賽後允許隊長在記錄表上填寫相關內容;將記錄表和成績報告單交競賽部門。
排球隊的正式隊員由12人組成,場上6人,包括兩名主攻、兩名副攻、一名二傳、一名接應二傳(四二配備為兩名二傳)和自由防守人(自由人後排替下場上的隊員)
主攻是排球隊的主要調整球攻擊點,主要為四號位的強攻,也包括六號位的後排進攻和二號位的定點強攻。
副攻是主要攔網手,也是快球的具體執行者。
二傳是球隊的靈魂,主要由他來組織戰術和分配球。
接應是在二傳不能及時插上時替代他傳球的人,現在排球已經將他賦予為主要攻擊點。
自由人主要替換其他人後排一傳、防守,但是他不能進攻和攔網。
站點陣圖:
接應 副攻 主攻
主攻 副攻 二傳
這是常用的二—主—副的站位,重點突出接應的作用。排球場上,同一位置的球員站位為對角,一輪過後,按順時針方向輪轉一個位置。
我很喜歡排球
Ⅲ 中國男排的成員有哪些
隊員名單:仲為君(主攻和接應)、胡松(主攻)、崔曉棟(副攻)、袁志(接應)、郭鵬(二號位)、王海川(副攻)、崔建軍(主攻)、焦帥(二傳)、李春(二傳)、於大偉(副攻)、沈瓊(主攻)、梁春龍(主攻)、姜福東(二傳)、初輝(自由人)、任琦(自由人)、隋盛勝(主攻)、方穎超(接應二傳)。
新一屆中國男排平均年齡為24歲,平均身高1.96米。
領隊張洛、主教練周建安、教練謝國臣、助理教練傅軍、科研教練黃勇潮、醫生宋為平。
隊長是沈瓊。比較帥。
Ⅳ 排球比賽各個位置的作用是什麼
排球場上的六個人,通常有如下的幾種身份:主攻、副攻、二傳、接應和自由人。
一、主攻
主攻是主要得分手,通常需要在四號位、以及後排通過強攻突破對方的攔網。主攻除了在進攻上要有較強的突破能力之外,更需要有出色的一傳。必須承擔起全隊一傳的重任。
二、副攻
副攻必須具備優秀的攔網技術,腳下的移動、預判、起跳的時機、攔網手型,這些都是一體的,除了在攔網要有所作為之外,進攻上也必須有特點。副攻的進攻一個是吸引對方攔網,為己方進攻創造條件;另一個是利用快速多變的戰術進攻,起到改變進攻節奏,豐富進攻手段的效果。
三、二傳
二傳是一支球隊里的靈魂、大腦,是組織進攻的關鍵人物。二傳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細膩的手上技術和快速的腳下移動,二傳的攔網也有比較高的要求,特別是二號位的定點攔網,還有就是參與攔網之後的反擊的組織。可見,排球比賽里對二傳的要求是最高的,二傳也是最需要動腦子的,必須根據場上發生的變化做出相應的戰術改變,以求獲得突破。
四、接應
接應是現代排球發展的產物,接應的位置已經逐漸取代主攻,成為全隊主要得分手,同時也是球隊里戰術體系的靈魂和核心。通常,接應被譽為一支球隊里的定海神針。
接應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強力型接應,另一種是全面型接應。主要區別在於,強力型接應一般不參與接一傳,而且進攻以二號位和一號位的定點強攻為主;全面性接應需要承擔大部分的一傳,同時進攻多以和副攻配合的跑動進攻為主。
從現代排球發展的潮流來看,男排已經是流行中間加壓、兩邊拉開的打法,女排也逐漸向這方面靠攏。兩邊拉開的進攻中,二號位和一號位的火力非常關鍵,因為這個位置擊球的線路比較開闊,同時對方防守也有一定的難度,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這兩個位置,可以讓接應在六個輪次中都可以參與進攻,保證進攻體系的立體化,同時盤活整場進攻點。這些都是接應逐漸成為定海神針的關鍵因素。
五、自由人
自由人是一支球隊的保姆,不僅要足夠到位的一傳,同時也要為球隊的防守反擊把好最後的一道關,不讓對方將球落在己方的場區內。自由人也是21世紀以來排球發展的新趨勢,他的出現,改變了傳統培養隊員的觀念。以往要求每個隊員都很全面,攻防的基本功都需要很扎實,現在有了自由人,副攻的防守能力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到了後排自由人通常會把副攻換下。因此,這對歐美排球的發展是相當有利的。
由於自由人承擔起接一傳和防守的重要任務,因此他除了要有穩定的一傳到位率意外,腳下移動必須精準、到位,同時,在防守對方扣球的時候,需要做出准確的卡位判斷和良好的手感,這樣才能為防守反擊創造條件。自由人的出現,使得排球場的競爭變得激烈,同時也豐富了排球的內涵。
Ⅳ 排球中運動員的位置有哪些
排球中運動員的位置有5種,分別如下:
1、主攻。主攻顧名思義就是打強攻,調整攻的。
2、副攻。副攻主要任務是攔網,同時在到位球的情況下打快攻,即使不直接進攻,也要跑動起來牽制對方的攔網。
3、二傳。二傳是組織進攻的。
4、接應二傳。接應二傳的職責就比較模糊了,現在大部分球隊的接應都是強打型的,定點攻的能力很強,前後排都能進攻。一般在防反時若二傳不能做調整,一般也會由接應來調整組織。
5、自由防守隊員(自由人)。最後就是自由人,主要負責後排防守和接一傳的。
(5)法國男排主攻有哪些擴展閱讀
排球的人數規定
規則規定1個隊最多有12名隊員,教練員、助理教練員、醫生各1人。
隊員服裝必須統一,上衣前後有明顯號碼。
教練員可在暫停和局間間隙時間進行指導。
比賽中只有場上隊長可向裁判員提出詢問或要求解釋規則。
如果教練員或隊員有非道德行為表現,裁判員將出示黃牌給予警告,如再犯將出示紅牌 ,判罰該隊失發球權或對方得1分。
如有辱罵裁判員或對方隊員等嚴重犯規者,將取消其該局或全場比賽資格。
每局比賽前,教練員必須將上場陣容位置表交給記錄員或第二裁判員,不得更改。
每隊上場6人 ,站成兩排,從左至右,前排為4、3、2號位,後排為5、6、1號位。
在發球時,雙方隊員都必須按規定位置站好,否則將被判失發球權或對方得1分。
Ⅵ 關於排球各個位置和角色的問題。。 主攻、副攻、二傳、自由人(一傳)
1,排球角色有 主攻 副攻 二傳 接應二傳 自由人
主攻,主要進攻手 一攻(接發球方)的時候每一個位置的都是按照位置表輪位 不能站錯 對方發球後就可以隨意動了 在對方發球後一般主攻就會換位到4號位進攻 後排的主攻換到5號位防守
副攻,一攻換位後在3號位進攻 後排副攻換位到6號位防守
接應,一攻換位後在2號位進攻 後排接應換位到1號位防守
二傳,位置輪到前排 就是兩點攻 輪到後排就是三點攻 需要插上才能傳球
自由人,一方發球後一攻的隊員才可以替換上場 自由人只能在後排進行防守和一傳 不能進行攻擊 後排攻也不可以 如果第三次需要自由人處理過網 不能扣過去
2,六個人在輪位置的時候 輪到一號位的發球 一般在三號位活動的是副攻 不能一直打一個位置 必須輪 前後排有一條三米線 後排攻手要進攻只能在三米線後起跳
3,自由人只能在1 ,6,,5,號位進行活動 要轉到4號位的時候就需要被替換下來 對角就是1對4 2對5 3對6 相對應攻手 意思就是 1號位是二傳的話4號位就得是接應 2號位是副攻 5號位也要是副攻 3號位是主攻6號位也必須是主攻 一開始上場的位置是不定的 可以2號位是二傳開始 也可以4號位是二傳開始
4,最多是三次過網 球打在攔網手上 撐起的球不算一次 可以再防守 傳球 進攻 攔網這個好像不是你理解的這樣的 攔網不論有沒有碰到球 就是攔網 一個人起跳阻擋對方攻擊就是攔網 雙人起跳 包括三人起跳 都是攔網 攔網就和扣球 傳球一樣 是一個專項術語
Ⅶ 男排國家隊上海籍主攻手有哪些
新一屆國家男排組成如下,主攻:胡松、郭松、隋盛勝、沈瓊、張翔;二傳:李春、周鴻、康慷、姜福東;接應:湯淼、袁志、姜坤;自由人:初輝;副攻:王海川、於大偉、王進、謝文昊、郭鵬。
昔日亞洲第一主攻張翔再次被徵召進入國家隊,其表現將十分令人期待。十八人中,康慷、周鴻、姜坤、姜福東四人是首次入選國家隊。
Ⅷ 歷屆奧運會男子排球冠軍
歷屆奧運會男子排球冠軍?1、男子冠軍
1965年波蘭華沙世界盃:前蘇聯
1969年民主德國東柏林世界盃:德國
1977年日本東京世界盃:前蘇聯
1981年日本東京世界盃:前蘇聯
1985年日本東京世界盃:美國
1989年日本東京世界盃:古巴
1991年日本東京世界盃:俄羅斯
1995年日本東京世界盃:義大利
1999年日本東京世界盃:俄羅斯
2003年日本東京世界盃:巴西
2007年日本世界盃:巴西
2011年日本世界盃:俄羅斯
2015年日本世界盃:美國
2、女子冠軍
1973年第一屆世界盃:蘇聯
1977年第二屆世界盃:日本
1981年第三屆世界盃:中國
1985年日本東京世界盃:中國
1989年日本名古屋世界盃:古巴
1991年日本大阪世界盃:古巴
1995年日本大阪世界盃:古巴
1999年日本東京世界盃:古巴
2003年日本大阪世界盃:中國
2007年日本世界盃:義大利
2011年日本世界盃:義大利
2015年日本世界盃:中國
(8)法國男排主攻有哪些擴展閱讀:
世界盃排球賽里程碑
1895年,排球運動由美國人威廉-摩根發明。
1918年,每支隊的上場球員人數固定為六人。
1922年,每隊一次進攻觸球次數確定為至多三次。
1949年,蘇聯隊獲得第一屆男子世錦賽的冠軍。
1952年,第一屆女子世錦賽舉行,前蘇聯隊奪冠。
1964年,東京奧運會上,排球成為奧運正式比賽項目。
2000年,奧運比賽中,首次規定每次換發球之後記錄並播報比賽成績。該屆奧運會上,也開始出現自由人。
Ⅸ 排球場上的各個位置有什麼作用
排球場上通常有以下的幾種身份:主攻、副攻、二傳、接應和自由人。
1. 主攻是主要得分手,通常需要在四號位、以及後排通過強攻突破對方的攔網。主攻除了在進攻上要有較強的突破能力之外,更需要有出色的一傳。必須承擔起全隊一傳的重任;
2. 副攻必須具備優秀的攔網技術,腳下的移動、預判、起跳的時機、攔網手型,這些都是一體的,除了在攔網要有所作為之外,進攻上也必須有特點。副攻的進攻一個是吸引對方攔網,為己方進攻創造條件;另一個是利用快速多變的戰術進攻,起到改變進攻節奏,豐富進攻手段的效果;
3. 二傳是一支球隊里的靈魂、大腦,是組織進攻的關鍵人物。二傳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細膩的手上技術和快速的腳下移動,二傳的攔網也有比較高的要求,特別是二號位的定點攔網,還有就是參與攔網之後的反擊的組織。可見,排球比賽里對二傳的要求是最高的,二傳也是最需要動腦子的,必須根據場上發生的變化做出相應的戰術改變,以求獲得突破;
4.接應是現代排球發展的產物,接應的位置已經逐漸取代主攻,成為全隊主要得分手,同時也是球隊里戰術體系的靈魂和核心。通常,接應被譽為一支球隊里的定海神針;
接應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強力型接應,另一種是全面型接應,主要區別在於,強力型接應一般不參與接一傳,而且進攻以二號位和一號位的定點強攻為主;全面性接應需要承擔大部分的一傳,同時進攻多以和副攻配合的跑動進攻為主;
5. 自由人是一支球隊的保姆,不僅要足夠到位的一傳,同時也要為球隊的防守反擊把好最後的一道關,不讓對方將球落在己方的場區內。自由人也是21世紀以來排球發展的新趨勢,他的出現,改變了傳統培養隊員的觀念。以往要求每個隊員都很全面,攻防的基本功都需要很扎實,現在有了自由人,副攻的防守能力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到了後排自由人通常會把副攻換下。因此,這對歐美排球的發展是相當有利的。
Ⅹ 關於男排主攻
當然能。身高不能說明什麼問題。我們學校校隊的主力主攻就是173。不過人家各項技術都很優秀,手法好,速度快,一傳防守好。怎麼不能做主攻?
如果你說的是專業隊,那也不是不能。當然現在都在走大型化的路線,身高不夠很吃虧。但是你如果有彈跳,有速度,有好的進攻技術,再有好的一傳防守,這種人走到哪裡都吃香。你看中國男排,現在的主攻,那一傳實在不咋樣,要是換個各項技術指標都和隋ss一樣的,就是身高矮點,但是一傳防守非常好。那誰還要sss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