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查理大帝距今多少年

法國查理大帝距今多少年

發布時間:2022-05-10 10:25:25

A. 查理大帝的介紹

查理大帝(法語、英語:Charlemagne、德語:Karl der Große、拉丁語:Carolus Magnus),(742年4月2日-814年1月28日)或作查理曼,卡爾大帝(德語名稱)。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國王(768年-814年),800年由教皇利奧三世加冕於羅馬,後人稱其查理曼。他在戰勝了來自東北亞的游牧部落匈奴和柔然人(即阿瓦爾人)之後建立了囊括西歐大部分地區的龐大帝國。他在行政、司法、軍事制度及經濟生產等方面都有傑出的建樹,並大力發展文化教育事業。他引入了歐洲文明,被後世尊稱為「歐洲之父」。查理曼還是國際上最流行的法國式撲克牌上的紅桃K人物。

B. 查理大帝介紹

查爾斯大帝(法語:Charlemagne、德語:Karl der Gross、英語:
Charles the Great、拉丁語:Carolus Magnus,742——814)

簡介
公元第七與第八世紀之間,法蘭克人在一連串有力的國王和軍閥的統治之下,統一了今天法國地區的王國。在732年,他們打敗來自西班牙並打算入侵法國的回教徒。在750左右,由於羅馬和教皇受到倫巴底人的攻擊,所以法國人就出兵到義大利。到了768年,查理大帝(或一般稱呼為查理曼)就成為法蘭克人的國王,並展開他英明的統治。
在774年,查理曼橫過阿爾卑斯山回到義大利,再一次拯救教皇,也因此成為法蘭克人和倫巴底人的國王以及羅馬的合法統治者。查里曼繼續征戰,同時讓敵人皈依基督教。他控制了法國南部和西班牙的北部。然後轉移到日耳曼的西部,讓撒克遜人改信基督教,並驅逐匈牙利的馬札兒人。他在這個邊界地區行軍,而那裡正是法蘭克帝國和東方蠻族部落之間的緩沖地帶。在800年的聖誕節,查理曼由教皇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對他來說這個名銜是讓他驚奇,而且並不想去接受。)。
查理曼的重要之處,是他超越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版圖和世界。可是,在他死後,其帝國就四分五裂了。
他是天主教會最偉大的支持者和守衛者,並且透過教會來鼓勵學問和藝術。他在天主教會設立學校,以教育官員和貴族藉此改善政府的素質。他也從事法律的搜集和編撰,來改善司法體制,此外還創造了封建制度,一方面作為控制地方的手段,同時又能維持中央的權力。
法蘭克帝國的擴張,一度讓人們對歐洲復興寄予厚望。但是隨著查理曼的兒子去世,這個帝國就在他的孫子手裡分裂成三個部份。帝國的西部成為日後的法國,東部成為後來的德國,而中間的部份就被東、西兩邊互相爭奪,直到二十世紀為止。
帝國分裂後隨即出現的問題是來自斯堪的那維亞的維京人入侵,他們擾亂北歐達兩個世紀之久。
[編輯本段]
別稱
查爾斯大帝又被稱為查理曼、查理大帝(768-814年在位),查理為名,曼為大帝,查爾斯為英譯,建議以查理曼或查理大帝稱之,而非查理曼大帝,也譯作卡爾大帝。

背景

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國王,查理帝國創建者。
查理大帝(丟勒作品)
查理於742年出生在法蘭克王國埃斯塔勒市一個貴族家庭。祖父查理·馬特是墨洛溫王朝大權實握的宮相。查理的父親丕平三世原為法蘭克王國大臣,在教皇的支持下,廢黜了墨洛溫王朝的末代國君,取而代之,創造了卡洛林王朝。這使查理繼任後繼續與羅馬教皇保持聯盟關系。
768年,丕平病逝,按照遺囑劃分遺產,10月9日,查理的弟弟卡洛曼(Carloman)在蘇瓦松(Soissons)即位,查理也在努瓦永(Noyon)登基為王。771年12月4日,卡洛曼去世,查理合並了他的全部國土

C. 查理大帝與教皇簽訂了什麼協議

公元778年查理大帝的33年征戰。早在4世紀中期,日耳曼的一支蠻族法蘭克人闖入了羅馬帝國,358年,羅馬帝國皇帝允許他們在高盧定居。5世紀末,法蘭克人已經控制大部分的高盧地區。

法蘭克人梅洛溫在高盧建立了第一個法蘭克人的王朝,但此王朝的後幾位國王非常軟弱無能。有位頗具雄心的大臣「矮子丕平」,於751年在教皇的支持下,廢黜梅洛溫王朝末代國王,創建了加洛林王朝。丕平死後,法蘭克王位傳到查理與卡洛曼兄弟手中。不久卡洛曼即病死,查理遂成為法蘭克王國唯一的統治者,後人稱之為查理大帝(742~814年)。

當時,統治義大利北部的是倫巴底國王德西迪里厄斯,他本是查理的岳父。而查理的弟媳在丈夫死後,便帶著失去了繼承權的兒子逃往倫巴底尋求保護。德西迪里厄斯便以此為借口,向羅馬教皇施壓,要求讓這個孩子重新獲得繼承權。於是教皇派人與查理協商,希望他把軍隊的指揮權劃歸在教皇手下,以便向倫巴底國王挑戰。查理是個虔誠的基督徒,再說,他也想把義大利北部據為己有,豈能錯過如此天賜良機。於是,他立刻以解救教皇的厄難為名,向義大利進軍。

法蘭克軍兵分兩路,查理親自率領其中一路大軍翻越阿爾卑斯山,長驅直入。倫巴底軍的抵抗十分頑強,仍擋不住查理銳利的攻勢。另一路法蘭克軍也已趕到,兩路夾擊,倫巴底軍招架不住,只得退回都城帕維亞,依靠堅固的城牆進行防禦。但查理是個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人,他在城外紮下冬營,度過凜冽的寒季,經過長時間的圍困,德西迪里厄斯被迫投降,並被押到法蘭克王國。

勝利之後,查理與教皇簽訂了協定:羅馬教皇從查理手中接受託斯卡納等土地,而教皇授予查理「羅馬人的外國皇帝」資格,並被封為「法蘭克人與倫巴底人的王」,具有羅馬與義大利北部地區的統治權。

D. 查理大帝一生簡介

公元768年,丕平的兒子查理成了法蘭克的唯一統治者。他即位後。立即開始為實現他的日耳曼統一大業的目標而四處征戰。他征服了巴伐利亞和義大利北部的倫巴德等地區後,就剩下異教區薩克森了,在經過33年18次激烈的進攻後,他終於取得了勝利。在查理的鐵血征服下,法蘭克疆域東到易北河、多瑙河,南至厄布羅河,北達北海,南部包括義大利半島北部與中部。遼闊的疆域可與昔日落帝國相比。公元799年,羅馬教皇立奧三世被羅馬貴族驅逐,他向查理求助。查理進軍羅馬,恢復了教皇權位。公元800年聖誕節,立奧三世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為查理加冕,稱其為「羅馬人的皇帝」。西方史書稱查理為「查理曼」,即「查理大帝」的意思。查理稱帝後,極力強化中央集權統治。為了加強對龐大國家的有效統治,查理任用貴族和主教進行統治,同時,繼續推行采邑分封制度。

查理曼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君主,他不僅文治武功顯赫,而且也注意發展文化教育事業。他興辦學校,聘請知名學者講學。搜集和抄寫古代拉丁文和希臘文的手稿,抄寫的文字是用所謂加洛林小草書體,這是一種清秀優美的拉丁字母,後來稍加修改一直使用至今。修道院設立圖書館,收藏教父作品以及古希臘羅馬作家的作品。查理曼還邀請歐洲最好的建築師、雕刻家和畫家,為帝國修建修道院和教堂。查理曼的文化教育政策對於恢復古典文明和提高日耳曼人的文化水準,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他在位這一時期的文化成就被後世譽為「加洛林文藝復興」。

E. 我分不清查理大帝和查理一世和查理二世和路易一世

有如此多查理和路易的原因是我國史學界之前對歐洲各國姓名的譯法願意使用歸一法,但現在已經改正,過去比如,查理CHArLIE,實際上只是英語音譯是這樣,德國查理是CARL,現在統一譯為卡爾,西班牙查理CARLOS,現在譯為卡洛斯,再比如路易,舊譯都是路易,現在已經更改為法國LOUIS,繼續路易,德國LUDWIG,改譯為路德維希,丕平,是個較古的法蘭克名了,只有法蘭克朝有幾個,所謂幾世幾世就是其王朝或家族裡稱王的第幾個叫這名的人,比如台灣譯法,查理第一,更能好理解,家族裡第一個查理王
好現在回到第一個問題,查理大帝也成查理曼大帝,是法蘭克帝國集大成者,於公元800年達到極盛,歐洲人普遍認為1800法國的拿破崙大帝是他的前年轉身,
查理一世,二世,很多國家都有,此處應該按影響力來判斷應該是英國斯圖亞特朝的兩代暴君,後來被英國議會和人民趕走並引發英國內部戰爭,是實現英國資本主義制的前奏,路易一世,從你發問的問題看應該仍屬於法蘭克朝時期,是查理曼的兒子虔誠者路易

F. 查理大帝和拿破崙皇帝誰更偉大

查理大帝(約742年-814年1月28日),後人稱他查理曼,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國王(768年-814年),神聖羅馬帝國的奠基人。他建立了那囊括西歐大部分地區的龐大帝國,公元800年由羅馬教皇加冕稱帝,號為羅馬人皇帝。他在行政、司法、軍事制度及經濟生產等方面都有傑出的建樹,並大力發展文化教育事業,是他引入了歐洲文明。814年1月28日逝世。查理死後不久,帝國就出現了分裂。843年他的三個孫子各自為王,東法蘭克王國成了以後的德國,西法蘭克王國成了以後的法國,東、西部之間的地區則成了以後的義大利。

拿破崙·波拿巴(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執政、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出生在法國科西嘉島,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天才。1804年5月18日,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波拿巴稱帝。他多次擊敗保王黨的反撲和反法同盟的入侵,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他頒布的《民法典》更是成為了後世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藍本。他執政期間多次對外擴張,形成了龐大的帝國體系,創造了一系列軍事奇跡。1812年兵敗俄國,元氣大傷;1813年被反法聯軍趕下台。1815年復辟,隨後在滑鐵盧之戰中失敗,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1821年病逝,1840年屍骨被迎回巴黎隆重安葬在塞納河畔。

對於她們兩個人,我想大家更熟悉的是拿破崙吧,那麼有人就發出了這樣的疑問,拿破崙和查理大帝到底哪一個更加的偉大呢?下面就為大家說明一下他們兩個分別的歷史評價。

查理曼在政治上通常是機智敏銳,洞察秋毫;但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他卻在王位繼承問題上犯下了嚴重的錯誤。雖然他在大半生的戎馬生涯中統一了西歐一個廣大的地區,但是他卻認為最明智的方法是他死後把帝國分給他的三個兒子。他認為這樣做通常是避免戰爭的一劑靈丹妙葯。然而不料在他臨死之前,他的兩個長子就先見上帝去了,結果當查理曼814年在亞琛死去時,他的三子路易接管了查理曼的整個帝國。然而路易在繼位問題上所作出的決斷還不如他的父親:他也希望把帝國分給他的三個兒子。經過某種斗爭,路易的三個兒子終於簽署了凡爾登條約(843年),根據這項條約,法蘭克帝國被劃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今日法國的部分地區構成;第二部分包括德國的一個廣大地區;第三部分包括義大利北部和一個橫跨法德邊界的寬闊地帶。

現在有些人估計查理曼的影響比麥克·哈特所估計的要大些。他們說他恢復了羅馬帝國;重新統一了西歐,把薩克森並入西歐。為西歐隨後的大部分歷史定了格調,保衛了西歐,使其免受外來危脅;制定了法國、德國和義大利大概的邊界;傳播了基督教,教皇為他加冕。從此,開始了歐洲國家與教會之間許多世紀的長期斗爭的階段。在我看來,這樣的說法非常言過其實。首先,所謂的聖羅馬帝國實際上根本不是羅馬帝國的復辟,而是查理曼接管的法蘭克王國的繼續。假如查理曼確實成功地完成了西歐的統一,那麼這種統一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但是在查理死後還不到三十年,他的帝國就崩潰了,而且隨後從未得到恢復。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目前的邊界實際上與查理曼或路易都毫無關系。

再來看看拿破崙:拿破崙是一位當之無愧的資產階級革命家。他多次在國內外擊退反法聯盟的入侵和鎮壓反動勢力的叛亂,保護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推翻了舊的專制政權。

拿破崙捍衛了法蘭西共和國大革命時期的成果,保護了法蘭西共和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既得利益。使得1815年法國的君主專制最終復辟之時,受到了人們的反對。拿破崙頒布的統治措施不僅在法國國內產生了重大深遠的影響,還影響了他的征服國。拿破崙通過征戰,將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果實不同程度地傳播到了法軍所到之處。法國資產階級革命而造成的社會影響已成為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國家勢不可擋的勢力。拿破崙在奠定資產階級的政治體系和推進資本主義的發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拿破崙的稱霸野心是法國大資產階級本性的集中體現,他的國內外政策都代表了資產階級的利益,保護資本主義經濟基礎的發展。拿破崙對拉丁美洲的歷史也有著巨大的間接影響。他對西班牙的入侵削弱了當地政府的實力,使它在今後幾年的時間里都不能控制它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基於在當前這個實際的自治時期,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開始了。

除此之外,拿破崙也是最早提出歐羅巴合眾國的構想,並試圖通過武力來實現的人。雖然他本人並未成功實現這個夢想,但二十一世紀的歐洲正朝向一體化的目標邁進。

其實對於他們兩個並沒有一個標准去評價他們的功過,就像哈姆雷特一樣,可能不同得人認為他們的功績與過錯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對於他們誰更偉大,這個或許還有待歷史的考證。更多的歷史信息,可以關注問歷史網

G. 查理大帝很偉大嗎他和彼得大帝誰更了不起

查理大帝(法語/英語:Charlemagne、;德語:Karl der Große;拉丁語:Carolus Magnus,742年4月2日-814年1月28日)又名查理曼、卡爾大帝(德語名稱)。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國王(768年-814年),800年由教皇利奧三世加冕於羅馬,後人稱其查理曼。

H. 為什麼查理大帝被稱為「歐洲之父」

查理大帝(Charles the Great,768—814年在位)是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建立者「矮子」丕平之子,加洛林王朝第二代、也是最著名的國王。他生於公元742年,當時,西羅馬帝國已經覆滅,歐洲社會進入中世紀時代,但是層層分封的封建土地所有制還沒有最終形成。公元768年,「矮子」丕平去世,查理和弟弟卡羅曼按照其父遺囑平分了法蘭克王國。三年後,卡羅曼故去,查理被法蘭克人擁戴為唯一的國王,年僅29歲。

因此,利奧三世對查理感恩戴德。公元800年,利奧三世為查理舉行加冕典禮,授其「羅馬人的皇帝」之稱號。這意味著法蘭克王國成為查理曼帝國,查理已不再單純是日耳曼「蠻族」國家的國王,而是日耳曼—羅馬人的皇帝,並且是「上帝認定」的羅馬帝國的合法繼承人和整個西歐基督教世界的保護者。此後,法、德各王朝都以查理曼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查理大帝被認為是「歐洲之父」。

I. 簡評查理大帝

查理大帝,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國王(768-814)和查理帝國皇帝(800-814)。曾征服西歐大部分地區,是西歐中紀初期最強大的統治者。

查理是中洛林王朝開創者丕平之子,於768年位,與其弟卡洛曼共治;771年其弟死後成為全法蘭克國王。774年查理羅馬教皇求援之際,攻佔義大利北部的倫巴德王國,自兼倫巴德國王,並進軍馬,控制義大利半島大部分地區。772-804年,查理經過多次戰爭,征了薩克森和其他中歐地區。778-801年與統治伊比利亞半島的阿拉伯人次交戰,奪得埃布羅河以北的土地。在半島北部建立了西班牙邊防區。788合並巴戈利亞,796年打敗游牧部落阿瓦爾人,佔領多瑙河下游。查理曾抵諾曼人的入侵,控制弗里西亞和布列塔尼,並進攻易北河地區的斯拉夫人部落,迫其臣服。

查理統治期間對外進行了50多次戰爭,使法蘭克王國成為控制西大部分地區的大帝國,疆域西臨大西洋,東至易北河及波希米亞,北達北海, 南抵埃布羅河及義大利中部。查理於800年聖誕節被羅馬教皇加冕為「羅馬人帝」,史稱查理大帝,法蘭克王國遂稱為查理帝國,以亞琛為統治中心。

為了鞏固統治,查理在邊境地區設立「馬克」(邊區),委派藩侯統轄,其地區劃分為伯爵轄區,任命伯爵全權治理。對帝國境內各部族的法律進行修訂。經常派以伯爵和主教兩人組成的巡按使團,巡行各地,對地方行政、司法和宗事務進行監督。他還封賜貴族和教會許多有特權的領地,規定擁有一定數量土的人必須在伯爵或領主率領下服軍役,而土地數量不足者則需供養從軍者。這些措施促進了封建領地制的發展。

查理和封建主都以領地內的庄園作為主要收入源。他曾發布《庄園敕令》,詳細規定庄園的組織和生產管理,反映了庄園具自然經濟和以農奴勞動為主的特點。查理利用羅馬天主教會作為鞏固統治的工。他擁護羅馬教皇,加強各級教會組織,命令居民嚴守教規和交納什一稅,使主教會進一步鞏固了在西歐經濟、政治、文化上的統治地位。

查理重視文化教,設立學校,羅致歐洲知名學者前往講學,派人收集和抄寫大量古典文獻,督貴族和教會人士致力學習,這些成就被西方史家稱為「加洛林王朝文藝復興」。

814年1月28日,查理在亞琛去世。他死後不久,查理帝國即告分裂。

J. 查利大帝是什麼時候的人物

查爾斯大帝(The king of Charis)

查爾斯大帝又被稱為查理曼,查理大帝(742-814)

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國王,查理帝國創建者,是一個身高一米九三的魁梧金發男子。

查理曼是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建立者矮子丕平之子,在他執政的46年間(768一814年),力精圖治,使法蘭克王國達於鼎盛。查理曼768年繼位後,為了取得在民眾中影響日增的教會支持,他首先與教皇結盟,強化了統治力量。同時,多年對外推行擴張政策,先後發動過50多次戰爭,重要的戰役和取得的成果有:774年征服倫巴德王國,772—804年多次進攻薩克森人,使其皈依基督教並奪取易北河流域廣大土地,787和801年兩次出兵西班牙,奪得尼布羅河以北土地,建立西班牙邊區,787年佔領巴伐利亞,796年征服多瑙河中游的潘諾尼亞。9世紀時,查理曼帝國的版圖東起易北河,西至大西洋沿岸,北瀕北海,南臨地中海,佔有西歐大陸的絕大部分土地,幾乎相當於古代西羅馬帝國版圖。 800年聖誕節,教皇利奧三世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為查理加冕並塗聖油,稱查理曼即查理大帝,亦即「偉大的羅馬人的皇帝」。此舉意義重大,這意味著查理已不再單純是征服者日耳曼蠻族國家的國王而是日耳曼一羅馬人的皇帝,並且是上帝認定的羅馬皇帝的合法繼承人;查理曼的使命已不再單純是管理日耳曼國家而是管理包括宗教事務在內的整個西歐基督教世界。因此,查理曼帝國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遠隔重洋的蘇格蘭和東方的非基督教國家阿拔斯王朝都和查理曼帝國建立了邦交關系,甚至東羅馬帝國也承認查理曼的皇帝地位。查理稱帝後,極力強化中央集權統治。為了加強對龐大國家的有效統治,查理任用貴族和主教進行統治,同時,繼續推行采邑分封制度。帝國境內的所有官員和主教(包括修道院長),一般都要從皇帝那裡領受采邑即封土,成為皇帝的封臣,同時,作為接受采邑的條件,他們都要向皇帝宣誓效忠。帝國的中央政權除由皇帝親信組成的樞密會議外,還有貴族大會,每年召開一至二次貴族大會,討論中央重大決策。為了管理地主,中央經常派遣巡按使監督地方。地方設若干伯爵區,皇帝任命伯爵或主教進行統治,伯爵擁有行政、司法、稅收和軍事等大權。形成以國王為首的伯爵、主教等教俗大封建主,再下是中小封建主,構成一系列的封建等級制度,為後來西歐封建社會所承襲。後來,這些伯爵和主教逐漸成為地方割據勢力。

查理曼帝國生產組織基本形式是封建庄園。國王及其臣下,教俗封建貴族都有許多庄園分布全國各地。庄園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生產單位,一切生產主要為領主及其服役人等提供生活資料,其次也為生產者提供有限的生產與生活資料。在庄園里從事農業和手工業生產者大都是農奴或依附農民。庄園的土地一般分為兩部分:最好的土地為領主的自營地,另一部分是農民的份地。領主自營地由服役的農民耕作,每周通常服役2~3天,最多4天,收獲全部歸領主所有。服役農民除為領主無償耕作外,還要負擔砍柴、築路、修宅、運輸等各種雜役。此外,農民還必須向領主交納各種實物和名目繁多的其他費用。教會的什一稅也是農民的沉重負擔。由於教俗封建主的殘酷剝削,農民的處境極為困苦,因此經常爆發農民起義。

查理曼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君主,他不僅文治武功顯赫,而且也注意發展文化教育事業。他興辦學校,聘請知名學者講學。搜集和抄寫古代拉丁文和希臘文的手稿,抄寫的文字是用所謂加洛林小草書體,這是一種清秀優美的拉丁字母,後來稍加修改一直使用至今。修道院設立圖書館,收藏教父作品以及古希臘羅馬作家的作品。查理曼還邀請歐洲最好的建築師、雕刻家和畫家,為帝國修建修道院和教堂。查理曼的文化教育政策對於恢復古典文明和提高日耳曼人的文化水準,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他在位這一時期的文化成就被後世譽為「加洛林文藝復興」。

世俗政權與教會的結合是查理曼政權的重要特徵。加強與教會的結盟,是查理曼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查理曼以教會保護人的姿態,極力維護和提高羅馬教會的權益。他每征服一地都強化基督教勢力,如征服薩克森人後強迫他們皈依基督教。不僅重用主教、修道院長,分封他們土地,讓他們參與國家政要,還極力維護羅馬教皇的統治地位。795年教皇立奧三世以陰謀手段登上教皇寶座,遭到羅馬一些大貴族的反對。立奧派使者赴法蘭克王國向查理曼求救,並把彼得大殿的鑰匙和羅馬城的旗幟呈獻查理,以示臣服與忠誠,得到查理的支持,從而保住了地位。799年4月,立奧三世又被羅馬貴族廢黜,隻身逃離羅馬。800年,查理曼把立奧三世救出,並親自送回羅馬,扶其復位。因此這一年聖誕節,感恩圖報的立奧三世為查理加冕,授予他「偉大的羅馬人皇帝」稱號。自此,法蘭克王國遂成為查理曼帝國。查理曼的統治為歐洲新興的封建制度的創立和發展文化教育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對後來的西歐封建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但是由於當時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帝國內部缺乏經濟文化聯系,基礎很不牢固;所以,雖然查理曼實行采邑分封的願意是為了加強集權統治,其結果卻導致封建割據。因此,查理曼死後不久,帝國分裂。843年,查理的三個孫子瓜分了帝國,在此基礎上形成德意志,法蘭西和義大利三個國家的雛形。

公元第七與第八世紀之間,法蘭克人在一連串有力的國王和軍閥的統治之下,統一了今天法國地區的王國。在732年,他們打敗來自西班牙並打算入侵法國的回教徒。在750左右,由於羅馬和教皇受到倫巴底人的攻擊,所以法國人就出兵到義大利。到了768年,查理大帝(或一般稱呼為查理曼)就成為法蘭克人的國王,並展開他英明的統治。

在774年,查理曼橫過阿爾卑斯山回到義大利,再一次拯救教皇,也因此成為法蘭克人和倫巴底人的國王以及羅馬的合法統治者。查里曼繼續征戰,同時讓敵人皈依基督教。他控制了法國南部和西班牙的北部。然後轉移到日耳曼的西部,讓撒克遜人改信基督教,並驅逐匈牙利的馬札兒人。他在這個邊界地區行軍,而那裡正是法蘭克帝國和東方蠻族部落之間的緩沖地帶。在800年的聖誕節,查理曼由教皇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對他來說這個名銜是讓他驚奇,而且並不想去接受。)。

查理曼的重要之處,是他超越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版圖和世界。可是,在他死後,其帝國就四分五裂了。他是天主教會最偉大的支持者和守衛者,並且透過教會來鼓勵學問和藝術。他在天主教會設立學校,以教育官員和貴族藉此改善政府的質素。他也從事法律的搜集和編撰,來改善司法體制,此外還創造了封建制度,一方面作為控制地方的手段,同時又能維持中央的權力。

法蘭克帝國的擴張,一度讓人們對歐洲復興寄予厚望。但是隨著查理曼的兒子去世,這個帝國就在他的孫子手裡分裂成三個部份。帝國的西部成為日後的法國,東部成為後來的德國,而中間的部份就被東、西兩邊互相爭奪,直到二十世紀為止。帝國分裂後隨即出現的問題是來自斯堪的那維亞的維京人入侵,他們擾亂北歐達兩個世紀之久。

閱讀全文

與法國查理大帝距今多少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2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