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法國的商務禮儀主要有哪些
法蘭西共和國,簡稱法蘭西或法國。它位於歐洲西部。
法國人保守而正式,尤其是在較小城市如里昂,你得表現得格外正式,處處勿忘握手,多握幾次更好,別問對方家事。法國人對「商業機密」也很敏感。法國烹飪譽滿全球,法國人非常講究吃,就餐是法國人的一大快事,一般喜歡晚宴,不喜歡午餐會談。到了招待的時候,主人的用心是無微不至的。比如,晚餐的時候,應該招待夫婦兩人,這是常識。若應邀到對方家裡進晚餐,應先叫花店送些花去。進餐時法國人對味道很敏感,所以,每當有客人誇獎菜餚很好吃的時候,就會很高興。因而,當客人把所誇獎的菜餚吃完的時候,一定會再端一盤新的上來。有這么一種說法,即法國人「誇獎著廚師的技藝吃」,英國人「注意著禮節吃」,德國人「考慮著營養吃」,而義大利人則「痛痛快快地吃」。的確,這句話把法國人的性格表露得淋漓盡致。法國有句諺語:「酒已取出就得喝」。
在法國,要注意商務禮俗,法國人忌諱「13」,他們不住13號房間,不在13日這天外出旅行,不坐13號座位,更不準13個人共進晚餐。
法國人喜愛花,生活中離不開花,特別是探親訪友,應約赴會時,總要帶上一束美麗的鮮花,人們在拜訪或參加晚宴的前夕,總是送鮮花給主人。賞菊是我國人的一種雅興,但法國人卻不同,切記不要送菊花,因為在法國(或其他法語區)菊花代表哀傷,只有在葬禮上才送菊花。其他黃色的花,象徵夫妻間的不忠貞,千萬別送。另外也忌擺菊花、牡丹花及紙花,在法國,康乃馨被視為不祥的花朵,你如果糊里糊塗地買一大把康乃馨,送給法國人,碰到脾氣大的,不挨揍才怪呢,法國是個盛產花卉的國家,法國人民將鳶尾科的鳶尾花作為自己民族的國花(歐洲人把鳶尾花叫做「百合花」)。法國人喜歡玫瑰,栽培有7000多種,玫瑰花表示愛情。
在法國,男人向女士贈送香水,有過分親熱和「不軌企圖之嫌」。也別送刀、劍、刀叉、餐具之類,若送了,意味著雙方會割斷關系。送花通常要逢單數,但別逢不吉利的「13」。法國本土出產的奢侈品,如香檳酒、白蘭地、香水、糖栗等等,也是好禮品。在法國,一些有藝術性和美感的禮品如唱片、畫或一些書籍,如傳記、歷史、評論及名人回憶錄等會很受歡迎。法國人除非關系比較融洽,一般不互相送禮。
法國乳酪至少有400多種,是聞名世界的乳酪之國。如果到法國人家中做客,主人不僅拿出各種各樣的葡萄酒來招待客人,而且還會端出各種各樣的乳酪讓客人品嘗。
法國人的衣著一般都十分講究,尤其是巴黎人以服飾的優美和華麗精緻而享譽世界。法國婦女是世界上最愛打扮的婦女,其服飾時髦,所用的化妝品也特別多,光是口紅就種類繁多,早、午、晚用的都不一樣,因而法國的高級服飾、化妝品和奢侈品也馳名於世。
法國人素來愛飲酒,他們愛喝葡萄酒、蘋果酒、白蘭地、威士忌、杜松酒等。除非餐桌上有煙灰缸,否則別抽煙。法國人不僅在用餐時,而且在平時也有喜愛喝咖啡的習慣。他們通常愛用大杯喝有香味的濃咖啡。因而,尤其在巴黎寬敞的林陰大道邊,熱鬧的露天咖啡座比比皆是。
⑵ 去法國雷恩留學要怎麼去
一、申請法國的學校
留學法國的第一步,要申請一所你喜歡的並且有發展前途的學校和專業。這不僅關繫到你出國後的學習生活——因為興趣是學習最好的導師,更重要的是關繫到你的專業選擇,關繫到你的面簽,而面簽是申請留學法國最具決定性的環節。申請學校有幾條途徑,第一種,法語水平好的、已經選定學校的,可以直接去法國學校的網站上,下載外國學生申請就讀的材料;第二種,法國大多數學校的詳細介紹或者直接到「法國文化中心」(Centre Culturel Français)即法國簽證面試的地點取宣傳資料。法國文化中心三層是面簽的樓層,但進門沒有任何限制,三層開架上有許多法國頂尖學校的介紹宣傳單,中法文都有,而且非常詳細。
然後,嚴格按照學校申請表的要求,將所需的資料一一準備好。因為學校的要求不同,所需的資料可能不同,但是一些基本的硬性材料大同小異,這些材料有:
1、申請表(一般為PDF格式,要求首頁貼照片);
2、動機信(陳述你申請留學的目的與動機);
3、上一級學歷的畢業證復印件(如果申請碩士需要本科畢業證復印件,如果是本科就需要高中畢業證);
4、學習成績單;
5、四個信封,上面用法語和中文寫明你自己的地址,學校將用這些信封給你寄送其他材料,或者錄取通知書,地址一定要寫對(其實,因為是從法國寄過來,只要「中國」用法文寫,其他地址則用中文寫即可,保證寄到)。如果是在法國以外申請,因為郵票不是通用的,所以學校一般還會要求附寄三歐元。中國銀行的歐元兌換最小面值是五歐,因為小於五歐的歐元沒有紙幣,都是硬幣了。別心疼錢,如果特別想申請成功,最好附上五歐,省得因為法國學校沒有人肯出這三歐,而把你淘汰。
6、身份證的正反面復印件。
7、一張30~40歐的支票或者匯票,寄到申請表上所要求的地址與接收人。(帶上身份證,去中國銀行填個外匯兌換表就可以了。私人換匯每天最高可以換5000美元。)
無論申請法國的哪個學校,以上的材料是最基本的。
注意:法國的行政部門,官僚主義嚴重,效率不高,別指望他會發郵件告訴你,你的申請材料還不完整,還需要補充哪些材料,只要他要求的你沒有提供,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因為材料不全而被踢出局。另外,法國人很注意形式,所以申請材料一定要整理完整、整齊、整潔。
另外,特別要注意幾點:1)所有的材料一定要有法語版的翻譯(比如成績單,畢業證,身份證等),最好能夠到公證處公證一個法語版的;2)所要求的材料一個都不能少,尤其是30-40歐的支票,還有寫有申請人地址的回執信封+郵資。如果少了,別指望那邊發郵件告訴你要補全什麼,或者給你墊付。3)不要在申請資料或者動機信中出現明顯的語法錯誤,而且動機信要實實在在地寫,真正規劃好你的學業與未來的職業,不要千篇一律,什麼很喜歡法國,法國是浪漫之國等等。
將所有的材料一次整理好,用國際特快專遞寄送給學校,最好是用一個大的牛皮紙信封先封好,上面寫上姓名、申請的專業、現在的學校與國家,然後再裝到快遞信封中,這樣更方便法國學校那邊整理。你為對方考慮,其實也就是給自己方便。
寄完材料後,就耐心等通知吧。如果錄取,法國學校會給你電子郵件通知,並寄發錄取通知書。(有的學校可能還需要面試,會通過電子郵件寄發面試通知,面試一般會在中國進行。如果面試不在中國舉行,而面試又是必須的,那麼這所學校一般不會錄取在中國提交申請的中國人。)如果沒有被錄取,也會通過電子郵件通知。在等通知書的期間,就可以辦護照了。無論這次用不用得上,反正以後總會有用的。辦護照,則需要帶上身份證、戶口本(如果是學生集體戶口,就需要到學校的戶籍科去要戶口頁與集體戶首頁復印件)的原件與復印件,去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或者分處去辦就好了。具體手續登陸「北京市公安局」網站。兩百元手續費,兩個周後可以取。現在北京的各個服務部門辦事效率都在提高,而且信息也非常透明,上網查詢或者打電話咨詢都非常方便。所以,辦這些行政手續雖然繁雜一些,但都不會成為你准備申請材料的障礙,只是需要你的一點耐心。
二、如何辦理預簽
如果學校的申請順利通過,接下來就要申請簽證。法國的簽證申請,需三個步驟:預簽證—面試—簽證。前兩步由法國教育評估中心(即我們常聽到的CELA)負責,而第三步才由法國大使館負責。法國教育評估中心與法國文化中心在同一個樓中(具體地址前面已經提到)。法國大使館在北京的地址是:東直門外大街26號,奧加飯店(中服商務酒店)三層。下東直門地鐵站沿東直門大街一直向東走過兩至三個路口就差不多到了。
注冊成功之後,每次登陸時只需要點擊網頁右上角的第一個OK,用注冊的EMAIL 登陸,然後,會出現一個引導你預簽的網頁,這個網頁非常重要,它的第一行就有一個橫向列表,上面寫著預簽證的各個步驟,未完成的步驟是紅色,完成了就變成綠色。
預簽證步驟包括:填寫個人信息,同時將有關證書掃描件按一定格式上傳;匯款(地址與帳號網站上都非常清楚) 1500元手續費,注意:需要在匯款單上寫上你的注冊號,並需要匯款後在網頁上確認,只有對方收到款項,他才會開始檢查你的材料;當你在這個網上收到受到款項的確認消息後,就可以按照網上列出的材料,寄送證件的復印件與公證書的復印件了,具體需要寄送的材料列表。在匯過款等回復的期間,就可以去辦公證書,因為公證如果不辦加急,還得需要大約一周的時間,而且要法語翻譯公司翻譯。如果有熟悉的翻譯公司,可以直接自己翻譯,然後找翻譯公司蓋章,公證處也是認可的。公證一份證書,需要60~80元,一份法語翻譯則需要120~200元,依公證處不同價格會有所浮動。當然可以辦加急,一份20元左右(價格也因公證處不同有變動),大約二至三天就可以取了。需要公證的材料,上一個網址中的材料清單中都有清楚地寫明。寄送的是復印件,注意:需要在郵寄信封上寫上你的注冊號。
如果你不是法語專業的學生,那麼你一定需要參加法語水平測試。除了好好准備外,要注意:如果要參加考試,就一定要提前四五個月開始辦理預簽,因為辦行政機關的手續和等待CELA的回應,將會耗費你不少時間。
最後一點,預簽證的網站上的最後一欄是向法國教育評估中心收發信息的,相當於EMAIL的功能,有任何手續上的問題,都可以直接向法國文化中心發送,回復速度很快的。注意的是,發送問題時,一定要開門見山,直入主題。其餘的廢話一律去掉,這可以保證答案回復得更快,更符合你的要求。要知道,每天要回復那麼多問題,沒有人有耐心從成堆的費話中找出你確切的問題。
三、如何成功通過面簽
如果以上步驟都完成的順利,恭喜你可以選擇面簽時間了。面簽是整個申請過程中舉足輕重的一環,需要引起足夠重視。預約還是在網上進行,有許多日期和時間段可供選擇,一旦確定,就不能隨便改動。面簽就在法國文化中心三層,四個人一輪,一人對一個面試官。我見過五個簽證官,三個法國人,兩個中國人。一般預約十點面試的,九點半多就輪得到你,所以,要提前至少半個小時去等待(約到九點的不用太提前,因為簽證官九點才上班)。需要帶上所有的原件,並且列印網上選定預約時間後給你的一份PDF格式的准考證。
因為面簽比較重要,所以在此會詳細地介紹:
耐心等待考官叫你的名字,他會首先檢查你帶來的所有材料的原件,如果檢查通過,他會再叫你的名字,進入一個小房間,就開始面試啦。四個簽證官,四個小房間,同時面試四個人。小房間中除面試官外,還有一個人,負責記錄。其實,面簽時問的問題都非常有規律,所有的面試官問的幾乎是同一類問題。如果是去法國留學,他會問到的問題有:去法國學什麼?為什麼選擇這個專業?在國內學的是什麼?如果你回答了有A、B、C等專業,他馬上會追問,A這個專業都學了些什麼?在法國的這個專業,你知道都上什麼課嗎?實際上,這一連串的問題,其背後的意圖是想看看你是否真的是要出去學知識,你在國內的所學與在國外的所學有沒有聯系。如果沒有聯系的話,你一定要說服面試官,你是真的很喜歡在法國的專業,你的興趣在這兒,想盡一切辦法舉證,但不要胡編亂造,不要和經驗豐富的面試官玩花招。這一系列的問題非常重要,很多人被拒簽都是因為簽證官找不到你學習的連貫一致的線索。所以,你在走進小房間前,一定要想清楚:1、我的國內專業與國外專業有什麼承前啟後性;2、如果問到已經學過的和即將要學的專業課程,你是否可以用一兩句話概括出精華,找到二者的相關性。這一連串的問題非常重要,這是許多人栽跟頭的地方,甚至有人面了三次都不過,考官只有一個理由,法國的專業不適和他,盡管這個學生已經被法國的學校錄取。
除此之外,他們還會問到與畢業之後相關的問題,比如:你畢業後有什麼打算?這個問題的背後意圖是想問你畢業後會不會留在法國,有沒有移民傾向,你的職業規劃與你所選的專業是否吻合。雖然法國有吸引「外腦」的政策,比如:如果是碩士畢業,留法日期可以再延長一年半,供你找工作,如果在這期間找到工作,還可以再繼續留法三年至五年。但是,最保險的說法,還是:回國。而且,你的職業規劃一定要非常清晰,不管你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如此的志向,反正你一定要說服考官,你的留法計劃是對你將來夢想的職位有巨大的益處。
面試的目的基本就是這兩個,無論哪個考官都會問這些問題。
還要注意另外一些細節,包括:你的禮儀和談吐。見到考官要說Bonjour(您好);回答問題時要面帶微笑,直視對方的眼睛,西方人認為這表示禮貌和尊重;走時記得說Merci! Au revoir! Bonne journée!(謝謝,再見,祝您一天愉快!)不要忘記問候坐在簽證官旁邊的那個不說話或者偶爾問一兩個問題的記錄官。
另外,有些學生一進屋時可能會特別緊張,聽錯簽試官的第一個問題。他會問Comment allez-vous? (最近怎樣?)好多人都會聽成「你叫什麼名字?」 這兒要特別當心,聽清楚問得是什麼。要回答:Très bien.Merci.Et vous? (很好,謝謝,您呢。)
面試時間十分鍾至三十分鍾不等,中間如果實在不懂法語,可以要求用英文甚至中文回答,但最好不要如此。問題基本都是固定的,而且不長,提前練習一下,一定聽得懂。面試後,不會立刻知道結果的。耐心等待,一天至一周左右,你會在注冊的網站上收到消息:你的材料已經受理,你可以開始簽證手續了。
四、遞簽——申請簽證的最後一步
首先,網站上注冊。注冊的過程中,網頁上會出現遞簽的時間,早上八點半開始。選擇一個你認為適合的時間段。在你填寫完資料,選擇了時間段後,選擇確定,這時,網頁上會詳細地列出你需要遞交的材料及復印件。
在約定的時間,帶齊所有的材料,去遞簽。這個環節,你見不到任何法國使館的工作人員,只是材料審核人員,他們實際上是在幫助你整理完整你的材料。所以一定要坦誠回答所有的問題。問題出現在這一環,沒有關系,可以回去補充齊材料,再來過。如果材料審核通過,他們會將材料送至法國大使館,由法國大使館在約十天內通知你結果,並退還你的護照原件(中間就有簽證頁啦),你可以選擇是親自去取,還是郵寄。所以,在遞材料這個環節,你並不會知道面試的結果,只有你付了750元的簽證費,等上一個星期左右,才會有消息。如果你被拒了,這時你才會知道可能是面試出了問題,70%的可能;或者是申請簽證的材料有問題(最主要的問題是經濟來源證明),30%的可能。如果被拒一切都要從頭來過。
這就是留學法國獲得簽證的「黃金法則」。簽證的成功獲得,在於預簽,而在預簽的整個過程中,手續和申請步驟,網站上都有非常清楚的解釋與指導,最重要的在於:學校與專業的選擇、面簽過程中的表現和經濟來源證明。
⑶ 世界上所有禮儀學校【包括國外】
2007-06-18 10:46體態又稱舉止,是指人的行為動作和表情,日常生活中的站、坐、走的姿態,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都可以稱為舉止。體態與人的風度密切相關,是構成人們特有風度的主要方面。體態是一種不說話的"語言",是內涵極為豐富的語言。舉止的高雅得體與否,直接反映出人的內在素養,舉止的規范到位與否,直接影響他人對己的印象和評價。"行為舉止是心靈的外衣",它不僅反映一個人的外表,也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品格和精神氣質。有些人盡管相貌一般,甚至有生理缺陷,但舉止端莊文雅、落落大方,也能給人以深刻良好的印象,獲得他人的好感。
一、形體姿態
形體姿態是舉止禮儀的重要內容。姿態美是一種極富魅力和感染力的美,它能使人在動靜之中展現出人的氣質、修養、品格和內在的美。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的各種姿態,更引人注目,形象效應更為顯著。姿態舉止往往勝於言語而真實地表現人的精神情操。端正秀雅的姿態,從行為上展示著一個人內在的持重、聰慧與活力,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如果一個人容貌俊秀,衣著華貴,但沒有相應的姿態行為美,便給人一種虛浮粗淺感。形體姿態主要包括站、行、坐、卧幾個方面。"站如松,坐如鍾,行如風,卧如弓"。也就是說坐立行,應當坐有坐相,站有站態,走有走姿,這是古人提出的姿態範式,今天仍可供我們借鑒。
1、站姿
站立是人們生活交往中的一種最基本的舉止,是生活靜力造型的動作。優美而典雅的造型,是優雅舉止的基礎。男士要求"站如松",剛毅灑脫;女士則應秀雅優美,亭亭玉立。
標準的站姿是:(1)頭正,雙目平視,嘴角微閉,下頜微收,面容平和自然。(2)雙肩放鬆,稍向下沉,人有向上的感覺。(3)軀干挺直,挺胸,收腹,立腰。(4)雙臂自然下垂於身體兩側,中指貼攏褲縫,兩手自然放鬆。(5)雙腿立直、並攏,腳跟相靠,兩腳尖張開約60度,身體重心落於兩腳正中。
幾種常用站姿:(1)肅立。身體立直,雙手置於身體兩側,雙腿自然並攏,腳跟靠緊,腳掌分開呈"V"字型。面部表情嚴肅、莊重、自然。參加升降國旗儀式或莊重嚴肅的場合,參加遺體告別儀式應該用肅立站姿。(2)直立。身體立直,右手搭在左手上,自然貼在腹部(前搭手式),或兩手背後相搭在臀部(後背手式),兩腿並攏,腳跟靠緊,腳掌分開呈"V"字型。(男女都適用,男士兩腳可以略分開站立更顯灑脫)(3)直立(女士直立姿態) 身體立直,右手搭在左手上,自然貼在腹部,右腳略向前靠在左腳上成丁字步。(4)直立(男士直立姿態)。身體立直,兩手背後相搭,貼在臀部,兩腿分開,兩腳平行,比肩寬略窄些。正確健美的站姿會給人以挺拔筆直、舒展俊美、莊重大方、精力充沛、信心十足、積極向上的印象。不同的工作崗位對站姿的規定不盡相同,但作為一種基本姿勢和體態訓練之需要,站姿應遵循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由站姿的基本要求構成的站姿,似有呆板之嫌,其實不然,按這些要求經過反復訓練後,能從體態上形成一種優雅挺拔、神采奕奕的體態。站姿的基本範式是其它各種工作姿勢的基礎,也是發展不同質感美的起點,是優雅端莊的舉止的基礎。
2、坐姿
坐是舉止的主要內容之一,無論是伏案學習、參加會議,還是會客交談、娛樂休息都離不開坐。坐,作為一種舉止,有著美與丑、優雅與粗俗之分。坐姿要?quot;坐如鍾",指人的坐姿像座鍾般端直,當然這里的端直指上體的端直。優美的坐姿讓人覺得安詳、舒適、端正、舒展大方。
正確的坐姿:(1)入坐時要輕、穩、緩。走到座位前,轉身後輕穩地坐下。女子入座時,若是裙裝,應用手將裙子稍稍攏一下,不要坐下後再拉拽衣裙,那樣不優雅。正式場合一般從椅子的左邊入座,離座時也要從椅子左邊離開,這是一種禮貌。女士入座尤要嫻雅、文靜、柔美。如果椅子位置不合適,需要挪動椅子的位置應當先把椅子移至欲就座處,然後入座。而坐在椅子上移動位置,是有違社交禮儀的。(2)神態從容自如(嘴唇微閉,下頜微收,面容平和自然)。(3)雙肩平正放鬆,兩臂自然彎曲放在腿上,亦可放在椅子或是沙發扶手上,以自然得體為宜,掌心向下。(4)坐在椅子上,要立腰,挺胸,上體自然挺直。(5)雙膝自然並攏,雙腿正放或側放,雙腳並攏或交疊或成小"V"字型。男士兩膝間可分開一拳左右的距離,腳態可取小八字步或稍分開以顯自然灑脫之美,但不可盡情打開腿腳,那樣會顯得粗俗和傲慢。(6)坐在椅子上,應至少坐滿椅子的2/3,寬座沙發則至少坐1/2。落座後至少10分鍾左右時間不要靠椅背。時間久了,可輕靠椅背。(7)談話時應根據交談者方位,將上體雙膝側轉向交談者,上身仍保持挺直,不要出現自卑、恭維、討好的姿態。講究禮儀要尊重別人但不能失去自尊。(8)離座時,要自然穩當,右腳向後收半步,而後站起。
幾種規范坐姿:(1)雙腿並攏,上體挺直,坐正,兩腳略向前伸,兩手分別放在雙膝上(男士雙腿略分開)。(2)女士坐姿。坐正,上身挺直,雙腿並攏,兩腳交叉,雙手疊放,置於左腿或右腿上。(3)女士坐姿(著名的S型女士坐姿)。坐正,上身挺直,雙腿並攏,兩腿同時側向左或側向右,兩腳並放或交疊。雙手疊放,置於左腿或右腿上。(4)搭腿式坐姿(或叫兩腿交疊坐姿)。其方法是將左腿微向右傾,右大腿放在左大腿上,腳尖朝向地面,(切忌右腳尖朝天)。這種坐姿給人以高貴、典雅的美感。但應特別注意與蹺二郎腿區別開。蹺二郎腿一般懸空腳的腳尖朝天腳底朝向人,並伴有上下抖動的不雅的動作,有的國家是忌諱腳底朝向人的,因為這表示挑釁、不滿、輕視、憤怒的情感,是粗俗不雅的舉止。
3、走姿
走姿又稱步態。走姿要求"行如風",是指人行走時,如風行水上,有一種輕快自然的美。人們走路的樣子千姿百態各不相同,給人的感覺也有很大的差別。有的步伐矯健、輕松靈活、富有彈性,令人精神振奮;有的步伐穩健、端莊、自然、大方,給人以沉著、莊重、斯文之感;有的步伐雄壯、鏗鏘有力,給人以英武、勇敢、無畏的印象;有的步伐輕盈、敏捷給人以輕巧、歡悅、柔和之感。但也有的人不重視步態美,行路時彎腰駝背、低頭無神、步履蹣跚,給人以倦怠、老態龍鍾的感覺;還有的搖著八字腳,晃著"鴨子"步,這些步態都十分難看。走姿的基本要求應是從容、平穩的,應走出直線。具體要求:(1)雙目向前平視,微收下頜,面容平和自然,不左顧右盼,不回頭張望,不盯住行人亂打量。(2)雙肩平穩、肩峰稍後張,大臂帶動小臂自然前後擺動,肩勿搖晃;前擺時,手不要超衣扣垂直線,肘關節微屈約30度,掌心向內,勿甩小臂,後擺時勿甩手腕。(3)上身自然挺拔,頭正、挺胸、收腹、立腰,重心稍向前傾。(4)注意步位。行走時,假設下方有條直線,男士兩腳跟交替踩在直線上,腳跟先著地,然後迅速過渡到前腳掌,腳尖略向外,距離直線約5厘米。女式則應走一字步走姿,即兩腿交替邁步,兩腳交替踏在直線上(一字步走姿)。(5)步幅適當。男性步幅(前後腳之間的距離)約25厘米,女性步幅約20厘米。或者說前腳的腳跟與後腳尖相距約為一腳長。步幅與服飾也有關,如女士穿裙裝(特別是穿旗袍、西服裙、禮服和穿高跟鞋)時步幅應小些,穿長褲時步幅可大些。(6)注意步態。步態,即行走的基本態勢。性別不同,行走的態勢應有所區別。男性步伐矯健、穩重、剛毅、灑脫、豪邁,好似雄壯的"進行曲",氣勢磅礴,具有陽剛之美,步伐頻率每分鍾約100步;女性步伐輕盈、玲瓏、嫻淑,具有陰柔秀雅之美,步伐頻率約每分鍾90步。(7)注意步韻。跨出的步子應是全部腳掌著地,膝和腳腕不可過於僵直,應該富有彈性,膝蓋要盡量綳直,雙臂應自然輕松擺動,使步伐因有韻律節奏感而顯優美柔韌。(8)行走時不可把手插進衣服口袋裡,尤其不可插在褲袋裡。
二、手勢和表情
1、手勢
手勢是人們交往時不可缺少的動作,是最有表現力的一種"體態語言",俗話說:"心有所思,手有所指"。手的魅力並不亞於眼睛,甚至可以說手就是人的第二雙眼睛。手勢表現的含義非常豐富,表達的感情也非常微妙復雜。如招手致意,揮手告別,拍手稱贊,拱手致謝,舉手贊同,擺手拒絕;手撫是愛,手指是怒,手摟是親,手捧是敬,手遮是羞等等。手勢的含義,或是發出信息,或是表示喜惡表達感情,能夠恰當地運用手勢表情達意,會為交際形象增輝。使用手勢應該注意:
(1)在交往中,手勢不宜過多,動作不宜過大,切勿"指手畫腳"和"手舞足蹈"。
(2)打招呼、致意、告別、歡呼、鼓掌屬於手勢范圍,應該注意其力度大小、速度的快慢、時間的長短,不可過度。鼓掌是表示歡迎、祝賀、贊許、致謝等的禮貌舉止。在正式社交場合,觀看文藝演出、重要人物出現、聽報告、聽演講等都用熱烈鼓掌表示欽佩、祝賀。鼓掌的標准動作應該是用右手掌輕拍左手掌的掌心,鼓掌時不應戴手套,宜自然,切忌使勁鼓掌,應隨自然終止。鼓掌要熱烈,但不要"忘形",一旦忘形,鼓掌的意義就發生了質的變化而成"喝倒彩"、"鼓倒掌",有起鬨之嫌。這樣是失禮的。注意鼓掌盡量不要用語言配合,那是無修養的表現。
(3)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用大拇指指自已的鼻尖和用手指指點他人。談到自己時應用手掌輕按自已的左胸,那樣會顯得端莊、大方、可信。用手指指點他人的手勢是不禮貌的。
(4)一般認為,掌心向上的手勢有誠懇、尊重他人的含義;掌心向下的手勢意味著不夠坦率缺乏誠意等。攥緊拳頭暗示進攻和自衛,也表示憤怒。伸出手指來指點,是要引起他人的注意,含有教訓人的意味。因此,在介紹某人、為某人引路指示方向、請人做某事時,應該掌心向上,以肘關節為軸,上身稍向前傾,以示尊敬。這種手勢被認為是誠懇、恭敬、有禮貌的。
(5)有些手勢在使用時應注意區域和各國不同習慣,不可以亂用。因為各地習俗迥異,相同的手勢表達的意思,不僅有所不同,而且有的大相徑庭。如在某些國家認為豎起大拇指、其餘四指蜷曲表示稱贊誇獎,但澳大利亞則認為豎起大拇指、尤其是橫向伸出大拇指是一種污辱。英國人蹺起大拇指是攔車要求搭車的意思。用大拇指和食指構成一個圓圈,其它三指伸直,就是"OK"的手勢,這一手勢在歐洲表示贊揚和允諾的意思,特別在青年學生中廣為流行,然而在法國南部、希臘、撒丁島等地,它的意思恰好相反,在巴西,人們打"OK"這個手勢表示的是"肛門"。阿拉伯人用兩個小拇指拉在一起表示斷交,吉卜賽人撣去肩上的塵土表示你快滾開。由此不難看出,每種文化都有自己的"手勢語言",千姿百態的手勢語言,飽含著人類無比豐富的情感。它雖然不像有聲語言那樣實用,但在人際交往中能起到有聲語言無法替代的作用。日常生活中某些不雅的行為舉止會令人極為反感,嚴重影響交際風度和自我形象,應該十分注意避免。如當眾搔頭皮、掏耳朵、摳鼻孔、剔牙、咬指甲、剜眼屎、搓泥垢等,餐桌上更應注意。參加交際活動前不要吃蔥、蒜、韭菜等異味食品,如果已經吃過這類食品應該漱口,含茶葉、口香糖、口香液以除異味。咳嗽、打噴嚏時,請用手帕或手巾紙捂住嘴轉向一側,避免發出大聲。口中有痰請吐在手紙里、手帕中,手中的廢物請扔進垃圾箱,特別是拜訪別人時,這些簡單的禮儀要求都是必須遵守的,否則你將是一位不受歡迎的人。
2、表情
表情是人內心的情感在面部、聲音或身體姿態上的表現。當外部客觀事物以物體的、語言的、行為的方式刺激大腦時,人就會產生各種內在反映即情感,這種情感會通過人體相應的表情呈現出來,表現在人的面部、身體、姿態、聲音上。人們常說情動之於心、形之於外、傳之於聲就是這個意思。人的面部表情是復雜的。古人說:"人身之有面,猶室之有門,人未入室,先見大門"。現代心理學家總結過一個公式:感情的表達=言語(7%)+聲音(38%)+表情(55%)。比如打電話時並看不到打電話的人,但表情卻影響傳過來的聲音,沒有哪一個人能以憤怒的表情說出優美和藹動聽的問候語。可見表情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溝通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健康的表情留給人們的印象是深刻的,它是優雅風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著重介紹面部表情中的目光和微笑。
(1)目光
眼睛是人體傳遞信息最有效的器官,它能表達出人們最細微、最精妙的內心情思,從一個人的眼睛中,往往能看到他的整個內心世界。一個良好的交際形象,目光是坦然、親切、和藹、有神的。特別是在與人交談時,目光應該是注視對方,不應該躲閃或游移不定。在整個談話過程中,目光與對方接觸累計應達到全部交談過程的50%~70%。人際交往中諸如呆滯的、漠然的、疲倦的、冰冷的、驚慌的、敵視的、輕蔑的、左顧右盼的目光都是應該避免的,更不要對人上下打量擠眉弄眼。介紹幾種凝視:公務凝視:洽談、磋商、談判等正式場合用。給人一種嚴肅認真的感覺。這種凝視注視的位置在對方臉部,以雙眼為底線,上到前額的三角部分。談公務時,如果你注視對方這個部位,就會顯得嚴肅認真,對方也會感到你有誠意,你就會把握談話的主動權和控制權。社交凝視:各種社交場合使用的注視方式,注視的位置在對方唇心到雙眼之間的三角區域,當你的目光看著對方臉部這個區域時,會營造出一種社交氣氛,讓人感到輕松自然。這種凝視主要用於茶話會、舞會及各種類型的友誼聚會。親密凝視:注視的對象是親人之間、戀人之間、家庭成員之間使用的注視方式。凝視的位置在對方雙眼到胸之間。交談時要將目光轉向交談人,以示自己在傾聽,這時應將目光放虛相對集中於對方某個區域上,切忌"聚焦",死盯對方眼睛或臉上的某個部位,因為這樣會使對方難受、不安,甚至有受侮之感,無意中積小惡而產生抵觸、敵意情緒,很不值得。
(2)微笑
笑有很多種,輕笑、微笑、狂笑、奸笑、羞怯的笑、爽朗的笑、開懷大笑、尷尬的笑、嘲笑、苦笑等等,其中微笑是最美的。微笑是指不露牙齒,嘴角的兩端略提起的笑。幾乎沒有人不會微笑,但有相當多的人不善於利用微笑。微笑是社交場合中最富吸引力、最令人愉悅、也最有價值的面部表情。它可以與語言和動作相互配合起互補作用,它不但表現著人際交往中友善、誠信、謙恭、和諧、融洽等最美好的感情因素,而且反映出交往人的自信、涵養與和睦的人際關系及健康的心理。不僅能傳遞和表達友好、和善,而且還能表達歉意、諒解。因此微笑在社交中,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都有非常深刻的內涵。微笑著接受批評,顯示你承認錯誤但不誠惶誠恐;微笑著接受榮譽,說明你充滿喜悅但不驕傲自滿;遇見領導、老師,給一個微笑,表達了你的尊敬但無意討好;微笑著面對困難,用笑臉迎接一個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說明你經得住考驗和磨練,你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其實,溫和、含蓄的微笑不僅是應付社交的手段,而且深寓著一個人的人生價值觀。我國有句俗話叫?quot;和氣生財",要成就一番事業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微笑最易營造人和的氛圍。微笑是人的寶貴的無形資產,可以說成功從微笑開始。一個大公司的人事經理經常說?quot;一個擁有純真微笑的小學畢業生,比一個臉孔冷漠的哲學博士更有用"。因為微笑是一個工作人的基本素質,也是公司最有效的商標,比任何廣告都有利,只有它能深入人心。應該注意的是:微笑一定要發自內心、親切自然。只有發自內心的微笑才富有魅力,讓人愉悅歡心。不要為了討好別人故作笑顏、滿臉堆笑。當然了,參加追悼會、掃墓或在別人悲傷的時候、非常嚴肅莊重的場合就不可以微笑了。
三、遞物和接物
遞物與接物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一種舉止,一個小小的舉止動作,也能體現一個人的修養。禮儀的基本原則之一是尊重他人,而雙手遞物或接物恰恰體現了對對方的尊重。
1、遞交名片
名片是自我介紹的高雅工具。我國西漢時期將姓名刻於竹簡木片上,用以通報姓名,稱做謁,東漢時期稱做名刺。這實際上是早期的名片。後來有了白紙,使用紙片,稱做名帖或帖子,清朝廣為流傳,一般官吏都有了自己的名片。名片之所以在現代社會中得到廣泛應用,是因為它使用起來簡便、靈活、文明。正常情況下,名片是一個人身份、地位的象徵,也是使用者要求社會認同,獲得社會尊重的一種方式,從某種程度上說還是使用者所在組織形象的一個縮影。所以名片交換應重視其禮儀效應,恰到好處地使用名片,會顯得彬彬有禮,令人肅然起敬。交換名片是建立人際關系的第一步,一般宜在與人初識時、自我介紹之後或經他人介紹之後進行。遞送名片時,應面帶微笑,正視對方,將名片正面朝向對方,恭敬地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別捏住名片上端的兩角送到對方手中。如果是坐著,應起身或欠身遞送,遞送時可以說一些"我叫××,這是我的名片"或"請多關照"之類的客氣話,遞交名片要遞交到對方手中。有的人將名片順手放在桌上,這樣效果不好。接受名片的人也應該起身或欠身,面帶微笑雙手恭敬地接過名片並說聲"謝謝"、"能得到您的名片十分榮幸"、"久仰大名"等等。收到名片後,要很好地確認對方的姓名和職務。一定要養成這種習慣,否則在談話中說錯了對方的姓名或職務便會失禮。如果遇到難讀的姓氏時,要非常客氣地請教對方:"尊號怎麼念?"或"對不起,您的姓氏很少見,請問如何讀?"隨後當著對方的面鄭重其事地將他(她)的名片放入自己的名片盒或名片夾之中,千萬不要隨意亂放,別隨手放在桌子或裝在褲子口袋裡,那樣是對別人的不尊重。請記住:名片起著別人對你第一印象好與壞的作用。
2、遞交文件資料
工作中有文件資料需要上級領導過目簽字時,應該用雙手遞上文件或資料,並且使文件的正面對著接物的一方。
3、遞交其他物品
把物品雙手遞交到對方手中體現對對方的尊重。遞筆、刀剪之類尖利的物品時,需將尖端朝向自己握在手中,而不要指向對方。接受對方恭恭敬敬遞過來的物品,都應該同樣用雙手去接,並以適當的方式致意或道謝。請注意:越是正式莊重的場合,初次相識的人之間、身份地位懸殊越大越要講究禮儀。需提示的是,與外賓打交道,遞接物品可先留意對方是用單手還是雙手遞接,隨後再跟著摹仿。比如在泰國、印度、馬來西亞和中東等一些國家都用右手拿東西,忌用左手。給別人遞東西也都用右手以示尊重。他們認為左手是用來洗澡、上廁所的,是不幹凈的。日本人則喜歡用右手送自己的名片,左手接對方名片。
四、致意禮儀
致意即見面打招呼。在現代社會,見面禮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第一個步驟,它在禮儀學中佔有重要地位。無論哪個國家、哪個民族、哪種信仰的人,見面時都要施用各種各樣的見面禮。我國常用的致意有:招手致意、點頭微笑致意、握手禮、鞠躬禮、注目禮等。
1、握手禮
握手是石器時代穴居人留下的一種遺俗。那時人們在狩獵的過程中,手中拿著武器,當與陌生人相遇時,若雙方都無惡意,不想發生沖突,就要放下手中的武器,然後向對方敞開右手掌亮出掌心,或讓對方摸摸手心以示友好,隨著時代的變遷,此種遺俗逐漸演變成一種兩手相握的禮節方式。現在大多數國家的人們已將握手禮視為一種習以為常的見面禮的儀式。現代人握手時表示的含義很多:見面時表示友好、歡迎、寒暄;告辭時表示送別;也表示對他人的問候、感謝、慰問、祝賀、安慰等。標準的握手姿勢(交際禮節意義的握手):距受禮者約一步、右臂自然向前伸出,伸出右手,拇指稍用力握對方的手掌(手掌應與地面垂直)。左臂自然下垂,雙目注視對方,面帶微笑,上身微微前傾,頭微低。在各種場合能輕松自如地與相識的或陌生人握手,是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都應該學會的一種禮節。握手時應注意的幾條原則:一是注意伸手先後。伸手先後順序應根據握手人雙方的社會地位、年齡、性別和賓主身份來確定。一般遵?quot;尊者決定"的原則,即尊者先伸手。握手的基本禮節是:在平輩的朋友中,相見時先出手為敬;在長輩與晚輩之間、男女之間、上級與下級之間、主人與客人之間行握手禮時,應該是長輩、女士、上級、主人先出手,晚輩、下級、男士、客人先問候再伸手相握;男女之間如女方無握手之意,男方可點頭或鞠躬致意,倘若男方是長輩、上級先伸手也是可以的。客人辭行時,應是客人先伸手錶示告別,主人才能握手相送。在社交或商務、公務場合,當別人按先後順序的慣例而已經伸出手時,都應毫不遲疑地立即回握,拒絕別人的握手和對已經表達出來的友好不予理睬是極為不禮貌的。二是握手時,應該伸出右手,決不能伸出左手,伸出左手是失禮的。特別是有的國家、區域忌諱使用左手握手。在特殊情況下不能用右手相握應說明原因並道歉。三是握手前要脫帽和摘手套。因為戴手套本身就意味著討厭別人接觸你的手,即使對方跟你的關系非常好,這種握手也會產生不好的效果。在大多數國家內,戴手套與別人握手既不禮貌也是對對方的侮辱。因此應避免戴手套同別人握手。軍人與他人握手時不必脫軍帽,應先行軍禮然後握手。西方國家,女士身著禮服帽戴手套時,與他人握手可以不摘手套。四是與人握手時應採取站立姿勢(年老體弱或者殘疾人除外)。五是不宜交叉握手。遇到兩位以上交往對象,行握手禮時應一一相握。有的國家視交叉握手為凶兆的象徵,交叉成"十"意為十字架,認為必定會招來不幸。還要注意與多人握手時,時間長短大體相同,不要給人厚此薄彼的感覺。六是男士與女士握手,時間不宜過長,握力要輕一些,一般應握女士的手指。七是為了表示尊敬,握手時上身略微前傾,頭略低一些面帶笑容,注視對方眼睛,邊握手邊開口致意,如說?quot;您好"、"見到您很高興"、"歡迎您"、"辛苦啦"等等。綜上所述,歸納出握手十忌。一忌不講先後順序,搶先出手;二忌目光游移,漫不經心;三忌不脫手套,自視高傲;四忌掌心向下,目中無人;五忌用力不當,敷衍魯莽;六忌左手相握,有悖習俗;七忌"乞討式"握手,過謙恭;八忌握手時間太長,讓人無所適從;九忌濫用"雙握式",令人尷尬;十忌"死魚"式握手,輕慢冷漠。
2、注目禮
注目禮是以注視受禮者,並用目迎、目送來表示敬意的一種禮節。行注目禮時,行禮者應面向或將頭轉向受禮者,呈立正姿勢,抬頭挺胸,注視受禮者目迎和目送,待受禮者還禮後目光平視或將頭轉正。施注目禮的場合有:奏國歌升降國旗時,各種會議的升降旗儀式,運動會頒獎儀式都要向國旗行注目禮。著軍裝的軍人參加升旗儀式時要行軍禮,戴紅領巾的少先隊員要行少先隊隊禮。接受檢閱時,受閱者應向檢閱者首先行注目禮。
⑷ 關於法國的校園禮儀。
沒有什麼特別的禮儀,法國不講究這些所謂的形式主義
著裝只要不要太標新立異,比如超短裙或者深v就成,中學生化個妝只要不是太濃也沒問題
見到老師就跟見到其他人一樣問候一聲bonjour monsieur/madame就可以了,沒有亞洲人鞠躬的說法
見到同學要行法國人最基本的貼面禮
⑸ 我將要去法國,住在法國家庭,請告訴我一些關於法國禮儀和注意事項,還有第一次坐飛機注意什麼
坐飛機沒什麼要注意的。該注意什麼上飛機後人家會跟你說。
法國生活上,注意個人衛生,不要隨地吐痰即使在室外,廁所浴室用完後打掃干凈頭發和地板上的水。
垃圾注意分類,不懂的問問法國人。這些細節很重要。
餐桌上還好,不懂的問他們他們會熱心告訴你的。用餐前後盡量幫忙收拾,擺餐具什麼的,這樣會讓人覺得很有禮貌,畢竟常住人家裡不是偶爾做客。
晚上不要弄太大聲響影響別人。
禮物么,就買點有中國特色的就好了,他們都會喜歡的。
⑹ 怎樣才可以去法國留學
專家分析法國留學簽證好過嗎?辦理法國簽證對於每位想赴法國留學的同學們來說,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同學們需要掌握法國留學簽證考察的幾個方面並及時解決。下面天道留學專家從考察點分析法國留學簽證好不好過的問題。
法國留學簽證的考察點
一、大學專業成績是否優異?
法國留學簽證好過嗎?專業成績績點高的學生比較受學校和法國高等教育署歡迎。比如在申請排名前十的高校時,績點要求至少3.0/4.0。如果單科成績過低會受到簽證官的質疑。
二、語言能力是否良好?
首先法語考試成績能達到B1等級以上,接近B2水平更好;其次就是聽力無障礙,語音語調清晰,能簡述自己的想法與觀點;再次如果能用英語交流也能彌補法語上的不足,如果一個法語專業的學生法語水平達不到B2等級,是很容易被拒簽的,同樣,英語專業或者讀英文授課的學生如果語言能力一般,獲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三、留學規劃合理嗎?
法國留學簽證好過嗎?法國留學最避諱的三點:一是跨專業;二是中斷國內學業;三是降級或者跨級。法國公立大學在錄取的時候十分注重專業相符及學分互換,因此學生在選擇專業時不要輕易跨專業,即便是專業名稱一致,也要看一下課程設置內容是否相符,否則很容易被認為留學規劃不明確。我們建議學生在剛入大一或者大四即將畢業時做留學准備更合理。最後便是因為教育體制不同而導致的降級或跨級問題。我們建議本科畢業生不要輕易降級到本科階段或者跨級到碩士第二年,大專畢業的學生不要輕易跨級到碩士階段。
四、是否有明確的職業目標?
很多學生在做留學規劃時並沒有很明確的職業目標,所以在法國簽證面簽過程中談到職業規劃時,一片茫然或者含糊其辭。這種狀況必然會使自己在面簽評估中失分。我們建議學生根據留學規劃提前確定一個與之相符的職業目標,並能具體談談怎樣實現。
五、怎樣來看待和准備面簽?
法國留學簽證好過嗎?法國高等教育署的面簽是法國簽證的一大門檻。我們中心每年的法國留學面簽培訓主要集中在六七八三個月,四月底本中心會組織一個大型的面簽指導講座,講座內容主要圍繞怎樣准備面簽、面簽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怎樣避免面簽陷阱等等,參加講座的學生可以獲得一份最新更新的面簽問題集錦。我們中心的面簽培訓模式主要有三大步:一對一面簽內容指導與修改,一對多口語訓練和二對一面簽模擬。合理有序的面簽培訓模式是我們中心在不穩定的留學政策中保持穩定獲簽率的重要法寶。
其他一些情況也會影響學生獲得法國簽證,比如家庭的狀況,是夠有移民傾向,文化程度等,學生要從多方面考慮自己的實力,才能更加輕松的獲得法國留學簽證。
⑺ 去法國留學必須在那讀語言學校嗎
要不要在法國讀語言取決於你能不能申請到專業學校,而只要符合學校的招生條件就可以申請專業學校。但一般情況下申請專業的話對法語水平都是有一定要求的,最低的也要求有TCF成績,有些好學校或比較注重語言文字方面的專業對法語水平要求更高,可能要DELF甚至DALF成績。
如果在中國通過中介申請學校拿的都是法國語言學校錄取通知和專業預錄取,也就是說真正錄取你的是語言學校,而專業預錄取只是給簽證管看的,沒有任何入學意義的,這種情況到了法國只能先學語言。至於要學多長時間還是取決於你能不能申請到專業學校,只要有學校錄取你讀專業就可以不學語言,進不了專業就只能繼續學,而薩科奇上台之後規定留學生最多隻能讀兩年語言,也就是說你必須在兩年之內申請到專業,否則就得回家。
如果是DIY,直接向學校申請專業的話,學校給你發正式的專業錄取通知,你就可以過去之後直接讀專業,不必再讀語言,但一般學校還是會針對外國新生開設有法語課,一般是一周兩節課這樣,以提高新生的法語水平的。
以我的經驗看,我認為最好還是在法國先讀語言,半年一年都行,可以先適應一下法國的教學方式和學校的管理模式,另外不管你在國內學得多好,TEF或TCF考得多高分,到了法國進課堂一樣是什麼都聽不懂的,很多在法國學一年兩年語言進了專業課堂都一頭霧水,所以還是先打好法語基礎比較好。但也不要在語言上浪費太多時間,適應之後還是應該盡快上專業,因為在語言學校里是永遠也學不到專業詞彙和專業知識的,在語言學校學得再好,到了專業課堂還是會有點發懵的,所以要想專業有進步,還得到專業課堂去鍛煉。
⑻ 法國禮儀
法國
(1)社交禮儀
與英國人和德國人相比,法國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現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點:
第一,愛好社交,善於交際。對於法國人來說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內容,沒有社交活 動的生活是難以想像的。
第二,詼諧幽默天性浪漫。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大都爽朗熱情。善於雄辯高談闊論,好開玩笑,討厭不愛講話的人,對愁眉苦臉者難以接受。受傳統文化的影響, 法國人不僅愛冒險,而且喜歡浪漫的經歷。
第三,渴求自由,紀律較差。在世界上法國人是最著名的"自由主義者"。"自由、 平等、博愛"不僅被法國憲法定為本國的國家箴言,而且在國徽上明文寫出。 他們雖然講究法制,但是一般紀律較差,,不大喜歡集體行動與法國人打交道,約會必須事先約定,並且准時赴約,但是也要對他們可能的姍姍來遲事先有所准備。
第四,自尊心強,偏愛"國貨"。法國的時裝、美食和藝術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再此影響之下,法國人擁有極強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們看來,世間的一切都是法國最棒。與法國人交談時,如能講幾句法語,一定會使對方熱情有加。
第五,騎士風度,尊重婦女。在人際交往中法國人所採取的禮節主要有握手禮、擁抱禮和吻面禮。
(2)服飾禮儀
法國人對於衣飾的講究,在世界上是最為有名的。所謂"巴黎式樣",在世人耳中即與時尚、流行含意相同。
在正式場合:法國人通常要穿西裝、套裙或連衣裙,顏色多為藍色、灰色或黑色,質地則多為純毛。
出席慶典儀式時:一般要穿禮服。男士所穿的多為配以蝴蝶結的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裝套裝;女士所穿的則多為連衣裙式的單色大禮服或小禮服。
對於穿著打扮,法國人認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選擇發型、手袋、帽子、鞋子、手錶、眼鏡時,都十分強調要使之與自己著裝相協調,相一致。
(3)餐飲禮儀
作為舉世皆知的世界三大烹飪王國之一,法國人十分講究飲食。在西餐之中,法國菜可以說是最講究的。
法國人愛吃麵食,麵包的種類很多;他們大都愛吃乳酪;在肉食方面,他們愛吃牛肉、豬肉、雞肉、魚子醬、鵝肝,不吃肥肉、寵物、肝臟之外的動物內臟、無鱗魚和帶刺骨的魚。
法國人特別善飲,他們幾乎餐餐必喝,而且講究在餐桌上要以不同品種的酒水搭配不同的菜餚;除酒水之外,法國人平時還愛喝生水和咖啡。
法國人用餐時,兩手允許放在餐桌上,但卻不許將兩肘支在桌子上,在放下刀叉時,他們習慣於將其一半放在碟子上,一半放在餐桌上。
(4)習俗禁忌
法國的國花是鳶尾花。對於菊花、牡丹、玫瑰、杜鵑、水仙、金盞花和紙花,一般不宜隨意送給法國人。
法國的國鳥是公雞,他們認為它是勇敢、頑強的直接化身。
法國的國石是珍珠。
法國人大多喜愛藍色、白色與紅色,他們所忌諱的色彩主要是黃色與墨綠色。
法國人所忌諱的數字是"13"與"星期五"。
在人際交往之中,法國人對禮物十分看重,但又有其特別的講究。宜選具有藝術品味和紀念意義的物品,不宜以刀、劍、剪、餐具或是帶有明顯的廣告標志的物品。男士向一般關系的女士贈送香水,也是不合適的。在接受禮品時若不當著送禮者的面打開其包裝,則是一種無禮的表現。
法國人的生活習慣
世界不同國家、民族和地區,各有其傳統的風俗、習慣,諸如,中國重孝道,日本講茶道,巴西愛足球,英國嗜讀報等等。我們知道了這些,對國際友好交往和對外經濟合作,是大有裨益的。那麼,女士最愛打扮、男士飲酒如水的法蘭西,究竟有哪些獨特風情和禮俗呢?我在首都巴黎的短暫停留中,通過悉心地觀察和留意的聆聽,了解並信手采寫了他們在飲食、婚俗、教規、生肖、狗業和禁忌等方面的一些主張和做法。
法國飲食源遠流長,品種多且講究,頗具特色,因之久負盛名。其烹調技術在西餐中首屈一指,故許多法國人常以此感到自豪。歐洲第一流大飯店的大廚師大半是法國人。從歷史上的皇帝路易十四開始,法國形成了一個重要而又不斷發展的宴會外交。這些精心安排的珍饈佳餚被世人稱為法式宴會,餐桌上一次可上200道菜!法國人最愛吃的菜是蝸牛和青蛙腿,如果你點這兩道菜,陪你的法國朋友定會十分高興。如今,巴黎對蝸牛的消費逐日擴大,全市有40多家出售蝸牛的食品店。法國最名貴的菜是鵝肝,家常菜是炸牛排外加土豆絲。世界飲酒冠軍法國人,尤其愛飲葡萄酒。她們吃飯很講究菜餚和酒的搭配,如:吃肉飲紅葡萄酒,吃魚飲白葡萄酒等。法國人還特別愛吃乳酪,不同色味的奶酷多達400多種,其肖費量也居全球之首,有「乳酪王國」之稱。西式進餐的禮節甚多,比如,赴宴者應從自己座位的左側就位,坐姿要端正;要後於主人把餐巾放於腿上,相敬乾杯時,即使你不會喝酒,也應將酒杯在唇邊觸一下,以示敬意,西餐的主要餐具有刀、叉,使用時,要右手握刀,左手持叉,先用刀將食物切成小塊,再用叉把食物送入口中,每吃完一道菜,就將刀、叉並攏排於盤內,如未吃完,應把刀、叉擺成「八」字或交叉放,但不要刀口向外……
法國女子在社會生活中地位較高。同她們握手時,一定要等其先伸手,她們可戴著手套,而男士一定要摘下手套,無論在何處,男士都要讓女士先行。在現代法國都市中,婚戀生活頗為自由。許多男女青年往往只同居而不舉行婚禮,甚至把這種日漸「時髦」的社會現象看作一種「革新」,所以「試驗夫妻」之風盛行。他們認為試婚的好處是:充分相互考驗,避免日後離婚。而今,法國獨身者不少,又以35歲以下和50歲以上者居多。法國奇特的傳統婚俗,是新郎和新娘在結婚前都照例向各自的好友舉行告別晚會,男方叫「埋葬單身漢生活晚會」,女方稱「辭別宴會」;新郎是以一個象徵性的「棺材」舉行一次「葬禮」來表示向「單身漢」告別;新娘在「辭別宴會」上,接受婦友們獻給的花束、花藍,大家同唱辭行歌,共跳送別舞,以示姐妹間眷戀深情――次日即可到天主教堂舉行婚禮了。天主教徒家庭的孩子出生後,都要經過「洗禮」,並取一個教名。教徒大都嚴守教戒。齋日不搞娛樂活動,尤其遇到某月13日是星期五這天,更嚴守戒規。
我國12種生肖,除「龍」是虛構者外,均為常見的飛禽走獸,且每種代表一年,而同歐洲各國大體相同的法國人的生肖,則是天文學上黃帶的12個星座,如:白羊、金牛、雙子、室女等,這12種生肖分別代表一年12個月,而不是一年一生肖。
法國的狗業很發達,那些闊綽女子,幾乎人人愛狗如嬰。全國每年出生狗達百餘萬只,年經銷額約10億法郎。為與方興未艾的養狗之風相適應,法國的狗飲食業、狗飾品業、狗葬業等,隨之興起,有專業狗醫4,000名,全國還建有狗肉加工廠3,000餘家,營業總額高達25.5億法郎。
這個愛美、講食、嗜酒、重禮的國度,還有一些禁忌。法國人忌諱「13」和「星期五」,認為這些數字隱含著凶險;忌送菊花、康乃馨等黃色花,認為黃花象徵不忠誠,玫瑰花只能送單數,除了表達愛情外,不能送紅色花……法國的生活習俗還有很多,到了法國,一定會有所感受。
⑼ 法式見面禮儀有哪些
法國人性格開朗,待人熱情,即使對陌生人也常會打招呼問好。常用的問候語是Bonjour(您好),常見的社交禮節是握手。女子握手可戴著手套,而男士則需摘下手套。少女向年長者常施屈膝禮,男士、女士相見,多親面頰或貼面。男性之間互親面頰也很流行。上層社交流行吻手禮。
在法國「女士優先」,對女子謙恭禮貌是男士們的金科玉律,被當做是否有教養的標准行為。介紹人們相識,先介紹女士,拜訪或告別,先向女主人致意和道謝。
(9)法國禮儀學校在哪裡擴展閱讀:
法國禮儀的主要禁忌:
1、法國人大多喜愛藍色、白色與紅色。他們所忌諱的色彩主要是黃色與墨綠色。菊花、牡丹、玫瑰、杜鵑、水仙、金盞花和紙花,一般不宜隨意送給法國人。
2、與英國人和德國人一樣,法國人所忌諱的數字是13與星期五。
3、在人際交往中,法國對禮物十分看重,但又有其特別的講究。法國人喜歡具有藝術品味和紀念意義的物品。男士不贈送香水、化妝品等禮物給關系一般的女士。在接受禮品時若不當著送禮者的面打開其包裝,則是一種無禮的表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國禮儀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外國禮俗面面觀——法國(禮儀漫談(180))
⑽ 法國禮儀常識有哪些
法國法蘭西人約佔94%,絕大多數居民信奉天主教。
法國人熱情開朗,初次見面就能親熱交談,而且滔滔不絕。法國人講究服飾美,特別是婦女穿得非常時尚,特別喜歡使用化妝品,光口紅就有早、中、晚、之分,是世界上最愛打扮的婦女。
法國是世界上最早公開行親吻禮的國家,也是使用親吻禮頻率最多的國家。和法國人約會必須事先約定時間,准時赴約是有禮貌的表示,但不要提前。送鮮花給法國人也是很好的禮品。法國人在公共場所不能有懶散動作,不能大聲喧嘩。
法國的烹調世界聞名,用料講究,花色品種繁多,口味特點香濃味原、鮮嫩味美、注重色、形和營養。法國人烹調時用酒比較重,肉類菜燒得不太熟,如水鴨三、四分熟就行。有的肉最多七、八分熟,牡蠣一般都喜歡生吃。配料喜歡用蒜、丁香、香草、洋蔥、芹菜、胡蘿卜等。他們不吃辣的食品。
法國人忌諱黃色的花,認為是不忠誠的表現。忌諱黑桃圖案,認為不吉祥;忌諱墨綠色,因二次大戰期間德國納粹軍服是墨綠色;忌諱仙鶴圖案,認為是蠢漢和淫婦的象徵。不送香水或化妝品給戀人、親屬之外的女人,因為這些他們認為象徵著過分親熱或是圖謀不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