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十字弓是什麼武器

法國十字弓是什麼武器

發布時間:2022-05-11 13:57:30

❶ 十字弓就是弩嗎

弩也被稱作「窩弓」、「十字弓」。古代用來射箭的一種兵器。它是一種裝有臂的弓,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機等部分組成。雖然弩的裝填時間比弓長很多,但是它比弓的射程更遠,殺傷力更強,命中率更高,對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較低,是古代一種大威力的遠距離殺傷武器。強弩的射程可達600米,特大型床弩的射程可達千米。按張弦的方法不同,可分為臂張弩、踏張弩和腰張弩等,還有能數箭齊射或連射的連弩和裝有數把弩弓的床弩。
弩是一種致命的武器,之所以被普遍使用,是因為不需要太多的訓練就可以操作,即使是新兵也能夠很快地成為用弩高手,而且命中率奇高,足以殺死一個花了一輩子時間來接受戰斗訓練的裝甲騎士。某些時候(尤其是以騎士為對象),弩弓被認為是一種不正當的武器,因為它只需要很少的技巧即可操作。英國的理查一世(獅心王理查)就曾經兩次被弩箭射中,並在第二次傷重不治。如此一個偉大人物竟然死在一個普通或低等的士兵之手,對於貴族來說簡直駭人,為此,在十二世紀時,教皇就曾嘗試以殘忍為理由禁止弩的使用。
槍和矛一樣,是古代戰場上使用最廣的長形刺兵,漢代長兵器,側重戟、矛。後漢已有載錄,但是刀刃銳長,還未脫離矛頭形式。因為長矛使用不便,晉代開始逐漸流行用槍,當時所用的青銅矛頭,體制也較以前略小,已與後世的鐵槍頭相類了。唐代善槍者甚多,《五代史·王彥章傳》說:「彥章為人饒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鐵槍,騎而馳突,奮疾如飛,而他人莫能舉也,軍中號王鐵槍。宋代以後,矛在基本上就被槍所代替了,宋曾公亮的《武經總要》就列舉了十八種宋代長桿鐵槍,其中有:搗馬突槍、雙鉤槍、環子槍、單勾槍、拐槍、拐突槍、錐槍等。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極善使槍,至今尚有岳家槍法。

一般來說,

❷ 帝國時代3

內容
兵種:步兵/騎兵/炮兵/經濟及其他單位/海軍/美洲土著單位/自然生態單位
建築:中立建築/殖民地建築/Home City建築
○ 步兵:

Explorer(探險家):探險家是你在新大陸擴張的領袖,同時作為開始時的斥候。隨著 homecity 的升級可以不斷提升能力。「隊伍中的神槍手非探險家莫屬-漫漫遠征的英雄。在帝國時代三中扮演著英雄的角色。神射手的能力(整個種族中唯一的單位)適合那些喜歡對單個單位進行微操的玩家」

Pikeman 長槍兵:在刺刀出現之前,長槍兵負責保護隊伍免受敵方騎兵的沖擊,長槍兵擅長對付步兵,打擊騎兵以及摧毀敵方建築,但是較慢的速度以及只有一次升級的機會使它們在後面的時代中顯得沒那麼有效(西班牙禁衛長矛除外)
首次獲得: 殖民時代 (2)
成本: 40 食物, 40 木材, 1 人口點數
打擊點數: 120
速度: 中等 (5)
抗打擊力: 10% melee
一般攻擊傷害: 8 點傷害, x5 vs 騎兵
圍攻傷害: 24 點傷害
Halberdier 戟兵(重步兵):手執短戟,Halberds用途多樣,既可以用來阻滯馬匹的沖鋒,也可以用斧刃將騎士劈下馬鞍。作為傭兵和專業步兵,很受歡迎,在演進到第三紀時是除長槍兵外的又一選擇,作為干將更為昂貴,在較晚的時代中保持比長槍兵更強的戰鬥力和競爭力。
Dopplesoldner (德國、重步兵):手持雙劍的重步兵。戟兵的變體,特別適用於對付步兵和騎兵,但速度緩慢,在遠程火力下很脆弱。
Rodelero重型執盾劍士(西班牙特殊單位、重步兵):重型盾矛兵 是著名的西班牙單位,在歐洲的徒手格鬥技巧無可匹敵,在征服新大陸的戰爭中對Cortez作戰,裝備有長劍和圓盾西班牙特有,強力重型步兵單位,擅長對付騎兵和近戰單位。
長弓兵(英國特殊單位、輕步兵):相對於火槍只需要幾小時的訓練,要有效的使用長弓卻需費時數年,弓箭射擊的范圍和准確度使其在火葯,發明後很久依然在使用,特別是英國長弓,相對火槍兵而言,長弓兵是極佳的遠程攻擊者,不過缺乏刺刀的戰略優勢。他們擅長對付重步兵。

Crossbowman 十字弓手(輕步兵):十字弓是傳統弓箭的變體,這種遠程武器只需一些訓練就可以掌握,並沒有像弓箭那樣的一些戰術優點,結果很快被火槍取代,十字弓手適合用於對付重步兵,像長槍兵,他們在游戲的後期缺乏升級,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失去作用。

Musketeers火槍兵(重步兵):藉助火葯的力量,火槍兵成為歐洲軍隊的主流力量。訓練士兵使用火槍很簡單,所以,它結合了火葯的殺傷力和使軍隊以較小代價升級的特點,作為基本戰斗部隊,列隊射擊時很強大,但在對抗騎兵時卻顯得很難招架英國的火槍兵可以得一次 「禁衛部隊」等級的提升,轉換為正規紅衣軍。
首次獲得: 殖民時代 (2)
成本: 75 食物, 20 黃金, 1 人口點數
打擊點數: 150
速度: 中等 (4)
抗打擊力: 20% 遠程
一般攻擊傷害: 23 點傷害(列隊時30)射程12
圍攻傷害: 20 點傷害
徒手戰斗:13 點傷害

Skirmisher精銳偵查兵 (輕步兵):Skirmishers 是精銳步兵,通常裝備有復雜的來復槍,不像火槍兵是常規部隊,它的名字其並非主要的作戰部隊,而是全天候對敵人發動突襲的單位。精於長程射擊,極度適用於打擊重步兵,但對抗騎兵能力較弱。法國的Skirmishers可以升級為「帝國禁衛」-Voltigeur
首次獲得: 要塞時代 (3)
成本: 50 食物, 65 金幣, 1 人口點數
打擊點數: 120
速度: 迅速(5)
抗打擊力: 30% 遠程
一般攻擊傷害: 20 點傷害(對付步兵時加倍)射程20
圍攻傷害: 12 點傷害
徒手戰斗:6點傷害

Cassador (葡萄牙特殊單位) (輕步兵):Cassador 在葡萄牙軍隊中是老練的來復槍手,除Skirmisher外的又一選擇,擁有很高的傷害值,更能有效抵禦敵方槍火。但打極力較低-因此較易成為騎兵的目標。

Janissary 土耳其王近衛步兵 (奧斯曼特殊單位) (重步兵):Janissary主要由經過嚴格訓練的年輕奴隸組成,奧斯曼帝國狂熱和高效的單位。專門用來對付歐洲國家的火槍兵,由於將佩劍換為重型馬刀所以在白刃戰中會強於對方步兵。

Strelets (沙俄特殊單位) (重步兵):Streltsy作為俄羅斯軍隊的出色代表組成了Strelets聯隊,連隊的成員都來自於世襲-只有聯隊戰士的兒子才能加入,是俄羅斯特有的火槍部隊,比傳統的火槍兵稍弱,但訓練的數量眾多。(俄羅斯可以成隊訓練步兵:一般火槍兵一次訓練5個,Strelets則是10人)
《帝國時代3》單位介紹——騎兵

第2頁:《帝國時代3》單位介紹——騎兵

○ 騎兵:

騎兵的優勢表現在對敵人展開側翼突擊的能力和可以徹底擊毀敵方大炮。

Hussar輕騎兵 (騎兵):輕騎兵是火葯時代最常見的騎兵單位,他們擅長的並不是以絕對數量對敵人發起正面沖鋒,而是利用速度摧毀敵人炮兵陣地,在對方防線上打開缺口,作為基本騎兵單位,很適合用來快攻大炮和對付不善近戰的單位.
首次獲得: 殖民時代(2)
成本:120食物,80金幣,2單位人口
打擊點:290
速度:極快(6.75)
抗打擊:10%肉搏
近戰傷害:30點
圍攻傷害:30點

Dragoon龍騎兵(反騎兵):龍騎兵是作為最多功能的戰士存在的,傳統上,龍騎兵需要接受馬背上和徒步時的戰鬥技巧和各種武器使用的訓練,作為快速單位,龍騎兵在用來對付其他騎兵時極具威力,但實際上他們的攻擊要稍弱於火槍兵.龍騎兵在對付一定距離的敵人時,使用短桐來復槍而近戰時使用重型馬刀。

首次獲得: 要塞時代(2)
成本:90食物,90金幣,2單位人口
打擊點:250
速度:極快(7.25)
抗打擊:30%肉搏
遠距傷害:25,射程12,對付騎兵時傷害X3
近戰傷害:4點,射程12
圍攻傷害:4點

Cuirassier 胸甲騎兵(騎兵):胸甲騎兵是戰場上最後裝備盔甲的單位,由於穿戴中世紀騎士類重鎧甲,使他們能在強大的敵人面前獲得極強的防護。法國胸甲騎兵是最難纏多功能單位,比起輕騎兵來,擁有超過50%的HP,而且對所有靠近的敵方單位造成踩踏傷害,不過,胸甲騎兵的維持費較高,佔用三個人口點數,且相對其它騎兵速度較慢。法國的胸甲騎兵可以獲得升級到皇家禁衛級別。

Uhlan 持矛騎士(德國特有單位)(騎兵):Uhlan是土生土長的德國輕騎兵,傳統上他們不穿盔甲,主要武器是長矛,Uhlan要弱於輕騎兵,但攻擊力很強,使他們成為強大的快攻單位。在對付村民時有攻擊加成,每次Homecity得到貨運時在德國的城鎮中心都能獲得一些免費的Uhlan。

lancer槍騎兵(西班牙特有單位)(騎兵):槍騎兵放棄了中世紀式的戰斗方式,西班牙人把他們錘煉成為火葯力量的代表,由於裝備有槍茅,他們仍然可以向有組織的步兵發起沖鋒,只是他們可以利用武器的射程首先發動攻擊,槍騎兵對步兵有傷害加成,但對輕騎兵則較弱。

Ruyter (荷蘭特有單位) (反騎兵):Ruyter是荷蘭騎兵中使用短筒毛瑟槍作遠距離攻擊的單位,和龍騎兵相似,被用來快速強力的反擊其他騎兵單位。但在正面戰斗中威力不如火槍兵。

Cossack哥薩克騎兵 (俄羅斯特有單位) (騎兵):哥薩克是俄羅斯軍中惡名昭彰的非正規部隊,由來自俄羅斯南部好戰的游牧族群組建而成,是游戲中最弱的騎兵單位只佔用1個人口點數(所有其他騎兵單位至少佔用兩個)。

Oprichnik (俄羅斯特有單位) (騎兵):Oprichnik作為沙皇的可怕衛隊,負責為其消滅敵人-通常依靠簡單的滅絕的殘暴戰術對付任何有嫌疑的人。Oprichnik無疑是一種精英重騎兵,比哥莎克強大和昂貴很多。

Spahi阿爾及利亞土騎兵(奧斯曼帝國特有單位)(騎兵):Spahi都是封建制奧斯曼帝國的地主,通過對蘇丹履行軍事義務來保持地主的身份。類似於歐洲的騎士,Spahi是一種奧斯曼騎兵單位。大概和輕騎兵相當。

War Dog 戰狗 (西班牙特有單位):西班牙探險家訓練的戰狗是一種脆弱的戰斗單位,西班牙在游戲開始時有一隻戰狗,同時可以訓練更多來應付開局時的情況,其威脅大概相當於野生動物。
《帝國時代3》單位介紹——炮兵

第3頁:《帝國時代3》單位介紹——炮兵

○ 炮兵:

Grenadier 擲彈兵 (炮兵):擲彈兵是突擊型單位,被設計來突破包圍和敵方戰線。其名稱來源於他們的戰術:扔出輕型爆炸物-手榴彈。作為常規武器的支援,擲彈兵扔出的手榴彈造成區域傷害,他們可以用來對付建築或成群的敵方單位,特別適合對付重步兵。

首次獲得: 殖民時代(2)
成本:120食物,60金幣,2單位人口
打擊點:200
速度:中等(4.5)
抗打擊:50%肉搏
圍攻傷害:18,射程10,爆炸有效范圍3
近戰傷害:12點

火炮(炮兵):在火葯時代,火炮是最重要的武器。可以對付整隻敵軍士兵,迫使敵軍從高地撤退,摧毀最堅固的防禦工事。火炮是最重要的單位:善於消滅整隊的士兵和拿下建築。

Mortar迫擊炮 (炮兵):Mortar 迫擊炮機動性較弱,但比火炮更容易集結,和火炮比較時其戰術優勢在於開火時炮彈是拋物線,這樣可以越過障礙物。和火炮不同,迫擊炮把炮彈高高拋到空中,使他們長於瞄準和摧毀敵人建築。

Congreve Rocket (英國特有單位) (炮兵):Congreve Rocket是英國軍隊發展來做特殊炮擊的炮兵,常常被用來攻擊市鎮,引發大火,作為英國特殊單位,其確切屬性暫不清楚。

Abus Gun (奧斯曼特有單位) (炮兵):Abus Gun 是奧斯曼製造的青銅榴彈炮,由於重量很輕可以和步兵同步行動,部署在戰斗最激烈處。Abus Gun行動力較常規炮兵佳,很適合用來對付步兵單位。

Great Bombard (奧斯曼特有單位) (炮兵):Great Bombard是最早和舊式的火炮,奧斯曼以較早採用炮兵而聞名-比如用猛烈的炮擊轟塌康斯坦丁堡的城牆。Great Bombard大概是特別用於消滅城市建築的特別重型炮兵單位。
《帝國時代3》單位介紹——經濟單位

第4頁:《帝國時代3》單位介紹——經濟單位

○ 經濟及其他單位

Settler移民 (Villager村民) :移民採集資源和建造建築,將是在新大陸建造強權的中心。

Settler Wagon移民馬車 (德國特有單位) (村民):德國特有的移民單位顯然在載重容量和採集速度上有優勢。

Coureur de Bois法國民兵 (法國特有單位) (村民):除了移民,法國還有法國民兵這種村民單位,比一般工人更堅強,採集速度也更快同時裝備來復槍...使他們在必要的時候能擔任。輕步兵的雙重身份。同時要比普通村民貴,但不像後者在面對敵人或新大陸自然環境中那些飢餓野獸時那麼脆弱。

Covered Wagon(帶棚馬車):Covered Wagon用來建立新的市鎮中心(Town Center),發展你殖民地的最重要建築。

Trade Cart貿易貨運馬車 (貿易單位):貿易貨運馬車,是沿貿易通路行進的不可控制單位。在這些道路上修建的哨站根據你為殖民地的選擇會獲得經驗點或是一種資源。

Stage Coach (貿易單位):在較晚的時代, Stage Coaches取代 Trade Carts 為地圖上的貿易路線服務。

Train 火車 (貿易單位):從第四個時代(工業時代)開始, 火車和鐵路線取代了 Stage Coaches 和道路在地圖上開展貿易。沿鐵路線修建的哨站在火車經過時揮產生經驗。

Envoy特使 (荷蘭特有單位) (特殊探險家):特使是具有和探險家同樣能力的早期單位。和探險家不同的是,沒有攻擊能力;但有很大的視野,使它成為更好的斥候-你可以生產很多特使。

Priest神父 (治療單位)

Missionary傳教士 (西班牙特有單位) (治療單位) :作為西班牙的特有單位,傳教士是騎馬單位,不僅可以使他們速度很快-能夠更上騎兵-而且具有特殊能力。同時治療一個區域內所有單位而不是一次一個。

Field Surgeon軍醫(治療單位):資料不詳。
《帝國時代3》單位介紹——海軍

第5頁:《帝國時代3》單位介紹——海軍

○ 海軍:

Warship戰船:海軍力量不僅體現在抵達新大陸,而且是聯系歐洲的紐帶。所有在新大陸上的勢力都有強大和老練的海軍。這些戰船都配備有很多側楦火炮如西班牙大帆船或三帆快速戰艦。「這些艦船用起來都很好玩而且有很有趣的能力。如有一種可以製造單位-所以你可以把它停靠在敵方海岸,就是一個移動的前線基地」

Bomb Ketch (Warship):Bomb Ketch 是裝備有迫擊炮的輕型戰船,相較於攻擊其他船隻,他被設計主要是用來炮擊陸地上的固定目標,這種雙桅戰船或許是最好的清除海岸防守的船隻。

Fluyt (荷蘭特有單位) (戰船):Fluyt是被設計裝載大量貨物的船隻,因此有巨大的空間和少量槍炮,Fluyt作為荷蘭的特別單位可用於戰斗,捕魚,和運輸地面部隊。

Galley 軍艦 (奧斯曼特有單位) (戰船):War Galley是很多地中海國家的愛用武器,包括聲名狼藉的Barbary海盜。在從港口出擊近距離和現代戰船戰斗時效果極佳。Galley的獨特技能現在尚不清楚。

Fishing Boat漁船 (船隻):漁船從魚群中採集食物並返回到碼頭集存起來。
《帝國時代3》單位介紹——土著單位

第6頁:《帝國時代3》單位介紹——土著單位

○ 美洲土著單位介紹

通過和美洲土著居民結成聯盟,歐洲殖民者可以學習新的科技和招募到額外的部隊。一個和易洛魁結盟的英國玩家。實際上可以玩到兩個文明:英國和易洛魁。

Aztec Jaguar Warrior 阿芝特克美洲虎戰士(重步兵)
美洲虎戰士是阿芝特克的單位,揮舞著黑曜石的劍,是獨特的近戰單位.
成本: 35 食物, 40 木材
Hitpoints: 145
速度: 中等 (4.5)
抗打擊: 10% 肉搏
徒手攻擊: 7 點傷害
圍攻: 21 點傷害
建造限制: 12

Aztec Eagle Warrior阿芝特克鷹戰士 (輕步兵):當你控制一個阿芝特克駐地時就可以得到鷹戰士,作為輕步兵,他們在中等距離投擲標槍,很適合對付近戰步兵.T
成本: 60 食物, 15 木材
Hitpoints: 90
速度: 迅速 (6)
抗打擊: 10% ranged
遠程攻擊: 18 點傷害, 射程9
徒手攻擊: 9點傷害
圍攻: 18 點傷害,射程6
建造限制: 24

Carib Blowgunner (輕步兵):當控制一個carib駐地時就會得到 Blowgunner, 這種輕步兵在短距離內發射毒鏢射擊敵人
成本: 50 食物, 25 木材
Hitpoints: 125
速度: 迅速 (5.5)
抗打擊: 10% 遠程
遠程攻擊: 14 點傷害, 射程 8
圍攻: 14 點傷害, 射程6
徒手攻擊: 7
建造限制: 40

carib Ambusher(輕步兵) :控制carib駐地可以獲得阿ambusher,和blowgunner類似,但訓練速度更快
成本: 50 食物, 25 木材
Hitpoints: 125
速度: 中等(4.5)
抗打擊: 10% 遠程
遠程攻擊: 14 點傷害, 射程8
圍攻: 14點傷害, 射程 6
徒手攻擊: 7
建造限制: 10

Cherokee Rifleman柴洛基來復槍兵 (輕步兵):當控制了一個柴洛基營地後來復槍兵就成為可選單位,是除了歐洲Skirmisher(精銳偵查兵)外又一個有力選擇,善於遠距離對付步兵且射擊准確。
成本: 50 食物, 50木材
Hitpoints: 170
速度: 中等(4)
抗打擊: 10% 遠程
遠程攻擊: 36 點傷害, 射程16
圍攻: 18點傷害, 射程 6
徒手攻擊: 9
建造限制: 15

Comanche Horse Archer科曼奇弓騎兵 (反騎兵):控制了一個科曼奇族營地後會有弓騎兵可供選擇,和歐洲龍騎兵相似,用來對付騎兵效果很好。
成本: 65食物, 70木材
Hitpoints: 175
速度: 非常快(7.25)
抗打擊: 10% 肉搏
遠程攻擊: 12 點傷害, 射程12,對騎兵時X2.3,對村民時X0.5
圍攻: 12點傷害, 射程 6
建造限制:22

Cree Tracker克里族追蹤者 (輕步兵):當控制一個克里族營地後,追蹤者成為可選,類似於歐洲精英偵查兵,善於遠距離攻擊步兵,有非常遠的視野,但沒有近戰能力。
成本: 30食物, 70木材
Hitpoints: 260
速度: 中等(4)
抗打擊: 無
遠程攻擊: 22 點傷害, 射程18
圍攻: 22點傷害, 射程 6
建造限制:15

Incan Bolas Warrior印加Bolas武士 (輕步兵):當控制一個印加營地後可選。
成本: 50食物,25木材
Hitpoints: 170
速度: 中等(4.5)
抗打擊: 10% 遠程
遠程攻擊: 10 點傷害, 射程12
圍攻: 10點傷害, 射程 6
肉搏:5點傷害
建造限制:24

Incan Huaminca (重步兵):當控制一個印加營地後Huaminca就成為可選單位,這是一種裝備柔韌長茅的步兵單位,有力的抗騎兵單位。
成本: 100食物,20木材
Hitpoints: 170
速度: 快速(5)
抗打擊: 10% 肉搏
沖刺攻擊: 23 點傷害, 對抗騎兵時X3
圍攻: 40點傷害, 射程 6
建造限制:18

Iroquois Tomahawk Warrior易洛魁戰斧武士 (輕步兵):當控制一個易洛魁營地後,戰斧武士可選。和其他遠程單位不同,這是一種可造成短距離殺傷的步兵單位(可擲出手中的戰斧)
成本: 60食物,15木材
Hitpoints: 130
速度: 快速(5)
抗打擊: 10% 遠程
遠程攻擊: 12 點傷害, 射程8
肉搏攻擊:6點傷害
圍攻: 12點傷害, 射程 6
建造限制:12

Iroquois Mantlet 易洛魁彈盾(圍攻單位):控制易洛魁營地後可選,兩個武士手持一個移動的盾牆,在戰斗中作為近距離圍攻的武器
成本: 100金,50木材
Hitpoints: 225
速度: 慢(3.5)
抗打擊: 40% 遠程
圍攻:60點傷害, 范圍6
肉搏攻擊:10點傷害
遠程攻擊: 25點傷害, 射程 6
建造限制:6

Lakota Axe Rider Lakota持斧騎士(騎兵):當控制一個Lakota族營地後可選,極快的騎兵單位,善於攻擊輕步兵和快攻炮兵。
成本: 40食物,80木材
Hitpoints: 240
速度: 快(6.75)
抗打擊: 10% 遠程
圍攻:15點傷害, 范圍6
肉搏攻擊:15點傷害
建造限制:24

Lakota Dog Soldier Lakota狗戰士 (騎兵):控制lakota營地後可選,持斧騎士的精英版本。
成本:未知
Hitpoints: 480
速度: 極快 (6.75)
抗打擊: 10% 遠程
肉搏攻擊: 30點傷害
圍攻: 30 點傷害, 攻擊范圍6
建造限制: 12

Maya Holcan Spearman 瑪雅Holcan茅兵 (重步兵):控制一個瑪雅營地後可選,該單位使用帶倒鉤的長茅,極適於對抗騎兵和建築。
成本: 55食物,20木材
Hitpoints: 160
速度: 快(5)
抗打擊: 10% 肉搏
圍攻:140點傷害, 范圍6
肉搏攻擊:8點傷害 對騎兵時X3
建造限制:40

Nootka Clubman 努特卡族持棍兵 (重步兵類):控制努特卡族營地後可選擇 Clubman,這是一種較弱的步兵單位但價格便宜,適合用來對付騎兵。
成本: 40 食物, 10 木材
Hitpoints: 100
速度: 快 (5)
抗打擊: 10% 肉搏
肉搏攻擊:7點傷害, 對騎兵時x2
圍攻: 21點傷害, 范圍6
建造限制: 60

Nootka War Chief努特卡戰爭酋長 (重步兵):控制努特卡族營地後可獲得The War Chief。 重型精英部隊,對付騎兵非常有效.
成本: 100 食物, 50 木材
Hitpoints: 300
速度: 快 (5)
抗打擊: 10% 遠程
沖刺攻擊: 14點傷害, 對騎兵x2
圍攻: 42點傷害, 攻擊范圍6
建造限制: 1(?)

Pawnee Scout波尼族斥候 (斥候):非戰斗單位.
成本: 90 木材
Hitpoints: 250
速度: 快 (5.5)
抗打擊: 10% 遠程

Seminole Sharktooth Bowman森米洛爾族鯊齒射手 (輕步兵):在控制了一個森米洛爾族營地後可獲得鯊齒射手。一種射程超遠且十分准確地弓兵,善於對抗騎兵
成本: 35食物, 40木材
Hitpoints: 75
速度: 中等 (4)
抗打擊: 10% 遠程
遠程攻擊: 24點傷害, 射程18
肉搏攻擊: 12點傷害
圍攻: 24 點傷害, 供給范圍6
建造限制: 40

Tupi Blackwood Archer吐匹黑木射手 (輕步兵):當控制了一個吐匹人營地後可以選擇建造黑木射手。這是一種輕步兵,射程遠且准,用來對付步兵很合適。
成本: 35 食物, 40 木材
Hitpoints: 75
速度: 中等(4)
抗打擊: 10%遠程
遠程攻擊: 24點傷害, 射程18
圍攻: 24點傷害, 攻擊范圍6
肉搏攻擊: 12點傷害
建造限制: 40
《帝國時代3》單位介紹——自然生物

第7頁:《帝國時代3》單位介紹——自然生物

○ 自然生態單位:

帝國時代III中的動物種類多樣,基本上都可以通過獵殺來獲得食物。

Sheep 羊

Cow 牛

Mustang 野馬

Deer 鹿

Bison 野牛

Reindeer 馴鹿

Tapir 貘

Crocodile 鱷魚

Polar bear 北極熊

Turtle 海龜

Fish 魚類

Turkey 火雞

Swan 天鵝

Goose 鵝

Sea gull 海鷗
《帝國時代3》單位介紹——中立建築

第8頁:《帝國時代3》單位介紹——中立建築

○ 中立建築:

Native American Camp 美洲土著營地:每周土著營地是中立建築,玩家可以通過修建貿易站控制它們。一旦該營地被控制,就可以建造和升級該營地代表土著部落的單位。招募的土著單位不計入玩家的總人口,不過每個營地都有招募上限。

Outpost前哨站:中立建築,分布在地圖上的道路/鐵路周圍。玩家可以通過在該位置建立貿易站控制它。每次貿易單位經過貿易站時,玩家都可以選擇收到經驗值或是資源。當控制了4個哨站時會啟動four of a kind的勝利條件,並開始進入獲得勝利的倒計時。

Railroad 鐵路:在AOE3的最後時代,道路和貿易馬車被鐵路和火車所取代。

○ 殖民地建築

Town Center 城鎮中心 (經濟建築):城鎮中心是玩家殖民地的核心部分,用來訓練移民(村民)和研究升級項目以演進到新的時代。和以前的帝國系列不同,城鎮中心不是由移民建造,而是由探險家或帶蓬馬車單位修建。

Trading Post 貿易站(地圖區域控制建築):貿易站這種建築是用來控制美洲土著營地或是一個哨站,以保障玩家的利益。

Train Station 火車站(地圖區域控制建築):當道路被鐵路替代時,火車站被用來替代在貿易路線上的貿易站。兩者的功能相同,但這種審美上的變化,說明了游戲中的勢力進入了新的時代。

House房屋 (支援建築):房屋代表了支援殖民地人民的食物和床位,其功能和以前的帝國系列一樣:房屋提高你的人口上限,同時和AoM一樣,每個單位在活著的時候都在人口上限下消耗1或2個slots

Manor House (英國特有) (支援建築):作為英國的特有建築,比普通房屋更昂貴,但在完成時會產生一個免費的移民。

Mill磨坊 (經濟建築):建造磨坊可以產生供移民採集食物的農場,和以前的帝國系列不同,這不是一個資源放置點dropoff,(因為帝三中資源不需要放置點)。但仍然需要研究經濟升級。

Farmstead農庄 (經濟建築):農庄馴養著各種家畜(牛羊等),用來產出更多食物。其確切的運作尚不清楚,不過總體構想類似於Star Wars: Galactic Battlegrounds中的Animal Nurseries。

Market 市場 (經濟建築):市場持續提供玩家將食物和木材通過交易獲取黃金的能力,但和以前的系列不同,市場不負責通過貿易收集資源,(在AOE3中這一點是通過貿易站來實現)帝國時代三中的市場另一個很大的用處是研究經濟升級。

Plantation種植場 (經濟建築):這種建築由移民駐留以產生穩定的錢幣收入。

Factory 工廠 (經濟建築):第四個時代的建築,隨著時間流逝自動產生資源,不需要移民駐留。

Bank 銀行(荷蘭特有) (經濟建築):銀行是荷蘭特有的建築,像工廠產生其他資源一樣,依靠自身產生錢幣。

Barracks 兵營 (軍事建築):大多數步兵單位產生和升級的地方。

Stable 馬廄(軍事建築):大多數騎兵單位產生和升級的地方。

Armory 兵工廠 (軍事建築):炮兵倉庫,炮兵單位建造和升級的地點,包括擲彈兵。

Dock 碼頭 (軍事/經濟建築):漁船和戰船的建造地點,和以前的帝國游戲不同,漁船不再需要將資源放到碼頭。

Church/Mosque 教堂/清真寺(建築類型未知)」教堂的確切功能未知, 基本上是傳教士這種醫療單位的建造地點,奧斯曼的清真寺功能和教堂相仿。

Tower 瞭望塔(防禦建築):瞭望塔裝備有火炮,對付機械裝置特別是戰船很有效。
《帝國時代3》單位介紹——特色建築

第9頁:《帝國時代3》單位介紹——特色建築

○ Home City建築

Trading Company 貿易公司:新大陸上的貿易公司坐落於每個國家的首都,研究homecity的經濟升級,同時負責裝載移民的貨運到你的殖民地。

Military Academy 軍事學院:軍事學院研究homechity升級項目以提高軍隊素質,同時允許通過貨運運輸士兵到新大陸的殖民地。
Cathedral大教堂:每座homecity都有大教堂區域,比如俄羅斯的St Basil,或法國的Notre Dame,奧斯曼的相對建築則是如Hagia Sophia這種清真寺。尚不清楚howecity的大教堂提供何種升級。
Harbor 海港:海港升級homecity項目以提高海軍實力,可以讓你定購新的船隻和招募僱傭船隻。
Manufacturing Plant 建造廠:確切功能尚不清楚,極可能是研究進階升級項目或炮兵升級。
文章轉自21CN游戲頻道,原作者:BaileyBear。
我覺得可能還不全吧
隨便幫你找了點

❸ 長弓與強弩,古代戰場上怎麼選武器

中世紀的歐洲戰場上,約有百年期間,長弓猶如今日的飛彈。奇怪的是:只見英格蘭擁有長弓部隊,當時她的主要對手是蘇格蘭與法國,明知長弓的優勢,而且屢戰屢敗,但仍執著地用強弩對抗。同樣地,春秋戰國就有強弩部隊,甚至延用到明朝,也出現火槍部隊,但為何中國一直沒有長弓部隊?

明朝《軍器圖說》:輪流發弩、輪流放銃

弓與弩是中國早就嫻熟的武器,《戰國策·西周策》有百步穿楊之說(「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但中國和法國、蘇格蘭類似,都沒有發展出大規模的長弓部隊,這當然不是技術的約制,而是有意選擇不用。沒有長弓部隊,遇到蒙古騎兵自然不是對手,因為車兵與步兵的移動速度不如騎兵,又不能用長弓遠距殺敵,結果就是元朝入主。

歐洲史學者對此現象困惑已久。Allen和Leeson(2015)這兩位經濟學者,提出一種解答,或許可用來探討,為何中國史上有歐式的強弩與火槍部隊,但卻少見英式長弓部隊。Allen與Leeson的假說是:這是制度性的選擇,而非技術上的障礙,理由很簡單。長弓的技術門坎不高,比起強弩所需的機械原理容易許多,成本也更低廉,英格蘭因而擅用長弓部隊。但法國為何不「師夷長技以制夷」,反而用更貴更不易打勝的強弩(或稱十字弓)?那是因為法國的政局不穩,若不禁用長弓,地方諸侯容易集結民兵,訓練戰力強大的長弓部隊,執政者擔心無法有效壓制。

十字弓(弩)這種武器,就像槍枝容易學習,優點是操作標准化,射程遠過長弓。但十字弓有個大缺點:如前圖所示,必須首排發弩(射擊),次排進弩(預備),末排上弩(裝填)。長弓則無此缺點:熟練者每分鍾每人可瞄準射出6箭;若不瞄準,可射出10箭,製造箭如雨下的優勢,對騎兵尤其有殺傷力。

再者,長弓兵可集結成陣,也可依地形山川河流各自移動,尋找掩護狙擊,攻守皆便。但長弓部隊要密集發射才有克敵效益,養成訓練期長(2—3年),更需時常操練,培訓成本較高。換言之,長弓部隊必須培養大批弓手,整體成本較高。

❹ 歐洲中世紀法國的十字弓可以射穿多厚的松木板

你用高拋式打法15厘米應該沒問題,平角的話10厘米.

❺ 冷兵器火槍的發展史希望能帶點圖片介紹謝謝````

黑火葯的本身只是一種威力中等的炸葯,歐洲到了1250年才懂得了它的作用。又過了50至75年後,有人發現將黑火葯裝在--頭開口的管殼內並點燃它,就具備了殺傷威力。

公元14世紀,隨著黑火葯應用於歐洲戰爭,在人類軍事史上出現了一個新的
奇跡。將硝酸鉀、硫黃和木炭的混合物裝在密閉容器內,利用點燃後產生燃燒氣體的爆炸力,使兵器和兵器系統具備了比以往的任何兵器大得多的殺傷力。不過,早期的火槍命中率低,射程短,射擊速率慢而且使用起來極不靈便,甚至早期火槍的殺傷力實際上還不如同時代的長弓和十字弓。但是,火槍的使用比較簡便,步兵經過短時間的訓練便可很快掌握,相反,要有效地使用十字弓,就得經過幾個月時間的練習,而要真正精通則需數年時間的刻苦訓練。因此從冷兵器到黑火葯兵器之間有著一個緩慢而艱難的轉變過程。經過年長日久的發展階段,黑火葯兵器才逐步代替長矛、十字弓和長弓,成了戰場上威力空前的兵器。

法國直到1566年才淘汰了十字弓,而英國則到1596年才正式將火槍作為步兵武器。同樣,奧斯曼帝國的軍隊,特別是它的騎兵部隊極不願意廢棄早已用慣了的弓箭。公元16世紀,土耳其的精銳騎兵拒絕用火槍代替手中的弓,兵器的更換遇到了很大的阻力。直到l7世紀末,十字弓和長弓才完全從戰場上銷聲匿跡。

炸葯和火槍的出現並成為戰場上的主要兵器,這是一個復雜的歷史過程。這一歷史過程必須看作是世界各地技術並行發展的綜合結果。盡管世界各國都在發展黑火葯和火箭兵器,而中國和歐洲又在差不多同一個時期里啟用了原始的槍炮,然而,槍炮在西方的發展速度卻比別的地方快得多。到了1350年,大口徑的槍和最初的手槍在歐洲已經相當普遍,中國則早於一個世紀前就開始使用原始的竹火箭來恐嚇敵軍或進行火攻了。

鑄鐵技術的發明是促使黑火葯兵器發展的最重大最突出的技術進步。在整個中世紀時代一直延用著陳舊的冶煉技術。新技術的出現,例如用水力錘粉碎礦石,利用水力進行鍛處理,以及用水力驅動更大的風箱等,使得熔煉物有可能達到很高的溫度,使鐵液化並吸進碳,這樣鐵溶液就可以從爐底通過粘土封口流出來,進入預先准備奸的砂和粘土製成的模子。從14世紀開始,萊茵河沿岸的高爐就能生產出各種形狀的鑄鐵。由於鐵比較便宜,因此鑄鐵產品的市場迅速擴大。15世紀中葉,發明了用鉛將銀從含銀的銅中分離出來的方法,這樣,銅和青銅的鑄造技術也得到了發展。發展輕型手槍是跟比較大的槍同時發明生產並得到發展的,因為,如果槍的尺寸較小,那末槍管的鍛造和鑄造也就比較容易。最早的手槍只是由一根很短的槍管構成,用鐵或黃銅製造,長度不到10英寸,口徑為25至45毫米。用一隻手持槍,另一隻手射擊。火門通常在槍管的上方。這樣小的槍很難掌握好瞄準,槍管會很快發燙以致無法用手握住。因此,有時只好把它們裝在木板上進行射擊。有跡象表明這種兵器曾經在法國克萊賽戰役被使用過。不久在它們的基礎上逐步研製成了各種各樣的手槍。

約在14世紀中葉,發明了槍托或稱槍柄,用來支持手槍的槍管。起初槍管只是簡單地夾在一根四至五英尺長的木桿上,這樣,縱然是有了一個依託,但命中率仍然很低。

由於當時火葯的質量不高,因此也影響了槍的效能。火葯在運輸過程中,比較重的硝酸鉀沉到了下面,而比較輕的炭則跑到了上面,射擊前必須將火葯稍稍地重新加以攪和方能使用。另外,在細小的粉末火葯顆粒之間缺少足夠的空隙,爆炸也就不能充分地進行。由於黑火葯存在這些缺點,因此它的用量特別大。往往火葯要佔據槍管四分之三的容積。當火葯裝好後,在槍管上面要放一木栓(稱為彈底板),最後裝上彈丸,這時候彈丸實際上已經放到了槍管的口子上了。由於火葯燃燒得又慢又差,因此不得不在槍彈內放上一些碎布片和粘土,讓火葯有足夠的燃燒空間,使槍膛內的壓力逐漸增大。所以,起初手槍實際上並沒有多大的殺傷威力,可以說只是一種心理戰的武器。火葯爆炸時所產生的巨大聲響,煙塵和火光往往使敵人騎兵的馬匹驚嚇不已。

15世紀發明了粒狀火葯,從而解決了手槍火葯爆炸所應達到的壓力問題。由於構成粒狀火葯的三種成份處於穩定不變的狀態,加之火葯顆粒之間有均衡的空隙,因此粒狀火葯的爆炸更加均勻,幾乎做到了即時爆炸。

早期的手槍用上了這種新的火葯之後,最大射程可接近200碼。不過實際有效射程僅為50碼。與長弓相比,雖然手槍的穿透力要大得多,但在很長一段時期里,長弓在速度、攻擊目標的數量,精確度和機動性等方面一直處於優勢。之所以手槍的使用不夠靈便,原因之一是它需要點火。點火的方法是將一塊燒紅的炭或一片燒紅的鐵插進槍的火門。為此,土兵就總得站在靠近火的地方,要射擊時便從火里取出炭或鐵塊進行點火。

最初的槍精確度很低,部分原因是很難握住槍柄。通常左手握在槍管後面的地方,左臂和身體夾住槍托,另一隻手用來點火。有時,土兵將槍托支在地上
..
率仍然很低,到16世紀70年代時,每三分鍾發射二發子彈就是極好的了。盡管它還有許多不足,但畢竟是最早可以真正用於實戰的輕型黑火葯兵器。而且在後來的一個世紀里,始終是步兵的制式武器。由於它的穿透力比較小,而步兵又越來越多地使用盔甲,因此迫切需要一種既能穿透金屬盔甲又能阻擋敵人重騎兵進攻的新型兵器。

滑膛火繩槍是西班牙人研製成功的一種較重型的兵器,其彈道特性也有所改進。16世紀30年代在義大利戰爭中初次用於陣地防禦。它的槍管變得更長,發射的彈丸更重,可以穿透盔甲,阻擊騎兵的沖鋒。槍管的延長和火葯的改進使槍彈具有更高的速度,射程也更遠。另一方面,由於槍變得很重,因此,實際上象一門小型的加農炮,其機動性也差了,最初滑瞠槍長達6至7英尺,重25磅,甚至更多,彈丸重10至14分之1磅。雖然贊成滑膛槍的人聲稱,如果火葯質量好,這種槍能擊斃600步(一步等於0.75米)開外的人。但是,實際上它的有效射程遠遠不足200碼。後來雖然幾經改進,一直到它代替火繩槍的時候,重量仍達14磅以上,而且必須孜在叉形支架上才能射擊。

火繩槍只能在氣候乾燥的時候使用。火繩的消耗量很大,而且在戰斗開始前和戰斗進行時火繩必須始終悶燒著,因此,非常容易發生危險。夜間作戰時易暴露,有時土兵攜帶的彈葯會發生爆炸,火葯的供應工作也十分危險。由於火繩必須在戰斗之前就點燃,因此,有時部隊遭到突然襲擊時不能及時地進行還擊。

16世紀出現了一種機械式點火裝置,即用二硫化鐵或燧石與鋼片撞擊產生火花,點燃火葯池內的引火葯。還有一種轉輪點火開關,曾對騎兵武器及其戰術產生過重大的影響。但這種裝置價格太貴又很嬌氣,因此無法普遍採用。騎兵和特種步兵曾經使用過這種點火開關,不過這種槍從未作為步兵的主要兵器取代過火繩槍。

另一種使用燧石與鋼片撞擊的點火裝置名叫彈簧點火開關,其結構是槍管側面有一擊鐵,擊鐵夾著燧石,扣動扳機時,一個V形彈簧將擊鐵松開,核擊裝在絞鏈上的彎鋼片,鋼片蓋在引火葯池上,這樣就產生一片火花,將子彈射出。火葯池上有一保護蓋,用來防止雨水進入和火葯溢出,蓋子在射擊前通過扳機打開,裝上彈葯後再用手蓋上。

公元16世紀,當作戰中已經有條件使用火槍兵器的時候,戰場上卻仍然被長矛方陣和披盔甲的重騎兵這兩種敵對的突擊作戰體制統治著。當時槍在戰場上的主要作用是加強長矛方陣的防禦力量,或者專門用來保護戰壕和堡壘等防禦工事。

早期的火槍精確度差,射程短,發射速率低,很笨重,使用很不靈便,因此使用火槍的士兵比長弓兵和十字弓兵更容量遭到敵人的襲擊。在一般情況下,火槍不是單兵使用的,而是以密集隊形進行齊射,並用來對付密集的敵人,以求總有一些子彈會擊中一些敵人。在近距離內進行密集的齊射時,槍的精確度就顯得不太重要了,再加上子彈的沖擊力和穿透力,因而火槍比早期的投擲式兵器具有更大的殺傷力。但是,15世紀時,用槍進行密集射擊的部隊容易受到敵人的攻擊,因此還得藉助子長矛兵和防禦工事的保護。如果以最大射程作騷擾射擊,或者在大規模戰斗開始之前進行散兵襲擾,這種槍的用處就非常有限。

由於火繩槍手、滑膛槍手和炮手在作戰時不可能既用火槍,又用格鬥式冷兵器,因此,他們一直仍處在輔助部隊的地位,大多編成較小的戰斗隊形,附屬於密集的長矛兵部隊,與長矛兵分開但又不獨立進行戰斗。在早期的義大利戰爭中,火繩槍和十字弓之間沖突的情況表明,前者的各種戰斗性能均占優勢;不過火繩槍與英國長弓之間並沒有發生過十分直接的沖突,因為隨著上個世紀中葉英國人被逐出歐洲大陸之後,長弓實際上已經從歐洲消失。這兩種兵器在作戰中的性能記錄表明,總的來說,在16世紀中葉之前,火槍的殺傷力並不高於長弓。在射擊精確度、射程、發射速率、輕便性以及生產製造等方面,長弓明顯地優於當時處於初級階段的火槍。與弓箭相比,火槍發射的一或二盎司重的彈丸具有更大的和更容易使人傷殘的沖擊力(包括穿透力),由於當時的火槍在任何情況下無法進行精確的瞄準,因此也不需要進行長期的訓練;另外,槍彈所引起的傷口常常會引起血液中毒,這些方面也是槍的優點。由於這兩種兵器各有利弊,沒有更多的選擇餘地。因此,在英國軍隊中長弓的廢棄過程十分緩慢,甚至直到18世紀,英國還有人企圖讓長弓東山再起,這一點是並不奇怪的。

公元16世紀,由於火槍處於當時兵器和戰術中的從屬輔助地位,因此它的殺傷力受到了限制。在整個16世紀里,盡管作戰中火槍對長矛的使用比例在緩慢增長著,同時火槍的性能也在逐步提高,但是多數戰斗是通過白刃戰決定勝負的。當時殺傷力最大的兵器不是新流行的火槍,而是老式的長矛、長槍和劍。不過,火槍雖然還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在作戰中卻是不可缺少的。16世紀的軍隊倘若手裡沒有火槍,它是決不敢跟有火槍的軍隊交戰的。火槍和長矛被納入同一個武器體系,乃是16世紀末需要解決的一個主要戰術技術課題。(立明)

❻ 19世紀的時候歐洲為什麼要用槍 當時的火槍和箭還有弩炮比起來似乎沒有任何優勢啊

你好
針對一些關於弓弩與早期火槍威力的討論以及火槍取代弓弩的原因。正好在看一些關於近代戰爭的著作,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16世紀正是火槍取代弓弩的關鍵時代。

2. T.N. 杜普伊對於火槍與弓弩優劣的論述

在筆者看到的對於火槍與弓弩優劣所有中文的著作以及討論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漢譯本的「武器和戰爭的演變」(作者:T.N. 杜普伊)的論述,除此之外,其他的作品或者討論,無非是重復,論證,或者一定程度上發展了其觀點。

「早期的火槍命中率低,射程短,射擊速率慢而且使用起來極不靈便。表一列舉了各個歷史時期中各種兵器的相對殺傷力。從表中可以看出早期火槍的殺傷力實際上還不如同時代的長弓和十字弓。但是,火槍的使用比較簡便,步兵經過短時間的訓練便可很快掌握,相反,要有效地使用十字弓,就得經過幾個月時間的練習,而要真正精通則需數年時間的刻苦訓練。」

相應的,T.N. 杜普伊給出了兵器的「理論殺傷力指數」,根據兵器的射程,發射速率,精度,可靠性等,弓弩和火槍的理論殺傷力指數如下:

普通弓:21
長弓:36
十字弓:33
火繩槍(16世紀):10
17世紀滑膛槍:19
18世紀燧發槍:43

作為「戰爭技術分析派」的泰山北斗級人物,T.N. 杜普伊這些數據無疑有相當價值。其中可以看出16世紀的火繩槍和17世紀滑膛槍的「理論殺傷指數」都低於弓弩,然而在16世紀,西班牙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這些歐洲主要軍事強國都基本完成了火槍取代弓弩的轉變。對此杜普伊的解釋是「火槍的使用比較簡便」。

對此,筆者在贊同其基本觀點的同時認為,要想了解這個小小事實的全部真相,還應該去問問做出這些決定的當事人的想法。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或者又曰「存在為合理」,16世紀的指揮官和統治者們決定用火槍取代弓弩,自然有其自己的考量。這個取代過程長達百年,其中戰亂不斷,參戰國往往對於火槍和弓弩各有側重,可以用實戰來檢驗各種兵器的優劣。比如義大利戰爭(1495-1525)之初,法國雖然擁有歐洲最強的炮兵,並且在人類歷史上首創了使用野戰炮兵和以野戰炮兵決定勝負的先例,其單兵射擊武器卻是Crossbow(十字弓,即為弩)。在同以火繩槍為主力的西班牙軍隊幾番較量後,很快走上了火槍取代弓弩的道路,毫無疑問是對實戰經驗分析的結果。在這里,筆者打算以火槍取代長弓作為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

3. 長弓在冷兵器單兵射擊兵器中的地位以及選擇的理由

選擇長弓的理由很簡單,因為它是冷兵器時代威力最大的單兵射擊兵器(或者至少也是其中之一)。以弓箭手脊柱變形為代價,長弓實現了近似於強弩的射程,5倍於強弩的射速,在加上傳說中長弓手「連射三箭,分走高中低彈道,同時擊中同一目標的」達標精度。在歐洲戰爭舞台上,長弓的威名壓過了其他三種主要單兵射擊兵器,即Crossbow, Arbalest, 和Composite bow。 其中Crossbow(十字弓)以腰腿力開弓,更重型的Arbalest則使用了類似於弩炮的絞盤-棘輪開弓器。實際上很多時候Crossbow, Arbalest可以通用,這可能跟絞盤-棘輪開弓器可以拆卸有關,力量不夠的人用絞盤慢慢開弓,力量足夠的人直接用腰力開弓。Composite bow (復合弓)可以土耳其大型復合弓為代表,現代研究表明其與蒙古復合弓有近似的形制和威力,實際上這兩者具有親緣關系。

至於東方的弓弩,如果我們不去看因為那些令人吃驚,自相矛盾,並且由於古代度量而模糊的古書數據,僅僅從能量的角度分析。那麼不妨近似認為使用腰腿力,並以人類最大腰/腿力為上限的神臂弓,撅張弩,腰引弩等等,跟同樣使用腰力的Crossbow處於同樣的水平,可能會略弱於裝備了絞盤-棘輪開弓器的Arbalest。 同時從蒙古復合弓與土耳其復合弓相同的形制和威力不妨認為東方復合弓的威力也與土耳其復合弓在同一個水平。更進一步,從東方復合弓與單兵弩長期共存與西方Crossbow, Arbalest, Composite bow勢均力敵的事實不妨推論東西方的弓弩水平在那個時代達到了類似的水平。在古典時代,東方的弓弩無疑優於西方,不過隨著貿易和技術的交流,西方有了長足的進步。除了前面的蒙古復合弓和土耳其復合弓的血緣關系以外,Crossbow也有可能在技術上受到了阿拉伯弩的影響,而後者從形制上看無疑是傳自東方。

筆者無意詳細討論這個問題,只是做了一個精度不高的推論,這個推論的意義在於,之後基於西方弓弩與火槍比較和取代原因的分析大體上也可以用於東方,正如西方弓弩受到東方的影響一樣,16-17世紀中國的火槍也是仿製西方的產品。

4. 1595年英格蘭「終止長弓法令」與Smyth-Barwyck辯論

前面說過,到了16世紀20年代義大利戰爭結束時,歐洲大陸主要國家都已經使用火繩槍作為主要射擊武器。而在英格蘭,長弓退出舞台的步伐要慢的多。在1569年的Rising in the North中,約克郡Sussex伯爵召集的2000軍隊中僅有60名火槍手。而到了1588年為對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入侵而召集的軍隊中,許多郡諸如Cambridgeshire, Huntingdonshire以及倫敦的士兵都完全由長槍手和火槍手編成。只有兩個郡(Oxfordshire, Buckinghamshire)的軍隊當中,長弓手數目超過了火槍手。

1595年,英國議會通過了「終止長弓法令」,要求「在未來徵召的軍隊當中,長弓不再被認為是一件合格的武器。這個標准適用於任何地區的任何人。所有射擊部隊都必須裝備火繩槍或者滑膛槍」。這不僅僅是長弓的末日,也基本上意味著歐洲冷兵器時代的結束和熱兵器時代的開始。

作為威震歐洲三百年的英格蘭民族驕傲,支持長弓反對改革的保守派自然不少。在文藝復興的大背景下,保守派和改革派雙方在公開場合和出版物中進行了大量爭鳴和辯論。改革派要想淘汰長弓,不但要以理服人,而且要用淺顯的道理讓並不那麼懂軍事的國會明白自己的觀點方能取勝。而上面的「終止長弓法令」,就是這場大辯論的最終結果。而其中最精彩的一個橋段,莫如長弓派代表人物Sir John Smyth與其對手Humphrey Barwyck之間的經典之戰。這是至今為止筆者看到的過的最精彩的辯論之一,特別是看到Humphrey Barwyck的逐條反駁的時候不禁拍案叫絕。其中我們可以看到16世紀末的軍事家們,對於火槍和弓弩兩者之間優劣的代表性觀點。

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第一和第六條是長弓的主要優勢,即精度和射速。對此,Barwyck在第一條反駁中指出長弓手需要艱苦訓練才能達到理論上的精度,而16世紀末期的長弓手普遍達不到這個技術。這個實際上是用火槍手易於訓練的優點來抵擋。對此當時英格蘭名將Sir Roger Williams給予了更明確的說明,這位將軍說他「寧可帶領500名訓練良好火槍手而不是1500名長弓手上戰場」,因為「現在的長弓手水平參差不齊,5000人中裡面大約只會有1500人能夠shoot strong shoots」。第二第三條非常精彩,可以說Baywyck將對手的觀點完全駁倒。第四條則是Baywyck一定程度上的詭辯。

最重要的是第五條,因為它揭示了一個被許多人忽視的地方:長弓手(實際上包括所有的弓弩手)的能量來源是自身體力,人的體力有很大局限性,不但更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而且在戰場上的持續戰斗能力也不足。而火槍的能量來源是火葯的化學能,不但對於射手體力要求和能量消耗都小的多,而且有更大的上升空間。Barwyck第六條中關於將眼光放長遠的說法是有其道理的。這點上Sir Roger Williams也指出在經過三個月的冬季戰役(或者比較寒冷的秋季或春季)之後,「not one archer in ten can keep up his proper bodily strength。Few or none of these will then do any great hurt at twelve or fourteen scores」。而火槍手們「will shoot as ever if the soldier has strength enough to touch off his piece」。

對此筆者想啰嗦兩句,實際上這個能量來源也是弓弩威力的主要限制。以腰力開弓的東方弩和西方的十字弓,最大的張力都以人類腰腿力量為限制。要想更大的威力可以使用絞盤-棘輪,代價是開弓時間延長或者開弓者人數增加。另外一方面,在進行一定射擊的體力消耗後,射手們的體力下降就會影響接下來的戰斗(不論肉搏或者射擊)。總之人力一定時間裡面能做的功有其限制,要想在一方面獲得好處,其他方面就要付出代價。就算少數猛將能力開強弓,對於整個軍隊的意義並不大。

6. 長弓穿甲能力的分析

看完16世紀末英國人的想法以後,筆者還想增加一個觀點,即15世紀開始的歐洲冶煉技術革新對於裝甲技術和長弓命運的影響。下面先用幾個戰例說明一下長弓殺傷效果與鎧甲發展之間的關系。具體戰役的過程將被略過,只關注長弓對不同時期鎧甲的殺傷效果。

1298年Falkirk戰役

參戰雙方,蘇格蘭軍隊指揮官為William Wallace, 兵力為500騎兵,8000長矛手和1500弓箭手。英格蘭軍隊指揮官為King Edward I,兵力為2250騎兵(重騎兵和100騎馬十字弓手),5500長弓手,7000長矛手和400十字弓手。長弓的主要目標是蘇格蘭長矛手,裝備12-14英尺的長矛,排成密集方陣(Schiltrons)。除少量可能擁有鎖子甲以外,其它都只有簡陋的護甲。其防護力非常低下。長弓的戰果卓著,在長弓的打擊下,蘇格蘭長矛手損失慘重,「They fell like blossoms in an orchard when the fruit has ripened」。最終,嚴密的蘇格蘭長矛方陣被射的千瘡百孔並在英軍騎兵的打擊下崩潰。

1346年Crecy戰役

這是一場眾所周知的戰役。長弓在開始的對射中擊敗了熱那亞十字弓手,之後的主要對手是身披鎖子甲(mail armor)的法國重騎兵。法國騎兵的戰馬多數不披甲。實戰結果表明,長弓對於人馬皆有殺傷力,其中對於戰馬的殺傷要大的多,以至於許多戰馬甚至拒絕前進。如Jean le Bel 所述「The arrows of the English were directed with such marvelous skill at the horsemen that their mounts refused to advance a step」。再一次,長弓成為戰役成敗的決定因素。

1415年Agincourt戰役

70年後,長弓再次遭遇法國軍隊,這次鎧甲發生了變化。稱雄歐洲上千年的鎖子甲(mail armor)開始讓位於更加堅固更加輕便(同等防禦下)的板甲。長弓的第一個對手是裝備板甲(plate armor)乘馬沖鋒的法國騎士,包括Willian of Saveuse的150騎兵,St Remy的300騎兵和Clignet de Brebant的160騎兵。這場在泥濘土地上的沖鋒非常艱難,據Remy的描述,Willian of Saveuse鼓勵他的騎士們直接沖撞英國弓箭手面前的木樁,因為土地很軟,許多木樁倒地,其手下的150法國騎士除死了3個外,其他都撤退了,死亡者包括指揮官Willian of Saveuse。這時候「The English bowmen began to shoot at their now-retreating enemy, maddening the horse with arrow wound」。不論這段混亂描述的真相如何,我們至少可以發現,沒有任何身披重凱的法國騎士遭到長弓慘重殺傷的紀錄。實際上直到Willian的150騎士沖到長弓手的木樁前,居然一個人都沒有倒下(沖撞木樁的時候倒下3個),只是他們撤退的時候倒霉的戰馬成了犧牲品,顯然,戰馬的防護是無法與騎士相比的。

之後長弓的對手是大約8000下馬的法國騎士,全部裝備板甲。沒有長弓對於法國騎士造成嚴重殺傷的紀錄,倒是有記載說前進中的法國騎士被「The arrow storm forced every man to keep his head down for fear that a shaft might penetrate the eye slits in his helmet」。按照常理推斷,如果箭能夠擊穿法國騎士的板甲,那麼是不會有人去關心低頭避免眼睛觀察窗被刺這種事情的。雖然有學者認為在進入近距離以後,英國人裝備的bodkin箭頭可以擊穿法國騎士的板甲。不過筆者看到過英國愛丁堡大學根據Agincourt現場發掘的箭頭和板甲零件金相分析後復製品的試驗,結論是即使bodkin也不能擊穿2毫米的板甲,實際上,箭頭撞擊後直接彎曲或者折斷了。當然板甲不同部位的厚度不同,2毫米是最重要的胸腹部正面防禦。無論如何,說長弓對於1415年板甲的效果極其有限是沒有問題的。

1513年Flodden 戰役

在這場戰役之前,筆者打算先非常簡略的介紹一下16世紀的戰爭。15世紀和17世紀的戰爭為人們熟知,比如15世紀的百年戰爭和17世紀瑞典古斯塔夫稱雄的三十年戰爭。兩者的區別如此的明顯,完全是兩種不同的形式。這個巨大轉變是在16世紀完成的。16世紀最大的一場戰爭是1494年到1559年,以義大利戰爭為起始的the great war。以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以及都澤王朝的英格蘭為一方,以強大而執著的法國加上後來事實上的盟友奧斯曼土耳其為另一方,這是自羅馬帝國滅亡後1000年中第一場席捲歐洲的爭霸之戰。之後這類戰爭就一直沒有停止,包括人們熟知的30年戰爭,7年戰爭,拿破崙戰爭直到兩次大戰。

戰術的角度來說,16世紀戰爭戰場的主宰者是步兵,同時野戰炮兵也開始嶄露頭角。早在百年戰爭中,騎士們就開始以下馬作戰為主要方式。到了16世紀,基本上各方軍隊都以專職步兵為核心,其中最有名氣的包括瑞士長槍方陣(Swiss Pike phalanx),德國的Landsknechts,以及16世紀最強大的部隊-西班牙火槍-長槍大方陣(Tercios)。在絕大多數戰役中,騎兵只佔到總兵力的10-20%,而且騎兵中一半以上是各種輕騎兵。一支萬人左右的軍隊通常只有500左右全身重甲的騎兵。重騎兵式微的同時我們看到的是步兵特別是負責近戰長槍重步兵普遍配備重甲。通常是鋼制的板式胸甲加上一些護腿和手臂的鋼甲。基本上16世紀重步兵的防護力並不比全身板甲的騎士遜色很多。這是從1400年代開始的西方冶煉技術巨大進步的結果,使得製造簡便防護力超群的板式鋼甲可以大規模裝備。Flodden戰役正是這樣一場步兵之間的會戰。

蘇格蘭國王James指揮的蘇格蘭軍隊大約有30000-40000兵力,主力是按照歐洲標准武裝起來的長槍方陣,跟歐洲大陸同期的其他軍隊一樣以火槍手為主要射擊部隊。英格蘭國王Surry的軍隊主力則是英格蘭傳統的長戟-長弓組合,即Bill and Bow。在這場戰役中,過去讓蘇格蘭人吃盡苦頭的長弓再也起不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蘇格蘭長槍手們身披重甲「most assuredly harnessed」並且「abode the most dangerous shot of arrows, which sore them annoyed, but yet except it hit them in some bare place, did them no harm」。戰役結束後第十天,Bishop Ruthal也寫道「They were so well cased in armor that the arrows did them no harm」。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1400年西方冶煉技術進步進而導致的板甲大發展對長弓造成了致命的打擊。1298年的Falkirk和1513年的Flodden,同樣面對的是歐洲軍隊中裝備簡陋的蘇格蘭長槍手,長弓的作用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16世紀遠射武器與盔甲之間的軍備競賽仍然在繼續,不過遠射武器一方的競爭者換成了火槍以及一些變態的超級弩。如上所述,依靠人力的超級弩只有增加人手或者增加發射上弦時間來獲得足夠能量,最終走入了死胡同。

7. 結論

綜上所述,在16世紀的西方火槍相對於弓弩優勢除了便於訓練以外,還包括對體力要求和消耗較少以及對於對於新式板甲的殺傷力。如果我們嘗試將這個結論擴展到同期的東方,或許可以找到東方火槍取代弓弩進度緩慢的一個可能原因,即東方鎧甲技術對於火槍的巨大穿透力優勢需求不如同期西方。雖然很多人把中國火槍的落後歸於滿清統治者對於祖宗騎射傳統的迷戀,然而不要忘記,英國人對於長弓的迷戀同樣很重。無論對於作為英格蘭驕傲300年之久的長弓多麼熱愛,當這個東西甚至對付不了以前一直能輕松吃定的蘇格蘭人時候,或許是改變的時候了。

❼ 弩和十字弓的區別在哪裡

1、性質不同:十字弓是中國弩弓在歐洲的稱呼。弩是古代的一種冷兵器,是古代兵車戰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特點不同:弩是古代用來射箭的一種兵器,是一種裝有臂的弓,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機等部分組成。十字弓是傳統弓箭的變體,這種遠程武器只需一些訓練就可以掌握。

3、威力不同:與普通弓相比,十字弓使用簡單而成本低廉,殺傷力卻大增,射程更遠,穿透力更大。

(7)法國十字弓是什麼武器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除非確定跟目標之間沒有任何其他人或動物阻擋,否則不要開弓瞄準,因為一旦箭離弦是不可能拉回來的。

2、在射箭前應檢查每一支箭的箭桿和箭尾,受損的箭桿和箭尾都有可能導致意外發生。

3、不要讓臂長超過用戶的人拉弓,過度拉弓弦可能會拉壞副弓弦。判斷一個人的臂長的最簡單的辦法是看他的身高,通常身高一樣的話臂展也差不多,所以如果一個人比用戶高的臂展自然也比用戶長。

4、不可以射太輕的箭,標準是至少5grain 每磅, 如果箭太輕就跟空射一樣會損傷弓,也可能產生危險。

5、禁止空射,空射就是在沒有搭箭的情況下放手弓弦,空射會直接損傷弓片,有可能導致弓片裂紋,還會打彎輪軸,嚴重的可能會傷到射手。

❽ 十字弓和弩有區別么區別在哪裡

弩,弓有臂者。
弩是古代的一種冷兵器,是古代兵車戰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步兵有效克制騎兵的一種武器。 弩也被稱作「窩弓」、「十字弓」。古代用來射箭的一種兵器。它是一種裝有臂的弓,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機等部分組成。雖然弩的裝填時間比弓長很多,但是它比弓的射程更遠,殺傷力更強,命中率更高,對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較低,是古代一種大威力的遠距離殺傷武器。

❾ 十字弓算違法武器嗎 如果帶著出去會被抓嗎

普通弓箭是不受國家管制的,危害性小,十字弓和弩危害比較大。
參考法律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三十二條規定:非法攜帶槍支、彈葯或者弩、匕首等國家規定的管制器具的,處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
但「弓」與「弩」不同。「弓」只有「臂」和「弦」,但「弩」除此之外還有「機」,因而不用在拉開同時瞄準,是冷兵器中的遠距離、大殺傷性武器,危險性比弓大得多。

閱讀全文

與法國十字弓是什麼武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2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