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和美國哪個宗教性更強

法國和美國哪個宗教性更強

發布時間:2022-05-11 15:33:49

㈠ 請問在美國信仰宗教的人口比例大,還是歐洲信仰宗教的人口比例大

美國的比例大。

上世紀,西方發達國家的信教人口一直在減少。據《劍橋無神論指南》介紹,從上世紀中期到本世紀初的半個世紀中,信仰上帝的人口,瑞典減少33%,荷蘭減少22%,澳大利亞減少20%,挪威減少19%,丹麥減少18%,英國減少16.5%,希臘減少12%,比利時減少11%;

加拿大減少7%,日本減少3%;不信上帝的人口,加拿大從1985年的23%增加到1999年的30%,英國從1979年的24%上升到1999年的39%,瑞典從1947年的8%上升到1991年的46%,美國無宗教信仰人口從1990年的8%上升到2001年的14%。

進入本世紀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的信教人口比例下降更快。按照蓋洛普國際調查聯盟的抽樣調查,信教人口比例,美國從2005年的73%下降到2012年的60%再下降到2014年的56%,加拿大從2005年的58%下降到2012年的46%,法國從2005年的58%下降到2012年的37%;

瑞士從2005年的71%下降到2012年的50%,德國從2005年的60%下降到2012年的51%。2014年年底,英國信教人口比例下降到30%,已躋身於信教人口比例最低國家行列。

(1)法國和美國哪個宗教性更強擴展閱讀:

國際宗教形勢的基本特徵是:世俗化進程加速發展,原教旨主義異軍突起,宗教極端主義惡性膨脹,宗教的網路化勢不可擋,宗教非政府組織日益活躍。

當前國際宗教形勢的地區特徵是:歐洲世俗化加速、「恐伊症」凸顯,美國新無神論崛起、基督教新右翼過氣,俄羅斯東正教復興、伊斯蘭教發展,拉美天主教強大、新教徒增長,非洲傳統宗教衰落、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爭鋒,中東激進勢力上升、宗教矛盾突出;

中亞「三股勢力」抬頭、挑戰世俗政權的治理能力,南亞印度教勢力上升、宗教沖突加劇,東南亞南傳佛教活躍化、伊斯蘭教板塊化,東亞宗教民族主義崛起、海外傳教強勁。

㈡ 美國、英國、法國,到底哪個國家的貴族更高級一些

美國是後來建立的移民國家,它的歷史只有200多年,所以美國的貴族應該不算是最高級的。英國在二戰前期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靠著瓦特的蒸汽機英國迅速從歐洲國家中脫胎換骨,成為了歐洲的強國。但是在瓦特發明蒸汽機之前,英國的地位不如法國。法國在一戰以前是歐洲大陸最富有也是最有資歷的國家了。

法國雖然在軍事力量上比較弱,但是在文化藝術上是非常厲害的。貴族的特點不僅僅是錢多,而且還要有文化精神方面的修養和審美品位。光有錢那叫暴發戶,美國貴族大多屬於暴發戶的土豪。

㈢ 美國信奉什麼宗教

美國絕大多數人信奉基督教,但其他各種宗教也同時並存。

美國是世界上宗教最復雜的國家,信仰任何宗教的都有,也有不信仰宗教的。很久以前,那些背井離鄉不遠萬里來到美洲大陸的人,許多是為了擺脫國內的宗教。他們滿懷希望,要在新的土地上獲得自由,這種最初的願望逐漸形成了對宗教的偏愛。

關於他們的宗教活動

在所有發達國家中,美國是宗教氣氛最濃厚的一個國家。2004年一項蓋洛普調查顯示,大約41%的美國人都至少每星期參加一次宗教活動(這個比例高於一些發達國家幾倍:法國15%、英國7%、以色列25%)。

不過全國分布的情況很不相同。比如在南方和中西部被稱為聖經地帶的地區,人們參加宗教活動要多一些,在東北和西岸發達地區要少一些。

南方州中,浸信會是最大的教派,其後是衛理公會;而在東北地區和中西部一大片地區中,天主教是佔主導地位,因為當地的人口很多都是歐洲天主教地區(如德國、愛爾蘭、義大利和波蘭)移民的後裔,或者是北美洲其他地方(如魁北克和波多黎各)移民的後裔。

美國其他的大部分地區的基督教人口則都是多種教派混合在一起。盡管大多數美國基督徒信奉基督教新教,但因為新教徒往往屬於各個不同的教派,因此天主教教會擁有最多的成員。

根據The Angus Reid World Poll調查,總的來說,美國宗教徒十多年來出現銳減的趨勢。1992年的調查83%年聲稱信仰基督教,而2006年發現堅持基督教信仰的人降落到63%。

㈣ 美國信奉什麼教

美國絕大多數人信奉基督教,但其他各種宗教也同時並存。

美國是世界上宗教最復雜的國家,信仰任何宗教的都有,也有不信仰宗教的。很久以前,那些背井離鄉不遠萬里來到美洲大陸的人,許多是為了擺脫國內的宗教。他們滿懷希望,要在新的土地上獲得自由,這種最初的願望逐漸形成了對宗教的偏愛。

關於他們的宗教活動:

在所有發達國家中,美國是宗教氣氛最濃厚的一個國家。2004年一項蓋洛普調查顯示,大約41%的美國人都至少每星期參加一次宗教活動(這個比例高於一些發達國家幾倍:法國15%、英國7%、以色列25%)。

不過全國分布的情況很不相同。比如在南方和中西部被稱為聖經地帶的地區,人們參加宗教活動要多一些,在東北和西岸發達地區要少一些。

南方州中,浸信會是最大的教派,其後是衛理公會;而在東北地區和中西部一大片地區中,天主教是佔主導地位,因為當地的人口很多都是歐洲天主教地區(如德國、愛爾蘭、義大利和波蘭)移民的後裔,或者是北美洲其他地方(如魁北克和波多黎各)移民的後裔。

美國其他的大部分地區的基督教人口則都是多種教派混合在一起。盡管大多數美國基督徒信奉基督教新教,但因為新教徒往往屬於各個不同的教派,因此天主教教會擁有最多的成員。根據The Angus Reid World Poll調查,總的來說,美國宗教徒十多年來出現銳減的趨勢。1992年的調查83%年聲稱信仰基督教,而2006年發現堅持基督教信仰的人降落到63%。

㈤ 法國人主要信仰什麼宗教

天主教。

法國全國總人口6600萬(2014年1月1日),其中法國本土6390萬,居民中64%信奉天主教,3%信奉伊斯蘭教,3%信奉新教,1%信奉猶太教,28%自稱無宗教信仰。(2009年《十字報》調查數據)。

法蘭西共和國,簡稱「法國」,是一個本土位於西歐的半總統共和制國家,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主要民族法蘭西人、布列塔尼人、科西嘉人、阿爾薩斯人。

法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國民擁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創始會員國、申根公約和八國集團成員國,和歐洲大陸主要的政治實體之一。

(5)法國和美國哪個宗教性更強擴展閱讀:

法蘭西民族是由多個民族混合構成的,除了主體法蘭西人外,邊境地區還有阿爾薩斯人、布列塔尼人、科西嘉人、佛拉芒人、巴斯克人等少數民族,大約佔了總人口的7.9%。居民中64%信奉天主教。屬於天主教國家。

1294年,德國的霍漢斯王朝結束後,法國勢力在歐洲逐漸強盛起來,通過購買繼承加上戰爭的勝利,法國君王的財富不斷增加,所以在歐洲取得獨立的地位,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逐漸占據主導地位。

教宗為保護教會的利益,抵抗歐洲其它國家的入侵,遂與法國結成聯盟,以尋求幫助和保護並將義大利的亞西西從德皇手中奪回贈與法國,如此法國漸漸取代了德國在教會中的地位,法國人統治義大利,樞機和教宗均由法國人擔任。這樣,法國在基督教國家中處於領導的地位。

㈥ 講話人為什麼比較美國和法國文化

浪漫的法國給人印象最深刻,而現在法國人通過一系列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活動和展覽,呈現法國在多個領域的創造力。旨在改變法國在人們心目中的陳舊印象:法國不僅僅是一個擁有燦爛藝術和旅遊資源的文明古國,而且也是一個擁有強大的科技創新實力的現代化國家。當你置身法國尤其是巴黎時,你會感受到一種濃濃的、怡然自得的文化氣息。法國的宗教氣氛,法國的繪畫、雕塑、音樂和建築,法國的哲學、文學和美學,法國的葡萄酒、香水和時裝,法國的「自由、平等、博愛」以及敢於創新的精神,無一不是它豐富而充滿魅力的文化之組成部分。法國以浪漫風情著稱於世。這種情調彌漫在大街小巷的咖啡館、餐館里以及各式各樣的品牌店裡。而最完美詮釋法國風情的地方,莫過於香榭麗舍大街。在這條僅1.8公里長的大道上,人們能隨時感受到它的歷史文化積淀:協和廣場上的方尖碑、星形廣場上的凱旋門,有多少關於征服與被征服、光榮與屈辱的故事!法國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菜餚,到了西南部,沒有不吃肥鵝肝的;到了布列塔尼,沒有不吃生牡蠣的;到了馬賽,誰又不吃那大名鼎鼎的馬賽魚湯?法國的餐館小巧玲瓏、漂亮雅緻,店主盡量把餐館成充滿溫情的藝術場所。他們十分看重歷史承傳,注意保護歷史印記。文化遺產是法國最豐富的旅遊資源之一。從巍然聳立的宮殿到質朴凝重的古堡,從價值連城的名畫到古色古香的傢具,沒有文化遺產,法蘭西文化定會黯然失色。法國的城市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市區最中心的地方一定保持古老風貌。對市中心眾多的「文物樓」,市政府會按其建築特點和風格按級別保護,會定時整修。如果住戶想在樓內加一電梯或者改變一下窗戶,必須向政府申請,通常手續比普通樓房要麻煩得多。除了汽車和時裝不停的更新換代,法國人看起來一直生活在「過去」。對於遠離城市的古跡保護,法國人追求自然和諧。記者所居住的地區有不少新石器時代人類留下的石頭建築和標志。據考古學家講,這些石頭的來歷和歷史都成了人類考古之謎。記者過去一看,才發現這些石頭就原汁原味往那兒一放,周圍既沒有什麼額外建築,也沒有欄桿,頂多在旁邊一塊牌子或者一個小木亭子上邊記著這些古跡的簡歷和引發的謎團。而其周圍不少綠地,政府就把它搞成「自然保護區」,一不允許人們在這些地方建築房屋,二不許人們在這里砍伐樹木,更不許打獵,這里屬於天然公園。法國人想要保護的文化遺產不限於宮殿、教堂,而擴展到的歷史遺址和遺物,例如百年老廠、礦井等。第五共和國以來,每一位總統都有一項或多項「文化工程」。這些「總統工程」設計新穎,工程質量上乘,不僅為國民提供了高質量的文化設施,也為法國增添了嶄新的、富有時代氣息的旅遊資源。

㈦ 美國的宗教和英國以及歐洲的宗教有什麼區別

托克維爾還驚訝地發現,美國是最追求自由、最崇尚個人主義、最喜愛物質生活,但同時也是最有宗教情節的國家。在歐洲,宗教通常是與政府在一起的,幾乎每個國家都有官方的宗教和國家教會,當改革和革命發生的時候,宗教與政府一起遭到攻擊,而在政府也借宗教對人民進行統治,英國國王不僅要管理世俗的國家,而且還試圖管理英國人的靈魂,也就造成了清教徒的逃離。但是,在美國宗教與政治關系卻是與歐洲有完全的不同,其實可以說美國建立起的宗教與政府的關系是西方文明過程中的一種巨大的創新。

在美國的國父當中,有基督教的信仰者,也有自然神論者等其他信仰,他們所構思的美國,既需要尊重個人的宗教信仰,但國家不要在宗教上進行管理。美國初期最主要的兩個的兩個文件中,一個是有宗教意義的獨立宣言,人的權力(生存、自由、追求幸福)來自創造者;另一個是完全世俗的文件,那就是美國的憲法,不僅在憲法中找不到任何的宗教字眼,而且後來還加上了「國會不能建立國家的宗教,也不能限制宗教的自由」的修正案。在托克維爾看來,美國這樣的政教分開反而讓兩者相輔相成,托克維爾得出的結論是,人在社會上有越大的自由,人就需要更大的自我約束,這種約束在美國就來自個人的宗教信仰以及與宗教有關的道德價值觀念。

制度的創新並非是對傳統徹底和完全的拋棄,也不是毫無邊界的從無到有,而是在傳統基礎之上的創新,並且有傳統作為創新的邊界。相對於歐洲,美國對貴族的等級制度的拋棄,在個人平等上的創新,其實是在啟蒙運動、法國大革命爭取的個人權力上的發展,但又通過獨立宣言中「創造者授人權力」給個人權力的來源上增加了宗教傳統的限制,同時也要杜絕創造者之下的相互的權力剝奪,更是要限制政府對個人的權力。美國憲法定義美國政府是一個世俗的政府,美國法律也無宗教意義上解釋,但個人與社會仍然保持了西方宗教的傳統,其道德和價值觀也有傳統宗教有明確的關系,這也無疑是在傳統的邊界里的一種創新。

馬克斯·韋伯建立了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的關系,在此基礎上,美國人突破物質禁慾主義,對最大利益的追求,一方面經濟構成的社會是一個利益驅動的冰冷的社會,可美國還有一個比較溫暖的慈善的社會。因此,美國既是充滿競爭又講究慈善的社會,美國也就有在商業上最大限度積財的富人,同一個富人又會是慈善上最大限度散財的人,過去有鋼鐵大王卡內基,當今有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更重要的是,美國慈善事業並非是蓋茨這樣富人的專利,普通的美國人也都階級參與慈善公益事業。

制度創新的活力帶來了美國在科技和商業上的創新,從而構成的國家創新的三個重要方面:制度、科技和商業。在制度創新與科技、商業創新之間,應該是制度先行。鼓勵自由競爭的經濟制度為科技和商業上的創新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礎,以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商業為例,沒有自由經濟體制下的風險投資體系,今天也就沒有微軟、沒有Yahoo、沒有Google。

因此,美國是一個即宗教又世俗的國家,美國是一即充滿競爭又有公益慈善的社會,這就是美國在西方文明之上的最重要的創新。(光明網)

㈧ 英法德美等西方國家分 別信仰什麼宗教

英國

在英國,每個人都享有宗.教自.由,因此,在英國各中心地區也形成了多種不同的宗.教信.仰蓬勃.發展的局面。英國有兩個「官方的」教.堂:即英格蘭教.堂(英國聖公教.會)和蘇格蘭教.堂(長老教.派),除此之外,各種不同的宗.教和數不勝數的教.派在英國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代.表。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主要分英格蘭教.會(亦稱英國國教聖公會,其成員約佔英成.人的60%)和蘇格蘭教.會(亦稱長老會,有成年教.徒59萬)。另有天.主.教.會及伊.斯.蘭教、印度教、錫克教、猶.太.教和佛教等較大的宗.教社團。

法國

法國全國總人口約6600萬,其中法國本土6390萬。居民中64%信奉天.主.教,3%信奉伊.斯.蘭教,3%信奉新.教,1%信奉猶.太.教,28%自稱無宗.教信.仰。

德國

德國總人口約8267萬,是歐盟人口最多的國.家,每平方千米人口密度為226人,是歐洲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主要是德國人(德意志人),有少數丹麥人和索布人。通用德語。另外有721.4萬名外籍人,占人口總數的8.9%,其中最多的是土耳其人,共161萬。居民中29.2%(2389.6萬.人)信奉新.教,30.2%(2465.1萬.人)信奉羅馬天.主.教。

美國

約3.30億人。非拉美裔白人約佔62.1%;拉美裔約佔17.4%,非洲裔約佔13.2%,亞裔約佔5.4%,混血約佔2.5%,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約佔1.2%,夏威夷原住民或其他太平洋島民約佔0.2%(少部分人在其他族群內被重復統計)。通用英語。人口.中約54.6%信.仰基.督教,23.9%信.仰天.主.教,1.7%信.仰猶.太.教,1.6%信.仰東正教,0.7%信.仰佛教,0.6%信.仰伊.斯.蘭教,1.2%信.仰其他宗.教,16.1%無宗.教信.仰(少部分人群屬於多宗.教信.仰被重復統計)。

閱讀全文

與法國和美國哪個宗教性更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2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