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的景觀風格叫什麼

法國的景觀風格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11 15:52:15

A. 法國都有什麼著名景觀

香榭麗舍大街 (Ave des Champs-Elysees)東起協和廣場西至星形廣場,全長約1800米,街道最寬處約120米,是橫貫巴黎且最具特色、最繁華的街道之一。在法文中 「香榭麗舍」是「田園樂土」的意思。過去,這里曾是一片低窪潮濕的空地。17世紀路易十四在位時,曾在這里植樹造林,使之成為專供宮廷貴族游樂的禁區。後 來,圖勒里公園的東西軸線向西延伸,在這里建成了近1公里長的林蔭道。以後又加擴展。1709年才將其命名為香榭麗舍大街。大街以南北走向的隆布萬街為 界,分成風格迥異的東西兩段。幽靜的東段體現了田園風光,長約700米,一排排梧桐蒼翠欲滴,街心花園夾在萬木叢中時隱時現。東端的星形廣場中央有巍峨雄 偉、遐邇聞名的凱旋門。大街附近有波旁宮、瑪德琳娜大教堂。這里還有圖勒里公園、盧浮宮、市府大廈和愛麗舍宮等名勝古跡。西段長1100多米,西端的協和 廣場是巴黎的另一個交通要沖。法國的一些重大節日──7月14日國慶閱兵式、新年聯歡都在這條著名的街道上舉行。
巴黎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 in Paris)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北岸,是法國最著名廣場和世界上最美麗的廣場之一。廣場始建於1757年,是根據著名建築師卡布里埃爾的設計而建造的。

因廣場中心曾塑有路易十五騎像,1763年曾命名「路易十五廣場」。大革命時期又被改名為「革命廣場」。1795年又將其改稱為「協和廣場」,後經名建築師希托弗主持整修,最終於1840年形成了現在的規模。

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尊23米高、有3400多年歷史的埃及方尖碑,這是路易-菲利普於1831年從埃及盧克索移來的著名文物,碑身的古文字記載著拉美西斯二世 法老的事跡。石碑兩側各有一座噴水池。池中精緻的雕刻也是希托弗的作品。廣場四周放置了8座雕像,分別象徵著8座在法國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的城市:里昂、 馬賽、波爾多、南特、魯昂、布勒斯特、里爾和斯特拉斯堡。1793年大革命時期,巴黎人民奮起搗毀了路易十五的銅像,並將路易十六送上了斷頭台。

巴士底獄遺址(Place de la Bastille)位於巴黎市區東部、塞納河右岸,這里曾是公元1369—1382年建立的一座軍事堡壘。「巴士底」一詞的法文原意是「城堡」。這座古城 堡擁有8座巍峨堅固的炮台,興建之初是用來抵抗英國入侵的。1380-1422年,這座城堡被改為王家監獄。整座城堡佔地2670平方米,四周建有一堵又 高又厚的石牆和8座高30多米的塔樓,四周掘有寬24米的深溝,設吊橋進出。早在16世紀,這里就開始關押囚禁政治犯,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就曾兩次關押 在這里。在法國人民心目中,巴士底獄已成為法國封建專制統治的象徵。1789年7月3日,巴黎人民奮然起義,14日,攻佔了巴士底獄,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 序幕。1791年,巴黎人民拆毀了巴士底獄,在其舊址上建成了巴士底廣場,並把拆下來的石頭鋪到塞納河的協和橋上,供路人踐踏。1830年,法國人民又在 廣場中心建立起一座紀念七月革命的烈士碑。這座烈士碑高52米,碑身是用青銅鑄成的圓柱體,人稱「7月圓柱」,在柱頂端是一尊右手高舉火炬的金翅自由神 像,神像左手提著被砸斷的鎖鏈象徵著獲得了自由。在監獄遺址前方立著一塊牌子,上寫:「大家在這里跳舞吧!」1880年6月,法國將7月14日巴黎人民攻 占巴士底獄這一天定為法國國慶日。

盧浮宮 (Palais Louvre)是法國最大的王宮建築之一, 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右畔、巴黎歌劇院廣場南側。原是一座中世紀城堡,16世紀後經多次改建、擴建,至18世紀為現存規模。佔地約45公頃。早在1546 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決定在原城堡的基礎上建造新的王宮,此後經過9位君主不斷擴建,歷時300餘年,形成一座呈U字形的宏偉輝煌的宮殿建築群。1793 年8月10日,在推翻君主制的周年紀念日時,法國「國民公會」決定把昔日的皇宮辟為國立美術博物館;同年11月18日,盧浮宮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其全 部工程於1857年完成。在盧浮宮口字形正殿的西側,伸展出兩個側廳,中間的空地形成卡魯賽廣場。宮的東側有長列柱廊,建築巍峨壯麗。其畫廊長達900英 尺,藏有大量十七世紀以及歐洲文藝復興期間許多藝術家的作品。館藏品達40萬件。盧浮宮美術博物館分為6大部分:希臘和羅馬藝術館;東方藝術館;埃及藝術 館;歐洲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和現代雕像館;歷代繪畫館。展覽按不同流派、學派和時代劃分。一層展出雕刻。二層油畫,三層是素描和彩粉畫。八十年代初,法 國政府實施擴建和修復盧浮宮的「大盧浮宮計劃」。

埃菲爾鐵塔在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南岸,是世界上第一座鋼鐵結構的高塔,被視為巴黎的象徵。因法國著名建築師斯塔夫·埃菲爾設計建造而得名。建於1887—1889年。塔高300餘米,塔身重達9,000噸,分三層。第一層平台距地面57米,設商店和餐廳;第二層平台高 115米,設有咖啡館;第三層平台高達276米,供遊人遠眺,底部面積1萬平方米,在第三層處建築結構猛然收縮,直指蒼穹。從一側望去,象倒寫的字母 「Y」。該塔由1.8萬余個組成部件和250多萬個鉚釘構成。有電梯或徒步登塔頂。入夜,塔頂發出轉動著彩色探照燈光,防飛機碰撞。塔旁豎立長方形白色大 理石柱,柱頂安放斯塔夫埃菲爾鍍金頭像。

世界著名步行街,據說,只有走在香榭麗舍大街上,才能真正了解巴黎。也是世界著名的商業區,這條大道東由協和廣場向西伸展至凱旋門止,長約2.5公里,兩 道8線行車的大馬路。每年的國慶,都是在這條大道上慶祝。而一流的服裝店、香水店、紅磨坊等也集中在這里。靠凱旋門的一段店鋪最多。

交通:建議抽一個鍾頭由協和廣場步行至凱旋門,這個區域是巴黎名勝之處。

聖心大教堂
聖心大教堂色彩渾凝,雄偉地聳立在巴黎北部的蒙瑪特爾山上,在樹叢中看它,真像童話世界裡的天堂一樣聖潔美麗。該教堂是巴黎建成最晚的大教堂,其風格奇 特,既像羅馬式,又像拜占庭式,它的四圓屋頂和一個大圓屋頂是典型的拜占庭建築風格。聖心教堂不僅是個著名的教堂,也是個游覽勝地。由於地勢高,人們喜歡 來這里,站在教堂門口,俯瞰巴黎市的全景。教堂周圍是古老狹窄的小街道,法國歷史上有名的"蒙瑪特爾"高地即指這里,當時有許多作家、藝人曾居住在這里。 至今還保持著傳統習慣,許多畫家來這里當眾作畫並公開出售他們的作品。

楓丹白露
楓丹白露位於巴黎東南60公里的遠郊,有火車通達。這里的森林面積達16855公頃,主要有橡樹、山毛櫸等。森林中的楓丹白露宮,是法國有名的古跡,這里最初是國王打獵的落腳處,後來逐漸擴大,建成宮殿。

早在1137年之前,大路易六世時,在一個白露的泉旁,就建了一個行宮,供國王打獵休息之用。

16世紀弗朗索瓦一世時建成楓丹白露學校,亨利二世時又建一城堡,17世紀時建成亨利四世宮。路易十四、十五、十六常到楓丹白露打獵,對一些建築裝飾作了 不少調整。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中,古堡仍得到保存,只是傢具被弄走了。拿破崙很喜歡來此,並稱之為"世紀堂"。他還叫人進行了整理。到共和國時,這古堡改 變為博物館。

在這里可參觀法國國王、王後住過的卧室,用過的東西,花園,大森林,鯉魚塘。還有古堡歷史館。這里有一中國館,是第二帝國時期歐仁妮王建造的。館內陳列了一些中國明、清時代的繪畫、雕刻和瓷器等。

傳說,塘中的亭子是舊時國王與情人幽會的地方。國王怕人看見,只得從水下的通道走過去。

參觀楓丹白露別忘了順便到附近當年有名的巴比松畫村一看,或上路旁石頭山一玩。
開放時間:9:30-12:30;14:00-17:00
交通:從Gare de Lyon站乘火車或坐專車走A6或N7公路。
電話:01-60-71-50-70

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建於十二至十四世紀(1163年至1345年),由MauricedeSul-ly所設計,是法國哥特式教堂經典之作,而且一直是法國的歷史舞 台,重要的國家慶典都在此舉行,如拿破崙1804年即在此登基。法國大文豪雨果的作品《悲慘世界》曾被改編為「鍾樓怪人」拍攝成電影,看過的人耳邊仍可聽 到鍾聲在響——巴黎聖母院的鍾聲。

巴黎聖母院,從哪個角度看都美麗無比,特別是從塞納河的橋上斜眺,其威嚴與優雅並存,更是美不勝收。

從巴黎聖母院塔上可觀賞到塞納河(La Seine)上的風光及龐比度假中心。星期天晚上聖母院內還有風琴演奏。

B. 15到19世紀法國園林風格特徵

法國園林風格特徵 (1)在法國文藝復興初期,法國園林中仍然保持著中世紀城堡園林的高牆和壕溝,或大或小的封閉院落組成的園林在構圖上與建築之間毫無聯系,各台層之間也缺乏聯系。花園大都位於府邸一側,園林的地形變化平緩,台地高差不大。義大利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建園要素和手法上,園內出現了石質的亭、廊、欄桿、棚架等,花壇出現了綉花紋樣的簡單圖案,偶爾用雕像點綴。岩洞和壁龕也傳入法國,內設雕像,洞口飾以拱券或柱式。 (2)16世紀中葉後,法國園林風格煥然一新。府邸不再是平面不規則的封閉堡壘,而是將主樓、兩廂和門樓圍著方形內院布置,主次分明,中軸對稱。花園觀賞性增加了,通常布置在邸宅的後面,從主樓腳下開始伸展,中軸線與府邸中軸線重合,採用對稱布局。 (3)法國園林在學習義大利園林同時,結合本國特點,創作出一些獨特的風格。其一,運用適應法國平原地區布局法,用一條道路將刺綉花壇分割為對稱的兩大塊,有時圖案採用阿拉伯式的裝飾花紋與幾何圖形相結合。其二,用花草圖形模仿衣服和刺綉花邊,形成一種新的園林裝飾藝術,稱為「摩爾式」或「阿拉伯式」裝飾。綠色植壇劃分成小方格花壇,用黃楊做花紋,除保留花草外,使用彩色頁岩細粒或砂子作為底襯,以提高裝飾效果。其三,花壇是法國園林中最重要的構成因素之一。從把整個花園簡單地劃分成方格形花壇,到把花園當作一個整體,按圖案來布置刺綉花壇,形成與宏偉建築相匹配的整體構圖效果,是法國園林藝術的重大飛躍。

C. 法式園林的介紹

法式園林是指歐洲三大園林體系之一的法國園林體系風格,主要以17世紀法國古典園林為代表,17世紀下半葉,古典主義成為法國文化藝術的主導潮流,在園林景觀設計中也形成了古典主義理論。古典主義突出軸線,強調對稱,注重比例,講究主從關系。由著名法國造園大師勒·諾特爾(Le·Nôtre )主持設計的凡爾賽宮花園便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之一,被後人稱為勒·諾特爾式園林,勒·諾特爾式園林的出現,標志著法國園林藝術的成熟和真正的古典主義園林時代的到來。

D. 園林景觀的分類

一、從設計角度分類
1.歐洲古典園林景觀形式:法國現代園林風格、現代巴洛克風格、巴拉甘風格、加利福尼亞學派、瑞典斯德哥爾摩學派;
2.歐洲新古典園林景觀形式;
3.英國鄉村庭園景觀形式;
4.中國古典園林景觀形式;
5.日本庭院園林景觀形式:築山式回遊庭園、枯山水庭園、茶道庭園;
6.現代園林景觀形式。
二、按佔有者身份分類
1.皇家園林:是專供帝王休息享樂的園林。其特點是規模宏大,真山真水較多,園中建築色彩富麗堂皇、體型高大。現存的著名皇家園林有:北京頤和園、北京北海公園、承德避暑山莊等。
2.私家園林:是供皇家的宗師外戚、王公官僚、富商等休閑的園林。其特點是規模相對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築小巧玲瓏。現存著名的有北京恭王府,蘇州拙政園、留園、滄浪亭、網師園,上海豫園等。
三、按所在地域分類
1.北方園林:因地域寬廣,所以佔地范圍較大;又因大多為古都所在,所以建築富麗堂皇。因自然氣候條件所局限,河川湖邊、原石和常綠樹木較少。由於風格粗獷,所以秀美顯得不足。北方園林代表大多集中於北京、西安、洛陽、開封,其中尤以古代洛陽為代表,也應了古詩「天下名園重洛陽」。
2.江南園林:其特點為明媚秀麗、淡雅樸素、曲折幽深。但因面積小,故略感局促。南方園林代表大多集中於南京、上海、無錫、蘇州、杭州、揚州等地,其中尤以蘇州為代表。
3.嶺南園林:其明顯特點是具有熱帶風光,建築較高而寬敞。再則由於處於南方海濱,近代以來建築受西方影響。現存嶺南園林著名的有廣東順德清暉園、東莞可園、番禺的余蔭山房等。

E. 世界著名園林景觀設計有哪些

如下:

1、法國凡爾賽花園

法國凡爾賽花園位於凡爾賽宮西側,現有面積100公頃。它建於17世紀初,由安德烈·萊諾特設計。它是法式園林的經典,也是世界園林藝術的聖殿。園內的樹木花草別具匠心,讓人看後覺得美不勝收。園內有221件由青銅,鉛和大理石製成的雕塑作品,這使凡爾賽花園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雕塑博物館。

1979年,花園和宮殿共同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園林景觀設計類型:

1、歐洲古典園林景觀形式:法國現代園林風格、現代巴洛克風格、巴拉甘風格、加利福尼亞學派、瑞典斯德哥爾摩學派。

2、歐洲新古典園林景觀形式。

3、英國鄉村庭園景觀形式。

4、中國古典園林景觀形式。

5、日本庭院園林景觀形式:築山式回遊庭園、枯山水庭園、茶道庭園。

6、現代園林景觀形式。

F. 什麼是勒諾特式園林

勒諾特是路易十四的宮廷造園家,也是造園史_L 罕見的天才,後世恰當地稱他為「王之園師,園師之王」。勒諾特爾式園林的產生是與當時法國的社會環境有緊密關系的。其特點也是很明顯的,有一個宏偉的中軸,一般都有大運河,花壇、花園、林園依次排布,總體感覺清新明快而又雄偉壯麗。

特點:

1、地形地貌:在平原地區,由不同標高的水平面及緩傾斜的平面組成;在山地及丘陵地,由階梯式的大小不同的水平台地、傾斜平面及石級組成。

2、水體設計:外形輪廊均為幾何形;多採用整齊式駁岸,園林水景的類型以及整形水池、壁泉、整形瀑布及運河等為主,其中常以噴泉作為水景的主題。

3、建築布局:園林不僅個體建築採用中軸對稱均衡的設計,以至建築群和大規模建築組群的布局,也採取中軸對稱均衡的手法,以主要建築群和次要建築群形式的主軸和副軸控制全園。

4、道路廣場:園林中的空曠地和廣場外形輪廓均為幾何形。封閉性的草坪、廣場空間,以對稱建築群或規則式林帶、樹牆包圍。道路均為直線、圻線或幾何曲線組成,構成方格形或環狀放射形,中軸對稱或不對稱的幾何布局。

5、種植設計:園內花卉布置用以圖案為主題的模紋花壇和花境為主,有時布置成大規模的花壇群,樹木配置以行列式和對稱式為主,並運用大量的綠籬、綠牆以區劃和組織空間。樹木整形修剪以模擬建築體形和動物形態為主,如綠柱、綠塔、綠門、綠亭和用常綠樹修剪而成的鳥獸等。

6、園林其它景物:除建築、花壇群、規則式水景和大量噴泉為主景以外,其餘常採用盆樹、盆花、瓶飾、雕像為主要景物。雕像的基座為規則式,雕像位置多配置於軸線的起點、終點或交點上。

(6)法國的景觀風格叫什麼擴展閱讀:

法式園林是指歐洲三大園林體系之一的法國園林體系風格,主要以17世紀法國古典園林為代表,17世紀下半葉,古典主義成為法國文化藝術的主導潮流,在園林景觀設計中也形成了古典主義理論。古典主義突出軸線,強調對稱,注重比例,講究主從關系。

由著名法國造園大師勒·諾特爾(Le·Nôtre )主持設計的凡爾賽宮花園便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之一,被後人稱為勒·諾特爾式園林,勒·諾特爾式園林的出現,標志著法國園林藝術的成熟和真正的古典主義園林時代的到來。

參考資料:網路-法式園林

G. 法國古典主義園林是如何布局的

據研究,法國古典主義園林不再使用台地式花園的布局方式,而是在平地上利用寬闊的園路形成貫通的透視線,並利用水渠等物形成恢弘的景觀。這種園林景觀的平面幾何圖案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它們不僅僅是簡單的圖形,而且是進行總體布局的重要手段。

平面幾何圖案組成的道路結構清晰,再配以起伏的地形、疏密對比的空間,使得園林的層次感更加豐富和多樣。法國古典主義園林留下了很多世界園林史上突出的經典作品,被稱為世界三大園林體系之一,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了。

H. 法式園林景觀特點有哪些

法式園林是指歐洲三大園林體系之一的法國園林體系風格,主要以17世紀法國古典園林為代表,17世紀下半葉,古典主義成為法國文化藝術的主導潮流,在園林景觀設計中也形成了古典主義理論。古典主義突出軸線,強調對稱,注重比例,講究主從關系。由著名法國造園大師勒·諾特爾(Le·Nôtre )主持設計的凡爾賽宮花園便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之一,被後人稱為勒·諾特爾式園林,勒·諾特爾式園林的出現,標志著法國園林藝術的成熟和真正的古典主義園林時代的到來。
法國園林的造園手法:
將宮殿或府邸布置在高地上, 以便於統領全局。從這些宮殿或府邸的前面伸出筆直的林蔭道, 而在其後規劃花園,花園的外圍則是林園。宮殿或府邸的中軸線向前延伸, 通過林蔭道指向城市; 向後延伸, 通過花園和林園指向郊區。
在花園中, 中央主軸線控制整體, 輔之以幾條次要軸線, 外加幾條橫向軸線。所有這些軸線與大小路徑組成了嚴謹的幾何格網, 主次分明。軸線與路徑伸進林園, 將林園也納入到幾何格網中。軸線與路徑的交叉點, 多安排噴泉、雕像、園林小品作為裝飾。這樣做, 既能夠突出布局的幾何性, 又可以產生豐富的節奏感, 從而營造出多變的景觀效果。在理水方面, 主要採用石塊砌成形狀規整的水池或溝渠, 並結合水景, 設置大量精美的噴泉。

I. 法國園林的主要的特點有什麼

法國園林的主要的特點是:以幾何體形的美學原則為基礎,以「強迫自然去接受均稱的法則」為指導思想,追求一種純凈的、人工雕琢的盛裝美。

花園多採取幾何對稱的布局,有明確的貫穿整座園林的軸線與對稱關系。水池、廣場、樹木、雕塑、建築、道路等都在中軸上依次排列,在軸線高處的起點上常布置著體量高大、嚴謹對稱的建築物,建築物控制著軸線,軸線控制著園林。

閱讀全文

與法國的景觀風格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2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