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法國經濟和前景
從目前的經濟和工業發展,其實法國和英國真的五十步與一百步的關系。當然英國稍微比法國強一點。
兩國都是資本主義國家,較早的投入了工業化的發展,從發展速度到規模其實已經趨於飽和了。兩國土地面積差不多大,實際應該算是土地比較緊缺的,幸好人口比重不是太高,兩國的消費水平差不多高,但做事英國人比法國人更嚴謹,是那種一是一,二是二的性格,當然法國在這方面和英國人差不多,但效率就不怎麼好了。
法國目前站在國民經濟前面的就是旅遊消費和酒,法國葡萄酒和香擯是世界文明的,在法國消費也是很高的,主要是在吃的住的上,比英國高出了三分之一左右了。
法國目前沒有新的工業發展,這也局限了其經濟增長,就是旅遊和酒拉動經濟,長此以往的繼續,前景不容樂觀,新總統薩科齊的上台沒有為法國帶來新的動力,其實這和歐洲很多國家是一樣的,工業已經相當發達,沒有新的項目也就不能刺激新的發展,如今成本的增加,更是導致了不少小規模的工業,處於停產。全球石油價格的上漲,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歐洲經濟。全球糧食危機,也導致麵包價格翻倍增長。
英國首相布朗上台後,英國在經濟發展上了些變化,雖然是君主制國家,但英國將在2012年舉辦倫敦奧運會,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幫助了英國疲軟的積極,運動場、周邊產品,這可以拉動英國經濟的發展,創造無數個就業機會。奧運會的舉行也將吸引無數人前往英國,也拉升了旅遊經濟。
而且英國目前還沒有加入歐元區,用的還是英鎊,英鎊對美元還是在繼續貶值的,所以在也有利於英國的出口貿易。法國是歐元區成員國,這個情況正好和英國相反,也減少了美元區的人對法國甚至歐洲的旅遊消費,這種情況在出口貿易上也是有體現的,出口競爭力下降。
時間關系,暫時就只能說這些了,大家以後一起討論吧
❷ 網友:比法國厲害的國家,不會超過三個,法國的國力是什麼水平
一般只要提起法國,許多人估計都會嗤之以鼻,畢竟二戰的時候,法國的表現太差了。如果說要給出一個排名的話,個人覺得當前法國應該能排在第四位,僅次於三巨頭。乃是除俄羅斯外,當之無愧的歐洲一哥。
❸ 法國的製造業在世界上是什麼水平
日本:汽車,攝像機,數碼照相機等工業完全品即高新電子科技產品。『經濟總量世界第二,經濟十分發達,遠景不太樂觀,過於依賴進口資源』
重要城市:東京,大阪,神戶,札幌,橫濱,京都等
埃及:石油,棉花,蔬果等初級工業產品和農產品『經濟發展迅猛,但經濟短時期內發展放緩,前景較好』
重要城市:開羅,亞歷山大,賽德港,吉薩等
俄羅斯:石油,天然氣,煤,鐵等初級礦產資源和武器等重工業產品。『經濟過於依賴礦產資源, 重工業發達,輕工業落後,但經濟發張勢頭良好,具有較大競爭力』
重要城市:莫斯科,聖彼得堡,弗拉迪沃斯托克,伏爾加格勒等
法國:蔬果,機械、汽車、化工產品、鋼鐵、農產品、食品、服裝、化妝品和軍火等綜合產品以製造業為主。『發展全球經濟,經濟實力雄厚,經濟增長在發達國家內屬於較快水平』
重要城市:巴黎,里昂,馬塞 里爾 圖盧茲 尼斯 南特 波爾多 等
美國:玉米,乳肉,小麥,大豆,煤炭,鋼鐵,食品機械、汽車、化工產品等以農業和工業為主的綜合產品『全球頭號經濟強國,經濟為全球經濟,但發展空間相對較小,近年來,經濟發展緩慢,出現負增長』
重要城市:紐約,華盛頓,洛杉磯,西雅圖,波士頓,舊金山,亞特蘭大等
巴西:咖啡,劍麻,香蕉,蔗糖 ,煤炭,鐵等初級產品,以農業和初級資源產品為主『新興發展中國家的黑馬,近年來經濟發展迅猛,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重要城市:里約熱內盧,巴西利亞,聖保羅等
澳大利亞:煤炭,鈾,鋼鐵等礦產資源,和羊毛,牛肉等農業產品。『老牌發達國家,經濟增長處於發達國家前列,資源豐富,競爭力明顯,經濟增長保持強勢態勢』
重要城市:堪培拉,悉尼,墨爾本,珀斯等
希望以上對你有用
❹ 法國大飛機製造在全球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原因
法國大飛機需要很強的工業基礎.,包括冶金,電子科技,高分子材料,軟體等多個領域。美國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科技實力無可厚非。航空發動機技術最為先進,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戰斗機F22 F35等多個型號。
英國是老牌軍事強國很早就能自主研製航空發動機,出產了獵迷,狂風,鷂式。法國是歐洲軍工體系最完備的國家,比較著名的戰機有陣風,超軍旗,幻影。
冷戰時期的強大軍工造就了俄羅斯的航空體系,俄羅斯擁有僅次有美國的飛機製造技術,在飛機外型設計,流體學,設計概念以及與飛機製造有關的基礎理論方面更是世界第一。出產了很多著名戰機如 :蘇式,米格, 雅克,等。
中國是個軍工體系較完備的國家。中國目前的飛機製造瓶頸主要有以下幾點:
1、復合材料,2、特種金屬 ,3、發動機設計。目前中國最大的優勢在於電子產業發展較快,能跟上西方水平。
中國的仿製學習很厲害,在蘇聯時期中國仿製了大量蘇制飛機,其中也學到了不少技術,今天的航空體系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能自主生產多個型號的戰機。發動機製造上也有長足進展,但和西方發達國家比還有不小差距。需要加強自主創新能力。
❺ 法國綜合國力如何
發達國家中只有法國有能力和美國對抗。
法國位於歐洲西部,是一個工業發達、經濟繁榮的現代化國家。作為安理會五常之一,法國的國際地位很高,實力很強,是世界主要強國之一。
發達國家中,敢懟美國,並且有實力懟美國的只有法國。
2,除美國外,只有法國擁有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世界上能夠自研成功並服役兩款三代戰斗機的國家,除了美中俄,只有法國。
3,,法國海外軍事基地數量全球第二。
當下約有1,1萬法國精銳部隊、1/5的空軍和大量的安全保衛部隊都配置在法國海外軍事基地中。
全世界能夠跨地域全球出擊的國家只有美國、俄羅斯和法國。
4,2018年法國總GDP27946.96億美元,世界第六,排在美、中、日、德及英國之後。
有以上四點,足以支撐法國在發達國家中綜合實力排名第二。
綜合國力歐洲第一,大概沒有造不出來的東西!
法國的核動力航母就別拿來吹了!不值一提!
戴高樂的當年和英美分家的核政策還是不錯的
法國影響力是世界級的 中國是地區級的
目前發達國家裡,美國第一,英國,法國第二,後面日本,德國,韓國,。你說法國第二,英國人肯定不同意
❻ 法國衰落了嗎,法國有哪些有競爭力的行業與企業
法國可以說是歐洲的傳統大國了,曾經也是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家,但是隨著德國的崛起,所以法國最近這幾年在歐洲的影響力也會逐漸的下降。就比如,在經濟規模上來說,法國已經比不上德國和英國了,在歐洲僅僅排在第三位,在2018年,德國的GDP總量已經是4萬億美元了,而法國只有2.78萬億美元,距離德國有著非常大的差距。
就比如德國作為工業強國排名領先的企業主要就是來自於汽車,精密機械,化工等這些傳統行業,汽車行業有六家公司上榜,包括大眾賓士,寶馬等等這些。而化工行業有巴斯夫拜耳等這些化工巨頭精密機器及設備製造領域有西門子和蒂森克虜伯。
而法國最大的500強行業來自於金融保險,包括安盛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巴黎銀行,法國興業銀行等六家金融機構上榜。除此之外,商業消費品行業也集中了家樂福,歐尚集團,迪奧公司,歐萊雅等世界500強企業。所以這一下子差異也就出來了,德國企業規模更大,經濟偏向重工業,三大汽車公司大眾汽車,戴姆勒賓士以及寶馬公司在國際具有很大的競爭力,而法國是以金融保險消費品等行業為主,經濟結構偏向於消費經濟。
❼ 在曾經的全球爭霸中,法國有明顯優勢,卻為何總是爭不過英國
因為英國在航海時代,他們的海軍實力就已經遠遠超過了法國,並且比法國率先成為世界一流的強國,英國是一座海洋國家,周邊四面環海,所以航海業也非常的發達,這樣海外擴張殖民速度也是很快的,而法國的地理條件則不具備這些功能,在航海時代中就已經開始慢慢落伍了,所以海外擴張的效果也是不如英國的。
這樣看來法國在海外擴張方面已經沒有英國那樣的優勢存在了,如果讓法國在陸地上擴張,它的難度可要更大了,因為它接壤的國家都是德國,西班牙,荷蘭,尤其是德國是非常具有軍事實力的,法國當然也是打不過它的,並且在戰爭當中法國內部也經常存在不穩定的因素,動不動就容易爆發革命,而英國相對要穩定的多,所以發展的速度也要平穩多了。
❽ 在歐盟里,法國究竟占據著什麼地位
歐盟就是法國和德國主導建立的,法國在歐盟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歐盟中的很多官員都是來自於法國,法國也為歐盟的成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可以說在歐盟的這些國家中,實力第一的是德國,第二就是法國。
歐盟的前身就是法國和德國共同建立的美國共同。這個組織之後,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形成了歐盟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我們也形成統一的貨幣,歐元。歐盟作為一個聯合體,在世界上是非常大的話語權。
❾ 法國的經濟地位與人口密度
國土面積55.2萬平方公里,1999年人口58522萬人。法國是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也是最富裕的工業國之一,歐洲經濟共同體主要發起國和成員國。經濟實力僅次於美國、日本和德國,為世界第四大經濟強國。能源、交通、電信、航空航天和環境保護等高科技產業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是世界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第二大服務輸出國、第三大商品出口國,同時是世界第三大旅遊業盈餘國家。
法國人口位居歐洲第5位,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02人。1990年城鎮總人口比重為73%,農村人口比重為27%。總的看來,人口稀疏區與人口稠密區之差距加大。數量並不佔優勢。但在其他指標方面,法國的實力則比較強。
法國最主要的礦藏是鐵礦,次為鋁礬土和鉀鹽礦。此外,還有煤、石油、鈾和鉛鋅及小量的非金屬礦藏。法國是世界上鐵礦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估計蘊藏量有70億噸,居西歐之首。最大的鐵礦在洛林,是西歐最大的鐵礦,儲量有96億噸,佔全國鐵夏總量的80%。法國西北部克恩附近和翁熱西北的西加列有些小鐵礦,比利牛斯山東北麓月爾尼在黃鐵礦,中央高原有一些小鐵礦。藏量豐富,約有9000萬噸,居世界前列,集中分布在地中海沿岸,最大礦區在布魯里,厚約10米,含氧化鋁50~60%。煤礦儲量為210億噸,其中有100億噸為褐煤。僅14.7億噸有開采價值。其他礦藏,石油藏儲量為3000多萬噸,主要分布在阿爾薩斯北部
農業是法國的傳統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憑借良好的自然稟賦和雄厚的經濟實力,法國的農業現代化水平和農產品產量均排在世界前列,同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農產品輸出國之一,僅次於美國,位列世界第二。農產品品種齊全,葡萄酒產量居世界第一,甜菜世界第二,肉類產量世界第四,牛奶、小麥、玉米產量均為世界第五,蔬菜、水果和馬鈴薯產量也位居西歐前列。農產品和食品大量出口,在外貿平衡中起重要作用,但農產品嚴重過剩。
工業。法國工業部門比較齊全,有礦業、冶金、汽車製造、造船、機械製造、紡織、化學、電器、動力、日常消費品、食品加工和建築業等。近年來,核能、石油化工、海洋開發、航空和宇航等新興工業部門發展較快,在工業產值中所佔比重不斷提高。核電設備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術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航空和宇航工業僅次於美國和獨聯體,居世界第三位。鋼鐵工業、紡織業佔世界第六位。但工業中佔主導地位的仍是傳統的工業部門,其中鋼鐵、汽車、建築為三大支柱。微電子、計算機等高科技領域也比較發達,但遜於美國。在能源供應方面,受自然資源匾乏的限制,法國的能源生產量相對較低,能源供應能力逐步下降,促使法國從水電、煤電,逐漸轉向核電,核電所佔的比重大幅度增長。法國的核電技術在世界也居領先地位。另外,法國還建立了世界最大的潮汐發電站——朗斯潮汐發電站,裝機容量達24萬千瓦。法國在1990、1995、2000年每生產一千美元的GDP所耗費的能源量分別為1380公斤、362公斤、184公斤標准煤。由此可見,法國的物耗水平居世界前茅。這是與法國政府長期以來所執行的鼓勵企業集中合並以增強生產能力的政策分不開的。法國經濟由於缺乏原料和能源,生產成本高、產品競爭力差。為了克服這一缺陷,法國政府長期以來都致力於增強企業的活力,鼓勵企業集中合並,實行規模經營。這一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能源的消耗,從而使物耗水平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的高低已成為衡量產業結構是否優化的重要指標。法國的這一比重在1990、1995、2000年分別為5l%、61%、67%,排序分別為第4位、第4位、第2位,僅次於美國。在法國的第三產業中,旅遊業和商業具有重要的地位。旅遊業是法國外匯的第一大來源。服務業主要包括商業、金融、保險、運輸、電信、旅遊等部門,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服務業在法國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逐年上升。法國交通運輸發達,網路稠密,無論水、陸、空運輸均極為便利。鐵路線總長3.19萬公里。其中電氣化鐵路2.02萬公里。法國在發展高速火車方面走在世界前列.1981年第一條高速鐵路巴黎至里昂線正式投入使用,時速為270公里,目前研製成功的新一代高速火車已達515.3公里的最高時速。鐵路運輸業主要由法國國營鐵路公司壟斷經營。公路網遍及全國各地,主幹線長35.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600公里,位居歐洲第二。
財政金融。法國政府財政支出的主要來源是稅收,國家稅收與GDP的比絕高於美、日等國,為45.6%,主要來自增值稅(44.9%),其他還有所得稅、公司稅和社會福利稅等。90年代以來,法國的公共財政持續赤字,近兩年,為削減財政赤字,政府作了大量努力。1990年,法國公共財政赤字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僅為1.4%,此後連年猛升,1994年達到5.8%的高峰。從1995年起,法國公共財政赤字開始回落,到1997年降至3%,達到了參加歐洲貨幣聯盟的趨同標准。根據法國政府向歐盟提交的一份公共財政規劃,從2000年到2002年的3年內,法國將在保持經濟年增長率2.5%的情況下,把赤字降為國內生產總值的1.2%。如果這3年的經濟年增長率達到3%,公共赤字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將相應降至0.8%。法國的金融市場十分活躍,到1999年底,巴黎證券交易所以市值98138億法郎的資本額位列世界第7大資本市場。
對外經濟關系。法國經濟的發展高度依賴出口,因而十分重視對外經濟關系。法國的出口在世界貿易中占第四位,佔有國際市場上的份額5.6%,對外貿易約佔GDP的20%,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主要進出口夥伴為歐盟國家。近年來政府把促進出口作為帶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在保持和擴大原有國際市場的同時,積極開發拉美、亞太等地區的新市場。另外,法國還是世界第三大軍火出口國。 法國政府同時積極採取措施鼓勵外國在法投資,如放寬條例、為投資提供幫助等。外國對法國的直接投資增幅更大,在西方發達國家中僅次於美國和英國而名列第三。其中歐盟佔80%,美國佔15.8%(1998年,下同)。法國的對外投資主要集中在歐盟成員國占(45.9%),另外對美國(佔18.7%)和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非洲、拉美的投資也比較高,並以工業、能源、服務部門為多。2000年法國吸引外資僅為479億歐元,佔世界總量的3.5%,從第6位滑至第8位。世界直接投資年度報告指出,2000年法國超過美國成為僅次於英國的世界第二大對外直接投資國。
法國的科學技術力量雄厚,具有國際先進水平。戰後以來,尤其是70年代以來,法國充分注意到科學技術對人類活動和社會經濟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從而十分重視發展科學技術。注重科學技術隊伍建設,逐步增加研究與開發經費。經過多年的努力,法國已在核技術、空間技術、航空技術、通訊技術、電子技術以及生物技術等高、精、尖領域取得了重大成就。法國分別於1982、1986年通過了兩部「科技指導規劃法」,以立法的形式規定了科研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國家和企業研究與開發經費的年遞增率、科研人員的增長率,重大科研項目和優先發展領域,以及科研人員的法律地位等一系列重要方針和政策。同時,法國是歐共體科技合作的重要夥伴,積極主張西歐科技合作,因此,對外科技合作也成為法國科技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法國研究與開發費用佔GDP的比重在1990、1995、2000年分別為1.84%、1.78%、2.28%。根據第二部「科技指導規劃法」,法國已致力於把這一比重提高至3%的目標,從而趕上其他工業化國家的水平。法國的研究與開發人員數1990年為99.2萬人,1995年為151萬人;2000年為202.8萬人。
為支持企業科技創新,促進經濟發展,法國經濟部2002年12月宣布了法國《企業科技創新計劃》,提出對創辦不到8年的「新興科技企業」給予政策傾斜,幫助企業提高科研創新能力,力爭使法國科技研發資金投入由目前占國內生產總值2.2%增至2010年的3%。與歐美其它發達國家相比,法國企業無論在科技投資還是在吸引外國投資方面都處於落後地位。根據法國工業部和經合組織提供的數字,法國大約有32萬科技人員工作在大大小小的國營和私人企業中,2000年,法國科技研究和開發資金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19%,而同期美國科研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7%,德國為2.5%,日本為3%。同年,法國吸引外國直接投資500億歐元,遠遠落後於美國的3180億歐元、德國的1990億歐元和英國的1470億歐元。法國科技戰略委員會(CSI)認為,科技是經濟發展的關鍵,今天一個工業國家的發展有一半與科研投資和企業革新有關,法國必須在科技方面迎頭趕上去。法國國家對企業的科技投資和其它國家相比處於前列,但企業對科技的投資,包括國有和私人企業對科技的投資只佔科技投資總額的54%,低於美國的66%,也低於德國的65%。
法國作為二次大戰的戰勝國,在戰後軍事能力發展迅速,成為擁有核武器和核發展能力的核大國之一,在國際政治和國際安全及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法國的軍隊人員數逐步減少,由1970年的50.15萬人降至1990年的45.31萬人。法國是一個核大國,擁有的核發射裝置和核彈頭數列世界前茅。長期以來,法國政壇一直處於左右「共治」狀態,這使得各政黨之間很難形成一致的國防建設戰略。特別是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法國歷屆政府都大力削減國防預算,以致於法國的軍費開支從1989年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下降到2001年的1.8%。
雖然法國仍然保持較高的失業率,但由於實現幾乎沒有通貨膨脹的經濟增長,同時政府頒布了減息等一系列刺激消費的措施,法國國內需求保持高漲,成為總體經濟保持增長的主導力量。私人消費尤其活躍、超過預想的低通貨膨脹率和就業人數的增加,提高了個人收入水平,同時家庭儲蓄率下降,表明國內需求的上升態勢。在教育水平方面,人均教育經費支出從1990年的137.89美元,上升到1995年的629美元,2000年則上升到903.93美元,排序分別為第3位、第4位、第4位。據此計算,教育水平在三個年份的排序分別為第6位、第6位、第4位。在城市化方面,法國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在這三個年份分別為67%、79%、74%,排序分別為第6位、第4位、第7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法國的城市化水平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法國的社會發展程度,1990年和1995年為第4位,2000年均穩定在第5位。
法國基本上一直實行市場經濟基礎上的計劃調節管理體制,曾幾次發動國有化運動,將煤礦、電力、航空、銀行和汽車等部門的一些公司收歸國有。政府最終消費支出佔GDP的比重,法國在1990、1995、2000年分別為15%、18%、18%,排序分別為第5位、第4位、第5位,可見這一比重還是比較高的。中央政府總支出佔GDP的比重,法國在這三個年份分別達到32.3%、42.1%、42.6%,排序第3位、第4位、第3位。這充分說明,法國雖然實行的是市場經濟制度,但國家沒有失去對經濟的控制,國家調控能力甚至比計劃經濟國家還要好。
今後幾年法國外交政策的指導方針是:推進歐洲建設,加強法國人的安全保障,促進世界的和平、民主與團結。支持歐盟擴大是法國外交政策的第一重點,因為這有利於歐洲的民主與和平。但歐盟的擴大不應該使歐洲出現新的裂痕,加強同俄羅斯等國家的夥伴關系應與歐盟擴大同步進行。歐盟擴大時也應注意加強同地中海南岸各國的關系。歐盟的未來是法國歐洲外交的第二重點。堅定不移地參與制定歐盟公約,並建議指定一個任期比現在長的歐盟主席。重建並深化法德關系是法國歐洲外交政策的第三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