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法國很歧視和排斥中國的嗎
據我對法國人的了解(個人意見):法國人是個高傲的民族,他們自認為自己與眾不同樂天派自由等,但是他們佩服強者,藐視弱者。看看歷史就是如此,拿破崙妄圖世界,二戰又被德國臣服。所以我之所見就是弘揚我泱泱大國之氣節,平視對方,與法國人打交道從氣勢上不能輸,不能服軟!要有些他們所沒見過,沒聽過,不會的絕活傍身最好!
『貳』 歐洲人有沒有種族歧視
哪裡都有,連中國都有,歐洲自然不例外.
實際上,歐洲歧視比美國更厲害.在美國開除一個白人沒事,開除黑人還要擔心被控種族歧視...而在歐洲,足球場上,經常不少人對黑人球員發出猩猩叫的聲音,俱樂部\足協\警察都奈何不得.
『叄』 為什麼二戰時法國……
法國被德軍佔領的北部主要是日耳曼人吧(與法國接壤的比利時和荷蘭就以日爾曼人為主)歷史上建立法蘭克王朝的法蘭克族也是日耳曼人,算是納粹宣揚的「最優秀」的雅利安人。而波蘭人和蘇聯人是斯拉夫人為主,是納粹要消滅的「劣等民族」,猶太人就更別提了。
另外還有一點,法國雖然戰敗,但納粹德國的力量還不足以控製法國在海外的廣大殖民地,如果英國以法國盟友身份接受這些地盤就麻煩了!因此希特勒必須要利用法國南方的維希傀儡政府維持那些地方為他服務,所以納粹在法國淪陷區也不敢太放肆
『肆』 法國人的高傲具體體現在哪裡
法國是歐洲是最傲慢的國家之一,因為法國人對自己的文化很驕傲,他們對自己的語言、飲食、藝術等等都有強烈的自豪感,而且世界上第一部電影就是法國人發明的。所以法國人的自豪感以至於發展成了傲慢。
而且在冷戰時期,美國組建北約,以老大的身份自居,法國很氣憤。好萊塢是美國推銷美國文化的主要工具,美國一直在對世界進行文化侵略,法國人認為法國文化受到了美國文化的侵略,故而法國抵制美國文化。
法國人尤其對自己的語言感到很驕傲,這是很正常的,但驕傲過度就成了目中無人,所以法國人和法國媒體總喜歡拿別人的文化開玩笑,而且還是帶有歧視性的玩笑,而且拿別人的信仰去取笑,所以法國人拿別人的文化開玩笑一點都不在乎別人的感受,他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沒什麼不對。但有些玩笑是不能亂開的,特別是棕教方面,更不能隨意開玩笑。這就是為什麼總是法國受襲擊。
西方人其實都有存在這種意識,白種人認為他們均於其他人種,所以就有了種族歧視,他們認為西方文明居於所有文明之前,認為基督教均優於任何宗教,只不過是英、美以及法國等其他個別歐洲國家特別極端,所以法國引火上身了,因為他們不懂得尊重別人的文化和信仰。
既然他們不尊重別人,那別人怎麼可能會對他們客氣。
『伍』 法國人有多友好呢
非常友好和樂於助人。
我和妻子還有我4歲的孩子從巴黎前往瑞士因特拉肯。這是我們第一次在歐洲乘火車旅行,我們對這個系統不是很了解(後來我們發現它很方便)。我們上對了火車,卻上錯了車廂。法國/德國/瑞士的乘客告訴我們去正確的車廂,因為這個車廂稍後會斷開連接(我們後來才知道)。但他們說的都是自己的語言。我們困惑地下了車,上了車,去站台上找一名法國火車官員要求澄清,但他斷然拒絕聽我們的。這時,火車開了。
當一個人身在異鄉,不了解當地的傳統和習俗,不懂當地的語言,而且預算有限(我為這次旅行節省了很長一段時間),顯然會感到不安。像這樣的不幸只會增加焦慮。那對法國夫婦,高級官員,列車工作人員都很有幫助和合作,理解我們的問題。他們以最人道的方式幫助了我們。我將永遠感激這些普通法國人民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這只會增加我對法國人民和法國的尊敬。
『陸』 關於種族歧視的故事
關於種族歧視的故事:
據美國中文網綜合在2014年2月19日的報道,美國華人歡慶新年之際,西裔民主黨籍加州參議員)賀南德茲提出一項提案卻給歡樂中的亞裔們澆了一盆冷水。
該議員嫌加州大學系統的亞裔學生太多了,要求限制亞裔入學,提高西裔和非裔在加大系統中的入學比率。
根據《經濟學人》雜志的數據,美國精英大學亞裔學生的數量1993年為20%左右,此後不升反降。而全國大學本科學生的組成比例,1984年亞裔為4%,24年後,終於增長至6%。
但在此期間,拉丁裔和非裔卻增長至15%。同樣,亞裔的SAT成績必須比黑人高出450分(滿分1600分)才能錄取,而同樣的成績下,非裔被醫學院錄取的機會是亞裔的三倍。
(6)為什麼法國人不有種族歧視擴展閱讀:
關於種族歧視的原因有很多,如果要追溯原因,可以先從這個行為導致的目的想起。由於資源是有限的,而為了讓自己掌握更多的資源,種族歧視行動就能在心理上佔領至高位、
從而使過多佔有資源這種行為合理合法化,而對於個人來說,還是在於這種人性,當這種類似於自尊的情緒擴大化,就有可能出現以這種貶低他人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虛榮感。
如果僅僅是一個人看不起一個種族,或者是全世界,導致不了種族歧視這種大范圍的行動發生。當一個具有自負意識的人擁有某些資源。
有權力,軍隊,信仰,那麼就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行動實現對一個種族的歧視,而與這相對應的是,往往身居高位的集權者都會有自負自尊自滿這一行為特徵。
『柒』 「浪漫之城」變成黑人之都,新生兒60%都是黑人,本國人為何有苦難言
法國一直有浪漫之城的美譽,但是近兩年來卻變成了黑人之都,因為在法國出生的新生兒60%都是黑人,而且這個比例還在逐年的增加,而這樣的現實也讓本土法國人有苦難言。
法國人生育率太低,導致了新生兒60%是黑人。法國是非常發達的國家之一,而發達的國家中有一個共同的困擾,就是女性的生育能力偏低,女性獨立能力很高,所以在某些程度上很多女性都不願意讓自己的生活被孩子所牽絆所束縛,所以導致了法國本土人口急劇下滑,而且還出現了負增長的狀態。
雖然說浪漫之城法國慢慢變成了黑人之都,但是種族歧視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不僅法國人因為這樣的現狀有苦難言,相信黑人也覺得很不舒服,想要人人平等的生活吧!
『捌』 法國人會有種族歧視嗎
法刊文章揭露種族歧視仍是法國的一大禍害 (原文提要:法國人並不比別國人更帶種族主義。然而,在南方國家往法國大量移民40年之後的今天,一個名字或者一種膚色往往能使你成為在就業、購房或者逛歌廳等方面的種族歧視的受害者。應當改變這種狀況。否則,我們就會徑直走向歐洲小團體主義。)
「像你這樣的人不能去」。當老師對他說這話的時候,尼古拉還在尋思自己是不是聽錯了。「像他這樣的人」,那就是有色人。「像他這樣的人」,老師在年初時說要帶他們去實習的那家大商店是不接納的。這種事就發生在巴黎,在一個職業學校里。尼古拉,一個巴西男人和一個法國女人生的兒子,就因為長得太黑了而不能去參加實習。他的母親說:「當我的兒子說完這事之後,我馬上就去找了那個老師,她很平靜地對我說,確實如此,那家商店不接納有色人種去那裡實習。然後,我又給學校的負責人打電話,他們說這里有點誤會,說這是老師出了點偏差……實際情況似乎要復雜得多:後來,那位老師解釋說她寧願不再讓這些有色孩子去實習,因為他們經常會被打回來。其實,一切都像雙方已經達成了一種默契一樣:商店給學校一筆學生實習費用,然後,學校再挑選學生去實習。」
「像」尼古拉這樣的人,在一個自誇人人平等的國家中有好幾萬。在這里,經常有人對他們說只有「高盧人」才是真正的法國人。然而,大家都知道,在學校里,人們是這樣教導我們的:法蘭西共和國接納各種少數民族,只要他們願意來法國。法國不存在任何種族、宗教或者膚色方面的歧視。但這是理論,是一種准則。是一種很容易記住而很難做到的演說。
因面型而受到歧視的事並不在少數。自1999年10月以來,由種族救援組織提到的種族歧視事件就達300起。主要存在於就業領域和同治安部隊的關系之中(分別佔37%和17%),同時也存在於娛樂領域(如進入歌廳等)和住房問題上。為該組織關注這個問題的尼古拉·瓦羅說,這種事並不新鮮,「不過,不少受害者或者證人經常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丑聞。我們的頭一項工作就是讓他們懂得我們沒必要一定要忍受這些,更不能輕易就這樣算了」。這種工作似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那些受害者不再沉默了,證人也敢於起來揭發了。
『玖』 法國立法禁止嘲笑他人口音,為何會有這種法律的出台
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語言,哪怕在同一個地區也可能帶有明顯的口音,因為口音問題給很多人帶來傷害,讓他們受到嘲笑,這深深的傷害了他們,讓他們感到了痛苦,法國立法禁止嘲笑他人口音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因為口音立法這會不會是小題大做?這引起了很多人的激烈討論。思考了很久,說說我的看法,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每一項法律的出台肯定都有受害者,為了保護受害者,為了大家能夠享有平等的權力,法國出台禁止嘲笑他人口音可以說非常有意義,這讓其他國家遇到這種情況之後,有了好的借鑒模式,也有了更好的處理方式。
『拾』 法國人怎麼這么多黑人
第一原因 :瓜德羅普,馬提尼克,新喀里多尼亞,塔希提,新喀里多尼亞。這幾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上的島嶼是法國的海外領地,是法屬島嶼。島上的居民大部分是黑人和克里奧爾人,因為很多年前被法國殖民統治過,所以官方語言也是法語。當年法國殖民者侵略時曾在當地強行推行法語。這些島嶼雖然內部擁有的很不錯的自治權,但法國政府在當地派了駐軍。所以全球很多外國人眼裡,無異於是法國的領土。記得02年,法國曾在新喀里多尼亞進行了1次核實驗,如果是外國的土地,會被允許搞演習嗎?
該隊的黑人里,來自上述4個法屬島嶼的球員,由於本身是法國所管轄的領地,因此他們本身就算擁有法國國籍,只要在很小的時候來法國內陸居住就OK了,像圖拉姆,亨利,阿內爾卡,馬盧達是幾歲時就來法國內陸的巴黎居住的
但也有一部分黑人球員來自以前法國在非洲的殖民地,如貝南,象牙海岸等國家。一般來自這些國家的人擁有雙重國籍,但他們選擇了代表法國效力
第二原因 :法國大概是歐洲最沒有種族歧視的國家,從16,17世紀開始征服北非等地後就有大量移民到法國,因為除了世界大戰外,法國本土幾乎很少受外部戰爭困擾,而法國人也鮮有種族歧視的觀念,因此很多北非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願意移居法國,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法國國家隊黑大個多的原因,老齊自己好象都是北非裔的。正是這種自由平等博愛促使法國國家隊發揮超乎普通一流球隊的實力(歐洲其他球隊就罕有黑人球員。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見證法國的偉大是必不可少的。
法國的文化特質決定了它具有海納百川的性格,而法國自大革命以來一直堅持的"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制約了其國內的種族主義和右翼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