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浪漫主義產生背景
浪漫主義是法國大革命催生的社會思潮的產物。大革命所倡導的「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推動了個性解放和情感抒發的要求,對個人獨立和自由的強調,成為浪漫主義文學的核心思想。
浪漫主義的興起,發生在法國大革命之前,歐洲民主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時期。它反映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對個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對封建領主和基督教會聯合統治的反抗,也是文藝上對法國新古典主義的反抗。
啟蒙運動在政治上為法國革命作了思想准備,在文藝上也為歐洲各國浪漫主義運動作了思想准備。但是,法國革命勝利後所確立的資產階級專政和資本主義社會秩序,卻宣告了啟蒙運動理想的破滅。
「和啟蒙學者的華美語言比起來,由『理性的勝利』建立起來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諷刺畫。」(恩格斯)席捲歐洲的浪漫主義運動,正是當時社會各階層對法國革命的後果以及啟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國」普遍感到失望的一種反映。
(1)法國大革命如何影響浪漫主義擴展閱讀
浪漫主義作為歐洲文學中的一種文藝思潮,產生於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的資產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對封建專制,在藝術上與古典主義相對立,屬於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的一種意識形態。
18世紀末年,隨著浪漫主義思潮在歐洲文壇的勃興,浪漫主義這一術語就用得非常流行了,並且在1798年法蘭西學別的創作方法的名稱。它反映在藝術的各個領域:德國是詩和音樂;英國是詩、小說和風景畫;法國是繪畫和雕刻。
歐洲的浪漫主義思潮,是在人們對啟蒙運動「理性王國」的失望,對資產階級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愛」口號的幻滅和對資本主義社會秩序的不滿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當時的作家都對現實不滿,企圖尋求解決社會矛盾的途徑。
但由於作家所持的階級立場和政治態度不同,因而浪漫主義思潮中就形成兩種對立的流派,即積極浪漫主義和消極浪漫主義。前者是進步的潮流,它引導人們向前看,後者屬反動的逆流,它引導人們往後看。這種區別,實質上是對當時法國大革命和啟蒙運動的兩種截然不同的反響。
❷ 法國大革命的過程
1、攻佔巴士底獄
攻佔巴士底獄成了全國革命的信號。各個城市紛紛仿效巴黎人民,武裝起來奪取市政管理權,建立了國民自衛軍。在農村,到處都有農民攻打領主庄園,燒毀地契。
不久,由人民組織起來的制憲會議掌握了大權。這一年,制憲會議頒布了「廢除一切舊義務」的「八月法令」,緊接著又通過了著名的《人權宣言》,向全世界庄嚴宣布了「人身自由,權利平等」的原則。
2、君主立憲派
1792年7月11日立法議會宣布祖國處於危急中。以無套褲漢(平民)為主體的巴黎人民再次掀起共和運動的高潮。雅各賓派領袖羅伯斯比爾、馬拉、丹敦領導反君主制運動,於8月10日攻佔國王住宅杜伊勒里宮,拘禁了國王、王後,打倒波旁王朝,推翻立憲派的統治。
3、吉倫特派統治
在1793年2月,普魯士、奧地利、西班牙、荷蘭、薩丁尼亞、漢諾威、英國成立了反法同盟,對法國進行武裝干涉。然而吉倫特派無力抵抗外國軍隊,巴黎人民於5月31日 - 6月2日發動第三次起義,推翻吉倫特派的統治,建立起雅各賓專政。
4、雅各賓派專政
1793年6月3日~7月17日頒布3個土地法令,使大批農民得到土地。6月24日公布1793年憲法,這是法國第一部共和制的民主憲法,但是由於戰爭未能實施。
7月,改組並加強作為臨時政府機關的救國委員會,並把投機商人處決。10月底,他們把吉倫特派及其支持者斬首,包括布里索、羅蘭夫人、科黛,美國革命家托馬斯·潘恩也被捕入獄。
5、熱月黨人統治
1795年10月鎮壓保王黨戰役後,根據新憲法,熱月黨人於10月26日解散國民公會,成立新的政府機構督政府。恐怖時期結束,但政局仍然不穩。
1798年立法機構選舉時雅各賓派的殘余勢力大批當選,督政府再次宣布選舉無效。這種政策歷史上稱為「鞦韆政策」。
1799年英國又組成第二次反法聯盟,以西哀士為首的右翼勢力要求藉助軍人力量控制局面。11月9日(共和八年霧月18日)拿破崙·波拿巴發動霧月政變,結束了督政府的統治,建立起臨時執政府,自任執政。法國大革命高潮結束。
(2)法國大革命如何影響浪漫主義擴展閱讀:
法國大革命的意義:
1、法國大革命徹底鏟除了法國的封建勢力,為法國的資本主義開辟道路,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符合歷史發展潮流。
2、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影響深遠,不僅幾乎影響了整個歐洲,乃至對後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反封建斗爭都有影響。
3、法國大革命孕育了啟蒙思想,促進了世界范圍內的思想解放運動。
4、文學藝術上,法國大革命後,知識分子對革命前幻想的理性王國深感失望,產生了浪漫主義文學,浪漫主義美術和音樂。
5、法國大革命中人們的斗爭精神成為永遠的精神財富,鼓舞著半殖半封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❸ 19世紀歐美的浪漫主義文學是在怎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浪漫主義文學的鼎盛時代是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時期,即18世紀90年代到19世紀30年代。浪漫主義所以會在這個時期獲得蓬勃發展,是因為資產階級革命的需要。1798年法國資產階級推翻了封建專制政權,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這個偉大的歷史事件震撼了整個世界,在歐洲掀起了此起彼伏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於是,表現理想、推崇英雄、充滿激情的浪漫主義文學也就必然地成為這個時代的文學主流。
❹ 法國大革命有何意義
對國內法國大革命是一次廣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從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到熱月政變,法國大革命經歷了五年的歷程,其勢如暴風驟雨,迅猛異常。在三次起義中,人民群眾都顯示出偉大的力量,一再把革命從危機中挽救過來,並推動它進一步向前發展,它結束了法國一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
對世界
法國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規模最大,最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它摧毀了法國的封建專制制度,震撼了整個歐洲大陸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傳播了資本主義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期間所頒布的《人權宣言》和拿破崙帝國時期頒布的《民法典》(後改名《拿破崙法典》)被稱為新社會的出生證書。在世界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次革命也為此後的各國革命樹立了榜樣,因此具有世界意義。
❺ 怎麼理解浪漫主義是 對法國大革命的反響
浪漫是自由自在,不受約束,要不然巴黎人民至於三番五次跳出來起義,法國後來的歷史也不會那麼混亂
❻ 法國大革命的過程是怎樣的
1、攻佔巴士底獄
攻佔巴士底獄成了全國革命的信號。各個城市紛紛仿效巴黎人民,武裝起來奪取市政管理權,建立了國民自衛軍。在農村,到處都有農民攻打領主庄園,燒毀地契。
不久,由人民組織起來的制憲會議掌握了大權。這一年,制憲會議頒布了「廢除一切舊義務」的「八月法令」,緊接著又通過了著名的《人權宣言》,向全世界庄嚴宣布了「人身自由,權利平等」的原則。
2、君主立憲派
1792年7月11日立法議會宣布祖國處於危急中。以無套褲漢(平民)為主體的巴黎人民再次掀起共和運動的高潮。雅各賓派領袖羅伯斯比爾、馬拉、丹敦領導反君主制運動,於8月10日攻佔國王住宅杜伊勒里宮,拘禁了國王、王後,打倒波旁王朝,推翻立憲派的統治。
3、吉倫特派統治
在1793年2月,普魯士、奧地利、西班牙、荷蘭、薩丁尼亞、漢諾威、英國成立了反法同盟,對法國進行武裝干涉。然而吉倫特派無力抵抗外國軍隊,巴黎人民於5月31日 - 6月2日發動第三次起義,推翻吉倫特派的統治,建立起雅各賓專政。
4、雅各賓派專政
1793年6月3日~7月17日頒布3個土地法令,使大批農民得到土地。6月24日公布1793年憲法,這是法國第一部共和制的民主憲法,但是由於戰爭未能實施。
7月,改組並加強作為臨時政府機關的救國委員會,並把投機商人處決。10月底,他們把吉倫特派及其支持者斬首,包括布里索、羅蘭夫人、科黛,美國革命家托馬斯·潘恩也被捕入獄。
5、熱月黨人統治
1795年10月鎮壓保王黨戰役後,根據新憲法,熱月黨人於10月26日解散國民公會,成立新的政府機構督政府。恐怖時期結束,但政局仍然不穩。
1798年立法機構選舉時雅各賓派的殘余勢力大批當選,督政府再次宣布選舉無效。這種政策歷史上稱為「鞦韆政策」。
1799年英國又組成第二次反法聯盟,以西哀士為首的右翼勢力要求藉助軍人力量控制局面。11月9日(共和八年霧月18日)拿破崙·波拿巴發動霧月政變,結束了督政府的統治,建立起臨時執政府,自任執政。法國大革命高潮結束。
(6)法國大革命如何影響浪漫主義擴展閱讀:
法國大革命的意義:
1、法國大革命徹底鏟除了法國的封建勢力,為法國的資本主義開辟道路,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符合歷史發展潮流。
2、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影響深遠,不僅幾乎影響了整個歐洲,乃至對後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反封建斗爭都有影響。
3、法國大革命孕育了啟蒙思想,促進了世界范圍內的思想解放運動。
4、文學藝術上,法國大革命後,知識分子對革命前幻想的理性王國深感失望,產生了浪漫主義文學,浪漫主義美術和音樂。
5、法國大革命中人們的斗爭精神成為永遠的精神財富,鼓舞著半殖半封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❼ 如何理解法國大革命
1廣泛徹底:
18世紀的法國革命是資產階級革命時代最大的、最徹底的一次革命.從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到1794年7月熱月政變,法國大革命歷時5年,就其規模而言,如暴風驟雨,迅猛異常.人民群眾在三次起義中都顯示了偉大力量,每當在革命的轉折關頭,都推動革命向前發展.人民群眾積極參加革命,使革命得以徹底進行.
2成果卓著:
國內:法國革命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它結束了法國一千多年的封建統治,在法國初步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政治體制,正如恩格斯所說,「它是真正把斗爭進行到底,直至交戰的一方即貴族被消滅,而另一方即資產階級完全勝利的首次起義」.
國際:這場大革命還震撼了歐洲的封建制度,給它們以沉重的打擊.
3影響深遠:
國內:這次革命掃盪了法國的封建勢力,掃清了法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為工業革命創造了條件.它對法國社會的思想觀念、文化教育等方面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國際:這場大革命的徹底性更為以後的各國革命樹立了榜樣,因而具有世界意義.它動搖了歐洲其他國家封建制度的基礎,推動了整個歐洲和美洲的資本主義的發展.正如列寧所說:「這次革命給本階級、給它所服務的那個階級,給資產階級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個19世紀,即給予全人類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紀,都是在法國革命的標志下渡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