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上最強大的五個國家
軍事最強的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中國。五個核武大國、海軍、陸軍、空軍強國
經濟最強的美國,中國,日本,德國,法國,國民總產值前五名
政治最強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中國。五個常任理事國
文化最強的美國,中國,英國,法國,俄羅斯, 世界六大語言英語(英聯邦國家和美國、原英國殖民地)、漢語(中國和世界華人、亞洲東部的儒家文化區日本、韓國)、俄語(原蘇聯國家)、法語(法國、比利時、瑞士、和非洲一半以上國家)、阿拉伯語(西亞、北非)、拉丁語(拉丁美洲)
(1)德國英國法國韓國哪個國家最強擴展閱讀:
第一名美國,這個只有200多年的國家,現如今卻毫無爭議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可能還沒有蘇聯與其一爭),不管是軍事(2014軍費預算高達5186億美元,甩開第二名中國1320億美元幾條街)、經濟(美國2014年GDP為17.149萬億美元,中國第二為美國2014年GDP為17.149萬億美元),還是其他綜合實力,都以絕對優勢居於首位,綜合國力也是遙遙領先其他國家,顯示了美國的超級大國的風范。
世界第二強國:中國
理由: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人口第一大國,軍事預算世界第二,軍事綜合實力世界第三,發展中國家的龍頭,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只想說:中國加油,早日重整我大漢雄風。
第三名:俄羅斯
俄羅斯曾經是美國外的另一個超級大國,雖說蘇聯解體,退出了世界超級大國行列,但繼承了蘇聯80%的國家實力的俄羅斯,依然是這個世界上唯一敢跟美國叫板,讓美國害怕的國家,軍事綜合實力世界第二就是最大的資本,而且俄羅斯是全世界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疆土面積遼闊,地質資源豐富,經濟基礎得天獨厚,是國民經濟發展、國力強盛的最大優勢。在這個地球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與其相比的,唯一缺陷就是經濟實力稍微差了點。
第四名:英國
這個老牌的西方世界霸主,在美國崛起之前,絕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雖說現在沒有以前那麼牛掰看,但英國軍隊很強,也是強大國家之一,擁有最多國防預算之一,海軍是全世界羨慕的。
第五名:法國
法國和英國幾乎可以是一對孿生兄弟,各項實力都比較接近,發達的經濟水平,強力的軍事力量和科技,國際威望高,農業基礎穩健,工業先進,旅遊,文化等產業發達,科技水平高,教育較好,也是一個老牌世界強國。
❷ 世界上最強國家排名是什麼
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絕不可以單從軍事或者經濟某個方面來說而是多面統籌所組成的,而放眼當今全球,世界十大強國,筆者認為有以下國家。
第一、美國
美國綜合國力之強大足以撼動全球,是當今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的GDP長期位居世界第一,市場經濟體系完備而發達,工業實力強悍,金融領域以華爾街為全球經濟的晴雨表。美國的霸權體系下美元霸權即是以美國經濟實力為基礎,又為綜合國力服務。美國的軍事實力同樣全球第一,擁有全球最大的軍費規模和世界最大的遠洋航母編隊力量,全球最多的海外軍事基地和最大的海外駐軍,以F22、F35、宙斯盾驅逐艦等代表了美國在全球最為先進的軍事現代化水平,而且美國的軍事思想和實戰經驗一直領先全球,海灣戰爭的信息化作戰就開啟了世界現代化和信息化軍事改革的序幕。美國是聯合國五常之一,還是G7、G20等重要國際多邊組織以及北約這個全球最大軍事安全組織的成員國,國際影響力深遠。美國綜合國力全球第一,毋庸置疑。
第二、中國
作為一個新興大國,目前還處在高速發展的階段,我國的經濟、軍事、國際話語權、地緣政治影響力發展較為均衡。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進出口貿易國,每年都是國際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經濟總量龐大,開放程度高,在部分產業的技術和實力上領先全球,但是目前人均GDP水平還是處在世界中游水平,收入水平還在增長過程之中;我國軍事力量這些年在迅猛增長,國防工業水平不斷提高,如殲20、國產航母、055驅逐艦、99式主戰坦克的研製入役顯示出我軍現代化水平和體系化作戰水平已經與20年前不可同日而語;我國還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是G20、金磚國家組織、亞太經合組織等很多重要的國際多邊組織的主要成員國,與很多國家有著友好關系和經貿往來,國際影響力深遠。
第三、俄羅斯
俄羅斯雖然擁有世界上排名前三位的油氣資源儲量,出口量也是足以撼動國際能源市場,但是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經濟就沒有什麼太明顯的氣色,目前還在世界十大經濟體之外徘徊,產業結構畸形,設施老化嚴重,且經濟的韌性不夠,極其容易受到能源市場價格和需求變動的影響;但在軍事上俄羅斯還是穩居世界第二軍事強國地位,俄羅斯的國防工業和現實戰力還是很強的,盡管存在一些兵種上的短板,但海陸空三基核打擊力量是其軍事上的一大依仗,為其綜合國力加了很多分。同樣,俄羅斯也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在地緣政治上也是很有影響力的,常常在安理會和美國叫板也可以看得出俄羅斯的國際話語權是很有分量的。
第四、日本
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工業和科技實力非常全面和發達,日本科學界連續18年榮獲諾貝爾獎項,國際貿易規模巨大,相對來說弱在軍事和地緣政治影響力,雖然日本的常規軍事力量也是很強的,但是日本受到軍力發展的限制,沒有航母和核力量,這註定了其軍事力量存在短板;日本由於戰敗國的身份在聯合國安理會是沒有地位的,其也常常作為一個「政治侏儒」的形象出場,盡管是G7、經合組織等國際組織成員,始終在國際話語權上遜色於中俄,這也在日本忙前忙後搞印太戰略、民主安全菱形等戰略上而無所結果上有所體現。
第五、英國
英國是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如今也還是世界主要強國之一,2017年GDP位居世界第五,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強國,金融和工業實力均十分強勁。在軍事上英國同樣在全球較為領先,新型航母入役讓英國皇家海軍找回來顏面,英國是少數幾個擁有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國家,皇家海軍和空軍仍是世界少數具備遠程投射的力量。而英國也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不言而喻,同時還維持著英聯邦首腦國的地位,英國仍然是除美國外最強的西方國家之一。
❸ 歐洲哪個國家最強大
歐洲大陸歷史上自古羅馬帝國以後,出現了三個最強的中央集權國家,第一個是西班牙—奧地利聯合王朝;第二個是法國;第三個是德國。
中世紀時期最強的國家是哈布斯堡聯合帝國,它興起於13世紀瑞士的阿勒河一帶的鷹堡,後來通過戰爭取得了維也納這個當時歐洲大陸心臟城市後,開始在中歐和德意志一帶稱霸,而後藉助羅馬教皇和東歐各國的力量成功抵禦了土耳其對歐洲的入侵,因此獲得了匈牙利和巴爾乾地區,開始在南歐和東歐產生影響。
15世紀哈布斯堡王朝與西班牙的伊薩貝拉女王後代聯姻,又取得了西班牙和義大利的領土。同時由於西班牙此時已經開始向外殖民,向內稱霸歐洲,連同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等西歐地區也劃入了帝國版圖
16世紀西班牙取得美洲殖民地獲得大量的財富,從此哈布斯堡聯合王朝開始了長達150年的統一歐洲的爭霸戰,這150年也是奧地利——西班牙聯合王朝最為鼎盛的時期,大陸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與之匹敵。這個王朝帝國除了法國和英國,還有莫斯科公國(後來的俄羅斯)沒有徵服以外,勢力遍及全歐洲,同時還統治著美洲廣大地域
哈布斯堡聯合王朝最終由於土耳其和英法以及德意志,北歐諸國的內外夾擊下輸掉了這場百年戰爭,1650年雙方正式簽訂條約,標志法國取得聯合帝國開始主宰歐洲,西班牙徹底衰落淪為2流國家,奧地利則勉強保有一等大國地位,但也再沒能重新主導歐洲
❹ 英國,法國,德國,韓國,日本,怎麼排,哪個最強
看你排什麼了,軍事上是:英國、法國、日本、韓國、德國。經濟上是:德國、日本、英國、法國、韓國。文化上是:英國、法國、日本、德國、韓國。社會上是:德國、日本、法國、英國、韓國。歷史上是:日本、韓國、英國、法國、德國。
❺ 號稱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德國、英國,法國,如今誰的綜合國力更強
個人認為是英國最強,並且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英國也是最大的,雖然德國的gdp最高,法國的面積最大,但是終究影響力來說,還是要數英國。
雖然現在英國面積很小,但是英國在海外的附屬地還是很多的,要知道,以前的大英帝國可是所向披靡的存在,除了美國,沒有地方可以抗衡的了它,並且也佔領了很多地方作為英屬殖民地,幾乎把英國的影響力傳遍了整個世界,一直到現在,英國文化在全球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還有英國首都倫敦也是一座老牌國際化大都市,是不亞於紐約的存在。
❻ 英國,法國,德國和韓國,哪個科技能力最強
德國是基礎領域的實力最強,英國和法國差不多。
❼ 德國 法國 英國 他們三個國家的綜合實力誰最強 為什麼
這個問題基本是比較德法,英國90年代後大幅度衰退,現在已經不可與德法同日而語。比較綜合實力是個很籠統不嚴謹的話題,但也能大致討論一下:
①人口:德國人口比法國多出將近一兩千萬,不過德國老齡化是出了名的嚴重
②領土:兩國都不是以領土縱深為基石的國家,法國國土面積更大
③政治地位:法國是五常之一,德國在國際事務特別是地緣政治上沒有過多參與,法國則從薩科齊時代起就頻繁參與國際地緣政治活動,這是法國發揮國際影響力的一個重要途徑,不過參與地緣政治頻繁並不能說明國力更強,這是兩國政策方向的差異。
④金融經濟:法德是歐盟的主心骨,也是歐盟的兩個核心支柱,不過在歐盟經濟體系裡德國一直是首席,法國雖然從奧朗德開始一直試圖提升自己在歐盟經濟體系的地位與德國享有同等話語權,但兩國經濟實力差距還是很明顯,法國的失業率也一直居高不下,經濟上德國顯然領先法國。
⑤工業與製造業:前面有人說德國比法國工業體系完整,那純粹是扯淡,法國現在是世界上除中國外少有的工業體系齊全完整的工業大國,但與中國有些相似,法國全而不精,在高新產業和重工領域都不比德國出色甚至略落後於德國,德國工業發展和日本有共同點,都是揚長抑短。不過近幾年法國軍工逐漸趕超了德國,在軍售領域法國產品逐漸顯露頭角。法德在此領域可以說平分秋色各有千秋。
⑥軍事:法國有核,但有無核武器已經不似冷戰時期那麼舉足輕重,現在的地緣沖突和局部戰爭很難發展到需要動核武的地步,因為現在的戰爭主題是代理人戰爭或掠奪戰爭而非滅國戰爭。常規力量方面,兩國都已經奉行小而精的建軍思路,兩國武裝力量規模都很小,陸軍水平兩國差不多,德軍略強,但法軍在空軍和海軍上強出德軍太多,主要是因為德國奉行守土思路,德軍只是用於防衛德國本身基本不參與北約軍事行動,法軍則是外向型外交的產物,有較頻繁的國際軍事行動要參與,法國需要藉助法軍來發揮國際影響力。
⑦科技產業:兩國在歐盟框架內廣泛進行科技領域的合作,在科技產業方面兩國基本同等水平。
綜合來說,在和平年代經濟和科技還是評論國力的核心要素,也因為經濟上的地位,德國才成為歐盟內的領袖,雖然在歐盟框架內和法國構成雙核,但諸多事務上德國話語權更有分量,法國也因為經濟的疲軟,在處理德法關系和歐盟內事務時相對被動,兩國綜合國力相差無幾,在不考慮德法軍事沖突的情況下(在歐盟徹底擺脫美國控制和影響之前德法絕對會一心一意合作不可能有大規模軍事沖突),德國略占優勢,如果考慮對於第三國的影響力和實力,法國則略占優勢,實際上,兩國在國際上基本可視作一個整體,兩國廣泛合作使兩國在諸多國際事務上保持高度一致,若要強分優劣無異於把異性相吸的磁鐵強行拉開異性兩極。
❽ 歐洲三強,英,法,德哪個國家總體實力更強
英法德這三個都屬於發達國家之列,技術方面各有優勢,德國機床等精密機械有著巨大優勢,品牌和質量也是全球公認得好,因此出口總量也常年第一。英國則不需要通過工業出口來平衡國際貿易,所以不再支持普通工業,但在例如航空發動機,海軍軍艦,航天設備等方面有巨大優勢,法國在核能和農業方面有自己的優勢,另外就是法國的工業比較獨立。
通常來說英國金融類占優,法國經濟也是不錯的,也是歐洲最大的農業出口國,德國的工業最強。總的實力排名是英國>法國>德國,主要因為英國是超級大國,傳統力量仍舊非常強大,而法國也是常任理事國,且在歐盟中地位相對較高。經濟上由於英國和歐洲大陸經濟模式不同很難比較,但德國肯定會高於法國。
然而,在其他一些方面,德國的劣勢也非常明顯。在軍事方面,英法的軍事技術在歐盟都占據龍頭作用。兩國在非洲等第三世界的政治影響也遠超過德國。在這些國家和地區,他們的話語權也明顯大於德國。雖然在經濟領域德國占據有利地位,然而還是有一些難以忽視的問題。據報道其國內有20%的員工長期低工資待遇,這就造成了內需市場不振,難以改變出口為導向的經濟模式。此外,德國的人口呈現老齡化特徵, 這一趨勢這對其經濟增長也已經產生負面影響。
總的來說,這三個國家都是世界強國,各有各的優勢,也各自有各自的短板。我們無法籠統說哪個國家比哪個國家強,只能從具體的方面進行比較。
❾ 目前世界上綜合國力最強的前十國家是哪十個
目前世界上綜合國力最強的前十國家一般認為
以下是全球綜合國力排名前十的國家(不僅僅是經濟實力GDP排名),供參考:
NO.1:美國
美國擁有現今整體實力最強大的軍隊,同時其軍費也名列世界第一,約佔全世界總軍費開支的43%;陸地面積915.9萬,整體上相當富饒,另有諸多海外領地,戰略空間龐大;人口3.15億,大學普及率77%,每萬人中有科學家工程師41人,人口質量相當高;人均GDP49922美元,總量156847.5億美元(2012年)國際匯率,世界第一;在美國工業中,製造業佔了全國生產總額的四分之三,就工業基本金屬鋼鐵來說,美國產量佔世界五分之一,戰爭潛力巨大;至於美國的政治制度的相對優越性是不用解釋的。
NO.2:俄羅斯
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主體部分,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軍事大國,擁有著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強大的核武器庫。
俄在普京執政後,俄對聯邦主體的控制力日益加強,憑借世界最大的領土(1707.54萬平方公里,佔地球陸地面積的11.4%)與豐富的資源持續的恢復發展經濟,人均GDP已達14247美元(2012年)國際匯率,GDP總計2.02196萬億美元(2012年)國際匯率。
俄工業、科技基礎雄厚,部門全,航空航天、核工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俄的武器銷售份額佔了全球軍售的24%(美國佔世界的30%)。但俄工業結構不合理,重工業發達,輕工業發展緩慢,民用工業落後狀況尚未根本改變。
俄羅斯是教育大國,自然科學和基礎研究方面,高等教育的水平居世界領先地位,航空航天、軍事工業等工程技術領域亦屬世界一流;每千人(15歲以上)中高等教育以上158人,不完全高等教育31人,中等職業教育271人,普通中等教育302人。但俄是世界上人口減少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俄人口形勢持續惡化,從1993年的1.486億減少到2012年的1.431億人),有民族193個,其中俄羅斯族佔77%。
從一定程度上講俄國的人口問題是相對容易解決的,雄厚的基礎工業、較高素質的人口與再度執政的強勢領導人足以支撐俄羅斯位列第二!
NO.3:中國
中國乃文明古帝國的唯一倖存者,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擁有著有完整的基礎工業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土面積世界第三(實際控制土地面積不如美國)。
但中國在外族征服後,民族性被扭曲,漢文化被閹割,劣幣淘汰良幣,至今未能匡復好華夏道統。中國是世界上僅存的三個社會主義國家之一,在特定的時期具有一定的辦事能力,主義的僵化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國家的發展。中國的經濟整體上仍然處於世界產業鏈的中下游,買辦集團阻礙了自主研發與產業升級,人均GDP仍然低於世界平均值,東西部發展失衡。中國整體上人口質量不佳,缺乏優生保護法,計生使得優秀的個體不能很好的為種群的進步作貢獻,老齡化日趨嚴重,人口上後繼乏力。軍事水準有待驗證。中國奠定的工業基礎使得中國還是有相當大的發展與軍事潛力的。NO.4:日本
日本有巨大的經濟總量(5.984萬億美元,2012,世界第三),先進的軍事技術(沒有核武器,但軍事科研水平先進),較高素質的人口(學習並傳承了唐朝的部分民風,大學普及率64%,每萬人中有科學家工程師50人),科技發達(以前用機器人逐步代替產業工人,最近又研製出了殺人機器人,等到其成熟量產,缺乏創造性的人口到成累贅了)。
日本最大的問題是生存空間不足,國土縱深小,能源與市場嚴重依賴海外。
N0.5:英國
英國有較強的經濟實力(GDP總計:2.674 萬億美元,第5名),先進的科技(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強韌的軍事實力(軍事工業健全而發達,有島國的防禦優勢),遠大的國際影響力(在語言、文化、政治上對其前殖民地保留了巨大的影響力)。
不得不承認英格蘭人是近現代最具優勢的民族(源於日耳曼人),英國乃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之母國,二戰以來與美國保持著特殊關系,協助美國主宰世界並從中獲益!
英國本土狹小,持續發展力受限,有待與歐盟或諸兄弟之國整合。
NO.6:法國
法國政治體制上相對集權,經濟發達(GDP總計:2.86萬億美元,人均:46,016美元),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農業基礎穩健,工業先進,科技水平高,教育較好;軍事工業全面,軍事科研水平高,有獨立的作戰指揮能力和作戰系統,具有在遠距離地域投擲兵力的力量,擁有核武器。
法國擁有5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中西歐領土第一大國,在超級大國——美國的陰影下,有待與歐盟整合並與之爭奪利益。
N0.7:德國
德國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GDP總計:3.667萬億美元,人均:44,460 美元)、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國和第二大商品進口國;德國同時在科學技術的多個領域中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農業基礎好,交通發達,教育極好。奧地利乃德國的純正的兄弟之國,有待合並,縱然近來幾無可能。
德國以建設一支能保證其和平、自由和獨立的軍隊為目標,但其軍事科研水平和軍事裝備先進。國民軍事訓練好。
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喪師失地,僅保留有35.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為中西歐最多。其地緣政治相對復雜,有待在歐盟進行整合。
N0.8:巴西
巴西有龐大的領土面積(851萬KM2,參網路),豐富的自然資源,經濟增長速度較快(GDP總計:2.493萬億美元,拉美第一,人均:12,788美元,2011),較多的人口(1.92億)。
巴西70年代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紡織、建築等。核電、通訊、電子、飛機製造、軍工等已跨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軍事力量並不是很強大,但發展迅速,這幾年巴西政府加大了軍購。
巴西沿海與內陸開發失衡,工業層次較低,有色種人的比例超過了白種人(混血兒的質量有待驗證)。
N0.9:印度
印度擁有龐大的軍事力量,較大的領土空間(298萬平方公里),巨大的發展潛力(人口12.1億,人均GDP:1485美元,2012)。
印度一直保持著巨額的軍事采購,計劃在未來5年內采購300億美元以上的軍事硬體和軟體,擁有核武器和航空母艦,南亞頭號軍事強國。
印度種姓、宗教矛盾尖銳,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人口的增長難以遏制,工業水準有待提高。
N0.10:義大利
義大利在歐洲具有社會、政治及軍事上的重要影響力,人口6074萬(2011年),GDP總額
計2.198萬億美元(2011年),國土面積301333平方公里.
義大利工業十分發達,生產技術較為先進,且規模龐大,歷來是歐洲乃至世界重要的鋼鐵生產國,四分之三的能源供給和主要工業原料依賴國外進口,而產品的1/3以上供出口。
義大利國土面積狹小,北南經濟發展不平衡,有待在歐盟中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