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外的著名乒乓球運動員有哪些
德國:波爾,奧恰洛夫
白俄羅斯:薩姆索諾夫
瑞典:瓦爾德內爾,佩爾森
韓國:金澤洙,柳承敏,朱世赫
日本:水谷隼
⑵ 乒乓球運動員最有風格的有哪幾位
成名的不同運動員各有各的風格特點。
男運動員我最喜歡的是馬琳:右手直握球拍,弧圈結合快攻打法,正手殺傷力強,而且精於算球,心理素質強,擅打逆風球;其他打得比較好的還有王皓:擅長直板橫拉;王勵勤:兩面弧圈結合快攻打法,技術相對較為全面,但是反手相持旋轉能力缺乏;新生代的還有馬龍:右手橫板兩面反膠弧圈球結合快攻打法,節奏很快,落點控制較好,現世界第一;許昕:左手直板兩面反膠弧圈結合快攻,結合了馬琳和王皓的優點。
女運動員我最喜歡的是王楠:左手橫握球拍,弧圈球結合快攻打法,心理素質極好,善於控制場上的節奏,隊里的大姐大,世界冠軍拿得最多,不過已經退役了;張怡寧:右手橫握球拍,兩面反膠,弧圈結合快攻打法,球風硬朗,打法兇狠,現在也已處於半退役狀態;其他的女隊隊員都還處於成長階段,打得相對較好的有郭躍:左手橫握球拍弧圈結合快攻打法,技術具有男性化特徵,前三板快且狠,劉詩雯:右手橫板兩面反膠快攻結合弧圈,在場上敢拼敢打。
國外的運動員中比較有風格的有:瓦爾德內爾:右手橫握球拍,快攻結合弧圈打法,將中國的近台快攻打法與歐洲中遠台兩面拉弧圈打法融為一體,創造性地使用了「橫拍直握」的發球法,發球技術在世界乒壇首屈一指;柳承敏:右手直握球拍,練了一手直線逆旋轉奔球,在關鍵的大賽中往往有超常發揮;波爾:左手橫握球拍兩面拉弧圈打法,技術全面,心理素質穩定,正反手相持能力強。
國外女運動員相對實力較弱,風格鮮明的有韓國的金景娥:右手橫握球拍削球打法,意志頑強,反手長膠能打出「牛皮糖」般的削球;新加坡的李佳薇:右手橫握球拍快攻結合弧圈打法,反手速度快、力量大、角度開。
⑶ 現役乒乓球球員排名(男女都要)
排名 運動員姓名 協會
1 (<<) 12946.50 王皓 中國
2 (<<) 12867.25 馬琳 中國
3 (<<) 12757.75 馬龍 中國
4 (<<) 12628.75 王勵勤 中國
5 (<<) 12596.00 薩姆索諾夫 白俄羅斯
6 (<<) 12492.50 波爾 德國
7 (<<) 12476.25 陳玘 中國
8 (<<) 12350.00 柳承敏 韓國
9 (<<) 12217.75 朱世赫 韓國
10 (<<) 12147.25 庄智淵 中華台北
11 (<<) 12142.50 李靜 中國香港
12 (13) 12131.50 高寧 新加坡
13 (12) 12131.25 張鈺 中國香港
14 (<<) 12102.75 奧恰洛夫 德國
15 (<<) 12096.25 吳尚垠 韓國
16 (<<) 12065.75 施拉格 奧地利
17 (<<) 12053.25 格林卡 希臘
18 (<<) 12052.50 郝帥 中國
19 (<<) 12020.00 韓陽 日本
20 (<<) 12013.25 梅茲 丹麥
21 (22) 11991.00 水谷隼 日本
22 (21) 11985.50 阿德里安∙克 羅馬尼亞
23 (<<) 11985.00 蔣澎龍 中華台北
24 (<<) 11962.75 侯英超 中國
25 (<<) 11954.25 尹在榮 韓國
26 (<<) 11950.25 J.M.塞弗 比利時
27 (<<) 11943.50 唐鵬 中國香港
28 (<<) 11940.50 李廷佑 韓國
29 (<<) 11929.25 斯米爾諾夫 俄羅斯
30 (<<) 11926.00 江天一 中國香港
31 (37) 11925.25 陳衛星 奧地利
32 (30) 11924.50 高禮澤 中國香港
33 (32) 11922.00 普里莫拉茨 克羅埃西亞
34 (33) 11920.25 佩爾森 瑞典
35 (34) 11908.50 楊子 新加坡
36 (35) 11908.00 吉田海偉 日本
37 (36) 11901.25 何志文 西班牙
* 38 (<<) 11897.25 邱貽可 中國
39 (<<) 11897.00 李平 中國
40 (<<) 11875.50 蘇斯 德國
41 (<<) 11849.25 金廷勛 韓國
42 (<<) 11841.25 托奇克 斯洛維尼亞
43 (<<) 11827.50 譚瑞午 克羅埃西亞
44 (<<) 11824.50 斯特格 德國
45 (<<) 11812.00 科貝爾 捷克
46 (<<) 11793.50 布拉什奇克 波蘭
47 (<<) 11791.00 加爾多斯 奧地利
48 (<<) 11787.50 埃洛瓦 法國
49 (<<) 11771.25 凱恩 荷蘭
50 (<<) 11769.75 樑柱恩 中國香港
51 (<<) 11766.75 張繼科 中國
52 (<<) 11765.25 勒古 法國
53 (56) 11762.00 羅斯科夫 德國
* 54 (53) 11758.75 雷振華 中國
55 (<<) 11753.75 吉奧尼斯 希臘
56 (57) 11744.25 希拉 法國
57 (54) 11743.00 卡拉卡舍維奇 塞黑
58 (<<) 11741.00 隆奎斯特 瑞典
59 (<<) 11731.75 林聚 民主多米尼加
60 (<<) 11723.50 蒙代羅 葡萄牙
61 (<<) 11713.75 羅伯特索夫 俄羅斯
62 (<<) 11686.75 格雷爾 瑞典
63 (<<) 11685.75 岸川聖也 日本
64 (65) 11683.25 林載賢 韓國
65 (64) 11679.50 李政三 韓國
* 66 (67) 11678.50 松下浩二 日本
67 (66) 11678.00 蒂亞哥∙蒙泰 巴西
* 68 (<<) 11668.00 本特森 丹麥
69 (<<) 11666.25 庫茲明 俄羅斯
70 (<<) 11650.50 吳志祺 中華台北
* 71 (<<) 11644.00 哈坎松 瑞典
72 (<<) 11636.75 高木和卓 日本
73 (74) 11632.50 什梅爾耶夫 俄羅斯
74 (73) 11626.50 安德列∙菲力 羅馬尼亞
** 75 (76) 11625.50 黑斯特 荷蘭
76 (77) 11624.75 T.沃西克 德國
77 (78) 11622.75 圖格威爾 丹麥
78 (75) 11621.75 劉松 阿根廷
79 (<<) 11617.75 沙拉斯∙阿昌 印度
79 (80) 11617.75 江宏傑 中華台北
81 (<<) 11612.50 王增羿 波蘭
82 (83) 11605.75 格魯伊奇 塞黑
83 (82) 11603.50 徐輝 中國
84 (<<) 11598.00 迪米特里∙馬 俄羅斯
85 (<<) 11593.50 楊敏 義大利
86 (<<) 11585.50 弗雷塔斯 葡萄牙
87 (<<) 11585.00 趙彥來 韓國
88 (94) 11581.50 凱內斯 斯洛伐克
* 89 (88) 11579.75 單明傑 中國
90 (89) 11571.00 費傑科內斯∙ 德國
91 (90) 11570.00 李鎮權 韓國
92 (91) 11569.25 喬泰 羅馬尼亞
* 93 (92) 11568.00 詹健 中國
94 (95) 11558.75 阿波羅尼亞 葡萄牙
排名 運動員姓名 協會
1 (<<) 12930.00 張怡寧 中國
2 (<<) 12790.25 郭躍 中國
3 (<<) 12787.25 李曉霞 中國
4 (<<) 12677.00 郭焱 中國
5 (<<) 12655.25 王楠 中國
6 (<<) 12526.00 李佳薇 新加坡
7 (<<) 12416.25 王越古 新加坡
8 (<<) 12339.75 姜華珺 中國香港
9 (<<) 12277.00 馮天薇 新加坡
10 (<<) 12234.25 帖雅娜 中國香港
11 (<<) 12223.25 金璟娥 韓國
12 (<<) 12140.00 福原愛 日本
13 (<<) 12131.25 曹臻 中國
14 (<<) 12118.25 林菱 中國香港
15 (<<) 12110.00 李佼 荷蘭
16 (25) 12101.00 高軍 美國
* 17 (16) 12100.00 牛劍鋒 中國
18 (17) 12085.00 劉佳 奧地利
19 (18) 12075.75 劉詩雯 中國
20 (19) 12066.25 平野早矢香 日本
21 (<<) 12062.00 朴美英 韓國
22 (<<) 12060.25 范瑛 中國
23 (20) 12059.25 王晨 美國
24 (23) 12057.75 吳佳多 德國
25 (24) 12053.75 孫蓓蓓 新加坡
26 (<<) 12026.00 唐汭序
27 (<<) 12008.75 福岡春菜 日本
28 (<<) 12003.00 鮑羅斯 克羅埃西亞
29 (<<) 11984.50 姚彥 中國
30 (<<) 11956.00 常晨晨 中國
31 (<<) 11955.25 李倩 波蘭
32 (31) 11954.25 丁寧 中國
33 (<<) 11939.25 沈燕飛 西班牙
34 (<<) 11937.75 VIK.帕夫洛維奇 白俄羅斯
35 (<<) 11927.75 柳絮飛 中國香港
* 36 (<<) 11922.50 李南 中國
* 37 (<<) 11908.00 彭陸洋 中國
38 (<<) 11907.50 李恩姬 韓國
39 (<<) 11905.25 於夢雨 新加坡
40 (<<) 11904.75 托特∙克里斯 匈牙利
41 (42) 11880.00 倪夏蓮 盧森堡公國
* 42 (41) 11876.00 陳晴 中國
43 (47) 11867.75 阿德里安∙杜 羅馬尼亞
44 (43) 11866.50 伊爾克∙沃西 德國
45 (<<) 11862.50 LI Jie 荷蘭
46 (44) 11859.25 波塔 匈牙利
47 (46) 11853.00 孫晉 中國
* 48 (47) 11849.75 金沢咲希 日本
49 (50) 11843.75 張瑞 中國香港
50 (49) 11841.25 吳雪 民主多米尼加
51 (<<) 11824.50 樋浦令子 日本
52 (<<) 11821.50 饒靜文 中國
53 (<<) 11805.00 藤井寬子 日本
54 (<<) 11800.50 郭芳芳 韓國
55 (<<) 11797.50
* 56 (<<) 11792.50 施婕 德國
* 57 (<<) 11790.25 藤沼亞衣 日本
58 (<<) 11788.25 李嬙冰 奧地利
59 (<<) 11774.75 黃怡樺 中華台北
* 60 (<<) 11773.00 梅村禮 日本
61 (<<) 11772.25 薩瑪拉 羅馬尼亞
* 62 (<<) 11767.75 桑亞嬋 中國香港
63 (<<) 11766.00 桑德拉∙鮑維 克羅埃西亞
64 (<<) 11763.50 文炫晶 韓國
65 (<<) 11761.25 羨宜芳 法國
66 (67) 11755.25 加寧娜 俄羅斯
67 (66) 11754.75 譚文玲 義大利
68 (<<) 11749.25 高王 泰國
69 (<<) 11726.75 金仲 朝鮮
70 (<<) 11722.25 田惠敬 韓國
71 (78) 11707.25 巴拉埃爾 德國
r 72 (83) 11706.00 LI Xiaodan 中國
* 72 (71) 11706.00 蘇燕 德國
74 (72) 11704.75 單曉娜 新加坡
75 (73) 11703.25 斯蒂芬諾娃 義大利
76 (80) 11696.50 石垣優香 日本
77 (74) 11692.50
* 78 (75) 11691.75 施特魯澤 德國
79 (76) 11691.00 朱芳 西班牙
80 (76) 11690.50 梅萊克∙胡
* 81 (82) 11688.75 高橋美貴江 日本
r * 82 (80) 11688.00 焦永利 西班牙
83 (79) 11686.25 VER.帕夫洛維奇 白俄羅斯
r * 84 (88) 11685.00
85 (<<) 11675.00 洛瓦斯 匈牙利
86 (84) 11674.50 金美英 朝鮮
87 (86) 11668.75 科斯特羅米娜 白俄羅斯
88 (87) 11665.25 伊林娜∙科梯 俄羅斯
r 89 (<<) 11655.00 MU Zi 中國
90 (<<) 11650.50 徐潔 波蘭
* 91 (<<) 11638.00 李雪 法國
92 (<<) 11617.50 小西杏 日本
* 93 (<<) 11601.00 文佳 中國
94 (unr) 11599.00 武楊 中國
95 (94) 11595.25 法捷耶娃 俄羅斯
* 96 (95) 11594.25 扎姆費爾 羅馬尼亞
97 (96) 11592.50 埃克霍爾姆 瑞典
⑷ 乒乓球運動員有哪些
乒乓球運動員有:馬龍、王勵勤、馬琳、王皓、張怡寧、牛劍鋒、王楠、郭躍、郭焱、李曉霞、丁寧、劉詩雯;
1,王勵勤技術特點:王勵勤6歲開始打球,13歲進上海隊,15歲入選國家二隊,1996年進國家隊。王勵勤是右手橫拍球員,他性格內向,在場上單兵作戰能力強。王勵勤擅長兩面弧圈結合快攻打法,弧圈球技術屬世界一流水平,技術全面,沒有明顯弱點,唯一不足是反手相持時沒有太多的旋轉,是當今優秀運動員的典型代表。
2,馬琳技術特點:右手直握球拍,正手極具殺傷力的暴沖弧圈結合直拍橫打,器材配置為底板:YASAKA馬琳碳 正手套膠:紅雙喜 天極2 反手套膠:蝴蝶 大巴。
3,王皓技術特點:王皓右手直握球拍,快攻結合弧圈打法。技術全面,打法穩中帶凶,正手搶拉、搶攻意識強。作為直板選手,他的反手直拍橫打技術已經日臻完善、運用嫻熟,有很強的殺傷力。2007年男子世界盃首次奪得單打世界冠軍。
4,張怡寧技術特點:右手橫握球拍,兩面反膠。弧圈結合快攻打法。
5,牛劍鋒技術特點:右手橫握球拍,兩面弧圈打法。
6,王楠技術特點:左手橫握球拍,弧圈球結合快攻打法。她的心理素質好,情緒穩定,處理球恰到好處,善於調節擊球的節奏。搶拉弧圈球旋轉強,落點好,快攻有章法。所使用的球拍底板是TSP型,海綿膠皮正反兩面是天津729型。
7,郭躍技術特點:左手橫握球拍弧圈結合快攻打法。
8,郭焱技術特點:右手橫握球拍,快攻結。
⑸ 乒乓球法國隊的袁嘉楠是哪裡人
乒乓球法國隊的袁嘉楠是河南人。
其實,袁嘉楠是中國長大的乒乓球運動員,袁嘉楠祖籍河南,曾經也打進過河南省省隊,她在2012年、2015年、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五次獲得法國國內的乒乓球單打冠軍,能走上奧運會的比賽場也更是證明了她不凡的實力。
袁嘉楠是「養狼計劃」之一,這項「養狼計劃」不僅能讓外國的選手來中國訓練、縮小與中國選手的差距,同時也讓國內一些沒有辦法走上「金字塔」的選手能有機會走出去,實現自己參加奧運會的夢想。
袁嘉楠職業生涯:
袁嘉楠,法國乒乓球運動員,作為專業運動員在法國還是有觀眾很受喜歡的。
2021年7月25日,法國組合萊貝松/袁嘉楠在東京奧運會乒乓球賽場上,4:3淘汰中國香港混雙黃鎮廷/杜凱琹。 7月25日,東京奧運會乒乓球混雙半決賽中,面對法國組合萊貝松、袁嘉楠,中國許昕、劉詩雯以4:0輕取對手躋身決賽。
透露著中國體育精神的哲學,那就是沒有「敵人」,那就培養「敵人」。在體育競技場上能有與之一戰的勁敵才叫戰斗。
⑹ 世界乒乓球男子排名前十名 世界十大男乒球員有哪些
世界十大男乒球員
1、劉國梁,河南新鄉市人,多次獲得男子單打世界冠軍,男子雙打世界冠軍、混合雙打世界冠軍,男子團體世界冠軍,是中國乒乓球歷史上第一位集奧運會、世乒賽、世界盃冠軍於一身的「大滿貫」得主。
2、馬龍,遼寧省鞍山市人,乒乓球奧運冠軍。乒壇史上第10位大滿貫選手,首位集奧運會、世錦賽、世界盃、亞運會、亞錦賽、亞洲杯、巡迴賽總決賽、全運會單打冠軍於一身的超級全滿貫男子選手。
3、孔令輝,黑龍江省哈爾濱人,有「乒乓王子」之稱。歷年來在世乒賽、世界盃和奧運會乒乓球男子單打「大滿貫」得主。
4、張繼科,山東省青島市人,是乒壇歷史上第7位大滿貫選手,中國第3位大滿貫選手。2013年獲得巴黎世乒賽男單冠軍。2014年在仁川亞運會奪得男子雙打冠軍,在德國世界盃中奪得第2個世界盃男單冠軍。2016年8月,在里約熱內盧奧運會中獲得男子單打亞軍和團體冠軍。2017年獲得亞洲錦標賽男團冠軍、男子單打季軍;10月獲得大本鍾獎體育類(赫拉特勒斯獎)十佳華裔運動員。
5、馬琳,遼寧省沈陽市人。1994年廣東省運會上,馬琳一口氣為汕頭隊拿下乒乓球單打、雙打和團體3枚金牌。後來,14歲的馬琳在全國青少年比賽中就奪得了他人生中第一個男單冠軍。在那場比賽中,他被蔡振華教練相中,開始了他的國家隊生涯。
6、簡·諾瓦·瓦爾德內爾。瑞典乒乓球運動員,是世界上第一位集奧運會、世乒賽、世界盃、歐錦賽冠軍為一身的乒乓球大滿貫。多次代表瑞典征戰世乒賽,由於打球極具藝術性和多變性,又被稱為「乒壇莫扎特」、「乒壇常青樹」以及「游擊隊長」。
7、許昕,江蘇徐州人,乒乓球奧運冠軍。中國乒乓球歷史上首位在世界三大賽中贏得男單冠軍的左手球員。2004年,許昕在世界少年挑戰賽上同時獲得男團、男單、男雙冠軍。2009年獲得男雙冠軍。2010年廣州亞運會獲得混雙、男團冠軍及男雙亞軍。2011年獲得鹿特丹世乒賽男雙冠軍。
8、樊振東,廣東廣州市人。2018年乒乓球亞洲杯冠軍。2012年12月′獲得乒乓球世青賽男單、混雙、男團冠軍以及男雙亞軍。
9、王皓,吉林省長春市人,王皓職業生涯共獲得18個世界冠軍,和馬琳與鄧亞萍並列排在國乒歷史上的第三位,僅次於張怡寧的19個和王楠的24個。
10、王勵勤,1997年的世乒賽中混雙項目得季軍。2001年世乒賽贏得男單、男雙、男團項目的三個冠軍。2004年重獲世乒賽的男團項目冠軍。2007年在第四十九屆世乒賽男子單打,奪得世乒賽男單冠軍。
⑺ 這次奧運會乒乓球有哪些中國球員代表國外參賽分別代表哪個國家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不久前的一個周末,美國和加拿大最優秀的乒乓球選手雲集在加拿大溫哥華,展開了激烈的選拔賽,以獲得代表本國參加今年北京奧運會的資格。
在8位美國參賽選手中,只有一位是非亞洲血統,總共有5位選手出生在中國。在8位加拿大參賽選手中,有6位不是出生在中國,就是擁有中國血統。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在乒乓球運動上具有的優勢,令全球其他國家望塵莫及,但也帶來了一個棘手的問題:放眼世界,幾乎所有乒乓球高手都是中國人。這一現象真讓人喜憂參半。
「中國人促使我們訓練更刻苦,水平也得到提高。」埃立克·歐文斯說,他是此次選拔賽中惟一一位美國本土出生的男選手,「但是,許多人的確不喜歡他們飄洋過海,搖身一變成為美國國家隊的成員。」
由於中國乒乓球頂尖高手太多,不少人便在近些年裡改變了國籍,以求能加入其他國家的國家乒乓球隊。美國等大多數國家都很歡迎這些人,因為是他們讓這些國家有機會參加重大國際比賽。在美國,許多人只有在下雨天才會在地下室里打乒乓球。然而這樣一來,面對充斥著中國球員的國家隊,數量本來很少的本土球迷變得越來越少了,而且這也有可能阻礙本土一流選手的發展。
在廣州上個月舉行的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約有170位代表其他國家參賽的選手是中國人,約占參賽選手總數的1/4。連日本國家隊里也出現了中國人的身影,而日本這個昔日的乒乓球強國與中國的關系一向很一般。美國把在今年奧運會上奪取獎牌的期望都押在了高軍身上:這位39歲的運動員曾在1992年的奧運會上,代表她的祖國中國獲得了一枚銀牌。
「如果你去觀看波蘭與法國的乒乓球比賽,你會發現都是中國人在打來打去。」丹·西米勒說。他是最近幾十年來在國際乒乓球界排名最前的美國本土球員之一,如今執教美國男子乒乓球隊。
為解決上述問題,國際乒乓球聯合會今年2月通過了一項規定:要求中國球員在代表其他國家出戰前,必須在該國居住滿一段時間,具體計算方法則根據選手年齡而定。舉例來說,那些年齡為18~20歲的選手必須在入籍國居住7年,然後才能參加一些國際賽事;而年齡達到及超過21歲的中國球員,則永遠不能代表他國參加國際比賽。
這項規定將於今年9月生效,但並不適用於奧運會。不過,如果該項規定導致流向海外的中國選手有所減少,它可能會影響奧運會的乒乓球賽事。「必須行動起來培養年輕人,而不是僅僅從中國引進人才。」國際乒乓球聯合會規則委員會主席魯迪·斯波爾表示。
斯波爾承認,他的祖國奧地利也受到了這股風潮的影響,他本人也同時擔任奧地利乒乓球聯合會的主席。奧地利國家隊擁有在世界乒乓球女選手中排名第18位的劉佳,她12年前移民到奧地利,當時只有13歲,原因是她的母親認為她沒有機會入選中國國家隊。由於擁有劉佳以及其他幾位中國球員,奧地利在世界乒壇的排名一下子進入了前十名。
加拿大乒乓球協會負責人托尼·凱斯弗則認為此項新規定與全球化宗旨相抵觸,有非法的嫌疑。「如果你害怕引進二流的中國選手,那你怎麼去與最好的中國選手競爭呢?」他反問道。
惟一能與中國一爭高下的就是瑞典,尤其是傳奇球員瓦爾德內爾。從上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大約6年的時間里,瑞典選手贏得了許多勝利。其他各國也有一些選手打破了中國不可戰勝的神話,不過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那樣培養了如此眾多的乒乓球高手。
將代表美國出征今年夏季奧運會的高軍,曾在世界女子乒乓球選手中排名第三,當時她還在中國國家隊打球。她於1994年停止打球,移民到美國,但幾年前又重新拿起球拍。由於在她居住的馬里蘭州沒什麼對手,她
回到中國進行訓練。「中國選手與美國選手比賽的話,結果會是11∶0。」高軍說,「如果美國請一位中國選手上場的話,結果可能比較接近,你想看到哪種結果呢?」
⑻ 法國女乒運動員袁嘉楠是華人嗎
袁嘉楠是中國長大的乒乓球運動員。
1985年出生的袁嘉楠祖籍河南,曾經也打進過河南省省隊。法國隊的袁嘉楠也算是「養狼計劃」的一部分,她在2012年、2015年、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五次獲得法國國內的乒乓球單打冠軍,能走上奧運會的比賽場也更是證明了她不凡的實力。
職業生涯
2021年7月25日,法國組合萊貝松/袁嘉楠在東京奧運會乒乓球賽場上,4:3淘汰中國香港混雙黃鎮廷/杜凱琹。7月25日,東京奧運會乒乓球混雙半決賽中,面對法國組合萊貝松、袁嘉楠,中國許昕、劉詩雯以4:0輕取對手躋身決賽。
雖說今年東京奧運會法國隊沒能在「乒乓混雙」項目上拿到獎牌,但進入「四強」的表現也是很不錯的,尤其是在1/4決賽時,袁嘉楠和萊貝松以11:0的成績戰勝了中國香港隊,也算是一匹爆冷「小黑馬」。
⑼ ★★★拿到世界冠軍的乒乓球運動員都有哪些急!!!
中國乒乓球運動員世界冠軍排行榜
2001年05月08日 10:20
男子:
1、劉國梁(11次)
1994年第3屆世界盃男團
1995年第43屆世乒賽男團
1996年第17屆世界盃男單
1996年第26屆奧運會男單、男雙
1997年第44屆世乒賽男團、男雙、混雙
1999年第45屆世乒賽男單、男雙
2001年第46屆世乒賽男團
2、孔令輝(9次)
1995年第43屆世乒賽男團、男單
1995年第16屆世界盃男單
1996年第26屆奧運會男雙
1997年第44屆世乒賽男團、男雙
1999年第45屆世乒賽男雙
2000年第27屆奧運會男單
2001年第46屆世乒賽男團
3、王濤(9次)
1991年第41屆世乒賽混雙
1991年第2屆世界盃男團
1992年第25屆奧運會男雙
1993年第42屆世乒賽男雙、混雙
1995年第43屆世乒賽男團、男雙、混雙
1997年第44屆世乒賽男團
4、庄則棟(8次)
1961年第26屆世乒賽男團、男單
1963年第27屆世乒賽男團、男單
1965年第28屆世乒賽男團、男單、男雙
1971年第31屆世乒賽男團
5、郭躍華(8次)
1977年第34屆世乒賽男團
1980年第1屆世界盃男單
1981年第36屆世乒賽男團、男單
1981年第3屆世界盃男單
1983年第37屆世乒賽男團、男單、混雙
6、梁戈亮(6次)
1971年第31屆世乒賽男團
1973年第32屆世乒賽混雙
1976年第33屆世乒賽男團
1977年第34屆世乒賽男團、男雙
1979年第35屆世乒賽混雙
7、江嘉良(6次)
1983年第37屆世乒賽男團
1984年第5屆世界盃男團
1985年第38屆世乒賽男團、男單
1987年第39屆世乒賽男團、男單
8、陳龍燦(5次)
1985年第38屆世乒賽男團
1986年第7屆世界盃男單
1987年第39屆世乒賽男團、男雙
1988年第24屆奧運會男雙
9、馬文革(5次)
1989年第10屆世界盃男單
1991年第2屆世界盃男團
1992年第13屆世界盃男單
1995年第43屆世乒賽男團
1997年第44屆世乒賽男團
10、徐寅生(4次)
1961年第26屆世乒賽男團
1963年第27屆世乒賽男團
1965年第28屆世乒賽男團、男雙
11、李富榮(4次)
1961年第26屆世乒賽男團
1963年第27屆世乒賽男團
1965年第28屆世乒賽男團
1971年第31屆世乒賽男團
12、張燮林(4次)
1963年第27屆世乒賽男團、男雙
1965年第28屆世乒賽男團
1971年第31屆世乒賽混雙
13、李振恃(4次)
1976年第33屆世乒賽男團
1977年第34屆世乒賽男團、男雙
1981年第36屆世乒賽男雙
14、謝賽克(4次)
1981年第36屆世乒賽男團、混雙
1983年第37屆世乒賽男團
1985年第38屆世乒賽男團
15、蔡振華(4次)
1981年第36屆世乒賽男團、男雙
1983年第37屆世乒賽男團
1985年第38屆世乒賽混雙
16、陳新華(3次)
1985年第38屆世乒賽男團
1985年第6屆世界盃男單
1987年第39屆世乒賽男團
17、王浩(3次)
1987年第39屆世乒賽男團
1991年第2屆世界盃男團
1994年第3屆世界盃男團
18、呂林(3次)
1992年第25屆奧運會男雙
1993年第42屆世乒賽男雙
1995年第43屆世乒賽男雙
19、丁松(3次)
1994年第3屆世界盃男團
1995年第43屆世乒賽男團
1997年第44屆世乒賽男團
20、馬琳(3次)
1999年第45屆世乒賽混雙
2000年第21屆世界盃男單
2001年第46屆世乒賽男團
21、王勵勤(4次)
2000年第27屆奧運會男雙
2001年第46屆世乒賽男團、男單、男雙
22、容國團(2次)
1959年第25屆世乒賽男單
1961年第26屆世乒賽男團
23、郗恩庭(2次)
1971年第31屆世乒賽男團
1973年第32屆世乒賽男單
24、王會元(2次)
1981年第36屆世乒賽男團
1985年第38屆世乒賽男團
25、滕義(2次)
1987年第39屆世乒賽男團
1987年第8屆世界盃男單
26、韋晴光(2次)
1987年第39屆世乒賽男雙
1988年第24屆奧運會男雙
27、秦志戩(2次)
1994年第3屆世界盃男團
2001年第46屆世乒賽混雙
28、閻森(2次)
2000年第27屆奧運會男雙
2001年第46屆世乒賽男雙
29、王傳耀(1次)
1961年第26屆世乒賽男團
30、王家聲(1次)
1963年第27屆世乒賽男團
31、王志良(1次)
1963年第27屆世乒賽男雙
32、周蘭蓀(1次)
1965年第28屆世乒賽男團
33、李景光(1次)
1971年第31屆世乒賽男團
34、李鵬(1次)
1976年第33屆世乒賽男團
35、許紹發(1次)
1976年第33屆世乒賽男團
36、陸元盛(1次)
1976年第33屆世乒賽男團
37、黃亮(1次)
1977年第34屆世乒賽男團
38、王俊(1次)
1977年第34屆世乒賽男團
39、施之皓(1次)
1981年第36屆世乒賽男團
40、范長茂(1次)
1983年第37屆世乒賽男團
41、惠鈞(1次)
1987年第39屆世乒賽混雙
42、謝超傑(1次)
1991年第2屆世界盃男團
43、張雷(1次)
1991年第2屆世界盃男團
44、林志剛(1次)
1994年第3屆世界盃男團
45、劉國正(1次)
2001年第46屆世乒賽男團
女子:
1、鄧亞萍(18次)
1989年第40屆世乒賽女雙
1990年第1屆世界盃女團
1991年第41屆世乒賽女單
1991年第2屆世界盃女團
1992年第25屆奧運會女單、女雙
1992年第2屆世界盃女雙
1993年第42屆世乒賽女團
1995年第43屆世乒賽女團、女單、女雙
1995年第4屆世界盃女團
1996年第26屆奧運會女單、女雙
1996年第1屆世界盃女單
1997年第44屆世乒賽女團、女單、女雙
2、喬紅(11次)
1989年第40屆世乒賽女單、女雙
1990年第1屆世界盃女團
1991年第2屆世界盃女團
1992年第25屆奧運會女雙
1992年第2屆世界盃女雙
1993年第42屆世乒賽女團
1995年第43屆世乒賽女團、女雙
1995年第4屆世界盃女團
1996年第26屆奧運會女雙
3、王楠(11次)
1997年第44屆世乒賽女團
1997年第2屆世界盃女單
1998年第3屆世界盃女單
1999年第45屆世乒賽女單、女雙
2000年第45屆世乒賽女團
2000年第27屆奧運會女單、女雙
2001年第46屆世乒賽女團、女單、女雙
4、曹燕華(7次)
1979年第35屆世乒賽女團
1981年第36屆世乒賽女團、女雙
1983年第37屆世乒賽女團、女單
1985年第38屆世乒賽女單、混雙
5、劉偉(7次)
1991年第41屆世乒賽混雙
1991年第2屆世界盃女團
1993年第42屆世乒賽女雙、混雙
1995年第43屆世乒賽女團、混雙
1995年第4屆世界盃女團
6、李菊(7次)
1997年第44屆世乒賽女團
1999年第45屆世乒賽女雙
2000年第45屆世乒賽女團
2000年第4屆世界盃女單
2000年第27屆奧運會女雙
2001年第46屆世乒賽女團、女雙
7、林惠卿(5次)
1965年第28屆世乒賽女團、女雙
1971年第31屆世乒賽女單、女雙、混雙
8、葛新愛(5次)
1976年第33屆世乒賽女團
1977年第34屆世乒賽女團
1979年第35屆世乒賽女團、女單、混雙
9、張德英(5次)
1977年第34屆世乒賽女團
1979年第35屆世乒賽女團、女雙
1981年第36屆世乒賽女團、女雙
10、陳子荷(5次)
1989年第40屆世乒賽女團
1990年第1屆世界盃女團
1991年第41屆世乒賽女雙
1991年第2屆世界盃女團
1993年第42屆世乒賽女團
11、楊影(5次)
1995年第4屆世界盃女團
1997年第44屆世乒賽女團、女雙
2001年第46屆世乒賽女團、混雙
12、張立(4次)
1976年第33屆世乒賽女團
1977年第34屆世乒賽女團
1979年第35屆世乒賽女團、女雙
13、童玲(4次)
1981年第36屆世乒賽女團、女單
1983年第37屆世乒賽女團
1985年第38屆世乒賽女團
14、戴麗麗(4次)
1983年第37屆世乒賽女雙
1985年第38屆世乒賽女團、女雙
1987年第39屆世乒賽女團
15、耿麗娟(4次)
1983年第37屆世乒賽女團
1985年第38屆世乒賽女團、女雙
1987年第39屆世乒賽混雙
16、鄭敏之(3次)
1965年第28屆世乒賽女團、女雙
1971年第31屆世乒賽女雙
17、陳靜(3次)
1987年第39屆世乒賽女團
1989年第40屆世乒賽女團
1988年第24屆奧運會女單
18、高軍(3次)
1990年第1屆世界盃女團
1991年第41屆世乒賽女雙
1993年第42屆世乒賽女團
19、喬雲萍(3次)
1993年第42屆世乒賽女雙
1995年第43屆世乒賽女團
1995年第4屆世界盃女團
20、胡玉蘭(2次)
1973年第32屆世乒賽女單
1976年第33屆世乒賽女團
21、倪夏蓮(2次)
1983年第37屆世乒賽女團、混雙
22、何智麗(2次)
1985年第38屆世乒賽女團
1987年第39屆世乒賽女單
23、李惠芬(2次)
1987年第39屆世乒賽女團
1989年第40屆世乒賽女團
24、張怡寧(2次)
2000年第45屆世乒賽女團
2001年第46屆世乒賽女團
25、孫晉(2次)
2000年第45屆世乒賽女團
2001年第46屆世乒賽女團
26、邱鍾惠(1次)
1961年第26屆世乒賽女單
27、梁麗珍(1次)
1965年第28屆世乒賽女團
28、李赫男(1次)
1965年第28屆世乒賽女團
29、李莉(1次)
1973年第32屆世乒賽混雙
30、鄭懷穎(1次)
1976年第33屆世乒賽女團
31、楊瑩(1次)
1977年第34屆世乒賽女雙
32、朱香雲(1次)
1977年第34屆世乒賽女團
33、黃俊群(1次)
1981年第36屆世乒賽混雙
34、齊寶香(1次)
1981年第36屆世乒賽女團
35、沈劍萍(1次)
1983年第37屆世乒賽女雙
36、焦志敏(1次)
1987年第39屆世乒賽女團
37、胡小新(1次)
1989年第40屆世乒賽女團
38、王晨(1次)
1997年第44屆世乒賽女團
39、鄔娜(1次)
1997年第44屆世乒賽混雙
40、張瑩瑩(1次)
1999年第45屆世乒賽混雙
41、王輝(1次)
2000年第45屆世乒賽女團(中國體育報)
⑽ 袁家楠看似中國人怎麼會代表法國隊參加奧運會乒乓球
元嘉楠就是中國人他之所以代表法國隊參加奧運會乒乓球比賽是因為他的水平在中國還是相對比較落後只有在法國才能夠就說表現我們不歡迎這樣的人去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自己的祖國,運動員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