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一戰多少逃兵

法國一戰多少逃兵

發布時間:2022-05-14 03:14:17

㈠ 一戰故事

英德官兵共度聖誕

1914年12月7日,英國大主教提出一個建議:為前線作戰官兵提供一個臨時間隙,以慶祝聖誕節。這個建議很快得到德國方面的積極響應,雙方官兵家屬和朋友也在為他們能過一個充滿愛意和歡樂的聖誕節而努力。家屬和朋友們准備了信件、聖誕卡和包裹,包裹裡面塞滿了溫暖的衣物、食物、香煙、葯品。為了增加前線聖誕節的氣氛,他們甚至還製作了小小的聖誕樹。

在歡慶聖誕節時,德軍比英軍表現出了更大的積極性,他們作了充分的准備。聖誕之夜,德軍官兵把他們用蠟燭精心裝飾的聖誕樹拿出來,放在塹壕的矮牆上。數百點燭光映紅了塹壕,照在官兵們興奮的臉上。英軍官兵也看到了這些光亮,但是他們搞不清德國人究竟在做什麼。英國的監視哨向他的上級報告了這一異常情況,得到的命令是:可能是騙局,不要開火,要密切監視他們。隨後,英軍官兵聽到了德國人慶祝聖誕節的聲音。參戰的陸軍中尉肯尼迪回憶說:「聖誕之夜,對面塹壕的歌聲和歡笑聲飄向我們,我猛然聽到一個德國人在大聲喊叫:『英國人聖誕節快樂!』這時,我們才意識到德國人正在盡情地歡度聖誕之夜,情緒立即受到感染。一個英軍士兵高喊:『你也是!』隨後,雙方一起唱起了聖誕頌歌。」

另一個英軍士兵回憶道:「當我們唱完歌時,他們所有的人都鼓起掌來。這的確是一件非同凡響的事:在戰爭中,兩個敵對國家的士兵,唱著同樣一首聖誕頌歌。」發生在聖誕之夜的動人故事,在聖誕日這天仍然繼續著。德軍士兵在塹壕中對著他的敵人高聲喊道:「托米,你過來看看我們!」名叫托米的英軍士兵則回答:「不,你到這里來吧!」
在很多地方,雙方主動派出代表在彼此陣地之間的「無人地帶」進行談判,達成這樣的協議:如果你們不開火,我們也不開火。人們紛紛爬出塹壕,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互相握手,彼此交談,祝賀聖誕快樂,好像是多年的老相識。他們說笑著,交換香煙和紀念品,觀看親人和朋友的照片。許多士兵見到了渴望見到的敵人。休戰期間,英德雙方還共同為陣亡者舉行了安葬儀式。他們把雙方陣亡者的遺體抬到「無人地帶」,整齊地擺放在一起,然後舉行一個簡短的儀式,寄託他們對死者的哀思。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休戰期間,英德雙方官兵在「無人地帶」進行了多場足球賽。其中一場球賽是由一個英軍士兵製作了一個簡易的足球,在人數和時間均無限制的情況下開始了比賽。雙方隊員興致盎然地奔跑在寬闊的「賽場」上,直到這個球被鐵絲網扎破而泄氣為止。此次比賽英軍以3比2獲勝。
由於聖誕節休戰是非官方的、無組織的,因而不同地方的休戰時間也不相同。短的不到一天,長的一直延續到1915年元旦。然而,戰爭畢竟是戰爭,它並不因為前線官兵的友好而結束。1917年,英德雙方的對峙局面開始動搖,1918年,對峙局面被徹底打破,德國戰敗

㈡ 1812年俄法戰爭

俄法戰爭是發生在大陸封鎖政策之後。
大陸封鎖政策是法國為了對抗英國所指定的方案,簡單來說就是禁止英國的商船停靠歐洲的港口。
因為法國的權威很多國家都履行了,可是整個歐洲只有2個國家不履行,1個是大英帝國的盟友葡萄牙王國,另一個就是沙俄帝國了。
葡萄牙王國和法國本就處於戰爭狀態,所以不理會也很正常,反觀俄國,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並不支持拿破崙的對外擴張政策,加之與英國的貿易對俄國來說至關重要,於是不顧法國的條約一意孤行開放對英國的貿易,這種行為在法國看來無異於對法國宣戰。
阿芒.科蘭古,法國駐俄國聖彼得堡大使,拿破崙將他召回國內,雖然科蘭古和其他人一樣對拿破崙很是欽佩,可是他不會被情感所蒙蔽,他知道皇帝意圖,也擔心法國的安危。
戰爭。
拿破崙最終說出了這個詞,短短3天拿破崙從歐洲各地徵集了60萬大軍,在拿破崙看來,展現軍力足以讓沙皇看清局勢,隊伍中有講西班牙語的,有講德語的,還有法語的,拿破崙稱其為侵俄大軍,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則稱其為16國聯軍。
這個軍隊的龐大性是歐洲歷史上絕無僅有的,這支軍隊另一個特色就是非戰斗人員很多,很多軍官甚至士官都把妻兒帶在身邊,所以這支軍隊可以說是形形色色。
拿破崙承諾他們很快就可以回家,可是一旦跨過了波蘭和俄國的邊境線,他們就走向了未知。
亞歷山大一世知道戰爭不可避免,他在兩種決策之間猶豫不決,是要和他正面交鋒,還是要把它們引入莫斯科,為了提防法國間諜,亞歷山大一世不得不對大多數參謀隱瞞實情。
拿破崙對亞歷山大的皇位不感興趣,他並不想摧毀沙俄帝國,他只想打一場規模小的戰爭實現自己統一歐洲的夢。
60萬大軍隨即開到了立陶宛首都,法軍到達之後才發現沙皇已經放棄了這個城市。
俄國巴萊索夫將軍前來希望法軍可以撤出,但拿破崙拒絕了沙皇的提議,於是俄法戰爭正式打響。
為了給沙皇施加壓力,拿破崙在俄國各地散發消息,稱拿破崙大帝並不是農奴的敵人,他來是要解放他們的,被沙皇壓迫了這么久的農奴一定非常渴望得到自由,在戰爭開始前沙皇和拿破崙都無法預測農奴的想法和他們的忠誠度。
沙皇採用堅壁清野的戰法,俄軍在撤退途中燒毀一切可用物資,離開立陶宛之後的法軍的馬匹吃了有毒的草料後而死,很快飢荒和疾病開始肆虐,不久就出現了數以千計的小偷和逃兵。
到達白俄羅斯地區時拿破崙已經損失了眾多馬匹和士兵,相當於打了兩場硬戰,他迫切的需要交戰,比以往更需要。
隨著法軍的不斷深入飲用水開始出現了短缺現象,不少營只能用啤酒來解渴,拿破崙希望他們繼續前進休息就是浪費時間,科蘭古抗議道:爭個你死我活勝利者只能得到焦土!
到達斯棱摩斯克後俄軍有2萬人參戰,他們接到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價殲滅法軍,可是在拿破崙大軍面前這支軍隊無疑是雞蛋碰石頭,城牆後這座以木質建築為主的城市化為火海。
斯棱摩斯克戰役是俄國人民的催化劑,在這里有無數的平民死亡,不過因為斯棱摩斯克戰役中2萬俄軍的驍勇善戰和誓死不不後退一步的精神,俄國大軍得以撤退退回莫斯科。
斯棱摩斯克戰役不僅是轉折點,更是沙皇與人民之間矛盾的開始,人民不明白為什麼沙皇不保護他們的城市?俄國將軍烏瓦羅夫將軍給友人寫信道:穿上這身軍裝讓我感覺到惡心,我們像棋子一樣四奔東西,如果不是職務,我會脫下這身軍裝換上農民的衣服。
在這個時代拿破崙的軍事才華讓所有人都黯然失色,在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沙皇使出渾身解數也難敵拿破崙,於是在俄法戰爭中亞歷山大一世承諾並不親自指揮軍隊,這在俄國歷史上尚屬首屆。
其次是他是個非常正氣的人,亞歷山大一世特別討厭庫圖佐夫,原因是看到他的臉就想起了奧斯特里茨戰役的失敗,原因是當時庫圖佐夫提的意見沙皇沒有接受,最後導致全軍覆沒的事實。
亞歷山大一世任命庫圖佐夫為總司令時立刻激發了全國的愛國熱情,:將士們,請履行你們的職責,想想你們的孩子在火海中渴望得到幫助的眼神,想想你們的皇帝亞歷山大,他把你們看成是正義的化身。
在俄國重振旗鼓的時候俄國的宣傳攻勢也在法國軍中傳開:法國士兵們,你們被迫向我們進軍,不要相信你們的皇帝,他貪得無厭,年輕人鮮血對他來說無足輕重,回家吧,趁還有機會。
這些宣傳意在削弱法國大軍讓他變得更加脆弱,幾周之後拿破崙已經逼近莫斯科,公眾輿論把庫圖佐夫逼得走投無路,在離莫斯科3公里的地方他設下了防線。
3座大多面堡,大多面堡指的是前面挖戰壕,裡面放置90個人的輕步兵,戰壕後是俄軍的大炮,大炮後是眾多的俄軍士兵。
拿破崙讓烏迪諾摔2個軍守住右翼的橋梁,為了防止俄軍迂迴包抄,其他所有軍隊攻擊最小的一個防禦陣地。
俄方稱之為博羅季諾戰役,法方稱之為莫斯科戰役。
俄法雙方兵力對比:
法蘭西第一帝國 VS 沙俄帝國
14萬 11萬
214個步兵營 180步兵營
317個騎兵中隊 20個哥薩克騎兵團
587門大炮 624門大炮
俄國士兵就是受傷也不求救,他們決心戰死沙場,但是光有勇氣是不夠的,很快法軍就獲得了小多面堡戰爭的勝利。
每支部隊都在包紮傷口,為了吃掉最大的大多面堡,拿破崙派出了全部軍隊,但是禁衛軍卻留在了身後以備不時之需。
「士兵們,這是你們最光榮的時刻,向你們在奧斯特里茨一樣前進吧,你們的英勇會載入史冊,當人們看到這段歷史時會說,他,參加了。」
開戰僅一分鍾雙方死傷就超過了1萬人,經歷過這場戰爭的人都描述黑煙把天空給遮住了,發射炮彈的死神,沒有什麼能阻擋我們前進,甚至都沒主要到身邊的隊友一個一個的倒下。
戰爭整整打了一天,最終俄軍損失慘重撤出了戰斗。
法軍損失了2.62萬人,而俄軍損失了5.31萬人。
現在很難評判博羅季諾戰役的勝負,因為雙方都未達成自己的目標。
拿破崙的目標是全殲俄軍軍隊,而庫圖佐夫的想法是保衛莫斯科。
黃昏時庫圖佐夫下令第二天進攻法軍陣地,可是當晚他就下達了相反的命令,撤軍。現在推論極有可能是他再此期間收到了傷亡報告,後面發現這次損失的人數超過了俄軍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庫圖佐夫不得不承認他的軍隊並不足以強大到阻止法軍,現在最好的方法就是放過他們,去後方補充軍隊。
法軍佔領莫斯科後莫斯科市長自作主張燒城,不留給法軍任何一物,莫斯科幾乎被燒了個精光。
沙皇把大火的罪推到了法軍頭上,這是俄國第二輪的催化劑。
「農民們,這是上帝對我們的懲罰,我們的敵人,邪惡的法國人已經佔領了我們的莫斯科,加入我們,為國而戰。」
拿破崙最致命的錯誤就是他以為佔領了莫斯科,就等於擊敗了俄國,所以現在是商討和平條約的最佳時期,他希望沙皇體面的投降。
可是沙皇知道,簽署和平條約無異於自殺行為,他會被趕下皇位取而代之,而且他沒有必要和法軍講和,盡管現在法國佔領了莫斯科,他也知道,法國只要俄國多呆1天,問題就是多一點。
莫斯科,擊敗了拿破崙。
10月18日拿破崙在最後一封信中宣布撤軍,正如科蘭古悲觀預測冬季在11月毫無徵兆的到來。
撤軍的路上凍死的人就不說了,最主要的戰役是貝爾齊納河之戰。
戰役名稱是來自於一條阻斷拿破崙的河流,齊洽科夫將軍在河對岸修建了陣地,2.21萬的軍隊封鎖了橋梁,後方庫圖佐夫的8.14萬大軍正在冒死逼近法軍陣地,從南方來的哥薩克騎兵團以3.14萬的大軍逼近法軍,法軍僅有4.14萬人,如果過不了河,那麼除了投降別無選擇。
一個意外的發現就是一名法軍士兵發現了一個農民的腋窩很濕,於是他們拷問了這個農民,農民告訴他在離鮑里索夫鎮以北20公里有一個斯圖迪安卡的過河點。
拿破崙得知後命令烏迪諾率軍攻克僅有500人的鮑里索夫鎮並拿下該鎮,開始在鮑里索夫大造特造讓齊洽科夫誤以為他們在這里過河,實際上趁著夜色法國大軍跟著埃布萊築橋隊前往斯圖迪安卡,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他們急於鞏固細線的防禦,當天夜裡,每個騎兵背上都背了一位步兵,400名步兵用木頭達成竹筏與英勇的騎兵同行,在烏迪諾的進攻下,僅有200人的俄軍被擊退,法軍控制了西岸。
聲東擊西非常成功,當天夜裡在水溫零下40度的情況下法軍修好了第一座橋,早上9點在第一座橋旁邊修好了第二座橋,當天下午就有超過7000人渡河。
3天後齊洽科夫率軍2萬人沖向烏迪諾的4000人,這一仗尤為慘烈,另一邊巴克萊率4.14萬對抗馬爾蒙的1.1萬人,當天夜裡俄軍損失慘重撤出戰斗,法軍獲得勝利。
庫圖佐夫得知後立馬命令士兵馬不停蹄的進軍,拿破崙知道想要繼續重試軍事生涯就只有一個選擇,放火燒橋。
庫圖佐夫錯過了貝爾齊納河的最佳戰機。
拿破崙並沒有出掉這場戰役,卻輸掉了整場戰爭。超過55萬人凍死,戰死,被俘,俄國之戰標志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的隕落,而俄國卻走向了新的紀元。
貝爾齊納河之戰即是法軍的災難,也是勝利。勝利所指的是整個軍隊的近衛軍,統帥部,參謀都活了下來。
與拿破崙產生鮮明對比的是,蘇爾特的西班牙侵略軍也被英西葡聯軍打到法國本土,直至第六次反法同盟勝利,英西葡聯軍已經打下馬賽和里昂直指巴黎。

㈢ 一戰時法國損失有多嚴重是協約國最嚴重的嗎

一戰使法國總共傷亡150萬士兵,同時喪失了1/10的人口,約7%的國土和大部分工業和富庶地區遭到德軍佔領,大量產業被破壞,物質損失巨大,同時還欠下了大量債務。戰爭的損失,使法國在長時間內面臨財政困難。
第一次馬恩河會戰
1914年8月英法軍隊在邊境之戰失敗後,為了擺脫德軍,於9月4日撤過馬恩河,積極加強左翼力量,准備反攻。聯軍66個師108.2萬人對德軍51個師90萬人;
凡爾登戰役(Battle of Vern)
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破壞性最大,時間最長的一次戰役,戰爭從1916年2月21日延續到12月19日,德法兩國投入100多個師的兵力,軍隊死亡超過25萬人,50多萬人受傷。傷亡人數僅次於索姆河戰役,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
經過10個月的廝殺,法軍陣亡、負傷、被俘和失蹤的人數達46萬人。
索姆河戰役
在1916年7月1日爆發,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英法聯軍投入39個師(後增至86個師,其中英軍54個師,由F.福煦將軍指揮)。參戰雙方傷亡約134萬人,其中英軍45萬餘人,法軍34萬餘人,德軍約53.8萬人。

㈣ 一戰法國死了幾萬人

法國:1,240,000

第一次世界大戰里交戰雙方軍民的死亡人數的比例,協約國士兵佔36%,協約國平民佔20%;同盟國士兵與平民各佔22%。請注意戰爭里平民大多是死於西班牙甲型流感。
協約國士兵的陣亡: 5,497,600
·比利時: 13,700
·英國: 908,000
·澳大利亞:60,000
·加拿大:55,000
·印度:25,000
·紐西蘭:16,000
·南非:7,000
·大英帝國:715,000
·法國:1,240,000
·法國殖民地:114,000
·希臘:5,000
·義大利:650,000
·中國:3000
·日本:300
·黑山:30,000
·羅馬尼亞:336,000
·俄羅斯帝國:1,700,000
·塞爾維亞:450,000
·美國:50,600
同盟國士兵的陣亡:3,382,500
·奧匈帝國:1,200,000
·保加利亞:87500
·德意志帝國:1,770,000
·奧斯曼帝國:325,000
平民被殺:6,493,000
·奧匈帝國:300,000
·比利時:30,000
·英國:31,000
·保加利亞:275,000
·法國:40,000
·德意志帝國:760,000
·希臘:132,000
·羅馬尼亞:275,000
·俄羅斯:3,100,000
·塞爾維亞:650,000
·奧斯曼帝國:1,000,000

㈤ 連逃兵都主動回到軍隊!法國人為何如此期待一戰的爆發!

早年,俾斯麥已有言在先:「巴爾干發生的一些混帳事兒,會點燃下次的戰火。」德國的同盟奧地利在這一半島上陷入了一個極不穩定的政治局面。在這一地區,信仰不同宗教的各種族為獨立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終於從搖搖欲墜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手中獲得自由。在這些民族裡,有一部分屬於斯拉夫種族(占人口的47%),其中就包括塞爾維亞。在與之交界的奧地利省份中,或多或少也居住著一些塞爾維亞族,還還有大量的其他斯拉夫人。這些人已逐漸認識到,與作為鄰國的塞爾維亞事實上是同屬一個民族,希望有朝一日能夠不再受制於人,擺脫奧地利的統治,越過邊界和塞爾維亞聯合在一起。塞爾維亞也發誓,要將所有南方的斯拉夫人全都從奧地利人的壓迫之下解放出來,建立自己的獨立國家。於是導火線被點燃了。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激進民族主義者暗殺了奧地利皇儲夫婦。

大戰已經迫在眉睫,部長們就是否要請出「B手冊」付諸實施,展開了唇槍舌劍。這是一份黑名單,上面開列的全是法國政府掌握的所謂煽動分子、無政府主義者以及間諜嫌疑分子,這些人都得在動員那天逮捕。但出於維持國家團結,內閣只批准逮捕了若干有間諜嫌疑的外國人,而沒有一個法國人被捕。法國的軍事領導人估計,可能會有約53%的法國人將拒絕徵募。但實際上,這個數字僅比1%稍多一點。戰爭狂熱的表現不斷增加,人們心存感情用事的幻想,盼望著報1870年之仇。成群結隊沖進新兵徵募辦事處的志願兵,逾35萬人。更使人感到驚異的,和平時期的3000名逃兵自動返回他們的部隊。就連「B手冊」上所開列的2501人中,最後有80%都志願參軍作戰去了。

▲巴黎出現的第一張動員布告在協和廣場和王家路的轉角,至今還被保存在玻璃框里

8月1日晚7時,在聖彼得堡的俄國外交部,德國大使三次要求俄國外交大臣對最後通牒作出答復,在三次都遭到了否定的回答之後,便按照指示遞交了宣戰照會。法國是在8月3日6時15分得到開戰信號的,那時外交部接到通報說德國大使來訪。後者打開手中文件,宣讀了裡面的內容,聲稱鑒於法國一連串侵犯邊界的「有組織的敵對」行動,以及所謂法國飛機對紐倫堡及卡爾斯魯厄的鐵路實施了空襲,「德意志帝國認為自己已處於與法國交戰狀態」。事實上,德國巡邏隊早已越境進入法國境內了。8月2日早晨,貝耳福的一個法國哨兵——安德烈·珀若下士,查問由一個中尉率領的德國巡邏隊的口令,對方立即開槍。法國兵在被擊中後,舉起步槍瞄準和射擊了3次,打死了那個中尉。然後下士丟下槍,搖搖晃晃走了幾步,就倒下來死了——這是「西線」上被殺的第一個法國士兵。

8月4日,德國開始了實際的戰爭行動。德國軍隊開進了中立國比利時,以便借道對法國發起攻擊。這一侵略為英國對德宣戰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口。同一天在巴黎,在參眾兩院的聯席會議上,政府宣布由於「外國戰爭或武裝侵略引起的迫近危險」,國家出於「戒嚴狀態」是有理由的。盡管法國政治家長期以來對軍隊將領抱懷疑態度,但並沒人對此提出質詢,沒有辯論就通過了在全國實行戒嚴的法令,從而把法國的命運託付給了將軍們。普恩加萊未能親蒞議會,因為法律明文規定總統不參加議會會議,他同兩院的聯系都由信件進行,所以由別人代他讀了演說詞。宣讀時,全體聽眾均離座肅立,不斷發出歡呼和喝彩。普恩加萊特意還改動了法國傳統的三個座右銘——「自由、平等、博愛」——說現在法國在全人類面前代表著「自由、正義和理智」,勉勵所有法國人不管政見異同,團結成一個「神聖聯盟」,並「在共同的愛國信念中象兄弟般地聯合起來」。

㈥ 在拿破崙年代,為逃過兵役,法國人做過哪些事情

各位讀者老爺們,如果你不幸穿越到拿破崙時代,千萬不要做英雄夢。拿破崙陛下的戰功和你沒啥關系,他的戰爭就是一幕幕以人肉為音符的歌劇,最保守的估計是法國為了皇帝的戰爭損失了八分之一的青壯年。如果趕上了遠征俄國,你只有百分之三左右的機會回國。因此在拿破崙大殺四方的年代裡,如何逃過兵役就成了法國人最關心的事情。

逃兵在法國有什麼好處哪?除了保命,他還能讓你有發財的機會。穿越不易,你不弄些發明、不投機倒把一下可對不起祖國的教育。作為穿越者,你要是記下了拿破崙戰爭的各大戰役的時間和過程,大可以靠買賣各國國債發財。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福利就是逃兵可以泡妹子,由於戰爭頻發,法國後方精壯的男子對女人們可是稀缺資源,戰爭最頻繁的年份也是法國私生子最多的年份。

常言道「讀史可以使人明智,鑒以往可以知未來」。但歷史的作用可能真的不是讓我們遇見未來這么簡單,讀到深處的人一定明白,讀史只不過讓我們有更大的自由和能動性去創造未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在高曉松的歌詞里,我們除了體驗了一把文藝情結,更重要的是追求內心的自由與情懷。詩歌為我們締造了一個精神的烏托邦,而史哲讓我們更清晰地認識現實,我們不僅要活在現在,更要活在未來。跟著這些經典,遵循著歷史的足跡,一點點掀開面紗,還原真實的場景,感受時光的流逝,追逐著哲人的思想,一點點探究人類的精神世界,一天天遇到更智慧的自己。

㈦ 義大利倒戈是否加速一戰結束進程

一戰時,義大利是在戰爭爆發後快一年的1915年4月,在和協約國簽訂了《倫敦條約》後才對奧匈帝國宣戰的。而它出於對德國的懼怕,直到1916年8月28日才敢對德宣戰。
義大利戰線在一戰明顯是一個次要戰場。一方面是阿爾卑斯山脈造成的戰場惡劣,另一方面就是義大利軍隊的拙劣。在沙俄面前完全是一副魚腩表現的奧匈帝國猶如雜燴湯的軍隊,在面對義大利軍隊時,立刻變成了一把切削義大利乳酪的鋒利餐刀。奧匈帝國軍隊中對俄羅斯人飽含民族情誼的斯拉夫人在面對義大利人也一下猶如凶神附體,無往而不勝。
1916年剛參戰時,義大利全國軍隊總數為87萬,到了1918年初,義大利損失軍隊總量已經達到76萬。其中被俘就是30多萬,逃兵17萬。後來如果不是協約國方面派來英國第10軍,法國的2個師,美國的第83師。義大利無疑在1917年底就要垮台投降了。
說義大利倒戈能夠加速一戰的結束進程?我可以用一個歷史橋段來回答這句話.
當義大利背盟投入協約國的消息傳到柏林時,威廉二世召見魯登道夫,告訴了他這個消息。魯登道夫如釋重負。他說他以為傳來的是義大利加入中歐同盟對協約國作戰的噩耗呢。他說:「陛下。如果義大利加入我們。我需要你給我80個師去保護它。但是如果它敢於與我們作戰的話,我只需要你給我40個師就能徹底打敗它。」

㈧ 一戰中義大利的倒戈事件

1915年5月,義大利因為英法答應在戰後分得阜姆和達爾馬提亞,於是投向協約國一方

5月23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義大利在向奧匈帝國宣戰後加入協約國。
一戰時,義大利是在戰爭爆發後快一年的1915年4月,在和協約國簽訂了《倫敦條約》後才對奧匈帝國宣戰的。而它出於對德國的懼怕,直到1916年8月28日才敢對德宣戰。
義大利戰線在一戰明顯是一個次要戰場。一方面是阿爾卑斯山脈造成的戰場惡劣,另一方面就是義大利軍隊的拙劣。在沙俄面前完全是一副魚腩表現的奧匈帝國猶如雜燴湯的軍隊,在面對義大利軍隊時,立刻變成了一把切削義大利乳酪的鋒利餐刀。奧匈帝國軍隊中對俄羅斯人飽含民族情誼的斯拉夫人在面對義大利人也一下猶如凶神附體,無往而不勝。
1916年剛參戰時,義大利全國軍隊總數為87萬,到了1918年初,義大利損失軍隊總量已經達到76萬。其中被俘就是30多萬,逃兵17萬。後來如果不是協約國方面派來英國第10軍,法國的2個師,美國的第83師。義大利無疑在1917年底就要垮台投降了。
說義大利倒戈能夠加速一戰的結束進程?我可以用一個歷史橋段來回答這句話.
當義大利背盟投入協約國的消息傳到柏林時,威廉二世召見魯登道夫,告訴了他這個消息。魯登道夫如釋重負。他說他以為傳來的是義大利加入中歐同盟對協約國作戰的噩耗呢。他說:「陛下。如果義大利加入我們。我需要你給我80個師去保護它。但是如果它敢於與我們作戰的話,我只需要你給我40個師就能徹底打敗它。」

㈨ 一戰的時候法軍有用機槍掃射逃兵,是否真有此事

沒有
請看一下歷史,即便是1917年,法國厭戰情緒高漲,很多士兵拒絕作戰,甚至發動兵-變的時候,也沒有出現你說的情況
貝當上台後,也就是出發了為首的人,其他人還是被寬大處理了

㈩ 一戰時,法國的軍隊最多是多少

76.7萬

閱讀全文

與法國一戰多少逃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2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