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富人如何避稅

法國富人如何避稅

發布時間:2022-05-16 03:26:42

Ⅰ 資產幾千億,用現金在美國買3萬套房,他是如何避稅的

我們知道,人一生下來就會面臨著各種稅,普通人繳稅還算少一些,但是那些富豪們交的稅可夠他們喝一壺了,所以很多美國富豪為了避稅把資產捐給慈善基金會,因為在美國慈善基金是不需要繳稅的。

李兆基在多年以前特意在全世界網羅了一批金融專家,然後他成立了兆基投資公司,將這些人才全部吸納進來。這家公司最初的啟動資金就高達500億,幾年過後這一數字變成了1200多億,而最近這幾年李兆基再也沒有公布公司的資產數值,這些資產到現在最少也要增值到2000億。但是為什麼在富豪榜上看不到李兆基的名字,那是因為李兆基把很多股份都放在了弟弟李兆楠的名下。

實際上李兆基也是一位世界級的隱形富豪,就算他不是世界首富,但是他成為華人首富也是綽綽有餘,不過李兆基特意把資產隱藏一部分或者分散開來,他和李嘉誠一樣對財富把控的非常到位,讓人們知道他們富可敵國,但是卻不知道真正的資產究竟有多少。

資產幾千億,為了避稅不拿一分錢工資,卻用現金在美國買3萬套房。這也正是為什麼那些老牌香港富豪能夠快速積累資產的方式之一,其實我們要學的只是他們如何來經營企業。

Ⅱ 富人是通過什麼合理的方法避稅的

富人會利用國家政府的個稅返還政策來進行合理的避稅:雖然國家的稅收壓力是比較大的,但是國家也會制定一些基本的稅收優惠政策,這些基本的稅收優惠政策中就包含個稅返還優惠政策,只要大家達到了基本的標准就可以享受這個基本的稅收優惠政策。
作為富人在避稅的時候就可以直接享受這種政策,這種方法是一個非常好的避稅方法,對於富人來說肯定是有一定的好處的,富人們可以嘗試使用這種方法來進行避稅。

Ⅲ 歐洲國家公民稅收政策

作為社會民主黨和福利國家制度的大本營,歐洲國家一直就有較高的稅收傳統。但2008年以來的經濟危機,使得稅收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面對高漲的公共開支赤字,歐洲國家不得不想方設法開源節流,在盡量削減開支的同時,開辟新的稅種,以求實現收支平衡。眼下,各國的財政部長已經成了最不受歡迎的政治家群體,因為他們在迎來下一財年的好日子前,必須忍受公眾大把的抱怨與嘲諷。

英國:開征「卧室稅」
從4月1日起,英國決定對每家每戶空置的卧室征稅。這並不是一則愚人節玩笑,但在表述中卻容易讓人啼笑皆非。

與很多稅種針對富人不同,"卧室稅"主要是向窮人開刀,目的是縮減福利。對於那些住政府廉租房的人來說,如果家裡有空置的卧室,將會失去補貼。按照新規定,家庭若擁有一間空置睡房,住房補貼便減少14%,兩間則減少25%。平均下來,此次改革將使每個受影響的人每年少拿728英鎊福利。

英國政府官員稱,卧室稅鼓勵民眾移居面積較小的住宅,預計每年可省下近4.8億英鎊住房補貼開支。

根據新的福利住房政策,一個成年人或一對夫婦可擁有帶一間卧房的住宅,有孩子的家庭,兩個16歲以下的同性孩子須同居一室,10歲以下的孩子不分性別也須同住一間卧室,否則就得交稅。據估算,這項"卧室稅"政策將影響到66萬人。

政府徵收"卧室稅"在英國國內引起了很多批評。因為對有殘病者的家庭而言,空置的卧室是必需品。卧室稅讓不少民眾雪上加霜,因此在全英國范圍內引起民眾抗議。

本刊記者在倫敦特拉法加廣場就目睹了數百人聚集的抗議活動,抗議者們手持"立即砍掉卧室稅"的標語牌示威,指責政府徵收"卧室稅"的行徑"殘忍且不公平"。

在蘇格蘭,格拉斯哥有近3000名來自工會及殘疾人士組織的成員發起遊行,愛丁堡亦有約1000人在蘇格蘭議會門外聚集。此外,在利茲、布里斯托爾和加的夫等城市也爆發了相關示威活動。

英國勞工處的負責人萊姆.伯恩批評說,"卡梅倫首相承諾支持父母們,但政府卻向單身父親或母親每年徵收高達1億英鎊的卧室稅,這簡直就像重磅炸彈一樣。"他指責"卧室稅"是"一場攤開的雜亂無章的災難",並透露"首相現在承認他這項舉措不對,會重新思考"。

但迄今為止,卡梅倫似乎並不打算重新思考卧室稅。

這個稅種的徵收容易讓人聯想起英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窗戶稅"---一項向建築物開鑿窗戶而徵收的稅項。這個最初在1697年威廉三世在位時開征的稅種,被輿論指責為向"光和空氣"征稅。即便如此,窗戶稅也延續了一個半世紀,最終在1851年被廢除。

既然政府能想出和陽光空氣有關的詭異稅種,那麼納稅人也有別出心裁的逃稅辦法。在窗戶稅徵收的過程中,一些人為了少交稅,乾脆封起了自家的幾扇窗戶。如今在英國,還能看到一些被磚堵住窗戶的老建築。

對於現在徵收的"卧室稅",也有不少專家支招。前福利大臣、現為政府扶貧顧問的工黨議員菲爾茲在出席辯論時,就呼籲業主用磚頭封死空置房間門窗,或打通房間牆壁,以避卧室稅。

當然,想要避稅其實也用不著動磚動瓦,通過分居來化整為零也是一個解決之道。唯一目前還不明朗的是,不知道在"卧室稅"徵收幾個月後,英國的離婚率是否會大幅上升。也有另一種可能,即出生率會上升,因為有些多子女家庭為了保住政府補貼金額,可能會生育更多的孩子。

塞普勒斯:變身股份的「存款稅」

如果不是地理達人的話,要在世界地圖上找到地中海島國塞普勒斯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這個國家如此之小,以至於即使打開一張1:500英里比例尺的電子地圖,那個島的尺寸也不足以寫下國名。這樣的國家在國際上出風頭的機會可不多,甚至連一個月前該國總統大選都沒掀起過什麼水花。

不過,近來這個只有109萬人口的國家卻占據了各大國際媒體的顯著位置,原因是它捧出了一個令人驚詫的"存款稅"。

從2012年夏天歐洲央行插手購債後,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看上去已經漸行漸遠,然而直到有事情發生,滿懷樂觀情緒的人們才發現,原來歐債危機就像一個在門口逡巡的野蠻人,隨時打算闖進來再掠奪一番。

歐元區提議在塞普勒斯徵收銀行存款稅以降低救援該國的成本,令市場對歐債危機的擔憂再次升溫。當時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同意向深陷債務危機的塞浦路 斯發放100億歐元救助款項,同時該國本身也要為債務埋單,向銀行儲戶一次性徵收近10%的存款稅。這筆賦稅是歐盟成員國向塞普勒斯提出的條件,旨在籌集 58億歐元,部分抵償救援總成本。

歐洲迫使塞普勒斯的銀行儲戶分擔最新歐元區救援支出的決定,在塞普勒斯激起了民憤,因為這將是銀行儲戶首次在歐元區援助協議中承受損失。

在歐盟框架內,一些小國已經習慣了伸手要錢解決自己問題的方式,它們從不打算"自救"。

塞普勒斯人在自動取款機上爭相取現,但即使在擠兌風潮中也不忘對歐盟嗆聲。該國議員以36票反對、19票棄權的投票結果否決了歐盟的計劃,他們稱從儲戶那裡收錢的要求是不可接受的,並說他們"面臨的是赤裸裸的勒索,這可能會導致歐元區崩潰"。

歐盟與塞普勒斯最終就援助達成了一致,歐盟發放了100億歐元援助貸款,塞普勒斯國內第二大銀行將被關閉,該行所有存款在10萬歐元以上、未受保險擔保的銀行賬戶將被強制減記;10萬歐元以下的銀行賬戶則受到保護。

塞普勒斯人最終沒有繳納"存款稅",不過,那些以為獲取勝利的人高興得太早,最終存款稅以"稅轉股"的形式改頭換面出現。塞普勒斯央行3月30日確認,該國最大銀行的塞普勒斯銀行10萬歐元以上存款儲戶將面臨理論上最高60%存款將轉換成該行股票。

塞普勒斯銀行股票現在幾乎屬於垃圾股,正常情況下肯定不會有人買這個股票。如此狀況下,60%的股票看起來比10%的存款稅更讓人擔心。

法國:超級奢侈稅

長久以來,在人們印象中全球最高的稅率應該是在北歐那些國家。因為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福利制度,在讓人們消除基本生活標準的後顧之憂時,也會讓納稅人背上稅收負擔,即需要上繳超過一半的收入。

然而,和法國計劃實施的超級奢侈稅相比,北歐的稅率還算平易近人。因為按照法國總統奧朗德的計劃,將對那些年薪百萬的富豪們徵收高達75%的重稅。

奧朗德今年3月底宣布,法國的企業要為薪水過100萬歐元的員工繳納75%的稅收,他認為,將富人稅轉移給企業是讓法國最富裕人群幫助結束危機的一種方式。

徵收"超級奢侈稅"是奧朗德的一貫主張。在2012年的總統選舉中,他就堅持"公正地重振法國經濟",保持現有福利,減少貧富差距,資本社會中的既得利益者應為經濟環境惡化承擔責任。

奧朗德在勝選執掌法國政權後,逐步踐行競選承諾,出台一系列稅改方案,主要加稅目標對准高收入人群和巨額遺產。

劫富濟貧一直是政府稅收進行收入調節二次分配的重要手段,但如此高的稅率卻也嚇跑了一些富人。

2012年9月,法國首富、奢侈品巨頭路易威登集團首席執行官貝爾納.阿爾諾申請比利時國籍,原因在於比利時稅收措施比法國寬松。這一消息在法國引起軒然大波,並引發有關法國徵收"富人稅"措施的爭議。

此後法國著名演員、出演過《基督山伯爵》、《大鼻子情聖》等影片的德帕迪約也選擇公開與法國政府叫板。2012年12月,他在法國一家報紙上刊登了寫給法國總理讓.馬克.艾羅的公開信,公開宣布放棄法國籍。2013年1月他又高調受到普京接見,並向媒體展示他獲得的俄羅斯護照。

法國國民議會財政委員會主席吉爾.卡雷說,令人擔憂的是,法國確實有不少納稅人正在離開或者正准備離開法國,人數可能上千。

富人外逃在法國國內被指成為"不負責任和貪婪的表現",也阻礙了總統奧朗德平衡預算的努力。

奧朗德表示,除了將75%的超額所得稅政策貫徹到底之外,法國政府將不會在2013年再開征新稅,而目前也沒有在2014年時再度提高稅率的計劃。即 使如此,法國的高稅收已經對每個人的生活都造成影響。法國全國統計和經濟研究所發布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法國人購買力下降0.4%,這是自1984年 以來首次出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法國稅收連續兩年大幅增加。

但問題的關鍵點在於,富豪們在受到稅收影響後可以選擇逃離法國,而選擇能力有限的"窮人",就只能多繳稅了。

Ⅳ 富人是怎麼通過做「慈善」避稅的

美國富豪成立一個私人慈善基金會,把自己的財產全部轉入進去,這樣不用交稅了,而私人慈善基金會的章程,可以由自己定的,誰來負責都是自己說了算。

那麼讓子女負責基金會就行了,然後可以給子女開高工資,高消費都行,反正每年只要拿出基金會的5%用於慈善相關的事情就行了,這樣錢又到子女手中,不用交稅了。

介紹

事實上,美國政府也清楚大家這么做是為了避稅,但這樣做也保證了這些富豪們把錢留在了美國,因為這些錢最後還是回到美國的建設上去了,因為這些基金會多多少少也會拿出錢來發展醫療、貧困救濟等,還是有功勞的。

如果政府要強征遺產稅,說不定這些富豪移民到不收稅的國家去了,那就更虧了,所以政府也允許大家這么做,這是共贏。

Ⅳ 富人們作慈善,是避稅的一種手段

不一定.要看收入程度和捐款之間的比例.富人作慈善避稅多半不是最主要目的.大部分為名而來.不過他們要看是否能起到獲名比獲利大一些.

Ⅵ 富豪隱形資產有什麼避稅作法

人的一生有兩件事情不可避免,死亡和稅。」最近,應該有不少喜歡在海外投資的人感受到了本傑明·富蘭克林這句話的精髓。

去年年底以來,我們一直在關注中國企業跨境並購潮,以及各類民企瘋狂海購背後,是否有向海外轉移資產的嫌疑。但大家可能沒注意,轉移資產,並不只存在於企業並購層面。過去幾年裡,一些高凈值個人和企業通過地下錢庄、境外保單、現金攜帶、設立影子公司等形式,非法規避了大量企業和個人所得稅,將巨額的資產轉移到了海外。

監管部門終於出手。今年5月9日,中國國稅總局聯合六大部委發布了《非居民金融賬戶涉稅信息盡職調查管理辦法》,承諾執行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標准(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以下簡稱CRS)。也就是說,在不久的未來,中國高凈值個人或企業在海外的大部分金融賬戶信息都將被中國稅務機構獲知。

比如,很多企業會專門在境外避稅港成立一個殼公司,然後高價購買境內公司的產品。由於從避稅港進口產品成本很低,公司得以賺取高額的出口退稅和政府補貼,這就是虛假貿易最常見的手段。

CRS的落地,無疑是對這一手段最致命的打擊。根據CRS的「穿透」規則,金融機構必須識別背後的實際控制人,並將其作為真正的報告主體。如果金融機構不能識別代持人的架構,或者對其進行刻意隱瞞,則可能觸犯反洗錢法。

而對於過去習慣用地下錢庄洗黑錢等手段,繞過監管轉移資產的貿易商來說,CRS實施以後的第一個問題可能就不是稅收,而是錢怎麼出去的問題了。

打蛇打七寸,這個七寸,就是金融機構手上掌握的個人和機構的金融賬戶信息。抓住這一點,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截止今年6月30日,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提倡下,已經有101個國家(地區)承諾執行CRS,96個國家(地區)簽署實施CRS的多邊主管當局協議或者雙邊主管當局協議。

具體到實施呢,就是先抓大的,再抓小的。這兒有幾個時間節點,一個是2017年的12月30日,要對境內金融機構對所有高凈值賬戶(賬戶加總余額超過100萬美元的賬戶)完成盡職調查;另一個是2018年12月31日,完成低凈值客戶的調查(賬戶加總余額不超過相當於100萬美元的賬戶)。也就是說,除了高凈值客戶外,未來普通客戶的賬戶也會被納入審查范圍。

根據承諾,我國將在2018年9月與其他國家(地區)稅務主管當局第一次交換信息。也就是說,最遲到明年9月,我國居民在境外大多數國家的金融賬戶信息都要被傳送回國啦。

Ⅶ 富人是怎樣避稅的

以前在美國的NGO實習過,實習的單位就是很多美國富人的慈善基金贊助的,其他國家的情況不知道,但我可以說說美國富人們一種常見的做法。

有一種基金叫做Charitable Lead Annuity Trust(我不知道怎麼翻譯,大致可以譯為慈善信託基金),這個基金的運作方式是這樣的:富豪(委託人)設立一個基金,比如1億美元,然後用這個1億美元每年定期向慈善機構捐款,比如每年1千萬,約定支付年份,比如10年,則10年之後,這個基金的余額可以免費轉交給一個第三方(通常就是富豪們的後代)。

有人說,這不傻么?1億美元支付10年每年1千萬到最後不是連零頭也沒有了?

顯然不是,在這種情況下,基金會孕育而生,基金會負責代管和打理這筆1億美元的投資、增值等業務,一般而言基金會的運營收益率都要遠遠大於當年的年利率和征稅利率,比如1億美元每年凈收益率為10%,而征稅利率假定為5%,則10年運營下來,子女甚至能獲得比本金更高的收益。

其實客觀而言,這種制度的設立有很多好處:
1、美國本身需要繳納財產稅的人少,我記得看過一組數據說Estate Tax規定只有財產超過五百多萬(具體數字記不清了)才需要繳納遺產稅,而美國財產到達五百萬的人不到百分之五。也就是說這個遺產稅針對的是真正的富人。

2、給了美國眾多的慈善機構以及NGO充分的資金支持,對比國內NGO的生存現狀,國外NGO的境況相對滋潤一些。國內很多NGO由於資金缺乏,吸引不了好的人才,甚至連正常的運營都很困難,相反美國通過這種方式支持了NGO的發展

Ⅷ 法國或徵收「特別富人稅」,這是怎麼回事

法國國民議會 (議會下院)在2013年10月18日晚投票批准在今明兩年內針對年薪超過100萬歐元(約合830萬元人民幣)的個人徵收高稅率的「特別富人稅」,實際稅率接近75%。富人稅是指政府向高收入人群加收個人所得稅。


【為什麼要徵收「富人稅」】

說白了這種做法就是一種劫富濟貧的方式。法國負責預算事務的部長級代表貝爾納·卡澤納夫表示,這項新稅種並非針對「成功人士」,而是高收入者在公共財政困難時期所作的「特別貢獻」。他強調,法國在整頓公共財政期間有必要本著「公平」原則,採取這項臨時性稅收措施。


【高稅收的影響】

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美國、英國貧富差距很大,矛盾也很尖銳。特別是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西方國家個人所得稅的高稅率、邊際稅率(越高收入的部分徵得越高)某些時候達到了80%,而英國甚至達到90%。高稅率背後隱含著這樣一個矛盾:稅率那麼高,掙的錢都繳出去了,自然影響投資的積極性和工作的積極性。於是,在這種背景下,一些人索性不工作,攜家帶口去旅遊了。


對富人而言,賺得越多上繳的稅收也就越多。於是有不少富人開始合理避稅。如將個人投資與財產轉移、移民低稅率國家。對原有國的經濟、就業影響都是相當巨大的。


Ⅸ 哪位高手知道如何運用海外信託合理避稅

從法律上說,信託資產是不可以避稅的,但在實際運作中,很多信託資產都可以把稅率降到最低或者免稅,而且它們有多種不同的避稅方法存在。

現在國內投資者利用國外信託轉移財產,就可以合理避稅,納稅人通過設立國外資產管理信託,將企業的機器廠房設備等需設在信託中,造成納稅人不再管理企業的假象,然後會通過國外多個信託實體,建議使用多重信託,應稅資產在多個信託之間產生流動,這些資產在運行期間的經營所得,以及利潤收入,都會記錄在避稅地國外信託的名下,然後就有效規避了本國稅收。

另外在現在的金融市場中,還有一些跨國公司利用自益信託野蠻對其關聯公司的控制,這里的資源信託是指以委託人自己作為受益人的信託方式,而跨國公司建立自益信託以後,可以把自己所擁有的關聯公司,委託給避稅地的信託機構進行管理,這時,受益所有人與關聯公司之間就插入了一個全權信託,而信託機構,則成了關聯公司事實上的所有人,經過這一步操作以後,該公司的真實所有權就會被隱瞞,從而也就避免了稅收的征繳。

一些有錢人把自己的資產委託給信託機構,變為信託資產以後,還可以有效規避遺產稅和贈與稅。現在生活中很多富人會在一些承認信託避稅的國家設立自己的國外信託,然後把名下的資產委託給信託進行管理,然後在信託計學中約定財產的處理方式,而由於信託資產具有很嚴格的保密性,在操作過程中會通過資產分割的方式,將其財產轉移到繼承人或者受贈人名下,在這樣的操作過程中富人所在國想對其資產收取遺產稅或者贈與稅都是合理的,所以後信託資產只要處理得當就能合理避稅。

Ⅹ 應該向富人多征稅嗎

個人認為是應該的。
稅賦的功能在於起社會調節作用與國家財富的積累作用。富人相對而言佔有社會資源要多些,同時具有承受能力。相反,貧窮人自身生存難保是徵收不了稅收的。
轉載以下資料供您參考:
首先要明確的是稅收的根本目的包括對社會財富分配的調節,即劫富濟貧,所以應該向富人多征稅。
但是提高單品消費稅稅率的方法已經被實例證明是沒有效率的,因為奢侈品的替代效應很大。舉個例子,賣遊艇的肯定都是富人,對遊艇徵收高消費稅後富人們覺得性價比太低可以輕易的轉玩飛機,賽車之類的替代品,被損壞的只有遊艇製造服務企業。比如對高檔女士皮包徵收費稅,女士們可以轉向高檔女鞋,女表之類的奢侈品來炫耀自己。知乎上有人問沒錢代表什麼,高票答案說導致可選的選擇很少,同理有錢不就是可選擇性更多嘛,所以對單品徵收高消費稅沒有意義。
不光是消費稅,整個流轉稅體系都是只能達到稅率公平而不是稅負公平。

閱讀全文

與法國富人如何避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2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