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為什麼要建立歐洲軍隊

法國為什麼要建立歐洲軍隊

發布時間:2022-05-16 06:20:16

⑴ 法國軍隊為很么能十多年來縱橫馳騁,無敵於歐洲

由於拿破崙充分利用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所提供的強大的物質條件和精神力量,充分發揮了自己震古爍今的軍事天才,所以這支主要由農民子弟組成的法國軍隊,被平等和自由的理想所鼓舞,被榮譽和升遷的希望所激勵,十多年來縱橫馳騁,無敵於歐洲。

⑵ 在德法張羅「歐洲軍」的時候,英國宣布要重返中東,這是怎麼回事

歐洲軍的想法其實很久之前就被提出來了,冷戰時期,當時歐洲的武力核心是以德國法國以及英國組成的,當時的歐盟特別是北約的其他國家,聯合組成了一隻可以平行於北約軍隊的獨立軍隊,這個的前提是他們知道美國不會介入北約的聯合軍隊。那個時候所有人都看得很清楚,這是不可能的,首先我們就不來談論美國一方是否會同意這個做法,這些國家裡面英國不會參與,其他很多的國家也不積極。

而英國方面就根本不想參與這個組織,因為這樣對於他倆來說可能有益,但是對於英國來說利益就沒那麼的明顯。既然這樣何必還要和這些人在這里浪費時間,自己就應該做自己手頭的事,想一下自己在退出中東以後國家資源拓展沒那麼快了,就一直想著從新回去拿起這塊肉。

⑶ 為什麼號稱歐洲第一陸軍的法國在二戰中只堅持一個月

第一,法國人過於相信馬奇諾防線,戰事發生前沒有太多准備。
第二,法國的軍事戰爭理論還停留在一戰的水平,認為作戰還是傳統的步兵攻防戰,而且對新出現的坦克戰估計不足,堅持把坦克作為步兵進攻的「移動火力支援」分散在步兵中使用,未能形成強大的戰車戰鬥力。法國的坦克水平當時並不太低,而且德國的進攻還是大量使用了火力較弱的輕坦克和裝甲車輛。但是裝甲兵的威力已經展現,法國的大多數將領還並沒有意識到坦克的重要性。
第三,貝當政府的擔心失敗而媾和。馬奇諾防線潰敗後,當時還有很多部隊在前線抵抗,但是巴黎已經暴露在德軍的攻擊部隊前面了,法國政府擔心國家會變成像波蘭那樣成為完全的殖民地,而且擔心戰敗後在海外的殖民地遭到瓜分,所以投降了。

⑷ 為什麼說法國陸軍歐洲第一啊

呵,百年戰爭那是海軍拼不過,英國傷一好又登陸作戰,最後還不是所有陸軍被消滅完了?因為這英國很長一段時間幾乎只發展海軍,新大陸爭殖民地?法國當時海軍不行,兵和資源運不過去,當時的法軍支撐那麼久很強了你懂嗎?就算如此,法國還是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連初三學生都知道這,統編教材上有。拿破崙大帝用雇傭兵?你吔屎了?拿破崙大帝向來只用法國軍團作戰,仆從軍也就當警察用,拿破崙大帝是現代軍隊榮譽制的開創者,榮譽軍團的設立讓拿破崙軍團縱橫歐亞非,遠征俄國失敗還是因為天氣,當時莫斯科都被佔領了。普法戰爭失敗?那是拿破崙三世那個蠢貨親征還不會指揮——這可是他唯一一次親征,之前法國是杠杠的世界第一。噢,對了,普魯士在拿破崙時代前幾次一直參加反法聯盟,一直被摁住地上打,後來都怕了,還有一戰,照樣盤德國!二戰時法國人口遠低於德國,尤其是青壯男子,因此法國厭戰,加之德國取巧,繞過法軍重心馬其諾防線直擊巴黎(巴黎至柏林也就北京至山東,閃電戰防不勝防),這才讓法國投降,還有當時希特勒大整全民皆兵——普遍兵役制,軍隊多得可怕(不然你以為德國打了好幾年有這么多也方守和鎮壓還能一直擴張?)對了,希特勒還是拿破崙大帝的忠粉絲(不信你查)。二戰德國可不是單挑世界,他還有一堆仆從國和意、日,最後還不是戰敗被分四區佔領?法國拿破崙大帝時代那才是單挑世界(別告訴我你不知道當時西方早已完爆東方)結果呢?前中後期完虐他們,後期拿破崙雖然失敗,但波旁王朝最後還不是覆滅復壁失敗?結果法國換了個政府,仍然是世界第一陸軍強國,妥妥的歐洲霸主(可惜後來拿破崙三世親征……)這一比較,你TM還不明白嗎? (Ps:波旁王朝時期,法國是為數不多在地中海沿岸擊敗正值頂盛時的阿拉伯帝國的國家。後來更是參加十字軍東征,暴打伊斯蘭教。歐洲三大騎士團之首聖殿騎士團更是源於法國。)

⑸ 歐洲軍如果成立,最受傷的是哪個國家,英國還是美國

近來國際局勢動盪,國際格局風雲變幻。歐洲軍概念是由法國總統馬克龍提出,馬克龍認為歐洲國家應該擁有自己的軍隊,來抵制美國與俄羅斯的威脅,歐洲軍的目標與宗旨是保護歐洲。歐洲軍一旦成立將完全由歐洲國家控制,不必受到其他國際上大國的影響

另一層面來說,歐洲軍一旦成立,便會成為美國與俄羅斯中間的強大軍事力量,必然會減輕美國對俄羅斯的軍事壓制,意味著美國的戰略布局、經濟利益都會受到重創。所以小編認為成立歐洲軍,為美國帶來的影響更大。

⑹ 法國僅次於美國成立太空軍,難道他的目的真得是保護衛星

應該不是,但是現在法國並沒有正面回應成立太空軍的原因,所以很多原因都是外界的猜測,不過對於這種衛星的研製過程比較復雜,如果單純的為了保護衛星,應該不需要如此麻煩,所以很多人都對法國擁有這種衛星都表示懷疑。

不過很多法國的軍事家對法國組建太空軍的事情做出了評論,其實美國、中國、俄國已經領先一步,而法國也只是追逐者而已。這充分表明,太空軍事化已達到一個新的篇章,且「不可逆」。在國家層面來說,也應對外太空和網路空間這一「看不見的戰線」逐漸成為「熱戰場」、「熱前沿」,有清醒而充分的認識和准備。

⑺ 法國為二戰立下了什麼功勞它為什麼有資格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1、很重要的一點,建立聯合國的目的是為了成立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影響力的大小至關重要。而法國這個殖民地遍布世界的老牌大國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文化影響力,都是名列前茅的!縱使本土本佔領也無法改變這個事實!
2、法國的大國地位在當時是毋庸置疑的。法國在海外的殖民地依然是全球第二,法語系的國家數量巨大,最為重要的是法國的文化影響力舉足輕重的;
3、建立國際組織——聯合國是在1943年提出來的,當時法國作為西歐大陸反攻德國的最重要的跳板,美國以及英蘇兩國都一致同意,吸收法國作第五個常任理事國,是為了爭取法國所有國民成為反法西斯的尖刀。
回答得比較亂,但大致上述意思

⑻ 關於建立歐洲防務集團條約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德國主權的恢復

——歐洲五國和德國簽訂《關於建立歐洲防務集團條約》1949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後,基督教民主聯盟長期執政。它的領袖康拉德·阿登納連續四屆擔任政府總理,直到1963年,被稱為「鐵腕人物」。在阿登納治理時期,德國得到奇跡般發展。這一時期被稱為阿登納時代,是德國歷史上的迅速發展時期。

阿登納執行一條明確的政策:要使聯邦德國從外國的限制中解放出來。這些限制包括:由於魯爾生產鋼鐵與煤而被國際共管;薩爾在投票時仍與法國有聯系;不允許西德有自己獨立的對外政策;1949年4月10日通過的西方起草的《佔領法規》規定,西德的對外政策必須服從盟國,其外交政策最高控制權屬英、法、美派來的專員。因此,在1949年9月西德還不是一個真正的主權國家。

阿登納是一位精明的總理和能乾的外交家。他採取以退為進的辦法掙回德國主權。他必須作讓步,必須在親西方或者加強與前蘇聯控制下的東德之間進行選擇。結果他選擇了親西方的道路,與西方各國合作。

但是在冷戰中,阿登納明白,由於美國要創造一個強大反蘇的歐洲,就必須依靠一個強大繁榮的德國。這樣,德國將成為一個與美國完全平等的夥伴,獲得完全的主權。對此他巧妙地利用了聯邦德國的上述地位。他向美國保證反蘇反共,但同時要求停止解散德國工業,削弱德國。他使西方確信,不必擔心民族主義和侵略勢力在德國的復活。他還盡力證明德國對西歐的統一與防衛是必不可少的。

阿登納使用了一切手段來達到上述目的。他的政策遭到頑強的民族主義者、德國的社會民主黨領袖庫特·舒馬赫的反對,舒馬赫特別反對與法國的和解。

阿登納的政策取得了成果,1951年5月2日,聯邦德國成為歐洲委員會的正式成員國,向獲得獨立與平等地位邁進了一步。西方使德國工業解體的措施放慢,最後停止。

1950年5月,法外長舒曼提出了「舒曼計劃」,把法德全部煤鋼生產置於一個其他歐洲國家都可參加的共同的最後聯營機構管理之下。舒曼計劃的實質是將把西歐組成一個聯盟,從而使法國不用擔心德國的侵略。因為法德雙方都不可能在沒有自己國家控制的重工業的情況下去重建軍備反對另一個國家。魯爾也是法國擔心的問題,由於舒曼計劃和歐洲鋼煤聯營,這一問題也就一齊解決了。阿登納認識到這是德國獲得平等權的機會,於是由衷地表示贊同。

1950年6月20日,法國邀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國在巴黎開會,就建立歐洲煤鋼聯營的管理機構和聯營的經濟條款等問題舉行談判。1951年4月談判結束,阿登納首次訪問巴黎,簽署《歐洲煤鋼聯營條約》。這一條約成為上述六國在1958年正式成立歐共體的第一步。

阿登納另一成就是他堅持不放棄薩爾,但又充滿耐心等待時機收回薩爾。1957年薩爾人得到全民公決機會,重新加入聯邦德國。

由於舒曼計劃的成功,解決了法國對聯邦德國軍事工業擔心的問題。1950年10月,法國總理普利文提出了一個辦法以解決法國人擔心的聯邦德國可能復活軍國主義的問題,即在軍事領域創造一個類似經濟領域的「舒曼計劃」,這就是著名的「普利文計劃」,該計劃要求建立一支歐洲軍隊,要求並只允許少量聯邦德國軍隊參加。

1952年5月27日,法、意、荷、比、盧和聯邦德國在巴黎簽訂了《關於建立歐洲防務集團條約》(又稱《巴黎條約》)。雖然1954年8月法國國民議會否決了這一條約,但這只是延遲批准這個條約而已,因為美國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需要德軍參加歐洲防務。阿登納非常明白,聯邦德國參加該條約,就意味著西德將掙得平等國家的身份,因此積極加入這一條約組織。

1954年9月,歐洲五國,即布魯塞爾條約國英、法、比、盧、荷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義大利、加拿大和美國在倫敦開會,聯邦德國被邀參加會議。10月,會議改在巴黎召開,簽訂了一系列協議和協定,稱為《巴黎協定》。「協定」同意西德加入西歐聯盟和北約,但對德國重振軍備加以限制,即不允許德國生產核武器和生化武器。

《巴黎協定》的簽署,標志著西方對聯邦德國佔領的結束,從此聯邦德國恢復了完全的主權,阿登納為20世紀70年代聯邦德國勃蘭特時代的到來奠定了基礎。同時,法德在薩爾問題上也達成協議,同意在《巴黎協定》生效後三個月,由薩爾當地居民自決薩爾的歸屬問題。阿登納的上述政策和成果,仍然遭到了舒馬赫的批評。舒馬赫害怕阿登納的政策導致聯邦德國回到希特勒時代。阿登納希望進行完全的改革,他反對共產主義,但是他希望首先恢復德國的主權和國家尊嚴,實現國家統一。聯邦議會支持阿登納的對外政策和重振軍備政策。這種做法使德國軍國主義有所復活,退伍軍人要求恢復希特勒時代的光榮。因此在1954年2月通過了《徵兵法》,德國軍國主義有所復活。不過德國人反對在德國部署核武器。

阿登納是親英美的,他反對前蘇聯提議的一個中立、沒有軍備的德國可以重新統一的方案。所以在阿登納時期,聯邦德國根本不可能改進與前蘇聯和東德的關系。不過,總的來看,阿登納的外交政策是成功的。

⑼ 有人評論歐盟將組建「歐洲軍」重新提上日程主要和中東當前的形勢有關,是這樣嗎

這個肯定是有關系的,不然歐盟怎麼又將組建歐洲軍這件事重新提上議程呢?歐盟這個就是看到了中東目前情況的不容樂觀,才會想到趕緊組建自己的軍隊,這才又要重新組建歐洲軍。

但其實他們不願意承認這件事,也並不是沒有原因。一方面,歐洲對美國越來越不信任,雙方矛盾日漸突出,具體體現在北約軍費和貿易問題上,特朗普強力貫徹「美國優先」,損害了歐洲利益,引起歐洲強烈不滿。種種現象表明這重新提議是受中東事件的影響,無論怎麼解釋,但旁觀者的內心都是清清楚楚的。

⑽ 二戰時法國號稱擁有歐洲第一陸軍,為什麼會那麼不堪一擊

相信學過中學歷史的人都知道,德國和法國是百年宿敵。在二戰中,僅僅一個多月法國就亡國了,作為德國宿敵的法國為什麼也在德國的戰車下如此不堪一擊呢?其中兩個原因非常重要:一個是法國人過於迷信,過於幻想。所謂過於迷信,是說他們太迷信那條馬奇諾防線了。馬奇諾防線是法國為防備德國進攻而建築的一條防禦體系,位於法國邊境從瑞士到比利時之間的東部國境上,1929年開始修建,以當時主持修建這條防線的法國陸軍部長馬奇諾的名字命名。裡面有5600個防禦工事,防線內堡壘林立,地下築有堅固工程,還修建有地下鐵道、隧道公路以及各種生活設施。法國上下一致認為,有了馬奇諾防線,從此就可以高枕無憂。當時法國總理勃伯魯姆說:「這個工事雖然不是進攻的,但是防禦是絕對沒問題的。」法軍統帥甘末林也說:「馬奇諾防線是法國的英吉利海峽。」

法國方面的部署也有問題,例如大量老舊的坦克和裝備,新式的坦克沒有得到合理是運用,而最要命的就是法國空軍完全招架不住德國空軍的攻勢,最後的結果就是法國軍隊變得不堪一擊,而且法國政府在巴黎被威脅到的時候就決定投降了,政府的態度讓士兵們無法堅定保衛國家的念頭,失去了信念的軍隊,戰鬥力還能怎麼樣呢。

閱讀全文

與法國為什麼要建立歐洲軍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2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