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人扔掉的鵝肝為什麼法國人這么愛吃
法國鵝肝的營養價值高,歷史悠久,味道鮮美。
吃鵝肝其實並不是法國人的專利。古埃及人早就發現,野鵝在遷徙之前會吃大量的食物,把能量儲存在肝臟里,以適應長途飛行的需要。而在這段時間捕獲的野鵝味道也最為鮮美。2000多年前的羅馬人,他們才真正發現了吃鵝肝的美味及樂趣。起初,鵝肝被他們配著無花果食用,並呈獻給愷撒大帝,愷撒視其為佳餚。之後流傳到阿爾薩斯(Alsace)及法國西南部鄉村,才漸漸開始有人用鵝肝製作肉凍及肉醬,並搭配法國麵包食用,既簡單方便又平易近人。
中國的鵝,就拿汕頭澄海的獅頭鵝來說,這是我國目前為止飼養的體型最大的鵝,也是世界上腦袋最大的鵝品種。獅頭鵝的鵝肝,比起法國鵝肝來說還是太小。這是因為中國人不僅吃鵝肝,也吃鵝頭、鵝肉、鵝掌等其他不同部位,沒有專門催大某一個部位,要控制鵝肝的大小,所以中國的鵝肝沒辦法成為外國人心儀的鵝肝選項。
⑵ 法國的鵝肝為什麼是最有名的
法國的鵝肝之所以是最有名的,
是因為,
作為頂級食材,
從原材料上就必須要經過多次的篩選,
而鵝肝也要取自「西南灰鵝」這種特定的品種,
其它的鵝都不能做成法國的鵝肝。
而這個西南灰鵝,
也叫做 朗德鵝,
原產地是在法國西南部靠北邊的朗德省,
它並不是普通的肉鵝,
而是「肥干」的專用品種鵝,
主要是為了提取鵝肝,這種鵝的營養價值也遠遠超過普通的肉鵝
法國鵝肝
鵝肝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鐵、鈉、卵磷脂等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
營養價值很高,
法國鵝肝雖然出名,
但據說吃鵝肝起初並不是在法國起源。據說在很久以前,古埃及人發現野鵝在遷徙前為了適應長時間的飛行路程,所以會攝入大量的食物,能量也就儲存在肝臟里,而這種鵝的鵝肝是最美味的,慢慢的吃鵝肝就從埃及傳到羅馬又傳到了法國,成為了餐桌上的頂級美食。
⑶ 介紹一下法國的飲食文化
1、法國的飲食往往與藝術相關:法國人通常將美食和藝術結合起來,飲食和藝術相輔相成,互相滲透。國主廚一般都經過專業的訓練,他們不僅具備一般廚師的技術,也具有藝術家的天賦。例如在顏色上追求美感,要求百汁百色,給人以藝術美的享受,在滿足人們味覺的同時,也給人心靈的觸動,使客人流連忘返。
2、法國的飲食追求浪漫情調:法國人天性具有浪漫的情懷。法國人特別講求用餐時的環境,比如幽幽的燭光、精美的餐具、典雅的環境等等。無論是高檔的,還是低檔的餐廳,都是經過精心准備的,大都能滿足用餐者的心理需求。餐廳本身也講究空間的效果,服務非常到位。
3、飲食的烹調方式:法國有其獨特的烹調方法,以其美味可口出名,且菜餚種類繁多。義大利對法國烹飪發展所做的歷史貢獻是不可替代的,義大利元素對法國具有強大而持久的影響。
4、法國飲食文化的特點:每一道菜和飲料,與「藝術」是分不開的。晚餐前的開胃酒是不可缺少的。在吃飯時候,酒的類型,甚至顏色都非常講究。點肉類食品時候用紅酒。吃魚和海鮮喝白葡萄酒,飯後喝一點白蘭地酒。不同的酒用的酒杯也是不同的。
5、講究調料:法國菜十分講究調料,常用的香料有:百里香、迷迭香、月桂(香葉)、歐芹、龍蒿、肉豆蔻、藏紅花、丁香花蕾等十多種。法國菜中胡椒最為常見,幾乎每菜必用,但不用味精,極少用芫荽。
調味汁多達百種以上,既講究味道的細微差別,還考慮色澤的不同,百汁百味百色,使食用者回味無窮,並給人以美的享受。法國菜具有選料廣泛、用料新鮮、裝盤美觀、品種繁多的特點。菜餚一般較生,還有吃生菜的習慣。
法國料理,即法國菜,是西餐中最知名的菜系,講究憑借其對材料的認知及靈活運用,創造出許多膾炙人口的佳餚美食,這就是法國菜引以自豪的地方。
法國菜精益求精,將以往的古典菜餚推向新菜烹調法,並相互借鑒運用,調制的方式講究風味、天然性、技巧性、裝飾和顏色的配合。
法國料理的精神在於突出食物的原味,所以當法國師傅在做料理時,他所加進的任何調味料、配菜,甚至於搭配的酒,都只有一個目的:把主要食材的原味給襯托出來。
法國是世界上盛產葡萄酒、香檳和白蘭地的國家之一,法國人對於酒在餐飲上的搭配使用非常講究。如在飯前應飲用較淡的開胃酒。
食用沙拉、湯及海鮮時,飲用白葡萄酒;食用肉類時飲用紅酒;而在飯後飲用少許白蘭地或甜酒等。據說法國人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在歐洲國家中最低,就歸功於葡萄酒。
法國菜源自於義大利菜,而義大利文化傳承於古羅馬帝國,因此義大利人對於食的文化與烹調技藝,是累積了數千年的經驗,才居於主流的地位,而文藝復興時期,烹調技藝更達到了尖峰期。
而法國的烹調技術會如此的精進,甚至取代義大利菜的主流地位,那是因為法國有了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還有一張好吃的嘴、一個挑剔的胃、一雙精巧的手、一個聰明的頭腦,才能從義大利菜的精隨中創造出自己的風格,享譽國際。
⑷ 外國人的鵝肝那麼貴,為什麼不買中國的便宜鵝肝
雖然長久以來,鵝肝一直被人們詬病著,但不得不承認,鵝肝肥膩柔軟的滋味,還是讓很多外國人愛不釋口,甚至願意花大價錢去買來品嘗。而鵝肝中最出名的,就是法式鵝肝。
獅頭鵝:而中國的鵝,就拿汕頭澄海的獅頭鵝來說,這是我國目前為止飼養的體型最大的鵝,也是世界上腦袋最大的鵝品種。獅頭鵝的鵝肝,比起法國鵝肝來說還是太小。這是因為中國人不僅吃鵝肝,也吃鵝頭、鵝肉、鵝掌等其他不同部位,沒有專門催大某一個部位,要控制鵝肝的大小,所以中國的鵝肝沒辦法成為外國人心儀的鵝肝選項。
⑸ 為什麼也只有法國人能做出讓全世界吃貨一致贊揚的「鵝肝」
因為法國製作的鵝肝原材料要求比較高,而且原材料只有他們本地有。關於美食文化鵝肝,在歷史長河中,人類享用鵝肝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世紀。明智的古埃及人通過仔細觀察發現,生活在地中海地區的野鵝在每年遷徙之前會吃大量的食物,並在胃裡儲存能量。在這個時候鵝會長得非常肥,所以在捕獲鵝的時候會很容易的就捕獲到。當他們吃鵝肝時,味蕾享受前所未有的刺激。
鵝肝現在非常貴。甚至鵝肝的價格也有嚴格的等級。一整塊完整的鵝肝是頂級食物。鵝肝也可以拼在一起,所以價格更低。鵝肝醬的價格是最低的。因為鵝肝醬中使用的鵝肝通常不是很好,但是仍然很貴。正是因為法國人太喜歡鵝肝了。
⑹ 哪裡人最喜歡吃鵝
哪裡人最喜歡吃鵝?
創作不易,喜歡請點個贊唄,你的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謝謝!
⑺ 法國鵝肝那麼貴,為什麼總有人想吃
說起世界級頂級食材,相信一定有很多人都會想到法國鵝肝,雖然小編沒有吃過,但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法國鵝肝可以說是人人都嚮往的一種食材。不過小編一直有個疑問,那就是為啥法國鵝肝那麼貴,卻依然有很多人想吃,而我國的鵝肝卻白送都沒什麼人想要?就算我國鵝肝比不上法國的,但精心培育的話,一定也是能人為製造出來的,為啥就沒人想過要用中國鵝肝代替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往下看。
而且,隨著現在的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層面的修養,法國鵝肝也被人抵制,導致法國鵝肝銷量下降。到現在法國鵝肝的數量也在減少,相信在以後,這種人為製造鵝類脂肪肝的行為也會被終止,最終法國鵝肝也會消失。
⑻ 為什麼法國人喜歡吃鵝肝
http://cache..com/c?word=%B7%A8%B9%FA%3B%B6%EC%B8%CE%3B%BD%B4&url=http%3A//www%2Estudyfr%2Enet/wfwt/fgp/sfwl/200412/63%2Ehtml&b=0&a=4&user=法國著名美食——鵝肝醬
(Picture: Pan Seared Foie Gras with Raisin, 鍋煎鵝肝醬+葡萄乾醬汁)
西餐中,特別法國菜中,鵝肝醬是一種在國人中比較出名的菜餚,有點像北京烤鴨在國外的名聲。 這種高脂肪,高膽固醇的「准垃圾食品」也是我在國外吃西餐時,曾經非常鍾愛的菜餚。(請注意「曾經」這兩個字, 自從這兩年有輕度脂肪肝後,就不再吃這道美味佳餚了)
鵝肝醬 - Foie Gras(發音, 「福阿 格拉」,法文) 顧名思義,是一種用鴨或鵝的肝臟製作的食品。 該單詞直接翻譯就是「肥肝」的意思。 原本是法國阿爾薩斯省的特產。 (其最初的製作方法跟北京填鴨有異曲同工之處, 但是有些倒胃口, 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到網上去搜,或者留言給我。)在取出鴨或鵝肝後,肝臟被立即浸泡在牛奶、水或者、葡萄牙甜酒 (Port)里一晚上。 第二天取出後用不同的香料以及甜酒或者白蘭地進行腌制。
Foie Gras 的吃法有幾種。 最早的,可能也是為何Foie Gras的中文名被定為鵝肝醬的原因, 就像果醬一樣是把它用刀塗抹在麵包片或者松餅上上吃。 但是,這種吃法口味比較重,因為,鵝肝幾乎是生的,而且由於這種鵝肝的特別製作過程,所以脂肪含量很高,吃起來非常油膩, 應該不會是最受中國人歡迎的一種吃法。 但是,在我以前法國同事的眼裡,任何其他吃法都是暴殮天物 (相信我,法國菜有很多奇怪的吃法,跟我們中國菜在選料和烹飪法上的博大精深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個人最喜歡的吃法是新大陸或者新美洲菜系的做法(Neo-Continental and New American)。 這種菜系有點像西餐中的海派菜,集各種歐洲菜系的特色,加以自己獨特的調料而產生的美國本土的高級菜系。鵝肝醬在該菜系中,屬於是高級頭台(Appetizer)的一種。 主要做法是切兩、三片半厘米厚的鵝肝,然後在平底鍋里煎一下(Pan Sear), 直到鵝肝外部呈金黃的微焦狀。 這是,鵝肝由於油煎過程中,部分脂肪已經溶化成為煎炸過程中的用油,而這時的鵝肝,發散出一種特殊的香氣,跟其他煎炸過的肉類都不一樣。
高級西餐更講究色、香、味俱全,所以,一道前菜還需要非常好的配料。 由於鵝肝口味重,而且油膩,最好的配料就是使用酸味中的水果來製作醬料。一般來說,選用的水果以無花果,野漿果等為首選。 廚師會用水果之作出酸甜口味的醬料鋪在盤子上,然後再把煎好的鵝肝疊在醬料上。 這時,鵝肝的表層由於煎炸已經變得香脆但是內部則由於加熱變得柔軟鮮嫩,加上新鮮水果醬料酸甜的香味,幾種美味以及口感同時沖擊味蕾,如果配上勃艮第(Burgendy)的白葡萄酒或者那帕溪谷的Chardonnay,就組成了完美的口感。 這種做法,相信會獲得很多國人的喜愛的(雖然被大部分法國人所不齒,叫他們去死!! )。我曾經在紐約著名新美洲餐廳Grammercy Tavern(多次被評為紐約最受歡迎的餐館)里跟著老闆慶祝一筆生意的時候,嘗過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鍋煎鵝肝醬。記得當時使用白櫻桃做的醬料。不過價格不菲,兩片鵝肝好像要29美元。。。
鵝肝除了以上兩種吃法(生吃塗抹以及平底鍋煎)以及在烤爐里烘焙後食用外,還有一些比較冷門的吃法,如鵝肝漢堡包( ),酒浸紅棗賽鵝肝(聽說可以壯陽,但是我覺得難吃)等。 但是以上三種,屬於最為主流的吃法。
說了那麼多,那在國內那裡可以吃到好的鵝肝醬呢? 非常遺憾的是,就像牛排(下一篇就講牛排)一樣,我在國內就沒吃到過好吃的鵝肝醬。 香格里拉的自助餐里的煎鵝肝醬勉強湊和。 但是,最近看到旅美法國名廚Jean George在上海外灘7號開了他在中國的分號,應該值得期待。 該君在紐約中央公園1號的總店被譽為全球(法國以外)最好的法國餐館。在紐約,Jean George的評價以及受歡迎的程度甚至於超過了法國米其林唯一的一個六星級巨星,西餐界的食神Alain Ducasse在紐約的分號。 下次有機會去上海,我一定要去嘗一下。
傳統式法國鵝肝醬的製作方法作一簡單介紹:將鵝肝(約1300克)表面的皮膜除盡,剖開鵝肝並取出血管,撒上鹽(12克)、胡椒粉(適量)、糖(4克)、豆蔻粉(適量),約半小時後再淋上白蘭地酒(一大湯匙),待腌漬約2小時後,放入烤盤內,入烤箱烘烤(烤箱內溫度控制在140左右)約 1小時後取,在烤盤上再置一空烤盤,上加重物,將鵝肝醬由上而下壓平,待冷卻後放入冰箱冷凍,食用時切片即成。這里需說明的是鵝肝醬並不是將鵝肝製成糊醬類的調味料,法式料理中的「鵝肝醬」是類似於我國的「糕」或「凍」之類,如「豬耳糕」、「水晶餚蹄」在成形上與它有相似之處。一般來說,鵝肝醬用於煎菜最多,也常與麵包或土司一起搭配食用。目前在市場上的鵝肝醬有鐵罐裝和玻璃裝兩種,保質期約在2—3年,選擇時以鵝肝醬中的塊狀愈大愈結實的愈好。需注意的是,市面上有許多產品並非是單純的鵝肝醬,而是雜有其他成分的「雜肝醬」
⑼ 為什麼只有法國人能做出讓全世界吃貨「一致贊揚」的鵝肝
原由是法國歷史上的一位國王路易十六這個人實在太愛吃鵝肝了。他不只把鵝肝引薦給其他國王食用,還最早讓製造鵝肝的大廚持續研究鵝肝的各種烹飪。從鵝肝的大小比較的角度來看,我們的中國鵝肝輸給了法國,因為法國的鵝肝實在太大了。從鵝肝的起源來看,法國鵝肝嚴格選用東北灰鵝,一種生活在法國本土的鵝,是世界著名的肥肝公鵝。生長的鵝肝本身含有大量脂肪,而且體積很大,這與法國人對肥鵝肝的痴迷是一致的。
早期人類沒有馴化野鵝的想法。吃鵝肝的文化一直延續到古羅馬,那時人們有了養鵝的想法。如果我們自己馴養鵝並手工填充它們,難道沒有足夠的肥鵝肝資源可以吃嗎,於是人類逐漸開始將鵝圈養起來,用無花果喂養它們,使它們快速長大變肥。這也使得無花果和鵝肝與麵包的搭配成為了一種經典的法國菜。
⑽ 外國的鵝肝那麼貴和中國的鵝肝有什麼區別
01法國的鵝肝脂肪含量遠高於中國,法國人只食用鵝的肝,因其產量低而導致價格昂貴很多的美食家和微博鋪主都對比過法國的鵝肝和中國內地飼養的鵝肝。他們統一的結論就是:法國的鵝肝入口即化,非常的鮮甜,而中國的鵝肝,入口很粗實,顆粒狀,而且非常的腥。這是因為法國的鵝肝中脂肪含量極高,而中國的鵝肝不僅脂肪含量很低,而且血管很多,因此導致其口感不僅很粗糙,而且腥味特別重。
04法國人的鵝的此樣方法非常的反人類,而中國的則符合動物生長的正常周期法國人飼養鵝採用填充式的方法進行飼養,他們盡量減少鵝的活動,以此讓其將食物能量轉化為脂肪。而且食物直接灌進鵝的肚子,從而增加了鵝肝臟的負擔,導致鵝不僅肥胖,而且肝負擔超重,從而引發肝肥胖,達到增加鵝肝脂肪,減少鵝肝血填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