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巴黎如何到達漢斯

法國巴黎如何到達漢斯

發布時間:2022-05-16 08:17:10

㈠ 法國達克斯(Dax)到 巴黎(Paris)多少公里

法國巴黎與位於西南端的達克斯(Dax)的距離大約有七百多公里。

可以到北面的達克斯火車站搭乘開往蒙帕納斯(Montparnasse)的高鐵TGVINOUI,2站(3小時22分)後在蒙帕納斯火車站下車;這里是巴黎的第十五區,火車站下面有4條地鐵線路,可以根據您的目的地選擇乘坐M4到(第10區,巴黎東站)、M12或M13到(第8區,聖拉扎爾火車站)、M6到凱旋門、義大利廣場或民族廣場。

【蒙帕納斯火車站的規模不小】

㈡ 急求有關巴黎的城市漢斯的資料

法國香檳之都漢斯(Reims),又譯蘭斯,是香檳省的經濟首府,也是法國歷史上相當重要的城市,素有「王者之城」的美稱。因為十一世紀開始,法國國王都必須到這個「加冕之都」受冕登基,漢斯聖母院也就成為漢斯最重要觀光點。漢斯這座擁有法國最知名的大教堂的城市位於巴黎東北142公里,人口18萬。

漢斯是有兩千多年歷史的聖城,城中至今還保留著時間久遠的歷史遺跡。世紀之初這里曾是比利時支系高盧人的首都,當時的城市名為杜羅科托羅睦(Durocortorum) 。這里還是法國許多重要歷史時刻首映的舞台。

身負加冕之都光環的漢斯,其實並不是繁華的大城市,除了領受神諭的大教堂,並沒有其他非出名的景點,反倒是每年從六月底到八月底舉勵的音樂節,為漢斯這座古城帶來不少觀光人潮。

漢斯市區除了位在市區邊緣的酒廠和聖雷米會堂較不易到達外,其他景點都集中在漢斯大教堂附近。建議步行路線可從大教堂開始,順便參觀隔壁的朵皇宮和遊客中心,然後前往美術博物館。中午可在威斯列街上用餐,下午進逛街及購物,晚餐則可前往噴泉附近的Place Drouet d』Erlon ,在此匯集不少相當時髦的異國餐廳,是夜生活的最佳去處。聖雷米會堂在七至九月的晚間九點半,更會在教堂播放音樂聲光秀,而打了燈光的漢斯大教堂,也是夜遊的好去處。前述所提到的幾個景點,都被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的保護之列。

從漢斯大教堂的右翼往右走,即可直通朵皇宮。十六世紀時,這棟建築原為漢斯大主教的官邸,在過去,法國國王的加冕儀式結束之後,就會在朵皇宮舉行大型的宴會。經過路易十四重修之後,朵皇宮仍然保留了它十三世紀的禮拜堂及哥德式的建築風格,目前它是漢斯重要的博物館之一,收藏許多珍貴的凋塑、織綿畫和宗教儀式相關的古物等。

美術博物館收藏不少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的美術博物館,其實原為建於1067年名為聖丹尼斯大修道院的建築,在經過路易十五時期,1729~1730年間,的擴建及修復之後,形成今日漢斯最具代表性的洛可可式建築。

漢斯大教堂的建築及裝飾並不如想像中富麗堂皇,但是卻因為曾有二十五位法國國王在此加冕,而使大教堂成為法國人心中目的聖地。西元496年,法蘭克王國創建者克勞威一世,為了要贏得民心,特地前來漢斯受洗成為天主教徒,從此在大教堂登基成為神授王權的重要儀式,法國全國上至國王下至庶民都深深相信,唯有在漢斯加冕登基的法王才領受神命。

自西元816至1825年,共有三十四位領主(其中有二十五位為法國國王)在此接受加冕,就連若陷英法百年戰爭的皇太子查理也不例外,因為得到聖女貞德的協助,查理才得以從羅亞爾河域北上到漢斯加冕,成為合法的國王查理七世。五世紀時,大教堂原址僅為小教堂,推測克勞威一世的受洗地點位於現存教堂的中央走道,現今我們所見的哥德式大教堂建築則始於十三世紀初。

教堂正面的左側門上,有一座微笑天使凋像,被認為是漢斯市的地標,天使的雙翼上還有戰爭時留下的彈孔。教堂內南北翼拱廊的彩繪玻璃玫瑰窗也相當值得一看,這條名為國王廊的拱廊所矗立的國王凋像,象徵著加冕的歷史意義。

漢斯酒庄耗資千萬所打造的酒窖導覽行程,只要坐上電動車,你就會被吸入百年歷史的釀酒歷史時空里,動態兼具教育性質的行程,非常適合全家同樂。

由威斯列街和卡諾街所連接起來的大道,位於漢斯市的中心,也可說是市內最熱鬧的一條街,有許多間餐廳及商店都分布在於,每天都有上班及逛街的人群來來往往穿梭在這條路上,這里同時也是漢斯巴士的總站。

如果你願意看看漢斯風光的話
可以看看這個bbs的貼圖(很棒的哥特式風格)
http://bbs.trends.com.cn/showthread.php?p=7724157

這里還有漢斯香檳概況 以及一些歷史補充材料
http://e.sina.com.cn/a/2004-06-04/71602.html

附一幅法國英文地圖(提示:在PAIRS東北的CHAMPAGNE上就是Reims )
http://e.stuccess.com/knowcenter/Geography/pic/worldpic/areas/Europe/france/00000000/法國地圖.gif

這是漢斯衛星地圖(google)
座標: (4.025666264013651E,49.24663043797452N)
http://www.52maps.com/mapsmarker_show.asp?id=3600d26adb36d2f5

另外糾正一下 漢斯不是巴黎的城市 而是法國的城市

㈢ 漢斯的介紹

漢斯(Reims),即蘭斯,法國東北部城市,香檳-阿登大區內最大的城市,距離巴黎東北大約130公里1,可乘坐TGV列車直達。註:「漢斯」一名事實上接近於「Reims」的法語發音,但由於歷史緣故,「Reims」在大部分場合都翻譯成了「蘭斯」。關於該市的詳細信息,可點擊參考詞條:蘭斯。

㈣ 怎麼才能到達巴黎

飛機 火車

巴黎,一直是一座浪漫的城市,似乎法國的每一個角落都是與浪漫分割不開的,巴黎更是,這里安菲爾鐵塔,這里的城堡,這里的薰衣草,每一處都是動人的,都是美麗的。那麼,我們該如何去欣賞這里的浪漫呢?

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好好的講述一下,我們該怎麼到達巴黎吧!

飛機

中國有很多可以直達巴黎的城市,包括中國北京、上海、廣州、香港等都有著直接飛到法國巴黎的戴高樂機場的直線航班。

巴黎一共有著三個機場,除了剛剛說過的這個戴高樂機場之外,這里還有著位於巴黎以南14km的奧里機場(Orly)和位於Beauvais的伯韋機場(Beauvais)。

其中戴高樂機場包含了國際航線的大部分,而其中的國內的航線和近距離的航線是由奧里機場和伯韋機場負責的,所以如果大家來到巴黎轉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到達機場是不是前後一致!

火車

巴黎因為這里的地理位置優越,位於西歐的中心地帶,所以這里去其他地方十分的便捷,這里有著開往周邊各個國家的高鐵,包括去英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瑞士、盧森堡、比利時、荷蘭。

而且如果你要去巴黎的臨近城市,這里還有著各種火車,比如去往倫敦,你只需要兩個小時,去往布魯塞爾,你只需要八十分鍾而已,是不是很便捷,法國的交通四通八達,所以來到這里,你要弄明白就會對旅遊很方便了。

但是,對於巴黎很奇怪的一點就是這里的火車票比飛機票貴,還搶手,所以早些訂票啊!這里也會偶爾打折,打折後的火車票只有29歐元,是不是很便宜呢?

車票可以在在官網 ( http://en.voyages-sncf.com/en/?redirect=yes) 上購買,十分便捷。

巴黎一共有著七個火車站,通過這里的火車,大家可以去法國和歐洲的各個城市,十分便利,但是要注意的是,每次坐火車之前,我們都需要對照著你的火車票,然後去選擇自己的相應的火車站。

如果你需要換乘的話,那麼,這里的車票上也是被標注的。

Gare Nord 巴黎北站

開放時間: 周一至周日以及法定節假日:04:30-次日01:00

到達方式:

公共汽車26、48、65、43、46、42、39、38、350、302、54路公交車

地鐵:2號線、4號線、5號線至Gare Nord

RER:B線、D線、E線

Gare de Lyon 巴黎里昂站

到達方式:

公共汽車20、29、51、57、61、63、65、87、91路公交車

地鐵:1號線,14號線

RER:A線,D線

de Paris-Est 巴黎東站

到達方式:

公共汽車30、31、32、38、39、46、47、56、65路公交車

地鐵:4號線,5號線,7號線

RER:E線

d』Austerlitz 奧斯德利茲火車站

到達方式:

公共汽車63、89路公交車

地鐵:5號線,10號線

RER: C線

de Bercy 貝爾西火車站

到達方式:

公共汽車24、87路公交車

地鐵:6號線,14號線

Montparnasse 巴黎蒙帕納斯火車站

到達方式:

公共汽車28、58、88、91、92、94、95、96路公交車

地鐵:4號線,6號線,12號線,13號線

Saint-Lazare 巴黎聖拉扎爾火車站

到達方式:

公共汽車:20、21、22、24、26、27、28、29、32、43、53、66、80、81、94、95路公交車。

地鐵:3號線,9號線,12號線,13號線,14號線

RER: E線

好了,如果你想知道怎麼下才能達到巴黎,那麼就快點掌握好這一份到達巴黎的行車指南吧!

㈤ 法國巴黎到格勒 火車多長時間

最快2小時56分鍾,從巴黎直達格勒的
最慢4小時17分鍾,是中間要轉一趟車的
http://www.voyages-sncf.com/
這個是法國火車訂票和查詢網址,你可以自己根據你的時間查查看

㈥ 怎樣從法國巴黎的機場到法國巴黎的火車站

不知道你是哪個機場下飛機,我就說從戴高樂機場的路線吧。
如果你去gare de lyon,先坐RER B線到chatelet下車,然後轉乘RER A線或者其他幾號線就到了。
如果你去gare nord,直接坐RER B線就到了。
如果你去gare de l'est,先做RER B線,到gare nord, 然後轉乘地鐵4號線就到了。
如果你去gare Montparnasse,先坐RER B線到 gare nord ,再轉乘地鐵4號線就到了。
如果你去gare Saint-Lazare,先坐RER B線到gare nord, 然後轉乘RER E線就到了。
如果你去gare d'Austerlitz,先坐RER B線到gare nord,然後轉乘地鐵5號線就到了。
如果你去gare de Bercy,先坐RER B線到chatelet下車,然後轉乘地鐵14號線就到了。

㈦ 請問從法國巴黎到威尼斯坐法鐵要在巴黎哪個火車站到威尼斯哪個火車站

最快的大約10小時30分鍾,搭乘 TGV, 但沒有直達,需要換乘多次,太麻煩 !還不如乘坐直達的夜車,從巴黎里昂火車站始發,終點站是威尼斯聖魯濟亞中央車站。

這是 Tello 鐵路公司於 2011年12月11日開通的 EN# 225 次直達夜車,全程約 14小時30 分鍾;19:00 從巴黎出發,第二天早上 9點多抵達威尼斯。車票約100 歐元。

【巴黎里昂車站】

㈧ 漢斯的城市簡介

法國香檳之都漢斯(Reims),一般譯為蘭斯,是香檳省的經濟首府,也是法國歷史上相當重要的城市,素有「王者之城」的美稱。因為十一世紀開始,法國國王都必須到這個「加冕之都」受冕登基,漢斯聖母院也就成為漢斯最重要觀光點。漢斯這座擁有法國最知名的大教堂的城市位於巴黎東北142公里,人口18萬 。地理坐標: (4°E,49°N)

㈨ 法國的特點文化和物品

國家的誕生
法國的歷史是長期以來人民的點滴勞動匯集而成的。法蘭西眾多的獨特之處正是其文化的體現。二千年來各個朝代和他們的文明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印證,最後才形成了今天的現代法國。

史前時期
大約一百萬年前,從歐亞大陸遷移來的人類一直來到最後的邊界——大西洋邊。從此定居下來。薩比安人則最早在公元前四萬年到八千年開始出現在這里。許多考古遺跡證明了在法國這片土地上史前就有人類文明存在。

高盧時期
約公元前1200年到前800年,凱爾特人離開他們在西里西亞的家鄉,向萊茵河和大西洋之間的這一地區開始入侵。這塊土地當時居住著90個不同的部落,被稱作高盧人。高盧人在農業和十分發達的手工業基礎上建立了他們的文明。他們發明了收割機、木桶、四輪馬車和鐵劍。
很快羅馬帝國也注意到了這片土地。公元前50年,朱利葉斯·凱撒大帝來到這里,征服了這一地區。高盧-羅馬文明定都於里昂,統治了相當長時間,形成了今日法國的最初藍圖。正是這一時期法語開始形成,許多大城市已經有了雛形,道路網也從此初現端倪。

法蘭克王國
從五世紀起,來自東方的漢斯、汪達爾、阿拉曼斯、維斯高特、奧斯特洛
高特和法蘭克人先後入侵該地區,高盧-羅馬人為了抵禦入侵而和法蘭克部落聯合了起來。他們的基地設在巴黎附近地區,也就是令天被稱作法蘭西島的地方,這股力量慢慢征服了全國。
法蘭克王朝的梅羅文家族和卡洛林家族統治從五世紀延續到十世紀。這一時期,高盧一羅馬文化和日耳曼文化逐漸融合。

法蘭西王國
在公元768年到814年查理曼大帝統治時期,他建立了許多學校,促進文化繁榮並召集了許多學者在身邊。他的工國劃分為郡,郡長(世俗政權)和主教(宗教權威)共同管轄。米斯統領則負責執行帝國法律。
987年,雨果·卡佩,法蘭西島領主,加冕成為國王,而法蘭克人的土地(被稱作法蘭斯)成為法蘭西王國。新建立的法蘭西王朝想把宗主權施及整個統治領域內。
從11世紀至15世紀,先後有18任國王不斷地向封建領主們施加權威,王國得以擴大(吞並了布列塔尼和勃艮第),並奪取了一些英國的領土,例如阿基坦和諾曼底。這幾個世紀中突出的特點是宗教熱情高漲,文化、經濟和城市也得到極大發展。這一時期開始出現了資產者,他們形成了社會中一個新的階級。城市也變成了行政單位。
從1226年到1270年間統治法國的國王路易十一十分重視司法,曾經親自在萬森的一棵橡樹下主持審判。他一生中建造了許多醫院和教堂,參加了兩次十字軍東征,成為君王中的典範。他後來被尊稱為聖路易。
從16世紀到18世紀,十位國王致力於加強國家的權力以及其行政。在抵禦東方和南方的敵人入侵的戰斗中,他們逐漸建立了國家的自然邊界。這其間有三位政治人物尤其值得提起:
-亨利四世結束了國內的天主教與清教徒的宗教戰爭,把西班牙入侵者逐出了國境。這樣,他鞏固了國家的統一。此外他還曾試圖改善貧苦的法國農民的不幸處境。
-黎塞留,路易十三的宰相。他領導法國抵抗住了奧地利的軍事干涉,通過削弱貴族和清教徒的力量加強了主權。他還下令成立了索邦大學並促成了法蘭西學院的建立。
-科爾貝,路易十四的首席大臣。他曾嘗試統一全國的法制,以及通過建立大製造業和國際貿易公司來促進革新。他曾寄希望於法國的殖民地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

幾次歷史變遷

1789年的大革命
1789年的國民會議變成了憲政會議。封建權力被廢除、公布了人權宣言,建立了議會君主制。
1792年由於外國勢力的干涉、君主出逃等事件,君主制被廢除,第一共和國宣告成立。自此至1795年,包括羅伯斯庇爾在內的革命者們同時與國外(普魯士、奧地利、英國、西班牙)和國內(旺代)的反革命勢力作著斗爭。在政治生活中,革命者們採納了孟德斯鳩和盧梭提出的原則(三權分立原則和人民主權原則)。
從1799年至1804年,第一執政拿破崙.波拿巴將軍領導著法國政府,他統治期間建立了一個強大的集權制資產階級國家、現代化的行政管理體制和法典(其民法典至令仍然有效)。政府還建立了高中教育體制並改革了大學教育。

拿破崙帝國
1804年拿破崙加冕稱帝,他在到1815年的12年統治期間力圖建立一個龐大的歐洲帝國。10年間,法國軍隊在整個歐洲大陸不斷與一些強大的聯盟較量。曾有一個時期法國疆域急劇擴大。只是到了1815年它的邊界才回到1789年的狀態。
俄羅斯戰役中法國軍隊的慘重傷亡導致了拿破崙的下台和被放逐。他後來曾再次統治法國,但僅一百天後,他就因為滑鐵盧戰役失敗而再次退位。

君主制復辟
1815至1830年間的兩任國王都想要在復辟的舊君主制下維持革命和拿破崙帝國期間的一些進步措施。法蘭西王國的殖民帝國在北非繼續擴張。
法國的最後一任國王:路易斯-菲力浦被加以封號「法國人之王」。1830至1848年間出現了貿易商業資產階級,工業革命開始,社會主義和聯邦主義運動也開始興起。經濟危機和社會動盪最終將法國引向了 1848年大革命,導致了君主制的最後崩潰。

第二共和國和第二帝國
普選制、新聞自由和對勞動者階層起義的恐懼給了拿破崙一世的侄子路易·拿破崙·波拿巴一個機會當上了法國總統。在經過一段獨裁式的總統統治時期後,路易拿破崙通過公民投票和政變方式當上了皇帝,號稱拿破崙三世。他的政府倡導激進的經濟改革政策,推行大量目的在於重建國家資本的重要經濟計劃。第二帝國以工業擴張為其特徵。就在政府向議會制政體變化之時,法德戰爭爆發了(1870年)。法國在蘇丹的失敗導致了第二帝國的覆滅。

第三共和國
1871年成立了共和國並建立了國防政府。法國戰敗,在與德國簽訂的和約中法國割讓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同年發生了著名的巴黎公社起義,但起義被血腥地鎮壓了。
共和國的議會制政體在1871年至1914年間建立了有關公共自由的一系列重大法律,證明了其本身的價值。儒勒法里總理(186年至1885年在任)對言論自由、集會自由和新聞自由的確立發揮了重大影響,他對非教會的免費義務小學教育制度的建立也有重大貢獻。
法國在亞洲和非洲的殖民地繼續擴張,但與此同時社會動盪和宗教與學校之間的紛爭(政教分離)動搖著社會統治。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使法國失去了十分之一的勞動力。1917年12月是戰爭的轉折點,喬治·克雷孟梭帶領法國及協約國一起取得了勝利,德國戰敗。阿爾薩斯和洛林重歸法國。
在戰後重建不久,法國就象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被1929年大危機嚴重打擊。廣泛的罷工和左翼聯盟給法國帶來了1936年的人民陣線政府,這屆政府在國家計劃中設定了建立基本社會法律的義務。
在法國的四周,納粹主義、義大利法西斯主義以及西班牙內戰都預示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來臨。
隨著著名的所謂「奇怪戰爭」的結束,1940年法國宣布了休戰,法國成為德軍佔領區。法國經濟處於不穩定中。整個國家分為兩部分:一方面是與佔領國合作的維希政府,另一方是以倫敦為基地的「自由法國」流亡政府及抵抗運動。經過五年的戰爭,法國在1944年被盟軍解放。

第四共和國
1940年6月18日夏爾·戴高樂發表了廣播講話後,被公認為法國抵抗運動的領袖和象徵。他在1944年至1946年間任政府首腦,建立了法國社會保障體系並給予婦女選舉權。可是,由於議會制政體不能清楚地提供政治方向而導致了政府改組,第四共和國被動搖了。1945年至1958年的這段時期法國一直忙於重建國家發展經濟。不斷尖銳化的非殖民化問題(印度支那和阿爾及利亞戰爭)意味著虛弱行政權的結束。

第五共和國
1958年,夏爾·戴高樂將軍重登歷史舞台。他設計並建立了加強行政權的第五共和國體制。即建立了人民普選總統制。法國從此走向一個現代化發展和經濟持續增長時期。1968年5月的學生運動和社會騷亂反映了年輕一代的不安情緒、社會的缺乏秩序以及國家的過度集權,戴高樂將軍因此被迫辭職。然而右翼政府仍把持著政權。喬治·蓬皮杜任總統直至1974年去世。他的繼任者瓦雷里·吉斯卡爾·德斯坦任滿了七年,但在1981年被第五共和國第一位左翼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擊敗。密特朗1988年競選連任成功。不過總的來說,這一時期的法國政壇的特點就是左翼和右翼政府輪流執政。

統一的歐洲市場開始建立
1993年12月1日,歐洲聯盟在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基礎上誕生。

雅克·希拉克當選為共和國總統
1995年5月,雅克·希拉克當選為共和國總統 。1997年4月21日國民議會被解散。5月25日和6月1日,進行提前選舉。地方選舉則在3月已經進行。這一選舉的結果產生了左翼和右翼的「並存」。

一個現代化的國家
在過去的數三十年裡,法國建立了一套穩定的制度。在1958年戴高樂將軍任總統期間通過全民公決方式確立的第五共和國憲法保證了政治體制的良好運作。法國是統一的、民主的、世俗的社會主義共和制國家。其公民不論出身,種族或宗教信信仰,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現代法國民主制度是1789年法國大革命留下的遺產。其原則以1791年人權與公民權利宣言為基礎,今天已經成為憲法的引言部分。

法國的銘言是「自由、平等、博愛」。
法國國旗是三色豎條組成的三色旗:藍、白、紅。
法國國歌是馬賽曲。
法國國慶是7月14日,1789年攻佔巴士底獄的日子。

國家制度
行政權
共和國總統是國家元首,以普選制選舉產生,任期七年。總統頒布法律並有權提出議案要求國家公民投票表決。他還有權在與總理,國民議會議長和參議院議長談話後宣布解散國民議會。
總統任命總理,並任命由總理提名的政府成員。
政府應答復國民議會的質詢。
立法權
議會由兩院組成:國民議會,由五年一次普選產生;參議院,議員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選其中的三分之一席位。
議會投票表決決定法律的通過與否,批准國際條約以及行使由共和國總統授以憲法修改權。
司法權
司法機構獨立於行政權和立法權。
473個初審法院和186個大審法院負責執行法律。上訴法院有35個。終審法院負責判斷法律是否被正確地執行。刑事犯罪由法官和陪審團組成的重罪法院審理。
在行政司法領域有行政法院和國家最高行政法院。審計法院負責審核公共開支情況。

憲法規定的其他組織
-憲法委員會:委員會成員由共和國總統、國民議會議長和參議院議長分別任命。憲法委員會的職能是監督選舉和審查法律的合憲性。
-經濟和社會委員會:其成員是各種不同社會階層(工會、商人、各種協會)的代表或政府指定的具特定資格者。在議案、法令或有關計劃具有經濟和社會性質時,要咨詢經濟和社會委員會的意見。
-最高行政法院:行政方面的最高權威。政府在起草議案和實施法令前必須征詢其意見。
-最高司法官委員會:由司法官和特定資格者組成。委員會由共和國總統和司法部長分別任主席和副主席。由它對高級司法官的任命提名,同時也負責司法官的紀律處分。
-共和國司法法院:以前被稱作高等司法法院,由十五名法官組成,他們或是議會成員(12名是國民議會議員),或是司法官(3人)。法院負責審理政府成員所做的、被認為是有刑事犯罪性質的職務行為。任何個人一旦認為自己被政府成員的犯罪或違法行為所損害,就可以向一個專門申訴委員會起訴。

行政管理
大區
法國被分成21個大區以及科西嘉島。大區由地區委員會管理,委員會主席及其成員通過普選產生。 省
法國大陸有96個省,此外還有四個海外省:瓜特羅普島、馬堤尼克島、留尼旺島和南美的法屬蓋亞那,海外領地還有玻利尼西亞、新卡勒陀利亞、馬約特島、聖皮埃爾和馬可隆、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特爾·阿特里、科格倫群島,克羅塞和聖保羅島。
省由總委員會管理,其主席和成員通過普選產生。省長是中央政府派到地方的代表。省被分為區(包括海外省在內共339個),小區(3,995個)和市(36,560個)。
市政
市政管理由市長在市政委員會協助下負責,市政委員會成員通過普選產生。

競爭性的經濟體制
1945—1961
盡管法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她在戰爭結束時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困難:人口只有四千萬(與1900年相同),工業生產總值只有戰前的一半。原材料極度缺乏,通貨空前膨脹。
首要的三個經濟計劃是重建基礎工業,促進生產和准備國際經濟競爭。
1962-1975
這段時期,在國家的督促下經濟得到了驚人的持續發展,達到了預期計計劃。這一時期法國的經濟增長率創下了空前記錄(年增長率達5-6%),帶來了充分就業、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增長和工資水平的迅速提高。
接下來的經濟計劃把重點轉向了地區經濟發展,投資政策和社會組織(改革社會保險體系建立全民退休金)。
1976年以來
三次連續的石油危機(197、1979、1980)和持續的世界經濟動盪使法國這二十年來一直強調經濟的結構調整和現代化,從而導致了高失業率(20年來減少了三百萬以上的工作機會)。
政府開支緊縮以及強調減少能耗,發展競爭力強的工業、研究和職業培訓賦予法國以新的活力,使其能面對國際競爭的挑戰、歐洲一體化和下個年的來臨。

高度多樣化的經濟體制
法國經濟涵蓋了所有重要的經濟部門:農業(世界第三、歐洲第一大出口國),工業(世界第四、歐洲第二),漁業(歐洲捕撈量第四)。
法國出口貿易名列世界第五,有五家法國公司躋身世界百強。

農業
法國農業是一個現代機械化,高生產率的生產部門。法國的農業生產面積占歐盟總面積的近三分之一,農產品占歐盟產量的23%,其中一半是畜產品(肉、奶、乳酪),其餘的是穀物、糖和加工業。

工業
法國工業既包括大量正在重組和自動化的傳統工業部門(鋼鐵、冶金、機械、汽車和紡織工業),也包括一些新的發展中技術工業(食品加工、精密化學、航空航天工業和新型材料)。
法國工業生產在原材料和能源上主要依賴於進口,只有電力是個例外。25%的電力來自於本國的核電廠。

服務業
服務部門(對集體和個人消費者)正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主要的服務部門,如交通、電子通訊、郵政、電力和水在本領域都配備了先進技術(微型電話、高速列車和地鐵系統更是享有國際聲譽)。法國的旅遊業名列歐洲第一,對維持國際收支平衡有重大意義。事實上,法國在這個「無形出口工業」中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

法國如何看待自己
從大小、人口和國民生產總值上看法國都算不上是個「超級大國「。但法國依然佔有很重要的位置。由於高科技企業的蓬勃發展,她是世界重要經濟強國之一,在出口方面排名世界第四或第五位。她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擁有否決權,也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常任國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位於巴黎。

從另一些角度來看法國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拉丁國家之一(到2000年全世界六個人中就有一個是拉丁人後裔)。
-法語國家之一。法語人口在全球共有一億零五百萬。在美洲和非洲的某些地區,法語已經被使用了幾百年。
-歐洲國家之一。法國和中歐及東歐的許多國家有著良好的政治、貿易和文化交往。在1990—1991年蘇聯的政治變化後這些國家變得越來越強大。更重要的是,法國的未來與西歐聯盟的其他十五個成員國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由於歐洲理事會和歐洲議會(普選產生)的建立,法國人民積極地參與到歐洲政治生活之中去了。

附錄1:法國經濟數據
GDP:78Y,610億法郎
人均GDP:134,656法郎
出口值:18,860億法郎
工業企業:196,600家
農業/食品企業:72,000家
GDP增長率:2.3%(到1996年)
1996年總增長值:農業5.5%;工業和能源25.2%;服務業56.4%
現有就業人口:25,590,000

附錄2:法國的特點
盡管法國在地理上和種族上都是多樣化的,國家仍有強烈的凝聚力和濃厚的文化個性。法國人民對他們的歷史和文化個性有強烈認同感。
現代法國的基本理念是保衛人權和自由、民主、統一。這些理念已經得到了普遍的認同。

附錄3:法國的外國人
外國移民在過去四十年中對法國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繁榮作出很大貢獻。但由於現前的經濟危機,移民潮已被官方停止。現在法國有大約不到四百萬的外國人(自1995年來占人口總數的6.5%)。自1990年來外國人所佔比例大致未變。
參考資料:http://www.elitefrance.com/french%20culture/history/french%20culture%20history_1.htm

㈩ 想知道法國Reims的詳細資料

理姆斯
維基網路,自由的網路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TA▼▲
為了閱讀方便,本文使用標題手工轉換。

* 轉換標題為:zh-hans:蘭斯;zh-hk:漢斯;zh-hant:理姆斯;
* 實際標題為:蘭斯;當前顯示為:理姆斯

為了閱讀方便,本文使用全文手工轉換。轉換內容:

1. zh-hant:理姆斯;zh-hk:漢斯;zh-hans:蘭斯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理姆斯
2. zh-hant:布希亞;zh-hk:布希亞;zh-hans:鮑德里亞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布希亞
3. zh-hant:派屈克;zh-hk:派屈克;zh-hans:派屈克;zh-hans:威斯敏斯特教堂;zh-hant:西敏寺;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西敏寺

顯示↓關閉↑附加說明(對轉換結果有疑問時)

用詞轉換(繁簡轉換)是中文維基的一項自動轉換,目的是以電腦程式適應不同用字模式的差異。標題轉換和全文轉換都是對該技術的手動轉換的應用。
由於技術所限,用詞轉換有時會不穩定,在剛增加標題轉換和全文轉換時,由於緩存原因不一定馬上顯示轉換後的正確結果。你可以嘗試單擊這里進行強制刷新。
本文講述的是法國城市。關於成人游戲系列,詳見「蘭斯 (游戲)」。
理姆斯
Reims
基本資料
大區 香檳-阿登大區
省 馬恩省
面積 46.9Km2
人口
- 總人口
- 人口密度
187,206人(1999年)
3,990人/Km2
坐標 49°18′N,4°02′E
網站 www.ville-reims.fr

理姆斯(法語:Reims)是位於法國東北部香檳-阿登大區馬恩省的城市,其歷史可以追溯到羅馬帝國時代。理姆斯在法國歷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它是法國國王加冕的地方。理姆斯大教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德軍毀壞,但隨後得到重建,它在法國的作用相當於英國的西敏寺。理姆斯的郵遞區號是51100,其中首二位的51代表的是馬恩省。
目錄
[隱藏]

* 1 地理
o 1.1 人口
* 2 名人
* 3 行政
o 3.1 歷任市長
o 3.2 行政區
o 3.3 地區
* 4 友好城市
* 5 外部連結

[編輯] 地理

理姆斯位於法國東北部,距離巴黎市約130公里。根據1999年的統計數字,該市市區范圍內有187,206位居民。以人口數來排列,理姆斯是法國排名第十二的城市。

2007年6月10日起,連結巴黎與史特拉斯堡、途經理姆斯的法國高速鐵路系統TGV東部高速鐵路線(LGV Est)通車,以其320公里/小時的最高營運車速,僅需45分鍾即可抵達巴黎。

[編輯] 人口

* 市區內(1999):187,206 人,密度每平方公里 3990 人
* 含近郊(1999):215,581 人,密度每平方公里 2283 人
* 含遠郊(1999):272,620 人
* 人口歷年統計:

1793 1800 1840 1872 1914 1921 1936 1954 1962 1968 1975 1982 1990 1999 2004
32,371 30,000 39,000 70,000 115,000 76,785 117,229 121,753 134,856 154,534 178,381 177,234 180,620 187,206 184,400

[編輯] 名人

* 布希亞:社會學家、哲學家尚·布希亞於1929年7月29日在本市出生。
* 侯傑·卡亞:作家、文藝評論大師於1913年3月3日在本市出生。
* 西敏寺·普瓦達沃:當今最知名的法國電視新聞主播(TF1)於1947年9月20日在本市出生。
* 羅貝爾·皮雷斯:1998年法國足球世界盃冠軍成員

我4年前去哪裡看一個留學的哥們,很小。從市區邊上的大學城走不到30分鍾就能到市中心火車站。中國留學生都把這個城市叫「蘭斯」
大學挺好讀,就是研究生難。

閱讀全文

與法國巴黎如何到達漢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2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