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為什麼經常出流派

法國為什麼經常出流派

發布時間:2022-05-16 22:47:28

① 19世紀法國美術先後產生了哪些重要流派,各有何突出特點

19世紀歐洲的美術中心仍在法國。法國作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搖籃, 在文化藝術上顯得最為活躍。法國的美術,在這個世紀中, 隨著革命形勢的起落和文藝思潮的變化,產生了新古典主義、 浪漫主義、現實主義、象徵主義、印象主義, 直至最後影響深廣的後期印象主義。這些美術流派通過其作品和理論, 對整個西方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米勒便是一個傑出的代表畫家。
新古典主義——大衛《荷拉斯兄弟的宣誓》、安格爾《泉》。。。
浪漫主義——席里柯《梅杜薩之筏》、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
現實主義——庫爾貝《打石工》、米勒《拾穗者》。。。
印象主義——莫奈《日出·印象》、馬奈《草地上的午餐》。。。
新印象主義——修拉《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
後印象主義——塞尚《靜物》、梵谷《向日葵》。。。

②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西方為什麼會出現一些新的藝術流派

新藝術流派的產生本身就是一件持續出現的事,幾乎每個時代都有新的藝術流派出現,只是有的時代比較密集,有的比較緩慢。究其原因,我認為跟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有很大關系。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的階段,人們對世界產生新的認識的時候,就必然會有新的藝術流派誕生。例如,古典時期,藝術的主要表現內容多是神化傳說,中世紀時期,藝術作品大都與宗教有關。19世紀到20是歐洲藝術流派精彩紛呈的年代:先後出現了浪漫主義藝術、新古典主義藝術、印象主義藝術、後印象主義藝術、現代主義藝術等等(這些是影響深遠,名家眾多的大流派)。究其原因,我認為,其根本原因在於18世紀末開始,作為西方的歐洲進入了一個社會劇烈動盪的年代,以法國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轟轟烈烈的震盪了歐洲的封建君主制度。社會的動盪使人們不再服從神權與君權的壓迫,追求心靈的自由和個性的解放,由此產生了很多新的文化思潮,這些思潮促使藝術家們思考自己身處的社會、環境乃至整個世界。歐洲工業革命導致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學科理論,為人們推翻舊制度的迷信思想,建立新的世界觀,提供了有力的物證。這些新生的思想和事物,使得藝術家們的藝術觀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在藝術界,反對保守陳舊的學院派藝術的潮流也就順理成章。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正是在這種思潮中產生的藝術流派。他們理智的或主觀的或客觀的藝術追求,都有別於以往的古典主義學院派藝術思想。印象派對自然的科學觀察和後印象派藝術對作品形式本身的主觀判斷更是「離經叛道」。現代主義藝術和後現代主義更是拋棄了以前藝術是對自然存在的描摹的觀念,催生了抽象藝術和觀念藝術。
總的來說新藝術流派的誕生都源於新的思想認識,而新的思想認識都與社會變革有關。19世紀到20世紀是人類社會和世界格局發生巨大改變的時代,所以會出現很多新的藝術流派。

③ 法國存在主義文學流派是如何創立的

20世紀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幾次大規模的經濟危機,政局隨之動盪不安,使中、小資產階級及其知識分子深為恐慌,普遍存在著一種把握不住自己命運的頹廢、悲觀情緒,這種情緒在面臨德國法西斯威脅之下的法國尤其盛行。在這種情況下,法國著名作家薩特首先將無神論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想運用於文學領域,創立了存在主義文學流派。他於1938年發表的長篇小說《惡心》,是為這一文學的開端。薩特的《惡心》和另一存在主義作家加繆的《局外人》(1942)頗似姊妹篇,描繪了一個令人厭惡的荒誕世界,刻畫了生活在其中的仿徨無主的「多餘人物」。存在主義文學流派到40—50年代進入鼎盛時期,薩特於1943年發表的哲學著作《存在與虛無》,闡釋了存在主義的綱領。在這里,薩特宣揚人的「存在先於本質」,證明上帝並不存在;反對逆來順受,主張確立新的人道主義。1946年薩特發表的《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是存在主義的另一篇重要宣言。1940年—1950年間的存在主義文學作品往往體現了「新人道主義」精神,其代表作為薩特於1947年發表的《恭順的妓女》。他通過這部小說,無情地鞭韃了種族主義的罪惡行為,對被壓迫的黑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另外,在薩特的《死無葬身之地》(1946)、《骯臟的手》(1948)、加繆的《正義者》(1949)、西蒙娜·德·波伏瓦的《大人先生們》(1954)等作品中,作者們強調了道德同行動、目的同手段、生存自由同生存條件之間的矛盾與沖突,表現了人的理想與客觀存在的不一致性。從60年代起,存在主義作家沒有寫過有影響的文學作品,這一流派逐漸喪失了發展的勢頭,至70年代事實上已不復存在。但它作為法國戰後文學中最有影響的流派,在歐美乃至東方一些國家的文學界產生過廣泛的影響。

④ 十一世紀法國文學中流行的主要流派有哪些

十一世紀法國文學的主要流派是古典主義。此外還有貴族沙龍文學和市民文學。
貴族階級對法蘭西語言和文學活動很感興趣。他們在貴婦人的沙龍里討論文學問題,朗誦詩歌、戲劇。貴族作家寫得最多的是小說,其中有的長達數百萬言,其特徵是緬懷中古,描寫狩獵和戰爭故事,歌頌貴族愛情和田園式的生活。他們精心製造的沙龍語言矯揉造作,晦澀難解,表現出他們自命風雅的、但實際上是庸俗無聊的貴族趣味。他們脫離現實,追求華麗的辭藻,受到進步作家的諷刺和抨擊。
和貴族沙龍文學對立的是所謂「世俗現實主義小說」,有的模擬貴族作品,目的在於諷刺它,有的描繪市民、大學生、農民、戲劇演員和江湖賣藝者,特點是反映下層社會的生活,具有自由粗獷的滑稽風格。盡管這一流派的作家也受到古典主義作家的嘲笑和攻擊,他們對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卻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⑤ 法國新古典主義 浪漫主義 現實主義 印象派的產生和發展 及其影響

整理了一下,不知再怎麼簡練了,再簡就把問題不能說明白了。

新古典主義的繪畫產生於法國大革命前夕,法國資產階級推崇古典風格,推行古希臘、羅馬的藝術語言、樣式、題材、風格,是為其達到喻古諷今的目的。新古典主義繪畫以文藝復興時期的美學作為創作的指導思想,崇尚古風、理性和自然,其特徵是選擇嚴肅的題材;注重塑造性與完整性;強調理性而忽略感性;強調素描而忽視色彩。新古典主義繪畫的代表人物是路易•達維特和安格爾。

19世紀浪漫主義的誕生是對當時新古典主義、學院派美術的一次革命。浪漫主義以追求自由、平等、博愛和個性解放為思想基礎。追求幻想的美、注重感情的傳達,喜歡熱情奔放的性情抒發。浪漫主義藝術以動態對抗靜止,以強烈的主觀性對抗過分的客觀性。在題材上,多描寫獨特的性格,異國的情調,生活的悲劇,異常的事件,還往往從一些文學作品中尋找創作的題材。浪漫主義的先驅者是席里柯,德拉克洛瓦使浪漫主義繪畫達到了頂峰。

繼法國浪漫主義之後,出現了以贊美大自然,描寫現實普通人們生活的現實主義美術運動。現實主義繪畫是指表現生活真實的藝術,用忠實於對象的手法描寫自己眼界所及的事物,是透過現象反映事物的本質。以柯羅,米勒,庫爾貝、杜米埃為代表。

19世紀下半葉,以馬奈為中心的一批畫家如莫奈、西斯萊、雷諾阿、塞尚、德加、畢沙羅等人,在反對學院藝術的口號下,以創新的姿態進行藝術革新,並登上法國畫壇。印象派強調畫家對客觀事物的感覺和印象,反對學院派的因循守舊,主張藝術上的革新。繪畫技巧上對光和色進行了探討,研究出用外光描寫對象的方法,同時把這種科學原理運用到繪畫中去。根據觀察和直接感受表現微妙的色彩變化。這在繪畫史上是很大的革命,也給後來的現代美術以極大的影響。印象派之後出現了「後印象派」。後印象派強調抒發作者的自我感受,主觀感情和情緒。在藝術表現上,「後印象派」重視形、色、體積的構成關系,強調藝術形象要異於生活的物象,要用作者的主觀感情去改造客觀物象,要表現「主觀化了的客觀」。他們尊重印象派在外光和色彩上所取得的成就,但不追求外光,側重於表現物質的具體性、穩定性和內在結構。後印象派的繪畫對現代諸流派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

⑥ 很多有名的數學家都出自法國,為什麼法國出了這樣多的一流數學家

一·因為許多法學學者對這門學科的熱愛

我們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我們都在學習一門數學的學科。這讓我們知道了許許多多數學家,比如卡爾,費馬,帕斯卡,柯西,等等一些聞名的數學家。細數這些人竟然都出自同一個國家-法國。

另一位外籍科學家喬瓦尼·多美尼科·卡西尼(Giovanni Domenico Cassini)來自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是傑出的天文學家,執掌博洛尼亞大學天文學系多年,以對木星和火星觀測聞名,如今成為巴黎天文台的執掌人。

三·先進的科學技術培養制度

1672年,巴黎科學院的執掌者惠更斯迎來了雄心勃勃的年輕政治家,萊布尼茨。

萊布尼茨是德意志人,此次來巴黎,本是承擔外交任務,卻結識了惠更斯,走上科學坦途。

萊布尼茨開始在惠更斯的指導下,開始系統地學習數學,大師指導之下,數學功力更見提高。此後他遍訪名師,兩度訪問倫敦,與當時一流的科學家交流學習。

⑦ 16世紀法國雕塑藝術形成了怎樣的流派

16世紀在法蘭西斯一世的積極支持和贊助下,法國宮廷成為義大利文藝復興文化藝術成果的傳播中心。在楓丹白露皇帝城堡匯聚了各地的藝術家,形成了一個很有影響的流派,他們被稱為「楓丹白露派」。這個流派的雕刻家傾心於希臘羅馬的神話題材,他們製作的女神像柱、赫爾墨斯像柱等優雅端莊,同法國哥特式雕刻中流行的獅頭羊身怪物大異其趣。這個流派的藝術活動興盛一時,但他們的作品給法國藝壇帶來一定影響。但16世紀法國雕刻藝術真正重要的藝術家是米舍·科隆勃、讓·古戎和傑曼·皮隆,他們在繼承本國民族傳統的基礎上發展了法國的文藝復興雕刻。

⑧ 19世紀法國有哪些主要藝術流派與思潮其代表畫家及其代表作品有哪些

一。19世紀以來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術流派

19世紀以來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術流派:新古典主義美術、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美術、印象畫派、現代主義美術五大流派。
新古典主義美術產生的社會背景:新古典主義美術產生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法國,與資產階級革命有關。18世紀末19世紀初,法國社會動盪不安,伴隨著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的到來,資產階級反對舊制度下的陳腐藝術風格,他們需要藝術成為宣傳革命,鼓吹自由、平等和共和的有力武器;需要用藝術培植人們的斗爭勇氣,樹立英雄主義的氣概。他們追求古代希臘羅馬的英雄主義精神,新古典主義美術應運而生。
它的基本特點是:採用古典形式,體現理性和新制度,大多選取了古代希臘羅馬的歷史和神話題材,人物充滿著為自由和共和而戰的英雄氣概;畫風古樸、庄嚴、典雅,注重素描,強調線條的清晰和准確,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該流派的代表人以及代表作品:法國畫家大衛《馬拉之死》和《拿破崙加冕式》,安格爾《泉》。

二,浪漫主義美術出現的社會背景、基本特點

浪漫主義美術產生於大革命失敗以後的波旁王朝復辟時期,人們對啟蒙運動宣揚的理性王國越來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識分子感到苦悶,他們反對權威、傳統和古典模式,從而產生了浪漫主義美術。
浪漫主義美術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品

法國的德拉克洛瓦是最偉大的浪漫主義畫家之一,西奧島的屠殺》描繪了希土戰爭中希臘人民遭受土耳其軍隊虐殺的情景,畫家表現了對希臘人民極大的同情。《自由引導人民》描繪的是1830年7月革命,法國的工人、市民和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走上街頭反對封建政權的場面。浪漫主義繪畫另一位傑出代表是西班牙畫家哥雅,他的藝術具有鮮明的「民族特性、現代性和實際的歷史性感覺。」他最有代表性的繪畫是《槍殺馬德里市民》,畫家描繪了1808年西班牙人民起來反對拿破崙入侵的史實,他以無法抑制的熱情歌頌了愛國的人民。

現實主義美術出現的社會背景、基本特點

現實主義美術產生於19世紀中期的法國。資產階級奪取政權後,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使得人民及先進的知識分子產生了不滿和苦悶的情緒。因此他們要求真實的表現現實,並且對現實加以暴露和批判。現實主義的基本特點是:強調藝術的時代特點,直接描寫當前的時代風貌和斗爭。

現實主義美術代表人以及代表作品

米勒出身於農民,擅長用農民的眼睛看這個農民的世界,他的藝術像一面鏡子真實地反映了法國19世紀40~60年代農村的面貌。他既歌頌農民的善良、淳樸、熱愛勞動的本質,也表現他們的保守、虔誠、逆來順受的弱點。代表作品《播種者》和《拾穗者》都反映了這樣的特點。列賓是俄國現實主義繪畫的主要代表之一,《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是他的成名之作。列賓曾去伏爾加河寫生,纖夫的生活給他留下了難忘的印象,畫中列賓畫了十一個飽經風霜的勞動者,他們在炎熱的河畔沙灘上艱難地拉著纖繩,纖夫們有著不同的經歷和個性,他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但這是一支在苦難中練成堅韌不拔,互相依存的隊伍。

四。「印象畫派」

印象畫派的藝術特點、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教材通過《日出·印象》、《櫻桃和桃子》兩幅作品表現了印象畫派不同時期的藝術表現風格。

(1)印象畫派產生的原因和基本特點

19世紀後半期,一些青年畫家對統治歐洲藝術的種種清規戒律表示不滿;在科學證明「顏色是物體反射出來的光線」的啟發下,主張戶外寫生,他們從畫室里走出來發現了千變萬化的大自然。在描繪自然景色時,他們重視光、色和大氣的表現,他們把光看作是「繪畫的主人」,光的強弱變化在印象派畫家的作品裡得到了充分的表現,他們大多用原色作畫,因此色彩特別清新、明亮。他們努力去觀察自然,要達到的目的是「對自然既有力而又敏感的移植」。

(2)印象畫派的代表人和代表作品

早期印象畫派的代表人物是法國的莫奈和馬奈。莫奈曾同其他青年畫家組成了一個「無名畫家協會」,在巴黎舉行畫展,引起了很大轟動。其中,莫奈的畫《日出·印象》更是令人矚目。這幅畫表現了在勒阿弗爾港口一個多霧的早晨,透過晨霧觀看太陽初升的瞬間印象。一位評論家在看了畫展後,寫了一篇文章,對這幅畫大加嘲諷,說莫奈等畫家是一群「印象主義者」,不料,「印象派」這個名稱從此在畫壇上確立,《日出·印象》成了這一畫派的標志。馬奈的畫注重光色關系,色彩艷麗,光線清澈明快。他的代表作品是《草地上的午餐》,畫家想表現外光下的人體和色塊的對比,這幅畫在當時曾引起激烈的爭論。

(3)後期印象畫派

19世紀末20世紀初,產生了後期印象畫派,他們反對印象畫派對客觀世界的描繪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現象上,主張藝術應區別於照相,要揭示主觀世界,重要的不在於寫形而在於寫意,重視自我的表現,強調變形和誇張。荷蘭畫家梵高的作品表現出追求光明、熱情、熱愛生命的主題。《向日葵》寫意重於寫形,表達了主觀的熱情。法國的塞尚特別注重物體的結構,他認為「世界上的一切物體都可以概括為球體、圓柱體和圓錐體」。他對幾何形體的探索和變形啟迪了後來的立體派,他被推崇為「現代藝術之父」。法國畫家高更的藝術風格是人物的形象稚拙、單純,平塗色彩,缺乏立體感,沒有明暗,卻有著濃郁的裝飾味道。其代表作是《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

五。「現代主義美術」

現代主義美術產生的原因、藝術特點、代表人及代表作品。通過《舞蹈》《格爾尼卡》《那不勒斯來的男人》《紫紅色上的黑色》等作品展示了現代主義美術的藝術特點。

(1)現代主義美術的概念、出現的原因和基本特點

20世紀以來出現的許多與傳統美術流派不同的美術流派統稱為現代主義美術。它出現的原因是:20世紀以來,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給人們的心靈造成了巨大創傷;工業化帶來的快節奏生活也加劇了人們的緊張感,使人們不再滿足於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科學技術的發展拓展了藝術家認識世界的視野,他們開始用新的表現形式和藝術精神進行創作;

(2)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被稱為野獸派的法國畫家馬蒂斯是現代主義美術代表之一。其代表作《舞蹈》。
現代主義美術最有影響的是西班牙畫家畢加索。他作為立體主義的創始人,以《亞威農的少女》一畫完全顛覆了過去具象寫實的傳統手法,
。《格爾尼卡》壁畫,
此畫結合立體主義、現實主義和超現實主義風格表現痛苦、受難和獸性。

⑨ 哪位仁兄能告訴我浮世繪和法國印象派有什麼關系

http://www.whysb.net/arts/data/2005/1223/article_1373.htm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2001-HNFZ200104011.htm

-------------------------------------------------

19世紀中期開始,歐洲由日本進口茶葉,因日本茶葉的包裝紙印有浮世繪版畫圖案,其風格也開始影響了當時的印象派畫家。
1865年法國畫家布拉克蒙(FelixBracquemond)將陶器外包裝上繪的《北斎漫畫》介紹給印象派的友人,引起了許多回響。
梵高可能是著名畫家中受浮世繪影響最深的人,梵高所繪的《唐基老爹》中有許多浮世繪畫作(1887年)。。1885年梵高到安特衛普時開始接觸浮世繪,1886年到巴黎時與印象派畫家有往來,其中馬奈、羅特列克也都對浮世繪情有獨鍾,例如馬奈的名作《吹笛少年》即運用了浮世繪的技法。同樣地,梵高也臨摹過多幅浮世繪,並將浮世繪的元素融入他之後的作品中,例如名作《星夜》中的渦卷圖案即被認為參考了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里》。
無獨有偶,在音樂方面,古典音樂的印象派作曲家克勞德·德彪西亦受到《神奈川沖浪里》的啟發,創作了交響詩《海》(LaMer)。
浮世繪的藝術風格讓當時的歐洲社會颳起了和風熱潮(日本主義),浮世繪的風格對19世紀末興起的新藝術運動(ArtNouveau)也多有啟迪。
浮世繪版畫對世界美術史的作用,應該提到它對當時歐洲畫壇的巨大影響。早在喜多川歌磨死去僅6年的1812年,他的作品就出現在巴黎。19世紀後半期,浮世繪被大量介紹到西方。當時西方的前衛畫家,如馬奈、惠斯勒、德加、莫奈、勞特累克、梵谷、高更、克里木特、溥納爾、畢加索、馬蒂斯等人都從浮世繪中獲得各種有意義的啟迪,如:無影平塗的色彩價值,取材日常生活的藝術態度,自由而機智的構圖,對瞬息萬變的自然的敏感把握。對日本藝術的崇拜,以致在西歐產生日本主義熱潮,它不僅推動著從印象主義到後印象主義的繪畫運動,而且在西方向現代主義文化的發展中發揮著廣泛的影響。

===================================================

在很多關於印象派的描述中,浮世繪與印象派總有千絲萬縷的瓜葛,似乎沒有浮世繪就產生不了印象派今天的巨大成就,浮世繪在美術史上是個問題,但一味誇大它的影響就會變成一個偽問題。日本人喜歡做,那是因為他們要強調日本文化對於歐洲文化的反哺。

所謂「浮世繪」,是指日本江戶時代以描寫風景和百姓風俗為主題的彩色版畫。浮世繪,源自佛教用語,意指繁華放任、卻又虛無短暫的塵世。因為這些版畫的題材所表現的多是歌舞伎與茶社的生活場景,處處流露出「人生苦短,需及時行樂」的思想,故此被稱為浮世繪。對於江戶時代的日本人而言,浮世繪就是歌舞演員、吉原區名妓、茶屋女侍、相撲力士,許多浮世繪作品散發著濃濃的男女情慾的味道,因此在江戶時期,它被視為一個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流派,就如同「浮世」本身,這些藉由木刻版印轉印在薄紙上的圖像,也同樣沒有長久的價值,更不是值得珍藏的藝術品。

浮世繪它的傳播途徑是什麼——19世紀中期日本被迫與歐美通商時,這些在版畫經常被用作瓷器和茶葉等的包裝紙和填料。當時在日本印了很多這些從未受到重視的版畫,賣不掉,但它吸水性很好,就作為茶葉包裝的紙頭,日本茶葉出口到歐洲去,歐洲人經常在咖啡館可以廉價地買到,不是作為正式的文化交流的渠道,覺得東方挺特別,最初完全在於一種獵奇的心態。

他還不象18世紀羅可可時代,中國繪畫瓷器到宮廷中去,讓宮廷中覺得中國的山水畫是那麼的高貴,是那麼的富有東方韻味。當時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間,遠銷歐洲的中國瓷器、漆器和琺琅等工藝品,引起了歐洲諸國的皇室、貴族、收藏家和藝術家的濃厚興趣,在歐洲美術界特別是建築裝飾和工藝美術領域,出現了追求「中國趣味」、崇尚「中國風格」的一股不小的熱潮。東方的趣味在繪畫中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日本美術史家小林太市郎甚至認為應將當時風靡歐洲的「羅可可式」稱之為「中國——法國式」。這種流行時尚在法國洛可可風格代表畫家華托、布歇等人的作品中也有所反映,華托從1708年在巴黎拉米埃特城堡的裝飾工作中,已經開始描繪中國場面。1731年的《米爾基爾》雜志上曾刊載了他的一套《中國人物畫貼》,共20幅銅版畫,這些畫用拉丁文拼譯了中國題目,如「醫生」、「宮妃」、「尼姑」等等。華托的《海南島的女神》(銅版畫)是一幅瓷器的畫樣。這畫樣即是華托在拉米埃特城堡的壁畫臨摹品之一。從這里可以看出,盡管傳說中的中國海神(媽祖)還是成了華托化的法國女郎形象,而從服飾到道具,卻終究帶上幾分東方風情,特別是那太湖石般的帶岩洞的假山,似乎正是構成羅可可裝飾得母題——所謂「岩狀工藝」的東西。

繼承華托的業績並且也在作品中體現了濃厚的中國趣味的另一個畫家是布歇(F.Boucher,1703~1770)。布歇自己就是熱心的中國文物收藏家。從他30年代末的風俗畫中已可見他對這種流行時尚的熱心。在《早餐》(1739,油畫)中,他著意描畫了壁爐兩側陳列著的中國瓷器和佛像;而在《化妝》(1742,油畫)中,那花鳥屏風又描繪得何等精細。布歇的這些作品如實反映出出對東亞工藝品的愛好已廣泛進入市民和上層社會的家庭。當布歇投身到皇家織毯場的設計工作後,他在這方面的一項盛舉是為博韋織造所設計了一套由9幅畫面組成的中國的乾隆皇帝。在9幅壁毯的圖畫分別為《中國皇帝的召見》、《中國皇帝的宴 》、《中國婚禮》、《中國捕獵》、《中國漁情》、《中國舞蹈》、《中國市場》、《中國風俗》和《中國花園 》。據說這套壁毯布歇是參照供職於清廷的傳教士畫師王致誠在北京所作的畫稿設計的。這些手稿在對中國事物的描畫上明顯帶著想像成分,而其中有趣的是畫家在努力揣摩東方藝術風韻。也同華托一樣,由於布歇在路易十五時代所享有的聲譽,他的表現中國題材的作品也以各種形式在歐洲廣泛流傳。

在路易十五時代,對東方十五感興趣的其實遠非一兩個畫家;東方藝術對法國的影響也不僅僅在繪畫和工藝美術方面。這里設計東方藝術對整個17、18世紀的歐洲藝術、特別是羅可可藝術所產生的影響的估價問題。這種影響世紀是超出繪畫而波及整個文化心理的。在羅可可藝術盛行的18世紀中葉,要排除東亞和中國的因素是困難的。狄德羅在評論隨便一件夏爾丹的景物畫時,也要談到畫面上的中國瓷瓶。可見中國藝術對18世紀的歐洲美術發生了相當大的影響是事實。
況且印象派當時也是不入流的畫派,他是在咖啡館里看到。哦,是日本的東西。是這樣來的。

梵高也臨摹過浮世繪的東西覺得好玩,要說浮世繪對他有多大影響,好像印象派就是浮世繪,沒有浮世繪就沒有印象派,怎麼可能是這么一回事呢,他只是在這過程之中對東方趣味性的平面性的構圖性的東西的一種啟發,不一定表現一個場面中的每個形象的整體或者有關的部分都表現出來。而已。印象派早就有了,它走這條路和所謂浮世繪的東西是完全兩回事,它是一種技術方面的,它追求的是光色瞬間變化的感覺,它只是覺得浮世繪里有可借鑒的因素。

再從印象派所表現的主流的最希望表達的東西是什麼,不能覺得梵高畫了幾張浮世繪就怎麼怎麼。日本人為什麼會誇大,他是覺得日本文化對西方文化的反哺。覺得我們日本人怎麼了不起,你看印象派的東西……,他拚命地再作這一塊,把梵高西方畫家臨幾張東方的繪畫純屬正常。但中國對西方的一種接受,包括很有思想的當時康有為、陳獨秀用西方繪畫來改造中國畫,那是不一樣的,那時作為一種主流文化在強調著,作為新文化的一種精神在灌輸著,在大學里教育,而浮世繪什麼時候進入了法國高等藝術學院?在教室里大家學這個東西,沒有說說而已。就像畢加索為什麼不到中國來,不敢來中國有齊白石,他也就是這么一說,齊白石當然很偉大,在畢加索眼中確實偉大,畢加索是很狂的一個人,但這種評價是藝術家的一種一時感慨,如果把這個作為評價中西文化的尺度,就像美國人所講的傑出的偉大的,you are great , you are marvelous,美國人也就隨便一說。就能用上去了?

⑩ 19世紀法國繪畫有哪些主要流派,各有何特色

19世紀以來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繪畫流派: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美術、印象畫派、現代主義五大流派。

新古典主義特色是:採用古典形式,體現理性和新制度,大多選取了古代希臘羅馬的歷史和神話題材,人物充滿著為自由和共和而戰的英雄氣概;畫風古樸、庄嚴、典雅,注重素描,強調線條的清晰和准確,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浪漫主義畫派特色:在藝術上打破古典主義和學院派呆板、虛偽的畫風,注重個性表現和革新創造。題材多從現實生活和文學名著(如莎士比亞、但丁、歌德的作品)中選擇驚人事件,有一定的進步性。運用想像和誇張手法,從構圖動盪變化、色彩豐富、色調飽滿等多方面著手,充滿激越的情感。

現實主義畫派特色是:強調藝術的時代特點,直接描寫當前的時代風貌和斗爭。

印象畫派的特色是:早期印象畫派重視光、色和大氣的表現,他們把光看作是「繪畫的主人」,光的強弱變化在印象派畫家的作品裡得到了充分的表現,他們大多用原色作畫,因此色彩特別清新、明亮。他們努力去觀察自然,要達到的目的是「對自然既有力而又敏感的移植」。後期印象畫派,他們反對印象畫派對客觀世界的描繪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現象上,主張藝術應區別於照相,要揭示主觀世界,重要的不在於寫形而在於寫意,重視自我的表現,強調變形和誇張。

現代主義美術的特色是:20世紀以來,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給人們的心靈造成了巨大創傷;工業化帶來的快節奏生活也加劇了人們的緊張感,使人們不再滿足於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科學技術的發展拓展了藝術家認識世界的視野,他們開始用新的表現形式和藝術精神進行創作。

閱讀全文

與法國為什麼經常出流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1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