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歐洲礦泉水一般多少歐元一瓶,摺合人民幣大概多少錢
3歐元一瓶一歐元等於八元人民幣
㈡ 1歐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根據2020年1月7日的匯率,貨幣兌換:1歐元=7.797人民幣 1人民幣=0.1283歐元
歐元(Euro)是歐盟中19個國家的貨幣。歐元的19會員國是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芬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希臘、馬爾他、塞普勒斯。
2002年7月歐元成為歐元區唯一合法貨幣,歐元由歐洲中央銀行和各歐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組成的歐洲中央銀行系統負責管理,另外歐元也是非歐盟中6個國家(地區)的貨幣,他們分別是:摩納哥、聖馬利諾、梵蒂岡、安道爾、黑山和科索沃地區。
(2)法國八元等於人民幣多少錢擴展閱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19年2020年這兩年歐元區經濟將分別增長1.2%和1.4%,低於2018年的1.9%。最新公布的歐元區2019年10月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調查數據表明,近期歐元區經濟增長幾近停滯,就業增長放緩,通脹持續低迷。歐元區之困給下一任歐洲央行行長帶來了壓力。
歐洲輿論認為,歐債危機後,歐盟出台了包括量化寬松在內的一攬子措施,拯救處於危機的歐元區經濟,但在這期間,歐盟沒有進行足夠的結構改革,導致歐洲國家普遍面臨低通脹等難題。
未來歐元區國家應著力推動涉及公共財政和稅收、勞動力市場和福利政策等方面的結構改革,挖掘增長潛力,提高經濟競爭力。
㈢ 一法郎等於多少人民幣
法郎是2002年前法國的法定貨幣單位。1法國法郎=1.1633人民幣元。由於外匯匯率是實時變動的,此數據僅供參考,具體匯率以您交易時實際交割的成交價為准,貨幣換算更新時間:2021-12-09 10:11。
拓展資料:
一、什麼是匯率?
匯率,指的是兩種貨幣之間兌換的比率,亦可視為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價值。具體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
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上升,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下降,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二、匯率的作用及影響有哪些?
1、進出口
一般來說,本幣匯率降低,即本幣對外的比值貶低,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若本幣匯率升高,即本幣對外的比值上升,則有利於進口,不利於出口。
2、物價
從進口消費品和原材料來看,匯率的下降要引起進口商品在國內的價格上漲。至於它對物價總指數影響的程度則取決於進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反之,▲其他條件不變,進口品的價格有可能降低,至於它對物價總指數影響的程度則取決於進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
3、資本流動
短期資本流動常常受到匯率的較大影響。當存在本幣對外貶值的趨勢下,本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就不願意持有以本幣計值的各種金融資產,並會將其轉兌成外匯,發生資本外流現象。同時,由於紛紛轉兌外匯,加劇外匯供不應求,會促使本幣匯率進一步下跌。反之,當存在本幣對外升值的趨勢下,本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就力求持有的以本幣計值的各種金融資產,並引發資本內流。同時,由於外匯紛紛轉兌本幣,外匯供過於求,會促使本幣匯率進一步上升。
㈣ 一塊大洋等於多少人民幣
參考:
當時三十斤一袋的洋面,一塊五大洋。一丈洋布,八角到一塊二。小麥比較便宜,一塊錢能買100斤。
你算一下,現在一斤米多少錢。
估計相當於現在的100元到200元。 要看什麼時期的,民國早期相當於50多元,晚期只相當於30多元。
以大米、豬肉、白糖、植物油和棉布等衣食用品在上海市場的價格為例(民國元年是1912年,民國成立以前的大洋沿用清朝的):
1872年上白米為每舊石(音擔)2.7銀圓,計算大米的容量單位1舊石=10斗=160舊斤=177.7市斤(許多人通常誤認為1石=100市斤是搞錯了),就是說當時每斤上白米價格為1.5分銀圓。這時期1塊銀圓大約摺合今人民幣1百多元。
1901年米價為每舊石4銀圓,也就是每斤2.2分錢。這時期的1塊銀圓大約摺合今人民幣70元左右。
1911-1919年米價恆定為每舊石(178斤)6銀圓,也就是每斤米3.4分錢;1銀圓可以買30斤上等大米;豬肉每斤平均1角2分-1角3分錢,1銀圓可以買8斤豬肉;棉布每市尺1角錢,1銀圓可以買10尺棉布;白糖每斤6分錢,植物油每斤7-9分錢;食鹽每斤1-2分錢。……這時期「一塊錢」大約摺合今人民幣40-50元。
1920-1925年上海大米平均為每市石9.5銀圓,1市石=160市斤,也就是每斤大米5分多錢,1銀圓可以買18斤大米;豬肉每斤平均1角4分-1角5分錢,1銀圓可以買7斤豬肉;棉布每市尺大約1角2分-1角4分錢,1銀圓可以買8尺棉布;白糖每斤1角錢,植物油每斤1角5分錢,食鹽每斤2-3分錢。……這時期「一塊錢」大約摺合今人民幣35—40元左右。
1926-1936年上海大米平均為每市石10.2銀圓,也就是每市斤大米6分多錢;或者說,1銀圓可以買16斤大米;豬肉每斤大約2角-2角3分錢,1銀圓可以買4-5斤豬肉;棉布每市尺大約1角5分-1角8分錢,1銀圓可以買6尺棉布;白糖每斤1角5分錢,植物油每斤2角錢,食鹽每斤3-5分錢。……這時期「一塊錢」大約摺合今人民幣30—35元左右。
當時上海的物價比北京(1928年以後稱為北平)高出大約10-20%,一般說來,南方的物價比北方高些,城市的物價更比鄉鎮要高得多。
30年代在北平,一塊銀圓(大洋)可以請一頓「涮羊肉」;在上海,一塊銀圓(洋鈿)可以請兩客西菜套餐。要逛公園,一塊銀圓可以買20張門票;要看演出(戲劇或電影)一塊銀圓可以買10張入場券。至於精神食糧,一份報紙零售3分,一塊銀圓可以訂閱整月的報紙;一部《吶喊》售價7角,一塊銀圓可以買一本比較厚的書,或者兩本比較薄的書。
據資料介紹,清末與民國初期,五個銀圓(亦作銀元,也就是現大洋)可以買一頭大水牛,一個銀圓可以買一擔米;民國後期一個銀圓是一擔谷。一個銀圓等於0.80到0.90兩銀子,如果用這個價格等效現在的實物價格的話,一兩銀子的價值應該在100元以上;以民國初期算,大約值250元左右。一個銀圓因為有「火耗」可以看做是一兩銀子——當時制銀局就是那麼規定的。當然,還可以用當時的薪水水平作為部分佐證:例如民國初期魯迅先生在北京師范大學做教授時月薪是300大洋,相當於現在至少3萬元;一般的工人工資當時是5~10個大洋;蔡鍔將軍(雲南總督月薪65個大洋);毛澤東做北大圖書管理員月薪5個大洋(可能還有其它生活待遇)。而在宋朝,小牢子(牢房小吏)的月俸是2倆銀子(工資是很低,但有「吃送」,所以願意做這等小吏的人大有人在);其它一些有品級的官員是以穀米計算薪水的;可見,一兩銀子的當時購買力大約相當於現在的100元以上,一般難以超過200元。
按照上面這個演算法折中來算,民國初期一塊大洋價值近似於今天的250元,而中後期則只值得今天的100元。
希望答案對你有幫助。
㈤ 法國硬幣1元換人民幣多少錢
歐元硬幣好像國內銀行不收的吧,匯率在7左右,1歐元=7人民幣左右
㈥ 四十年前八元人民幣值現在多錢
四十年前,我上高中每學期僅需繳7元錢,而現在上高中每學期約繳1500元。因而當時的8元錢相當於現在的1800元左右。
㈦ 8歐元多少人民幣
根據銀行匯率顯示:
1歐元=7.5363人民幣
1人民幣=0.1327歐元
根據換算可知,8歐元=60.2904人民幣元
㈧ 法國壹佰元換多少人民幣
法國法郎已停止使用,目前法國使用的貨幣為歐元。
當前歐元與人民幣的匯率為:1歐元 = 7.7146人民幣
因此在法國使用的100歐元兌換人民幣金額為:7.7146元×100=771.46元
即100歐元兌換人民幣771.46元。
㈨ 一法幣等於多少人民幣
法幣是舊中國1935年11月4日至1948年8月19日流通的貨幣,無法與人民幣進行兌換。
法幣流通時期,各金融機關和民間儲藏之白銀、銀元統一由中央銀行收兌,同時規定法幣匯價為1元等於英鎊1先令2.5便士,由中央、中國、交通三行無限制買賣外匯,是一種金匯兌本位制。
抗日戰爭爆發後,政府實行外匯統制政策,法幣成為紙幣本位制貨幣。限期收回其他紙幣。並且規定一切公私款項必須以法幣收付,將市面銀圓收歸國有,以一法幣換銀圓一元。
法幣初期與英鎊掛勾,可在指定銀行無限兌換。1936年國民政府與美國談判後,由中國向美國出售白銀,換取美元作為法幣發行的外匯儲備,法幣改為與英鎊及美元掛鉤。
(9)法國八元等於人民幣多少錢擴展閱讀:
法幣改革的背景:
英、美在中國法幣改革過程中,為了各自利益勾心鬥角,展開爭斗,其斗爭結果對法幣改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而日本希望中國永遠處於貧窮落後狀態中,它反對中國的任何革新舉措,對法幣政策自始至終抱著破壞和敵視的態度。
幣改前夕,日本在白銀風潮中推波助瀾,採取種種卑鄙的手段,妄圖徹底破壞中國的金融貨幣體系,同時對南京國民政府打拉兼施,採取「中日提攜」與「武力分離」的兩面政策,企圖以此來排擠英、美在華勢力,進而完成對中國,首先是對華北的經濟控制和侵佔。
㈩ 法國的一塊錢等於中國的幾塊錢
法國的貨幣是法郎,法郎和人民幣的匯率如下:
1人民幣元=0.7963法國法郎
1法國法郎=1.2558人民幣元
因此法國的一元=1.2558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