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法國資訊 > 法國如何突破越南戰爭

法國如何突破越南戰爭

發布時間:2022-05-17 16:33:20

㈠ 法國是怎麼撤出越南戰爭的

越南原是法國殖民地,1940年日本入侵後為日法兩國共管,1945年,日本佔領軍發動三九政變,推翻了法國殖民政府,扶植越南阮朝保大皇帝成立越南帝國;同年在越南共產黨的領導下爆發了八月革命,保大皇帝退位,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不久,隨著日本的無條件投降,法國在美、英等國的支持下卷土重來,重新建立殖民政權,並於1948年扶植保大皇帝於南方成立越南國與越共對抗。新中國成立後,應越共方面的請求,先後派遣由陳賡、韋國清等組成的軍事顧問團入越協助作戰,於1954年取得了奠邊府戰役的勝利,迫使法國在日內瓦和談中承認越南獨立,並以北緯17度線作為劃分,北部越南民主共和國,南部為越南國,並定於1955年舉行全國統一選舉,法國由此正式退出越南舞台。1955年,越南南方發生政變,建立親美政府,從此美國開始大舉滲入越南,最終於1964年發展為全面侵越戰爭。

㈡ 越南戰爭中,法國,越南,美國,中國究竟是怎麼打的。

法國先與越南革命軍掐架,越南人也分為南越北越。法國人打著打著力不從心,美國插入,資助南越。中國等共產主義國家為了相同的理想資助北越。南北越打著不分勝負,美國軍事介入(此時已經沒法國的事了),在北越存亡之際,中國志願軍又出發了幫助越南革命軍解放越南全境,南越的一些難民都逃難到當時的英制香港或其他地方。美國也簽了投降書,美國國內當時也舉行大規模反越戰示威。

㈢ 誰能說說法國人在越南的歷史特別是越南戰爭的事情

越南抗法戰爭,發生在20世紀40—50年代,是越南人民反對法國恢復殖民統治的民族解放戰爭。�

越南原名安南,10世紀以後形成國家,1802年改為越南。1858年,法帝國主義入侵越南。1874年,越南王室和法國簽訂條約,把越南南部割讓給法國。1882年,法國軍隊進攻北部,越南王室投降,於1884年與法國簽訂投降新約,淪為法國的「保護國」。從此,越南人民不斷進行抗法斗爭。1930年2月3日,胡志明在香港成立印度支那共產黨(1951年改為越南勞動黨)。1940年,日本軍隊侵入印度支那。印度支那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反對日、法帝國主義的斗爭。�

1943年,法國臨時政府領導人戴高樂與貝當時期駐印度支那總督德古秘密聯系,要他接受已被任命為駐越總代表的莫爾當的領導。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日、法在印度支那的矛盾也日益尖銳。日本為了保住印度支那這一重要戰略基地,於1945年3月9日突然發動了反法政變,拘留了包括總代表莫爾當和總督德古在內的絕大部分法國高級軍官,迫使法軍大部投降,接管了法國全部殖民機構。接著,日本又於3月11日,在順化扶植保大皇帝組織傀儡政府。保大傀儡政府宣布越南為「大東亞」的一個組成部分,並表示決心同日本「合作」。�

法國臨時政府於1945年3月24日發表聲明:印度支那聯邦將和法國組成一個「法蘭西聯邦」,印度支那聯邦將設政府、總督。「聯邦」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都由法國控制。法國決心要重返印度支那。�

日本發動政變後,印度支那共產黨於1945年3月12日發出緊急指示,號召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推翻保大傀儡政府,建立人民政權。�

印度支那共產黨在得知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後,於1945年8月16日成立以胡志明為首的民族解放委員會(實際上是越南臨時政府),並決定在盟軍進入越南解除日軍武裝以前發動總起義,從日本侵略軍和傀儡政府手中奪取政權。8月19日胡志明的軍隊解放河內,23日解放順化,25日解放西貢,奪取了政權。27日越南民主共和國臨時政府組成。30日日本保大傀儡政府退位。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國正式成立,胡志明任臨時政府主席,宣布越南獨立,廢除與法國簽訂的舊約,取消法國在越南的一切特權。�

1945年9月,英國軍隊和中國國民黨軍隊分別進入印度支那北緯16度線南北地區,接受日本軍隊投降。而法軍乘英國軍艦9月21日在西貢登陸,23日佔領西貢,1946年3月18日開入河內,接著進駐越南北部其它地區,進攻寮國和柬埔寨。�

1946年12月19日,法軍對越南進行大規模的進攻。12月20日,胡志明主席號召全國抗戰。抗法戰爭全面爆發。共分三個階段。�

防禦階段(1946年12月至1947年12月):法軍以10萬人,採取速戰速決的方針,從河內、海防等城市向周圍進攻,逐步控制紅河三角洲地區;同時在峴港登陸,向北進攻順化、廣治,切斷越南南北方的聯系。越軍8萬人,以部分兵力進行陣地防禦戰,牽製法軍,主力撤往農村,建立游擊根據地。1947年9月,法軍進攻越南西北地區,占和平、山西、義路後,沿鐵路進攻老街,切斷了越南北部山區與平原的聯系。10月7日,法軍發動冬季攻勢,企圖殲來越軍主力於北部山區。越軍採取誘敵深入,分割圍殲的戰術,於12月23日粉碎法軍進攻,取得越北戰役的勝利。�

相持階段(1947年12月至1950年12月)法軍在冬季攻勢失敗後,改取「以越制越,以戰養戰」的方針,對其佔領區施行「綏靖」政策,對越南解放軍加緊「掃盪」和「蠶食」。1949年6月15日,法國再次扶植保大當上傀儡皇帝,建立「越南國」,組織新的偽政府,組建偽軍同越軍作戰。越軍以營、連為單位深入敵後開展游擊戰,發展正規軍、地方軍和民兵游擊隊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並組建機動部隊實施運動戰。1950年下半年,在中國的大力援助下,越軍在中越邊界地區首次發動進攻戰役,殲滅大量法軍,解放高平、諒山等城市,使解放區與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聯成一片,扭轉了戰局。�

反攻階段(1950年12月至1954年7月):越軍在進攻戰役勝利後,為掌握更大的主動權,大力進行運動戰,先後發起中游、和平、西北等進攻戰役,並協同寮國解放軍取得上寮戰役的勝利。1953年秋,法國侵略軍為了扭轉敗局,集中了法國在印度支那各戰場的機動兵力,侵犯越北平原,妄圖在18個月內消滅越軍主力,奪取戰場主動權。11月20日,法軍以6個傘兵營空降越南西北部戰略要地奠邊府,修築堅固陣地,企圖以此作為越南西北部和上寮地區的要地。從12月起,越南人民軍在中國軍事顧問團的直接幫助和中國人民大力支援下,在越西北和西原地區發起戰略反攻,並結合寮國和柬埔寨解放軍解放中、下寮地區和柬埔寨東北地區,打通縱貫印度支那南北戰場的戰略交通線。1954年3月13日,對困守奠邊府的法軍發起進攻,經過55天的戰斗,於5月7日解放奠邊府,殲法軍1.6萬人,俘法軍司令。奠邊府戰役的勝利,沉重地打擊了法國殖民主義,迫使法國在日內瓦協議上簽了字。

越南抗法戰爭歷經7年又8個月,殲滅法國軍隊14萬多人,解放越南北方,結束了法國在越南的殖民統治。

㈣ 越南戰爭爆發的根源和導火線分別是什麼

根源是美國想瓦解社會主義國家達到自己稱霸世界的目的,導火線是在美國的支持下越南南部叛軍叛亂

背景

越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是法國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中則被日本佔領。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後,胡志明領導的越南獨立聯盟(越南共產黨)在越南北方城市河內市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法國則支持越南末代皇帝保大皇帝在越南南方城市西貢市建國。為爭奪對越南全國的主權,越南民主共和國和法國進行了長達10年的戰爭(1945年—1955年國際社會稱為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越南稱為抗法救國戰爭,中國稱為援越抗法戰爭,法語稱為:la guerre de Vietnam)。

1954年在中國的軍事援助下,越南民主共和國在奠邊府戰役中贏得對法國國防軍的決定性勝利,法國撤出越南民主共和國。根據瑞士日內瓦會議(1954年)的決議,越南暫時以北緯17度線分裂,越南民主共和國由越南共產黨執政,越南南方在越南末代皇帝保大皇帝的統治之下。

1955年吳庭艷在西貢市發動政變,建立越南共和國(南越)。瑞士日內瓦會議(1954年)規定,統一國家的選舉定於1956年7月舉行,但是這場選舉從來沒有舉行。

在冷戰的環境中,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開始將東南亞國家聯盟看成冷戰中潛在的關鍵戰場,美國政府害怕資本主義民主選舉將使社會主義的影響進入越南共和國政府,因此越南共和國得到美國的支持,吳庭艷在越南共和國實行美式民主、法治的資產階級執政,這也使越南民主共和國走上推翻越南共和國之路。越南民主共和國實現了大規模的土地改革,將土地分發給農民,引起了越南共和國人民的恐慌。

階段劃分

越南戰爭從1955年起到1975年,前後歷時20年,分為五個階段。其中,第二、三、四階段(1961—1973年)為美國助越戰爭時期。

第一階段:

1955—1960年。艾森豪威爾政府在南越扶植吳廷艷擔任總理,建立親美民主政權。在美國的支持下,吳廷琰集團發動「控共」、「滅共」戰役,屠殺北越共產黨。

第二階段:

1961—1964年。肯尼迪政府發動「特種戰爭」,由美國出錢出槍派顧問,訓練當地軍隊,以游擊戰對付北越的游擊戰,把農村居民趕進四面圍著鐵絲網、壕溝和碉堡的「戰略村」,妄圖割斷游擊隊與北越之間的聯系。越南北方軍民採取靈活機動的戰術打擊敵人,許多「戰略村」被搗毀,一些「戰略村」還變成了人民的戰斗村。

1963年南越政權內訌加深,美國策劃軍事政變推翻吳廷艷,隨後楊文明、阮慶等軍人相繼上台執政。

第三階段:

1965—1968年。約翰遜政府把「特種戰爭」升級為「局部戰爭」,擴大戰爭規模,開始對越南北方的轟炸襲擊。1965年,約翰遜下令採取「雷聲隆隆」行動,在南越不再局限於使用傀儡軍,美國直接派軍隊參戰。侵越美軍迅速增加,達到50萬人。1968年初,越南南方軍民發動「春季攻勢」,向西貢、順化、峴港等64個大中城市、省會及軍事基地展開猛烈進攻。同年3月,約翰遜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對北越的轟炸。5月越美巴黎談判開始。11月美國宣布完全停止對越南北方的轟炸。至此,「局部戰爭」結束。

第四階段:

1969—1973年。尼克松政府提出「越南化」政策,重新採用「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手段,同時由於國內壓力和出於人道主義,宣布從南越逐步撤出美國部隊。美越繼續會談,並將雙方會談擴大為包括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及西貢阮文紹政權在內的四方會談。

1973年1月27日,美國在結束越南戰爭的協定上簽字。為時12年的侵越戰爭到此結束。

第五階段:

1973—1975年。美國軍事力量從南越撤出後,南越阮文紹政權十分孤立。

1975年越南人發動總進攻,打垮南越政權,解放了西貢,完成了南北統一。越南戰爭結束。越南戰爭期間,美國共向越南投下了800萬噸炸彈,遠遠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個戰場投彈量的總和,造成越南160多萬人死亡。美國自己的損失也非常慘重,超過5.8萬人喪生,30多萬人受傷,耗資4000多億美元。

㈤ 求越南戰爭法軍戰術

1953年5月,法國任命納瓦爾將軍為越南殖民地總指揮。當時,法軍總兵力為18.9萬人,其中法軍5.4萬人,外籍軍團(其中許多是德國人)2萬人,北非部隊(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人)3萬人,空軍1萬人,海軍5000人和法屬越軍7萬人。這些部隊的大部需在紅河三角洲「德拉特防線」的一系列防禦陣地上執行守備任務,或在法軍管轄之下的其他地方執行同類任務。美國大力支持法國的殖民政策,為法軍提供後勤物資和空軍支援。

納瓦爾將軍上任後,制定了一個消滅越盟武裝、永久鞏固印度支那半島殖民地的戰略規劃。當時越盟避實就虛,不斷襲擊法國在寮國的據點。納瓦爾決定在被越盟控制的奠邊府,用空降部隊建立一個據點,派遣約1萬多部隊駐守,並迅速修築牢固的工事。

納瓦爾將軍總結那商戰役經驗後認為,越軍缺乏重裝備,對有強大火力和嚴密保護的工事據點不計損失,盲目進攻。法方相信今後類似可以用類似的戰術做誘餌,大量消耗越盟實力,為將來徹底摧毀越盟武裝力量,在越南牢固建立殖民地打下基礎。

1954年3月13日,越南人民軍及越盟游擊隊以數倍於法軍的兵力對奠邊府進攻,越方投入四個步兵師和一個工兵師的部隊。法軍則採取「添油戰術」,不斷向奠邊府戰場空投傘兵,前後共達1.6萬人,以補充戰場上損失。由於越軍以中國援助的大量高射機槍和高射炮構成空中防禦網,造成法軍空投部隊損失慘重。此役越軍大勝,擊斃法軍2,293人,俘虜10,998人,法國兩位少將炮兵司令及傘兵司令先後飲彈自盡,5月7日,奠邊府法軍司令卡斯特里率部投降,並從此退出亞洲戰場。

㈥ 法國的越戰是怎麼回事

越南在二戰前是法國的殖民地,二戰中則被日本佔領。1945年二戰結束前後,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即後來的「越南***」,簡稱「越共」)在越南北方的河內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稱「北越」)。法國則扶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貢立國。為爭奪對越南全境的控制權,越共和法國進行了長達9年的法越戰爭

閱讀全文

與法國如何突破越南戰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1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