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戰時期德軍如何打下法國的
過分相信馬其諾防線 而且對戰爭准備不足 更加不可思議的是 法國人相信比利時啊 周邊的小國沒這么快崩潰的 就一直悠栽著 真等到德軍進行閃電戰了 法國很快就崩潰了 投降 傀儡政府 這可說是法國的國恥了
⑵ 二戰為什麼法國如此不堪一擊,幾十天就被德國給打敗了!
法軍根本就沒做好作戰的心理准備
不能說法國弱,當時的法軍實力仍是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只不過它運氣不好,因為當時的德國正處於它整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期,所謂鋒芒畢露,德國不但是科學文化軍事成指數倍上升,還在心中埋藏著對英法,尤其是法國的憎恨,原因你懂的,一戰還有那戰後榨乾德國的條約,這些都讓當時的德國處於巔峰時期,再加上軍事理念發展的錯誤,讓法軍不怎麼重視裝甲的發展,它只是視裝甲為步兵的支援,而德國正好相反,另一方面法國的軍事思想完全停留在一戰的陣地戰水平,從他們花費重金修建的馬其諾防線就可以看出來了,他們的思維完全與千年前的中國人一樣了,妄圖考這條堅不可摧的防線抵擋住德國人,結果你也知道了,德國人的強項是運動戰,直接從比利時饒了過來,斷了馬奇諾的後勤,然後,就成了戰利品,諷刺的是比利時當時也修建了號稱小馬其諾防線的工事,結果讓德國六架滑翔機,一個連的兵力就給奪走了,可見那個時代的德國軍事思想絕對傲視群雄,外加當時法國的另一邊,弗朗哥的西班牙,又是希特勒的盟友,雖然沒有明地里的開戰,但是這種天不是地不利人不和,你讓法國怎麼擋得住,所以法國輸了也是很正常的,順便提一句,法國的下面又是義大利,基本就是包圍,所以跑的時候都只能走海路,要不是希特勒太輕敵了讓格林用純空軍消滅英法聯軍最後的那部分,而如果是派陸軍的話,英法聯軍基本不可能跑的掉,那二戰歐洲戰場就基本結束了,哪裡還來的抵抗力量,可惜,天意弄人
⑶ 二戰時期德國是如何滅亡法國的
繞過嗎奇諾防線,通過佔領比利時、荷蘭、盧森堡,通過『閃電戰』打擊,迫使法軍節節敗退。最好佔領巴黎,迫使法國投降。
⑷ 二戰時期德國是如何佔領法國的
貝當元帥與德國簽訂投降協定。
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法國實行全國總動員。9月3日,法國對德宣戰凱旋門,但法國節節敗退。
1940年6月22日,貝當元帥與德國簽訂投降協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覆滅。
1940年6月德國法西斯佔領法國後,戴高樂將軍和法國共產黨先後發表宣言,號召人民起來抗擊入侵者。1944年初,法國的主要抵抗組織聯合組建內地軍。武裝部隊發展到50萬人。6月,美英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德軍節節敗退。在這種有利的形勢下,內地軍游擊戰爭日益發展成為全民的武裝起義。8月10日,鐵路工人舉行總罷工,使首都與外地的交通陷於癱瘓。19日,巴黎人民在巴黎解放委員會領導下舉行武裝起義。數萬名內地軍是起義的核心力量,12000名民警隊的官兵也參加起義。當時,巴黎城內有2萬多名德軍和80多輛坦克。起義者浴血奮戰,8月24日,幾乎全殲在巴黎的德國守軍。24日晚,盟軍第二裝甲師開進巴黎,與內地軍相配合共同消滅德軍殘余據點。
1944年8月25日,戴高樂的法軍第二裝甲師從巴黎的南門和西門進入首都。這天下午,法國勒克萊爾將軍奉艾森豪威爾之命,在巴黎接受德軍投降,巴黎全部解放。戴高樂將軍以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主席的身份進入巴黎。1944年8月30日,戴高樂宣布法國臨時政府在巴黎成立。
⑸ 二戰時,法國是如何被德國打敗的
德國裝甲部隊繞道比利時,避開馬其諾防線,從前後兩面夾擊法國,法軍大部部署在馬其諾防線,一打就很被動。法國對馬其諾防線過分自信,對自己認識不足,對德國過分輕視,戰術落後,結果三周而亡國
⑹ 德軍繞道馬奇諾,二戰法國潰敗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二戰期間,法國建造了世界上最壯觀、最強悍、號稱是最堅固的防禦工事,永遠不會攻破的邊境防禦設施——馬其諾防線(又稱馬奇諾防線),而恰好是這個所謂的馬其諾防線,被法國人寄予厚望的工程,卻讓法國陷入了國家覆滅的悲哀。
而義大利雖然也是軸心國,但是其他的一些歐洲國家足夠單獨應對義大利,所以義大利其實對二戰軸心國的貢獻並不大,反而還需要德國多次的救援。同樣的法國軍隊也一樣,法國雖然有著不少的軍隊,但國家都被佔領了,政府被迫流亡,號召力大幅度下降,由此,法國失去了戰爭潛力,所以只能給英美國家打打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