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法國鱷魚代工廠在哪裡
法國夢特嬌
Ⅱ 法國鱷魚的發展歷程
五十年代,「鱷魚」把美國高爾夫衫上的色彩運用到自己的襯衫上,這些襯衫,尤其是下擺較長的襯衫,使網球運動員感到更舒適廣受歡迎。特許授權美國製造商大衛·里斯托還生產彩色網眼針織衫。「鱷魚」暢游在原始而有創意的色彩中。
六十年代後期,為了現代化生產提高產量,克里斯托爾公司用易照料的,「大可綸」牌聚酯雙紗織造,色彩緊跟時尚,有時甚至有點異想天開,就像一種穿舊的掉色的效果。「鱷魚」襯衫似已成了體育和休閑穿著的固定款式。
七十年代,「鱷魚」襯衫更加普及流行,在男士、少年、兒童中「鱷魚」是優良品質的標志,擁有「鱷魚」襯衫是一種身份的表示,他們穿著的方式各異:下擺拽出來;羅紋領敝開立起;八十年代,領子又翻下來,紐扣扣上;女性亦可穿男性同伴服裝。「鱷魚」襯衫是美國中產階級衣櫥里的主要款式,是網球衫和馬球衫的通用詞。 在其他服裝系列上,以「伊索·拉科斯特」(IZOD LACOSTE)為標記,原先的鱷魚標志已經修改或者被移去。
Ⅲ 法國鱷魚牌公司在中國的總部在哪裡
這是中國官網
http://www.lacoste.com.cn/#
我猜在上海
Ⅳ 為什麼鱷魚會有三個新加坡..香港..法國他們的區別
鱷魚分為法國「鱷魚」,和香港鱷魚。 法國「鱷魚」得名於法國著名網球選手拉科斯特,因他的長鼻子和富有進攻性,人們給他以鱷魚的綽號。 1933年,勒內·拉科斯特與當時法國最大的針織企業總裁安德烈-吉利埃合作創建了公司。該公司主要生產勒內·拉科斯特原先為自己設計的、帶有鱷魚標志的針織襯衫,以及其他一些適合網球,高爾夫,帆船運動的襯衫。1933年公司出版的第一份產品目錄詳細羅列了以上各種產品。據我們所知,拉科斯特開創了將商標標志設於服裝外部的先河。這樣做法隨後得到了各大品牌的紛紛仿效。 第一款拉科斯特白色襯衫立刻在網球界引發了一場革命,取代了當時網球運動員通常所穿的傳統長袖羊毛上漿襯衫。這款襯衫略短於當時其他類型的襯衫,硬領短袖,以質地輕巧,編織細密的「小平紋單面氈棉織品」為面料。其穿著舒適,牢固耐磨的優點一直保持至今,使得拉科斯特襯衫成為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品牌。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鱷魚」襯衫更加普及流行,在男士、少年、兒童中「鱷魚」是優良品質的標志,擁有「鱷魚」襯衫是一種身份的表示,他們穿著的方式各異:下擺拽出來;羅紋領敝開立起;八十年代,領子又翻下來,紐扣扣上;女性亦可穿男性同伴服裝。「鱷魚」襯衫是美國中產階級衣櫥里的主要款式,是網球衫和馬球衫的通用詞。 香港鱷魚,又稱「鱷魚恤」是1911年德國人在香港注冊的服裝商標。1945年德國戰敗,鱷魚恤的品牌被香港當局沒收。1952年華人陳氏家族接手鱷魚品牌並正式命名為「鱷魚恤」。鱷魚恤現隸屬於香港麗新集團林氏集團家族,該公司1987年進軍中國大陸服裝和皮具市場,現已取得驕人業績。 1952年,當香港還是大英帝國的一個小小殖民地時,鱷魚恤已誕生了。他經歷了台風溫黛的吹襲,目睹了1967年大暴動。香港經濟幾乎進入崩潰的邊緣。1986年,當移民海外的巨大浪潮沖擊香港,不少人對中國、對香港失去信心,紛紛移民,華人企業家林百欣先生逆流而上,以巨資收購了鱷魚恤,使之日益茁壯,迅速進入世界市場。香港前後經過45年的奮斗,已成世界上興趣足輕重的金融中心,鱷魚恤亦成為了世界名牌服裝。 幾乎每一個香港人,從他呱呱落地,就開始穿鱷魚恤系列產品,直至長大成人,不少人成了企業家或成功人士,他們一直都選擇伴隨他們成長、伴隨他們成功的鱷魚恤服裝。在香港,無論是百億富豪,還是升斗市民:是白領麗人,還是藍領階層,都是鱷魚恤的忠實顧客。香港的今天是由無數個「不普通的普通人」所創造,鱷魚恤亦成為每一個「不普通的普通人」塑出完美的形象。 國際品牌鱷魚恤服裝,全部由國際著名設計師設計,每年推出近千個服裝品種,在選料上,絕大部分採用歐洲面料;在尺金寸土的香港市中心,開設以萬尺計的廠房,由2000多名熟練工人精心製作。由於價錢公道,款式入時,深受全球顧客歡迎,僅在香港的大街小巷就有60多間自營店鋪,目前全球銷售達100億元。鱷魚恤是華人第一個走向世界的名牌,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CROCODILE,鱷魚恤品牌始於1952年。鱷魚恤皮鞋以鱷魚真皮為創意理念,獨家風范一直譽享歐美及亞洲。選取優質物料,造型新穎獨特、富有口味與個性的款式,是製造商的認知所在。所有款式及品質均由義大利名師特為亞洲市場研究,利用現代技術,融合中西傳統工藝,製造出色品牌,是予以其個性化的品質保證。 鱷魚恤,一個極具影響力的品牌,它是造型、顏色的撞擊,魅力的替身,時尚潮流的代表 ,這就是鱷魚恤皮具的自我定位,鱷魚恤追求從選料到設計以達到造諧的盡善盡美,今天,世界上很多人都選擇鱷魚恤,因為它是今日皮具界的「明星」。「CROCODILE」鱷魚恤高級時裝系列產品無論在設計、選料、生產、包裝至廣告宣傳等方面,均務求達到盡善盡美。鱷魚恤之精湛生產技術,亦吸引了不少歐美名牌,將其訂單交付於生產,品更遠銷至歐美、日本及東南亞等國家。 十多年前,鱷魚恤推行特許專賣經營制度,在全國建立起龐大而嚴密的銷售及服務體系,其特許專賣店及專櫃至今已超過1000家,遍布全國500多個城市。 鱷魚恤優質產品之所以獲得外界良好的評價,皆因生產過程中對每一個工序都非常嚴謹,除此之外,選料方面亦非常重要,因鱷魚恤一向都多採用歐美及日本等地的高級進口面料,經過專人的嚴格挑選,務求達到觀感、手感、柔度、彈性、縮水度、耐磨耐洗強度及染色牢度均達到指標,以確保產品優質,令顧客覺得物有所值。
Ⅳ 有關於鱷魚牌子的
簡單介紹一點經驗吧
1,Lacoste鱷魚的衣服上綠色小鱷魚的標志是整片用透明線逢上去的精緻漂亮
個人還是認為從國外買價格低又保正品,像我給老公一般都是通過柿集從國外買的,不用擔心真假
Ⅵ 法國鱷魚屬於什麼檔次
法國鱷魚屬於高級品牌檔次。
法國LACOSTE品牌的傳奇故事誕生自1933年,那一年法國網球冠軍René Lacoste採用輕薄透氣的小凸紋網眼面料,製成了輕便舒適的短袖球衣,取代了漿硬的傳統長袖球衣,掀起了一場男裝革命,從而造就了如今為人們所熟知的LACOSTE經典POLO衫。
另外在2017年10月7日, LACOSTE和上海勞力士大師賽宣布,LACOSTE將成為這項亞洲唯一ATP1000賽事的指定贊助商,並在賽事期間為位於旗忠網球中心的賽事現場所有官員和工作人員提供著裝。
助力法國網球公開賽(Roland Garros)、邁阿密公開賽(Miami Open)、ATP世界巡迴賽總決賽(ATP Finals)等眾多知名賽事。
Ⅶ 法國鱷魚的介紹
鱷魚(Lacoste)是一間法國的服飾品牌公司,於1933年成立,創始人是雷恩·拉科斯特(Rene Lacoste)1。銷售高價的服飾、鞋子、香水、皮革製品、手錶、眼鏡和最負盛名的Polo衫,最著名的標志就是其綠色短吻鱷圖樣。
Ⅷ 卡蒂樂鱷魚跟法國鱷魚有什麼差別
卡帝樂鱷魚(CARTELO)牌服飾是新加坡鱷魚國際機構(私人)有限公司執行主席陳賢進博士於1947年開始在新加坡發起的,然後發展至馬來西亞、汶萊、印尼、香港、日本、台灣、韓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錫蘭、尼泊爾及中東諸場。
法國鱷魚Lacoste是一間法國的服飾品牌公司,於1933年成立,銷售高價的服飾、鞋子、香水、皮革製品、手錶、眼鏡和最負盛名的Polo衫,最著名的標志就是其綠色短吻鱷圖樣。
不管從標志還是產出生地都不同
Ⅸ 法國鱷魚,中國區CEO
鱷魚全球CEO米歇爾
「中國是個充滿活力的國度,我先後12次來到這里,每次都有令人興奮的變化。」法國來格仕公司(LaChemise,Lacoste)總裁貝爾納·來格仕比。mar。11。a。oste)H前在滬接受記者專訪時興致勃勃地說。作為世界名牌服飾「法因鱷魚(『Le。f)。工」)的繼承人和經營者
中國目前還沒有
Ⅹ LACOSTE是什麼牌子中文名是什麼
LACOSTE鱷魚(法國品牌)
所有的商標侵權行為早晚都會被清算
透視"鱷魚"之爭
新華網上海頻道記者 葉國標 沈文敏
"法國鱷魚"和"新加坡鱷魚"又開打了。
2004年3月,上海市二中院一審判令法國拉科斯特襯衫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法國鱷魚")侵犯新加坡鱷魚國際機構私人有限公司(簡稱"新加坡鱷魚")著作權,需賠償1美元。今年7月12日,名噪一時的"1美元鱷魚官司"再起波瀾,上海市高院"以法院不宜受理為由"撤消了一審判決,案件變得更加錯綜復雜、雲詭波譎。
知識產權保護是否存在盲區
上海市高院的判決顯然讓法國鱷魚感到振奮。7月12日,法國鱷魚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宣布了"勝訴"的喜訊。媒體也紛紛做出"法國鱷魚翻身、新加坡鱷魚敗訴"的報道。
但是,7月17日,在新加坡鱷魚組織的新聞發布會上,新加坡鱷魚國際機構私人有限公司董事長洪文展表示,有關新加坡鱷魚"敗訴"、法國鱷魚"勝訴"的說法和報道,是對二審法院判決的一種"誤讀"。
Lacoste上海授權店
作為新加坡鱷魚的代理律師,上海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陶鑫良教授和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張平指出:二審法院是以"在商標授權程序中,當事人僅因他人申請注冊商標時使用其作品而主張保護著作權的,應通過商標法規定的異議等救濟程序解決,人民法院不宜受理。"為由撤消一審判決的。法院審理案件依據兩個方面,一是依據法律事實審理實體內容;二是依據程序法對程序公正性和程序合法性進行審查。二審法院作出的是程序上的裁定而非實體上的改判,並沒有在實體上說法國鱷魚不侵犯著作權。
陶鑫良和張平同時認為,商標法規定的異議等救濟程序只解決縱向的"是否授予商標權"的行政管理問題,不能處理在申請商標過程中同時侵犯著作權的橫向的民事侵權問題。所以,在申請商標過程中同時發生的橫向的民事侵權糾紛只能通過橫向的民事訴訟等途徑來解決。按照二審法院的判決邏輯,在申請商標過程中同時發生的橫向的民事侵權糾紛,成了"爹本不收,娘也不管"的棄兒了,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就此形成盲區。所以,二審法院的這一"不宜受理"的裁定本身依法也是"不宜"的。同時,"不宜"恐怕也不是法律語言,僅僅根據"不宜"這一非強制性的非法律性的文字恐怕也不能直接撤銷本案的一審判決。
張平副教授告訴記者,針對有的企業惡意搶注他人域名的案件,法院是受理的。此次對新加坡鱷魚訴法國鱷魚侵犯著作權一案,上海市高院以"不宜受理"為由撤消一審判決,是"值得討論的"。我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還存在"灰色地帶",有關的法律法規尚待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洪文展表示,二審法院的判決並未停止紛爭、息事寧人,反而引起了外界的"誤解",加深了雙方的矛盾。新加坡鱷魚保留繼續向有關部門申訴的權利。
兩條"鱷魚"宿怨由來已久
法國鱷魚和新加坡鱷魚的品牌紛爭可以追溯到30多年前,"1美元官司"只是它們近年在中國市場的一次"撕咬"。
1947年,祖籍廣東汕頭的馬來西亞華人陳賢進創作了英文斜體字"Crocodile"加鱷魚圖文作品。作品中鱷魚頭部朝左,尾部上翹,身形細長,嘴巴微張。不久,這一鱷魚圖文作品被新加坡主管當局核准為注冊商標。
Crocodile上海授權店
而法國鱷魚出生於1933年,其身體為綠色,頭部朝右,身形粗壯,嘴張開並露出鋒利牙齒,身體部位嵌入了黑色的"Lacoste"字樣。"法國鱷魚之父"是曾獲世界網球冠軍、綽號"鱷魚先生"的法國網球名將何內·拉科斯特(Rene Lacoste)。
在早期,歐洲血統的"鱷魚"和亞洲血統的"鱷魚"各據一方,相安無事。但是,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兩條"鱷魚"對外擴張,特別是法國鱷魚進軍亞洲市場,它們才狹路相逢,意識到對方的存在以及對自己構成的威脅。隨即,兩條"鱷魚"官司不斷。
兩條"鱷魚"的第一場官司,1969年在日本開打。新加坡鱷魚告法國鱷魚商標侵權,法國鱷魚認為"兩種商標存在顯著差異"並藉此獲勝。1980年,新加坡鱷魚就法國鱷魚使用鱷魚圖標一事,向法國鱷魚在新加坡的經銷商簽發了律師函。
長期的爭斗,讓兩條"鱷魚"感到疲憊,它們逐漸意識到:既然雙方長相相去甚遠(各地法庭也一致認同這種區別),再斗下去只能是浪費資源、兩敗俱傷,何不互相承認、和平共處?1983年,兩條"鱷魚"握手言和,簽署了共存協議:彼此認可商標;結束所有法律爭端,並協議合力打擊其他商標侵權者;該協議覆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和中國台灣5個市場;並註明仍然適用於其他的兩家公司將會共存發展的國家和地區。1985年,共存協議擴展到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韓國。
"蜜月"為何如此短暫
然而,"蜜月"並沒有維持多久,隨著兩條"鱷魚"搶灘潛力巨大的中國大陸市場,本來就心存芥蒂的雙方又動起了干戈。
也許是吸取了過去在多個亞洲市場因為慢半拍而被動的教訓,或者是因為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實在太誘人,早在1980年,法國鱷魚就捷足先登,搶先在中國內地注冊了鱷魚商標。而新加坡鱷魚直到1993年,才向中國國家商標局申請商標注冊。對此,法國鱷魚立即表示異議。法國鱷魚在北京、上海先後4次起訴新加坡鱷魚對其商標的侵權,導致新加坡鱷魚的商標注冊經歷了12年的漫長之旅,直到2005年6月底才最終通過國家商標局及商標復核、裁決機構的認可,完成了注冊。期間,法國鱷魚一直宣稱,由於新加坡鱷魚未在中國內地注冊鱷魚商標,它在中國內地市場銷售帶有鱷魚標識的產品,侵犯了法國鱷魚在中國內地的商標專用權。
1995年,法國鱷魚將新加坡鱷魚的圖案在中國申請注冊為化妝品的商標。顯然,這給新加坡鱷魚一個有力的反擊機會。2002年,新加坡鱷魚以著作權受到侵害為由,將法國鱷魚告上法庭,要求停止侵權、登報道歉和賠償1美元。2004年3月,上海二中院一審支持了新加坡鱷魚的訴訟請求。
真正的敵人是對方還是冒牌"鱷魚"
法國鱷魚創始人何內·拉科斯特的孫子、負責全球公關的菲利普·拉科斯特(Philippe Lacoste)曾在滬向媒體透露,法國鱷魚當年之所以用新加坡鱷魚的圖案申請化妝品類商品的注冊商標,完全是出於防禦目的,並不準備付諸使用。
洪文展告訴記者,1983年,雙方簽署共存協議時,法國鱷魚刻意隱瞞了1980年已在中國大陸注冊商標的事實,所以共存協議未將中國大陸市場納入。1985年,當法國鱷魚進入印度市場時,早在1952年就在印度注冊的新加坡鱷魚出具"同意函",幫助法國鱷魚順利在印度注冊。過去,當法國鱷魚進入新加坡鱷魚的傳統勢力范圍時,新加坡鱷魚基本採取相容共存的姿態。但是,當新加坡鱷魚進入中國市場時,法國鱷魚卻百般干擾,其用意昭然若揭,就是想壟斷中國市場,把新加坡鱷魚排擠出去。
對法國鱷魚的做法,洪文展表示不解:兩條"鱷魚"在只有500萬人口的新加坡尚且能夠共存,為什麼在13億人口的中國市場不能相容?
據了解,盡管法國鱷魚早在1980年就搶先在中國內地注冊商標,但直到1995年,才在上海開出首家專賣店,並在浦東建立了工廠,目前在全國的專賣店達數百家。雖然新加坡鱷魚在商標注冊上受到法國鱷魚的干預,經歷了12年的艱難之旅,但在市場拓展上卻一路高歌猛進。1993年登陸中國市場後,新加坡鱷魚迅速建立了1500多家覆蓋全國的門店,並在沈陽、蘇州等地建立了工廠。12年來,新加坡鱷魚服飾及其他授權產品的銷售額累計達60億元人民幣。在新加坡鱷魚的全球銷售額中,中國大陸市場佔了30%的份額。最近,新加坡鱷魚又投資1.2億元人民幣,在上海興建全球總部大樓,計劃於2006年將全球戰略中心移師上海。
業內專家指出,事實上,新加坡鱷魚和法國鱷魚不僅"長相有別",而且市場定位也大不相同,新加坡鱷魚以中高檔的商務休閑服飾為主,而法國鱷魚以高檔的運動休閑服飾為主。如今,兩條"鱷魚"在中國都獲得了商標注冊,都受到了消費者的認同和法律的保護。中國市場如此之大,雙方不愁找不到發展空間。也許,兩條"鱷魚"的敵人不是對方,而且眼下充斥市場的冒牌"鱷魚"。
啟示:既要善於競爭,又要懂得"競合"
兩條"鱷魚"曠日持久的商標之爭,引起了海內外媒體和公眾的廣泛關注。
雖然在法庭上針鋒相對,但是在談到這起糾紛的意義時,新加坡鱷魚的代理律師陶鑫良和法國鱷魚的代理律師黃暉的觀點是一致的,他們認為這是兩個外國馳名商標在進入中國市場後出現的法律沖突,法院的最終判決將會對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出現的新的知識產權問題提供有效的實踐幫助。
知識產權專家、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張平分析,在經濟全球化浪潮推動下,許多外國企業"走進來",也有許多中國企業"走出去",涉及知識產權的紛爭日益增多。中國企業要想做大做強、長治久安,必須走自主創新之路,創立並維護好自己的品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任何仿冒或"搭車"行為,也許能在眼前賺到便宜,但肯定走不遠。此外,企業要有一種心胸和眼光,要求生存、求發展、求合作,既要善於競爭,又要懂得"競合",與其互相打仗、水火不容,不如求同存異、共謀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