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世紀法國的世系表
一 。 卡佩王朝
卡佩王朝是由雨果*卡佩的男性繼承者所形成的法蘭西王國王室,卡佩王室從987年-1792年,和1814-1848年一直統治著法蘭西王國,1328年後,其王室轉移到了卡佩的旁系家族,分別稱為瓦盧瓦王朝(1328-1589)和波旁王朝(1589-1792,1814-1848),1498年後,又分別由瓦盧瓦王室的旁系所統治,分別稱為瓦盧瓦-奧爾良王朝(1498-1515)和瓦盧瓦-昂古萊姆王朝(1515-1598)。以下的王朝劃分按照以上的稱謂,但注意這些王朝更迭和墨洛溫王朝與卡洛林王朝的更迭、卡洛林王朝和卡佩王朝的王室世系更迭完全不同,其王室世系始終沒有中斷,是同一支王室世系的合法延續。
卡佩王朝(987- 1328)
1.雨果*卡佩(987-996), 其名字Hugh Capet,也被翻譯成休*卡佩,但這是錯誤的,法語中的H不發音。巴黎伯爵,法蘭西國王。法蘭西公爵,巴黎伯爵大雨果*卡佩的長子。而大雨果是被選舉為西法蘭克國王的羅貝爾一世的兒子和厄德的侄子(見《法蘭克王國世系》)。雨果在繼承了其父大雨果的巨額財產後,成為了當時法蘭克最有權勢的貴族。 在978-986年間,他和東法蘭克的奧托二世和奧托三世結盟,並和朗斯大主教聯合,支配了卡洛林王朝的洛泰爾國王,成為西法蘭克的實際統治者,在洛泰爾和其子懶王路易先後去世後,朗斯大主教組織法蘭克貴族選舉雨果*卡佩為法蘭西國王,987年7月3日,雨果*卡佩加冕,成為了卡佩王朝的第一代國王。雨果*卡佩在位期間,法國王室直接控制的領地極其狹小,僅包括從巴黎到奧爾良之間的狹長地區(被稱為法蘭西島,也就是他法蘭西公爵老爸的領地),其面積大約只有1000平方公里。當時的法蘭西王權暗弱,國力不振。
2.羅內爾二世(996-1031),也稱虔誠者羅貝爾,法蘭西國王,勃艮第公爵,雨果卡佩和阿基坦公主阿德萊德(阿基坦公爵威廉三世的女兒)的長子,羅貝爾二世繼承的領地非常狹小,為了恢復法蘭西國王的權勢,羅貝爾不斷和那些不願效忠的領主發生摩擦,甚至導致戰爭,1003年他入侵勃艮第領地,但被擊敗,直到1016年,羅貝爾終於合並了勃艮第的領地,領有了勃艮第公爵的頭銜,王室領地擴大了一倍以上。996年,他娶了他表妹,勃艮第公主貝莎,教皇格里高利五世拒絕批准他們的婚姻,並對羅貝爾施以絕罰(開除教籍)的處分,經過和新教皇西爾維斯特的長期談判,教皇恢復了羅貝爾的教籍,並同時宣布羅貝爾和貝莎的婚姻非法。
守護天使911 8 樓主
2樓2011-1-19
操作
3.亨利一世(1031-1060),法蘭西國王,勃艮第公爵。羅貝爾二世的次子。 羅貝爾在位期間出兵幫助其外甥、年輕的諾曼底公爵威廉平定諾曼底貴族的反叛,而這位受其保護的諾曼底的威廉日後成為了英格蘭的征服者,英格蘭諾曼王朝的開創者,著名的「征服者威廉」。但隨著此後威廉權勢的擴張,尤其是威廉和佛蘭德斯伯爵的女兒成親後,亨利一世愈發感到了威脅, 於1054年和1058年亨利兩次入侵威廉的諾曼底,但均被擊敗,從此諾曼底和法蘭西王室關系破裂,威廉征服英格蘭後,曾舉國征伐法蘭西,若非威廉意外墜馬,卡佩王朝幾乎滅國。雖然亨利一世加強王權的努力大多失敗,但畢竟走出了卡佩王朝恢復王權的第一步。亨利一世自1016年-1032年同時領有勃艮第公爵頭銜。1032年他將勃艮第分給了他的弟弟羅貝爾*卡佩。此後長期影響法國政壇的勃艮第派,即自勃艮第公爵羅貝爾*卡佩始。
4.腓力一世(1060-1108),法蘭西國王,亨利一世和基輔羅斯公主安妮的長子,(當時的法國國王只能娶到本國諸侯的公主,或者是像亨利一世那樣,娶遙遠的外國小邦的公主,可見當時卡佩王室地位之低。)或稱公正的腓力。Philippe 這個名字當時在西歐非常少見,因為這是個東方希臘化的名字,這也可以反映出她母親的東方情調。亨利一世去世時,腓力年僅八歲,其母安妮攝政到1066年,這是法國歷史上第一位攝政的王太後。1092年,腓力和其荷蘭公主貝莎離婚,並娶了安茹伯爵的夫人貝特德,遭到教皇烏爾班二世的絕罰處分。 此後腓力雖然放棄了和貝特德的婚姻,但依然屢屢幽會貝特德,成為了法國第一個和教會直接對抗的君主。 1077年腓力一世和諾曼底公爵、英格蘭國王威廉一世講和。此後腓力一世繼續致力於擴大王室領地,小有收獲,王室領地分別向南北方向稍稍拉長了一點。 在腓力一世期間,教皇烏爾班二世發動了第一次十字軍東征,腓力由於不滿教皇對他的處分,拒絕參加十字軍,遭到教皇的再次絕罰處分。法蘭西王室沒有參加第一次十字軍,但腓力一世的弟弟佛蒙達伯爵雨果是主要的參加者之一。
守護天使911 8 樓主
3樓2011-1-19
操作
5.路易六世(1108-1137)法蘭西國王,腓力一世和荷蘭(伯國)公主貝莎之子,也稱胖子路易。路易六世致力於鞏固法國的王權。1109年—1112年,他與英格蘭國王亨利一世作 戰。在法國國內,他一直在和那些被稱為「強盜男爵」的貴族們進行斗爭。路易六世給城市居民以自治權,使他們能夠在他與貴族的斗爭中站在他的一邊。依賴市民和教會的支 持,路易逐一拆毀諸侯的城堡,並強制在他們的領地上駐扎忠於王室的衛隊。至路易六世去世時。卡佩王朝在法國的封君地位已經基本穩固。
6.路易七世(1137-1180)法蘭西國王,阿基坦公爵,普瓦都伯爵。路易六世與曼恩(伯國)公主阿德萊德的次子。也稱年輕的路易。1136年,他與阿基坦公爵威廉十世之女埃利諾結婚,阿基坦和普瓦都因此並入王室領地。王室領地一下子擴大了三倍,1142年他又企圖吞並香檳伯爵領地,未成。1147年,路易七世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康拉德三世一起領導了第二次十字軍東征(1147年—1149年).這次東征並無成果。而且更為嚴重的是,此次東征導致了他和埃莉諾王後的矛盾,由於東征開支浩大,王室入不敷出,埃莉諾堅決反對該次行動,最終導致兩人在1152年離婚。(埃莉諾和路易七世離婚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和路易一直沒有生下男孩,但埃莉諾改嫁英王亨利二世後,居然五年生了四個兒子。)埃利諾轉嫁給安茹伯爵亨利,當亨利於1154年成為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時,阿基坦等埃莉諾的領地也一道落入英格蘭安茹王室手中。英格蘭安茹王室一舉占據了法蘭西80%以上的領地,路易曾兩次與亨利作戰,未能奪回領地。此後法蘭西卡佩王朝與英格蘭安茹王朝為了法蘭西領地的爭斗就從未終止過。英法世仇越結越深。
守護天使911 8 樓主
4樓2011-1-19
操作
7.腓力二世(1180-1223)法蘭西國王,路易七世和其第三任妻子香檳(伯國)公主阿黛爾之子。也稱腓力*奧古斯都,即腓力大帝,但他並未獲得皇帝尊號。作為法蘭西國王他是卡佩王朝中對鞏固王權和統一法蘭西王國事業起了決定性作用的君主。 腓力在位期間,大力加強了王權,他沒收了安茹家族的曼恩伯國,安茹伯國和屠棱伯國的領地,並吞了布列塔尼伯國,1213年,在著名的布汶會戰中擊敗了英格蘭國王約翰和德意志皇帝奧托四世的聯軍,一舉收復了除了加來以外所有的諾曼底公國領地,幾乎統一了盧瓦爾河以北的整個法蘭西,英格蘭王室僅能保住法國南部的阿基坦和加斯科尼領地。腓力還參加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這次十字軍行動匯集了法蘭西的腓力二世,英格蘭的獅心王理查,神聖羅馬皇帝腓特烈一世(巴巴羅薩)三大名王,堪稱中世紀一次規模空前的盛妝舞會。腓力二世在政治和文化上也建樹頗多, 他首先創建了中央集權的官僚和財稅制度,從此法蘭西不可阻擋地走向了統一。 他還在1200年創建了中世紀西歐的第一所大學——巴黎大學。
守護天使911 8 樓主
5樓2011-1-19
操作
8.路易八世(1223-1226)法蘭西國王,腓力二世與漢納(伯國)公主伊莎貝拉之子,1216年英國貴族發起大憲章運動反對約翰國王,路易與英國貴族聯合,並出兵英國,意圖染指英格蘭王位。約翰國王死後,他又反對約翰的繼承人亨利三世。但1217年多佛戰役失敗後放棄了對英國王位的要求,返回法國。1223年即法國王位。路易八世即位後,陸續奪占普瓦都伯國、 利摩日伯國、佩里格伯國及其他英格蘭王室在法國的領地。路易八世繼續腓力二世授予城市自治權的政策以對抗貴族,擴大王權。1226年11月,路易八世因患痢疾英年早逝。路易八世的妻子是卡斯提亞王國(西班牙的前身之一)國王阿方索八世的女兒布蘭奇,他是卡佩王室中第一個和歐洲其他王室聯姻的君主,可見當時卡佩王室的地位已經大大提高了。
守護天使911 8 樓主
7樓2011-1-19
操作
10.腓力三世(1270-1285),法蘭西國王,路易九世和普羅旺斯公主瑪格麗特的次子,也被稱為大膽腓力。1284年,腓力三世並吞了香檳伯國,這樣盧瓦爾河以北除了佛蘭德斯伯國和勃艮第公國以外,均處於法蘭西王室的直接統治之下。1285年,腓力三世大膽發動了吞並阿拉貢王國(今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的戰爭,被他小舅子、阿拉貢國王彼得三世擊敗。(腓力三世的妻子是阿拉貢國王詹姆斯一世的女兒伊莎貝拉,伊莎貝拉是繼任阿拉貢國王彼得三世的姐姐) 撤退途中腓力三世去世。
11.腓力四世(1285-1314),法蘭西國王,腓力三世和阿拉貢公主伊莎貝拉的次子,也稱英俊的腓力。腓力四世時代,卡佩王室的權勢達到了巔峰,他發動了征服法國北部唯一獨立的諸侯佛蘭德斯伯國(今天的比利時佛蘭德斯地區)的戰爭,在屢遭挫敗後,終於在1305年迫使佛蘭德人簽訂了屈辱的割地賠款條約。為了支持他的征服戰爭,他沒收法國教會和聖騎士團的財產,強征教士的什一稅,拘禁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並在1302年召開了法國歷史上第一次「三級會議」(類似於英格蘭議會,但作用不能相提並論)打算廢黜教皇,這一系列反對羅馬教廷的行為,標志著法國王權的極端膨脹。 1309年,腓力四世索性將羅馬教皇克萊門特五世,強行遷到法國的阿維尼翁,從此歷任教皇匍匐於法國國王之下長達70年之久,史稱「阿維尼翁之囚」,教皇權威對於世俗事務的影響力從此式微。(需要提一下的是,在「阿維尼翁之囚」期間,義大利的貴族和騎士們失去了保護,於是他們紛紛逃出了義大利,義大利各城市的商人和有勢平民得以順利地掌握政權,沒有了教皇權力制約,文藝復興運動得以從14世紀初開始從義大利噴薄而出。)
12.路易十世(1314-1316),法蘭西國王,納瓦拉國王,香檳伯爵。腓力四世和納瓦拉女王胡安娜一世的長子。(納瓦拉是在西班牙北部、法國南部,地跨比利牛斯山的古老王國,胡安娜是香檳伯爵亨利三世的女兒,香檳伯爵亨利三世同時又是納瓦拉國王,在納瓦拉世系中稱亨利一世,1274年,亨利三是去世後,胡安娜繼承了納瓦拉王位和香檳伯爵稱號,1284年,13歲的胡安娜,根據和腓力三世的和約被迫嫁給了法王之子腓力四世,並規定她和腓力的子女將繼承香檳和納瓦拉)1305年,其母胡安娜一世去世,路易繼承了香檳伯爵和納瓦拉國王的稱號。1314年繼承了其父法國國王稱號,1315年, 他娶了第二任妻子安茹公主克萊門絲,但在其去世前,其子尚未出生,在其子尚在腹中時,由其弟腓力攝政。
推廣 最懂你的手機助手
立即下載
守護天使911 8 樓主
8樓2011-1-19
操作
13.約翰一世(1316),法蘭西國王,納瓦拉國王,路易十世的遺腹子。 他出生後被證明是男孩,因而立刻被宣布為法蘭西和納瓦拉的國王,但他僅存活了五天(可能是世界歷史上最短命的正式君主。)但依然被列入法蘭西和納瓦拉王室世系。
守護天使911 8 樓主
9樓2011-1-19
操作
14.腓力五世(1316-1322)法蘭西國王,納瓦拉國王,腓力四世和納瓦拉女王胡安娜一世的次子,路易十世的弟弟,也被稱為高大的腓力。路易十世死後,成為攝政,約翰一世僅存活了幾天而夭折後,被宣布為法蘭西和納瓦拉的國王。由於其兄子約翰一世死因不明,許多人懷疑腓力五世和小約翰的死亡有關。腓力五世娶了法蘭西最後一支有勢力的諸侯勃艮第公爵奧托四世的女兒兼女性繼承人讓娜,本可以靠這次聯姻一舉統一整個法國,但由於他們無子,這樁聯姻沒有起到效果。腓力五世死後無嗣,王位傳給了其弟查理四世。
守護天使911 8 樓主
10樓2011-1-19
操作
15.查理四世(1322-1328)法蘭西國王,納瓦拉國王,腓力四世和納瓦拉女王胡安娜一世的三子,也稱英俊的查理。查理四世在位期間幫助他的姐姐伊莎貝拉(在英國被稱為「法國母狼」),反對她的丈夫英王愛德華二世,伊莎貝拉得到查理四世的資助後,入侵英格蘭,打敗並囚禁了愛德華二世,並對愛二施行了穿肛的酷刑。查理四世在位期間,加稅,加關稅,沒收不動產,干涉英國內政,得罪了國內國際上的大多數人,法蘭西王室由此走向了衰弱。查理四世一生三娶,除了四個女兒,沒有留下子嗣。卡佩王室直系繼承人中斷,王位轉到了旁系瓦盧瓦世系中。而合並了近三十年的納瓦拉,也因為查理沒有繼承人,而永久性地脫離了法國。由此,直系卡佩王朝告一個段落。
守護天使911 8 樓主
11樓2011-1-19
操作
13.約翰一世(1316),法蘭西國王,納瓦拉國王,路易十世的遺腹子。 他出生後被證明是男孩,因而立刻被宣布為法蘭西和納瓦拉的國王,但他僅存活了五天(可能是世界歷史上最短命的正式君主。)但依然被列入法蘭西和納瓦拉王室世系。
14.腓力五世(1316-1322)法蘭西國王,納瓦拉國王,腓力四世和納瓦拉女王胡安娜一世的次子,路易十世的弟弟,也被稱為高大的腓力。路易十世死後,成為攝政,約翰一世僅存活了幾天而夭折後,被宣布為法蘭西和納瓦拉的國王。由於其兄子約翰一世死因不明,許多人懷疑腓力五世和小約翰的死亡有關。腓力五世娶了法蘭西最後一支有勢力的諸侯勃艮第公爵奧托四世的女兒兼女性繼承人讓娜,本可以靠這次聯姻一舉統一整個法國,但由於他們無子,這樁聯姻沒有起到效果。腓力五世死後無嗣,王位傳給了其弟查理四世。
15.查理四世(1322-1328)法蘭西國王,納瓦拉國王,腓力四世和納瓦拉女王胡安娜一世的三子,也稱英俊的查理。查理四世在位期間幫助他的姐姐伊莎貝拉(在英國被稱為「法國母狼」),反對她的丈夫英王愛德華二世,伊莎貝拉得到查理四世的資助後,入侵英格蘭,打敗並囚禁了愛德華二世,並對愛二施行了穿肛的酷刑。查理四世在位期間,加稅,加關稅,沒收不動產,干涉英國內政,得罪了國內國際上的大多數人,法蘭西王室由此走向了衰弱。查理四世一生三娶,除了四個女兒,沒有留下子嗣。卡佩王室直系繼承人中斷,王位轉到了旁系瓦盧瓦世系中。而合並了近三十年的納瓦拉,也因為查理沒有繼承人,而永久性地脫離了法國。由此,直系卡佩王朝告一個段落。
❷ 法國的國王住在凡爾賽羅浮宮
凡爾賽宮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時期建造於巴黎西郊十五公里處的行宮,盧浮宮建於1190年,這里曾經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後。
❸ 17世紀在法國國王的豪華卧室里,我們很難看到的是什麼a撲床棍b洗臉盆,c床幔
選B 洗臉盆 原文如下:
17世紀時,甚至連皇帝都覺得沒有必要每天洗澡。在法國國王豪華的卧室里,你會發現有很大很大的床——大到非得用專門的鋪床工具——鋪床棍才能把它鋪好。床上有四根華麗的鍍金柱子支撐起來的床幔,就像一座小神殿那樣漂亮。你還會看到華美的地毯、威尼斯出產的玻璃鏡子以及鍾表大師設計的大座鍾。但你在這兒怎麼都找不到一個洗臉盆。
❹ 羅馬皇帝在羅馬居住在哪裡
大多數早期的皇帝,富有的參議員在羅馬市中心有別墅在羅馬郊區有別墅通常在義大利和其他省份有很多房子和別墅。不同的皇帝在羅馬擁有不同的財產,包括聯排別墅和別墅,以及在羅馬、義大利和帝國的其他地方。尼祿在羅馬的金屋成為傳奇。
第一任皇帝奧古斯都住在時髦的帕拉廷山上一座相對較小的豪宅里。後來的皇帝住在palatine和羅馬其他地方,並擴大財產和建造更華麗的住宅。有點專制的多米提安皇帝在帕拉廷建造了宏偉的弗拉維安宮殿。它被稱為Palatium,成為羅馬皇帝的官方住所。
❺ 法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國王是誰
說起凡爾賽宮,人人都會想到它的主人路易十四。盡管在他之後還有幾位皇帝住過這里,時間也過去了兩百多年,但路易十四永遠是凡爾賽宮永恆的主人。他騎著高頭大馬,站在高處迎來送往,他的雕像和畫像不時在房間的牆或天頂上的油畫中出現,還有他太陽神的標志無時不刻向人們宣告他的威嚴。這位法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君王,是法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世界上執政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 1643年,路易十三去世,他的長子 --- 5歲的小路易登上王位,由他的母親安娜和紅衣主教馬薩林攝政。當時的法國十分動盪,巴黎時常發生動亂。路易十四先後兩次因為投石黨的叛亂而逃離巴黎,顛沛流離,吃了不少苦。1661年,馬薩林去世,23歲的路易十四真正開始親政,他的才能漸漸得以發揮。他大搞經濟改革,大興土木建設,在戰場上英勇善戰,頗得人心,創造了法國歷史上的一個鼎盛時期。 路易十四剛剛開始親政時,他住在巴黎的皇宮、盧浮宮或者杜樂麗宮,也曾試著在樊尚宮和聖日珥曼新宮長住,旅居楓丹白露宮。國王對這些宮殿權衡利弊,每個宮殿都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也督促進行了一些裝修工程,但始終沒有一個讓他覺得特別舒適的宮殿。 另外,由於兒時不愉快的記憶,使路易十四產生將政治中心搬離巴黎的想法。他夢想建立一座獨一無二的宮殿,將他周圍的內閣大臣全部重新組合,達到其政權集中的目的。而這一切在盧浮宮和杜樂麗宮是 不可能達到的。1651年,當路易十四第一次來到凡爾賽,就對這里一見鍾情,也只有這里這里才能滿足他的政治和經濟要求,於是就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凡爾賽宮。 1661年,凡爾賽宮的擴建工程在馬薩林死後正式開始了。他的這一決定在群臣中引發了一些相當激烈的批評。西蒙爵士認為這將是個徒勞無益的工程,說這里風景凄涼,缺樹少水,除了泥沙就是沼澤,空氣也相當污濁。然而路易十四對這一切置若罔聞,在接下來的十年間向這個工程中投入了一百多萬磅。 子爵府的建築師路易斯·勒沃承擔了這項工程;夏爾-艾爾拉德和諾埃爾-克易貝爾負責套間的裝飾;勒諾特則整理花園和動物園。在整個建造過程中,路易十四對藝術家們十分重視,給予他們豐厚的薪水,讓他們的藝術才幹得到了充分發揮。 在當時,園內綠樹成蔭的凡爾賽宮只是一個娛樂性的住所,盧浮宮才是正式的皇宮。但國王大部分時間都耗在凡爾賽。在一封保留下來的信中,科爾伯抱怨路易十四拋棄了盧浮宮:""陛下在凡爾賽宮投入大筆的資金,完全遺忘了盧甚至是日常行為也套上神聖的光環,例如,大小起床儀式、大小就寢儀式,就連皇後的生育過程也是公開的。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在柵欄後面觀看這一切,得以參加的貴族也就將此看作一種榮耀。路易十四一周三次在套間內集會,從19點到22點,受邀大臣們可以來套間享受各種娛樂。即使國王過來,也不必停下向他致敬。得到來自國王的邀請函是無比的光榮,盡管貴族們必須為購置服裝負擔昂貴的費用。據說路易十四一進入大廳就可以看出誰在場,誰缺席,所以如果貴浮宮這座公認的世界上最壯麗的宮殿。……可嘆啊,偉大的國王拘束在凡爾賽的方寸之地上" 在凡爾賽宮,路易十四終於達到了他專制統治的目的。路易十四的執政是典型的歐洲君主專政制度。他將整個法國的官僚機構緊緊地穩在他周圍,尤其是那些好戰的貴族和潛在的反抗分子,讓他們忠於國家,忠於國王。路易十四在孩提時候就感受到貴族投石黨暴動的危險,他希望能維護皇室政權及其成員。他將貴族變成他宮廷中的一員,大大地消弱他們作為地方官的實質性權力,壓下了他們的驕傲自負。這些手段包括: 用各種榮譽、頭銜和年金將貴族們召集到宮中來; 向他們提供城堡最好的房間; 設立一系列復雜嚴格的西班牙式宮廷禮儀將貴族們分為各個等級。
❻ 德國皇帝查理五世住在哪個城市
首先,德國有皇帝是查理五世嗎?其次,就我所知,歷史上有兩個查理五世,一個是神聖羅馬帝國的國王查理五世,一個是法國國王查理五世。第一個查理五世是哈布斯堡王朝廣泛的皇室聯姻的最終產物,他的具體國籍很難說明。從父方來看,他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一員。他一般住在奧地利。1519年,他通過向選帝侯行賄等手段(得到德意志銀行世家富格爾家族的資金支持),戰勝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❼ 盧浮宮在哪個國家
盧浮宮在法國。
盧浮宮始建於13世紀,是當時法國王室的城堡,被充當為國庫及檔案館。但於1546年建築師皮埃爾·萊斯柯在國王委託下對盧浮宮進行改建,從而使這個宮殿具有了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
後又經歷代王室多次授權擴建,又經過法國大革命的動盪,到拿破崙三世時盧浮宮的整體建設才算完成。
如今盧浮宮的收藏目錄上記載的藝術品數量已達到400,000件,分為許多的門類品種,從古代埃及、希臘、埃特魯里亞、羅馬的藝術品,到東方各國的藝術品;從中世紀到現代的雕塑作品;以及數量驚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繪畫精品等等。迄今為止,盧浮宮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
(7)法國皇帝住哪裡擴展閱讀:
1793年8月10日盧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如今博物館收藏的藝術品已達40萬件,其中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和古希臘羅馬等7個門類。
1981年,法國政府這座精美的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從此盧浮宮成了專業博物館。其藝術藏品種類之豐富,檔次之高堪稱世界一流。
其中最重要的鎮宮三寶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維納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和《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迄今為止,盧浮宮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
❽ 歐洲中世紀的國王每天平時都在哪裡干什麼整天都坐在寶座上嗎
歐洲中世紀的國王首要的任務是處理軍隊事務,必要的時候需要親自帶領軍隊作戰。
最後才是出席一些國務活動,包括國務會議和宗教儀式等等。往往這個時候,他們才會坐在寶座上。
❾ 十九世紀的法國皇帝拿破崙是出生在法國哪個地區
十九世紀的法國皇帝拿破崙1769年8月出生在熱那亞共和國科西嘉島阿雅克肖城。熱那亞共和國(義大利語:Repubblica di Genova,1100年-1815年),全名最尊貴的熱那亞共和國,1798-1805年稱利古里亞共和國,是一個大約在1100年開始建立位於義大利西北海岸利古里亞地區的獨立城邦,至1805年被拿破崙治下的法國吞並。雖然在拿破崙被打敗後的1814年熱那亞曾經復國,但熱那亞之後只存在一段短時間,最終共和國被薩丁尼亞王國吞並。
❿ 都哪些皇帝住過凡爾賽宮
如果你是指皇帝,而不包括國王的話,只有拿破崙一位皇帝住過,因為法國歷史上就只有拿破崙有過皇帝稱號(即Empror);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加的冕,但是不知道住過沒有(不遠處正在打仗),算1個半吧。
「皇帝」(Empror)和「國王」(King)兩個詞,在歐洲歷史上有著截然不同的定義。「國王」從一開始就指世襲專制君主,而「皇帝」在拉丁文中最早是「將軍」「軍事統帥」的意思。因此,羅馬帝國的君主可以自稱「皇帝」,但絕不能自稱「國王」——因為從理論上,羅馬皇帝的權威來自人民和元老院,是元老院授權的首席元老、執政官、軍事統帥、護民官和大祭司,並不是「世襲專制君主」。
直到18世紀,「皇帝」這個稱號都是與羅馬帝國分不開的,只有羅馬帝國精神的繼承人,才有資格稱為「皇帝」。18世紀歐洲最強大的君主是「太陽王」路易十四,但他也從來沒有想到過自稱「皇帝」,因為法國王位與羅馬帝國並沒有什麼聯系,而且西歐當時還存在唯一合法的皇帝——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但是到了19世紀初拿破崙掌權時,形勢就大不一樣了。拿破崙將教皇召到巴黎,要求其為自己加冕,稱自己為「法蘭西人的皇帝」——這也是近2000年來,皇帝的稱號第一次脫離「羅馬」二字。但是,拿破崙此後又迅速解散了神聖羅馬帝國,取消了哈布斯堡家的「皇帝」稱號,事實上也是想造成一種「法蘭西皇帝是歐洲正統」的印象,而這個「正統」與羅馬也是分不開的,否則拿破崙又何苦一定要羅馬教皇為自己加冕,且封自己的兒子為「羅馬王」呢?
拿破崙帝國只存在了短暫的十多年,但拿破崙卻開辟了一個稱帝的先例,那些和羅馬皇位沒有任何關系的君主也都蠢蠢欲動,准備稱帝。拿破崙覆滅後,哈布斯堡家族迫不及待地再次自稱「皇帝」,但這時神聖羅馬帝國已經滅亡,哈布斯堡家族只好改稱「奧地利皇帝」。英國本來與羅馬皇位沒有任何關系,而且英國的民主傳統也不允許其君主自稱「皇帝」,但既然印度已經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君主也就改稱「英國國王兼印度皇帝」,和哈布斯堡、羅曼諾夫家族平起平坐。1849年,拿破崙的侄子路易_波拿巴篡奪了法國政權,建立「法蘭西第二帝國」,自稱繼承拿破崙帝國的法統。這樣,在歐洲就同時存在三個半皇帝——奧地利皇帝,法蘭西皇帝,俄羅斯皇帝和英國國王兼印度皇帝(算半個),是有史以來最多的一次。
1871年建立的德意志帝國,是歐洲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帝國。普魯士王國連續戰勝了丹麥、奧地利和法國,成為歐洲大陸最強大的國家,威廉一世在巴黎的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雖然德意志帝國是在奧地利、法蘭西兩個帝國的廢墟之上建立起來的,但普魯士人並不認為自己的皇位是從奧地利或法蘭西「奪取」的,而是高傲地宣稱自己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因此這個帝國也被稱為「第二帝國」,與後來希特勒的「第三帝國」遙相呼應。雖然德意志帝國認為自己才是正宗的羅馬帝國繼承人,但他們也並沒有取消奧地利人的皇位,只是法蘭西帝國被革命推翻而已,歐洲仍然維持「三個半皇帝」的狀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三個帝國紛紛被推翻。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威廉一世於1871年1月18日,即普魯士王國成立170周年紀念日,在法國凡爾賽宮鏡廊登基,鐵血宰相俾斯麥親自為他加冕,成為德意志帝國的皇帝,宣布建立以普魯士王國為首的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Reich),即所謂的德意志第二帝國 (Das Zweite Reich) 。但是當時不遠處德軍與法軍正在激戰,有沒有住過(睡覺過夜)凡爾賽宮就不知道了,就算德皇和俾斯麥有諸葛亮空城計的「勇氣」我想他們也很難睡著,因為炮火能直接從窗外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