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外學生怎樣度過假期
美國:廣闊天地顯身手
美國的學生沒有暑假作業,但是他們都注重閱讀。每天保證一定時間讀書是他們的習慣。對於低年級的學生,學校還特別舉辦有獎讀書活動。暑期初始,孩子們領一張讀書計時表,要求每天讀書半個小時,或者聽大人讀書半個小時。到開學的時候,孩子們的計時表填滿了,這時就可以領到一份可愛的獎品。
由於暑假沒有課業任務,學生們可以有大量的時間參加文體活動,發展個人的興趣愛好。游泳幾乎是每個學生都會選擇的暑期項目,另外還有棋牌、音樂、表演、廚藝、雕塑等等應有盡有,五花八門。
夏令營也是學生們喜愛的活動。一般為期一周,每天從早上九點到下午三點。家長給孩子帶好午餐,將他送到營地,然後有專門的老師組織大家活動。夏令營內容豐富多彩,有體操營、科學營、野外營、植物營、昆蟲營、演奏營等等。通過夏令營,學生們能夠結識許多有共同愛好的新朋友。
記得我女兒上學後,第一個暑假快到的時候,我曾問她的老師暑假應該讓她學點什麼。老師的回答是「玩好!」這兩個字確實道出了美國學生暑假的「任務」。通常三、四個家庭,五、六個孩子組成play group.媽媽們約好,每周一、兩天在固定的時間帶著孩子們到公共場所或者輪流到各家,讓孩子們在一起玩耍,從而培養孩子們的社交能力。游樂場、水世界、博物館等設施也會在暑期提供廉價的季票,孩子們經常一群一夥地玩得不宜樂乎。另外,趁著孩子放假,父母會安排一次全家出遊,到外面看看,到世界轉轉。不僅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還增進了一家人的感情。
而美國的中學生們,特別是高中生,就比較獨立了。他們在暑假大都參加工作,有做義工的,有做小時工的,也有做實習生的。除了自己賺到一些零花錢外,更重要的是他們通過參與社會實踐得到了鍛煉,豐富了自己的閱歷,增長了才幹,為將來步入社會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法國:在旅遊中增長見識
在法國,寒假是指聖誕節和新年的假期。此外,在2月底到3月初,中小學生都有2周的假期,以等待下個學期的開始。在法國留學三年多的徐佳玫發現,法國中小學生的假期生活非常輕松隨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和興趣愛好等自行安排。
「法國學生和家長都傾向於在假期中盡情生活和玩耍,所以旅遊是學生假期生活的一個重要項目。」徐佳玫告訴記者,法國學生旅遊度假的方式非常多,他們並不注重到哪個國家旅遊,反而注重旅遊的教育目的。
近年來,「工業旅遊」在法國形成熱潮,許多工廠企業都會在假期時接待來自各地的參觀者,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學生。尤其是酒工業游戲吸引了很多學生。因為法國以盛產葡萄酒而聞名於世,因此不少中小學利用假期,組織學生到法國西部或者南部的葡萄酒產地進行工業旅遊。
徐佳玫也曾與同學一起到酒廠去參觀,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比起國內學生參加各種補習班,法國人更注重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東西。學生在各色旅遊中增長了見識,受到了啟發,這些是更重要的。」
英國:差生才上補習班
在英國,寒假一般包括聖誕節的1周和2月份的1周假期。這兩段時間都是英國的傳統節日,學生的主要活動就是參加家庭聚會和外出遊玩,例如2月份時很多英國家庭都出去滑雪。
英語、數學等課程類假期補習班在英國不是特別普遍,家長一般不會強迫學生去上補習班。並且,因為請家教價格昂貴,一般的家庭也不會給孩子請家教。而富有的家庭給孩子請的家教,多是音樂、美術等藝術類課程。只有一些課業特別困難、趕不上學校進度的學生,才會在寒假上補習班。
在英國,假期里還流行讓孩子們歐洲其他國家的城市家庭互換居住,孩子們到對方的家裡去住,去當地旅遊,在生活中學習當地的語言習俗。
日本:陶冶情操 鍛煉意志
在升學競爭激烈的日本,學生會利用難得的假期親近自然。例如東京附近的森林公園,每年暑假都有許多中小學生來這里遊玩,用望遠鏡觀察小鳥的活動等。教育主管部門也會在學生放假時組織各類競賽。
日本中小學有各種由學生自發組織的俱樂部,包括網球、足球、羽毛球等體育類俱樂部,以及舞蹈、音樂等文藝類俱樂部,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參加俱樂部。還有一些學生到海邊和山間「合宿」,在一周的時間里,他們將吃住在一起,共同參加一系列的活動。通過參加俱樂部活動和「合宿」,學生們的組織協調能力和集體合作精神得到鍛煉。
日本一所高中的校長曾把人的素質分為三個層次,最上面的層次是知識,中間的是情操,最下面的是意志。他認為沒有好的情操和意志,僅有知識,學生很可能走上邪路,成為社會的廢物;有了好的情操和意識,學生才能不斷掌握知識,最終成為有用之才。所以,日本中小學生假期活動的目標偏重於陶冶和鍛煉學生的情操和意志。
韓國:磨練是假期主題
19名韓國學生利用假期期間,自己勤工儉學籌集路費到中國廣東麻風病村做義工,這件事情雖然已經過去近兩年,但仍讓人印象深刻。在韓國,吃苦和修學是學生在假期活動的主要內容。
曾經到復旦大學留學的韓國女生李庚姬說,在韓國,中小學常常會在假期組織一些活動,讓學生離開家去野外爬山和游泳等,通過吃苦鍛煉堅韌的民族氣質,同時培養團隊精神。至於活動的經費,通常由學校和個人各出一部分。
韓國的大學生會在假期里結伴旅遊,濟州島、江源道等國內的旅遊勝地都是學生的熱門選擇。大學生出遊的費用基本上靠大學生自己打工賺取,到餐館刷碗、給中小學生補習,在商場做臨時營銷員,以及分送報紙等,都是韓國大學生經常選擇的打工方式。
❷ 各國學生如何過暑假
暑假來了,每個人的暑假各有不同,暑假的打開方式,沒有絕對正確的方式,只有適不適合自己的方式。但不管怎麼過,我們只有一個原則——不要讓上課、考級、考證等成為孩子們的第三學期!因為在孩子們的成長中,也許還有更重要的短板要補,這對課業學習、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來發展,都更有助益。
讓我們看看各國小孩是怎樣過暑假的?
巴西:一般採取「放養」的態度
暑假裡巴西的學校和家長對孩子一般採取「放養」的態度。學校很少安排暑假作業,也幾乎不組織夏令營。老師會布置給學生一個暑期任務,比如製作一張自己假期的旅遊路線地圖;或者製作一本自己的書,內容包括自己寫的文章、作的畫、旅遊拍回的照片,還要找一位朋友為書寫序言。
暑假期間,家裡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家長們不妨帶小孩出去旅遊、參觀一些博物館之類,開拓小孩的眼界,增長課外知識。
❸ 國外小學生如何過暑假
出國度假這個概念在法國並不突出,法國人往往是選擇哪個地方更適合自己度假的口味,而不是國別。當然,如果是去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旅遊,那就需要作長期計劃了。 學校和家長組織孩子們旅遊度假十分注重教育目的,而不是僅僅考慮消遣和玩耍。最近,法國各地興起了工業旅遊的熱潮,即各地方的工廠企業經過一些技術准備,每年假期時接待來自各地的參觀者,其目的是擴大企業自身影響。參觀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學生。比如,法國葡萄酒十分有名,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因此不少中小學校利用假期,組織學生到法國西部或南部的葡萄酒產地進行工業旅遊,對法蘭西民族的歷史和傳統進行具體和形象的了解。到社區做義務工美國中小學的假期時間不長,但是大多數學生還是選擇在假期來完成他們的義務服務工作。 據統計,美國12歲以上的青少年有60%以上的人參加過各種義務服務活動,如在當地的流浪者收留中心為無家可歸的人做飯,或者是油漆陳舊的建築物等。有的學生喜歡遠走中美洲國家做義工,但更多的青少年則願意選擇家鄉作為義務服務的場所。加州16歲的中學生湯姆就在當地一家醫院進行義務服務,他有時在問訊台接聽電話,有時幫助把手術後的病人推回病房,每星期工作16個小時。到牧場農庄去親近自然 在西方國家中, 德國可稱得上是休假的冠軍。據統計,德國人每三天中就有一天休息。學生的假期就更多,一般來說,德國學生每年享受的各類假日加起來約有一百五十天。 旅遊是德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百談不厭的話題,幾乎成了全社會的愛好。據統計, 1994年,年齡在14歲以上的德國人將近60%進行了至少5天的旅行。所以,德國大學生們假期的主要活動就是到國外去旅行。但德國大學生外出旅行很多是自己解決經費,靠平時打工攢錢,因此他們外出旅行大都十分節儉,對食宿要求不高,行李常常也只是一個背囊。 德國大學生中利用假期到英國、美國等國家做學習旅遊的也很多。這種旅遊主要以學習語言為目的。他們住在當地人家,為了少花錢,大都承擔起為主人家做家務的工作。德國各級政府的教育部門及很多大學,甚至一些旅行社也都提供有關的咨詢服務,協助學生與其他國家的有關機構聯系。 德國的中小學生就沒有大學生那麼幸運了,他們不能自由外出打工或進行學習旅遊,而是主要在家閑玩。這其中有經濟原因,但更主要的是管理與安全問題。根據德國的有關法律,組織未成年者活動,組織者必須承擔一切責任,包括相關保險,未成年者沒有監護就外出旅行是不允許的。即使家長同意,法律也通不過,會有人告你虐待未成年者。由於組織工作繁雜,很少有機構願意承擔組織這類活動的責任,一般學校也不願自找麻煩。因此,德國的孩子盡管旅行願望強烈,但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只是在跟隨父母度假時,才能使自己的這一願望得到滿足。小學生吃苦大學生假期豐富在韓國 ,小學生假期通常會由學校組織參加一些活動,離開家去一些旅遊地或野外爬山、游泳,以培養團隊精神,通過吃苦鍛煉韌的民族氣質。活動費用通常由學校和個人各出一部分。在宗教發達地區,有時教會會出錢資助。小學生們也會被安排去廟宇,接受一些儒家思想教育。 大學生的假期生活則要豐富得多。許多大學生在假期結伴去一些國內的旅遊地,如濟州島、江源道等,主要是去遊玩、爬山,冬季則選擇一些滑雪勝地。通常這些地方沒有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優惠,賓館也沒有為大學生旅遊提供的打折房間,學生們大多是幾個人合起來租一間當地的民居,既便宜又方便。 大學生出遊的費用基本靠自己打工賺得。他們可以去餐館刷碗,給中小學生補習英文、中文,或替一些公司贈送免費試用的商品,還有的學生靠送報紙賺錢出去玩。芬蘭孩子過暑假很幸福芬蘭的政府部門,暑假裡會安排各種主題的學生夏令營,以及一些其他形式的中小學生集體活動,讓孩子盡情玩耍。在我住所旁不遠,就有一個大型的青少年活動中心,免費為十八歲以下的孩子開放,並免費提供各類工具和器材。在這個中心裡,女孩子主要是玩手工,玩各種折紙、做玩偶、捏泥人等。而男孩子們可以學滑板、騎自行車和打球等。孩子們不小心損壞工具和器材時,不需要賠償,但必須在輔導員的指導下自己動手修理。 當地同事瓦伊里寧九歲的兒子科爾卡假期里幾乎每天都到這家青少年活動中心玩耍。那天上午,我和瓦伊里寧公休,他邀請我去中心看看。雖然科爾卡才九歲,但已經練習滑板三年了,從嫻熟的動作來看,儼然就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小運動員。瓦伊里寧告訴我說,假期里主要是由著孩子的興趣,讓他無憂無慮地玩耍。在玩耍中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磨煉孩子吃苦耐勞的意志。 快要結束研修時,瓦伊里寧帶著科爾卡駕車接我到郊區的小木屋消夏。和國內城裡的孩子到了鄉下一樣,科爾卡見到別墅旁邊的菜地和果園,變得異常興奮。太陽快要落山時,我陪著瓦伊里寧給菜地鬆土、鋤草,而科爾卡則拿著一個小籃子,在菜地、果園里穿來穿去,採摘新鮮的瓜果。這些,也是讓孩子親近大自然的最好機會。
❹ 孩子應該如何有效度過暑假生活
孩子們已經迎來一年一度的暑假。對於孩子們來說,經過一學期的緊張學習後,他們渴望有個輕松、快樂、有意義的暑假,渴望能在暑期做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對於家長們來說,他們往往希望孩子利用假期多學些知識,培養些「特長」。
假期,不是學期,是一個讓孩子調節、鞏固和整裝再發的過程。
提示家長:暑假裡除了安排好孩子的學習、鍛煉計劃外,還要注意各種安全隱患,例如在家時,家長一定要告知孩子不能玩火、不能亂動電線和插座等;外出時,一定要讓孩子遠離河溝、水庫等地方,如果孩子想游泳,建議家長帶孩子到一些安全衛生的游泳館,以保證安全。
❺ 法國學生的假期
基本上每過6周就有1周假
10月底的萬聖節有1周,12月底聖誕和元旦期間一共兩周,2月有一周,4月復活節有兩周,暑假是7、8月。零星還會有一些1天的短假。
具體每年的假期從哪天到哪天,要看當年節日是哪天(比如復活節就總變),還有每個區域的假期也不一樣,法國按地理位置被分為三個區域,不同區域的假期會相差一周(為了疏散人群)
❻ 你是如何帶孩子過暑假的
暑假未到,我就做好了今年的「廣州人游廣州」的計劃。從2016年暑假開始,我都會帶著女兒「走讀廣州」,如今已經是第三年。現在很多小朋友去過國內外好多地方,很有見識,視野開闊,但遺憾的是,他們中的很多人不一定知道『光孝菩提』『浮丘丹石』是什麼,也許還不曾聽過『白雲越秀翠城邑,三塔三關鎖住江』生在廣州長在廣州,我希望孩子對這座生養自己的城市有更深入的了解。
❼ 各國小朋友是如何度過假期的
想要讓孩子度過一個豐富多彩、充滿意義的暑假生活,如何安排好孩子的暑假就是一件對父母來說充滿挑戰的事情。
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各國的小朋友們是如何度過他們的假期吧~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雖然在南半球,與國內季節相反,但是該放的假期一點也不縮水。
因為幾乎沒有假期要做的作業,所以大多數時間是在家裡跟兄弟姐妹或同學一起玩耍,要麼走親戚,要麼跟著父母出遊,以及參加一些個人愛好的戶外體育活動。即使要看些書,也多由自己按興趣而定。
暑假期間,各社會團體,公共設施陸續為學生們提供了自由研究的素材、契機。企業的技術館、可自由參觀的工廠、市政上的科學館、動植物園、水族館等,競相舉辦豐富活動,涉及點面讓人難以預料,不僅小孩可以感受氛圍,大人也可以了解學習。
看過這么多外國小朋友是如何進行暑假生活的,中國的媽媽們有什麼打算呢?
媽媽們都曬出自己的暑假計劃吧~!
❽ 法國學生假期
基本上每過6周就有1周假
10月底的萬聖節有1周,12月底聖誕和元旦期間一共兩周,2月有一周,4月復活節有兩周,暑假是7、8月。零星還會有一些1天的短假。
具體每年的假期從哪天到哪天,要看當年節日是哪天(比如復活節就總變),還有每個區域的假期也不一樣,法國按地理位置被分為三個區域,不同區域的假期會相差一周(為了疏散人群)別說法國大學的假期,整個法國,一年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時間休假,大的節假日寒暑假,復活節等 每個城鎮都會有自己的節日,如音樂節之類的。
❾ 如何讓孩子度過這個暑假
暑假,為了安排孩子們的假期生活,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報一些興趣或者輔導班,培養孩子的一技之長。有時間的時候家長也要帶領孩子每天花一些時間培養閱讀習慣。家長要以身作則,不能在孩子閱讀的時候看電視玩手機。除了學習之外,也要讓孩子分擔一定的家務勞動。
暑假如何安排孩子們的假期生活
@視覺中國
可以讓孩子在紙上列出5-10個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寫得稍微詳細一點比較好,這能讓他更好地了解自己。然後從列表中找到1-3個孩子相對比較喜歡的事情,鼓勵他長期堅持去做。告訴孩子要有積極的生活態度和願意嘗試的勇氣,教孩子抱有好奇和持續學習的心態。就算堅持下來沒有找到自己的愛好,也能讓自己目標更加明確,更加了解自己。
建議家長在假期開始,就和孩子安排好暑假時間規劃,充分利用假期,培養受益終身的好習慣。規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把學習和放鬆區分開,按照優先順序排列,把所有想做和要做的事都列出來,選擇其中3-4件最重要的事,作為假期的關鍵任務。保證把關鍵任務完成,在此基礎上鍛煉、玩耍兩不耽誤,注意一定要遵守時間規劃表。
孩子的精神成長離不開好書相伴,閱讀對於孩子來說,是一件必須要持續終身的事情。平時課業忙,沒有時間讀課外書,暑假正好是一個很好的時間段。親子閱讀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非常好的方式,不僅能讓孩子體會到書中的樂趣,還能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陪伴和愛。時間和內容設置可以較上學時寬鬆些,但生活的習慣和統一的標准要堅持。
在暑假剛開始的前兩周,主要還是讓孩子以放鬆為主。孩子已經辛苦一個學期了,先讓心中綳著的弦鬆弛下來。這個時候,可以帶孩子回去看看長輩,感受一下溫暖的家庭氛圍,多親近親近自然。有時間的家長也可以帶孩子出去旅遊增長見識,加深親子關系。
孩子放鬆之後,就該慢慢讓孩子以學習為主。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報一些興趣或者輔導班,培養孩子的一技之長。有時間的時候家長也要帶領孩子每天花一些時間培養閱讀習慣。家長要以身作則,不能在孩子閱讀的時候看電視玩手機。除了學習之外,也要讓孩子分擔一定的家務勞動。自己的房間自己收拾,
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簡單勞動也是很有必要的。這樣能夠鍛煉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也能增強孩子的責任心。每天帶孩子做一些戶外運動,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
❿ 法國小學生課餘生活是怎樣度過的
關於小學生的課業負擔,在國內也一直是爭議頗多。而在法國,小學教育格外開通,小學生幾乎沒有家庭作業,法國政府還曾立法禁止給小學生布置作業。4月8日,記者聯系了幾位在法國生活多年的青島人,聽他們講講他們眼中的法國小學教育究竟是什麼樣的。
1法國小學生一年休近200天
「在法國,幾乎很少能看到放學的小孩背書包,根本不像國內的小孩那樣,有時候都要用上行李箱。」在法國克魯茲留學的李星告訴記者。「在法國留學的幾年中,關於法國小孩跟中國小孩的區別,給我留下最深印象就是,他們是真的很快樂,課外活動很多,很少見他們愁作業,而且法國小學生休息日也很多,除了每周必要的周末休息之外,像其他的一些耶穌日之類的節假日也要休息,一年要休將近兩百天呢。」
在法國巴黎留學的劉棟則有機會在當地社區當了一次家教,可是僅僅一個星期之後他就放棄了。「我當時跟著幾個法國朋友在當地的社區做義工,正好有當地的小孩很喜歡數學,就希望學些數學方面的知識。而他們都覺得中國學生的數學都很好,就讓我給他們講課。」劉棟告訴記者,但是那次的講課卻讓他印象深刻,不是題目太難,而是內容太簡單。「他們很多都是四五年級的小孩,但是一看他們的課本,還是在學乘法,而且我都不知道有什麼好教的,3乘以8是24,他們還要問為什麼?這個怎麼講,我們乘法表都是這么背的啊。」
2 不少家長為作業掐架
雖然作業少,但一點作業也不做似乎也是不現實的。可近日,法國一家在國內有很大影響力的家長聯合會「學生家長理事會聯盟」就提出了一個「15天無作業」的倡議,呼籲各小學從3月26日開始,在15天之內不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可謂將孩子的課業負擔降低至零。
他們在網上建立了一個名為「今晚無作業」的博客,兩周以來,網站瀏覽次數已達到兩萬人次。他們的觀點就是:讓孩子在家裡做作業是「無用」的,因為「如果孩子沒有能力在學校完成作業,那麼他在家裡也不可能完成。」而取消家庭作業則可以「使家長不必去做本應屬於學校的工作」。這一倡議在受到支持的同時,也受到了一些保守家長的強烈反對,認為這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早期教育。
在法國留學的戴選婕告訴記者,她在法國已經待了三年,因為房東的小孫子就在讀小學,也讓她對法國小學生的教育有了些許了解。「這種有影響力的家長協會也不少,每派的觀點也不太一樣,如果雙方有分歧的話,相互辯論起來也是正常的。」
3 政府曾立法禁止布置作業
因為在國外選修過教育學,對於法國的小學生教育,劉棟了解很多。他告訴記者,法國還曾經出過一項法令,禁止給小學生留家庭作業。「1956年的時候,法國政府頒布了這項法令,禁止學校給小學生布置家庭作業。」但是為什麼現在法國小學生還是有作業呢?劉棟解釋說,當時這項法令要求「任何筆頭作業都不得要求學生在課外時間完成」,也有不少老師堅持覺得應該保留家庭作業,所以會布置閱讀作業給學生。「但是有些家長就是覺得不應該給孩子布置作業,一方面他們覺得監督孩子作業應該是老師的責任,不應該推給家長,另一方面,他們覺得因為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有時間給孩子輔導功課,留作業會給孩子帶來教育上的不平等。」
「其實法國家長對孩子的學業干預很少,即便是十多歲的小學生 ,家長也習慣將他們看成大人,相信他們自己能處理好自己的事情。」戴選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