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獨自一個人出國旅行是什麼體驗
其實人的一生很短很短,下一秒鍾沒有人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18歲毅然一個人用自己從暑假工寒假工中打兼職攢來的錢出行,一個人上十六番找攻略,一個人訂機票上booking訂酒店,給自己一份最贊的成人禮。得幸於生在一個開明的家庭,父母也很放心我一個女生出遠門,只是要求每日一電話報平安,輾轉了泰國五個城市,流浪了半個月,在路上會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會看到在固定的圈子裡看不到的風景。行走為的只是不讓諸多借口成為阻礙自己看世界的機會。想走就走,不要讓借口成為遺憾。
② 法國巴黎有哪些必體驗的介紹
由一:巴黎——法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與日本東京、美國紐約、英國倫敦並列世界四大國際級都市。作為法蘭西的心臟與靈魂,巴黎是一個夢幻的地方,一座浪漫的城市。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在這里展現,時尚創新也在這里迸發。靈動的塞納河從城中流過,流過左岸的風韻和雅緻,也流過右岸的熙攘與繁華。巴黎是值得一生多來幾次的地方,請你試著放慢腳步,在街頭喝杯咖啡,慵懶地曬曬太陽,感受這里的藝術氛圍,大街有繁華,小巷留遺韻。大概去過巴黎的人,都會無條件愛上這座城市。
理由二:巴黎是文藝愛好者的天堂,眾多頂級博物館帶你領略歐洲藝術的燦爛榮光,名人故居讓你追尋大師成長的軌跡,你可以在這里遇見蒙娜麗莎、斷臂的維納斯、雨果、巴爾扎克等等。巴黎也是法蘭西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集中展現地,一座座美輪美奐的建築靜靜地看著這個城市的變化,也在訴說這個城市的故事。作為享譽世界的浪漫之都,巴黎也是蜜月聖地,你大可不必去熱門景點排長隊,牽著戀人的手在塞納河畔悠遊漫步,走過一座座橋,或者在法式花園的草坪上曬太陽都是體驗這里浪漫風情的絕佳方式。
理由三:浪漫的巴黎,自然有甜蜜美食的存在。甜點店在大街小巷林立,不論是百年老店還是創新店鋪,都挑逗著顧客的視覺和味蕾。入口即化的慕斯、蓬鬆的舒芙蕾、層層精緻的巧克力歐培拉、濃厚的布朗尼……無數極致的甜點,透著誘人的光彩,讓人心生嚮往。
③ 聊一聊去法國留學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在我人生中有這么一次法國的旅程,我非常的知足,留學的日子裡也有許多的困難,但是我都克服了,回想起來那段日子也是有許多的美好在裡面。
④ 自己一個人去旅遊是怎麼樣的
看自己的心態和經驗了
我就喜歡一個人旅行,沿途可以結識不同的人,更重要的是不用遷就別人的情況,自己喜歡留就留,走就走。
試過三次跟人一起外出,結果二次都不盡興,有個思家心切,又不是由他自己行動,只得半路折返,有個水土不服,又拉又吐,結果旅行變成了醫院之旅,想想那些路費和時間就心痛得半死。
我覺得單獨旅行最大的問題是很難找到人在食宿行方面分攤費用,負擔較重。至於安全問題,不要跟陌生人到偏僻地方和注意財不可外露就OK
到雲南如果不是到人跡罕至的獨龍江流域和南部邊境,一般都沒安全問題,另外到香格里拉盡量避免獨自逛夜街,那兒的治安確不怎麼樣。
至於大理,跟你想像中的世外桃源差別很遠,這是一個相當商業化的城市,你的記憶要更新了。
只有不是旅遊點的方才可以找到仿似的世外桃源,或者,它只存活在你的心中。
⑤ 獨自一人怎麼能去法國留學生活
只要有人的地方到處都有中國人,你有了這樣的決定,我相信應該不會難到你,沒有經歷的時候,總覺得有多難,多苦,克服以後就會覺得,好過不好過,也都過來了。生活就是生下來,活下去,別想太多,選擇了,就堅持走下去。沒有什麼事,是人不能克服的
⑥ 第一次獨自出國旅遊,最好是去哪個國家
首先,如果去歐美國家,一定一定要跟個好點的旅行團,不要圖省錢,真的,不然你會哭的,順便說英國真的連司機的開車時長都有限制,歐洲酒店也很少有免費網路。去英國記得帶把小雨傘。
在跟團的情況下,美、英皆可,歐洲多國行其次,保管好錢包手機,小偷真多,特別瑞士賣表的那片。
我個人認為日本不適合初次旅行,約束太多你會忘記的,而且我覺得有些疲憊。
順便說日本物價也不低,特別新干線簡直貴的驚人,不適合自由行的時候換城市玩。而且交通公司分很多家……光是各種線路就覺得頭疼,不適合初次自由行,你報團OK的。
還有誰說日本中文多很方便,那隻限於買東西和景點介紹,中文多也依然有不便,買個公交卡可以便利店解決,充錢的機器全日文,還要上網查攻略。這里就要說,最大的優勢就是攻略一應俱全。
如果你選擇要去日本,就在一個城市玩,然後報團。我說實話他們的英文真的受不了,我寧可去歐洲國家,至少我英文比日文講的好吧。
韓國的開銷算下來,吃的比重更大,交通費的話我還坐了韓國境內的飛機和高鐵,感覺還好,主要是吃的稍貴。地鐵無限方便,釜山有種黃色的多日票,首爾我用地鐵卡,各方面跟中國差異不大,挺方便,地圖下載NAVER,精確到哭泣。
我住鍾閣,然後地鐵兩站到明洞,實際上我都是走過去,世宗大王廣場也走過去,然後海鮮市場簡直新鮮便宜到哭泣,只有濟州的牛島我感覺沒什麼好玩。
韓國年輕人的英文很好的,溝通方便,會中文的也不少。反正基本上就是暴走的韓國行,飲食也喜歡,毫無壓力。
⑦ 第一次獨自一人出去旅行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烏塔》讀後感 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後,我的感觸頗深。從烏塔身上,我收獲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識。 現在的中國孩子,在家裡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人百般呵護,什麼事都不讓做,而文中的烏塔卻大不一樣。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的是一個14歲的小女孩兒烏塔,自己一人游歷歐洲的事情。烏塔為計劃這次旅遊,整整花了3年的時間來准備,每到一地就要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還要給家裡寄張明信片或打個電話報平安。 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烏塔自立、自強的精神。可我們呢?有的同學不僅自己不敢出遠門,甚至連上學、放學都不願自己走,更別說像烏塔那樣游歷歐洲了。烏塔之所以能自立、自強,是因為她之前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准備。這時,我們應該反省一下自己,比如:周末之前是否制定了作息時間表?周末時又是否遵守了呢?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才能逐漸養成自立、自強的精神。 課文中還提到烏塔的旅費全部都是自己在課余時間打工掙的,沒有拿家裡一分錢。可我們卻每天都向父母要零花錢,而且都是一天花光,也沒有攢錢,這實在是一種不好的行為。所以,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 烏塔曾經說過「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們寫完作業後,能看一會兒電視,讀一會兒課外書,就已經很不錯了,大多數同學都是把筆一揮,直接就出去玩了。而從來不會想到去親身體驗一番。光從一些課外讀物和電視節目中了解世界,是比不過親身體驗完美的,而且親身經歷總比聽說到的記憶要深刻,所以,只有親自體會才能有深刻的印象。 從《烏塔》這篇課文的學習,我了解一個和我年齡相仿,但行為卻大不一樣的小女孩兒烏塔。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自立、自強的好學生。 今天,我們學了《烏塔》這一課。 烏塔是一個14歲的德國的一個小女孩,但她卻和我們中國的孩此文來源於文秘寫作網不同,因為她一個人游闖了瑞士、米蘭、奧地利等等國家。 烏塔,她是那麼勇敢啊!一個人獨闖義大利。想想我們,也許我們裡面沒有一個人敢去。親人太嬌慣我們了,主要的是我們沒有常識,遇到困難也不知道求救。烏塔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查警察局的號碼,那裡想必遇到的困難很多,可烏塔卻平安無事。 我想烏塔這樣做是對的,因為這樣會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也可以了解一些國家的知識,並且可以鍛煉自己的膽量。她在准備去義大利的旅費時,從不向大人要,是她自己周末去分廣告單,暑假去幫人看小孩,這種做法也是對的。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烏塔就是這樣做的,因為她明確的對作者說:「從電視上看到義大利許多次,但到這里她的美麗才深深感動了我。」 我雖然不如我雖然現在還不如烏塔那麼勇敢,但是我會從小事做起!我和烏塔相比,如她,但是我比以前好了許多,如:我爸媽不在身邊,但我學會了自覺自理生活、我奶奶家裡有事,我鍛煉自己走路......但與烏塔相比,我還遠遠不夠,以後我要努力改變缺點,培養自己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多看一些書籍,增加知識,向烏塔學習,做個勇敢的人。 烏塔,這個名字深深感動了我。每個人要是都有這樣的膽量,他們一定會實現自己的夢想。 |1.課文講了一位14歲的小女孩獨自一人去歐洲旅行.在羅馬的一個青年旅館里認識了一位中國女孩汪曉潔.烏塔說:"她這次趁暑假游歷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義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後還要去希臘,她為了這次旅行准備了整整3年的時間,在家裡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而且還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 我從這裡面看出了烏塔是一個自理能力強,生存能力強的一個活潑孩子,因為她敢獨自一人游歷歐洲,歐洲上一一個多大的地方,如果她沒有自理能力,一直依賴著父母,她不可能獨自游歷歐洲,如果她不勇敢,她也不會獨自游歷歐洲,因為在歐洲有幾十個國家,幾十個地區,如果她先我們中國的孩子一樣,連見了一隻老鼠或一個顛子都怕.那在歐洲要碰見多少事情,那她要如何解決? 汪曉潔一時語塞,對烏塔說:"在中國,像你這樣年紀小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很愛她們,不會讓她們一個人出遠門"而烏塔說:"我在家裡也是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他們都很愛我,可我們興趣不同,有時候一起出去玩,有是後單獨出去玩." 從烏塔說的話中,可以看出中過的孩子卻少鍛煉,中,德兩過的孩子在家同是寶貝,確為什麼在中國的家庭里孩子不能一個人出遠門,在外國孩子的家庭里,父母就允許孩子們這樣嗎?不是的.在中過家庭的孩子不要說是去外國旅遊,叫他們在國內旅遊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中國的孩子缺少鍛煉;缺少勇敢;缺少自信,有的人有依賴心,根本舊年沒法離開父母.而外國的孩子不是這樣的,他門勇敢,堅強,有鍛煉,所以他們敢一個人出門,而且父母不會很擔心. 讀了《烏塔》這一課,使我懂得了要學會自理,自己生活,不能什麼事都依賴父母,要勇敢,要堅強的道理. 2.《烏塔》讀後感 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後,我的感觸頗深。從烏塔身上,我收獲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識。 現在的中國孩子,在家裡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人百般呵護,什麼事都不讓做,而文中的烏塔卻大不一樣。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的是一個14歲的小女孩兒烏塔,自己一人游歷歐洲的事情。 課文中講到烏塔為計劃這次旅遊,整整花了3年的時間來准備,每到一地就要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還要給家裡寄張明信片或打個電話報平安。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烏塔自立、自強的精神。可我們呢?有的同學不僅自己不敢出遠門,甚至連上學、放學都不願自己走,更別說像烏塔那樣游歷歐洲了。烏塔之所以能自立、自強,是因為她之前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准備。這時,我們應該反省一下自己,比如:周末之前是否制定了作息時間表?周末時又是否遵守了呢?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才能逐漸養成自立、自強的精神。 課文中還提到烏塔的旅費全部都是自己在課余時間打工掙的,沒有拿家裡一分錢。可我們卻每天都向父母要零花錢,而且都是一天花光,也沒有攢錢,這實在是一種不好的行為。所以,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 烏塔曾經說過「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們寫完作業後,能看一會兒電視,讀一會兒課外書,就已經很不錯了,大多數同學都是把筆一揮,直接就出去玩了。而從來不會想到去親身體驗一番。光從一些課外讀物和電視節目中了解世界,是比不過親身體驗完美的,而且親身經歷總比聽說到的記憶要深刻,所以,只有親自體會才能有深刻的印象。 從《烏塔》這篇課文的學習,我了解一個和我年齡相仿,但行為卻大不一樣的小女孩兒烏塔。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自立、自強的好學生。 3.在中國幾乎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要是真有一個中國孩子要外出旅遊,即使自己願意,可是,他的父母一定是一千一萬個不同意。怕孩子遇到危險啦,又怕孩子餓肚子啦......總覺得孩子永遠長不大,把他們當成心肝寶貝兒來看待,含在嘴裡怕化,抱在手上怕掉。 可是烏塔,她難道就不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嗎?不是的。可是她的父母又為什麼同意讓自己的孩子一個人獨自游歐洲呢?這是因為西方的教育方法與中國的教育方法的截然不同。他們還是愛孩子,可是他們的愛是讓孩子從小養成獨立自主的的好習慣,是讓孩子到社會里磨練,是讓孩子成為大自然里生命力頑強的小草,是讓孩子成為暴風雨里的雄鷹!而中國的父母,他們愛孩子是溺愛,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小王子,小公主,使孩子養成依賴思想,讓孩子成為溫室里的花兒,成為籠中之鳥!同學們,你願意當溫室里的花兒還是大自然里的小草,願意當籠中之鳥還是願意當暴風雨里的雄鷹? 父母啊,請你們放開你們那溫暖的雙臂,讓我們在藍天中自由的飛翔!在此,我呼籲:希望中國的教育方式來一次大改革,學習西方國家,培養出更多的棟梁之才!!!! 4.讀《烏塔》有感 我學了《烏塔》一文以後,深有感觸,我首先來談一談這篇課文的內容。 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名叫烏塔的小女孩和一位青年敘述自己獨自游歷歐洲的事情。那麼,我們就要查找一下有關的段落。 課文在五、六段中敘述了烏塔在歐洲去了的國家以及作者聽完烏塔的講述後驚訝的話語。而第七段則敘述了烏塔在旅遊前做的周密的計劃和准備:她計劃好了旅遊路線,及時和家裡保持聯系,還了解當地情況。並且,旅費是她自己用了三年時間掙來的,她的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學習,它對我們來說意義非凡。 我很佩服烏塔這種膽量,和她周密的計劃和准備,但她未免有些冒失了,畢竟她才是個14歲的青年人。不過,我還是很嚮往獨自旅遊,這樣既輕鬆了,也鍛煉了自理能力。不過,中國的家長還是不會放手孩子的。第一:中國不是一個開化的國家,人不是很開放。第二:中國的孩子遇到突發事件處理能力不是很強,務必需要家長陪同。第三:中國的孩子總是亂打亂鬧,容易出危險,家長不放心。第四:家長越慣著孩子,孩子的自理能力就越差。就因為這幾點,家長才不讓我們獨自出遠門。 作為小學生,我們要讓父母放心,讓老師放心,做一個聽話的好孩子。 5.烏塔,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如果不是你親眼所見,你相信她一個人獨自遊了很多國家嗎?這對沒有出過遠門的孩子是絕對不敢想像的事。 為什麼我們中國沒有這樣的例子呢?因為父母「愛」孩子。為什麼愛要加雙引號呢?因為在中國,父母的這種愛不叫真正的愛,叫錯誤的愛。在中國,這種愛叫做「溺愛」。過分的溺愛,只會讓孩子養成依賴性的思想,讓孩子成為溫室中的花朵,籠中的小鳥,什麼事都要父母安排好。 為什麼中國父母會這樣愛孩子呢?那是來源於中國父母的擔心。在他們眼裡,孩子永遠長不大,永遠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永遠都是一個懵懂的孩子,怕孩子餓肚子,怕孩子受傷。什麼事都安排得妥妥當當,使孩子的人生道路平平坦坦。其實父母不知道,孩子只有經歷挫折才能成長。 烏塔也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啊,為什麼她的父母就這么放心地讓烏塔自己一個人去游世界各地呢?這就是西方的教育與中國的教育方法的不同。烏塔的父母也愛孩子,但他們愛得正確。愛孩子,就應該讓孩子從小養成獨立自主的能力,讓孩子在社會上走走,讓孩子熟悉將來發展的地方,讓孩子成為戈壁灘上的白楊,成為風雨中的胸鷹!而在中國,你看到的卻相反,父母卻說:「孩子還太小啊。」是啊,孩子就是小才能鍛煉出獨立自主的能力啊,等到長大了就已經太晚了。 想真正愛孩子,就讓孩子自己去獨立吧。父母們,張開你們那雙手,讓孩子們去自由自在地飛翔,讓他們自己去選擇人生的道路吧! 6.烏塔,僅僅是一個14歲的小姑娘,卻自己一個人游歷歐洲!這對於沒有出過遠門的孩子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 在中國幾乎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要是真有一個中國孩子要外出旅遊,即使自己願意,可是,他的父母一定是一千一萬個不同意。怕孩子遇到危險啦,又怕孩子餓肚子啦......總覺得孩子永遠長不大,把他們當成心肝寶貝兒來看待,含在嘴裡怕化,抱在手上怕掉。 可是烏塔,她難道就不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嗎?不是的。可是她的父母又為什麼同意讓自己的孩子一個人獨自游歐洲呢?這是因為西方的教育方法與中國的教育方法的截然不同。他們還是愛孩子,可是他們的愛是讓孩子從小養成獨立自主的的好習慣,是讓孩子到社會里磨練,是讓孩子成為大自然里生命力頑強的小草,是讓孩子成為暴風雨里的雄鷹!而中國的父母,他們愛孩子是溺愛,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小王子,小公主,使孩子養成依賴思想,讓孩子成為溫室里的花兒,成為籠中之鳥!同學們,你願意當溫室里的花兒還是大自然里的小草,願意當籠中之鳥還是願意當暴風雨里的雄鷹? 父母啊,請你們放開你們那溫暖的雙臂,讓我們在藍天中自由的飛翔 在此,我呼籲:希望中國的教育方式來一次大改革,學習西方國家,培養出更多的棟梁之才!!!! 7.《烏塔》讀後感 今天,我們學習了《烏塔》一文,它向我們講述了一個13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等地的故事。 讀完《烏塔》以後,我心裡想到:烏塔的父母是很開放的,他們允許自己的孩子單獨出來與世界交流、感受世界、見識世面,而不怕她吃苦。我覺得大多外國的家長不會把自己的孩子關在屋裡,反而會讓自己的孩子們出來玩玩,可是我們中國的父母卻除了上學就整天把自己的孩子關在屋裡,孩子們就像被關在籠子里的小鳥,根本就不能張開翅膀,展翅飛翔。中國的孩子們就像鳥兒渴望主人放它們出去,飛向森林,飛向藍天。中國的父母剝奪了我們中國孩子的自由。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我們是多麼希望能到外面呼吸呼吸新鮮的空氣呀! 烏塔是一個非常堅強、非常具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小姑娘。中國的父母把自己的孩子捧在手裡怕碎了,放在嘴裡怕化了,沒有給自己的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這就是中國父母和外國父母的不同之處。 烏塔是我們中國孩子學習的榜樣,我多麼希望有一天能在我們身邊看到她的身影。 組合組合哈
⑧ 在法國生活是一種什麼體驗
在法國待了快四年,我想說說我的體驗。
第一年剛去的時候,以為法國人很好,後來發現大多數人其實挺冷漠,北方人比南方人冷漠許多,年輕人大多比老年人冷漠(這事在後來我去西班牙實習的那半年裡得到了更有力的論證,西班牙人比法國人熱情數倍)。在到達法國之前,我是不怎麼喝冷水和吃生菜的,來法國後逐漸習慣喝冷水,出門有時候會帶個空水瓶方便接水。一開始去很喜歡吃kebab,後來發現太催肥了,還是吃生菜好。
剛去法國的時候,對巴黎特別失望,覺得特別臟亂,滿街尤其是地鐵,全是一股狗尿味,但後來卻覺得巴黎好像有一股說不出的味道,讓你逐漸沉迷,去了歐洲的其它著名城市,卻總覺得只是小巴黎。
在法國生活久了,你的做事效率會越來越慢,心態越來越養老。法國這邊的辦事效率特別慢,比方說9月份申請CAF,可能到第二年2月你才會完全辦下來收到房補,而這個時候很有可能你已經搬家了23333曾經因為食物過敏去預約醫生,結果只能約到三月以後的,申請了加急,還是到一周以後了,結果我的紅腫已經自己消退了。同期得了另外一場大病,在法國約了好幾位出名的專科醫生,每次看病拿葯除去保險補助還要花費300歐以上,卻沒有看好,後來回國看了醫生好了。我老闆急性腸胃炎已經出血,法國醫生給他約兩月以後,他直接打飛的回國開刀一周後完事出院了。
在法國生活久了,你會發現生活特別安靜,尤其是星期天,很多小城市就像空城一樣,走在街上,只有安靜干凈的馬路,和湛藍的天空。家家戶戶的院子里都有美麗的花,法國人很喜歡自己動手裝飾自己的房子和花園。周一到周六的超市也關門很早,往往我放學回家,家樂福已經關門了。
法國除了巴黎,買不到很多中國食補的材料,比方我喜歡泡三花暖宮茶喝,就買不到。
我是一個特別怕狗的人,在國內常常被大狗追,在法國就不擔心,因為不管大狗小狗,都是有牽狗鏈的。
法國的警察很廢,第四年的時候,我家住在警察局附近,某天晚上六點鍾的時候,我回家走在路上,遭遇了數名小黑搶劫,我怕極了(因為有同事之前遇到搶劫,奮力反抗,被打碎腰椎的事),待小黑將東西搶走後才敢吶喊,有一位法國大叔開著車幫我追小黑,但沒有找到,於是陪我去報警。結果警察局說,還有5分鍾他們就要下班了,處理不完這件事,讓我回家明天再去報警。
法國學生都是簡單的快樂,晚上的soiree就是喝酒聊天,感覺相比國內,他們少了許多樂趣。所謂嘉年華,其實也不過是擺幾個國內公園非常非常非常常見的瘋狂老鼠之類的。
我就讀的是一所工程師院校,感覺相比國內的大學,更注重動手操作和試驗,理論知識比國內教的淺,尤其是工程師第二年和第三年,遠沒有國內研究生學得深。
……
說說第四年我要回來時的變化吧:
①見到我的朋友都說我的長相變了,在法國生活時入鄉隨俗,並沒有刻意做中式菜餚,大多吃牛肉和生菜,是會影響相貌的。當時ex也發生了相貌變化,長出了很多胸毛= =
②穿衣服開始習慣性的選擇黑、藍、灰、白,如果看到色彩艷麗的衣服,會覺得渾身不自在。
③一開始回國非常不習慣在國內過馬路,因為已經習慣了法國的車等人。如果走在路上,後面有陌生人,會習慣性給他開門。無論是服務生還是路人,總習慣性說謝謝,因為被很多人說「你也太客氣了」。
④有時候說英語會有股法語味,記得回國第一天和朋友們去看電影,情不自禁將imax說成emax,結果電影售票員像看怪物一樣看我
⑤覺得國內真是好臟好亂好快活
⑥打慣了法式鍵盤azert,不習慣QWERTY了。
⑨ 一些去過法國或者了解法國文化的你們,認為法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或者有什麼特點不要太過表面,要更
如果讓人們用一個形容詞來形容法國,最常見的就是「浪漫」了。事實確實如此。法國位於歐洲大陸西部,三面臨海,呈六邊形。首都巴黎號稱「浪漫之都」,是法國重要的交通樞紐,每天有1300萬的客流,在這里來來往往。巴黎的標志建築——埃菲爾鐵塔像一個鋼鐵巨人高高地聳立在恬靜的塞納河畔。在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馬賽,你可以造訪大仲馬在小說《基督山伯爵》里描寫過的度假居所。
奇伊夫堡,西南部城市波爾多釀酒歷史悠久,其葡萄酒馳名於世。特等「波爾多紅葡萄酒」列為世界葡萄酒「皇後」,一瓶百年陳酒在國際市場上可售3萬多美元。位於地中海岸邊的戛納,是一座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小城,每年在此舉辦的戛納電影節熱鬧非凡,其頒發的金棕櫚大獎被公認為電影界最高榮譽之一。法國的時裝在世界上享有盛譽,選料豐富、優異,設計大膽,製作技術高超,使其一直引導世界時裝潮流。在巴黎有2000家時裝店,老闆們的口號是:「時裝不賣第二件」。而在大街上,幾乎看不到兩個婦女穿著一模一樣的服裝。法國人天性率真,喜歡大自然,有一半以上的法國家庭飼養各種小動物,總數量在3000萬只以上。
法國是一個講文明禮貌的國家,對女性的謙恭禮貌是法國人一直引以為豪的傳統。在法國生活了1年多,今天也有時間,來說一下我心中的法國吧。
1. 旅遊資源極其豐富。法國基本什麼旅遊資源都有。想玩海灘就去南法蔚藍海岸;想看海就去西部大西洋沿岸;想玩城堡就去盧瓦爾河沿岸;想領略超級大都會就去巴黎;想隱居鄉村田野就去普羅旺斯;想看歷史就去里昂附近。總之你想得到的基本都有。
2. 法國人熱情。至少在我看來,我所碰到過的法國人都極其的熱情。另外一個就是真的很少存在不講英語的情況。基本上會講英語的都會和你講英語,不會的都會很抱歉的和你說不會。一年中只碰到過兩次對方強烈要求講法語。。。
3. 法國生活節奏很悠閑。法國人一天的工作時間只有7個小時。一般下午5點都下班了。我所住的城市是馬賽,因為處在地中海沿岸和阿爾卑斯山脈尾端,所以有山有水。法國人下班後基本只干兩件事,不是爬山就是去沙灘曬太陽。
4. 法國女人都特漂亮,特別是南部的女人。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法國南部阿拉伯和非洲裔的人比較多,造成了當地混血比較多吧。記得當時有句很有名的話:基本每一個阿拉伯人都有一個親戚在馬賽。
5. 法國人都特別崇拜自己的歷史。在申請法國留學簽證前,必須要有一個測試語言能力什麼的面試,具體忘記了。記得那時和一個很NICE的女面試官聊到拿破崙的時候,她簡直兩眼發亮啊,別提那時有多開心呢,哈哈。
6. 法國好吃的特別多。似乎美食界說過:能和中國料理相媲美的只有法國料理了。好吧,我以自己的親身體驗來肯定這句話吧。法國好吃的還真的很多,具體不詳細說了,怕大家口水抑制不住,哈哈。
7. 據說婚外情很嚴重。聽朋友說,法國人過了40歲基本每個人都有婚外情,這個似乎已經是社會習俗了,另外就是未婚先孕的現象很嚴重啊。
8. 法國人似乎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一次去宜家買筷子,在結賬的時候竟然被營業員叫住教他怎麼用筷子。。。還有就是每年會在學校大禮堂辦春節晚會,老外的興趣都很高。
⑩ 法國生活的體驗怎麼樣
在法國待了一年多,浪漫不一定談得上 但是法國人不但『』浪『』而且『』慢『』,玩心很重,辦事效率極低。巴黎會比較亂,在那裡需要多加小心。南部的一些小城市會好一些,人也會很熱情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人,往往那些30-50歲之間的人是最沒有耐心的。法國人生活比較隨意,食堂往往就是薯條意麵漢堡之類,但是法國人家裡做的吃的還是挺講究的。愛喝酒,一有soiree就威士忌龍舌蘭的喝而且不兌東西。整體來說如果說巴黎排第一給100分,那麼第二的城市無論是馬賽里昂等等都也就60分最多,再往下一些小城市更不用說了,地方很小 人口少,但是很安靜,不會像中國那樣到處人山人海,有時候坐火車座位都坐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