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法國北部沿海有哪些大的海港
法國最主要的港口有兩個:勒阿弗爾(LE HAVRE )、福斯(FOS)
福斯是法國最大的港口,勒阿弗爾是歐洲基本港之一。
勒阿弗爾(LE HAVRE )是法國西北部諾曼底大區濱海塞納省著名的港口城市。
福斯(FOS)位於法國(全稱:法蘭西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FRANCE)東南沿海利翁(LION)灣東北岸,瀕臨地中海的西北側,包括福斯(FOS)及布克(BOUC)等港區,是法國最大的海港。
㈡ 法國有哪些港口
法國的港口有勒阿弗爾港,福斯港,馬賽港,敦刻爾克,波爾多港等,各個港口具體信息如下:
1.勒阿弗爾港(Le Havre)
位於法國西北沿海塞納河口北岸,瀕臨塞納灣的東側,是法國第二大港和最大的集裝箱港,也是塞納河中下游工業區的進出口門戶。
(2)法國福斯港屬於哪個市擴展閱讀:
馬賽港共有五個港區:
1.馬賽港區:以件雜貨和集裝箱的裝卸、修船和客運為主。為適應集裝箱船和滾裝船運輸的需要,近年進行了老港池和老船塢的改造和新碼頭的建設。有93個件雜貨泊位,29個滾裝船泊位,26個修船泊位,4個等候泊位和10個修船干船塢,其中十號塢可修理50萬噸級油船。
2.拉沃拉和貝爾港區:裝卸原油及成品油、液化天然氣和各種化學製品。有9個水深12.50米的遠洋船泊位,21個近海船泊位,能接納8萬噸級油船。
3.卡隆特港區:裝卸干散貨,碼頭岸線總長943米,有泊位6個,水深4~9米,堆場總面積3.7萬平方米。
4.聖路易港區:裝卸成品油、液化天然氣、散裝酒、汽車和重件貨物。碼頭岸線總長2.8公里,有泊位24個,水深4.5~7.92米。
5.福斯港區:裝卸干散貨(工業原料)、原油及件雜貨。有三大港池,碼頭岸線總長5.2公里,水深6~21.5米。福斯港區為歐洲第二大油港,擁有世界第一流的天然氣裝卸設施和地中海第一流的集裝箱碼頭。福斯港區還是法國海洋石油工業中心和最大的鋼鐵基地。
㈢ 法國和俄羅斯的基本港有哪些各處在什麼位置
法國的港口有勒阿弗爾港,福斯港,馬賽港,敦刻爾克,波爾多港等,各個港口具體信息如下:
1.勒阿弗爾港(Le Havre)
位於法國西北沿海塞納河口北岸,瀕臨塞納灣的東側,是法國第二大港和最大的集裝箱港,也是塞納河中下游工業區的進出口門戶。
(3)法國福斯港屬於哪個市擴展閱讀:
俄羅斯聯邦(俄: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Russian Federation)又稱俄羅斯(俄:Россия,英:Russia),簡稱俄聯邦、俄 。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國旗為白、藍、紅三色旗。
國徽主體為雙頭鷹圖案。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9.8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由194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俄羅斯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77.7%。
㈣ 法國八大城市都有...
里昂(LYON)
里昂市是法國東南部大城市,位於羅訥河和索恩河匯流處和從地中海通往歐洲北部的戰略走廊上。里昂市人口126萬,建於公元前43年,羅馬帝國之前已繁榮,長期為法國的政治中心。工業發展始於十九世紀,曾是西方絲織業中心,全國的絲織業幾乎全部集中於此。同時里昂也是化學纖維的主要產地,冶金、化工、汽車、機械、電子等工業均較發達。
作為水、陸、空交通樞紐,里昂是溝通北歐和南歐的交通要道。尤其是每日有45班高速火車通往法國各大城市及地中海諸大城市。
里昂的科研和教育事業也很發達,梅里爾生物製品研究所為世界最大的研究所之一,該市還有20所高等院校。
里昂作為歷史名城,有許多中世紀建築和博物館,每年在此舉辦國際博覽會。1996年的西方7國首腦會議便在里昂舉行。旅遊點有著名的里昂大教堂、古羅馬劇場遺址等。
馬賽(MARSEILLE)
馬賽市位於法國南部地中海利翁灣東岸,三面環山,面積240平方公里,人口123萬,是法國第三大城市,歐洲第二大港口。馬賽是普羅旺斯-藍色海岸大區首府和羅訥河省省府,是法國南部的行政、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馬賽是法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於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時代,已有2,600年的歷史。該市資源豐富、工商業發達,是全國煉油工業中心;還有制鹽、鋁礬土、煤炭、發電、冶金、造船、化工、直升飛機製造、紡織及食品加工等工業;它海產豐富,漁業發達,有現代化的罐頭加工聯合企業;它還是全國最大的船舶修理中心。
馬賽市的興衰與馬賽港的歷史息息相關,馬賽港自十二世紀就聞名世界。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馬賽港區進行了改造和擴建,新興的馬賽-福斯港是法國最大的現代化港口,港區長70公里,年吞吐量達1億噸,180條海運線通過13,000個中途站聯系著109個國家和地區。福斯港是油船、天然氣船、礦石船和集裝箱等大型海運業的現代化港口,有輸油管道通往阿爾薩斯、瑞士和德國的煉油廠。
馬賽-普羅旺斯機場是法國第二大機場,每周92個航班往返於馬賽-巴黎之間,並與33個國家的77個城市有定期航班。此外還有高速公路、鐵路、內河航運等極為便利的交通設施連接國內外。
目前以馬賽市為中心已形成一個輻射形的經濟網:西面的貝爾湖-福斯灣一帶是石油化工和冶金工業區;北面的馬里尼亞納機場和歐洲直升飛機公司所在地是航空工業中心;東部奧巴涅、熱莫諾斯、拉西約塔和東北的維特羅勒等市鎮組成了小型高科技區。
馬賽擁有眾多的文物古跡,近年來還發掘出公元前六世紀希臘時代的堡壘和古城垣遺址。距馬賽老港3公里處有一座孤島——伊夫島,傳說是大仲馬《基督山伯爵》一書中主人公被囚禁的地方,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旅遊者來此參觀。
馬賽市距巴黎770公里,距米蘭550公里,距巴塞羅那500公里,是法國聯系南歐、北非和西亞的交通樞紐.
里爾(LILLE)
里爾,是法國北方重要城市,是諾爾-加萊大區的首府。市中心有20萬人口,加上周圍衛星城市共約100萬人。諾爾-加萊大區有人口400萬,為全國人口的7%,人口密度居全國第二位。全區86%的人口為城市人口。
里爾市及其所在大區是法國重要的工業區之一,早先以冶金和紡織業為主,現已發展成綜合工業基地。其鐵路器材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50%,電力生產居全國第二位,印刷業居全國第二位,機械製造位居全國第三。歐洲最大的紡織企業——「霞日」(CHARGEUR)集團生產基地就在該地區。
諾爾-加萊大區商業發達。法國最大的商業財團之一的鷗尚(AUCHAN)大型超級市場就起源自里爾市;全國最大的郵購商場集團「三瑞士」(3 SUISSES)總部也設在該市。
諾爾-加萊大區交通發達。大區有港口3個,有高速公路464公里,可通往歐洲7個國家的首都。里爾機場為一重要的國際機場。
諾爾-加萊大區的對外貿易居法國第三位,次於巴黎大區和羅納-阿爾卑斯大區。
該大區教育發達。大區有綜合性大學7所、工科性大學15所、商學院6所、高等技術學校4所。大區科研能力雄厚,總計有4,000名科技人員。
圖盧茲(TOULOUSE)
圖盧茲市位於法國南部南比利牛斯大區的上加隆省(HAUTE-GARONNE),人口約60萬,市區人口40萬左右。圖盧茲市歷史悠久,建於2,000多年前。
上加隆省的工業、貿易和服務業,主要集中在圖盧茲市內及周圍地區。圖盧茲50公里外,大企業極少,農村地區尚無鄉鎮企業。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法國在圖盧茲組建了航空工業。法國的航空航天工業在歐洲排名第一,航空部門有20,000人,航天部門有6,000人,這兩個部門在經濟和工藝方面占優勢,其出口占營業額的40%。上加隆省四分之一的工業就業人口在宇航企業。與宇航有關的電力、電子、機械、金屬加工及第三產業分布在省內各地。電子行業有15,000名職工,產品不但用於宇航業,還用於通信和汽車工業,產品的60%出口到國外。該省的半導體產品在法國占第一位。
軟體業有700家企業,6,000名職工。據稱,法國電腦專家的25%集中在圖盧茲。
電力和電子工業是該省第二大就業部門,超過紡織和服裝業。圖盧茲的工業提供了該省17%的就業機會。
此外,該市在微生物、醫學、電子醫學、化學、生物醫學、生物工藝等領域在法國也處於領先地位。
國內外的大公司、大企業,如馬特拉、湯姆遜、西門子、摩托羅拉等均在圖盧茲設有生產企業。
上加隆省的貿易公司達13,600家,其中圖盧茲有9,000家。
圖盧茲每天有航班飛往法國和歐洲的主要城市,它有20條國內航線,17條國際航線。
圖盧茲高等教育發達,共有3所大學,14所高等學院,1所國立綜合工科大學。在校大學生約10萬人,其中10%是外國留學生。
尼斯(NICE)
尼斯市位於法國東南部,瀕臨地中海,距巴黎933公里;人口52萬,其中市區佔38萬。尼斯為阿爾卑斯濱海省首府,是法國南部地中海沿岸第二大城市。
尼斯市依山傍水,氣候宜人,是法國著名的旅遊、度假勝地。市內眾多的歷史古跡、博物館、美術館、游樂場所吸引著大量的遊客。尼斯的東部是舊城和港口,西部是新城。市內的主要名勝和游覽點有:馬塞納廣場、阿爾貝一世花園、英國人散步海濱大道(長7公里)、美國海濱大道、拉斯卡里宮、聖·雷帕拉特大教堂、古羅馬圓形大劇場遺址、馬克·夏加爾博物館、馬蒂斯博物館、朱爾·謝雷美術博物館、現代美術畫廊、考古博物館、展覽宮等。
尼斯的經濟主要是旅遊業及與旅遊相關的工、農業和交通運輸業。工業主要有電子、機械、建築、紡織、服裝、印刷、食品、酒類和香水生產。農業僅有園藝和花卉種植業,生產本市旅遊業需用的新鮮蔬菜和鮮花。為使經濟多樣化發展,尼斯市還計劃向瓦爾河方向開發大型工、商業區。此外,尼斯還具有歐洲最大的高新科技園區——索菲亞·安蒂波利斯(SOPHIA ANTIPOLIS)高新科技園區。
尼斯機場是僅次於巴黎和馬賽的法國第三大機場,每天都有80個航班與世界45個國家聯系,另有鐵路與歐洲各地相連,交通極為便利。尼斯港港面寬闊,主要為其進出口運輸服務。
尼斯狂歡節是法國最有名的節日之一,今天,眾多的旅遊服務設施已使尼斯成為法國「蘭色海岸」地區最享有盛名的旅遊城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游覽聖地。
南特(NANTES)
南特位於愛特河和盧瓦爾河的交匯處。公元前58年,南特開始形成為一個商業港口。南特市區人口24.5萬,加上郊區21個鎮,共有人口50萬。正在籌建合並的南特-大西洋市(包括南特市和聖-納扎爾市),共有80萬居民,就業人員27.2萬人(第三產業佔55%)。南特高等院校在校生45,500名,研究人員3,000人。全市有7個大博物館:美術博物館(僅次於盧浮宮的法國第二大繪畫博物館)、多勃雷(DOBRE)考古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民間藝術博物館、公爵古堡博物館(包括民間藝術、裝飾藝術、海洋博物館)以及儒勒·凡爾納博物館。
南特市是盧瓦爾河-大西洋省的省會。全省共有4,700家企業,涉及的行業有:航空、造船、武器、機械製造、電器和電子製造、鑄造、金屬加工、塑料加工、能源、化學、木材工業等。除這些工業企業之外,高科技的中小企業有100多家。全省有600多家出口企業,其中50多家企業在國外設有分支機構。農業方面,以經營蔬菜、園藝、葡萄種植為主。畜牧業方面,以生產牛肉、牛奶、豬肉和家禽為主。
南特-聖-納扎爾港是繼馬賽、勒·阿弗爾和敦刻爾克之後的第四大港,備有法國最大的木材和動物飼料裝卸碼頭,還有石油和天然氣專用碼頭。
南特是法國西部的重要金融場所,南特交易所是法國第三大交易所。
盧瓦爾河-大西洋省海岸長130公里,是歐洲最美麗的海灘之一。該省是法國10大旅遊省份之一,每年接待130萬遊客,其中30萬是外國遊客,年旅遊營業額達30億法郎。
南特-大西洋市的機場是法國最為繁忙的機場之一,1995年運輸旅客115萬人次。
波爾多(BORDEAUX)
波爾多是法國西南部阿基坦大區和紀龍德省(GIRONDE)首府所在地,是歐洲大西洋沿岸的戰略要地。波爾多港是法國連接西非和美洲大陸最近的港口,是西南歐的鐵路樞紐。阿基坦大區人口289萬,佔全國人口的5%。紀龍德省人口近127萬,波爾多市人口70萬。
阿基坦大區自然條件優越,有利於農作物生長,農業生產在全國排名第三,玉米生產居歐盟第一位,鵝肝生產和加工居世界第一。
波爾多的葡萄酒品種和產量在世界名列前茅,出口歷史有幾個世紀。當地有13,957家葡萄種植和葡萄酒生產企業,營業額135億法郎,其中出口額佔41億法郎。
阿基坦大區是歐洲主要的航空航天工業基地之一,2萬名職工直接從事航空航天工業生產,8,000名職工從事加工生產,有18家大型企業,30家生產和試驗工廠。該大區在法國航空產品出口中占第三位。
此外,阿基坦大區的電子、化學、紡織和服裝業也很發達;木材儲量豐富,技術加工能力強。
紀龍德省的出口企業有860家,年貿易順差127億法郎,出口在全國排名第七。
阿基坦大區海岸線長,陽光充足,綿延的比利牛斯山脈和歐洲最大的森林,吸引著各國的遊客。該大區的旅遊業在法國居第五位,年營業額為110億法郎。
㈤ FOS 和 FOS SUR MER 是一個港口嗎
FOS 和 FOS SUR MER 不是同一個港口,FOS SUR MER港共包括四個港區,馬賽(MARSEILLES)、福斯(FOS)、布克(BOUC)及聖路易羅拉(ST.LOUIS DE RHONE)港區,是法國最大的海港。因為開證行所在國家和受益人國家地域的不同,所以對港口的叫法也會存在不同。一般開證行上寫得港口是FOS or FOS SUR MER。
福斯是法國最大的港口,勒阿弗爾是歐洲基本港之一。勒阿弗爾(LE HAVRE )是法國西北部諾曼底大區濱海塞納省著名的港口城市。位於法國西北沿海塞納(SEINE)河口北岸,瀕臨塞納(SEINE)灣的東側,是法國第二大港和最大的集裝箱港。
福斯(FOS)位於法國(全稱:法蘭西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FRANCE)東南沿海利翁(LION)灣東北岸,瀕臨地中海的西北側,包括福斯(FOS)及布克(BOUC)等港區,是法國最大的海港。該港背山面海,沒有強勁的潮汐和海流,航道安全、晝夜通航,是一個天然良港。
㈥ 世界上有哪些深水港灣它們的水深是多少
高雄港(14米),大阪港(12米),奧克蘭港(12.2米),安特衛普港(12.75米),福斯港(24米)。
1、高雄港
高雄港(KAOHSIUNG),中國台灣省內最大的海港。位於台灣省高雄市。大型綜合性港口,有鐵路、高速公路作為貨物集運與疏運手段。
港口內有10萬噸級礦砂碼頭、煤碼頭、石油碼頭、天然氣碼頭和集裝箱碼頭,共有泊位80多個,岸線長18千米多,另有系船浮筒25組。港口年吞吐量約5000~6000萬噸。
港口設有百萬噸級大型干船塢和兩座25萬噸級單點系泊設施。高雄港是世界集裝箱運輸的大港之一。
1989年集裝箱吞吐量已達338.3萬標准箱,居世界第四位。高雄港共有集裝箱泊位6個 ,每泊位長 320米 ,水深均為14米 ,共配有18台集裝箱裝卸橋。
2、福斯港
福斯港位於法國(全稱:法蘭西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FRANCE)東南沿海利翁(LION)灣東北岸,瀕臨地中海的西北側,包括福斯(FOS)及布克(BOUC)等港區,是法國最大的海港,最大水深達24m。港口性質為海灣港、自由港、基本港(C、M)。
該港背山面海,沒有強勁的潮汐和海流,航道安全、晝夜通航,是一個天然良港。始建於公元前600年由西臘人開拓的一個古老城市,現以發展為地中海的最大商港,也是歐洲第三大港,又是世界大客運港之一。本港不僅是公路、鐵路和航空的樞紐,而且工商業發達。
3、大阪港
大阪港位於日本(全稱:日本國JAPAN)本州(HONSHU)西南沿海的中島川(NAKAZIMA KAWA)與大和川(YAMATO KAWA)河口之間,瀕臨大阪灣的東北側,是日本五大集裝箱港口之一。
港區主要碼頭泊位有39個, 岸線長10460m,最大水深12m,裝卸設備有各種岸吊、門吊、集裝箱吊、浮吊、拖船及滾裝設施等,其中浮吊最大起重能力達350噸。
該港自古以來就是京都的海上門戶,市內河道縱橫,有"水都"之稱。現為阪神工業區之核心,輕重工業綜合發展,其工業產值僅次於東京,居日本第二位。主要工業有石油化工、鋼鐵、金屬加工、運輸機械及電機等。
4、奧克蘭港
位於美國(全稱:美利堅合眾國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西部加利福尼亞(CALIFORNIA)州西海岸。
在金門(GOLDEN GATE)海峽的東南端,地處聖弗朗西斯科(SAN FRANCISCO)灣口的東岸,隔灣與舊金山相望,有13km長的海灣大橋(橋高65m)相連,是美國第四大集裝箱港。
主要碼頭泊位有29個,岸線長6332m,最大水深為12.2m。裝卸設備有各種岸吊、門吊、汽車吊、浮吊、拖船及滾裝設施等,其中門吊和集裝箱吊最大起重能力為50噸、浮吊達100噸,港區有倉庫及貨棚面積為27萬平方米。
5、安特衛普港
安特衛普港,是指比利時最大的海港。位於北緯51°14'、東經4°23'、安特衛普市的北側,在斯凱爾特河下游,距河口68〜89km。
安特衛普港腹地廣闊,港區擁有鐵路網長度960km,公路網長度276.5km,分別連接歐洲的鐵路網和高速公路網。
全港共有碼頭泊位約800個。最大水深16.75米 ,主要進口貨物為容物、磷灰石、礦砂、石油、木材、煤,主要出口貨物為鋼鐵、機械、鐵路設備、水泥、焦炭、化工製品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雄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阪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奧克蘭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安特衛普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福斯港
㈦ 法國主要城市的簡介
1、巴黎
巴黎(Paris),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世界五個國際大都市之一(其餘四個分別為紐約、倫敦、東京、香港),並被GaWC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
巴黎有70多所高等專科學院(佔全國一半以上),13所綜合性大學,許多學院和大學分布在拉丁區。
巴黎共有9所大學,分別是法蘭西學院、巴黎大學、巴黎綜合理工學院、高等師范學校、國立統計與經濟管理學校、法國國立高等工程技術學校、國立橋路學校、國立高等先進技術學校和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2、里昂
里昂(Lyon),是法國第二大城市,奧弗涅-羅訥-阿爾卑斯大區(Région Auvergne-Rhône-Alpes)首府和羅訥省(Rhône,69省)省會,於2015年1月建立了帶有部分省級管理權力的「里昂大都會」(Métropole de Lyon),也稱為「大里昂」(Grand Lyon)。
里昂教育事業發達,也是法國的幾大大學城之一,擁有眾多的大學和學院[51-52],數以十萬級的世界各地的學生,也為這座城市帶來勃勃的生機與活力。
3、格勒諾布爾
格勒諾布爾為法國著名的科學城,向有法國、乃至歐洲"矽谷"之稱。全市二萬多科技人員在各實驗室、研究所工作。最著名的科研單位有:核能研究中心、信息技術和電子研究所;
國際性高科技研究機構:法、德、英合作的中子反應堆(已有20年歷史),歐洲十國合作的同步加速器,德法合作的天文觀測研究中心,法德合作的強磁場研究所等。
4、斯特拉斯堡
斯特拉斯堡 (Strasbourg),法國東北部城市,大東部大區(Région Grand Est)首府和下萊茵省(Bas-Rhin,67省)省會,也是法國第七大城市和最大邊境城市。
斯特拉斯堡是一個人文主義的中心,擁有長期的高等教育的歷史,結合了法國和德國知識分子的傳統。盡管1683年斯特拉斯堡被並入法蘭西王國,在18世紀它仍與德語國家的知識界聯系密切,大學也吸引了許多來自神聖羅馬帝國的學生,歌德和梅特涅都在斯特拉斯堡接觸的法學院學習法律。
5、里爾
里爾是法國北部最大的城市,法國第五大城。若算上整個里爾都會區,其總人口排名將上升至法國第四,僅次於巴黎、里昂和馬賽。
包括北方高等商學院、商科聯盟國際商學院、IESEG管理學院、里爾第一大學、里爾第二大學、里爾第三大學等高校。
㈧ 法國的兩大港口是
第一大港口:馬賽
第二大港口:勒阿弗爾
勒阿弗爾港(法國)
馬賽港(法國)
馬賽位於法國南部,地中海北岸羅納河出口外。是法國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是僅次於鹿特丹的歐洲第二大港。馬賽港區分為老港區和新港區,各港區有一定分工。老港建於1839~1844年,港東西長800米,南北寬250米,呈長方形狀。航道水深8米,海流平靜,氣候溫和,航運條件好。老港區是以雜貨、修船、集裝箱的裝卸及客運為主,是歐洲最大的客運港,年客運100萬人次。新港在老港的西北方向,1845年建成第一個碼頭,以後又陸續向西北延伸,擴展到羅納河河口,港區長達70千米。全部碼頭區長19千米,水深6~14.5米,有防波大堤。護衛著7個碼頭區,可以停靠100艘輪船,與世界上300多個港口有船隻來往。每年進出口的貨船在2萬只以上,貨物吞吐量達1億噸,佔法國港口總吞吐量的三分之一。馬賽港是由馬賽港區、拉維拉港區,福斯港區、羅納—聖路易港區等組成。包括沿老港和海灣而建立的6個港灣,共有138個泊位。54.49萬平方米的倉庫和49.5萬平方米的堆場。馬賽港可容納40萬噸級的巨輪。港區設備先進,港口裝卸齊全,擁有大中小起重機200多台。海灣水深面廣,少險灘急流,海潮漲落變化不大,能見度好,非常適合船隻的停泊和航行。馬賽港進口貨物以石油、液化天然氣為主,約占總進口量的三分之二,此外有糧食、油料、咖啡、棉花和化肥等。進口的石油和加工後的石油產品,主要通過馬賽港的輸油管道運到法國各地及鄰近的瑞士、奧地利、德國等。
馬賽港的腹地,交通運輸十分便利,在公路方面有縱貫南北的高速公路並與東西向的公路相交,可和地中海各城市和鄰國義大利相通。鐵路通過里昂與巴黎相通。內河航運利用羅納河,沿河上至福斯、里昂、巴黎等地。空運馬里尼安機場設備條件具有國際水平,平均每年可接待250萬人次乘客和l.5萬噸貨物。輸油管道從馬賽經里昂、斯特拉斯堡至卡爾斯魯厄,全長782千米。馬賽作為法國的南方港有許多有利條件。首先是,在法國南方除軍港土倫外,無其他重要港口與之競爭。貨源充足穩定。其次是法國所使用的石油主要靠進口,而馬賽距離中東、北非石油產地距離近,運輸時間和運費比較便宜。第三,對外交通方便,可通過蘇伊士運河至亞太地區和通過直布羅陀海峽至西非和拉美地區。這些有利條件使馬賽港成為對非洲、亞洲太平洋地區的主要貿易港。
馬賽港原是天然港口,有2 600多年的歷史。最初馬賽僅限於利翁灣東側的拉西奧港灣,是一個漁港。後來逐漸發展成商港。在公元前600~公元1840年,當時活動范圍是以老港為中心。1789年馬賽港已成為世界性港口。1800年成為羅納河省的首府。1840年以後,馬賽港向北發展,擴大了馬賽港范圍。新建了6個新港區。1966年馬賽港附近的福斯港、拉維拉港、聖路易斯港、長隆特港以及福斯、拉維拉兩個工業區劃歸馬賽港管轄。因此通常稱為馬賽—福斯港。馬賽從一個漁港發展成為現在的法國第二大海港城市,是隨著商業、貿易和海運事業的興起和發展而不斷擴大和發展的。今天的馬賽已成為法國最大的貿易港和世界最大的客運港之一。馬賽的工業是以港口和對外貿易為依託,利用進口原料加工成產品再向外運出。馬賽在港口附近建造煉油廠,提煉原油,其煉油能力已佔全法煉油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在石油工業的基礎上,還發展了化工工業。馬賽也是法國最大的修船基地,修船量約佔全國此行業的70%。現在船舶、煉油、冶金已成為馬賽市經濟的三大支柱。
法國的港口受國家控制,從管理上劃分為自治港和普通港兩類。普通港由國家直接管理;自治港屬於公營公司,具有法人資格,財務上自治,受國家運輸部監督。馬賽港是屬於自治港,獨立經營,自負盈虧,在組織上組成行政和技術委員會對港口進行管理和領導。
勒阿弗爾是法國北部上諾曼底大區,濱海塞納省海港城鎮,法國第二大港。位於法國西北部塞納河入海河段右岸,地處大西洋東岸及英吉利海峽南北之間的國際海上交通的十字路口。距離巴黎216千米,為巴黎外港,是僅次於馬塞的第二大商港。
勒阿弗爾港佔地面積100平方千米,水域面積5.54平方千米。港口自然條件優越,從英吉利海峽進入港口全長13 000米,寬達300米,低潮時水深15.5米,巨型船舶可隨時入港,無需候潮。新建成的航道,長20千米,水深22米,可通25噸的散裝船。集裝箱碼頭岸線長800米,成為法國最大的集裝箱港口,也是歐洲最完善的集裝箱港口。此外擁有煤、油以及各類貨物泊位。港區內,儲存、運輸系統完善,有長362千米的鐵路線和長117千米的公路線,港區可儲存石油產品500萬立方米和36萬平方米的貨物倉庫及後備區域170萬平方米。有150條定期航線與國外500多個港口聯系。年吞吐量8 000萬噸。經由該港進出口的貨物種類多樣。進口貨物主要是燃料、各種工業原料及來自非洲的熱帶農產品,如石油、天然氣、各種礦石、棉花、咖啡、木材等。其中石油進口量占該港貨運總進口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出口貨物主要來自腹地的工業產品及產自塞納河流域的糧食、酒類等產品。勒阿弗爾是塞納河流域地區通往海上的門戶,這樣,塞納河流域是勒阿弗爾港的最主要經濟腹地。
勒阿弗爾是法國西北部重要工業城市。主要工業部門是以進口石油而發展起來的煉油工業、石油化學工業,和服務於港口的修船業、造船業,以及冶金、紡織等工業。目前,煉油工業是法國主要的煉油城之一。這些工業在地區分布上,以港口為中心,依次向外延伸。緊鄰港口的是早期形成的老工業部門,該區外側,即連通勒阿弗爾港和塞納河的唐卡爾維爾運河以東,是新的工業區。這樣,從東到西可分為明顯的三部分:港口——老工業區——新工業區。塞納河流域的自然條件,適宜多種農作物的生長,也是法國重要的農業區域,盛產小麥、玉米、葡萄等產品。上述工、農業產品便構成了勒阿弗爾港的主要輸出貨物。
勒阿弗爾對外交通,除便利的海運外,有連接巴黎及其他工業城市的鐵路、公路和塞納河航運。塞納河的通航里程共525千米,巴黎以下的河段可通行1500噸的船隻,魯昂以下還可以行駛海輪。此外,勒阿弗爾港是跨越英吉利海峽到英國、愛爾蘭輪渡的主要港口,是溝通英吉利海峽兩岸的「橋頭堡」。
勒阿弗爾中世紀時是個小漁村。16世紀初期成為法國大西洋岸的軍港。到19世紀中末期,勒阿弗爾港才成為法國主要的商業港口。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和對外貿易不斷發展和繁榮,對外經濟聯系需要依靠海運和港口,從而更促進了港口的發展。另外,勒阿弗爾靠近經濟發達的巴黎地區,優越的地理位置也是促進其發展的重要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受到嚴重破壞,戰後經過恢復、重建和擴建,勒阿弗爾港較之戰前有了巨大發展。港口吞吐能力日趨擴大,港口設施日益完善和現代化。
從勒阿弗爾城市和港口的發展可以看出,塞納河流域工業發展所需要的原料、燃料均由勒阿弗爾港進口,巴黎工業區和塞納河流域有相當數量的工農業產品,主要經由勒阿弗爾港輸出。地區經濟發展離不開港口,港口發展依靠腹地貨源,它們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港口不僅為城市工業發展供應原料,而且港務本身也是國民經濟最重要部門之一,反過來,經濟腹地的雄厚也為港口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㈨ 法國有哪些主要港口
開門見山的回答:
法國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峽與英國相望,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法國最主要的港口有兩個:勒阿弗爾(LE HAVRE )、福斯(FOS)
福斯是法國最大的港口,勒阿弗爾是歐洲基本港之一。
勒阿弗爾(LE HAVRE )是法國西北部諾曼底大區濱海塞納省著名的港口城市。位於法國西北沿海塞納(SEINE)河口北岸,瀕臨塞納(SEINE)灣的東側,是法國第二大港和最大的集裝箱港。
福斯(FOS)位於法國(全稱:法蘭西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FRANCE)東南沿海利翁(LION)灣東北岸,瀕臨地中海的西北側,包括福斯(FOS)及布克(BOUC)等港區,是法國最大的海港。該港背山面海,
沒有強勁的潮汐和海流,航道安全、晝夜通航,是一個天然良港。
法國其他的主要港口還有:
波爾多 BORDEAUX
馬賽 MARSEILLES
南特NANTES
布雷斯特 BREST
里昂LYON
㈩ fos是法國哪個港口的簡稱
福斯
港口性質:海灣港、自由港、基本港(C、M)
經緯度:43度18分N,005度25分E
航線:地中海北岸
位於法國(全稱:法蘭西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FRANCE)東南沿海利翁(LION)灣東北岸,瀕臨地中海的西北側,包括福斯(FOS)及布克(BOUC)等港區,是法國最大的海港。該港背山面海,沒有強勁的潮汐和海流,航道安全、晝夜通航,是一個天然良港。始建於公元前600年由西臘人開拓的一個古老城市,現以發展為地中海的最大商港,也是歐洲第三大港,又是世界大客運港之一。本港不僅是公路、鐵路和航空的樞紐,而且工商業發達。主要工業有煉油、紡織、食品、石油化工、造船及機械等,是歐洲第二大化學工業區(第一為鹿特丹),並集中了法國40%的石油加工工業。景色秀麗、氣候迷人,多教堂、博物館等名勝古跡,還是一個旅遊勝地。
該港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盛行西北風,夏天多南到西南風。年平均氣溫最高為33℃,最低約 11℃。全年平均降雨量約700mm。平均潮差:高潮為0.4m,低潮為0.3m。
本港共包括四個港區,馬賽(MARSEILLES)、福斯(FOS)、布克(BOUC)及聖路易羅拉(ST.LOUIS DE RHONE)港區。碼頭岸線總長70多km。
裝卸設備有各種岸吊、門吊、可移式吊、抓鬥吊、集裝箱吊、浮吊、跨運車、叉車、拖車及滾裝設施等,其中浮吊的起重能力達600噸,還有直徑為406.4~1066.8mm,輸油管道供裝卸石油使用。馬賽港區:主要為散貨和滾裝碼頭,最大可靠8萬載重噸的船舶。煤炭裝卸效率日卸2.2萬噸,日裝1.8萬噸,堆場能力達100萬噸。蔬菜與水果的冷藏倉庫附有自動卸貨輸送帶與船艙相連。福斯港區:在1965年新建的深水港區,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天然氣運輸港,港區寬闊,現代化程度高,水深達24m。在港區附近有大型煉油廠、鋼鐵廠及石油化工企業等。港區最大可靠泊30萬載重噸的超級油船,油碼頭有油管與煉油廠及油庫相連,卸油量每小時約1.7立方米,油庫總容量達561萬立方米。港內輸油管道年輸送量達9000萬噸。集裝箱碼頭水深達15m,有45噸的龍門吊、堆場面積達27萬平方米;礦石碼頭水深達20m,最大可靠18萬載重噸的船舶,每小時卸貨約2000噸,有礦石庫容達100萬噸。布克港區:主要為液化氣碼頭、年通過能力達120萬立方米(每小時約600立方米)。地下罐容量達35萬立方米。另有散貨及成品油碼頭,成品油裝卸效率按照油種最大每小時為2500立方米。馬賽港是法國最大的修船港,有10個干船塢,最大可容納80萬噸級的船舶,能承接各種修理,每年平均修船達1200艘,相當法國全部修船量的70%。本港主要進口貨物為石油、煤、糧谷、木材、麵粉、礦石、羊毛、蔬菜、水果、皮革、糖、硫磺及金屬製品等,出口貨物主要有水泥、機械、成品油、石灰、肥皂、酒及咖啡等。1994年集裝箱吞吐量為44.6萬TEU,比1993年增長3.5%。1992年貨物吞吐量達9014萬噸,比1993年增長1.3%。該港與世界上300多個港口有船舶往來,有18家航空公司與60多個國家通航。在節假日中如果需要,可以安排加班。馬港對集裝箱船的特殊要求:港務當局規定"船上若裝有大件或集裝箱不能自卸需用岸吊時,請在抵港前三天通知代理,並詳細說明重貨位置以便提前安排。
目前港務局正在積極發展中轉運輸,通過集裝箱支線船和鐵路的有利條件承接中轉貨物。此外,還可利用駁船經羅納(RHONE)河運往法國內陸。最近港務局以開始為馬賽港建設佔60萬平方米的綜合物流基地而進行可行性研究。建設物流基地是為了將該港建成運往全歐洲的雜貨中轉基地。該中轉基地不僅具有往南歐和地中海的保管和調運機能,而且成為往北歐和中歐地區的調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