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法國的麵包多少錢一個
法國的長棍麵包一般85歐分一個,相當於人民幣8塊五,好的麵包店打著手工麵包的頭號,長棍麵包可以賣到1.05歐元,10塊錢一個。其實還是挺貴的。
『貳』 烘焙店裡最常做的有哪些產品比如慕斯、提拉米蘇等等。
烘焙大概粗略可分三大類:麵包 蛋糕 西點。
所以一般蛋糕店無論產品多少都是按照這個路子來的
只是烘焙分類產品是在 太多,所以又可以分很多細類。
比如麵包裡面分甜麵包和咸麵包,甜麵包就是以前我們經常買的那種表面比較軟的是含糖的。由於現在國人生活條件提高,比較注重養生,開始接觸非糖類的烘焙產品,咸麵包開始進入市場,比如法棍,還有一些歐包也是,但是純正歐包國人又接受不了,所以專門針對國人口感又做出了軟歐,軟歐麵包有的含糖,也有不含糖的。現在很多烘焙店已經開始做這種麵包了
蛋糕裡面又分為常溫蛋糕和冷藏蛋糕,我們一般吃的生日蛋糕之類的基本都是常溫的,現在也出現了一些別的非常溫的。慕斯蛋糕就是屬於冷藏蛋糕,還有一些其他的甜品也可以歸納在慕斯裡面,但是那種就不屬於蛋糕了范疇了。
西點說的大部分就是餅干類了。 說了這么多採納一下吧,我可以純手打哦!
『叄』 平時我很喜歡吃麵包,買麵包時應該買什麼樣的麵包
“麵包和奶總會有的”,隨著消費水平的提升和網紅文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麵包店出現在我們面前,曾為西方的主食,但現在卻成為年輕人的新寵,你可以看到越時尚的麵包店,青年男女光臨的越多,而且這些麵包店裡的麵包種類繁多,款式漂亮,非常符合年輕女孩子的審美觀點,雖然價格有些是偏貴的,但是美好的食物很容易引起人們視覺的滿足,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樣的麵包店火爆也是情理之中了。
這幾年,起酥麵包因其味道香甜、層次分明、口感好而特別的火,有些時候都供不應求。但是,這種麵包油非常的多,商家為了襯托它的甜味,在裡面加了許多的甜味劑,不管是油還是甜味劑都會給人帶來傷害!需要謹慎哦!
『肆』 馬卡龍在法國當地的價格
馬卡龍的價格得看是什麼店哦,
最好吃的是Pierre Hermé,上個月去吃的時候是1,85歐一小個。
然後歷史最久,遊客買的最多的是Larée,1,7歐一個, 個人認為和皮爺的完全不能比,真是只能賣遊客.
再者就是各種點心店裡面賣的,一般是按盒賣, 9個12歐 之類的,或者買得多就比較便宜點.
超市裡面也有賣, 就小於1歐一個.
『伍』 法國的糕點,什麼最好吃
到法國兩年,收獲頗豐,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十幾斤的體重。雖然總是想狠下心減肥,但是只要一聞到麵包房裡傳出的誘人的香味,我的雙腿就不聽指揮的停下來了。
法國的麵包房和糕點店通常是一家,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小店。每天早上就數麵包店主勤快,通常4點鍾就要起床准備,為的是7點鍾打開店門讓新出爐的麵包香味能飄滿大街小巷。說香氣「飄滿街」一點也不誇張,麵包是法國人的主食,所以每隔幾條街就有一家麵包房,每天早上我穿過市中心去上班的時候,經過麵包房門前的時候都要深深地呼吸上幾口,感到這真是愉快一天的開始。
為了吃到當天的新鮮麵包,退了休的老人們通常起個大清早。早上經常能看到一手拿著報紙,一手夾著「棍子」在街上偶遇朋友而攀談的老人,當然也能看到抱著一大袋子麵包的主婦,那肯定是個人口眾多的大家庭。有的麵包房還特意標出每天新出爐麵包的時間表,到時候來看吧,買麵包的人排起了隊。著名的「保羅」麵包店,什麼時候去都需要排長隊。
最經典的法國麵包是「棍子麵包」和「羊角麵包」。棍子麵包物如其名,形如一根近一米長的棍子。外表又干又硬,但麵包芯又松又軟,第一次吃,嚼的我兩個腮幫子又酸又木,但是焦黃的顏色,充分的「美拉德」反應產生香氣我很快就習慣並愛上它了。剛出爐的「棍子」最好吃,但是保存時間很短,密封保存容易變皮,暴露保存一般第二天就會變得像石頭一樣堅硬了。法國人餐桌上一般有一個裝麵包的小籃子,裡面盛著斜切成一截一截的「棍子麵包」,隨需自取,結束盤中餐後他們一般都會拿起一塊麵包把盤子擦的乾乾凈凈。切開半根「棍子」,在裡面夾上乳酪,火腿和生菜,就是法式三明治。三角形切片麵包做成的三明治是英國人的最愛。「羊角麵包」兩頭尖尖,再加一杯熱巧克力或咖啡通常是法國人的早點,它的特點是中空但表皮鬆脆多層,麵包裡面的黃油讓口感變得很細膩。別看它又輕又軟,兩口就吞下肚了,卻好像什麼也沒吃,其熱量相當於四大塊巧克力,多吃後果嚴重。
做麵包可不是件簡單的活,尤其是做出品質穩定的麵包。需要有面團,酵母,溫度,時間等的共同作用。我坐在的ENITIAA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冷凍面團和發酵的酶促反應,力求工業化生產出麵包的品質向作坊麵包看齊。
再說法國的甜點。所謂甜點其實定義很廣,從酸奶,水果,到點心蛋糕再到巧克力,都可能是法國人飯後的甜食,在這里我把麵包房做的點心拿出來單說說。法國的甜點是我在法國的最愛之一(另一項最愛是布列塔尼的小房子,且待下回分解),它讓我發現原來自己竟然是這么貪吃。
法國點心裏面團的製作就是一個復雜的工藝,松軟的,香脆的,再在面團的基礎上添加口味,我們在國內常見的西式「奶油蛋糕」那是美國人的傑作。法國人日常的甜點更加的小巧精緻,種類變化更加多樣,塗滿奶油的大蛋糕只有在婚禮上才能看到。一種很常見的「水果蛋糕」就是以一張和了黃油和糖的麵皮做底,上面鋪滿或蘋果或草莓等其它鮮水果,再在周圍塗滿果醬,放入烤箱十幾分鍾後出爐。這種「水果蛋糕」又好看又好吃而且簡單易做,是法國年輕人聚會間經常自製蛋糕的最愛,東西不大卻很增添氣氛。光吃不知道,一做嚇一跳。自己動手一做蛋糕才知道,原來做蛋糕用的這些糖,我家做飯半年也用不掉。我在的法國布列塔尼地區的甜點還以黃油的口感出名。查來它的配方,第一句話就是:黃油,黃油,還是黃油……沒辦法,誰讓自己嘴饞呢。糖,雞蛋和黃油以奇妙比例和不同方式混合在麵粉里,加上或鮮水果或巧克力或焦糖等不同的口味,嘖嘖,咬一口下去,什麼煩惱都拋到腦後去了。
法國的甜點並不是只以麵粉為原料。一個傳統的法國甜點「奶米」(riz au lait)就是把生米在奶里煮熟,再在過程中加蛋白,糖,鮮奶油,最後放入冰箱中冷卻,米粒圓滑,奶油細膩,別有一番口感。但是對許多中國朋友來說,把作為「主食的米飯放入奶油」實在是無法接受。說到甜點,能跟法國人競爭的只有義大利人了,他們的乳酪蛋糕和提拉米蘇也是甜點中絕對的精典,在許多法國的糕點店都能找到。
實在是很佩服為了身材能忍住不碰甜點的法國女孩。
『陸』 去法國,你們除了買香水還會買什麼啊
在法國購物
時裝設計師專賣店和「潮流」商店設計的「購物」路線
不僅在時裝之都法國巴黎,而且是在所有大區首府:它們都卧虎藏龍,擁有許多時尚、裝飾以及設計方面的人才。在每個城市,人們都能發現一些熙熙攘攘的街區,那些「瘋狂追求時髦與流行的人們」("fashionitas")可以盡情閑逛……同時品嘗幾樣美食或者欣賞那些手藝人的精緻作品。
在這些陽光普照的廣場上以及時髦的步行街上設置有漂亮的露天咖啡座,無論您是「古典的、復古的、時髦的、還是民族風格的」,總能在這些地方體驗到優雅別致與新穎獨特!
法國里昂(Lyon)
法國里昂這座絲綢歷史之都(擁有5個世紀的絲綢製造歷史)非常適宜生活(擁有典型的小酒館"bouchons"、聖讓街區Saint-Jean,等等),而且擁有得天獨厚的優美城市環境(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這里的集市、「老街」、大廣場、服裝設計師工坊都極富活力。時裝設計師村(Village des créateurs)位於蒂亞費商業廊(Passage Thiaffait,坐落在克魯瓦-魯斯la Croix-Rousse丘陵上的漂亮室內購物長廊)內,匯聚了大約30家由本地青年設計師開設的專賣店,以及十幾家邀請其他地區有才華設計師坐鎮的店鋪。這里擁有各種流行風格,舉辦各種活動(時裝秀……)。這個引人注目的地方延續了時尚大學(l'Université de la Mode)以及技藝永遠高超的絲綢廠傳統品牌的魅力:法國絲綢工人工坊(Atelier des Canuts)、法國絲綢工坊(Atelier de Soierie)、法國聖喬治絲綢廠(Soierie Saint-Georges)、法國索菲.居約紡織品廠(Sophie Guyot-objets en textiles)、法國安德烈.克洛德.卡諾瓦絲製品工廠(André Claude Canova),等等。其他的游覽主線還有:由工商會推出的「商店與設計」("shop et design" )路線。
半島街區(quartier de la Presqu'île)主要擁有一個「黃金方塊」區("Carré d'Or",70間奢侈品商店聚集在三個廣場之間:法國美麗庭院廣場place Bellecour、法國方濟各會修士廣場place des Cordeliers或者法國沃土廣場place des Terreau),除此之外還有奧古斯特伯爵街區(quartier Auguste Comte,古玩店雲集)以及成為「交匯中心」的新街區(昔日的佩拉什街區Perrache)。不要忘記還有la Part-Dieu商業中心,這里的購物種類非常齊全。
法國馬賽(Marseille
熙熙攘攘的法國馬賽擁有多重文化的遺產以及生機勃勃的創造性。緊鄰著名的大麻田大街(avenue de la Canebière),不起眼的拉圖爾路(rue de la Tour)被人們重新命名為「時尚之路」,這條街上開設有多間品牌商店:閨房(Zenana)、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瑪儂.馬丁(Manon Martin)、黑色魔鬼(Diable Noir)……以朱利安區(Cours Julien)這個深受人們喜愛並且熱鬧非凡的區域為中心,開設有「100% 法國馬賽」本地設計師品牌店:法國馬賽扎扎女士(Mme Zaza of Marseille)、月亮之女(Fille de Lune)、弗洛(Floh)、比扎爾仙女[les Fées Bizar(t) ]、伊納里(Inari)……其他商店也在各個街區蓬勃發展:塞森(Sessun)、居爾特(Kulte)、糖麵包(Pain de Sucre)、菲埃戈(Fuego)、迪迪埃.帕拉基昂(Didier Parakian)、櫻桃時節(Le Temps des Cerises)、糖(Sugar)、埃萊娜.索萊爾(Héléna Sorel)……
這樣繁榮局面的出現還得益於15年前創建的「地中海時尚區域」(L』Espace Mode Méditerranée),該區域在法國馬賽市中心(坐落在大麻田大街la Canebière上)的同一地點薈萃了一間時尚博物館、一個資料中心以及若干專業機構。古玩店與藝術畫廊主要開設在歌劇院(l'Opéra)和省政府(la Préfecture)附近,而開闊的埃蒂安納多爾弗廣場(cours d'Estienne d'Orves)上則設置了許多餐館的露天咖啡座。這個廣場上還擁有一處「漂亮且精緻」的坐標:阿爾瑟諾書店兼餐館(Arcenaulx)。在其他地方,人們還能發現一些超過百年歷史的老店,它們傳承著非常獨特而且幾乎是獨一無二的技藝:穆雷(Mouret )宗教用金銀製品店鋪、布萊茲老爹(Père Blaize)草葯店、馬魯(Marrou)乳品店兼外賣餐廳、特拉比克(Maison Trabuc)印刷器材及封蠟(!)商店、卡爾博內爾(Carbonnel)「手工製作」的聖誕馬槽裝飾彩色小泥人店鋪,等等。
緊鄰舊港(Vieux Port)還有另外一個 「市中心」,它分布在法國共和國大街(rue de la République)、法國天堂大街(rue Paradis)、法國聖費雷奧爾大街(rue Saint-Férréol)以及法國格里尼昂大街(rue Grignan)之間。整個這片地區在不久的將來將伴隨雄心勃勃的港口平台(Terrasses port)計劃(商業及娛樂綜合中心)而得到擴建和延伸,該計劃隸屬「歐洲地中海」規劃項目(Euroméditerranée)。
在法國帕尼埃街區(quartier Panier)這個擁有狹窄斜坡小巷的法國馬賽最古老街區,隱藏有許多藝術家工作室(繪畫、雕塑)、手工藝人店鋪(陶瓷、彩色小泥人、木藝)、展覽畫廊以及美食店(巧克力店、橄欖油商店,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因為昔日的商船而繁榮發展起來的當地特產:法國馬賽香皂(用進口棕櫚油製成)以及法國馬賽刺綉(le Boutis,用一種昔日被稱為「印度印花棉布」的進口布料製作而成)。這種法國馬賽刺綉是一種加入填塞墊料(被人們稱為「壓花」)的縫綉工藝製品。
在色彩(及美味)方面,還可以探尋法國蔬菜市場(嘉布遣修會集市les Capucins、法國朱利安街區Cours Julien)、法國花卉市場(蒙蒂翁廣場place Monthyon……),還有在法國舊港碼頭上一早開市的著名魚市。氣氛絕對獨特!
法國南特(Nantes)
法國南特是布列塔尼公爵之城(La Cité des Ducs de Bretagne)兼盧瓦爾河地區(Pays de Loire)大區首府,它在河流與小港灣之間、在傳統街區以及新的文化場所中間充分展示著自身的魅力。在「購物」方面,應該前往法國克雷比隆路(la rue Crébillon,大品牌店雲集)和法國波莫雷商業購物廊(le Passage Pommeray):這座宏偉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全玻璃建築建於1843年。「法國南特街道」("Rues de Nantes")協會組織在互聯網上推出互動地圖檢索這些街道,並且推出主題游覽路線:舒適、裝飾與設計、美食,等等。
法國波爾多(Bordeaux)
在偉人街區(quartier des Grands Hommes)以及一個類似「金三角」的地帶("Triangle d'or" ,范圍介定於法國總督大街le Cours de l'Intendance、法國圖爾尼林蔭道les Allées de Tourny和法國克萊蒙索大街le Cours Clémenceau之間),人們可以在高雅店鋪之間徜徉閑逛。同樣的地點還有老城中心的聖卡塔琳娜街(rue Sainte-Catherine)和迪若門路(rue Porte-Dijeaux ),以及這個同樣被列為世界遺產的「葡萄酒之都」的碼頭一帶。
法國里爾(Lille)
法國里爾南部街區(quartier de Lille Sud)正在進行翻新改建,將「郵局區路」(la rue Faubourg des Postes)變成「時尚區」("Faubourg de la Mode"),這里開設有十餘家年輕時裝設計師的商店兼工作間。被稱為法國里爾老城(Vieux Lille)的歷史中心區在以下各條街道擁有許多好去處:大馬路街(la rue de la Grande Chaussée)、下街 (rue Basse)、鑄幣街(rue de la Monnaie)、鑰匙路(rue de la Clef)以及埃斯克爾穆瓦茲街區(le quartier d'Esquermoise)。您在這些地方肯定能碰到許多別致新穎的店鋪:米爾特糕點店(la pâtisserie Meert ,坐落在一棟18世紀的建築中),著名的北方菲雷書店(Furet Nord),等等。別忘了還有那些啤酒館的聚會歡宴氛圍以及傳統菜餚「淡菜配薯條」,還有不容錯過而且具有節日氣氛的舊貨集市(la Grande Braderie,每年9月第一個周末)。從法國里爾旅遊局網站上面可以下載導覽手冊,介紹有用信息。
魯貝(Roux)這座法國里爾附近的城市是郵售之都,這里也真正以時尚為中心開展活動:時裝展示廳、時裝設計師開設的店鋪及工作室(它們被稱為le Petit bassin)以及名為「衣帽間」(le "Vestiaire"!)的時裝店聚集在以知名的游泳池博物館(musée de la Piscine,前身是一棟裝飾藝術建築,後改建為藝術與工業博物館)為中心的地帶。
還有,生活藝術與裝飾設計方面的若干「流行」商店
一些特許經營商店還為「追求新奇」的城市客戶群推出美食或者花卉裝飾方面的新舉措。許多值得「徜徉閑逛」以及「購買禮品」的地方等待您去發現……
開心阿麗斯(Alice Délice)
開設有十餘家店鋪(魯昂、法國里爾、亞眠、斯特拉斯堡……),是一間以美食為主的混合經營商店,同時還售賣食品雜貨、餐具,烹飪書籍以及開設烹飪課程。值得留意:一套可以在家中實踐 「分子烹飪」的材料(40 )!
烹飪聲響(Du bruit dans la cuisine)
同樣概念的商店,在法國雷恩、法國南特、法國圖盧茲、法國里昂等地開設有十幾間店鋪。
法國花盒展廊(Flowerbox gallery)
「花盒」的概念在於將一組植物掛在牆上,垂直懸掛,簡而言之就是一種別出心裁的花卉裝飾,突出「盒子」的設計風格,取代傳統花盆!
還有:「品牌村或者品牌中心」
撕去商標削價出售的名牌商店以及工廠直營店(magasins d'usine)的概念廣泛發展。該領域的先鋒城市特魯瓦(Troyes ,香檳大區漂亮的歷史老城)是深受人們追捧的「購物目的地」,它擁有3個專門的直營中心……
還有緊鄰法國迪士尼公園度假地(parc DisneylandResort)的名牌存貨特價區"La vallée Village"或者羅芒(Romans,德龍省la Drôme)的名牌店大道(Marques Avenue)購物中心……
在那些擁有時尚、裝飾以及設計天才的城市盡情徜徉閑逛
『柒』 巴黎什麼東西最好吃啊
帕尼尼 常和可麗餅擺在一攤賣的,還有一種長條形的義大利三明治--帕尼尼,這也是義大利人繼披薩之後,征服挑嘴的法國人的另一項簡便輕食。 在巴黎,外帶的披薩通常切成四方形,分量剛好夠一個人食用,方便拿在手上邊走邊吃;除了披薩店,一般麵包店也有供應,可以要求店員微波加熱。 帕尼尼是一條長形的白麵包夾餡,和法國長棍麵包做的三明治有點像,不過,帕尼尼是加熱過後吃的,比起冷硬的法國麵包,更合我們東方人的胃口。餡料選擇也不少,想吃清淡一點的,可以點馬茲瑞拉起司夾西紅柿;肉食主義者的選擇從牛肉、雞肉、羊肉、煙熏臘腸到類似麥當勞的煎牛肉餅都應有盡有。 最好吃的帕尼尼在巴黎「偉人祠」後面的小巷子,老闆是半個義大利混血,店面不大,賣的卻是他引以為傲的佛羅倫薩家鄉味。 任選一種夾餡,再請老闆幫你淋上一點橄欖油、加點巴西里,經過烤爐壓扁烘烤後的帕尼尼,外皮酥脆,一口咬下,卻有柔軟的口感,加上撲鼻的香料氣息,教人吮指回味! 阿拉伯烤肉三明治 另一個跟可麗餅、帕尼尼三分天下的,就是阿拉伯烤肉三明治了。 有一回,希臘同學興沖沖地帶我在拉丁區附近的小巷穿來轉去,那裡有不少希臘餐廳。同學每經過一家,就用希臘語跟店員交談,不會講他的家鄉話的,就做不成他的生意。經過一家阿拉伯烤肉店時,我脫口而出想吃阿拉伯烤肉三明治,不料他立刻義正詞嚴地「糾正」我,那種烤肉三明治來自希臘,不是阿拉伯人,更不是土耳其人發明的,後來我發現,阿拉伯、土耳其人同樣堅持他們才是正宗。 我滿臉疑惑地向法國朋友詢問,得到的答案更復雜。友人說,同樣將烤肉和生菜色拉裹在厚厚的餅皮內,猶太人做的叫「沙威瑪」,北非、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做的叫「克巴」。不過,據說第一個將這種三明治引進巴黎的是希臘人,所以巴黎人稱為「希臘三明治」。 基本上,它們都是一樣的東西,不過,肉和色拉的種類不同。阿拉伯人不吃豬肉,所以夾餡的烤肉以小牛肉和羔羊肉為主,還附上一客炸薯條;猶太人做的沙威瑪,蔬菜色拉較多,不附薯條;至於希臘三明治,色拉較特別,有生鮮小洋蔥、西紅柿、乳酪,並淋上優質鮮奶油打成的醬汁,口感較爽口。 法拉費 我以為,巴黎的異國三明治大概就這么多了。沒想到,還有一種聽都沒聽過、看也沒看過、來自黎巴嫩的「法拉費」! 某天經過拉丁區時,看到一堆學生排隊等著買一種狀似三角口袋的食物,經驗告訴我,通常會吸引學生大排長龍的美食,肯定好吃又便宜。所以,盡管口袋裡只有十歐元,我也大著膽子跟著人群排起隊來。 輪到我時,我有樣學樣地跟店員要一個「小法拉費」,只見店員抄起一個圓形面餅放入烤箱內烘烤,烤過後,拿起剪刀往面餅側緣剪出一個大缺口,接著塞進幾片生菜色拉、幾個翠綠色炸丸子。我注意到那幾個炸丸子顯然就是主菜了,只是不知道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店員包好後遞給我,朝開放式餐台上的生菜色拉指了指,示意隨意挑取。 我看到她的「隨手一指」,包括餐台上讓我眼花撩亂的十幾二十樣各色新鮮蔬果,有顏色鮮艷的煙漬青紅椒、撒上香料的黃瓜切片、剁得碎碎的洋蔥色拉、提味效果十足的巴西里綠醬、紫紅色的甜菜、黃油油的玉米粒、整顆整顆的生辣椒、褐綠二色的煙漬橄欖……這些全部任我搭配?我衡量袋餅還有多少容納空間,把炸丸子拚命往內塞,像個貪食的小孩,幾乎每樣都挑一點嘗嘗。 那個奇特的炸丸子果然滋味特殊,散發出一種說不出的香料氣息。店員告訴我,丸子是用碾碎的雞豆混合新鮮蔬菜與香料,再放到蔬菜油里油炸做成的,連素食者都可以吃。我大口咬了配料快滿出袋餅的法拉費,感覺比希臘三明治清爽得多,因為搭配大量蔬菜,一點也不油膩,嚼起來,嘴裡還泛著來自炸丸子的陣陣香氣。 巴黎精採的地方也在於此,這里永遠可以滿足各種族群的生活方式,是花花世界的狂歡舞台。沒辦法花太多時間用餐的上班族、財力有限的學生以及喜歡在公園野餐勝過端坐餐廳的人,全都找得到擺放自己的位置,哪怕只是吃一頓簡便快餐、一罐巴杜瓦氣泡礦泉水、一瓶1664法國啤酒,充滿生命力的庶民美食,不是關在一道華麗拱門後正襟危坐的,而是徜徉在落葉為伴的戶外天空。
『捌』 去法國一定要嘗的美食有哪些
法式薄餅。這種薄薄的法國面餅幾乎可以用任何其他食品來點綴,比如,葡萄,藍莓,乳酪,黃油,巧克力.....然在法國以外地區的一些商業城也能夠找到這種食物,但最正宗的法國薄餅,就一定要去法國當地品嘗。正宗的東西才是最有魅力的。
巧克力麵包。也可以理解為羊角包,加了黃油和巧克力的羊角包,也被叫做「Pain au chocolat」。這種麵包幾乎可以在法國任何一家麵包店買到,雖然普遍但一點也不影響他獨特的味道。
『玖』 具有法國特色的小禮物
具有法國特色的小禮物有馬卡龍,葡萄酒,鵝肝醬,香水
01馬卡龍 Des Macarons
來到法國怎麼能不帶盒馬卡龍回去呢?作為嗜甜少女本人,馬卡龍是我在法國最喜歡的甜品了!馬卡龍是法國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小到街邊的任何一家麵包店,大到機場免稅店,其身影可謂無處不在。搭配養眼的色調、豐富多層的口感以及好看又少女的包裝,馬卡龍作為伴手禮可以說是既精緻可愛又實用好吃。
02酒類 Du Vin
說到葡萄酒很多人會首先想到法國,法國是一個浪漫之都,也是個盛產紅酒的地方。在法國有很多的酒庄,許多著名的紅酒都出自那裡。小編就在免稅店給我爹地帶了瓶波爾多的紅酒,隨後我爹送給了他的好朋友。需要注意的是,每人回國只能帶兩瓶紅酒!
03鵝肝醬 Du foie gras
法國知名美食——鵝肝醬是全世界觀光客到法國享用法國菜時指定要品嘗的一道特殊菜餚,並且不少人返程前還會特地去買罐裝鵝肝醬帶回國。小編在這里向大家推薦Fauchon的鵝肝醬,戴高樂機場免稅店就能買到,配上紅酒簡直美呆了!
04香水 Un Parfum
相信大部分小夥伴回國都不會忘了帶法國的香水和化妝品。法國香水以及化妝品業舉世聞名,它和法國時裝、法國葡萄酒並列為法國三大精品產業,是法國人的驕傲。和葯妝品一樣,打折季購入香水等美妝類產品不要太劃算啊!
『拾』 我開了一下法式麵包店,需要用到大量的法式火腿和培根,求推薦大包裝實惠品質又好的肉製品品牌。
推薦給你一個特別棒的品牌—樂凡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