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法國人不讓越南講法語而是給他創造了一種文字
越南一直把中國當作宗主國,漢字一直是正式官方文字。十七世紀葡萄牙、西班牙、法國的傳教士到越南逐步創造了今天叫做國語字的拼音文字。這種文字先只在教會中傳播,法國人統治越南後認為漢字是法國人與越南人之間的障礙,強力推動越南羅馬字,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叫國語字。1945年胡志明宣布越南獨立後全面推行羅馬字教育,漢字退出歷史舞台了。越南文字用拼音的方式帶來了許多好處,如打字、電報、通訊等等。消滅一個越南文盲只需要4個月時間。在越南大街上走確實都是這種羅馬字了,但是在廟里還是隨處見到漢字。下面照片是河內還劍湖旁邊的一個什麼廟門口。
Ⅱ 法國人會說和會聽哪幾種語言
我現在在法國,首先法國人當然會聽會說法語。法語是法國的國語。西部的布列塔尼人中的一些農村居民以布列塔尼語為口語。但是我所在的布列塔尼地區的城市幾乎沒人說這種語言。科西嘉人日常生活中亦操當地的兩種方言:一種與義大利托斯卡方言相近,另一種與撒丁島北部方言相近。
一部分法國人會說也能聽懂幾句英語,但是他們排斥英語。有這樣一個笑話:在法國,如果有人不小心掉進水了,用英語喊「help」,一定是不會獲救的,法國人只認識法語的「au secours」(救命)
如果不會講法語,生活在法國是件非常痛苦的事,用寸步難行來形容這種痛苦也不為過。如今,如果一個人能說上一口流利的英語,到世界各國去幾乎是可以暢通無阻的。但是在法國卻不行。法國人中就算有會說英語的,對外國人也不會主動用英語來交談。在法國,用英語問路的外國人常常感失望,要麼找不到會講英語的,要麼是法國人的英語太差,根本說不明白。法國人堅持這個道理:在法國,請說法語。法國人把講法語視作熱愛法蘭西,講法語成為法國人的一種民族文化情結。
法語是世界上最美最精確的語言,但大概也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法國人一慣以自己的語言為自豪,所以對當今頗為流行的大語種英語很不以為然。學習法語後,我吃驚地發現,原來法語和英語相同的詞彙是這樣多。很多時候,我會不由自主的驚叫起來:原來這個單詞和英語完全是一樣的。不料,我的這種說法卻引起了很多法國人的不滿,他們總是很不高興而又十分嚴肅地糾正我:ICE,你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你不應該說這個法語單詞和英語一樣,而應該說,這個單詞是法語,是英語和法語一樣,絕不是法語和英語一樣。最後還不忘了補充一句,是英國人偷了我們的法語呢。我總覺得很好笑,法國人對法語竟是這樣認真。當然,法國人這樣說是有根據的。打開一本英文辭典,半數以上的詞彙都源自於法語。而歷史上,14世紀以前,在英國乃至整個歐洲擁有地位的也是法語。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法語都被一些歐洲皇室貴族崇為時尚,講法語是一種高貴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Ⅲ 為什麼很多法國人名字前有個「讓」字
讓」 實際上是法國人的名 = Jean 比如有個法國人名字叫做「Jean James」中文直接翻譯就變成了「讓。詹姆斯」 其中「讓」是法國人的名 而「詹姆斯」則是姓 當然有的時候也會碰到復名結構的人 比如 Jean Yves James Jean Yves 是名 James則是姓
Ⅳ 法國人名字上的德字是什麼意思
悠閑貴族 法國歷史上是個王權政治的國家,社會上有不少貴族的後代。法國人的貴族的名稱前有一個「德」字,就如同德國的貴族前有一個「馮」字和西班牙貴族名稱前有一個「唐」字一樣。戴高樂的「戴」就是貴族的封號,本來是應該譯成「德」的,但是約定俗成,人們也就這樣叫下去了。 貴族們在法國大革命以後,領地被廢除,頭銜也不重要了。但是名浪漫生意人稱上的「德」字都保持下來了,這個「德」字的含義其實是某領地的領主之意。貴族們雖然失去了領地,喪失了家產,家道破落,但是仍保持著貴族的遺風,舉止優雅。
Ⅳ 為什麼有個法國人告訴我這兩個不是法語音標:ə ø
中國人還有不認字和讀錯別字的呢,隨便一個法國人告訴你不是法語音標你就相信了?
除了他開玩笑或者知道卻故意告訴你錯的可能性,也有可能他就不認識罷了,法國人對音標這種東西也就小學的時候學一下,還不如中國人學拼音認真呢.我認識好些都研究生畢業(理科生)的法國人都還照樣對異錯詞錯誤發音錯誤拼寫或者錯誤連讀
可以肯定的是這兩個音標當然在法語里存在而且很常見,不然你問他/她de的音標怎麼寫,對方會讀會念但不見得會寫音標
向左轉|向右轉
截圖來自法語的維基字典,這只是兩個例子而已,自己查larousse/petit
robert字典也可以找到這兩個音標
Ⅵ Franch,France都是法國的意思French是法語
France是法國的意思,French意思是是法國的,法國人的,法語的,法語,法國人。
1、French:音標是[frɛntʃ],
作為形容詞時,意思是法國的,法國人的,法語的。
作為名詞時,前面加the,即the French,是指法國人(總稱)。
還可以做不可數名詞,意思是法語。
法國男人:Frenchman(復數形式為Frenchmen)
法國女人:Frenchwoman(復數形式為Frenchwomen)
例句:AllthestaffareFrench. 所有員工都是法國人。
.
她說法國的教育體制遙遙領先於英國。
(6)法國人認識的字是什麼擴展閱讀:
這里我們列舉出其他一些常見國家的單詞表示形式:
1、中國。China中國。Chinese中國人(=Chinese people),中文,中國的。
2、美國。America美國,美洲。American美國人,美洲人,美國英語,美國的,美洲的。此外,U.S.A.(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也用來表示美國。
3、英國。England英格蘭,英國。English英語,英語的,英國的,英格蘭的,英格蘭人的。此外,Britain和the United Kingdom也常用來表示英國。
4、德國。Germany德國。German德語,德國人,德國的,德語的,德國文化的。名詞復數形式為Germans。
5、義大利。Italy義大利。Italian義大利語,義大利人,義大利國民,義大利的;義大利語的;義大利人的;義大利文化的。名詞復數形式為Italians。
我們可以看出,首先,不同國家單詞的變換形式不同,沒有規律可循,我們只能死記硬背一些常見國家的單詞形式。
其次,所有國家及其語言、國人等英語單詞,首字母必須大寫,如果不是大寫就是錯誤的。比如中國是China,如果寫成china,就變成瓷器的意思了,不是中國。
Ⅶ 許多法國德國人名字中「德」(de)有什麼含義
悠閑貴族
法國歷史上是個王權政治的國家,社會上有不少貴族的後代。法國人的貴族的名稱前有一個「德」字,就如同德國的貴族前有一個「馮」字和西班牙貴族名稱前有一個「唐」字一樣。戴高樂的「戴」就是貴族的封號,本來是應該譯成「德」的,但是約定俗成,人們也就這樣叫下去了。
貴族們在法國大革命以後,領地被廢除,頭銜也不重要了。但是名浪漫生意人稱上的「德」字都保持下來了,這個「德」字的含義其實是某領地的領主之意。貴族們雖然失去了領地,喪失了家產,家道破落,但是仍保持著貴族的遺風,舉止優雅。
Ⅷ 法語中的」你「和」您「與中文含義有什麼不同法國人為什麼不喜歡被稱「您」而更喜歡被叫「你」
誰都知道,在中文裡,"您"這個字是"你"的尊稱,一般用於老人、師長、上司。當然這個"您"字在北方特別是北京用得更普遍一些,對同輩的陌生人也可以用"您",特別是當有求於人時。不論怎樣,中文裡"您"與"你"的意義與相互關系還是簡單明了的。
法語里是必定有"您"與"你"的區別的,而且談話間互相是用"你"(Tu)還是用"您"(Vous)更是一門大學問。我在法語環境中生活十多年,還只能說是略有所悟。一般的說,在法國凡是見到陌生人(除十六、七歲以下的少男和十四、五歲以下的少女),你都應該以"您"稱呼對方。"Vous"是尊稱,同時也表明兩人的關系仍保持一定距離。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不論地位和年齡的差別如何,你只要以"您"稱呼了對方,對方則必然以"您"來稱呼你。據說,在17世紀以前,法語中的"Tu"基本上只能用於社會地位卑微的人,而且象英語里的"Thou"一樣正趨於消失。後來"Tu"和"Vous"成了不分階層都可使用的字。這是與中文的用法大不相同的。我體會中文裡的"您"恰恰有某種必然的不平等性。如果有人樂於以"您"稱呼我,他要麼在地位上低於我(比如我是老師,他是學生),或者他年齡大大低於我。在這種情況下,我自然不會以"您"尊稱對方。而且,不管他事業發達,年齡增長,恩師還是恩師,前輩還照樣是前輩。因此,這個"您"字還得照叫不誤。
tu和vous派生出兩個動詞。一個叫Tutoyer,另一個叫Vouvoyer,中文裡沒有直接對應的詞。其實意思很簡單,Tutoyer是說以Tu(即 "你 ")稱呼,而Vouvoyer是指以Vous(即 "您 ")稱呼。由於翻譯起來麻煩,中國留學生之間聊起來往往是這樣的:"我都跟我導師幹了兩年多了,他還是整天'悟'我"(即仍以"您"相稱)。另一位留學生可能會說:"嗨,別提我導師了。我見他第二天,他就開始'居'我"(即以"你"相稱)。
到底兩個以"您"互稱的人,到底能不能和什麼時候轉換為以"你"互稱呢?以您互稱的兩人逐漸熟悉起來,是否就會自然而然的以"你"相稱呢?答案是:沒這么簡單。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小孩子可以沒大沒小地以"你"稱呼父母,可是夫婦之間卻有可能一輩子以"您"互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