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擁有完整軍事工業體系的國家
你好,對完整軍事工業體系國家的判斷,尚沒有一個非常准確的標准,所以對擁有完整軍事工業體系的國家數量還是有一些爭議的。個人判斷——
擁有完整軍事工業體系,不是指在某一領域、某些領域軍事工業擁有超前的技術,而是在所有軍事、國防領域都擁有完善的軍事技術。由此判斷,擁有獨立完善軍工體系的國家當屬美國與俄羅斯。美國的軍工體系比俄國還要完整發達,俄國在新興的電子信息產業上大大落後於美國,這導致俄國在軍用電子晶元上的研製有缺陷。法國也有相對完整的軍事工業體系,可以獨立研製先進的戰斗機、主戰坦克、核潛艇以及核動力航母等等,此外法國也可以為自己的先進戰斗機提供先進的大功率航空發動機。個人判斷,中國已經步入軍事工業體系國家,但就目前情況看,顯然僅僅是步入,比如電子晶元技術、智能機器人技術、航空發動機技術,較美俄法都有相對的差距。此外,英國、日本、德國等過國家雖然也擁有高度發達的軍事工業,但終究又有各自的短板,軍事工業技術上對其他國家還有一定依賴。
個人看法,未必准確,僅供參考。
Ⅱ 從一戰到二戰法國的軍工是不是遠不如英美德三國
不是,
一戰時期,法國的各種武器都屬於一流水平。無論是步槍還是坦克都很先進。
乃至到了一戰過後,美國還派人去法國參考戰斗機的技術。
法國的坦克直到二戰初期,性能也比德軍坦克的早期型號要好
Ⅲ 法國強大嗎
法國是強國那是肯定的,也算是標准國際大國,所以總結法國是強大
第一,法國人自尊心強絕不會讓別人束縛
第二,二戰後法國海外軍事基地殖民地僅次於美國
第三,法國僅次於美國 擁有全球軍事打擊能力
第四,法國核武力量公認僅次於美俄排名第三
第五,法國在國際上於中 俄 美,一樣政治獨行
第六,法國在歐洲於英國實力各有長短歐洲領頭羊
第七,法國國防工業完善度僅此於美國
第八,法國農業 金融經濟 教育資源 醫療 福利 旅遊業 科研 民企 科技 民用科技技術也非常發達
第九,法國航空航天領域獨立自主也僅此於美國
第十,法國目前綜合軍力也僅次於美俄中,中國數量較多
第十一,法國政權 聯合國五常之一(美俄中法英)
經濟排名,美國 中國 日本 德國 法國
人均排名,美國 德國 法國 日本 中國
陸軍排名,中國 美國 俄國 法國 印度
空軍排名,美國 法國 俄國 中國 印度(空軍以海外突擊能力)
海軍排名,美國 法國 英國 印度 中國(中國以現代軍備估計排名)未進入實戰缺乏海戰經驗以及相關技術
空投排名,美國 俄國 英國 法國 印度(中國大鵬運輸機已服役但缺乏數量)
武器數量,美國 中國 俄國 印度 法國
武器質量,美國 法國 日本 英國 俄國
國土防守,美國 中國 俄國 印度 法國
綜合軍力,美國 法國 俄國 中國 英國(具備遠洋軍事突擊打擊)
綜合國力,美國 中國 俄國 法國 英國
請採納 謝謝
Ⅳ 德國和法國兩個國家相比較,誰的軍事實力更強
目前法國的軍事實力要遠超德國的,而且法國還有大量的核武器,德國根本不能與之抗衡。
現在的法國作為聯合國的五常國之一,軍事實力確實非常的突出,它不僅擁有完善的軍工體系,軍隊的素質也是相當過硬的,當然所擁有的武器裝備也是非常先進的。雖然說德國是世界上有名的機械產品製造出口國,在坦克、潛艇、水面艦艇上面的技術非常的精湛,不過它在進攻性武器的發展上受到了很大的約束,畢竟它是屬於二戰時候的戰敗國。
值得注意的是,德國在1990年談判達成了「德國最終解決條約」時,同意限制其海軍和海軍,並同意不製造核武器。該國是北約核武器共享計劃的一部分,這意味著核武器可以由擁有它們的國家提供。
望採納,謝謝
Ⅳ 法國綜合國力如何
法國在2018年的排名中,經濟影響力是世界第六,政府的影響力是世界第五,國際影響力是世界第四,知識與技術影響力是世界第六,軍事影響力是世界第四。按這個綜合起來的話,法國可以排名世界前十,然後是歐洲第三。法國是一個歐洲強國,這是眾所周知的,那麼法國的綜合國力有多強大呢?就讓我們從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法國的綜合國力到底有多強大。
一,軍事
在歐盟國家中,法國是擁有軍隊最多的國家,現在擁有四十多萬軍隊。而且,法國的核武器威懾能力位居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法國還是世界上第六大國防預算國家,歐盟第一大國防預算國家,在2017年法國的軍費開支達到了327億歐元。法國在海外也部署了大量的軍隊,所以它的影響力在世界上都是舉足輕重的。法國可以動員的人力資源有三千萬,如果打仗可以徵集兩千四百萬軍隊。
四,農業
法國是世界第六大農業生產國,不僅如此,法國還是世界第二大農業出口國。
Ⅵ 二戰60年後的今天,法國軍事實力比英國強是為什麼
兩個因素
1、工黨作祟,實際上二戰結束後,到60年代的時候,英國的軍事工業還是很不錯的,TSR-2型轟炸機,核潛艇研發都是開展地如火如荼,但執政的工黨自廢武功,終止了這些項目的研發,而且銷毀相關資料,解散人員。
搞工程的都知道,一旦停下不練手,至少需要2代人才能恢復,因為高級技工手生了就完蛋了
反過來,法國在戴高樂的國防自主的主張下,一直不停手,自然發展快
2、經濟因素,英國經濟的殖民地色彩更濃,二戰後殖民地分崩離析,大英帝國經濟大蕭條,自然無力發展軍工
而且日後,英國率先走上去工業化路線,搞高端的金融,軍工自然下滑
Ⅶ 德國 法國 英國 他們三個國家的綜合實力誰最強 為什麼
這個問題基本是比較德法,英國90年代後大幅度衰退,現在已經不可與德法同日而語。比較綜合實力是個很籠統不嚴謹的話題,但也能大致討論一下:
①人口:德國人口比法國多出將近一兩千萬,不過德國老齡化是出了名的嚴重
②領土:兩國都不是以領土縱深為基石的國家,法國國土面積更大
③政治地位:法國是五常之一,德國在國際事務特別是地緣政治上沒有過多參與,法國則從薩科齊時代起就頻繁參與國際地緣政治活動,這是法國發揮國際影響力的一個重要途徑,不過參與地緣政治頻繁並不能說明國力更強,這是兩國政策方向的差異。
④金融經濟:法德是歐盟的主心骨,也是歐盟的兩個核心支柱,不過在歐盟經濟體系裡德國一直是首席,法國雖然從奧朗德開始一直試圖提升自己在歐盟經濟體系的地位與德國享有同等話語權,但兩國經濟實力差距還是很明顯,法國的失業率也一直居高不下,經濟上德國顯然領先法國。
⑤工業與製造業:前面有人說德國比法國工業體系完整,那純粹是扯淡,法國現在是世界上除中國外少有的工業體系齊全完整的工業大國,但與中國有些相似,法國全而不精,在高新產業和重工領域都不比德國出色甚至略落後於德國,德國工業發展和日本有共同點,都是揚長抑短。不過近幾年法國軍工逐漸趕超了德國,在軍售領域法國產品逐漸顯露頭角。法德在此領域可以說平分秋色各有千秋。
⑥軍事:法國有核,但有無核武器已經不似冷戰時期那麼舉足輕重,現在的地緣沖突和局部戰爭很難發展到需要動核武的地步,因為現在的戰爭主題是代理人戰爭或掠奪戰爭而非滅國戰爭。常規力量方面,兩國都已經奉行小而精的建軍思路,兩國武裝力量規模都很小,陸軍水平兩國差不多,德軍略強,但法軍在空軍和海軍上強出德軍太多,主要是因為德國奉行守土思路,德軍只是用於防衛德國本身基本不參與北約軍事行動,法軍則是外向型外交的產物,有較頻繁的國際軍事行動要參與,法國需要藉助法軍來發揮國際影響力。
⑦科技產業:兩國在歐盟框架內廣泛進行科技領域的合作,在科技產業方面兩國基本同等水平。
綜合來說,在和平年代經濟和科技還是評論國力的核心要素,也因為經濟上的地位,德國才成為歐盟內的領袖,雖然在歐盟框架內和法國構成雙核,但諸多事務上德國話語權更有分量,法國也因為經濟的疲軟,在處理德法關系和歐盟內事務時相對被動,兩國綜合國力相差無幾,在不考慮德法軍事沖突的情況下(在歐盟徹底擺脫美國控制和影響之前德法絕對會一心一意合作不可能有大規模軍事沖突),德國略占優勢,如果考慮對於第三國的影響力和實力,法國則略占優勢,實際上,兩國在國際上基本可視作一個整體,兩國廣泛合作使兩國在諸多國際事務上保持高度一致,若要強分優劣無異於把異性相吸的磁鐵強行拉開異性兩極。
Ⅷ 法國現在軍事力量很強嗎 為什麼這么囂張 二戰時給我的印象很弱啊
法國一直都是很強大,從19世紀拿破崙時期,一直到現在,但是別忘了,他是最怕德國的,從普魯士俾斯麥、腓德烈大帝到希特勒,有史為證,一戰時期法國陸軍就很強大,能和德國打平手。二戰時,法國實力依然強大,正面戰場尚能一戰,然而在德國天才元帥曼施坦因的閃電戰術面前,還是抵擋不住,試想德國當時之強大,實屬罕見,就是蘇聯也依然差點倒在閃電戰之下,況法國乎?
二戰以後,法國已經走了自主的政治道路,並不是一直為美國馬首是瞻,囂張也是在他自己的利益面前,作為一個北約的成員國,他勢必會做出一些讓我們不齒的事情。現在法國一直都是軍事強國,雖然在北約的體系下,能夠共享防衛,但是法國卻擁有自主國防體系,核工業健全,軍事科技領域發達,尤其是陸軍勒克萊爾坦克,空軍陣風戰機,幻影2000系列,海軍凱旋級核潛艇,地平線級隱身戰艦,戴高樂級航母——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以及最著名的反艦導彈飛魚,皆出於先進的國防工業體系。民用領域,空中客車公司是波音飛機的強勁對手。所以說,法國還是軍事強國。
Ⅸ 法國人做事慢,為什麼法國還是這么強大
因為整體工作效率比較高,機制合理。是社會與國家管理多年積累的經驗。另外,其18-20世紀對外擴張、侵略及對其殖民國家資源的掠奪也為法國經濟發展做了良好的鋪墊,打下了基礎。
法蘭西共和國,簡稱法國,是一個本土位於西歐的總統共和制國家,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該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接壤,南與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本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邊形,三面臨水,南臨地中海,西瀕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望,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法國從中世紀末期開始成為歐洲大國之一,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到巔峰,建立了當時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在漫長的歷史中,該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文學家和思想家,此外還具有全球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國民擁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創始會員國、申根公約和八國集團成員國,和歐洲大陸主要的政治實體之一。
法國是最發達的工業國家之一,在核電、航空、航天和鐵路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鋼鐵、汽車、建築為其工業的三大支柱。法國主要工業部門有礦業、冶金、汽車製造、造船、機械製造、紡織、化學、電器、動力、日常消費品、食品加工和建築業等。核電設備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術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航空和宇航工業僅次於美國和獨聯體,居世界第三位。鋼鐵工業、紡織業佔世界第六位。但工業中佔主導地位的仍是傳統的工業部門,其中鋼鐵、汽車、建築為法國工業三大支柱。
Ⅹ 法國是資本主義,為什麼有90%全是國有企業
法國的國有企業並未達到90%,以2013年的數據法國的國有企業的資產總額占總資產的70%,國有企業總數佔全國企業總數的4%以內,並且國企數量還再不斷減少。
而且法國採取的是國家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一是指國家政權對企業的控制,「國家資本主義就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由國家政權直接控制這些或那些資本主義企業的一種資本主義」。二是指國家對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監督和調節,「壟斷資本主義正在向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轉變,由於情勢所迫,許多國家實行生產和分配的社會調節」。
以下法國國家統計及經濟研究所2006年調查數據:
法國國家統計及經濟研究所(INSEE)網上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從2005年年初至年底,法國國有企業總數減少近200家,目前,國有企業的總數為1143家。與此同時,國企的受薪人數也減少近5.3萬人。2004年,法國國企受薪人數達91.68萬;到2005年底減至86.42萬。
INSEE認為,2005年法國國企受薪人數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法國國有企業實施了私有化進程。截至2005年底,國企受薪者佔法國受薪總人數的比例為4%。
法國10家最大的一流企業全部是國企(佔法國國企資產總量的75%),其中包括國家三大支柱行業的國企如,法國郵政局(Poste)、法國國營鐵路公司(SNCF)、法國電力集團公司(EDF)。這三家集團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就有250家,受薪者達55.49萬人。僅這三家法國大型國企的規模就占據了法國國企總規模的三分之二。
2005年,法國航空發動機製造業斯奈克瑪大集團公司(SNECMA)的私有化,帶走了旗下50來家國企子公司,隨之流向私企的受薪者有2.9萬人。此外,其他國企大集團公司的許多子公司也紛紛完成向私有化的轉型,隨之帶走9000餘個就業崗位。相反,也有公司進入國企行列;也有兼並或重組的公司,譬如,法國天然氣集團公司(Gaz de France)分組了GRTgaz子公司,GRTgaz公司分流了Gaz de France集團公司2700名員工。
INSEE認為,工業部門私企化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法國國有企業在銀行和保險業的比重一年弱似一年。1990年,該部門國有率為30%;到2005年,僅為2%。
1993年7月,法國有關法律通過了21家國企私有化,那年,法國直接或間接掌控的國有企業還有1760家。到2005年年底,法國國有企業僅剩1143家,其中,國家直接控股的企業96家(國家監管的資本占企業總資本半數以上),其中46家擁有子公司。法國SNCF、CEA和Gaz de France三家集團公司,每家都擁有百餘家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