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國陷阱如何通過非商業手段瓦解他國商業巨頭》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美國陷阱如何通過非商業手段瓦解他國商業巨頭》([法]弗雷德里克·皮耶魯齊[法]馬修·阿倫)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CCXG1bRZcA_SIWAsc9u4Wg
書名:美國陷阱如何通過非商業手段瓦解他國商業巨頭
豆瓣評分:8.3
作者:[法]弗雷德里克·皮耶魯齊[法]馬修·阿倫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年份:2019-5
頁數:362
內容簡介
2013年4月14日,美國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法國阿爾斯通集團鍋爐部全球負責人弗雷德里克•皮耶魯齊,剛下飛機就被美國聯邦調查局探員逮捕。 這場抓捕不僅僅是針對他個人的行為,而是美國政府針對法國阿爾斯通的系列行動之一。之後,美國司法部指控皮耶魯齊涉嫌商業賄賂,並對阿爾斯通處以7.72億美元罰款。阿爾斯通的電力業務,最終被行業內的主要競爭對手——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收購。阿爾斯通這家曾經橫跨全球電力能源與軌道交通行業的商業巨頭,因此被美國人「肢解」。而皮耶魯齊直到2018年9月才走出監獄,恢復自由。 在《美國陷阱》一書中,皮耶魯齊以身陷囹圄的親身經歷披露了阿爾斯通被美國企業「強制」收購,以及美國利用《反海外腐敗法》打擊美國企業競爭對手的內幕。 這是一場隱秘的經濟戰爭。
作者簡介
弗雷德里克·皮耶魯齊
阿爾斯通集團鍋爐部全球負責人,在2013年抵達美國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時被美國聯邦調查局探員逮捕,並被起訴入獄。獲得自由後創建了IKARIAN公司,主要以預防國際腐敗為目的,提供戰略與運營方面的合規咨詢服務。
馬修·阿倫
法國《新觀察家》資深記者,曾擔任法國廣播電台綜合台的記者,自始至終跟蹤阿爾斯通事件。
㈡ 從法國的阿爾斯通到我國的華為,你對美國的《反海外賄賂法》等有何看法
法國阿爾斯通作為法國能源行業、軌道交通、電氣行業領域中的掌上明珠,被美國《反海外腐敗法》調查。當時的總負責人柏柯龍逃避要承受的處罰,秘密與美國通用達成協議,阿爾斯通被拆解後歸美國通用,另一部分被德國西門子並購。美國為了竊取信息無所不有其極,為瓦解他國的商業巨頭竭盡全力,一切只考慮美國自身利益。
㈢ 《美國陷阱如何通過非商業手段瓦解他國商業巨頭》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美國陷阱》([法] 弗雷德里克·皮耶魯齊)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V7fCYFDh-e1XFzI8Mj0Zhw
書名:美國陷阱
作者:[法] 弗雷德里克·皮耶魯齊
譯者:法意
豆瓣評分:8.3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年份:2019-5
頁數:362
內容簡介:
2013年4月14日,美國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法國阿爾斯通集團鍋爐部全球負責人弗雷德里克•皮耶魯齊,剛下飛機就被美國聯邦調查局探員逮捕。 這場抓捕不僅僅是針對他個人的行為,而是美國政府針對法國阿爾斯通的系列行動之一。之後,美國司法部指控皮耶魯齊涉嫌商業賄賂,並對阿爾斯通處以7.72億美元罰款。阿爾斯通的電力業務,最終被行業內的主要競爭對手——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收購。阿爾斯通這家曾經橫跨全球電力能源與軌道交通行業的商業巨頭,因此被美國人「肢解」。而皮耶魯齊直到2018年9月才走出監獄,恢復自由。 在《美國陷阱》一書中,皮耶魯齊以身陷囹圄的親身經歷披露了阿爾斯通被美國企業「強制」收購,以及美國利用《反海外腐敗法》打擊美國企業競爭對手的內幕。 這是一場隱秘的經濟戰爭。
作者簡介:
弗雷德里克·皮耶魯齊
阿爾斯通集團鍋爐部全球負責人,在2013年抵達美國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時被美國聯邦調查局探員逮捕,並被起訴入獄。獲得自由後創建了IKARIAN公司,主要以預防國際腐敗為目的,提供戰略與運營方面的合規咨詢服務。
馬修·阿倫
法國《新觀察家》資深記者,曾擔任法國廣播電台綜合台的記者,自始至終跟蹤阿爾斯通事件。
㈣ 求《美國陷阱》全文免費下載百度網盤資源,謝謝~
《美國陷阱》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j_t4f_QJhodl88kr0F41lQ
㈤ 法國阿爾斯通公司是如何被美國肢解的
《反海外腐敗法》於1977年通過,規定禁止美國企業針對一切國外企業、政府、政黨的賄賂行為。自生效以來,該法長期受美國主要行業巨擘的質疑,被認為會使本國企業在出口市場處於不利地位,因此在初期並未大力實施。
1998年,美國國會修改了該法,使其擁有域外效力,同樣適用於外國企業。只要一家企業用美元計價簽訂合作,支付發生在美國領土,或僅僅通過設在美國的伺服器發送、存儲郵件,這些都被視為「國際貿易工具」,美國就認為自己有權提起訴訟。
在本案中,阿爾斯通正是使用設在美國的銀行賬戶,以「咨詢費用」的名義將賄款打入印尼官員的賬戶而引起美國順藤摸瓜的調查。
該法律貌似「公正」,但在操作上往往存在「美國例外」。據皮耶魯奇調查,在試用該法的近40年裡,美國司法部從未在本國的石油巨頭或國防業巨頭的海外交易中挑出什麼毛病。
據調查,1977年至2014年,外國企業遭受的「罰單」占總額的67%,其中尤以歐洲企業「貢獻」最高。2008年以來,最終支付罰金超過一億美金的公司共有26家,歐洲企業佔14家,法國企業佔5家,道達爾、阿爾卡特、法興銀行、阿爾斯通等大型法企均「上榜」。而這些罰金最後統統進了美國國庫。
(5)美國怎麼對待法國阿爾斯通擴展閱讀
2019年年初,由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前高管弗雷德里克·皮耶魯齊和一名法國記者合著的《美國陷阱》一書在法國出版,引起巨大反響。這本書以皮耶魯齊的親身經歷,揭露了美國政府打擊美國企業競爭對手的內幕。近日,央視記者在巴黎采訪了皮耶魯齊,他以當事人的身份,為我們講述了美國陷阱的始末。
2013年4月14日,美國紐約肯尼迪機場。時任法國核心能源企業「阿爾斯通集團」鍋爐部全球負責人皮耶魯齊剛下飛機,就被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探員逮捕了。
當被逮捕那一刻,皮耶魯齊知道,自己的東家與美國通用電氣在全球市場競爭得很激烈,所以他們也被美國司法機構盯上了。
皮耶魯齊說,盡管自己不是賄賂案的主謀,也不是13名涉案人中職位最高的,但他還是被美國檢方以違反美國《反海外腐敗法》、密謀洗錢罪等10項罪名提起訴訟。如果訴訟成立,將面臨共計125年的監禁。
直到2014年4月,一則新聞讓皮耶魯齊恍然大悟。原來,皮耶魯齊只是個「經濟人質」,美國最終「圍獵」的目標是美國通用電氣的最大競爭對手——阿爾斯通。
㈥ 如何看待法國阿爾斯通被美國通用電氣收購
之前有在微信工作,好好看過一篇介紹這個驚天收購案的內幕,我來簡單說兩句吧。首先,阿爾斯通被美國通用收購,這是法國人民不願意看到的。有新聞媒體稱,這次收購簡直就是一次搶劫。不知道題主對阿爾斯通了解有多少?阿爾斯通在法國的地位,就好比華為在中國。說錯了,華為是私企,阿爾斯通是法國的國企,所以阿爾斯通在中國相當於中國電力公司被美國通用收購。想想看,一個關乎於國民日常用電的公司,被外國企業收購了,那人家想怎麼定價就怎麼定價。是什麼促使這次跨國收購案呢?原因是美國抓住了阿爾斯通一些高管的把柄,以此來威脅,法國政府把阿爾斯通低價轉讓給美國通用。具體的一些細節,你可以去微信公眾號上搜索一下,烏鴉上尉。
㈦ 《美國陷阱如何通過非商業手段瓦解他國商業巨頭》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美國陷阱》([法] 弗雷德里克·皮耶魯齊)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jvAVsUOltLXmEIlrJULz1g
書名:美國陷阱
作者:[法] 弗雷德里克·皮耶魯齊
譯者:法意
豆瓣評分:8.3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年份:2019-5
頁數:362
內容簡介:
2013年4月14日,美國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法國阿爾斯通集團鍋爐部全球負責人弗雷德里克•皮耶魯齊,剛下飛機就被美國聯邦調查局探員逮捕。 這場抓捕不僅僅是針對他個人的行為,而是美國政府針對法國阿爾斯通的系列行動之一。之後,美國司法部指控皮耶魯齊涉嫌商業賄賂,並對阿爾斯通處以7.72億美元罰款。阿爾斯通的電力業務,最終被行業內的主要競爭對手——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收購。阿爾斯通這家曾經橫跨全球電力能源與軌道交通行業的商業巨頭,因此被美國人「肢解」。而皮耶魯齊直到2018年9月才走出監獄,恢復自由。 在《美國陷阱》一書中,皮耶魯齊以身陷囹圄的親身經歷披露了阿爾斯通被美國企業「強制」收購,以及美國利用《反海外腐敗法》打擊美國企業競爭對手的內幕。 這是一場隱秘的經濟戰爭。
作者簡介:
弗雷德里克·皮耶魯齊
阿爾斯通集團鍋爐部全球負責人,在2013年抵達美國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時被美國聯邦調查局探員逮捕,並被起訴入獄。獲得自由後創建了IKARIAN公司,主要以預防國際腐敗為目的,提供戰略與運營方面的合規咨詢服務。
馬修·阿倫
法國《新觀察家》資深記者,曾擔任法國廣播電台綜合台的記者,自始至終跟蹤阿爾斯通事件。
㈧ 法國半數核反應堆被關閉或暫停,電價暴漲400%,與哪些因素有關
法國電價暴漲400%主要是和兩方面有關系,一是其國內大量核電站暫停發電進行維修,二是因為不進口俄羅斯的能源,導致火力發電廠發電量不足。
總的來說,我個人認為法國電價此次暴漲主要和法國大多數核電站暫停發電維護以及法國不進口俄羅斯能源的發電原材料導致的。前者是根本原因,後者是次要原因。
㈨ 美國對阿爾斯通,13年前都做了什麼
在13年前美國司法部指控皮耶魯齊涉嫌商業賄賂,並對阿爾斯通處以超7億美元罰款。
阿爾斯通的負責人指出,自2005年以來,美國的《海外反腐敗法》主要針對歐洲公司。當時,美國獲得的數百億歐元罰款中有60%來自歐洲公司,只有15%來自美國公司,法國公司支付的罰款總額為140億美元。在入獄期間,他進行了大量調查,並得出結論,大多數跨國公司選擇立即發表講話並與美國司法部合作,以便在遇到美國反腐敗調查時不會被趕出美國市場。他強調,美國最近關注的是俄羅斯公司,將來可能是中國公司。